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吉林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

時間:2023-05-01 05:20:24 資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吉林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09-2020)

吉林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09-2020)

(吉發?2009?33號)

著眼于實現吉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深入實施人才興業戰略,特制定本綱要。

一、緒言

隨著世界經濟逐步邁向知識經濟的重大變革,人才資源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第一要素。面對新形勢,中央確立了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提出走人才強國之路。我省一直高度重視人才工作,自2002年實施人才興業戰略以來,人才發展取得了突出成績。人才總量持續增長,達到178.2萬人,比2002年增長24.4%;人才結構不斷優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人才比例達到50.8%,技能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比例達到23%;人才投入不斷增加,政策創新力度加大,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明顯,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3%。

“十二五”期間乃至到2020年,是我省實施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戰略、振興老工業基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科學發展加快推進,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經濟發展水平和質量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這既為人才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也為人才施展才干提供了廣闊空間。同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強,市場經濟體制對人才資源的市場化配臵要求日益強化,所有制結構的變化要求更為重視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人才開發,建設創新型吉林要求大力提升人才的自主創新能力。我省人才總量、素質、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著不相適應的問題。面對機遇和挑戰,必須增強抓人才發展的

戰略意識、機遇意識和責任意識,堅定地實施人才興業戰略,加快人才優先發展,完善制度政策,全面推進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構建吉林振興發展的新優勢。

二、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遵循人才發展規律,以人才資源能力建設為主題,以激發人才創造力為核心,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為保障,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支撐,推進項目建設,全面實施人才興業戰略,著力促進人才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協調發展,為實現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吉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

1.堅持黨管人才。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拓展工作領域,整合人才資源,集聚開發力量,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人才興業的整體合力。

2.堅持以人為本。把用好人才作為人才工作的中心環節,尊重人才的個性和創造精神,鼓勵成功,寬容失敗,營造人人成才、人盡其才的寬松環境。

3.堅持服務發展。緊緊圍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創新人才,用好現有人才,吸引急需人才,穩定重點人才,著力滿足吉林振興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求。

4.堅持改革創新。堅決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觀念和體制,解放思想,創新政策,優化服務,增強人才資源配臵機制活力。

5.堅持統籌兼顧。統籌省內和省外人才資源開發,統籌高層次和實用人才開發,統籌城鄉、不同區域和不同所有制人才開發,促進各類人才隊伍協調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2015年,人才體制機制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人才政策體系更加完善,人才投入有較大幅度增加,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基本滿足,在長吉圖區域和若干產業領域形成人才集聚高地。到2020年,培養造就一支能夠引領和支撐吉林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建成與沿邊開發開放先行區和示范區、新型工業基地、農村經濟強省相適應的區域人才強省。

1.人才規模。2015年,人才總量達到210萬人,年均增加5萬人,年均增幅3%。2020年,人才總量達到230萬人。

2.人才結構。2015年,人才的區域分布、產業分布日趨合理,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人才數量占人才總量的40%,現代農業、新型工業、現代服務業人才增長較快。到2020年,基本實現人才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結構相適應。

3.人才層次。2015年,培養造就一批在國內學術界、企業界較有影響的創新人才和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8%。2020年,涌現一批在國內有影響、業內領先的領軍人才、創新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4.人才效能。2015年,人才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人才使用效益明顯提高,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不斷增強,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0%。2020年,自主創新取得重大進展和突破,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

5.人才環境。2015年,基本建立廣納群賢、人盡其才、充滿活力的人才體制機制,我省對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進一步增強。2020年,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人才管理體制初步形成,人才發展環境更為優越。

專欄1:吉林省人才發展主要指標

三、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

(一)統籌抓好以創新型科技人才為重點的各類人才隊伍建設

堅持重點突破、協調發展、整體推進,以創新型科技人才為重點,統籌推進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各類人才協調發展。

1.突出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升級,以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為重點,努力造就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適應重點產業發展、重點工程建設、重大科技項目攻關的需要,謀劃實施一批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開發項目。加大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的發現、培養、使用和資助力度。大力引進域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建立以創新與質量為導向的科研管理與評價制度。大

力推進產學研聯合,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大力培養開發促進新興產業、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發展,以及節能減排方面的專門人才。到2020年,培養造就20名左右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科技領軍人才,全省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總數達到18萬人,從事研究開發的科技人才達到11萬人。

專欄2:創新型科技人才“十二五”培養開發項目

科技創新攀登計劃——重點支持50名在研究領域有明顯建樹、近年有望申報兩院院士或成為國內外杰出科學家的高層次科研人才,面向吉林地方需求,勇攀科技高峰。

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依托重要骨干企業、重點高等學校和科研單位、高新技術和工業園區、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金融機構等載體,大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重點引進一批高級研發人才、高級管理人才、高級金融人才和創辦科技型企業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到2015年,累計引進300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拔尖創新人才工程——在我省高新技術、重點產業核心技術、重大工程技術和重點學科領域,按不同層次培養造就一批富有創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到2015年,培養100名業績突出的科學家、工程技術專家和社會科學家;100名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在各學科、各技術領域有較高學術、技術造詣的帶頭人;1000名在各學科和技術領域成績顯著、起骨干作用、具有發展潛能的優秀年輕人才。

青年科研基金計劃——重點扶持100名35歲以下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省內在職青年科研人員,重點資助學術思想新穎、創新點突出、研究目標明確的應用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重點扶持將新發明、新思想、新成果付諸商業實施的創新創業活動。

百名中青年科技創新帶頭人培養引進工程——用3年時間,培養引進100名政治素質過硬、創新能力卓越、引領作用突出、團隊效應顯著的中青年高素質科技人才,形成一批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突破一批重大共性關鍵技術,提升我省產業整體創新水平和競爭實力。

2.統籌推進各類專門人才隊伍建設。按照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要求,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執政本領、提高領導科學發展能力為核心,建設一支政治堅定、勤政廉潔、求真務實、奮發有為、善于推動科學發展的黨政人才隊伍。加快經營管理人才隊伍職業化、市場化、專業化建設,以提高現代經營管理水平和企業競爭力為核心,培養一批具有戰略開拓能力的企業家和一大批適應發展需要的職業經理人,培育數以萬計的創業“小老板”。按照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快培養專業技術人才,造就一批教學名師、吉林名醫、文化名人和體育明星。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完善以企業為主體、職業院校為基礎、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緊密聯系、政府推動和社會支持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和熟練技術工人。加快農村人才培養開發,努力培養造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到2020年,全省公務員隊伍中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占95%以上,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總數突破40萬人,專業技術人才總數達到110萬人,高技能人才總數達到45萬人,農村實用人才總數達到20萬人。

專欄3:專門人才隊伍建設“十二五”重點項目

培養選拔年輕干部“七五”工程——著眼未來黨政領導人才隊伍建設的需要,以5年為周期,重點培養選拔7000名各級年輕干部,通過梯次選拔、逐級培養,建立起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機制。

新型企業家隊伍建設工程——組織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到國內外高等學校、科研單位、企業集團學習培訓,支持企業引進高級經營管理人才,推動企業家交流與合作平臺建

設,營造企業家成長發展的良好環境。到2015年,全省有500名在全國以及同行業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家,1000名在全省以及同行業有一定知名度的職業經理人。

宣傳文化優秀人才培養工程——重點培養扶持350名理論、新聞、出版、文學藝術、文化產業經營管理、文化專門技術、優秀宣傳文化人才,努力造就宣傳文化各個方面的領軍人物、學術帶頭人和文化企業家。

高技能人才培訓工程——根據全省重點產業、重要領域服務業和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情況,針對不同區域、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高技能人才需求特點,有重點地組織實施高技能人才培訓項目,多渠道、多形式培養高技能人才。到2015年,全省技能勞動者總量達到125萬人,高技能人才達到35萬人。

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工程——開展大規模社會工作專業知識的普及和培訓,推進社會工作人才職業化、專業化進程,完善社會工作崗位設臵,確立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制度,在社區建設、社會福利與救助、青少年教育、社會矯正、監所管理、禁毒、殘障康復、人口計生、務工人員服務、婚姻家庭服務等領域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建設工程——以農業專業大戶、農產品經紀人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專業技術協會、產業化龍頭企業負責人為重點,整合資源,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培養造就一大批農村“經濟能人”。到2015年,全省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的規模達到5萬人以上。

(二)大力開發國家商品糧基地和新型工業基地建設急需緊缺人才

加大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專門人才開發力度,加快人才向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集聚,著力培育產業人才優勢,為國家商品糧基地和新型工業基地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1.實施“現代農業人才保障工程”。重點培養和引進高

產高效農業、畜牧業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需要的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依托農業類高等學校、科研單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重大農業科技項目,加快培養農業學術技術帶頭人和農業經營管理人才。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重點抓好生物技術、良種培育、園藝特產、農業節水、疫病防控、防災減災等優勢農業引智項目。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和農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拓寬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通道。發揮農田水利、土地整理、生態保護等工程項目對人才的集聚效應,大力開發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專門人才。大力培養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新型農民。到2020年,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達到5萬人,農業技術人才達到10萬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專門人才達到5萬人,現代農業領域集聚的各類人才達到40萬人。

專欄4:現代農業人才保障工程“十二五”重點項目

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人才支持計劃——加快培養和引進良種繁育、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農業生產技術等專業人才,大規模開展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配套技術培訓,每年重點扶持50名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的科研工作,組織500名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開展學習研修,表彰獎勵一批種糧大戶和產糧能手。

百鎮建設人才支持計劃——從省直機關分批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全省重點規劃建設的100個小城鎮開展人才服務工作,組織專家進行技術咨詢,加強對本地人才的培訓,扶持創業致富帶頭人,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科技特派員興業行動計劃——堅持市場導向和行政選派相結合,每年選派一批科技人才作為科技特派員,到農村開展科技創業,深化科技服務,推動科技轉化,實現科技與農村經濟的緊密結合。到2015年,全省每個鄉鎮都有1名以上科技特派員。

星火科技專家大院建設計劃——依托省內農業類高等學校、科研單位的技術和人才優勢,在農村優勢區域和優勢產業建立農業科技成果示范基地,搭建科研與農業生產的合作平臺。重點建設50個省級和100個市州級星火科技專家大院。

新型農民培訓工程——加強農村科技、生產、經營、衛生、文化等方面的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大力開展農業實用技術、農民創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其中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每年300萬人,農民創業培訓每年10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每年40萬人。

2.實施“工業產業躍升人才支撐工程”。重點開發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電子信息、醫藥、冶金建材、新材料和裝備制造業人才,切實保障八大產業躍升人才需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基地建設。依托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業,建設50個產業人才教育培訓基地,加快整車設計、零部件集成、動力總成設計、精細化工、生物化工、生物疫苗、畜產品加工、汽車電子、軟件、技術裝備等方面專業人才培養。高標準建設100個工程研究中心、100個科技創新中心、20個科技孵化器,力爭在汽車及零部件、軌道客車、玉米深加工、光電子、生物疫苗等領域,建成國內領先水平的研發人才基地。完善并逐步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鼓勵高校、科研單位和大企業組建人才聯盟、技術聯盟和產業聯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到2020年,全省八個重點發展產業集聚的各類人才達到50萬人,基本形成由科技研發人才、工程建設人才、項目管理人才、生產技能人才和市場銷售人才協調配套、結構合理的產業人才結構。

專欄5:工業產業躍升人才支撐工程“十二五”重點項目

技術創新工程——推動重大新產品規模化生產,推進重點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加強產業公共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力爭3年內,重點企業科研經費支出占銷售額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再建10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50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個省級產業公共技術創新中心、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5個國家工程實驗室,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步伐不斷加快。

產業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依托重點企業、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等載體,支持建設50個產業科技創新團隊,為工業產業躍升提供技術、人才和成果儲備。

百強企業領軍人才開發計劃——著眼打造一批產業龍頭優勢企業,重點加強對全省100戶重要骨干企業高層經營管理人才的宏觀戰略、創新思維、國際視野等方面能力素質的培養,造就一批企業集團領軍人物。

重大項目人才服務保障工程——針對全省重大項目建設,分析人才需求,論證人才支持,實施政策創新、機制創新和服務創新,建立重大建設項目人才保證制度,實現經濟發展和人才集聚的雙重效益。

3.實施“現代服務業人才推進工程”。大力開發金融、會展、物流、商貿、創意、旅游、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農業服務等現代服務業人才。支持高等學校設立符合服務業發展需求的專業和課程,發揮社會中介機構作用,加快培養服務業急需緊缺人才。完善服務業人才評價標準和辦法,建立服務業從業人員資格管理和職業能力認證服務體系。啟動“金融人才開發計劃”,加快建設吉林金融人才隊伍。發揮大型物流園區、高速公路網建設集聚人才的功能,完善與現代物流業相匹配的人才開發體系。依托“東北亞博覽會”、“長春汽博會”、“長春農博會”等品牌展會,加快培養一批會展專業人才。推進軟件及服務外包人才建設,大力培育動漫人才,打造東北創意人才培養基地。加快會計、審

計、法律、咨詢、評估設計等中介服務專業人才培養。到2020年,全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的各類人才達到80萬人,形成一支專業造詣深、通曉國際規則和熟悉現代管理的現代服務業人才隊伍。

專欄6:現代服務業“十二五”人才開發重點

金融業——重點發展風險管理、金融產品研發、投資評估、保險精算、上市融資、基金管理等方面專業人才。

會展業——重點發展會展策劃、品牌塑造、大型項目管理等方面專業人才。

旅游業——重點發展旅游銷售、景區管理、旅游產品策劃等方面專業人才。

現代物流及交通運輸業——重點發展運輸調度、倉儲管理、加工配送等專業物流實務人才以及高速公路、大型橋梁、涵洞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設施工技術人才。

文化產業——重點發展媒體經營、大型文化活動策劃等方面文化管理人才,戲劇、曲藝、舞蹈、雜技等演藝人才,出版策劃編輯人才,創意和動漫制作人才。

中介服務業——重點發展會計師、審計師、律師、咨詢師、評估師等中介服務專業人才。

商貿服務業——重點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營銷服務等商務服務人才。

(三)打造以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為依托的國際化人才交流合作平臺

按照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的戰略部署,集聚創新人才,優化人才布局,擴大人才交流,實現人才要素配臵與區域發展戰略相協調,打造區域人才高地。

1.打造長吉圖創新人才集聚地。發揮長吉圖地區高等學校集中、科研基礎好的優勢,加大重點產業發展急需的創業

人才、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支持長吉圖區域企業、高等學校和科研單位引進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建設若干個科技人才創業園區,不斷完善人才創業服務體系,支持科技人才創業發展。依托國家和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重點建設一批科技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形成一批科技創新團隊。支持搭建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平臺,完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促進人才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到2015年,建設3—5個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2.建設區域性人才政策先行區。制定支持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的人才政策意見,加強對域內各市州重要人才政策的統籌,推進人才政策的銜接配套,促進長吉腹地支撐作用與延龍圖開放前沿功能有機結合。鼓勵域內各市州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進一步清除束縛人才交流的地域和行政隸屬關系限制,消除域內人才政策的差異和壁壘。暢導域內各市州在職業資格(職稱)互認、教育資源共享、異地人事代理、創新平臺共建、人才展會舉辦等方面開展合作,推進長吉圖人才開發一體化進程。支持域內各類工業園區在人才引進、成果轉化、創業孵化、資金投入、表彰獎勵等方面創新政策。

3.形成東北亞國際人才開發圈。積極促進長吉圖與國內其它區域及東北亞各國的人才智力交流與合作。組織實施一批國際合作人才項目,吸引東北亞地區及海外優秀人才來吉林工作。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海洋開發等領域,加強與國內其它區域及東北亞各國的技術合作和智力引進。加快國際產業合作園區建設,推進長春中俄科技園建設,加強引智成果示范基地建設,建立一批國際化人

才培訓基地。組織東北亞高端人才論壇、“海外專業協會會長吉林行”、“院士專家看吉林”等大型引才引智活動,擴大與東北亞及世界各國間的人才交流與合作。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人才資本投入力度

樹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理念,加大投入力度,突出投入重點,整合投入資源,提高投入效益。

1.促進人才資本優先積累。優先保證對人才發展的投入,確保財政對人才發展投入的增長幅度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各級政府建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納入財政預算,保障人才發展重大項目的實施。逐步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的要素投入結構,較大幅度提高人才資本投資比重。

2.引導資金支持人才創新創業。政府主導的創業風險投資基金、中小企業發展資金等,專項列出人才創新創業扶持資金。實行創業前期費用補貼制度,大力支持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科技創新人才、留學歸國人才、高校畢業生等創業發展。

3.充分利用社會資金。支持企業成為人才資源開發的投入主體,鼓勵設立各種人才發展資金。充分發揮省人才開發基金的投融資功能,匯聚社會資金投入吉林人才資源開發。大力支持社會各界興辦人才開發和智力轉化的中介服務機構。

(二)盤活人才存量資源

加強政策引導,搭建平臺載體,延伸工作領域,創新服務方式,充分發揮人才的聰明才智。

1.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支持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兼職辦企業,兼職從事高新技術轉化工作。支持

職務類發明成果轉化。鼓勵創新創業人才和技術發明人員到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創業。完善黨政機關向企業、事業單位人才流動中的社會保險銜接辦法,引導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向企業流動。重點支持業績突出、對產業發展貢獻較大、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在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上給予優惠政策。完善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交流和掛職鍛煉制度。注重從基層和生產一線選拔黨政領導干部。

2.開展人才智力服務。健全完善重大事項決策專家咨詢機制,發揮高層次人才咨詢參謀作用。改進吉林省高級專家和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管理模式,激勵各類專家為吉林發展服務。加強專家聯系與服務工作。完善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健全保障激勵措施。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培養引進,引導各類人才到邊疆民族地區服務。扶持各類老年人才協會團體建設,動員和組織離退休老專家積極參與吉林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加大城市人才對農村的支持力度。

3.促進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人才發展。制定加強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推動形成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人才觀念和創業機制。消除體制障礙,對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人才一視同仁,在面向社會的培訓、資助、基金、政策等公共資源運用上平等開放,在優化創業環境和工作生活條件上積極提供服務。

4.建設并發揮吉林省院士專家創業交流基地作用。通過開展學術技術交流、決策咨詢論證、高層人才論壇、人才培養培訓、科研成果推介、人才風采展示、企業家沙龍、創業投資洽談等活動,將創業交流基地建設成為開放性好、集成

度高、運行高效的人才發展服務基地。

(三)大力引進域外人才

發揮黨委政府在引才中的主導作用,在穩定和用好本地人才的同時,大力引進有成果、有技術、有項目,能夠直接推動吉林經濟社會發展的有用人才。

1.激發用人單位引才動力。強化企業引才主體地位,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和公共技術平臺。鼓勵高等學校和科研單位設立更多研究崗位,吸引域外知名專家學者來吉林教學、科研和訪問。大力發展科技園區、企業孵化器、博士后站、海外留學生創業園等人才載體,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著力構建人才引進平臺。積極開發培育潛力大、前景好的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形成創業人才的集聚效應。

2.實施靈活引才政策。完善域外高層次人才擔任領導職務、承擔科技項目、申請科技資金、參與專家評選及生活待遇等方面特殊政策,實行全方位“綠色通道”服務。建立“量身定制”、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引才工作機制,發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作用。在省級人才開發資金中設立引進人才專項資金,對引進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給予專項資助和生活補貼,及時兌現資金資助、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等政策待遇,形成引才示范效應。建立域外高層次人才特聘專家制度,使用好引進人才。表彰獎勵為吉林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海外專家和國際友人。

3.構筑域外引才網絡。發揮駐外機構作用,加強與知名人才中介機構、華僑華人專業團體、留學生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拓展人才引進渠道。定期發布人才需求目錄,擴大信息交流。建立域外高層次人才信息庫,完善域外高層次人才聯系制度,加強對域外高層次人才的跟蹤、聯系與服務。整合

對外交流資源,積極發揮省內涉外工作部門職能,形成引才合力。

(四)完善人才工作機制

推進機制創新,提高人才資源的使用效益。

1.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強化能力、業績和貢獻的導向作用,建立以業績為依據,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人才評價指標體系。制定實施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評價體系,建立面對急難險重任務、關鍵時刻發現識別干部的機制。發展和規范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評價機構,建立社會化的職業經理人資質評價制度。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職稱評聘合一,進一步規范專業技術人才職業資格制度。改進科研評價和獎勵方式,讓科技人才能夠潛心研究、勇于創新。完善職業技能鑒定制度,健全農村實用人才職稱評定和技能等級鑒定制度。

2.健全人才選用機制。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改革各類人才選拔任用方式。深化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競爭性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工作機制,探索建立公務員退出機制。完善國有企業管理者市場配臵、組織選拔和依法管理相結合的選拔任用制度,加大選聘市場化力度。以推行聘用制和崗位管理制度為重點,分類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探索試行事業單位領導人員和項目負責人公開招聘制度。廣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促進實用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堅持和完善政府雇員制度。

3.完善分配激勵機制。制定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分配的實施辦法,探索建立人才資本和科技成果有償轉移制度。推行企業經營管理者年薪制、期權制、特殊勞動貢獻分紅等多種分配方式。完善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將

個人收入與工作實績和成果轉化效益直接掛鉤。調整規范各類人才獎項設臵,建立以政府獎勵為導向、用人單位和社會力量獎勵為主體的人才獎勵體系。健全完善省政府特殊津貼制度。

(五)推進人才配臵市場化

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臵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和完善人才公共服務體系,促進人才合理流動。

1.改革人才市場管理體制。推進吉林省“人才資源開發促進條例”、“人力資源市場管理條例”等市場法規建設。落實并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打破人才身份、單位和部門限制,發揮用人單位和人才的市場主體作用。加快政府部門所屬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的公益化進程,引導人才中介服務市場化、產業化。加強政府對人力資源市場的監督管理,扶持發展人才交流協會,加強行業自律。

2.構建人力資源市場體系。整合政府各類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建設城鄉統一、開放高效的人才資源市場。規范專業化、行業性人才市場。健全專業化、信息化、產業化、國際化的人才市場服務體系。積極培育專業化人才資源服務機構,大力支持和推進人才服務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社會化。設立政府主導的吉林省高端人才中介機構,鼓勵國內外知名人才機構和獵頭公司落戶吉林。

3.加快人才公共信息平臺建設。開發人才市場服務產品,為各類人才提供政策咨詢、就業指導、創業輔導、教育培訓、人事代理、檔案管理、誠信評價和社會保障等方面服務。建設人才信息數據庫,實現各類人才市場信息的聯網貫通。建立人才預測和信息發布制度,為用人單位和人才提供雙向對稱的供求信息服務。完善社會化的人才檔案公共管理

服務系統。

(六)優化人才發展軟環境

美化生活環境,加強服務保障,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1.優化人才生活環境。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不斷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在留學人員創業園、高科技園區、高等學校等高層次人才集聚區域集中建設一批人才公寓、國際學校等生活、教育、娛樂設施。繼續實施青年科技人才住房資助計劃。

2.優化人才服務環境。健全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等各項保險制度。加強高層次人才醫療服務,完善院士專家健康體檢和休假療養制度。建立與院士專家經常化的溝通聯系機制,形成跟蹤服務高層次人才的工作網絡。

3.優化人才輿論環境。大力培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激勵人才創新創業。積極宣傳各類人才的成功經驗和先進事跡,進一步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開展“興省愛鄉”系列宣傳活動,引導省內人才積極投身吉林振興發展。

五、規劃綱要實施的組織領導

大力推進人才興業戰略,將人才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納入全局,作出部署。完善規劃綱要實施機制,保障規劃綱要有效落實。

(一)明確工作責任。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抓好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實施的統籌協調和督查落實工作。分解落實規劃綱要各項目標任務,抓緊推進重大人才工程的實施。實行定期聽取人才規劃綱要落實情況專項報告制度。制定完善黨管人才工作格局的實施意見。

(二)統籌各方力量。強化組織部門人才工作“牽頭抓總”職責,整合人才工作資源,加強對規劃實施的宏觀指導。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制定推進人才興業戰略實施的專業人才規劃和具體政策措施。各人民團體要積極引導社會資源參與規劃綱要實施工作。企事業單位要立足自身發展,提高用人主體意識,自覺加強人才資源開發。

(三)加強督促檢查。省委組織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規劃綱要實施的評估分析,定期向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報告。建立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加強對人才工作目標任務的考評和督促檢查,推動“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的責任落實。加強規劃綱要實施的信息公開,強化社會對規劃綱要實施的監督。

(四)強化基礎建設。深入實施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推進人才工作的運行機制。開展人才資源開發理論研究,探索新時期人才工作規律。完善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制度,建立人才資源開發監測指標體系。加強人才工作隊伍建設,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工作者隊伍。

【吉林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相關文章:

《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草案原則通過04-27

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學習心得12-10

△;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體會04-25

海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 干部一半得是碩士04-28

公司中長期發展規劃08-24

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心得體會01-30

人才發展規劃07-02

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09-14

關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學習心得04-29

△;《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心得體會05-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视频超级碰|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人xxxxbbbb国产|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男女后式激烈动态图片|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 欧洲少妇性喷潮| 激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国产尤物精品视频| 久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男人J放进女人P全黄| 免费A级毛片高清在钱|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第一页| 看曰本女人大战黑人视频| 国产老熟女ass|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chinese熟女老女人hd|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第一页|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 国产A级理论片无码老男人|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 朝鲜美女黑毛bbw|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最新进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 色一情一乱一伦|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日本xxx在线观看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