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賴聲川“解夢”
8小時史詩舞臺劇《如夢之夢》連日來在滬上演,正釀成城中文化盛事。它的了不起,就是導演賴聲川造了一個“人生萬花筒”。因應著觀者的轉椅角度、敏感級數、專心程度、人生閱歷的不同,透過這出劇目,都能看見不同的自己。或者,用賴聲川在“新民藝譚”上透露的話說:“很多人問我這出戲是什么意思,如果我說沒什么意思,你一定不接受這個答案。我想說的是,只是讓角色把故事說給你聽就好!
8小時史詩舞臺劇《如夢之夢》的了不起,就是它真的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它與以往所有華語話劇的不同,就是它無法僅被提煉出諸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要滿滿地活在當下”抑或“人生充滿荒謬”之類的“中心思想”。它的主要內容就是中心思想,反之亦然。它完全不是講“輪回”,只是包容了“宿命”;完全不是講“夢”,而是講浮生。它完全可以劇透,因為看的不是情節“線”而是情節“點”,點與點之間,如何穿針引線全靠個人。每人“連連看”的功力不同,看出的“圖景”就不同。該劇的主題,是看見自己;而目的,是提點我們如何度過人生。
在一個充滿懷疑的年代,人人忙于自我證明——方式是在草率武斷否定他人之后體現自己的“真知灼見”。哦,你真的看懂《如夢之夢》嗎?哦,它真的創作于1999年嗎?它把那么多人的故事講一遍,到底有什么意思?人活一輩子,又有什么意思?
這出戲,就是提點你——人活一輩子,應該有點意思。雖然各有各的意思,但是必須有點意思。但這出戲,一點兒也不武斷,它沒告訴你哪種意思更好,只要你感受到,且不怕切膚,就好。
《如夢之夢》,是一個小宇宙。
由新民晚報、新民渠道傳媒主辦,得到新民周刊和新民晚報文化部等全程支持的新民藝譚,日前邀請該劇導演賴聲川,到文新報業大廈“拆解”了該劇的劇情設置和靈感來源,讓我們了解了《如夢之夢》的成因,也了解了創作的真諦。
結構1:在一個故事里有人做了一個夢;在那個夢里有人說了一個故事
靈感1:畫中畫
賴聲川:1990年我在羅馬看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展,其中一幅畫是一位畫家畫了一個堆放名畫的倉庫。因此這幅巨大的畫面里有很多名畫。這幅“畫中畫”讓我看呆了。于是,我在筆記本上把這幅畫翻譯成戲劇的語言:在一個故事里有人做了一個夢,在那個夢里有人說了一個故事。當時,我就想把這句話作為新戲的題目。
結構2:了解一個人要透過別人的故事;解夢可能要穿越到另一個夢
靈感2:《如夢吟》殘篇
賴聲川:前一句話比較好理解。當在說一個人的故事時,會從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說起,透過這個人對他的評價繼續展開來,于是顯得一直在“岔題”。但是,在所謂“岔題”或曰“插敘”的故事里,這個人才豐滿起來。后一句話,可以以全劇開頭的“點題”故事來對應。戰國時期齊國詩人莊桁,沒逃過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傳說他能控制自己的夢境,在不同的夢中穿梭自如。在行刑前,他已經死了——因為他已通過夢境穿越到另一夢境里去了。所以,他贏了秦始皇,F實世界里,“如夢吟”只留下殘篇四句:“浮生若夢。若夢非夢,浮生何如?如夢之夢。”這個典故的表象是“從一個夢(故事),可以穿越到另一個夢(故事)”(誰說故事不是夢,夢不是故事呢?)其實質是——面對死亡,應該做什么準備。死亡,是我們唯一人人平等的事,很可能需要我們用一生去應對。
劇情1:小梅醫生請5號病人講他自己的故事
靈感3:《西藏生死書》
賴聲川:1999年11月底,我去印度菩提迦葉,上飛機前隨手抓了本《西藏生死書》,一開始還有點后悔干嘛帶了本看過的書。不過,人很奇怪,看過的書再重看的時候會發現,有一頁我之前好像沒有看過。正好我看到的那一頁就是說一個醫師第一天上班,死了很多病人。他就去跟作者說,其中有一個老先生拉著醫師的手看著他問,你認為上帝會寬恕我嗎?菜鳥醫生心里還在想說:我怎么知道,結果老先生就走了。醫師心里非常難過,因為在老先生生命最后都沒有辦法幫助他,在他最需要信心的時候,說不出口上帝會寬恕你的。他跑去問同事,同事都說你第一天,做久了就好了。他心里很憤怒,什么叫做久了就好了,是不是做久了就麻木了,可以不管病人感覺?我是不是也要變成沒法關心病人的機器?作者告訴他,在病人瀕死時握著他的手,請病人講他的故事。因為在生命的末端,人說出來的故事是有結構,有智慧的,你可以幫助他理出他自己的人生。
劇情2:常年低燒卻查不出病因的5號病人,妻子忽然出走……他決定環游世界,并展開了他的故事。
靈感4: 當今30%的發燒查不出病因
賴聲川:1999年10月的一天,我在《國際先驅論壇報》上看到,越來越多的病人生病發燒不會退,然后死掉,有30%的人發燒死亡后,死亡證明書上寫“死因不明”。這是個什么時代?
劇情3:5號病人在法國與女文青江紅一起游城堡看到法國亨利伯爵與顧香蘭的一幅畫
靈感5:與夫人一起城堡游看到法國駐意大利大使亨利的肖像畫
賴聲川:1999年9月,我和太太丁乃竺一起去英國旅行的時候多了5天時間,于是就去訂了一個法國城堡的3天行程。這個城堡就是劇中提到的城堡。我們參觀時發現后面有一個很大的湖。接著,我在起居室里看到一幅男性的肖像,下面有個小銅牌說是法國駐意大利大使亨利,1860-1900,活到40歲而已。于是,我問了自己很多如果。如果他是駐中國大使,如果他在任職期間認識了一位中國女人,如果再把她帶回城堡,那么20世紀初的中國女人站在我這個位置看這面湖,是什么樣的文化沖擊?再如果她還活著,我今天可以看到她,訪問她,她會告訴我什么故事?此時,我歪頭一看柜臺,仿佛看到她了——你可以說我神經病哦,我們做創作的人就這樣子。然后,我再看湖面,好像看到一個穿旗袍的女子。此時,我太太拍拍我肩膀說,吃飯了,就這樣子,暫時沒多想。
劇情4:城堡別名“看見自己”,江紅在湖中看到了自己偷渡的場景。5號病人則看到了湖中有一位法國伯爵朝自己開槍……
靈感6:印度有一面能“看見自己”的湖
賴聲川:1999年11月去印度菩提迦葉旅游,聽說當地有一面湖,站在恰當的位置,可以“看見自己”。我和夫人丁乃竺趴在湖邊看了一下午,不過什么也沒看到……
劇情4:青樓頭牌出身的顧香蘭隨亨利伯爵去法國,結果亨利不再愛她,在一場火車車禍中“假死”并取空存款,是為報復。
靈感7:英國火車車禍人數向下修正的新聞
賴聲川:1999年10月,英國發生一起慘烈的車禍,兩列火車對撞。當天《國際先驅論壇報》說死了80多個人。過了10天,報紙修正了車禍的死亡人數,卻是向下修正為60多人。部分人在車禍發生后并沒有回家,也沒有報平安,反而還出走了,其中還有人出了國。他們就這樣從人生的中途離席了。我整個雞皮疙瘩都起來了。經歷了這么大的車禍,什么樣的人會這樣一走了之,把自己的日子過成這副德性?所以《如夢之夢》中有很多時候在討論人生在什么時候可以一筆勾銷,一切重來?是不是金錢的債、感情的債,就可以都沒有了?
形式:演員繞著觀眾演
靈感8:在菩提迦葉看到修行者以順時針方向朝圣
賴聲川:1999年11月去印度旅行,坐在菩提樹下時發現來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以順時針方向繞塔行走,隨時有人加入,也隨時有人退出。我就想,劇場里是不是也能這樣,把觀眾放在最神圣的位置,讓演員順時針圍繞著觀眾演?于是,過去3個月里的經歷忽然蹦到眼前,聯系起來,成為一出劇。我就在樹下一口氣寫了29頁紙的大綱,直到日落。我記得最后一句話是:“天黑了。”
以上順序是按照劇情發展順下來的,但是仔細研究賴聲川的生活遭遇,會發現靈感其實是按照1、2、5、7、4、3、8的順序被“捕捉”的。對此,他表示,“創作很微妙,和你每天看什么和想什么有關。如果只是關心今天晚上吃什么,電視里看什么,你是沒有辦法創作的。創作就是去追究每一個可疑的事情是怎么回事!
賴聲川最后表示:“愿意來看《如夢之夢》的觀眾就是愿意來劇場待滿8個小時,他應當是對自己的生命有所追尋的。這個戲就是個旅程,就是帶你看整個生命。真的要告訴觀眾什么,如果我能用一句話來說我就不用做編劇了。”
【賴聲川“解夢”】相關文章:
戲劇暗戀賴聲川04-27
賴聲川經典語錄語句12-30
賴有西湖洗塵埃-《八聲甘州·西湖有感寄劉晞顏》賞析04-26
普賴斯和他的04-27
英雄少年賴寧作文11-03
半聲法練聲07-02
高壽賴有四味珍04-29
聲的世界04-26
秀才聽解夢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