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明代商人的法權地位
提 要:本文通過對明政府頒布的有關商人、商業的制度法規及商事訴訟的判詞來考察明代商人的法權地位,進而對明代商人同國家的基本關系作出判斷。明初統治者為求恢復生產、穩定秩序,強化了對包括商人在內的社會各階層的控制,因而商人服飾和外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但商人的常規商業活動一直得到政府許可,并未遭到刻意抑制!洞竺髀伞返确ㄒ幵趯ι倘诵袨樽鞒鲆幏兜耐瑫r,也保護商人合法權益不受侵損。在涉商案件審理中,商人法律地位與庶民中的其他人群是平等的。在科舉考試方面,商人身份并未受到歧視,且官府專門設置“商籍”以解決商人子弟由于戶籍所限不能異地應考的困難。由此可知,商人在明代國家體制中擁有與其他庶民人群平等的法權地位,被包容于帝制體系框架之內,并不構成當時社會體制的瓦解要素。 關鍵詞:明代;商人;法權地位;抑商;商事訴訟;商籍 明代的中國,無論就其國際處境還是國內社會經濟結構而言,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是國內外諸多學者大致的共識。不過,在如何呈現當時社會變化的基本事實面貌以及如何解釋那時的變化方面,學界的看法則有諸多不同。近年有學者提出了明清“帝制農商社會”說,認為,明清時代中國社會形態的特質可以概括為一種“帝制農商社會”,即一種在中央集權的帝制框架內展開的以農業、手工業生產為基礎的,商業化程度日益增強的社會。在這種社會體制中,皇帝——官僚——郡縣制為軸心的國家體系與農商混合經濟達成了相當穩定的共生態,商業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組成要素,士商趨于融合并引導社會權力結構漸次向“紳商”共同支配的格局演變。1如果這種看法基本成立,則意味著商人與當時的社會體制,包括帝制國家體制,是深度契合的。由此推論,則商人乃至商業資本的進一步發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也不一定會造成“帝制農商社會”的解體。這就構成了一個值得深入追問的話題:明代乃至整個明清時代的商人,與當時既有的社會基本體制,就其發展演變的含義而言,是怎樣的關系?梳理較早時期學者的相關研究可以看到,關于明清商人,以往學者較多關注的是商人資本發展對“資本主義萌芽”是否具有促進作用的問題。如吳承明先生指出,明代“徽商、山陜商等大商幫的出現,說明國內市場已有相當的積累貨幣資本的能力”。2李之勤先生主張,要正確估計明末清初的商業資本對于資本主義萌芽的積極作用。3對徽州商人有深入研究的葉顯恩先生也認為明清徽商“聚集了巨量的貨幣資本,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提供了歷史前提”。4這類研究,并未直接論證商人與當時社會的關系,但又都從經濟結構分析角度,表達了對明清時代商人可能通過其商業資本運作行為推進既有社會體制發生本質性變化的思考。這與前面提到的明清時代商人與當時社會體制關系的問題就構成了一種擴展分析時的關聯性。1具體考察明清商人在何種意義上與當時的國家、社會體制是對立沖突的,又在何種意義上與其是互洽或兼容的,會涉及諸多復雜的側面,需要逐步研究。本文嘗試專從明代商人的法權地位,即該社會人群在國家制定的法律規范體制內被界定的地位與權利狀況入手,探討明代商人與當時社會體制的關系。 從這一特定的角度看,前人已有一些值得特別注意的研究。其中,范金民先生主張,地方官對商業訴訟的裁斷,絕大部分“既出于情理的考慮,也符合法律的精神,更兼顧到涉案雙方的實際經濟能力”。2他考察了明清商事訴訟的具體情形及各類商事案件中涉案者的相互關系,尤其注意到商人對當官應值的額外負擔的控訴,詳實展現出當時商業法律的運行狀態。邱澎生先生曾就清代前期官員處理經商沖突事件的方式進行考察,指出在清前期的蘇州,政府官員雖不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而保障商人權益,但他們確實也做到了對商人經商自由和財產權利的保護,絕不能說在執行“抑商”政策。晚清以前的歷代政府皆未曾真正推行支持經濟發展的“重商”政策固然是事實,但卻不能因此將清前期政府未支持商業發展的現象看成是“抑商”。3邱先生研究的清代情況對考察明代的情況無疑具有啟發意義。此外,孫強先生曾對晚明商業糾紛的司法審判進行考察,認為商人可以借助司法手段解決合伙糾紛,民間社會形成并公認的合伙活動所涉及的權利、義務及道德責任等慣例規則也得到了官府的維護,且司法裁斷對牙行責任的認定也大體清晰明確,在保護商人利益方面發揮了積極功能。4基于以上研究,我們要進一步探析的是,明代國家制定的有關商人的法律規章及政策,將商人置于怎樣的法權地位上,他們是否與其他庶民人群平等?就商人被國家法規制度所界定的權利與地位而言,他們同國家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一、明初服飾規定與路引的含義 朱元璋曾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令:“農民之家,許穿綢紗絹布。商賈之家,止許穿絹布。如農民之家,但有一人為商賈者,亦不許穿綢紗!5單從該條例所表述的對商人衣著的禁令看,當時商人社會地位似乎較農民為低。但進一步審視,卻能發現一些以往被忽略的因素與變動跡象。商賈毋許衣錦的法令可上溯至漢初,《史記·平準書》稱:“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時,為天下初定,復弛商賈之律,然市井之子孫亦不得仕宦為吏!6王夫之的《讀通鑒論》 對此評論道:“賈人富于國,而國愈貧……高帝初定天下,禁賈人衣錦綺、操兵、乘馬,可謂知政本矣……賈人之富也,貧人以自富者也……民安得而不靡?高帝生長民間而習其利害,重挫之而民氣蘇!1漢高祖建漢伊始,民生凋敝,百廢待興,而此時富商大賈驕侈,劉邦加以挫抑,亦是事出有因。實際上漢代后來對商人政策有所放寬,商人勢力發展,到漢文帝時,已形成“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的局面。2明朝開國時的社會環境與漢初相似,朱元璋宣布商賈不準穿綢衣紗,確有崇本務實以扭轉社會趨利風氣的現實考慮。他嘗諭戶部: 人皆言農桑衣食之本,然棄本逐末,鮮有救其弊者。先王之世,野無不耕之民,室無不蠶之女,水旱無虞,饑寒不至。自什一之涂開,奇巧之技作,而后農桑之業廢。一農執耒而百家待食,一女事織而百夫待衣,欲人無貧得乎?朕思足食在于禁末作,足衣在于禁華靡。爾宜申明天下四民,各守其業,不許游食,庶民之家,不許衣錦繡,庶幾可以絕其弊也。3 朱元璋要求四民各安其業,毋事華靡,著眼于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秩序穩定,因而加強對不務生理的游惰者的規約,并非專門針對商人階層。其實朱元璋認為商人并非低賤,對于漢初君主過分賤商的做法并不十分贊同。他曾向侍從發問: 昔漢制:商賈、技藝毋得衣錦繡、乘馬。朕審之久矣,未識漢君之本意如何?《中庸》曰:“來百工也!庇郑耪呷罩卸。是皆不可無也。況商賈之士,皆人民也,而乃賤之。漢君之制意,朕所不知也。4 可見朱元璋不但肯定了商人的社會職能,且還將他們與其他庶民一視同仁,本無特意貶損的意圖。前述洪武十四年對商人服飾加以限制的條令實行效果也令人懷疑。《明會典》記載該條令之后又補充后來情況云:“正德元年,禁商販、吏典、仆役、倡優、下賤皆不許服用貂裘,僧道、隸卒、下賤之人,俱不許服用纻絲、紗羅、綾綿!5這一方面表明從國家典制對服飾的規定說,一般商販的地位的確不高,僅與仆役倡優并列,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僭奢之習漸漲的實情,以至于官府不得不對各階層人群的服色作出調整性規定。其中能夠見到的變化是,至正德年間,只有僧道隸卒等下賤之人才不許服用絲綢,而普通商人已不受此限了。 關于明代中后期服飾的奢靡之變,明人范濂于《云間據目抄》中有詳細描繪:如瓦楞鬃帽,“在嘉靖初年,惟生員始戴,至二十年外,則富民用之,然亦僅見一二,價甚騰貴……萬歷以來,不論貧富,皆用鬃,價亦甚賤”;布袍,“乃儒家常服,邇年鄙為寒酸,貧者必用綢絹色衣,謂之薄華麗”。6這體現出當時普通庶民無論財富與身份如何,其服飾差別趨于縮小的社會現實。 除服飾上的規定外,還有一些學者關注到明初的路引制度對商人出外經商造成了不利影響。如韓大成先生在論述“明王朝的抑商政策”時指出:“告討路引是出外經營工商業者碰到的第一道難關”。7韓先生是根據商人外出必須持引的律令,強調他們的自由出行因之受到局限。如果進一步考察,則還可看出關于商人路引的規定與朱元璋強化整個社會管理并限制游食之民的基本政策是一體的。朱元璋曾再三申諭:“凡民鄰里,互相知丁,互知務業……市村絕不許有逸夫!8“凡出入作息,鄉鄰必互知之,其有不事生業而游惰者,及舍匿他境游民者,皆遷之遠方!9如此則“一切臣民,朝出暮入,務必從容驗丁”,10“若軍民出百里之外,不給引者,軍以逃軍論,民以私度關津論”。11由于商人不直接創造物質財富,且又流動范圍廣泛,因而在外出方面就會有更加嚴格的約束:“商本有巨微,貨有重輕,所趨遠邇水陸,明于引間,歸期難限,其業鄰里務必周知!1“今后無物引老者,雖引未老,無物可鬻,終日支吾者,坊廂村店拿捉赴官,治以游食。”2且商人販運居停,牙行亦要按時登記上報:“凡城市鄉村,諸色牙行……官給印信文簿,附寫客商船戶,住貫姓名,路引字號,物貨數目,每月赴官查照。”3這樣看來,如果把“抑商”理解為既是一種經濟政策又是一種社會政策的話,那么就明代國家對各經濟成分的側重程度講,路引發放確實對商人的活動起到了某些抑制作用;而若從社會人群層級結構間的關系來考慮,則此制度并沒有表現出在社會體系內商人的地位要低于其他庶民的含義。 進一步說,明初路引制度,與服飾規范相似,不僅是政府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加大對包括商人在內的社會各階層控制的措施,也是其維護穩定、保證生產的舉措之一。事實上,行商持引的律令在元代即已出現,4而明初繼續推行此禁,其著眼點仍在于完足稅課,防微杜漸,以確保國家對社會的有效治理。丘濬在《大學衍義補》中即稱:“凡商賈欲赍貨賄于四方者,必先赴所司起關券,是即《周禮》節傳之遺制也。蓋節以驗其物,傳以書其數也。”5嘉靖時刑部官員雷夢麟也言:“官給印信文簿……則客商有所察而無越關之弊,物貨有所稽而無匿稅之弊!6可見,明初的服飾規定與路引制度盡管對商業發展構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但商人常規的商業活動依然可以得到政府的許可,并未遭致刻意遏制。從這一事實出發考量明代商人在國家體制中的地位,能夠看出商人雖居四民之末,但他們既屬于國家掌握的編戶齊民,也與其他庶民享有基本平等的權利,同時亦必須履行自己應盡的賦役義務。 二、法律典章對商人權益及 商業行為的規范與保護 商業活動的有序進行有賴于國家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和完善的法律保障,為加強市肆管理,朱元璋制定了諸多有關規范商品交易和商業行為的法令。據《明會典·權量》記:“洪武元年,令兵馬司并管市司,二日一次較勘街市斛斗秤尺,并依時估定其物價……二年,令凡斛斗秤尺……其牙行市鋪之家,須要赴官印烙!7同卷還載:“洪武二年,令凡內外軍民官司,并不得指以和雇和買,擾害于民……或客商到來,中買物貨,并仰隨即給價,如或減駁價值及不即給價者,從監察御史、按察司體察!8再有,《大明律·戶律》中“市司評物價”條稱:“凡諸物行人評估物價,或貴或賤,令價不平者,計所增減之價,坐贓論。入己者,準竊盜論,免刺!9又如該律其他各條:“凡客商匿稅,及賣酒醋之家不納課程者,笞五十。物貨酒醋一半入官!10“凡泛?蜕蹋按桨,即將物貨盡實報官抽分。若停塌沿港土商牙儈之家不報者,杖一百;雖供報而不盡者,罪亦如之。物貨并入官。”11“凡私造斛斗秤尺不平,在市行使,及將官降斛斗秤尺,作弊增減者,杖六十,工匠同罪!12“凡造器用之物,不牢固真實,及絹布之屬,紕薄短狹而賣者,各笞五十。其物入官!13這些律令的頒布,既有助于保護商人的正當權益不受侵損,又起到打擊不法商販違禁活動的作用。 從中國政治傳統精神出發,明初君主很難以特別積極的姿態推進商品經濟的開展,但朱元璋畢竟對商民同等看待,并力求惠民恤商。《明太祖實錄》曾寫到: 南雄商人以貨入京,至長淮關,吏留而稅之,既閱月而貨不售。商人訟于官,刑部議,吏罪當紀過。上曰:“商人遠涉江湖,將以求利,各有所向,執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納課于官,彼此一耳,遲留月日,而使其貨不售,吏之罪也!泵绕淅,追其俸以償商人。1 其實就《大明律》等法律典章看,內中并沒有顯示出專欲貶斥商人或阻遏他們經濟活動的用意,相反,有些條規的貫徹還旨在保障這一群體的合法權利。這可以從明代法律文本所見懲處不良牙行和權豪勢要對商人苛擾勒索的事例中加以說明。 明初,“客商人等販賣物貨,多被官私牙行等高抬低估,刁蹬留難,使客商不得其便!2為此,朱元璋一度下令取締牙行,違者嚴懲不貸:“洪武初,京城置塌房及六畜場……聽其兩平交易,革罷官私牙行。”3“天下府州縣鎮店去處,不許有官牙私牙。一切客商應有貨物,照例投稅之后,聽從發賣。敢有稱系官牙私牙,許鄰里坊廂拿獲赴京,以憑遷徙化外!4《大明律》也對私充牙行者做出“杖六十,所得牙錢入官”的處罰。5同時還規定:“凡買賣諸物,兩不和同,而把持行市,專取其利,及販鬻之徒,通同牙行,共為奸計,賣物以賤為貴,買物以貴為賤者,杖八十。”6明中期以后陸續增入的《問刑條例》又補充道: 在京在外稅課司局批驗茶引所,但系納稅去處,皆令客商人等自納,若權豪無籍之徒,結黨把持,攔截生事,攬擾商稅者,徒罪以上,枷號二個月,發附近充軍;杖罪以下,照前枷號發落。7 各處客商輻輳去處,若牙行及無籍之徒,用強邀截客貨者,不論有無誆賒貨物,問罪,俱枷號一個月……凡捏稱皇店,在于京城內外等處,邀截客商,掯勒財物者,俱拿送法司問罪。8 《明會典·商稅》中的“禁例”也載: 成化十五年,令京城九門監收錢鈔內官及各處抽分廠,不許將不該抽貨物,違例抽分……弘治元年,令順天府委官二員……遇有收稅官攢巡欄,串同本處豪強無籍,迎接客商在家,不令親自投稅,多勒銀物,少納錢鈔者,就便拿問……正德七年,令正陽門等七門門官……不許縱容門軍、家人、伴當,出城羅織客商,阻截車輛,索取小門、茶果、起籌等項銅錢。9 不僅如此,《皇明條法事類纂》里亦收有成化年間發布的《權豪無籍之徒攪擾商稅者枷號三個月滿日發落例》、《禁約勢豪邀截客商勒要地鋪錢》等條例。10另從嘉靖之后的筆記史料中,還可找到一些明代士人提醒地方官民警惕奸牙騙害的言論,如葉權稱: 今天下大馬頭……最為商貨輳集之所,其牙行經紀主人,率賺客錢……孤商拼性命出數千里,遠來發賣,主人但以酒食餌之,甚至兩家爭扯,強要安落。貨一入手,無不侵用,以之結交官府,令商無所控訴,致貧困不能歸鄉里……為民上者,當知此弊。11 同生活于嘉、萬時期的李樂也指出牙行負騙商人實為地方通弊之大者,他呼吁地方長官對此能加以“出示曉諭”,甚至斷言這等行徑乃“天不容,地不載,世間極惡大罪也”。12可見明代政府一直注意避免使商人在商事糾紛中遭到非法盤剝,并盡量妥善處置商人與牙行的關系。而明政府及士人對杜絕豪牙權要欺商禁令的反復重申,在透露出商人經商環境并不理想之同時,也反映出當時法律立意畢竟還是落腳在對商人正當權益的保護上。 三、商人在商事訴訟中的權利地位 明代商人遇到商業糾紛時經常訴諸司法手段尋求解決。如《問刑條例》載:“江西等處客人在于各處買賣生理,若有負欠錢債等項事情,止許于所在官司陳告,提問發落。若有驀越赴京奏告者,問罪,遞回!1這表明商人經常為商事糾紛發動法律訴訟。2當時遺留下來的判牘和碑刻文獻中,保存了不少有關商事訴訟的材料,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了解明代國家體系內商人的法權地位狀況。 《盟水齋存牘》是崇禎末年廣州府推官顏俊彥所撰的判語及公牘專集,內容較多關涉商事案件的審判經過。其中有懲治牙人馮敬涯、韓振海等侵騙客商資本的案例,牘載: 審得賈人之商于粵者,近無不飽牙儈之腹,小則傾貲,大則喪命……馮敬涯、馮禧之父子……照票追給,以慰孤客,毋使間關跋涉而來徒供棍輩之魚肉也。3 審得韓振海,牙行之無賴者也。有陜西絲客呂鵬等投行發賣,振海為之居停……其郭養錦等,俱散買鋪家,其間完欠不一,總責成于振海一人……合斷郭養錦等名下各照數追還呂鵬。而振海所收侵,亦復不少,嚴比給客,得寸則鵬之寸,得尺則鵬之尺也。4 又如查辦欺誣商人的棍黨奸宄: 審得鐵商陳盧興等,以梁敬鸞、何天佑等結黨要截,朋奸橫詐,激而控憲……有一種商人,即有一種光棍,耽耽而視之,商旅不能出于其涂,最可發指……應重懲之,以安商賈之行李。5 審得劉合興之以抄商控也,以棍黨之集于省城者,專以剽掠異賈為生涯……若李志、許瑞輩是也。查合興以閩商飄風入粵……告餉給引……似于國餉有裨而于地方無害……合興輩已造船裝貨……地方無賴因乘機魚肉之,倘置不問,勢不可遏。商人雞肋有幾,堪供咀嚼,毋乃非王者商賈藏市之仁政乎。不若聽其輸餉歸閩,自給引而行。李志、許瑞事發在逃,立案照提。6 普通客商艱辛跋涉,勢單利微,謀生本已不易,且還時常受到地方豪牙惡霸的敲詐凌侮,以上幾篇判牘主要從保護社會弱勢群體的初衷出發,表達了對遠道孤商不幸遭遇的憐恤之情。 商人間在合伙經營時也會產生一系列糾紛,如: 審得唐燦玄、梁星閣共本逐末,以結帳不清遂興雀角……因押至經歷司,同原中黃礪庭等細算竟日,具數如左……而燦玄別出合同,稱尚有本銀三百余兩……星閣又稱并簿為燦玄偽為……總之,人以利交,自以利敗。負心渝盟,市井之態大概如斯。應依簿公算斷給,執照涂抹,并各杖之,以為見利忘義之戒。7 審得胡一敏與周九賦為翁婿,共本販賣桅木過黃江,廠例該納餉銀壹百陸拾伍兩……止九賦完伍拾兩……又一敏同九賦借販綢客人金文銀貳百兩,議加子銀壹百兩,止九賦還伍拾叁兩……契約中證甚明……唯是一敏欲推九賦獨償,遂至雀角……今查周九賦存有桅木叁拾壹株,胡一敏存有桅木貳拾捌株,相應委官公估作價,抵還餉銀并金文之債。金文利銀既已涉訟,不能盡如原約。止每百加利拾伍兩,減去柒拾兩,以恤客途之苦,可也。8 對于上述兩起涉商訴訟,審案官員都能嚴核兩造實情,以當事人先前所定的商業合同契約為依據,參酌衡量,做出了較為公平的斷罰。讞詞不僅寓含官府教化民眾之意,還兼顧到涉案雙方的實際經濟能力。 由這些判牘能夠看出,顏俊彥懲惡扶善,不僅給予無辜商人以理解和同情,且還意識到商課用以輸餉裨國的社會價值。如果把顏俊彥看成明代地方循吏的代表,那么可以認為,他們在 審理商業案件時,確實努力做到基于事實調查取證,公正明確地認定各方責任,而判決結果也大體合乎法理人情。在此過程中,商人彼此及其與其他庶民之間法律地位平等,并未因身份遭到區別對待。 同樣的司法精神在碑刻資料里也多有顯現,以明末蘇州府為例,如禁止奸徒截商掠貨,即有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的《常熟縣嚴禁流奸赤棍截商劫民碑》。商民呈詞稱:“切有流奸赤棍,假仗關委……截商劫民,稱官稱吏……遭其毒螯,靡不傾資!钡胤街T官批復:“正稅之爭,商切難支,而無名之擾,民豈能堪……棍徒藉口盤詰殃民,其弊由來已久……近害尤甚,民奚以堪?是亟宜杜絕,以寧此土者。”最終此案以立碑明示了結:“常熟縣東門外等處盤詰諸棍,實系冒名詐騙……文到即便刊示勒碑,永遠禁絕!1再如天啟七年(1627年)《蘇州府嚴禁南濠牙戶截搶商船客貨碑》記: 南濠牙戶,先遣健仆使船……哨黨蜂擁,叢打亂搶……致使異鄉孤客,素手空回……萬里孤商,餐風宿月……紛紛泣訴,欲圖堂法嚴禁……自今以后,凡客貨商航,任其自投,仍然(中缺十七字)本客并地方報實,定以搶奪之條重懲,決不輕貸爾□。2 碑刻中還涉及到罷除鋪行承值當差的內容,如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的《常熟縣禁革木鋪當官碑》: 該縣修理用木,取諸鋪行,則賠累必多。江同等之呈,非得已也……同等千里經商,揭本買木,經關納稅,到縣投牙發賣。凡遇修理衙門、座船、炮船等項,則有管工老人,鉆謀承管。價數既已勘估,并無現銀給發……責令經手侵漁人役,照數足還。孤商資本,稍得蘇醒。嗣后勒石嚴禁,將來凡有興作,俱照時價平買,不得仍蹈前轍,擅自出票取用,永為遵行。3 再據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常熟縣裁革典鋪代備各衙門鋪陳碑》所講,其時各衙門鋪陳供具本有?顒又В⒉粺﹦诿耖g,只因一次偶然失火,原備物件盡毀,上司蒞臨無從籌措,只得暫借典鋪置辦。起先不過權宜之計,豈料后來吏書引以為例,每一上司將至,即差人執票登門催辦,甚至門子之衣鞋褲襪以及扶轎紅衣、聽事吏役圓領等皆就中取用,事畢亦不付還。典戶因此上告,蒙批: 吏書鋪陳,久已裁革,何為又備……且每年原編銀三十兩,至失火后至今幾年,奈何不以此銀續做。今遽欲動三百余金,以作此不急之務耶?典戶極當速□裁革,鋪陳不可濫用過多……將原估鋪陳工料,從儉估計,毋得濫費。4 復如天啟三年(1623年)《常熟縣嚴禁致累綢鋪碑》載鋪戶林輝等請: 輝等微業小民,勉為糊口之計,切今當官煩苦,首莫甚于此也。憲臺憐憫禁革,纖毫不染。民間恩例,公價平買。概縣遵奉立石……惟獨常熟未經刊刻……奸書狡吏專權,不遵禁例,不恤民艱,而視鋪家反為魚腐……嗟呼!民脂有限,奸徒利弊無窮。輝等受其苦楚,而非朝夕之冤。5 其后終獲準勒石,禁絕奸吏苛斂浮費擾累行戶。從上述碑文可知,當時的官府和民眾在法律觀念上都未嘗對普通商人和其他庶民人群作出特別區分,因而無論是販運商還是歸于鋪行的鋪商,官府通常均將其等視于微業小民一體同恤。 還有一方意在恤商免稅的碑刻見于崇禎十五年(1642年)刊布的《院道移會滸墅關禁革鹽商銀錢船鈔與鋪役生情指索碑示》。眾商在此陳詞: 朝廷設關,原止稅商,而未聞稅官。鹺商轉運錢糧,即系國課而實非私鈔,故祖制凡鹽商裝載銀錢過關,并不起稅。邇年以來,奸棍為害……乘機煽毒,遂違明制……伏乞明禁除蠹,敕關亟□祖制,免稅便商,仍賜勒石垂久。 又鹽商李如玉等呈: 伏乞《大明會典》欽門鈔關監收船鈔,惟裝載自己米糧薪芻及□官物者,免其□鈔……玉等挾資充商,身冒艱險,專為行銷引鹽……預取銀錢 赴司赴場完課買賣,孰非官物?向系滸墅關經過,從無納鈔之例,給有□帖可考。邇來突遭奸棍借名生端勒詐……懇乞督關恪遵《大明會典》免鈔,鐫石禁絕奸胥地棍嚇詐……肅法便商。1 署關同知經勘驗同意免鈔除蠹,該案最后仍以勒石示禁告終。由是觀之,明代商人因事不但可以向權力機關提起申訴,而且他們還能靈活運用祖制和典章律例來保全自己的利益!睹鲿洹もn關》內的確錄有“惟裝載自己米糧、薪芻及納官物者免其納鈔”的條文,2且不論憑之為據恰當與否,單就這種民告官的案例來看,商人為求勝訴,在狀辭中把商業活動的意義提升到益國利民的高度,試圖以此說服主管官員減免稅收,用心實乃良苦,而判處結果亦如其愿。 本文所引判牘和碑刻資料雖僅限于明代個別地區,但從中已可窺見當時商品經濟發達地區商事訴訟的概貌。商人經由這一渠道,訴求得以獲許,權益得以伸張。在牽涉到商人集體利益案件的司法裁決中,他們為防止既得利權日后再遭侵害,還希望以刻石樹碑的方式把勝訴判詞公之于眾,立證為憑,以儆效尤。盡管實際的執行效果或許未盡人意,3然就商人與國家的基本關系講,明代的司法實踐已足夠說明商人在法律地位上相對于庶民中的其他人群確無實質性差異。 四、科舉應試中的“商籍” 在科舉入仕方面,明代商人也沒有遭到政府的歧視和壓制。明初開設科舉,明文規定:“仕宦已入流品,及曾于前元登科仕宦者,不許應試。其余各色人民并流寓各處者,一體應試。有過罷閑吏役、娼優之人,并不得應試!4其中商人自應屬“各色人民”,而他們即使因經商需要輾轉各地,也該算作“流寓各處者”,并未被排斥在科考之外。且明代學規里還列有除生員外“一切軍民利病之事,許當該有司、在野賢人、有志壯士、質樸農夫、商賈技藝,皆可言之,諸人毋得阻當”的條款,5在此商人被歸為庶民一類,也可上書言事。再者,明中期后國家又以賑災和備邊為名,準許生員或平民通過捐納財物入學補官。6隨著科舉捐納之途向社會的放開,商人亦同樣加入進來。有的商人為子侄入貲游太學,就勉勵其道:“吾欲使汝處乎儒若賈之間,內奉母而外友天下賢豪長者,惟太學可耳。”7 事實上,明代許多名卿士宦都出身商人家庭。在科舉應試中,商人與其他庶民由此步入仕途參與政治的機會均等。而離鄉在外的商人子弟常因籍貫的限定不能參加當地科考,這一問題也引發了朝中的爭論。如《五雜俎》言: 國家取士,從郡縣至鄉試,俱有冒籍之禁,此甚無謂。當今大一統之朝,有分土,無分民,何冒之有?即夷虜戎狄,尤當收之,況比鄰州縣乎?且州縣有土著人少,而客居多者,一概禁之,將空其國矣。山東臨清,十九皆徽商占籍。商亦籍也,往年一學使苦欲逐之,且有祖父皆預山東鄉薦,而子孫不許入試者,尤可笑也。余時為司理,力爭之始解。世廟時,會稽章禮發解北畿,眾哄然攻之,上問:“何謂冒籍?”具對所以。上曰:“普天下皆是我的秀才,何得言冒?”大哉王言,足以見天地無私之心也。8 這種“冒籍之禁”在客商聚居的地方尤為常見,如嘉靖《兩淮鹽法志》載運使陳暹于《立運學以育遺才議》中講: 天下鹽商在于揚州、淮安二府守支,子孫相繼住居者亦不下數千家……雖舊例許其在附近州縣儒學教養,但必有產業、戶籍在州縣者,方與起送,如無,則以冒籍黜之。稍有商灶子弟得入,則各學生員恐其占奪增廩之額,呈訐備至。1 而雍正《兩浙鹽法志》則說到在兩浙地區,此一情況后來以置立“商籍”增加錄取名額的辦法予以解決: 明嘉靖四十年,兩浙綱商蔣恩等,為商人子弟有志上進,比照河東運學事例,具呈巡鹽都御史鄢懋卿,批提學道議允,行運司錄送,附民籍收考。萬歷二十八年,巡鹽御史葉永盛題為《廣開商籍以弘樂育事》疏稱:“……臣謹查淮揚、長蘆等鹽場行鹽商人子弟,俱附籍應試,取有額例,惟兩浙商籍子弟歲科所取,不過二三人而止。浙地瀕海最邇,煮販十倍他所,取數若少,則遺珠可惜,回籍應試,則阻隔為憂。伏乞圣慈廣作人之化,憫旅寄之勞,敕令在浙行鹽商人子弟,凡歲科,提學使者按臨取士,照杭州府、仁和、錢塘三學之數,另占籍貫,立額存例。庶商籍廣而世無遷業,賦有常經矣。”奉旨該部議奏,部議覆允,劄行提學道,牌行運使,編立商籍,錄送考取入學。2 至于河東所設運學,康熙《河東鹽政匯纂》云:“儒學在司治東南,元大德三年,運使奧屯茂創建。明洪武初,運籍生員分附解、安二學,而運學廢。正統間,鹺司韓公偉請復舊制,堂廟祠廡,師生員額,仍比郡庠!3可見從嘉靖末年起,兩浙地區雖已仿照河東運學先例允許外省客商子弟附本地民籍入學應考,但其限制較多,規模亦不是很大,而到了萬歷中期,經巡鹽官員呈請,外地商人通過編定商籍在浙江占籍應試終于獲得了朝廷的正式批準。 對于兩浙鹽運司確立商籍,尚有一些相關人物的傳記材料可資為證,僅舉幾例: 汪文演……萬歷時,中官高時夏奏加浙江鹽稅,演上書御史葉永盛,得免歲征十五萬。又與同邑吳云鳳興商籍,如河東、兩淮例,歲收俊士如額……吳憲,自新安來錢塘……初試額未有商籍,業鹺之家艱于原籍應試,憲因與同邑汪文演力請臺使設立商籍,上疏報可。至今歲科如民籍例,科第不絕,皆憲之倡也。4 明萬歷二十三年,歙人吳憲請立商學。巡鹽御史葉永盛題奏:“徽商行銷浙引,許令現行鹽人并其嫡派子弟附試杭州,例由兩浙驛傳鹽法道取送學院,歲科兩試,各拔取新生五十名,內撥入杭州府學二十名,仁和、錢唐兩學各十五名!5 葉永盛,涇縣人,萬歷中按視南浙鹽務……能恤商愛民……山陜、新安諸商有子弟者,以外籍不得入試。永盛惜其材,為請于朝,得特立商籍,取入儒學七名,商人德之。6 而《歙事閑譚》對此事的來龍去脈講述得更為明白,只是時間有所出入: 明天啟中,吳氏有名憲者,始自歙遷于杭……明制設科之法,士自起家應童子試必有籍,籍有儒官民軍醫匠之屬,分別流品,以試于郡,即不得就他郡試。而邊鎮則設旗籍、校籍。都會則設富戶籍、鹽籍,或曰商籍。山海則設灶籍。士或從其父兄還役,歲歲歸就郡試不便,則令各以家所業聞著為籍,而就試于是郡。杭為南方一大都會,故未有商籍,憲與同邑汪生文演上書當事,力請,臺臣以聞,報可。于是憲遂得試于杭,而為商籍諸生。杭之有商籍乃憲倡之也。7 明政府為鹽商等商人科舉應試提供便利,反映出鹽課收入對于國家財政日益重要的同時,也預示著商人社會地位的提高和影響力的擴大。嘉、萬時人汪道昆就說:“今制,大司農歲入四百萬,取給鹽筴者什二三,淮海當轉轂之樞,輸五之一。諸賈外餉邊,內充國,戮力以應度支!8萬歷末年袁世振條劃創立鹽政綱法時亦疏稱:“國家財賦,所稱鹽法居半者。蓋歲計所入,止四百萬,半屬民賦,其半則取給于鹽策!1日本學者藤井宏在考證完商籍問題后也基于萬歷中期以來皇室揮霍無度及國家連年用兵導致國庫巨大損耗的事實,談到: 商籍的規定……是意味著對于鹽商為主的客商的特別優待,一般地說官僚子弟雖附籍于寄居各地,但不許應科舉試。所以對于商人就其分配有生員名額等,應認為是特殊的優待……鹽課收入,則是國家財政之重要的來源。因此,對于能提供資金的鹽商予以懷柔優待,俾便征稅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乃屬當然之理。2 其實,眾多商人能夠歷經科舉步入仕途本是明初以降社會各階層群體之間流動性和開放性持續增強的表現,即四民中的農、工、商都可以在相對公平的環境下,通過個人和家族的努力榮取“士”的身份。其中商人憑依財富基礎更易向士階層靠攏,因之造成了士商界限的模糊以及社會分層體系的簡單化。如此一來,商人逐漸和縉紳一起共同占據了社會的優勢地位,從而為社會權力支配結構的演變展示出廣闊前景。3 結語 總觀全文,明初商人雖然在衣著服飾和離鄉外出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但這實與當時甫經戰亂的現實環境下,統治者為重建秩序和保障生產而推行的強化對社會各階層群體控制的施政方針有關。朱元璋重點打擊的只是不事生理、驕奢怠惰的游食之徒,商人正常的商業活動獲得認可,并未成為其一意抑制的對象!洞竺髀伞返鹊湔侣衫龔牧⒎ǖ慕嵌炔粌H規范了市場秩序及商人行為,同時也保護商人的正當權益不遭非法侵奪,內里沒有傳達出專欲阻遏商業發展的用意。明政府惠恤商民的為政理念還直接落實在商事訴訟的司法審判過程中,商人與庶民中的其他人群一樣,擁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經由這一途徑,他們的合理訴求得以表達和實現,且民間的商業契約合同也可作為斷案憑據而發揮效用。同樣,明代商人在科舉仕進方面亦不曾遭遇特殊歧視,他們能夠得到同其他庶民均等的機會參加科考,也可以上書言事并通過捐貲進學補官,后期明廷還專門設立“商籍”以解決商人子弟由于戶籍所限不能異地應考的困難。綜上可知,就明代商人的法權地位而言,國家是把他們視作社會組織的基本組成人群加以平等看待的,二者不構成本質上的對立和沖突。既然如此,則明代商人是含納在當時帝制體系框架之內的,并非社會既有體制的瓦解勢力。當我們言及明朝的“抑商”政策時,應對上述情況予以慎重考量。 [作者常文相(1984年—),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長春,130024] [收稿日期:2013年7月30日] 。ㄘ熑尉庉嫞簞⒉ǎ
【明代商人的法權地位】相關文章:
明代朱學述論04-30
明代王學與道教04-30
論明代的度僧04-29
被的句法地位04-27
地位作文04-28
明代史料筆記詞語拾零(一)05-02
論明代泰州學派的大成之學05-02
論譯者的地位05-02
論明代廣西的商品流通04-28
明代前期理學走向與文化精神的變革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