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臘八粥的資料和做法
臘八粥的資料
“臘八粥又稱“五味粥”,“七寶粥”,“八寶粥”。相傳,此粥與佛祖釋迦牟尼有關,因此又稱“佛粥”。
據說釋迦牟尼遍訪印度各山大川,饑渴勞頓,昏倒在地。幸遇牧羊女以野果雜糧熬喂之,而得精神煥發,在菩提樹下打坐冥想,終于12月8 日得道成佛。其信徒遂將此日定為成道節,并仿牧女熬粥紀念,名曰“臘八粥”。
中國喝臘八粥的習俗是從東漢以后,佛教傳入中國后才有的事。傳至清朝,雍和宮熬制臘八粥成為一樁盛典,場面極為壯觀。
雍和宮熬粥的鍋口徑2米,深1、5米,可容米20—30擔(每擔為60公斤)。臘八粥由10余名身強力壯經過專門訓練的廚役熬制。初七一早下令升火,按數下料,粥鍋旁里三層外三層站滿了人。最里三層,是熬粥廚役、誦經的喇嘛和捧經的眾僧徒。余為送粥的太監。熬粥完全燒用木柴,一共熬成6鍋。第1鍋送太廟、壽皇殿及清宮內、西苑內廟宇佛堂,供祀先祖神佛。第2鍋送至帝、后,賜予嬪妃皇子皇孫。第3鍋給在京都親王、寺廟僧徒。第4鍋給在京的文武百官和地方大臣。第5鍋給雍和宮捧經的喇嘛僧徒。第6鍋發給民間百姓。
皇帝吃粥十分虔誠。先親手將粥供著佛前,拈香跪拜,香盡之后才取回食用。據說,吃了神佛用過的粥,就會得到神佛庇佑,四季平安。道光帝有《臘八粥》一詩:“一陽初夏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應節獻佛矢心度,默視金光濟眾普。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共嘗佳品達妙門,妙門色相傳蓮炬。童稚飽腹慶升平,還向街頭擊臘鼓。”不過這時候的粥不涼了嗎?
佛祖當年吃的粥料無從考究。有很多臘八粥方,此方很家常。即便如此,家中也搜不出菱角和青紅絲,想必此粥出自江南?好在臘八粥在其料多,倒不必拘泥于非此不可。菱角換做薏米;青紅絲用枸杞,這兩者的作用無非是添加色彩,增加粥品的觀賞度。遲疑著減少了紅糖的用量,而后慶幸,虧得把白糖略去,若是原方足量,這甜度就不是自己愿意消受的了。以后還是作原味的粥吧!
臘八節的起源傳說
古代十二月祭祀“眾神”叫臘,因此農歷十二月叫臘月。
據史籍記載,臘八是儒、佛兩家的節日。據《禮記》記載,天子有八位大臘神,從伊耆氏開始實行臘祭。臘的本意是索求,一年十二個月,歲終聚合各種物品來祭祀臘神。臘祭的主要對象是祭祀最先種植谷物的嗇神和主管谷物的司嗇,以此報答他們對谷物豐收的庇護。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是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于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八粥的主料:
八寶米250g、水、冰糖
臘八粥的做法
1、 超市買來八寶米
2、 把各種豆子挑出來,挑的過程比較麻煩,如果是自己配的豆子就可以省略這一步了。
3、 豆子提前一晚泡上
4、 米類的泡一個小時就可以
5、 開水煮豆子,煮十分鐘以后下米一塊煮,并拿勺子撇去鍋邊的浮末,保持小火慢煮,再煮十五分鐘左右粥粘稠了就好了,關火放幾塊冰糖。
【臘八粥的資料和做法】相關文章:
閩清臘八粥的做法01-18
喝臘八粥民間的故事資料01-18
好的經驗和做法優選04-28
訓練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做法和體會05-02
關于熊貓的資料和照片作文04-28
魯迅的資料和故事300字作文04-28
涉縣核桃生產走特色之路的做法和建議05-02
關于中秋節的由來和傳說資料10-11
閃電探測技術發展和資料應用05-02
東財mpacc的復習資料和方法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