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財政政策激勵
摘要:政府宏觀財政政策與新聞出版產業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性,應科學運用公共財政政策激勵我國新聞出版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聞出版;財政;稅收 摘要:政府宏觀財政政策與新聞出版產業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性,應科學運用公共財政政策激勵我國新聞出版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聞出版;財政;稅收 新聞出版產業以智力、知識、資訊、文化資源和科技等為產業要素,是具有精神文化與商業雙重屬性的特殊的信息服務產業,也是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文化業態的主力軍。在世界性經濟困頓中以新聞出版產業為核心的文化產業,具有反周期性和逆勢而上的特點,其發展有助于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國民經濟結構調整,有望成為國家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探究政府財政宏觀調控政策對新聞出版產業的支持、引導與激勵作用,對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無疑具有現實意義。 一、財政政策激勵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理論依據 近年來,我國新聞出版產業獲得快速發展,但無論從產業規模、產業結構、產業集聚、產業行為,還是從產業發展水平、產業經營效率、產業貢獻程度等方面來說都存在發展瓶頸。①依據幼稚產業保護理論的判定標準,以及產業發展的現實狀況,新聞出版產業迄今仍然是我國的幼稚產業和弱勢產業,客觀上需要各種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的有力支持與激勵。財政政策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經濟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支持與激勵新聞出版產業發展方面能發揮重要作用。憑借一系列有效的財政政策,加大對新聞出版產業的財政投入和稅收優惠,能降低新聞出版產業的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為我國新聞出版產業做大做強創造有利的生存發展條件與良好的外部環境。 從經濟學理論看,新聞出版產業生產、提供的報刊圖書等文化產品具有明顯而廣泛的正外部性經濟屬性,決定了其生產經營理應得到政府財政政策的扶持與激勵,以克服社會對這些準公共文化產品生產資源配置過少的弊端。如圖所示,我們以S表示新聞出版產業中報刊圖書等文化產品供給曲線的邊際成本,D1表示報刊圖書產品需求曲線的社會邊際效用,D代表報刊圖書產品需求中購買者的私人邊際效用,報刊圖書等準公共文化產品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共同作用的均衡點決定的產量為Q0,與之對應的價格為P0。在圖中,報刊圖書等準文化產品的外部效應為T,現假定政府向新聞出版產業中的生產者(提供者)給予財政補助,也為T,以鼓勵其生產或提供優質的精神文化產品。政府采用財政補貼的方式扶持新聞出版企業(單位)的生產經營,能有效激勵企業(單位)的生產者(提供者)能夠且愿意按照較低的市場價格提供質優價廉的報刊圖書等準文化產品。此時,報刊圖書等準文化產品的需求曲線由私人邊際效用D下降到社會邊際效用D1,而與之對應的產品產量為Q0,此時生產者(提供者)制定的價格由P1下降到P0的水平,使得消費者(讀者)獲得報刊圖書等準文化產品的最終價格降低到P0=P2-T。這樣,通過政府公共財政補貼,一方面激勵了新聞出版企業或單位生產更多質優價廉公共文化產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也激勵了消費者購買報刊圖書等文化產品的熱情與積極性。政府宏觀財政政策既扶持了新聞出版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同時又有效增進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最終激勵了新聞出版產業的快速發展。 圖 新聞出版產品的外部性及財政政策的作用 二、激勵中國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財政政策思路 凱恩斯認為,政府不僅承擔著公共產品的生產和供給職能,而且擔負著間接管理經濟的職能,即政府通過經濟、法律、法規、政策等手段影響和作用于微觀經濟主體的投入產出及價格,從而實現對經濟的間接調控。②依據公共財政理論,財政政策的有效發揮須由政策目標、實施手段和傳導機制相互協調才能作用于市場經濟,達到政府宏觀調控的目的。而作為政府發揮市場經濟管理職能、調控產業經濟重要工具的財政調控政策,其最重要的兩大實施手段是公共財政支出政策與稅收優惠政策。基于此,財政政策激勵新聞出版產業發展可通過科學合理制定地財政調控政策目標,靈活運用財政補貼(助)、公共消費、財政投資、財政信貸、資產轉移等公共財政支出政策實施有效的綜合激勵,并借助于市場價格、收入分配、貨幣供應等中介媒體指標的傳導,作用于新聞出版產業的發展,因而具有政府其他宏觀調控政策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1. 公共財政支出政策 我國現行新聞出版產業財政支出政策在激勵內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存在諸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政府對公益性新聞出版事業的財政投入穩定且逐步增長,而對經營性的新聞出版產業的財政投資和財政補貼嚴重不足,對城鄉間新聞出版業的財政投入扶持不均衡。再者,現行鼓勵新聞出版產業的財政手段和方式單一,主要以財政補貼、公共財政撥款支持為主,而綜合運用財政預算、國債(公債)、財政購買性支出、轉移性支出、財政投資、財政信貸等多種財政支出政策的方法和手段極少,缺乏財政政策自身應有的宏觀調控特色,這是財政分權制度不完善和不規范的具體表現。③此外,現行財政政策激勵新聞出版產業的范圍狹窄。如針對圖書、期刊、報紙、音像制品等傳統出版發行業態的財政扶持多,而針對諸如網絡出版、手機出版、電子書等新興出版業態范圍的財政扶持少,甚至沒有制定激勵的相關內容,因而財政激勵的范圍不均衡,未形成完整統一的政策支持合力。特別是現有的財政政策大多是一種權宜性的中短期激勵,而未依據新聞出版產業的發展特點進行持久性的鼓勵和促進。例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關于宣傳文化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7〕24號)、《關于支持文化企業發展若干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31號)、《關于繼續實行宣傳文化增值稅和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147號)、《關于新辦文化企業企業所得稅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86)等政策文件均規定了新聞出版業享受優惠政策的起始時間,其財政扶持政策的有效執行期分為2年、3年和5年三種時間標準。由于激勵時間短,臨時性政策多,削弱了財政政策扶持的有效性、目的性和可持續性。鑒于此,政府應根據產業發展的經濟規律和財政調控政策自身的特點來激勵新聞出版產業的持續性發展。 首先,繼續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優化財政政策傳導方式。政府財政應逐步加大向中小城市、農村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的投入,對基層圖書出版發行網絡的建立以及報刊圖書的補充和更新要給予一定的財政補助和財政轉移支付支持,為實施多形式、多層次的圖書報刊下基層提供有力的財政資金保障。 其次,完善財政補貼、政府財政采購等財政調控手段,發揮財政的導向性和示范性作用,增強激勵能力。對公益性、權威性和意識形態性的黨報黨刊等給予財政低息或貼息貸款;創新財政激勵模式,實施新聞出版產品的政府財政采購制度,通過政府財政集中采購,編制政府年度財政預算,購買公益性特征明顯且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的群眾喜聞樂見的優質報刊圖書等精神文化產品,送書刊到基層,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④ 最后,擴大政府財政獎勵的范圍。我國目前在新聞出版領域僅設置有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韜奮出版獎、范長江新聞獎、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國家出版基金等少數政府獎項,財政獎勵范圍狹窄、單一,產業發展的財政激勵力度不強。對此,應進一步完善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和國家出版基金的評選內容,支持和獎勵優秀學術著作出版、重大國家出版工程項目的建設。此外,可借鑒韓國、法國政府的做法,擴大對包括有聲讀物、電子書、手機報等在內的數字化新興新聞出版業態的政府財政獎勵范圍。 2. 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政策作為財政政策中的主要經濟調控工具,在激勵新聞出版產業發展中具有獨特作用。然而,現行鼓勵和扶持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零散分散、不成體系,而且扶持調節手段單一,特別是當前稅收優惠政策大多體現為稅后直接優惠方式(即征即退、起征點、先征后返、減免稅、免征額等),而稅前間接優惠方式(加速折舊、投資抵免、稅收抵免、稅項扣除、成本扣除等)為主的手段和方式較少,致使現行稅收優惠政策總體激勵力度不大。如沒有制定對數字出版等新興出版發行業態、民族新聞出版、出版發行體制中的出版企業資產重組、出版單位文化體制改革中的不良資產處理等領域的稅收優惠扶持政策,導致稅收優惠政策激勵內容不全面、不完善。再者,新聞出版產業是集知識性、創意性、智力性為一體的知識經濟,其產業價值要素絕大多數體現為著作權、署名權、品牌等知識產權形態,⑤在其生產運作與知識產權的交易過程中,新聞出版企業或單位因購買知識產權所形成的購買性成本等在增值稅進項稅額中不準予以扣除,無形中面臨重復征稅和沉重的納稅負擔。此外,法人和自然人對新聞出版業的捐贈不得在稅前全額扣除,應分別按照稅法規定按照不高于企業年利潤總額的12%或個人應納稅所得額的30%扣除,超過的部分應繳納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這說明我國對新聞出版業的捐贈扣除標準同法、美、韓等文化產業發展大國相比依然偏低,制約了社會群體捐贈的積極性,增加了新聞出版業的稅收負擔。鑒于此,針對性運用財稅優惠政策激勵新聞出版業的可持續發展顯得必要和迫切。 一方面,應完善現行新聞出版產業稅收優惠內容。對新聞出版企業實施“營改增”,準許其購買的版權等特許權使用費在增值稅進項稅額中全額扣除,以減輕其納稅負擔;近年來各國都在強化文化外交、文化貿易戰略,⑥因而在繼續執行文化企業特種經營稅收減免的基礎上,對新聞出版企業或單位進口的新聞出版物應給予免征進口關稅待遇;為鼓勵新聞出版產業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國際出版市場競爭,對報刊圖書企業和單位的出口應真正給予17%的全額退稅待遇。為調整新聞出版產業結構,引導財政資金科學流向,對不同種類的新聞出版單位和不同社會效益的報刊圖書類文化產品(服務),實施產業(地域、行業)差別化營業稅稅率,⑦通過差異化優惠方式降低新聞出版企業的稅收負擔,激勵其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應增加培育新興出版業態的稅收優惠政策。近年來數字化新聞出版新興業態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而這一領域的稅收優惠政策扶持近乎空白。鑒于此,政府應參照現行稅法中專門針對高新技術產業和軟件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新興新聞出版發行業態在產品研發、自主創新、成果轉化、出版創意、高科技運營等方面給予更多、更強的稅收優惠激勵,鼓勵其又好又快發展。 (楊京鐘,福建黎明職業大學副教授) *本文系福建省2012年度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創意定價與創意產業發展研究”(2012B055)、福建省教育廳2012年度A類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創意、創意定價與創意產業發展研究”(JA12435S)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注釋: ①魏玉山,趙冰,張鳳杰. 中國版權產業發展的成就、問題與前景[J]. 現代出版,2011(2):9-13. ②曾慶賓,劉明勛. 我國新聞出版產業財政政策的思考[J]. 中國出版,2004(4): 12-14. ③胡鐘平,封媛,胡萍. 我國財政分權與政治激勵下的農村公共財政[J].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139-145. ④李翔,楊義芹. 十六大以來黨的文化發展戰略述要[J].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155-160. ⑤宮麗穎. 日本新聞出版業的財稅政策制度研究[J]. 中國出版,2008(7):68-71. ⑥陳文敏. 當下國內ACG文化進路解析[J].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165-168. ⑦羅紫初. 中外出版業經濟政策比較[J]. 大學出版,2004(1): 29-32.
【我國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財政政策激勵】相關文章:
WTO與我國礦產業的發展05-02
我國梨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04-27
我國蔬菜產業發展對策研究04-26
我國稀土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05-02
淺析加快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財政政策04-28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概況發展歷程04-27
光學光電子產業在我國的發展04-27
我國信息安全產業發展現狀04-28
論我國環保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04-25
我國生物藥品產業出口現狀與發展對策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