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4
2010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科目名稱:中國哲學史
[]
一.文獻題(12×4=48分)
1.子曰管仲之器小哉;蛟还苤賰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2.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3.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
4.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
二.簡釋題(8×8=64分)
1.道法自然
2.得意忘象
3.六家七宗
4.一心開二門
5.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6.《明夷待訪錄》
7.《新唯識論》
8.質測即藏通幾
三.論述題(19×2=38分)
1.二程“天理”思想評述
2.象山“本心”思想評述
武大近十年中國哲學史試題匯總
先秦部分
早期 ☆☆☆☆
絕地天通 99
和實生物——史伯 01
物生有兩有三有五有倍貳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體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諸侯有卿皆有貳也 ——史墨
02
“物生有兩”——史墨
03
孔子☆☆☆☆☆☆★★★★
忠恕之道98
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99
顏淵問仁 02
為仁由己 02
孔子的中庸思想述評 04
儒家“中和觀”簡析 06
和而不同 07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 ,義之與比。’” 08
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餒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09
孟子☆☆☆☆☆☆★★★9
四端00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 02
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為之哉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偽者也惡能治國家《孟子》 03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詩云戌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無父無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诐行放淫辭以承三圣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圣人之徒也《孟子》 03
浩然之氣 04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 04
良知 07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衰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薄睹献印 07
簡論孟子的“盡心知天”說。 07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09
老子★★★★★★★★ 8
老子辯證法的基本思想及其歷史地位98
老子的辯證法思想及其貢獻與局限 02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00
道法自然 02
玄覽 04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 04
反者道之動 06 08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09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09
莊子★★★★★★ 6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涂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消遙游》 03
物無非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齊物論》
03
坐 忘 04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惡乎然,然于然。惡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洱R物論》 05
“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猶其有物也。猶其有物也,無已。” 《知北游》 07
“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猶其有物也。猶其有物也,無已! 《知北游》 08
《齊物論》09
《周易》★★★ 3
見幾而作,不俟終日00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系辭》
05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兑讉鳌 06
《禮記》★★★★ 4
慎獨99
《中庸》 03
天命之謂性 06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 06
子曰:“素隱形怪,后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中庸》 06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中庸》 09
墨家、墨辨★★★★★★★★★★★
11
三表法98 02 02/2 03 09
以名舉實
《墨經》01
評墨翟“兼以易別”的社會矛盾觀。01
“知而不以五路說在久”
《墨子·經說下》
01
05
尚賢 06
兼愛 07
以類取,以類予 07
惠施★ 1
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98
公孫龍★★ 2
夫名實謂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明不謂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則不謂也99
《公孫龍子》篇目03
荀子 ★★★★★★★★★ 9(最近三年未考)
化性起偽98 04 08
虛壹而靜98 00
荀況天道觀的基本內容及其理論價值99
“故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禮禮莫大于圣王”《荀子》01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荀子·解蔽》
02
荀況的自然觀及其理論貢獻 02
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性偽合而天下治!盾髯印 05
韓非子 ★ 1
凡理者方圓短長粗靡堅脆之分也故理定而物可得道也98
諸子
管子
孫子
漢唐部分
19
黃老學派
陸賈、賈誼
董仲舒★★
五行 03
天人感應 04
楊雄、桓譚
《白虎通》
王充★
《論衡》99
王弼★★★★★
“三玄”01
玄學 03.
以無為本 04
王弼的“貴無論”評析。 05
得意忘象 08
裴危、歐陽建
郭象★★
無則無矣則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則不能為生然則生生者誰哉塊然而自生爾99
“大小俱足””《秋水注》
05
道教(魏晉道教、隋唐道教)
范縝★★★★
《神滅論》98 02
形質神用 02 03
佛教★★★★★
“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如此即非無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 《不真空論》01
《物不遷論》 僧肇
04
四法界 05
禪宗六祖慧能曾作過一著名的佛偈 03
四法界09
唐代儒學(韓、李、柳、劉)★★
“天與人交相勝”
劉禹錫
02
簡析李翱復性論的基本內容及其歷史影響 07
宋明理學
23
李覲、王安石
周敦頤★
無極而太極 06
邵雍
張載★★★★★★★★★ 9
知太虛即氣則無無98 02
太虛無形,氣之本體99
一物兩體 01 02
“氣之為物散入無形適得吾體聚為有象不失吾常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
《太和篇》01
《正蒙》 04
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至靜無感,性之淵源,有識有知,物交之客感爾?透锌托闻c無感無形,惟盡性者一之。!薄墩伞ぬ汀 06
“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渾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順事;沒,吾,寧也! 08
二程★★
惟理為實 07
“沖漠無朕,萬象森然已具,未應不是先,已應不是后。如百尺之木,自根本至枝葉,皆是一貫,不可道上面一段事,無形無兆,卻待人旋安排引入來教入途轍!
《二程遺書》
07
主敬涵養09
朱熹★★★
理本氣末 02
理一分殊 04
無極而太極 06
知難行易 06
主敬涵養09
簡析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異同09
陸九淵
簡析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異同09
陳亮、葉適★
陳亮的義利 05
陳獻章、湛若水
王陽明★★★★★★ 6
致良知 02 04 09
知行合一 03
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無物理也。遺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體,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親之心,即有孝之理;無孝親之心,即無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無忠君之心,即無忠之理矣。理豈外于吾心邪? ——王陽明 05
意之所在便是物 07
王陽明“知行合一”說的立論宗旨及其思想意義。 08
簡析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異同09
羅欽順、王廷相
劉宗周★
“知無體,以物為體”
劉宗周《劉子全書·學言下》 05
王艮
明清理學
22
李贄★★★
童心說98 02
童心即真心 01
黃宗羲★★★★
天下為主君為客98
黃梨洲的社會史觀及其歷史地位99
《明夷待訪錄》 04 05
試述黃宗羲的社會歷史觀09
方以智★★★★★ 5
通幾護質測之窮99
質測即藏通幾00 01 08
《物理小識》 04
王船山 ☆☆☆★★★★★★
形而上者非無形之謂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無形之上亙古今通萬變窮天窮地窮人窮物皆所未有者也故曰惟圣人然后可以踐形踐其下非踐其上也00
王夫之的辯證發展觀 02
王夫之的認識論思想述評 04
行可兼知 05
簡論王夫之“即民見天”的社會史觀。 06
“有即事以窮理,無立理以限事。故所惡于異端者,非惡其無能為理也,冏然僅有得于理,因立之以概天下! 07
理本非一成可執之物,不可得而見;氣之條緒節文,乃理之可見者也。故其始之有理,即于氣上見理;迨已得理,則自然成勢,又只在勢之必然處見理。 08
王夫之“能”、“所”關系學說的主要內容及其思想價值。 08
因所發能,能必副所09
顏元★
《四存篇》 08
戴震
近代哲學
19
龔自珍、洪秀全
康有為
譚嗣同★
《仁學》 07
嚴復★★★
翕以聚質,辟以散力99
大宇之內,質力相推 02
物競天擇 04
梁啟超
章炳麟★
《訄書》 04
章太炎★★★
俱分進化論98 00 04 09
孫中山★★★★★ 5
孫中山知行觀的基本思想及其理論來源98
評述孫中山的知行觀00
生元01
孫中山知行觀的提出背景、主要內容與歷史影響 02
知難行易02
胡適
梁漱溟
馮友蘭★★★
貞元六書 03
真際 06
《新理學》 07
熊十力★
《新唯識論》 06
金岳霖
馬克思主義
牟宗三★★★
《心體與性體》 03 06 08
簡述中國哲學史研究的現實意義與理論價值 03
武大近五年中國哲學史試題匯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孔子
儒家“中和觀”簡析
和而不同
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和而不同
□孔子的中庸思想□言不可不慎
老子
反者道之動
反者道之動
反者道之動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有物混成
莊子
無物不然、無物不可《齊物論》
物物者非物《知北游
物物者非物《知北游
《齊物論》
墨子
知而不以五路,說在久
尚賢
□三表
兼愛□以類取,以類予
三表法
三表法
孟子
人心也義人路也□盡心知天□性善論□良知
荀子
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
天行有常
性惡論
化性起偽
秦漢哲學
性三品
佛學
四法界
四法界
王弼
貴無論(涉及整個玄學思潮)
得意忘象
郭象
大小俱足
唐儒
劉禹錫的天人觀
李翱復性論
周敦頤
無極而太極
張載
太虛無形,氣之本體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二程
惟理為實□沖漠無朕,萬象森然已具 主靜涵養
朱子
理一分殊
知難行易
知行觀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
陸九淵
陳亮、葉適
義利觀(整個哲學史的義利之辯)
王陽明
物理不外于吾心
意之所在便是物□良知
知行合一
致良知□理學心學□致良知
劉宗周
知無體,以物為體
王船山
行可兼知□理勢合一即民見天
即民見天
有即事以窮理
勢之必然處見理□能、所
□發展變化
因所發能,能必副所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
黃宗羲的社會歷史觀
方以智
質測即藏通幾
顏元、戴震
四存篇
變法思潮
仁學□大宇之內質力相推
辛亥革命
孫中山的知行觀
知行觀
物競天擇□俱分進化
新文化運動
熊十力
□
《新唯識論》
馮友蘭
真際
新理學
牟宗三
《心體與性體》
心體與性體
周易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天地之大德,曰生
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中庸
天命之謂性
□中庸
誠者自成
宏觀
以陳亮義利觀為載體
儒家“中和觀”簡析
良知
□復性論
以知行合一考知行觀
1、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2、抱法處勢(韓非子)
3、言盡意論
4、天人交相勝還相用 5、形質神用(范縝)6、理一分殊
7、致中和(子思)8、因所以發能能必副其所(王夫之)9、尚力非命
簡答
1、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2、董仲舒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影響和地位
3、黃宗羲的學術史觀。
4、魏源的矛盾觀。
論述
1、王充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及無神論思想。
2、嚴復的經驗論與孫中山的知行觀之異同。
2001年
一,名詞解釋
1、為仁由己。2、道法自然。3、言必立儀。4、言盡意論
5、物不遷論。6、格物至知。7、知行合一。8、知難行易
二,簡答題
1、《孫子兵法》中的哲學思想
2、《齊物論》的邏輯理路
3、《神滅論》的理論貢獻
三、論述題(中哲答1、2題。其他答2、3題)
1、《明儒學案》中的學術史觀對研治中國哲學的借鑒意義
2、中國哲學史上幾種典型的矛盾觀評析
3、從荀子的《天論》到劉禹錫的《天論》
2002年
一,名詞解釋
1、論六家要旨。2、明儒學案。3、貞元六書。4、論衡。5、壇經
6、正蒙 7、東西均
8、天演論
二,簡答題
1、張載的樸素辨證法思想述要
2、范縝神滅論的理論貢獻
3、章太炎的學術史觀
三、論述題(中哲答1、2題。其他答2、3題)
1、先秦道家源流及哲學思想評訴
2、先秦儒家源流及哲學思想評訴
3、評孫文學說
2003年
一、基本范疇釋義(選做8題,共56分)
1、孔子的仁 2、老子的道 3、墨子的義4、荀子的虛一而靜 5、董仲舒的天人感應 6、王充的疾虛妄 7、王弼的貴無 8、僧肇的物不遷
9、方以智的合二而一 10、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二、哲學命題解析(共56分)
1、和與同異,可否相繼 2、知己知彼,勝乃不殆3、三代相因,損益可知 4、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5、人之性惡,化性起偽 6、不期修古,不法?7、神形相即,形質神用 8、靜者靜動,動靜皆動
三、論述題(共38分)
1、張載的辯證法思想述評
2、孫中山的知行觀述評
中國哲學史(2004)
一、名詞釋義(共48分,每題6分)
1、《天下篇》2、《堅白論》3、《春秋繁露》
4、《論衡》5、《壇經》6、《東西均》7、《張子正蒙注》8、《天演論》
二、簡答題(共45分,每題15分)
1、荀子的唯物主義自然觀
2、王充的唯物主義認識論
3、黃宗羲的學術史觀
三、論述題(共57分,中哲專業做1、2題,其他專業做1、3題)
1、《老子》與《易傳》辯證法思想之比較(30分)
2、從孔子“仁”的觀念到譚嗣同的《仁學》思想(27分)
3、康有為的變易進化的哲學思想評述(27分)
2005年
(共70分)1、學思并重
2、兼愛非攻
3、虛一而靜
4、化性起偽
5、一物兩體
6、理一分殊
7、俱分進化
8、中體西用
9、一念三千
10、言不盡意
(共30分)老子辯證法思想評述。
張載“民胞物與”觀念分析。
顏元實踐哲學評估。
(共50分)中國古代無神論思想的優良傳 統和哲學基礎。
嚴復的唯物主義認識論及近代思維方式的確立。
06年中國哲學
論述題:
1、從“能所”關系看王夫之的主客觀關系學說
2、從嚴復、孫中山的認識論看近代思維方式的確立
3、康有為的變易進化觀及近代進化哲學
4、梁啟超的中西融合文化觀
簡答題(名詞解釋):
1、“仁”的內涵及影響 2、反者道動,弱者道用
3、三表法4、孟荀人性論之比較
5、“理一分殊”的思想源流及哲學實質 6、一物兩體 7、知行合一
2007
簡答:7選5
1荀子天道觀
2墨子三表法
3韓非“緣道理以從事”
4范縝神滅論
5程朱理本論
6王守仁知行合一
7王夫之道器論
論述:
1魏源哲學及近代特征
2嚴復和孫中山認識評論
3從孔子的仁學到孟子的仁政
4老子辯證思維及影響
2008
簡答6選5
1簡述孔子內仁外禮
2概述老子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3評化性起偽
4說言不盡意
5釋一念三千
6談惟理為實與天下唯器的對立
論述
1先秦道家思想綜述
2孔墨哲學思想異同
3中國近代進化論思想發展脈絡
4評大同書
2009
簡答
1孔子仁學思想
2墨子三表法
3荀子性惡論
4范縝神滅論
5程朱理本輪
論述
1老子與易傳辯證思想比較
2嚴復孫中山認識論思想評書
3中國近代進化論思想概述
2001年中山大學中國哲學試題
一、釋詞
心齋 ;人副天數; 獨化;道統;格物;三世說;
二、翻譯(略)
三、簡答
1、莊子是如何繼承和發揮老子的思想的?
2、什么是法界緣起論?華嚴宗是如何論證法界緣起的?
3、朱陸之爭的內容及其意義。
四、論述
中國哲學中,“天人和一”論有哪幾種理論形態?請分別予以評述。
2002年中山大學中國哲學試題
一、釋詞
1、齊物論
2、即萬物之自虛
3、理一分殊
4、至良知
5、俱分進化
二、翻譯
三、簡答
1、怎樣分與評價王弼的一段話:“忘象者,乃得意者也;??而象可忘也”
2、怎樣評價王夫之對王陽明“知行合一”說的批評?
四、論述
論先秦時期人性論的歷史的與邏輯的演變
2003年中山大學中國哲學試題
一、名詞解釋
正名;反者道之動;春秋繁露;言意之辯;西銘;壇經;六經注我;致良知;孔子改制考;天演論 二原典解讀(略)
三、論述(二選一)
1、分析、評價莊子齊是非的思想
2、分析、評價王陽明“知行合一”的觀點。[/]
【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4】相關文章:
2010年全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