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憂愁 -資料
談到憂愁,估計很多人都有很多感觸,這兩個字看起來是那么的感傷,卻造就了許許多多的文學經典,
關于憂愁
。縱觀歷史大凡能夠恒古永存的大多要么大喜要么大悲,似乎這樣才能產生共鳴,觸動讀者內心的那根弦奏出最美妙動情的樂章。但是,雖然有喜有悲但還是以悲居多,縱觀歷史上的文學巨匠。我們信手拈來的諸如大氣豪邁的李白、憂國憂民的杜甫、傷情歲月的李清照、再如科舉失敗的張繼。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詩人,其中還是以憂愁為基調的作品居多。就連最初在文學中的三部曲,也只有悲劇沒有喜劇。或許是那個時代太過滄桑,留給世人的更多是哀愁和憂傷。又或者是人們更加樂意去嘮叨自己內心的那份傷感,算是一種情感的宣泄吧!然而從來沒有人會靜下來思考,憂愁源于何物?為什么人們總是會去感傷那么多的東西,是這個世界太過悲劇,不夠美好還是人們自己內心的需要一種寄托。就像很多人會樂意把自己的情感寓于文字之中,有人說文字是人類情感的最好表達,文字下的感情正是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法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對于這個我從來都不會去懷疑,就像我現在在寫這篇文章一樣也是自己內心或者說是源于生活的一種領悟和內心的想法。估計憂愁的表達同樣也是一種寄托吧!再細想很多時候總會在不高興的時候希望有個知己能夠明白自己、了解自己、安慰自己。于是便有人感慨“人生能夠得一知己,也便足以”,高山流水,伯牙子期。
那么關于憂愁又有多少可以去探討呢?答案肯定是無止境的,誰也無法對憂愁作出最令人滿意的答案,
資料
《關于憂愁》(http://salifelink.com)。最簡單的解釋估計就是,憂愁即憂慮愁苦,但是這種心境遠遠不是這么簡單的字眼就能夠詮釋。看看人類憂愁情感的發展和表達,估計就很難去下一個完整定義了。不過無論是在遠古的時代還是在現在的新世紀,人們關于憂愁的感慨都是那么深刻。有南唐后主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有豪放酒仙李白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歌長”;失意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而這些只是古人們的一些感慨。再把我們的目光轉向我們正生存的這個時代,幾米寫過“記住的,是不是永遠不會忘記,我守護如泡沫般燦爛的童話,快樂才剛剛開始,悲傷卻早已潛伏而來”;郭敬明說過“我是一個在感到寂寞的時候就會仰望天空的小孩,望著那個大太陽,望著那個大月亮,望到脖子酸痛,望到眼中噙滿淚水”。人們對于憂愁從來沒有因為時間的前進而停止,反而愈演愈烈。就算是天真的小孩都會感慨我喜歡鄰家那個扎小馬尾辮的笑起來有小酒窩的女孩,為什么媽媽說我不可以呢?不同時代的.少年似乎也和少年維特有些類似的煩惱輪廓,無論是農村還是鄉鎮和城市,可以說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充斥著悲喜,悲喜交加的味道豐富多彩。也正是憂愁讓我們變得更加具有人的特性,豐富了我們內心的情感。可以說我們借助文字讓我們的情感得到了最充分的宣泄,或許也是文字才賦予了憂愁巨大的魅力。人們總是會感嘆愁緒,雖然很多時候還是也會去分享自己內心深處那份情感。
對于憂愁的探討,估計是永遠都難以讀透,人們只能把自己置身別人的情境去感受他的想法這樣才能達到情感的融合。也正是這樣越是憂郁的文章越是有人去咀嚼,因為其中魅力是無法抗拒的,也是人們情感深處最能湊出優美又憂郁的曲目。
關于憂愁,這個和愛情一樣被世人所追捧,如鉆石般閃耀,最能觸動內心情感的奇幻石,也注定成為人類情感里程碑里最永恒的傾述。
【關于憂愁 -資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