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安碑林博物館資料
西安碑林博物館被譽為“文化歷史寶庫”,“書法藝術殿堂”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了,這里共陳列1000多方杯史,仿佛一座背的森林。以下是小班給大家帶來的西安碑林博物館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西安碑林博物館歷史背景
西安碑林創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塊,
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內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馳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唐代人所稱的石經,包括公元 745年唐玄宗李隆基書寫的《石臺孝經》和公元837年刻成的《開成石經》。
碑林第一陳列室前是專為陳列《石臺孝經》修蓋的碑亭。《石臺孝經》是碑林最 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書寫的。孝經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編篡,專門講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為孝經作的序。玄宗為孝經寫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 后面是孝經原文。小字是玄宗為孝經作的注釋。
底座由3層石臺組成,上刻有生動的線刻畫,有蔓草、獅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卷云瑞獸。此碑由4塊石頭組成,底下有石臺,因而稱 “石臺孝經”。
碑林第一陳列室主要陳列《開成石經》,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 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 《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等12部經書,計650252字, 用石114方,兩面刻文。清代補刻的《孟子》17面3萬余字也陳列于此,合稱《十三經》。12部經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
展館介紹:
陳列由歷代碑石、石刻藝術和其它文物展覽三部分組成,共12個展室。
歷代碑石,主要收藏于碑林廣場以北的碑亭和第一至第七展室內。現收藏自漢代至今的碑石、墓志4000余件,數量為全國之最,藏品時代系列完整,時間跨度達2000多年,《石臺孝經》、《開成石經》、《嶧山刻石》、《唐集王羲之圣教序碑》、《合陽令曹全碑》等館藏精品都陳列于此。
石刻藝術室,匾額為陳毅元帥所題,展陳內容為漢代至明清的陵墓石刻,共展出文物85件。其中昭陵六駿、老君像、唐李壽石槨及墓志、東漢雙獸、漢畫像石磚,以及石犀、石虎、石羊、石燈等石刻文物,雕刻手法多樣,風格各異,造型精美,均為不同歷史時期的石刻藝術精品。
新石刻藝術館,以“長安佛韻”為展陳主題,根據佛教造像的特點分區,各區按照時代排序集中陳列,結構設計分為兩大部分。即:“眾生祈愿——佛教造像碑專題”和“寶相千顏——單體佛教造像專題”,共展出約150件北魏至宋代的石刻造像,代表了史上長安佛教藝術的最高水平,全方位闡釋了長安模式下佛教造像的典型樣式和藝術風格。
出行寶典:
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
開館時間:8:00—17:15 18:00閉館
旺季3月1日至11月30日
開館時間:8:00—17:45 18:30閉館
周一至周日全天開放
購票方式:
游客可通過西安碑林博物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進行購票。
旺季:全票65元/人·次 半票32元/人·次
淡季:全票50元/人·次 半票25元/人·次
其余優待政策請咨詢官方平臺,并攜帶有效證件入館參觀。
地址:
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三學街15號
【西安碑林博物館資料】相關文章:
中山蜜蜂博物館資料07-17
安徽滁州天長博物館資料11-18
陜西土話—西安方言詞語學習資料09-20
五指山海南民族博物館資料11-30
情感的歸宿-資料04-29
安徽池州資料12-19
黃山介紹資料07-18
海口鐘樓資料04-25
燒紙禁忌資料10-27
古琴的歷史資料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