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梵凈山 -資料
永恒的凈土——中國梵凈山,位于貴州東北部銅仁地區江口、印江、松桃三縣交界處,海拔2572米,不僅是貴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脈的主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567平方公里,是中國14個加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護區的成員之一,
梵凈山
。梵凈山山體龐大,東西寬約21公里,南北長約27公里,總面積567平方公里,古老的地層和優良的生態環境,使她具有獨特的山地風光。巍然屹立于群山之巔的紅云金頂、奇特的蘑菇石、雄偉的萬卷書、罕見的金刀峽與剪刀峽、神奇的仙人橋、栩栩如生的老鷹巖、百丈深谷中拔地而起的太子石、佛光幻影、云海波濤、山花紅葉、山澗清泉,“獨一無二、驚世駭俗”!
梵凈山被認定為世界上同緯度保護最完好的原始森林,10-14億年前的古老地層,繁衍著 2600多種生物,其中不乏7000萬至200萬年前第三紀、第四紀的古老動植物種類,成為人類難得的生態王國。高山杜鵑,美麗非凡;珙桐花開,迎風飛舞;“天降”紫薇,挺拔神奇。而以“世界獨生子”——黔金絲猴為代表的珍稀動物更是不計其數。
梵凈山歷史久遠,“有古佛道場曰梵凈山者,則天下眾名岳之宗是也”是梵凈山最權威的定位。古名“三山谷”,載于2000多年前的《漢書》。后又有九龍山、月鏡山等稱謂,明代以后,統稱“梵凈山”。梵凈山自古以來就有彌勒道場之說,因而與文殊道場五臺山,普賢道場峨眉山,地藏王道場九華山,觀音道場普陀山齊名天下,并稱“中國五大佛教圣地”。
梵凈山有良好的生態環境,莽莽的原始森林是自然保護區的主體,林中有珙桐(中國鴿子樹)、鐘萼木、鐵杉、鵝掌楸等1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梵凈山還是珍禽異獸的樂園,這里有黔金絲猴、蘇門羚、紅腹角雉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梵凈山山青水綠,每兩條山嶺間就有一條溪流,人稱“九十九溪”。這些溪流匯成黑灣河、馬槽河等11條主要河流,呈放射狀奔騰而下,沿途多急流險灘,跌水瀑布。發源于西部、北部的河流為烏江水系,梵凈山即是這兩大水系的分水嶺。
梵凈山的自然景觀十分優美,梵凈山以老金頂、鳳凰山、新金頂為主峰,9條綿延千里的支脈為旁系。沿8000多級蜿蜒曲折的石級而上,可直達紅云金頂,
資料
《梵凈山》(http://salifelink.com)。頂部云霧繚繞,紫氣升騰,最奇異的是峰頂空際間有時突然出現一道五彩繽紛的光環,有放大了數倍乃至十數倍的人影或物象在當中晃動和跳躍。古人視為吉祥佛光。金頂附近奇峰異石頗多,奇特的蘑菇石、雄偉的萬卷書、罕見的金刀峽與剪刀峽神奇的仙人橋,栩栩如生的老鷹巖、百丈深谷中拔地而起的太子石、佛光幻影、云海波濤、山花紅葉、山澗清泉,亦幻亦真,讓你留戀忘返。梵凈山的人文景觀較多。早在公元十六世紀,梵凈山就是國內有名的佛教圣地。山上建有釋迦殿、彌勒殿、承恩寺等廟宇。此外,還有明神宗皇太后捐資重修金頂廟宇樹的“敕賜碑”、貴州巡撫和按察使建的“禁碩山林碑”和金頂摩崖石刻。
在梵凈山西麓的印江縣永義鄉昔土霸場頭約250米處,生長著一棵神奇的樹。說它奇,是因為該樹高大挺拔,高30余,樹干胸徑2.8米,樹冠蔭蔽畝許。此樹筋骨嶙峋,每年脫皮一次,開花3次。花色紅白相間,朵大色艷,十分美麗。然而它只開花,不結籽,不繁衍。因而,全國僅此一株。說它神,是因為這棵樹不知到底經歷了多少年的風風雨雨,但仍然枝繁葉茂,生氣怏然。當地人如果有個三病兩痛的,只要往樹上掛上一匹紅布,焚燒香紙,拜上幾拜,弄一點樹皮煎水喝下去什么的,病也就好了。當地,不論是鄉紳、富戶或平民百姓家生了孩子,命里嬌貴,只要往樹上披紅掛綠,焚香祈禱一番,拜它做“借爺”,求其保佑,孩子似乎也就易生長成人了。因此,這棵樹也不知當了多少人、多少代人的“借爺”了。在當地人的心目中,這棵樹的確很神,因而被奉為“神樹”。 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貴州紫薇”。要說它神,倒也不假。那就是紫薇一般為小灌木,多栽培于庭院。象這樣高大參天的紫薇,實屬罕見。再就是“貴州紫薇”屬古代孑遺樹種,十分珍貴,被科學界譽為植物王國里的“活化石”。還有呢?恐怕就是據喬木專家考察證實,如此高大的紫薇,全世界只有兩株,另一株生長在日本的福岡,而且沒有“貴州紫薇”這么高,這么大。
梵凈山清清的泉水養育了山下的各族人民,也孕育出當地濃郁的民族風情和燦爛的民族文化。神秘的攤文化表演,原始古樸的民族風情,名勝古跡,令人心曠神怡,如癡如醉,流連忘返。幽靜、神秘、險峻、古野的梵凈山吸引著中外游客。游覽梵凈山,四季皆宜。春天的高山杜鵑,姹紫嫣紅,爭奇斗艷;夏天的莽莽林海,石避暑消夏的好去處;秋天的紅葉、煞是壯觀;冬天銀裝素裹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態,會給您留下難忘的印象。
【梵凈山 -資料】相關文章:
天壇資料08-15
泰山資料10-20
苦難的歷程 -資料03-13
樹的故事 -資料06-01
梅花的品格資料11-14
成功語錄 -資料03-13
婚姻的天條 -資料06-01
黃河介紹資料10-07
襄樊旅游 -資料03-13
清西陵 -資料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