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教師經驗分享心得體會(精選8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師經驗分享心得體會(精選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教師經驗分享心得體會1
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極大的推進了應用數學和數學應用的發展,使數學幾乎滲透到每一個學科領域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習數學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在于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而我們在過去的數學教學中過分強調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技巧的培養,忽視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一個學生學習了數學知識不會運用,將很難適應社會高速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必須重視數學應用的教學,將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的地位上。數學教學應該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機會,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數學應用意識和初步的應用能力。
一、創設生活情境,體會數學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數學源于現實,寓于現實,并用于現實。數學知識的形成來源于實際的需要和數學內部的需要。從生活實際引入新知識有助于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為學生主動從數學的角度去分析現實問題、解決現實問題提出了示范。例如教學"100以內的加減法的估算"首先引入以下現實情境:學校將要舉行運動會,需要購置一些體育器材,體育老師帶100元錢來到體育用品專賣店,籃球每個38元,排球每個27元,跳繩每根8元,羽毛球每副22元。請你幫體育老師估算一下:買這四樣體育器材大約要用多少錢?100元錢夠用嗎?這樣一來學生個個躍躍欲試,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小學階段中大量的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對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內容和一些抽象的內容,都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現實情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了學生樹立數學的應用意識的信念。
二、親自動手實踐,尋找數學有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培養數學應用意識的最有效的辦法是讓學生有機會親自動手實踐。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創造條件和機會,鼓勵學生自己主動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機會,并努力去實踐,培養應用意識。比如學了行程問題之后,讓學生測量一下自己的速度,測一下從家到學校所用的時間,再計算出從家到學校的距離。學了納稅之后,布置學生回家了解一下爸爸媽媽一個月或者一年要繳納多少稅款。學了利息的`計算之后,布置學生把自己的零用錢存起來,看一年或幾年之后能得到多少利息。學生經常吃的食品、飲料就是由廠商按一定的比例配制的。學生學了"比的應用"之后,可讓學生自己動手按不同比例配制飲料。再嘗嘗不同的味道,覺得自己喜歡按哪一種比例配制出的味道。這樣當生活實際中的情景再現時,學生就會再現所學知識時的情景來解決數學問題。
總之,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長期貫穿于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因此,作為教師應在教學中努力為學生提供背景和機會,使學生逐步形成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經驗分享心得體會2
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價值。由于傳統的數學教學過分注重機械的技能訓練與抽象的邏輯推理,而忽視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以致于使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枯燥無用、神秘難懂的印象,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為此,我們必須摒棄過去“斬頭去尾燒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數學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讓學生感悟和體驗到數學就
在自己身邊,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學,必須認真學好數學。
(一)尋求知識背景激起學生內需
小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算理、法則等都可通過追根尋源找到其知識背景,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把數學知識向前延伸,尋求它的源頭,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從何處產生,為什么會
產生。在此基礎上再來教學新知,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幫助學生建構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與小學生以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心理特征之間的矛盾,是造成許多學生被動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佷多抽象的數學知識,只要教師善于從學生生活中尋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進行教學,就能變抽象為形象,學生的學習也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變怕學為樂學。
(三)用于現實生活領略數學風采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知識從哪里來,更要讓學生知道往何處去,并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順利地解決“怎樣去”的問題,這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和歸宿數學內容走進學生生活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價值。由于傳統的數學教學過分注重機械的技能訓練與抽象的邏輯推理,而忽視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以致于使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枯燥無用、神秘難懂的印象,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為此,我們必須摒棄過去“斬頭去尾燒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數學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讓學生感悟和體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學,必須認真學好數學。
小學數學教師經驗分享心得體會3
參加工作一年多,我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但凡書寫工整規范、格式設計合理美觀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成績往往不僅優異,而且穩定。
在數學學習上,有了好的書寫習慣,還可以提高他計算的準確率,起到穩中求實的作用。于是針對學生的數學書寫習慣的培養,我做了一些實驗,從中收獲一些做法。
一、高標準、細指導。
教師的標準就是學生的標準,當然越高越好。書寫不同于其他能力需要天賦,書寫只要肯下苦功夫、硬功夫,整潔美觀的標準就不會遙不可及。我與我的學生共同制定了兩條標準。
(一):數字與符號的書寫要美觀大方。
(二):書寫的格式要細致指導。
一本美觀的作業,除了標準規范的數字外,格式設計也很重要。學生開始學習用豎式計算,我要求數字要書寫大方,列豎式時數字間要留有一個數字的位置,等號要用格尺,橫式要在每個格開始空兩個數字的位置書寫,豎式要選擇格的中間完成。書寫的要求講清后,學生試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寫不好再寫,直到寫好了為止。針對學生錯題,我要求學生保留錯誤原樣,在該頁后面重新演算,目的有二:一是保持卷面工整,減少勾抹,二是學生可以將正確與錯誤的演算加以對比,從而更深刻的認識到錯誤所在,從而更扎實的掌握新知識點。在我這樣細致的要求下,學生的書寫漸漸形成了定式,對待不同的問題有著不同的解決策略,書寫不僅規范,還很清晰、大方。
二、貴在持之以恒。
(一)恒指導。
剛剛提到,老師的高標準就是學生的高標準。那么此時,老師的堅持就是學生的堅持。對學生的每一次作業,都要有要求,書寫不好或者格式不規范的要重寫。
(二)恒評價。
1、三個“及時”與全面評價結合。
老師批得及時,學生改得及時,知識才會落實的扎實穩妥。教師評價得及時,更會激發學生寫好下一次作業的愿望。
2、評價與鼓勵結合。
常規的'做法學生有時也會感到枯燥無味,教師除了堅持,還需要抓住適當的時機,鼓勵他們,激發學生的書寫熱情,調動學生的書寫興趣。定期對寫的較好的作業進行全班展示。
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即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收益終生,由此,我們要重視學生的書寫習慣。
小學數學教師經驗分享心得體會4
教師的課堂評價對課堂學習氛圍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因為老師的評價是一種導向,有的評價激勵性強,就會燃起學生課堂學習的激情,有的評價刻薄犀利,就會導致學生不敢說話,整個課堂漸變為死水一潭。
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的課堂風格的形成,都是基于課堂評價的方式。在反復的課堂實踐當中,我認為教師在對學生的評價當中,應該注重挖掘學生發言表象下學生的思維過程,而不必在意學生結論的對與錯。
我在數學課堂提問時,通常會把注意力放在學生回答問題所反映的思維過程上,而不糾結于學生結論一時的對與錯,比如說,在學習《平方根》一節時,我提問到:-5的平方的平方根是幾?我提問了一位平常膽子比較小、數學成績一般的林曉同學。她經過思考之后回答:是-5。有幾個同學立即小聲說錯了。林小同學頓時紅著臉低下了頭,本身就很內向啊,此時顯得格外的緊張。這時候如果我也立即否定他的結論,無疑會對他造成很大的打擊,我說沒關系,你能給老師說說你是怎么考慮這個問題的'嗎?她停頓了一下說:“-5的平方再開方,等于說這個數沒有變化,因為平方與開平方是互逆的”。我立即意識到她在數學運算的邏輯關系還不夠深刻,我必須以這個題目為契機來幫助她克服這一點,我就繼續問:“-5的平方是多少呢?”她回答:25,那么這個題目其實就是問哪個數的平方根是多少?她說:25,那么25的平方根是幾?她的眼睛突然有了亮光:老師我知道了,答案是5和-5。那么通過這個題目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她想了想說:“數學運算必須按照從左至右的順序進行,不能切斷前后聯系而片面理解”,頓時班上響起來掌聲,我想所有的同學在類似的問題上應該是印象深刻了。
所以說,學生回答問題無論對與錯,對集體學習來說都是有價值的,正因為有對錯之分,才會引發同學們的比較和思考,才能推動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升。教師如果一味的嫌“錯”愛“對”,那么就會錯失很多寶貴的教育契機,同時也會使得課堂漸失活力,最終演變成教師的“一言堂”。
小學數學教師經驗分享心得體會5
小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如何提高小學生整體數學素質,一直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特別是當前,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
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學,最令我煩心的是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原因較多,也是比較復雜的,我個人認為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及教學基本功是否扎實也是很關鍵的。于是我在教學設計中不斷的反思,上課前認真準備,同時我還積極的通過其他途徑來完善自己的每一節課堂教學。
對于優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對于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講哪兒,對他們來說心不在焉,要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而對于后進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就不要太高要讓他們跳一跳夠得著,這樣讓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嘗到成功的喜悅,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的表揚。讓他們覺得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提高的。除了這些之外,作為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說話要和聲細語,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講課時不管你多生氣,多著急,在給學生講課時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講解。永遠記住: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他喜歡你才會愿意學這門學科。
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所任教的三年級學生,學習上困難比較大的學生特別多,在教學中,我細心觀察了學習吃力、成績始終不能有較大進步的學生,我發現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個努力、嘗試、多次失敗的過程。基于此,在教學中我試著運用了失敗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問題。學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的培養、提高。只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心理訓練,養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煩、不怕失敗、敢于挑戰,定能使學生學有所成。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實行幫教活動,每一個學困生都找到一個學習優秀的好朋友來每天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輔導和考試,教師定期進行抽查。
(2)我作為數學教師每天的工作計劃中就有關于學困生的輔導工作。
(3)學困生自己制定出具體的學習目標,以不斷促使自己努力。
但是,教學中,我明顯存在許多不足。比如,課堂氣氛不活躍,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學中,我一定要真正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小學數學教師經驗分享心得體會6
小學數學作為數學學習的初始階段,起著開啟數學思維與夯實數學基礎的作用。現階段的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變革教學方法與學習方式,構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課程體系。圍繞改革核心,秉持批判的態度會發現在現階段的人教版小學數學課堂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廣大教師積極探索、不斷改進,以適應新時代、新形勢的要求,保持小學數學教學不斷前進的步伐。
一、小學數學教學弊端及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專業知識的欠缺
一些教師忽視了小學數學教學的專業性,對于教材的認識理解不到位,重點與難點的把握存在一定的偏差,從而難以準確把握教學主體方向。
2、教學中角色的錯位
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將自身作為教學的中心,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運用“填鴨式”的授課模式,教師主動灌輸,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機械訓練。
3、師生關系淡漠
教師在授課時注重學生數學知識的積累,而忽視科學知識與身心發展的同步。教學過程中缺少對學生的關愛與鼓勵,學生對老師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從而導致師生關系的淡漠。
二、有的放矢,制訂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措施
1、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
在新形勢下,數學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職業,秉承不斷進步的職業操守。教育在改革,教師教授的內容也在不斷調整與變化,一成不變的教學理念是對人才培養的阻礙。教師授課是教學相長的過程,所以,教師應適時聽取學生的意見,調整教學方式;定期參加教師培訓,提高職業素養,準確把握教材方向;注重同道之間的相互滲透,增加教學經驗……這些都是教師專業素養提高的有效途徑。
2、教學過程中以生為本
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與主動作用,有利于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同時,這也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促進教學過程以師為本向以生為本的途徑有很多。例如,情境教學,利用問題創設數學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習主動性;利用競賽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再如,多媒體教學,將傳統性的“教師—知識—學生”三維教學空間向新型的“教師—信息技術—知識—學生”四維教學空間轉變。利用多媒體技術強大的聲音、圖形、圖像功能等動態形象呈現抽象數學知識。以這種抽象向直觀的轉變讓學生領會數學知識的本質,與此同時得到審美的愉悅,增加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地改進,秉持批判的態度,保持前進的步伐。
小學數學教師經驗分享心得體會7
課程改革活躍了我們的課堂,新的理念、新的課標、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師充滿激情,學生充滿活力,課堂教學變得更為精彩。但在一些“熱鬧”的課堂之后,冷靜下來,反思那些已經被廣大教師認同并積極采用的新的教學方法,比如情境設置、動手實踐、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算法多樣化等,感到我理解新課程、新理念上還有誤區。有些過于追求課堂教學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數學教學的基本出發點,丟掉了教學方法中的一些優秀傳統,失去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結合教學實例談談本人的點滴看法。
一.激發興趣 ,增強課堂效率
數學教學不僅僅是一個認知過程,同時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只有在教學的同時,調動學生積極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學習潛力,促進智慧更加有效地發展。在數學教學中,主要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來增強效率。
1、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先創設一個故事情景:孫悟空、豬八戒分餅,最后只剩下1塊餅,怎樣才能平均分成2分呢?這樣自然的引入到新課,先請學生猜每人分得多少塊餅,再實踐操作分一分,分得半塊就要用分數1/2表示。讓每一個學生動手動腦,初步感知分數的產生,知識的過渡水到渠成。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順利地直觀地完成了預設目標。
2、 這樣的環節設計在實際操作活動中,動手、動腦、動口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但并非所有的操作都是有效的,教師要放得開,收得攏,緊緊圍繞課堂學習的目標、內容,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張弛有度,才能收到預測的效果和目標。如《認識人民幣》這一課學完后,在班上組織了“小小商店”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選擇不同的角色,如當售貨員或顧客,使每個孩子對人民幣的互換以及使用都更加熟練。
二.靈活機動,選擇適當教學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好的教學方法,但教無定法,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學生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只有靈活機動地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能最好、最優地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1、根據不同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代數知識、幾何知識、統計知識等不同的教學內容具有不同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教學幾何知識時我采取從直觀到抽象的方法逐漸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教學統計知識時采用讓每個孩子經歷統計過程的方法,讓他們體會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
2、根據學生實際選擇適合的方法;在教學中要立足于學生是“教學之本”。教師選用教學方法時應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習基礎、個性差異都是教師要考慮的因素。如過多的講授對一年級學生效果不大,因為他們年齡小,思維形式以形象思維為主,將一些概念強加給他們,只會帶來低效或負效。再如同一年級的不同班級由于學習基礎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教學方法也不能一樣;自學能力強的班級可以采用自學法、嘗試法;基礎相對較低的班級則可以采用實際操作、設疑法等。并且同一個班級中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也要運用不同方法。如好動、愛說的學生適宜用討論法;不善于表達,喜靜的學生就適宜用發現法、自學法。只有關注學生,“備”學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效率。
三、培養習慣,提高參與自覺性
1、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習慣;課堂中讓學生質疑提問,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又使學生在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養成了質疑、敢問的習慣,學生創新意識的萌芽得到了保護,并逐步培養了會問、善問的思維品質。在學習相遇應用題時當學生理解數量關系后,有出示這樣的練習:王師傅開著客車從甲地去乙,每小時30千米,同時李師傅開著貨車從乙地去甲地,每小時40千米,經4小時兩車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當學生正確解答后我引導學生思考,假如你是王師傅,你停在相遇點向前看你還能解決什么問題?要是王師傅回頭看呢?如果換成李師傅你們還有什么新問題?讓學生通過解答自己提出不同的敘述方式的問題,加深數量關系的理解,同時提高學習能力。
2、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習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手腦結合,注重實踐的習慣。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還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有助于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用手操作、用眼觀察、用腦思考、用口說、用心體驗,多種感官協調參與,提高學習活動效率。例如,在教學《圓柱的認識》時,我先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提問題的興趣;再讓學生親自動手摸一摸圓柱,體驗圓柱的形狀;接著讓學生動手用尺子、繩子量一量圓柱的底面半徑、直徑和周長;然后用剪刀剪開圓柱的`側面進行觀察;最后讓學生共同討論、交流,從而認識了圓柱的特征。這種的自主探究活動能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引導學生明確課堂學習目的和每一項活動的目標要求,帶著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新知識探索活動,要認真觀察活動現象并分析活動中出現的各種現象與所學新知之間的關系,積極思考活動對解決的問題啟發和幫助作用。促進對新知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4、培養學生主動發言、認真傾聽的習慣;要鼓勵學生大膽地參與課堂交流活動,積極發言,充分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認識和發現,以自己的意見和見解促進其他同學的學習。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除了認真聽老師的講授,還要學生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包括小組交流時時同伴的發言。要學會從同學的發言中吸取好的、對自己的學習有促進的積極因素。
5、培養學生自覺修正、主動構建認知結構的習慣;“創新”需要扎實、牢固、結構合理的知識體系作基礎。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整理知識、內化知識,進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維特點的個性化知識結構的過程。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整理、自覺修正、合理構建知識結構,能使學生學會一些學習數學的思想方法,為創新提供一定基礎。在每堂課的最后教師要舍得留些時間,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小結,梳理所學的知識、修正自己探索過程中的偏差和錯誤,提出改進意見。
小學數學教師經驗分享心得體會8
我發現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常常受到學生的興趣、態度、意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在做計算題時,學生普遍有輕視的態度,一些計算題并不是不會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夠集中、抄錯題、運算粗心、不進行驗算造成的。
一、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從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入手,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教會學生用口算、筆算和計算工具進行計算,并掌握一定的計算方法。
如在教學整十數與整十數、整百數相乘時學生在理解算理過后,和學生們一起來尋找做這類口算題的方法,學生很快總結出整十數乘整十數、整百數可以轉換成一位數乘法,后面有幾個零就加幾個零,如:500×20可以看成5×2=10后面再加上三個0也就是10000。
還有在計算多位數加法及退位減法時,如100—56這樣類似的退位減學生總結出最高位一定退一,所以就想5加幾等于9,加4等于9所以等于44,這樣的思考方式讓學生在做退位減這樣的題時提高了速度,突破了退位減的難點。學生在訓練過程中一起總結歸律,尋找竅門。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練習一些口算。在強調計算的同時,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于計算的興趣。
用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等。數學計算是枯燥的,所以在進行計算訓練的同時,教學中,適時地列舉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來增添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在上微機課時,引導學生上網搜集一些數學家的.小故事及取得的成就來和同學們一起交流,這樣即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愛好和興趣,同時也使學生集中精神進行計算,提高課堂效果。
二、培養堅強的意志
在計算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對學生能夠長期進行準確、快速的計算,會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計算教學中,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可以根據每天的教學內容適時適量地進行一些口算訓練,
通過長期堅持的訓練,既培養了學生堅強的意志,又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在本學期了班級學生的口算準確率有所提高,取得了一點點小小可喜的成果。同時針對學生只喜歡做簡單的計算題,不喜歡做或做不對稍復雜的計算、特別是脫式計算或簡算等題目的弱點,在教學中善于發現學生的思維障礙,克服影響學生正確計算的心理因素。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定期利用一點時間出幾道計算題,學生獨立計算,查時全做對的同學先出去活動,不對的不批出錯題。而是讓學生自己查出錯誤,養成自覺檢查、驗算和有錯必改的習慣。同時在本學期里我還特別加強了學生書寫格式的指導,因為規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學生的運算思路和計算方法、步驟,防止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成效,還需要今后繼續深入的探究。
【小學數學教師經驗分享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育兒經驗分享心得體會09-09
銀行的經驗分享心得體會11-15
育兒經驗分享心得體會08-01
炒股經驗分享02-14
銀行經驗分享心得體會11-15
家長育兒經驗分享心得體會03-06
管理經驗分享心得體會11-20
保險營銷經驗分享心得體會11-22
育兒經驗分享心得體會最新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