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代教育學大綱當代學校德育
9.當代學校德育
9.1.道德、品德與德育
9.1.1.道德與德育
道德特點與德育:
道德:
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為標準,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的力量來調整
20 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之間關系的意識形態和行為規范。
德育:
多數國家的學校德育限指道德教育,我國學校德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等,實為社會意識教育。
政治教育指形成學生一定政治觀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
思想教育是形成學生一定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
道德教育即促進學生道德發展的教育。
道德類型與德育:
從類型劃分的角度說,德育即培養學生在私人生活、國家與社會公共生活、職
業生活中道德意識,以及合乎私德、國民公德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規范的行為習慣。
德育包括私德、公德和職業道德教育。
私德教育即培養學生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識及行為習慣;
公德教育即培養學生國家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道德意識及符合國民公德和社會
公德的行為習慣;
職業道德教育即培養學生職業生活的道德意識及合乎職業道德規范的行為習慣。
道德層次與德育:
從層次劃分的角度說,德育即對學生進行道德理想、道德原則、道德規則的教
育,激勵學生的高尚行為,指導學生的正確行為,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
德育包括理想、原則、規則層次的道德教育。
道德理想教育即運用道德倡議形式激勵學生的高尚行為;
道德原則教育即運用道德指令或道德倡議形式指導學生正確的行為;
道德規則教育即運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形式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
9.1.2.品德與德育
品德:
品德是一定的道德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表現出來的較為穩定的特點和傾
向,是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等構成的綜合體。
道德認知即對現實道德關系和道德規范的認識,包括道德印象的獲得、道德概
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維能力的發展等;
道德情感是對現實道德關系和道德行為的好惡、愛憎等情感;
道德行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具有道德意義并能進行道德
評價的利他行為或親社會行為。
德育:
從德育任務的角度說,德育包括發展學生的道德認識、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感、
培養學生的德育行為習慣等三個相互聯系的方面。
當代學校德育重在培養學生的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敏感性。
道德判斷力即運用一定的道德標準對一定的事件或行為進行對與錯、 當與不當
的判斷的能力;
道德敏感即敏銳地感知、理解和體察自己、他人及社群的情感、需要和利益的能力。
21 9.1.3.教育與德育
教育的道德標準:
教育必須包含善良的意圖,或道德的目的;
教育必須包含有價值的內容,或有益的影響;
教育必須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
德育:
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是學校教學、管理和輔助性服務等一切工作的目的和歸宿。
【當代教育學大綱當代學校德育】相關文章:
當代信念問題辨析04-28
當代大禹的兄弟情04-27
民本思想與當代德治04-28
當代哲學的新視點05-02
當代教育的怪現象05-02
當代哲學觀漫談04-26
當代新道家之我見04-26
當代建筑的人文觀照04-29
理想人格的當代視野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