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帶孩子的旅途上是格外辛苦的,尤其是新手媽媽,尤其是遇到寶寶不愛吃飯的情況,更是急的手足失措。寶寶不愛吃飯怎么辦?到底是寶寶變得挑食了,還是寶寶生病了,又或者是自己做的飯菜不好吃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寶寶不吃飯怎么辦。
很多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有其它能力都是在人們很小的時候就養成的,嬰兒與生俱來就有一種無條件反射的先天性反射活動。所以說,家長做什么對寶寶的影響很大。
在這些先天的、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他們開始接受從家長那里來的“教育”,形成各式各樣的后天性反射(條件反射),繼而慢慢就養成了習慣。因此我們在討論飲食習慣培養也要先來了解嬰兒的早期發育,這樣可以使您更容易接受早期飲食習慣培養的意義。
1、胎兒期
有研究顯示,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寶寶就已經開始接受媽媽的飲食熏陶了。
2、新生兒
寶寶一出生味覺細胞就已發育,當給她甜味食品便表現出微笑和滿足;有苦味的藥物(如維生素K)放入舌頭上時寶寶會大哭;嬰兒舌頭上的味覺的細胞不但已發育而且還有記憶功能哪!嬰兒時期嘗試過的食品,往往終身難忘。記憶功能往往反應了寶寶的大腦的發育。
挑食偏食背后的原因
1、內因
小兒胃腸道發育不如成年人完全,挑食可能是他們的一種本能保護機制。兒童品嘗到食物的味道與成人不同,他們的味覺非常敏感,更喜歡味道淡一點的食物。
2、外因的模仿和學習
40%~60%的家長有挑食和偏食的習慣。錯過克服“對新食物的恐懼感”的機會。電視的宣傳,環境對食物的評價,母乳喂養時包含了母親飲食偏好的信息,從而影響了孩子的飲食行為。孩子的不良進食體驗。對孩子挑食的不滿情緒,強迫進餐方式。會促使挑食程度加重。
培養小兒良好飲食習慣,改善喂養技巧
嘗試新食物
初喂寶寶輔食需要耐心,不要輕易改變新食物,允許拿出15次以上。最終寶寶接受。
注意觀察寶寶進食的反應和身體語言,15分鐘之內不吃應拿開。整個吃飯時間不大于25分鐘。
注意觀察寶寶對食物的過敏反應,嘔吐、皮疹等。
選擇良好時機,在寶寶感到饑餓時提供膳食(應有饑餓體會,才有飽腹感覺)。
進餐好氣氛
為寶寶進食創造良好氛圍:避免分散注意力(注意語言、電視等);讓寶寶感覺進餐是愉快的,不要強迫喂養,越追著喂飯挑食越嚴重。
媽媽不要暗示某種食物不好吃造而成寶寶偏食、挑食,媽媽本身也應積極地對待食物;不要過分關注寶寶進食,不要有期盼、焦慮等表情,給寶寶進餐的權利。
忍受孩子的進餐狼藉,不要總去擦寶寶嘴。
寶寶來參與
鼓勵獨立進餐,提供勺子、讓寶寶參與餐前準備工作(擦桌子、放碗等);給不喜歡的食物起個好名字。
和寶寶一起在花園或花盆中種一些菜,到超市讓寶寶自己選擇一兩樣菜等。
自發組織親子活動。小區內、親友家,小寶寶們一起吃飯,氣氛熱烈又覺飯菜香甜。
媽媽們最關心的三個吃飯問題
不愛吃雞蛋和蔬菜怎么辦?
不愛吃的原因可能是,雞蛋多是煮,味道比較單一,吃整蛋也就是雞蛋羹,水煎雞蛋,做法單一,很容易讓寶寶吃膩。
蔬菜雖好吃,但嬰兒不能吃大塊的炒菜,多是煮,燙。放在湯里,包在餛飩餃子里,多是菜的本味。菜水和菜泥也是這樣的,味道單一,碎菜不好下咽,所以導致孩子不愛吃蔬菜。
解決辦法
對不愛吃蔬菜的嬰兒,最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給孩子換著花樣做;用燉肉湯做的面條或菜湯,孩子會很愛吃的;即使不愛吃的嬰兒聞到飯桌上的飯菜味,都會著急的;把孩子放在大人吃飯的飯桌上一同進餐會增加孩子的食欲;主食和副食分開喂,會增加嬰兒食欲,讓嬰兒品嘗出不同食物的味道,如都是放在一起,飯菜混合著,孩子就總是吃味道不明確的飯食,不利于刺激孩子吃飯的興趣;吃一口飯,吃一口菜,喝一口湯,嬰兒會在不斷的飲食變換中增加進餐興趣;每天要盡量吃不同的食品,一周盡量不重復上一周的菜譜,如果種類相同,做法要更換一下。
到嘴里的飯菜吐出來怎么辦?
有的新手媽媽在喂飯的時候,剛剛送到嘴里就吐出來,這讓很多媽媽不知所措,一餐飯下來,吃吃吐吐,沒吃下幾口。是孩子不愛吃還是什么原因呢?
解決辦法
這說明寶寶的自我意識強了。小小嬰兒大多是媽媽給什么吃什么。隨著月齡的不斷增長,個性越來越明顯,在飲食方面也有了自己的選擇,愛吃的就會很喜歡吃,不愛吃的就會吐出來,這是很正常的反應。如果嬰兒是很理性地把飯菜吐出來,而不是嘔吐,也沒有什么異常的情況,多是表示自己不愛吃或不想吃(不餓,吃飽了都會這樣)。這不是疾病,是嬰兒自己的選擇。如果嬰兒把喂進去的飯菜吐出來,父母就不要再喂了。
我的孩子真的是厭食嗎?
什么階段都有不愛吃飯的孩子,但真正厭食的孩子并沒有那么多; 真正厭食的孩子:食欲低下,什么也不肯定,看到吃的就會不高興,把放在嘴里的奶頭吐出來,喂進的輔食吐出來,如果強迫喂進去可能發生干嘔,體重增長緩慢,生長發育落后,砂發稀疏,缺少光澤。
解決辦法
在添加輔食過程中,媽媽按食譜或書上推薦的食量喂孩子,如果不能把媽媽做的輔食吃下去,或不喜歡媽媽做的輔食,媽媽就會認為孩子是厭食了,這可不是孩子厭食,是媽媽錯怪孩子了; 如果孩子很愛吃某種食物,媽媽就沒有關限制的喂給孩子,第二天又做給孩子吃,這樣就會使孩子吃膩了,孩子不但不愛吃這種食物了,還會影響其它食物的攝入,媽媽又會認為孩子厭食了; 有的父母不知道給孩子吃什么好,很喜歡聽周圍人的經驗之談,其實你的孩子不一定適合別人給你介紹的食譜,所以要給孩子做適合他自己吃的東東。
讓寶寶愛上吃飯的八個妙招
大人本身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
“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如果大人們本身的飲食習慣不正常,或者常常隨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沒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時吃飯習慣。
固定的開飯時刻
盡量做到吃飯的時間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并規定孩子須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餓了,也不要再給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
減少正餐之外的食物
雖然零食的給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卻不可過量,尤其垃圾食物盡量不要給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促進孩子的食欲
孩子肚子不餓當然吃不下飯,若父母只一味地強迫孩子進食,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試著促進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動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餓了,自然不會抗拒吃飯。
選購孩子喜愛的餐具
孩子都喜歡擁有屬于自己獨有的東西,替孩子買一些圖案可愛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與孩子一起選購更能達到好效果。
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變化
在飲食均衡的條件下,父母可以多種類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單純的米飯、面條。例如:有時以馬鈴薯當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擁有一頓既營養又豐盛的餐點。
讓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
讓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例如:上市場買菜、幫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等,甚至可詢問孩子的意見,請孩子協助您一起做飯,孩子不但能有參與感,同時也能因而了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樣步驟,進而更喜愛吃飯這件事。
為吃飯增添趣味性
在喂孩子吃飯時,加入一些輕松、活潑的語氣,讓吃飯不再只是吃飯而已,將吃飯時刻與方式變成有趣的事情。其實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解決,不要隨意的根據自己或寶寶的需要而改變什么。
結語:從文章看來,寶寶不愛吃飯原來不止是寶寶自身的原因,由此,我們也應該多多思考應對方法,讓寶寶變得愛吃飯,不挑食。上面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正在為寶寶不愛吃飯煩惱的媽媽們,用對正確的方法,讓寶寶更加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