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的課前演講稿
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guī)范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現在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三分鐘的課前演講稿,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三分鐘的課前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很榮幸能夠被評為十佳青年志愿者,也很榮幸能夠作為十佳青年志愿者的代表在這里講話。
我是來自*****系****班的***,現任院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會長,同時擔任班級團支書。
首先感謝學院給我提供了一個自我發(fā)展的空間,學院領導對我們青年志愿者活動的大力支持是我們成功的根本,可以說學院提供的空間和院領導的支持,給了我們這個舞臺,正如一句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擁有不僅僅是一顆年輕的心,也是一顆志愿奉獻的心,一顆寬廣博大的心。
再次我要感謝院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從我加入協(xié)會,成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就感受到那股朝氣蓬勃的氣息,那種志愿奉獻的精神,協(xié)會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參加實踐體驗生活的機會,在實踐中提升自己,在體驗中充實自己,從而不斷的鞭策自己,鼓勵自己,向著更遠更高的目標走去,最后我要感謝所有支持志愿服務的同學,正是他們的'理解、認可和幫助才使我們能夠在這條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前進,在這里我要說的是所有的青年志愿者,他們也十分優(yōu)秀,他們都在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愛心。
我在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擔任會長一職時,始終堅持中國青年志愿者的服務宗旨和行動指南, 以“愛心獻社會,真情暖人間”為精神,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口號,以服務于全院廣大團員青年為已任, 致力于開展各種志愿活動、開展各種公益活動,增強團員意識性教育,始終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不斷用科學知識充實自己,時時處處樹文明大學生,樹青年志愿者光輝形象.始終堅持奉獻中求發(fā)展,發(fā)展中做貢獻的光榮理念, 在任期間積極組織學院廣大青年志愿者投身于廣泛服務經濟建設,服務社會進步,服務人民安康,服務青年健康成長成才的活動中去。
作為一名青年志愿者,我認為青年,是一個處處洋溢著青春色彩,煥發(fā)青春氣息,最具有競爭力的群體。
志愿者,是一個為群眾服務,時刻奉獻愛心的群體。
作為一名志愿者我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在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努力學習,向身邊優(yōu)秀的志愿者看齊,時刻以“十佳青年志愿者”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積極參加班、系及院組織的各項志愿活動,樹立志愿者的光輝形象,積極宣傳各項公益事業(yè),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偉大的時代激揚青春的風采,宏偉的事業(yè)成就青春的理想,今后我還是會在青年志愿者的旗幟指引下,弘揚新風正氣,服務奉獻社會,播灑文明之種,用責任心和愛心奏響一曲嘹響的青春之歌,也為自己在濱海的成長道路上留下一行堅實的足跡。
青年志愿者是新世紀、新時代雷鋒精神發(fā)揚的杰出代表,是社會主義保障體系下的有益補充.他們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國家和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支朝氣蓬勃的主力軍.
三分鐘的課前演講稿2
《清稗類鈔·敬信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兩黃金,沒打借條。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兒子叫到家,把一千兩黃金還給他。但朋友的兒子很驚愕,堅決不受,笑道:“沒有這回事,父親沒有留給我借條,也沒有口頭告訴我有這事。”蔡嶙說:“借條就在我心里,不在紙上,心中的誠信才是根本,你父親知道我是個講誠信的人,才沒有告訴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豈能失信呢?”最后還是把黃金還給了他。該故事發(fā)人深思之處在于蔡嶙所言,借條、契約、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約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誠信更重要。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沒有道德上的“慎獨”自律,就可能去鉆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義務于不顧。
人們對道德規(guī)范的敬重,人們心目中的誠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嚴,就是人們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它要解決的是“我應該怎么做?”的問題。“我應該怎么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我應該怎么做事?二是我應該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過前者表現出來。道德信仰涉及這兩個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個方面。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怎樣做人的設定,是對理想人格的設定。道德信仰以人格來證明或顯示人性的神圣和尊嚴,顯示人的價值。一種道德信仰的確立,代表著一個道德價值體系的形成,又是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將人們的各種關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統(tǒng)一起來,形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道德價值觀系統(tǒng),成為規(guī)范一個人全部人生活動和行為選擇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為一個價值系統(tǒng)整體,道德信仰又對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面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誠”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所說的“誠”是真實無欺的意思。天是真實無欺的,人也應該追求真實無欺。達到至誠就能使人感動,達不到至誠就不能使人感動。荀子也重視“誠”,認為“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他說:“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把“誠”當作最重要的道德觀念的'是《中庸》。《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可見,至誠是一種盡性知天并達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過神學,而從人性與天性、人道與天道的合一,從相信人性善并通過盡性知天的途徑,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經不起利益的誘惑,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之事。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當前,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在加強誠信教育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三分鐘的課前演講稿]
【三分鐘的課前演講稿】相關文章: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精選10-22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范文精選09-23
課前三分鐘幽默演講稿07-20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范文06-09
上課前的三分鐘演講稿11-13
關于課前三分鐘演講稿08-24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范文09-07
大學課前三分鐘演講稿09-04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父親09-15
語文課前三分鐘演講稿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