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通用24篇)
我們早年寫信常說“見字如面”,說明寫的漢字是一個人的載體,代表本人,字寫的清新雋永或渾厚圓潤抑或龍飛鳳舞,不管何種字體,字里行間都包含本人待人的態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歡迎閱讀。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1
昨天晚上,我觀看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十分激烈,有四個參賽隊,每隊按照順序上前答題,當主持人報完題,選手在規定時間內答題,答對者進入下一輪,答錯或未來得及答題者淘汰。
在比賽開始前,有一位點評嘉賓說:“漢字終又得到了重視,不僅僅是一個交流的載體更是中國在往民族復興的道路上走。”比賽開始了,只見甘肅隊的張瓊同學首先答題,主考官報出題目“意蘊”,而她卻寫成了“意韻”,很遺憾,她答錯了。比賽一開始就有人答錯題,我真為其他人擔心。然后是江西隊的王雅芝,她的題是“扼腕”,回答完全正確。
過了一會兒,是吉林省的宋佳麟答題,當主考官報出“渾天儀”時,我認為挺簡單的。一開始她寫對了,卻又把“渾”給改了,真為她感到可惜,她完全可以回答正確,卻因為一個顧慮而寫錯了。我覺得我們在書寫漢字時,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第一感覺往往是正確的,也要多讀,多練,多看一些書籍,遇上不會的要查字典理解,多讀幾遍,背出,這樣才可以寫更多漢字!
然后是甘肅隊的王偉廣,他的題是“蚯蚓”,當他寫完檢查一遍后,交了題目,完全正確。這給已經淘汰了一員的甘肅隊帶來一些信心,希望能他們走到最后。
要想學得更多字,光在課堂上學可不夠,要在課后積極的學習,多讀書籍,讓自己的知識面拓寬,認識這些別人不認識的字,當別人問你這字怎么寫,怎么讀時,你才能驕傲地回答出。也要去大自然中探索,有什么好奇的,回家查閱,這樣也能學習更多漢字。
觀看一次《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不僅能學會一些詞語的寫法,更能知道人生學習道路上的道理,可謂是兩全其美。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2
最近在鋪天蓋地的選秀活動中,有檔節目很有意思,叫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乍一聽上去很容易,字誰不會寫啊,但就這簡簡單單的方塊字難倒了眾多英雄豪杰。
不過回想近幾年,自從進了大學,動筆寫東西的時間和機會越來越少,要么是寫些公式或是劃重點,感覺考試周那么短短幾天,寫的字絕對超過了前幾月的字總和。有時侯上課記筆記突然又不會寫的字,輪廓就在腦海里,但就是寫不出來,就直接掏出手機輸入法查得了,在平時也是打字居多,什么難寫的字打下拼音就一目了然,字典什么的早就積上一層灰了。
有人說是因為如今大量的錯別字充斥在網上,浮躁和草率,造成了這點;有人說這是鍵盤打字留下的后遺癥,過度的依賴,字已無神。但我認為是我們失去了對漢字的敬畏,不再去理解每個漢字的深層意思,而只是把其當成一個符號,一個用來溝通表達的工具。
其實,漢字,在神話傳說中誕生,天神授意,倉頡造字。()從遠古的大山里走來,山河為骨,日月為魂。從那些穿越歷史長河的石頭,獸骨,彩陶之上,依稀可見當年古老的祭祀,頂天的英豪,遠古的傳說。
漢字,站著是一首首詩,躺著是一篇篇文。詩人填詞賦雅,歌以詠志;作家抒情詠志,揮斥方遒。漢字的美,醉倒了多少文人騷客,癡迷了多少紅粉知己。
詩情,書韻,文美,在漢字的承載上相互輝映,升華了精神,開闊了視野,給人以美的享受。 一個字一方天地,民族的精神,文化的源根,中華血脈的魂。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書寫文明的傳遞,民族的未雨綢繆。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3
星期五晚上又播出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第三場復賽,這可是我最愛看的節目之一。參加本場比賽的有湖北省襄樊市第四中學代表隊、山西省實驗中學代表隊、青海省西寧市虎臺中學代表隊和廣東省惠州市第一中學代表隊。
參加本場比賽的小選手勢均力敵,比賽進行得很緊張,一個很小的失誤有可能就會引發場上比賽形勢的大反轉。襄樊四中代表隊的初賽成績名列前茅,他們的準備極充分。但就是因為一些聽上去很簡單的詞匯,形勢發生了巨變。其他三支隊伍穩扎穩打,但失誤還是不少。這場比賽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廣東隊的羅弋洋,他的爸爸是一位語文老師,每天都給他復習很多詞語。這次他一個人獨挑大梁,戰斗到了最后,最終帶領著自己的隊伍殺出重圍闖進了半決賽。我真的很佩服他。
本場比賽跌宕起伏,有高手的精彩“表演”,也有反復涂改但最后時刻寫對的幸運兒,還有寫不出字的淘汰者。每當 聽到倒計時的聲音的時候,我就特別地緊張。至于本場聽寫的詞語,難度也比前幾次增加了,我一個也不會,哎!
這個節目太好了,我們可以學到更多的漢字和中國文化,我想以后也去參加比賽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4
10月18日晚,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感觸頗深。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老師告訴我們,漢字有萬個以上,而我們平時常用的漢字只有三四千個。
在《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中所出考題基本都是筆畫繁多和較為冷僻詞語。“啁啾”、“鋒鏑”……看著一個個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詞語被一群初中生正確書寫,不由令人為之驚嘆。而逐漸變難考題涉及面之廣讓人咋舌。隨著場上人數不斷減少,諸如“伊犁河”、“愣蔥”、“攛掇”這樣地名、方言、口語詞匯也出現在了考題里,著實叫人為選手們捏了一把汗。
看著看著,我突然發覺,我聽到一些詞語的讀音和解釋完全摸不著頭腦,可是答案顯示出來,我卻發覺自己曾見過。例如“鳧趨雀躍”的“鳧”字,我就曾在課外書上見過幾次,卻總不愿查閱它的讀音;像“箴言”一詞,我會讀但寫不出來;還有前幾次比賽中出現的“貔貅”、“甕中捉鱉”等詞,都是我會讀但不會寫的。
我想,這些情況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我平時沒有加深對漢字的鞏固,有一些字很久沒有使用,就漸漸忘記了,正因為這樣,我常常出現提筆忘字之窘境。我想,我應當向參賽選手學習,豐富我的課外閱讀量,遇到不會的字要主動翻閱字典,了解生字詞的含義。我相信,長此以往,我認識的字會越來越多。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5
在當今這個快節奏,創新層出不窮,信息瞬息萬變的年代,我們難免眼花繚亂。在快得心煩意亂時,不妨回頭看看,我們是否遺失、漏掉了什么?
近期在中央電視臺周末黃金時間熱播的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吸引了我的目光,感觸頗深,一些以寫字為基本功的中小學生對有的常用字,習慣用語不能正確書寫,試問這些孩子的父母又會正確書寫多少?相信有些父母還不如他們。隨著電腦、手機的全方位“吞噬”,人們有事打電話、發短信、發微博,方便、快捷、根本不用紙、不用筆、不用手寫、按按健全部搞定,而且還有一個好處,不用擔心漢字不會寫,認不清,又能擺脫手寫不堪的“尷尬”,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大量的打印、印刷文本出現,雖干凈、工整,但總給人生硬、呆板、程序化,沒有感情,沒有靈魂的感覺。我們早年寫信常說“見字如面”,說明寫的漢字是一個人的載體,代表本人,字寫的清新雋永或渾厚圓潤抑或龍飛鳳舞,不管何種字體,字里行間都包含本人待人的態度。
現代優秀通訊工具大量使用,雖然讓撰寫文章、與人交流都變得更加快捷,但文字錄入形式變化卻在一定程度上帶給漢字本身意蘊湮滅,也養成了人們懶惰和依賴壞習慣。中國方塊漢字是世界上最具東方神韻、意境最深遠字體。當評委們將某個字構成、來歷解析道來時,我們便意識到,這一筆一劃不僅是用于交流和記載符號體系,更承載著中華文明文化內涵和深厚底蘊,我國漢字發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甲骨文到金、隸、篆、楷、行,再從繁體到簡體,一路走來,五千多年光輝燦爛史,沒有理由不珍惜。
看看我們古代一些書法大家:王羲之、顏真卿、虞世南……他們用畢生精力在書寫、研究漢字精髓。元朝有個書法家叫康里子山,蒙古族人,他為了練好字,從小給自己規定,每天早晨必須寫完一千個字才能吃飯。幾十年過去了,子山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終于成為當時有名書法家。這些書法大家留給后人墨寶在現在名山大川、樓臺亭閣中可見一斑。
記得去過一個歷史文化古城河北正定縣,光塔寺就有七座,歷史名人手跡、碑刻比比皆是。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開元寺,里面有一個唐代的巨型石碑,碑座是一個叫“赑屃”的大獸,碑身是一個殘存的斷碑,碑文的內容雖不明確,但碑文的刻字讓不懂書法的外行都嘆為觀止,字字蒼勁有力、飽滿,歷經唐代千年,“容顏”不變。
我們有責任繼承發揚中國的漢字,熱愛漢字,就是熱愛中華民族的文化與傳統,這是每一個中國人應主動承擔起來的歷史使命。雖然在信息時代,幾乎所有社會生活都要通過電腦和手機終端來完成,但我們也要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要多讀書,多記筆記,感受筆在紙上飛馳,字在筆尖流淌的.愜意!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6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這個國家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有最高的山峰,有古老的長一江一和黃河,還 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文字--甲骨文
從甲骨文到大籇到小籇到隸書狂草,直到現在的簡化字體,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古老的文字。
中央電視臺舉辦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這場比賽得到了很多人的大力支持,當然,這場比賽也使我受益匪淺!
比賽開始了,進入冠軍之夜的有15人,這些人身上都有著重重的書卷氣。
第一輪淘汰一人,是被訕笑難住的。
第二輪沒有人淘汰,場上14人全部進入第三輪。
第三輪可以說是選手終結者了,這一輪下了4位選手,分別被愣蔥、叱撥、捍蔽難住了。
第四輪和第三輪一樣,也是下了4位,男生就只有一位在孤軍奮戰了,連我力挺的王自然也在這輪下了他是被“識荊”這詞難住的。場上還 有6人,5人是杭州外國語學校的。第五輪下了4人,
最后一名男生劉浥塵也下場了,他是被"斗萁"難住的。
現在是“冠亞對決”,場上火藥味十足,經過奮戰后,剩下的兩個人,陸佳蕾與于加敏,這兩人是隊友,又是對手,今晚究竟鹿死誰手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她們大戰了五百回合(其實是五回合),最終于加敏被“佯嗔”這個詞難倒了,冠軍出來了,那就是--陸佳蕾。
以后我也要多認識漢字, 也非常期望下一次“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讓我們永遠記住中國的漢字!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7
“中華漢字,生動形象,傳播文明,蓋世無雙。”說到漢字,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寫一些常用字。但浩如煙海的漢字王國里,有多少是你不會寫的?又有多少被你遺忘了呢?于是漢字聽寫大會誕生了。我一連觀看了幾期南昌的漢字聽寫大會,收獲多多。
先說半決賽吧。當我看的時候,已經報到“不共戴天”這個詞了。而這個常用詞,場外正確率只有60%。真是越常見的詞,越容易寫錯啊。
當報到“慚鳧企鶴、簠簋不飾”這幾個詞時,我徹底傻眼了:什么詞呀?聽都沒聽過,真讓我大開眼界。
“藜蒿”—主持人一說出口,觀眾們都笑了,我也笑了。南昌最有名的特色菜就是“藜蒿炒臘肉”,有誰不會寫?可是場外正確率只有40%。場上有一個女孩把“藜”字下面部分寫成了“水”,只能勉強算對。原來,生活中耳熟能詳的字也很容易寫錯,因為漢字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決賽更是精彩紛呈。常見字“電飯煲、周公瑾、曇花一現”竟然都有選手寫錯!而“梅汝璈、牝雞司晨、灌嬰”更是難倒了許多人。特別是“灌嬰”一詞,南昌最初的建成者就叫灌嬰,作為南昌人更應該了解,所以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最讓我叫好的是,當寫到“鏜鑼”一詞,評委和選手產生了分歧。有選手寫成了“鐋鑼”,評委判為錯誤,選手大膽提出異議,最后評委翻查字典,認定正確。我不禁為那些學哥、學姐們豎起了大拇指。他們大膽質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比賽已經結束了,但激起了我學習漢字的更大興趣。在這個鍵盤取代手寫的新時代里,我們一定要牢記漢字,牢記母語,讓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經久不衰,讓漢字在世界舞臺散發璀璨的光芒。我愛你,漢字!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8
最近我在電視上看了一個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看完以后很有感觸,這個節目讓各個地區的中學生代表隊參加節目,出一些我們經常不用的一些字詞。
我第一次看到這個節目,出的題我有很多不會,以后他出題我就拿著字典查,查到后我明白了意思,也記住了這個字,對我很有幫助,第一次有一個女生,她的隊只剩她一個了,她孤軍奮戰到最后贏得了第一名。我最近看了一期,有一個男生他一個人代表自己的隊和別的隊比了六輪,贏得了第一名。在這一期中,有一道題我知道該怎么寫,而答題的那個人卻不會,就是“犰狳”是哺一乳一動物,這個詞是我在電視上看到的,我當時就記住了這個詞,我們應該多留意身邊的一些詞。
這個節目讓我學到了很多詞,也讓我學到了更多知識。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9
中央電視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總決賽在廣大觀眾中引起熱烈反響。這一檔節目,開始只是在科教頻道播出,隨著觀眾關注度持續攀高,改為一套周五晚8點黃金時間播出,進而在全國,乃至全球華人中掀起了一場聽寫漢字的熱潮。
大賽的帷幕雖然落下,但在鍵盤時代,深藏于中國人心中的漢字情結卻正在喚醒。而筆者則想到了另一面:漢語言文字的真正意義在哪里?書寫固然重要,但書寫的根本目的是“以字成文”,表達思想,也就是通常我們講的“寫”文章。于是,由字及文,思考起“現在還有多少文章是‘寫’出來的”。
電腦“作文”,鍵盤“寫字”,已成為信息化時代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無鍵不成文,更多的文章是“敲”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當然,習慣于用電腦寫文章的人可能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為筆和鍵只是不同的書寫工具,以鍵代筆是一種進步,怎么用筆就是“寫”,而用鍵就是“打”呢?
筆者體味兩者還是有所不同。以前,我一直是用筆寫的,不用筆就硬是寫不出“自己的東西來”,現在偶爾也用鍵盤寫,但鍵盤上展現的和筆尖下流淌的東西還是不完全一樣:當用筆書寫的時候,筆尖和大腦有一根無形的神經緊緊連在一起,形成互動,甚至在瞬間碰出火花、產生靈感,這樣產生的文章,不是生硬的文字組合,而是有血有肉的思想和藝術。當然,這僅是個人感受而已。
當下,“手寫行為”日漸退化的同時,現實中文章的“電腦病”正蔓延開來。電腦在給我們寫作提供海量信息和便捷方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效應。如有的有電腦依賴癥,選題確定后,不是進入“自我創作”狀態,而是“打開電腦”,輸入關鍵詞,四處搜尋,而后剪剪貼貼,一篇文章很快便“寫”了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電腦往往“主導了人腦”,甚或“取代了人腦”,使你在不知不覺中“讓渡了思考的權利”。那些成文的東西,好像是你的,實際上又不完全是你的。這也許就是信息時代有的人“幾天可以寫一部書,卻往往寫不出一篇好文章”的重要原因。一些人在改變書寫習慣的同時也改變了思考的習慣,甚或在鍵盤進化、紙筆退化中消解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千古名篇出自手,如果“天下文章電腦抄”,殃及的則是中國傳統寫作文化的傳承,而我們對此恰恰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警醒。就像有些人在漢字聽寫現場才發現自己原來不得不“舉白旗”一樣,假如中央電視臺舉辦一檔《中國漢文寫作比賽》,又有多少人能在現場,用筆即興“寫”出好文章呢?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10
無意中看到中央頻道有個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個節目與多數其他選秀節目不同 ,頗有新意。參賽選手都是由各個中學派出來的初中生。他們的表現真的讓我很吃驚,很多生僻的字有的我都沒有聽說過,他們竟然能夠寫出來,令人敬佩。
在現在的社會中,人們不是電腦就是手機,簡單打幾個字母整個詞語都不用自己思考就出來了。取代以前的手寫。甚至很多的中小學生也開始習慣于用手機電腦代替手寫,有的還用電腦完成作業。對于中國的漢字甚至于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來說,這是個令人擔憂的狀況。
中國文化底蘊深厚,這些文化寶藏需要我們一代一代的傳承。比如書法,繪畫等等都需要我們把這些文化發揚光大需要我們保護我們的文化資產。希望以后多一些這樣有益的節目來讓我們參與其中,讓我們意識到我們中華民族最寶貴德財富!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11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是一類非常好的節目,它匯聚了一些精通漢語的高手,進行PK,決出漢字聽寫大王來。
我很支持劉浥塵,他在半決賽,附加賽和決賽中表現都不錯,他半決賽曾上場17次,附加賽上場11次,每次都能工整、漂亮地寫對,而且速度也很快,被人們稱為戰無不勝的戰神,許多敗在他手下的選手都雖敗猶榮。
比賽開始了,劉浥塵作為最后一名選手參賽,表現相當不錯。所有選手都在努力爭取最后的冠軍。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轉眼間場上只剩下了5個人,到劉浥塵了,我興奮地拍手鼓掌,喊道“劉浥塵加油!”,劉浥塵好像聽到了似的,朝觀眾席前笑了笑,好像在說“我會努力的。”
此時,形勢對男生不利,因為場上只剩下一男四女了。劉浥塵總是笑呵呵的,沒有一點緊張的感覺。
等主考官出題以后,劉浥塵臉色急轉直下,他只把簡單的字先寫上,以后只剩幾秒鐘了,我都為他捏了一把汗呢!到最后倒計時了,我都不敢看了,只聽見電視上的秒表在滴嗒嗒地走著。結果大失所望,劉浥塵沒有寫上“式微”這兩個字,他把這兩個字想復雜了,寫成了“勢微”。太遺憾了!但劉浥塵表現得很輕松,說:“我現在的能力還配不上這個金燦燦的獎杯。”
最后,劉浥塵的隊友——陸佳蕾取得了冠軍。節目也到了尾聲,我看見了屏幕上的兩句話:“語言是民族的傳承,漢字是中華的母語”。
我十分感慨,有了這些精通漢語的人,祖國甚幸,民族甚幸。我也要多多學習漢字,了解漢字,為傳承祖國的燦爛文化盡一份力。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12
第一次看到了這樣的漢字聽寫大會,而且放在中央一套的黃金時段播出,覺得太有必要了。隨著電腦的廣泛運用,電腦打字幾乎代替了書寫。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現代生活,人們的文本閱讀時間縮短,漢字書寫大幅度減少,人們對沿用了五千年,祖宗傳下來的漢字是越來越陌生了。網絡上錯別字大行其道,充斥視野,人們已經習慣了錯用錯寫,胡亂代替,外文符號夾雜其間的現狀,甚至有些見怪不怪了,這情形發展下去,不僅僅是有礙于人們之間的溝通、理解,而是整個民族的漢字書寫、運用水平下降,是整個民族文化素質的降低,此情堪憂。所以這樣的漢字聽寫大會明白無誤地表明: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非常重視自己的母語,重視漢字的書寫和運用。
昨天漢字聽寫大會上的選題,對于中學生來說,覺得第二輪時段有的是偏了一些,不是常用字,常用詞語。如“ 覬覦、眄視、朝覲、?烏”,也可能是設計者出于淘汰選手的考慮,故增加了難度。我覺得當務之急是引起人們對三千五百個常用字書寫、運用的關注,如“推卸”“眼花繚亂”“瓜葛”“怨天尤人”這類字,考一些時下還有著旺盛生命力的,運用廣泛又容易寫錯的詞語如“顫顫巍巍” “獼猴”“黃疸”之類,在題目設計上既有書面語如“萬馬齊喑”“呦呦鹿鳴”“美輪美奐“又有口語如“硌牙”“撂挑子”“嘎嘣脆”,看得出題目設計者是花費了一些心思的,為了引起國人對漢字詞語的關注、學習、運用,提高正確使用率。多制作這類節目無疑是有益的。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13
這段時間央視舉辦的“漢字聽寫大賽”,自始至終像磁石般吸引著我,我是每期必看,每次都號召家人討論書寫,看似常見的漢字書寫卻讓我們每個人都著了迷。不僅為選手鼓掌贊嘆,而且也為他們惋惜。這場“漢字聽寫大賽”既提升了人們傳承發揚漢字文化的信心,同時有力地擴大漢字文化的影響。它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文化大餐,更是一種可貴的開拓和創新。
現如今無紙化的辦公,鍵盤時代的天下。漢字離我們大家越來越遠,一些耳熟能詳的漢字只能認讀,不能書寫,提筆忘字,握著鼠標忘了筆桿的現象,成為當下的一種通病。這些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背離,更是一種拋棄。再看看我們這次參賽的選手,是他們撐起了傳承了發揚了我們的傳統文化。看著他們書寫出那么多生僻暗澀的字詞,我為他們感到驕傲,而為自己汗顏。
漢字是一門藝術,如果用的好,會達到妙筆生花,會使文章更生動,更形象;如果一個生僻字,說話時來幾個,寫作時來幾個,會讓生活更有趣;漢字都有表情,有的漂亮,有的丑陋,有的惡毒,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意義。所以,我們在讀書時,不能囫圇吞棗,只注重情節,多重復讀幾遍,多推敲一下字詞,會有更深層的體會和理解。
央視的“漢字聽寫大賽”已經掀起了“漢字書寫熱”,已經讓中國人重新重視漢字,熱愛和弘揚中國文化。同志們,趕快行動起來吧!多讀好書,多寫漢字。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14
持續了兩個半月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進入最后只有15人的冠軍爭奪賽。前面的很多場我們都看過,無不為場上的每一位學生的精彩表現叫好。
他們也極有可能遇到沒有見過的字,沒有寫過的詞,但是在主持人的詳盡的描述中,能發揮自己的才智和想象力,憑借自己所掌握的詞匯,去盡心盡力地書寫出正確的答案。
最讓人佩服的是有好多難字難詞連場上的觀眾或志愿者都沒有一個人能寫出來,而比賽的學生居然能寫對,我相信他們一定更加熱愛中國文化,也非常的熱愛這些方正、端莊、大氣的中國漢字,因為他們的書寫十分的認真、規范和漂亮。
在星期五的冠軍總決賽上,他們雖然遇到了沒見過的字,深奧的詞,但是他們毫不后退,一直勇往直前,猶如不會彎腰的竹子和在冬天開花的臘梅。他們遇到不好寫的字時,他們會更加認真、嚴肅地想著對策,他們在想的時候屏息凝氣,大腦在飛速的旋轉,像一名身經百戰的大將軍。有時候因為一時沒想起來而流淚啼哭或者把這傷心的事埋在心里。
我最敬佩的是劉浥塵這位學生,雖然他的身子還有些晃,表情有些樂觀,但他的大腦總是在飛速地轉動,所以以他的聰明才智寫下了很多字,如“犖犖大端”、“擷英”等。雖然他沒有得到那個金燦燦的大獎杯,但是他很有大將風范,他對著那個大獎杯鞠了一躬,然后才出場,出場后他說:“我認為我離那個獎杯還很遠。”
我一定要向優秀的學長們學習,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15
近期,中央教育部要在我校進行有關《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調研活動,我們給學生放這個節目,并和學生一同觀看。在和學生觀看的同時,我從中了解了很多知識并重溫了很多自己都不太確定的漢字,這讓我感觸很深。
看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第一場),參加隊伍是河南、浙江、新疆和貴州隊,最終由浙江隊的大師劉浥塵代表浙江成功殺入半決賽,他也因為把“惲代英”“尥蹶子”“神龕”“核苷酸”“梟首示眾”等生僻字詞寫的完全正確而出名。觀看(第二場)后,我是既興奮又慚愧。興奮的是幾個隊,尤其是云南、內蒙、湖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的孩子,其漢字聽寫能力之高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尤其是內蒙古隊的李響悅同學居然連續12次出場而不敗,作為內蒙古隊僅剩的獨苗,單獨一個人送走了兩個對手隊!最后失誤在“瓤”字上了。在這場比賽中有一個非常常見的詞——“癩蛤蟆”,這個詞可能人人都會說都會讀,但真正寫起來卻不見得很容易,在現場的成人團里面也只有30%的人寫對了。慚愧的是我一邊看視頻,一邊同步考自己,結果“成績”還不如選手。
現在鍵盤的敲擊代取代了握筆書寫,人手寫漢字的能力逐漸下降。至于“提筆忘字”,一般怪罪于眼下的電腦打字,尤其是智能拼音法打字,這也許是有道理的。所以我們必須有愛讀書和翻字典的好習慣。遇到提筆忘字就查,查多了、寫多了,就不容易提筆忘字了。
記得是在1996年,一位研究生對我講,求職應聘最看重的三種能力是:英語、計算機、開車。他說,不掌握英語就相當于不會說話,不掌握計算機文字處理技術相當于不會寫字,不會開車相當于不會走路。當時感覺這種認識比較超前。現在想想,這三條標準中的第二條有待商榷。
這段時間,每逢周日,我都坐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地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頗有收獲,并因此對“不掌握計算機文字處理相當于不會寫字”的說法有了新的認識。
聽寫大會中主持人念的那些詞匯,大約有20%我不能正確書寫。具體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理解正確,讀詞正確,書寫不正確;例如:覬覦,貔貅,詭譎,旖旎。
第二種:理解正確,讀詞和書寫不正確;例如齏粉、蟊賊、乜斜、翁同龢。
第三種:理解、讀詞和書寫都不正確(就是根本不認識);例如犖犖大端、剴切、饗宴、彘肩斗酒。
我大約是從19年開始使用計算機,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年了。自我感覺用計算機進行文字處理還算比較熟練。但是在收看聽寫大會的過程中卻發現,自己并不是真的會寫字,起碼不會寫所有的漢字。看起來,“不掌握計算機文字處理技術相當于不會寫字”的說法有失片面。這是因為,掌握了計算機文字處理技術并不必然相當于會寫字。
這幾年來,在我閱讀、評審的論文中,錯別字越來越多,錯得也越來越離譜。我認為,這種情況的產生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論文作者比較粗心,另一個是作者不會正確的使用漢字。在這種環境中,漢字聽寫大會的舉辦就顯得尤其有意義。因為這檔節目能夠促進和幫助觀眾對漢語文字的理解和書寫,能夠推動中華民族漢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16
2月13日晚上,我去田陽縣驗中學觀摩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使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國漢字的魅力。
來觀摩的學校很多,有實驗小學、定律小學、三雷小學、田州鎮中心小學、田絹小學、度立小學和隆平小學。到7點鐘的時候,比賽開始了。首先是低年級組的比賽,現在上場的是實驗小學,剛開始,實驗小學還挺順利的,可到了后面,實驗小學還剩一二個人了,我不禁為她們捏一把汗。
低年級組的選手比完了之后,就到中年級組的選手比賽了。因為是四、五、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所以都很厲害。她們這樣不分上下地比著,我的心也就一直“怦怦”的跳著,心想:實驗小學的姐姐們能不能贏呢?真希望他們不要輸啊!比賽終于到了白熱化程度,有很多學校的選手都相續被淘汰了。看到這樣的場面,我心里又想:我們實驗小學還剩三個人,而田州鎮中心小學只剩一個人了,看來實驗小學贏定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實驗小學的姐姐們贏得了中年級組的比賽。后面還有高年級組的哥哥姐姐的比賽,可惜太晚了,我就戀戀不舍的離開了。
通過觀摩這次比賽,我明白了古人是多么偉大,他們造出了一個個字。就比如說“孝”這個字,它的結構是“老”在上,“子”在下,就說明兒女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同時,我也很佩服能去參加“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哥哥姐姐們。因為,平時媽媽三申五令地叫我復習。我卻把媽媽的話當作“耳邊風”,去找其它的小朋友玩,到了現在,我才后悔沒有聽媽媽的話。不過這不要緊,因為最重要的是我參加過了,而且我以后也不會光想著玩,還要多聽媽媽的話。所以,我現在一定要好好復習,多聽媽媽的話,爭取以后被入選“中國漢字聽寫大會”。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17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是最近最火爆的節目,只在每周星期五晚上8點播出,因此8月23號舅媽就讓我們看了這個節目。
那天晚上,我、哥哥、妹妹坐在臥室里玩我們新捉到的蟋蟀。突然舅媽走了進來對我們說:“走,別逗蟋蟀了,我給你們看一個好節目,快點出來。”我們便爭先恐后的沖了出去,坐在沙發上。舅媽遞給了我們每一張紙和一根鉛筆。這使我們都疑惑不解,只見這時舅媽打開電視機,好奇心使我們早已把疑惑拋到了九霄云外了。難不成是動畫片之類的?可萬萬沒有想到竟是科教頻道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舅媽說:“上面的評委提出一個詞,你們要寫在我給你們紙上。”
就算是有一萬個不愿意也不行呀!只聽見評委說:“蒲扇”。舅媽便立刻讓我們低頭寫,不讓我們看。哥哥很快寫完,之后我也寫完了,可是三年級的妹妹卻沒有寫出來。第二個詞是“乾坤”,我們三人從未寫過此字,都當場愣住了。我亂寫一通,寫成了“前捆”。第三個詞是我們現在常用的詞語——電飯煲。一聽,我兩三下便寫完了,哥哥很快也寫完了,這次妹妹也寫出了出來,我們三個全都寫對了。
第四個詞讓我大丟臉面,那不詞是“稚嫩”,這個詞一看就很好寫,哥哥和妹妹都寫了出來,并且都寫對了,而我寫錯了,寫成了“真嫩”,頓時引起了一陣笑聲。第五個次更讓我大丟臉面,那次就是“漕運”。哥哥和妹妹都沒寫,唯獨我寫了,但寫錯了,錯在哪?就錯在字,我寫成了“澡運”,讀起來像“早孕”,因此這又哄堂大笑。這比上次聲音大多了,不光我一人引起了笑聲,妹妹也引起了笑聲,就在第六個詞語“手榴彈”中妹妹寫錯了,手榴彈的榴字沒寫出來也算了。
這次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以后一定會認真的寫字!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18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是中國首檔倍受歡迎的教育類電視節目,影響巨大。本叢書根據該節目編寫而成,約請國內著名漢字專家、文化學者擔任顧問,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官方詞庫中,選取易讀錯、易寫錯、易誤解的常用字詞陳列并辨析闡發,書中的漢字和講解體現了中國文字象形、會意等造字法,傳承著中華民族文化的因子。
該書除釋義之外,還注重延伸:“名家解讀”部分由《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文化嘉賓酈波、錢文忠、康震、蒙曼、張一清、孟蓬生探尋漢字前世今生;“辨析”部分分析字詞易讀錯、易寫錯、易理解錯的原因;“例句”部分大都摘自名家名篇;“字里字外”部分講述詞語背后的文化趣聞故事;“你知道嗎”鏈接漢字背后的歷史文化趣味知識。文字是民族的文化基因,該書編寫者想和讀者一起領悟漢字之美,感受漢字之海的廣闊與深邃。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19
這段時間央視舉辦“漢字聽寫大賽”,自始至終像磁石般吸引著我,我是每期必看,每次都號召家人討論書寫,看似常見漢字書寫卻讓我們每個人都著了迷。不僅為選手鼓掌贊嘆,而且也為他們惋惜。這場“漢字聽寫大賽”既提升了人們傳承發揚漢字文化信心,同時有力地擴大漢字文化影響。它是一場全民參與文化大餐,更是一種可貴開拓和創新。
現如今無紙化辦公,鍵盤時代天下。漢字離我們大家越來越遠,一些耳熟能詳漢字只能認讀,不能書寫,提筆忘字,握著鼠標忘了筆桿現象,成為當下一種通病。這些不僅是對傳統文化一種背離,更是一種拋棄。再看看我們這次參賽選手,是他們撐起了傳承了發揚了我們傳統文化。看著他們書寫出那么多生僻暗澀字詞,我為他們感到驕傲,而為自己汗顏。
漢字是一門藝術,如果用好,會達到妙筆生花,會使文章更生動,更形象;如果一個生僻字,說話時來幾個,寫作時來幾個,會讓生活更有趣;漢字都有表情,有漂亮,有丑陋,有惡毒,每一部分都有自己意義。所以,我們在讀書時,不能囫圇吞棗,只注重情節,多重復讀幾遍,多推敲一下字詞,會有更深層體會和理解。
央視“漢字聽寫大賽”已經掀起了“漢字書寫熱”,已經讓中國人重新重視漢字,熱愛和弘揚中國文化。同志們,趕快行動起來吧!多讀好書,多寫漢字。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20
星期五晚上又播出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第三場復賽,這可是我最愛看節目之一。參加本場比賽有湖北省襄樊市第四中學代表隊、山西省實驗中學代表隊、青海省西寧市虎臺中學代表隊和廣東省惠州市第一中學代表隊。
參加本場比賽小選手勢均力敵,比賽進行得很緊張,一個很小失誤有可能就會引發場上比賽形勢大反轉。襄樊四中代表隊初賽成績名列前茅,他們準備極充分。但就是因為一些聽上去很簡單詞匯,形勢發生了巨變。其他三支隊伍穩扎穩打,但失誤還是不少。這場比賽中,給我印象最深是廣東隊羅弋洋,他爸爸是一位語文老師,每天都給他復習很多詞語。這次他一個人獨挑大梁,戰斗到了最后,最終帶領著自己隊伍殺出重圍闖進了半決賽。我真很佩服他。
本場比賽跌宕起伏,有高手精彩“表演”,也有反復涂改但最后時刻寫對幸運兒,還有寫不出字淘汰者。每當聽到倒計時聲音時候,我就特別地緊張。至于本場聽寫詞語,難度也比前幾次增加了,我一個也不會,哎!
這個節目太好了,我們可以學到更多漢字和中國文化。我想以后也去參加比賽。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21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以典籍為依托,生生不息的精神以文字為載體,一個個方塊字,融匯著我們古老的中華文明。
現如今,我看著《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只能感嘆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我們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
是啊,在這個日新月異卻提筆忘字的時代,有多少人還能準確的寫出“分道揚鑣”“甕中捉鱉”“攥拳頭”“攫取”這些早應耳熟能詳的詞語?有多少人能聽到這些字音可以馬上提筆寫出?大會上,一個個中學生選手淘汰;成人組也不過百分之30的正確率。
近年來,像鐵凝等著名作家和學者的作品中也出現語言文字和文史知識的差錯。積極改錯固然很好,但我想,這也反映了中國漢字的當前處境。
還記得,當新時代的歌聲響起,那一些人,給了中華文化自由和希望。辜鴻銘留學11年歸鄉,將“四書”中的三書譯成英文,傳播中華文明,他推崇西方先進文化,卻不改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守護;王國維那瘦弱的身軀,挺立在北大講臺上,他用自殺的方式捍衛了自己的高潔,捍衛了他對國學不移的信仰。而這股傲氣,這股“民國范兒”,當今難以尋找。文學褪色,文化走遠,我們又以何為依靠?
當今世界,掀起“孔子熱”,許多外國人才去當了“漢學家”。可我們清楚,中華文化始終是我們的,永遠都是!但我們,怎么能將漢字拋在現代科技的背后,用圖代替字,用打字代替書寫?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國學,會不會有一天,就斷在我們面前?
文字,是中國文化的魂。我們的隸書深沉典雅,楷書穩重大氣,行書行云流水,草書龍飛鳳舞。文字,傳承著中國文學,使國學永流不息!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就應該,用手中的筆,寫出中華漢字的風采!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22
漢字,首先是方塊字,筆畫橫平豎直,分明是教我們做人要堂堂正正,走得正,坐得直,正直而不要奸詐,坦誠而不要圓滑,對上不要卑躬屈膝,對下不要盛氣凌人。
漢字有多種字體,每種字體都展示著各自獨特的風格,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美。
隸書,筆畫于平滑之中,不乏力度,恰似一個體操運動員完美的展現。篆書,以弧度和曲線構建,完全一個婉約女子柔美的身姿,讓人駐足欣賞。楷書,于一筆一劃中透著剛毅,棱角分明,如做人,堅強勇敢而富有個性;做事,一步一步走得踏踏實實,穩穩當當。行書,書寫隨意而有章法,暗示我們做事不要死板,靈活而不失原則。草書,如狂風暴雨,雷霆萬鈞,很自然地讓我們想到唐朝大詩人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恃才傲物,狂放不羈,蔑視權貴的自由灑脫。
漢字的內涵,豐富多彩。我們不得不對創造出這樣的文字的我們的祖先頂禮膜拜,為之折服。潛心研究,你會走近一個浩瀚無邊的人文世界。漢字不僅是方塊字,它還有情有義,有血有肉。漢字的關系不是凌亂的、偶然的,它像拉丁文字一樣,有著規律,是一種有邏輯的語言,而且其內在意義超出我們現代中國人的想像(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漢字雖然是一種有美感的文字,但沒有規律,需要死記硬背)。這里略舉兩例。
儒字,從人從需,講的是人的需要,需要什么?一需食物,二需教育。營養食物從母乳起,教育從孺子起,所以,儒字由人和需組成,與‘乳’同音。
再說‘羞恥’二字,羞字,做事做得差(從羊),看起來丑(從丑);恥字,耳朵還沒聽到嗎(從耳),還不止住你的行為嗎(從止)?由此可略見一斑。
我覺得,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然而,就是這樣的文字,當今有些現象不免讓人擔憂。
隨著電腦的普及,網絡的覆蓋,人們用筆書寫的習慣正在慢慢地消失。久而久之,將不會寫字,對漢字豐富的內涵也將無從談起,離開電腦,將無法寫出文章。這似乎是危言聳聽,但也應引起我們的關注。有了網絡,很多東西都懶得去記去學——到網上查查就行了。長此以往,人對于文化的傳承會走入低谷,公民的文化素質和修養將大大降低。筆者是一位教師,但由于多年一直教授英語,雖酷愛文字,于今年剛嘗試寫些文章,且依然堅持先用筆書寫,再用電腦打,進而修改,然經常提筆忘字。
網頁中,報紙上,經常可見:“有沒有”變為“有木有”,“朋友”變為“盆友”,“同學們”變為“童鞋們”,“妹子”變成“妹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用于網絡聊天時,不會出現理解的障礙,無傷大雅,尚可接受。而在網頁中,報紙上也都跟風,如此使用,把優秀的漢字用得面目全非。這樣下去,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如何得以繼承和發展,若干年后,還有幾人知道這些字的真身?這讓我們的祖先情何以堪?假如我們的祖先地下有知,定會站起來大聲疾呼:救救我們的文字吧!
曾幾何時,看電視,中央電視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正在播出,頓時熱血沸騰,拍手稱快:這個節目辦得好!有了這個節目,讓更多的年青一代積極地參加進來,也讓更多人關注我們的漢字,關注我們的文化。我想我們省級、市級、縣級電視臺乃至每一所學校,都來辦這樣的活動,從而推動對漢字的正確使用,中國的漢字,文化將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展。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感謝你,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漢字的光明和希望。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23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由中央電視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于2013年隆重推出的大型國家級漢字聽寫推廣活動,也是全國第一檔原創形態的漢字聽寫教育類電視節目。
節目邀請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以及在內地受教育的港澳臺學生組成32支代表隊參加,形成緊張精彩的多場次晉級比賽框架,并共計形成12期電視節目,每期節目時長90分鐘。在中央電視臺第10套科教頻道暑期檔周末黃金時間播出。
漢字是上古時期世界上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意蘊,是我們民族祖先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明最燦爛的瑰寶之一。在漢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蘊藏著不可侵犯的民族尊嚴、崇高強大的民族意識和自強不息的創造智慧。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是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中國符號,是中國貢獻于人類文明的第五大發明。但漢字又是世界上最難書寫的文字。獨特的方塊字形需要不斷記憶,反復練習才能形成書寫能力。
現在,越來越多地人依靠鍵盤等輸入工具書寫,減少了手寫漢字的機會,正確書寫漢字的能力逐漸下降。如果未來幾代人漢字書寫能力持續普遍下降,文明傳承的品質就會形成缺損。
舉辦《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意義,不僅在于選拔出一個榜樣式的"天才少年",更在于倡導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提高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做起的價值觀,向全社會倡導書寫漢字,保護漢字的意識,倡導愛漢字、愛漢語、愛中國文化的價值觀,從而建立起一項意義深遠的文化傳承活動。
詩人余光中在《聽聽那冷雨》中說:"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是本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學術講解人,在向記者引用余光中上述話語時她激動不已:"漢字不僅僅是中國人交流信息的符號,更承載著我們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精神氣象。
一個個漢字,就是一個個微縮的中國人。漢字聽寫大賽在提升全社會對漢字的重視程度的同時,讓漢字教育重回家庭、重回課堂,成就一代代不僅敲擊鍵盤,也會揮毫潑墨,不僅有科學精神,也有人文理念的中國君子,真正做到書寫的文明傳遞,民族的未雨綢繆。"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 篇24
10月18日晚,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感觸頗深。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文字,它有著悠久歷史文化。老師告訴我們,漢字有萬個以上,而我們平時常用漢字只有三四千個。
在《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中所出考題基本都是筆畫繁多和較為冷僻詞語。“啁啾”、“鋒鏑”……看著一個個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詞語被一群初中生正確書寫,不由令人為之驚嘆。而逐漸變難考題涉及面之廣讓人咋舌。隨著場上人數不斷減少,諸如“伊犁河”、“愣蔥”、“攛掇”這樣地名、方言、口語詞匯也出現在了考題里,著實叫人為選手們捏了一把汗。
看著看著,我突然發覺,我聽到一些詞語讀音和解釋完全摸不著頭腦,可是答案顯示出來,我卻發覺自己曾見過。例如“鳧趨雀躍”“鳧”字,我就曾在課外書上見過幾次,卻總不愿查閱它讀音;像“箴言”一詞,我會讀但寫不出來;還有前幾次比賽中出現“貔貅”、“甕中捉鱉”等詞,都是我會讀但不會寫。
我想,這些情況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我平時沒有加深對漢字鞏固,有一些字很久沒有使用,就漸漸忘記了,正因為這樣,我常常出現提筆忘字之窘境。我想,我應當向參賽選手學習,豐富我課外閱讀量,遇到不會字要主動翻閱字典,了解生字詞含義。我相信,長此以往,我認識字會越來越多。
【漢字聽寫大會的觀后感(通用24篇)】相關文章: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60001-01
專業英語四級聽寫備考技巧02-10
12月英語四級聽力技巧之復合式聽寫02-10
憤怒的小孩觀后感300字01-01
穿prada的女魔頭觀后感01-01
新聞觀后感500字01-01
公司上半年工作總結大會發言稿02-10
網絡媽媽電影觀后感60001-01
跑吧 孩子 觀后感400字01-01
Friends 觀后感英文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