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聘才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采訪老師的采訪稿范文
那段時間在看武漢大學的趙林老師的書,碰巧采訪的這位老師再碰巧得知其本科時代和趙林老師是同學。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因緣?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吳建華老師的“才”與“情”、“光”與“熱”
清代人張潮說,“才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情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睂τ谌魏我粋深受學生熱愛和尊敬并在學生的人生路上留下深刻 印記的老師,必定有其獨特的人格魅力。魅力何來?無外乎“才”“情”二字。旅游學院的吳建華,正是有如此“才情”,如此“光熱”的魅力老師。
才:扎實的功底
無論是學生,還是同事朋友都能從吳老師的講課談吐等舉手投足中被其“才”折服。吳老師說這種“才華”或“才氣”是奠基在她讀書年代扎實的功底上的。
“要讀書,因為只有讀書才能思考!”聽過老師課的學生總能感受到吳老師苦口婆心的勸導,“本科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離不開讀書。不僅要讀書,還要學會讀書,讀書不能泛泛而讀,可以集中一個感興趣的領域,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不斷擴枝散葉,厚積薄發,久而久之即使談不上專業,但你熟悉了,說話做事都會變得有底氣!蓖ㄟ^對吳老師的采訪,我們得知吳老師本科、碩士、博士階段的專業都是歷史。吳老師以自己讀書年代的經驗建議“無論是什么專業的同學,廣泛涉獵人類學、文化學、社會學等人文社科類的書籍,包羅萬象,對拓展思維,擴大個人視野更重要!薄皩Υ龑W術,不僅要善于發現問題,還要有膽識、毅力、嚴謹的思維以及創新的能力!眳抢蠋熢鵀閷懸槐緦V独字菸幕范弑榱死字莅雿u,為此總共花了七八年,老師說“在出發前要有充足的資料準備,然后以小學生的姿態,帶著問題去調研。如此以來不懂的,錯誤的,空白的,就能得到由針對性的彌補!
談及當下大學生教育問題,吳老師有些激動:“都說廣商的畢業生上手快但不耐用,為什么同樣是大學四年,塑造出來的學生素質,發展前景如此不同?很多大學把教學方針定位為就業率,這固然有其現實因素的背景,但從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眼光來看,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實踐固然重要,但理論和文化是基礎,是一棟房子的奠基石,本科教育是對學生綜合能力,文化素質的全面培養。除了學校制度方針的因素以外,老師和學生都有責任。所謂‘只有差的老師,沒有差的學生’,老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對學生有不可逃脫的責任。身為人師,首先教育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底子打好了上課才能自由馳騁,任意飛翔。這又牽涉到一位老師在自己的讀書年代是否打好了扎實的基本功,是否經歷過學術與文化上的修煉。”吳老師認為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的理論的興趣。她舉了自己的小孩為例,吳老師的兒子在香港科技大學讀書,香港大學的老師上課不太講課,以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為主,吳老師告訴我們她的小孩讀大學很忙,但不是瞎忙,主要是忙著讀書。比如為了在一次課堂上能夠有5分鐘的演講展示,她兒子連過年都留在學校讀書!相比之下,中國大陸的大學實在太容易混了,而這一混就過去了。
對此學生也有責任。比如老師布置的作業論文,學生只當應付;老師上課提問,無人響應。說到這里,吳老師有些可有些心涼:“其實師生是需要互動的,學生和老師都希望置身于熱烈討論而非死氣沉沉毫無創造力的課堂,這樣的氛圍和條件,需要師生共同的創造和努力!碑斎粎抢蠋熞步洺W晕曳此,她也一直在努力完善自己。
情:關愛年輕人
吳老師是廣商引進來的資深教授,對待年輕人吳老師有個開放的心態。吳老師不僅對學生充當為“人梯”的角色,對年輕教師亦如此。她認為年輕教師的成長也需要上一輩教師的幫助與引導,她敬佩很多比她強的年輕人,她更希望年輕人超越上一代,因為未來是屬于年輕人的。
在眾多的身份角色中,吳老師最喜歡的是教師,她以自己的原則和熱情在教學與師生關系中踐履著“為人師”的角色。
光:理想之光
一個人是需要理想的,沒有理想的人生如同行尸走肉,吳老師說她現在依然有理想。在提及有關人生的規劃時,吳老師指出:“人生不要規劃。大學時代就給人生定下路的軌跡太早了,也太狹隘。當然,對于某一個領域,自己還是要有大致的方向,并且這個領域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喜歡,然后在不斷地嘗試中找到自己最適合的。其實好比“試婚”,吳老師稱雖然自己不會去做,但不反對。對待人生就要有一個開放的態度,不斷嘗試,人生的意義不就在走的過程中嗎?人生是沒有答案的,只有試過了才知道。成功總是在不經意之間的,當然這不經意本身涵蓋了各個方面的功底。”
很多老師說吳老師有“書呆子氣”,可是吳老師似乎挺享受這種“書呆子氣”,“它不是說你只會死讀書,不懂變通,而是因為一個人的關注點和精力是有限的,當你把興趣和精力都投入到學術或項目中了,哪里還會去想什么社會關系呢?”吳老師說她的兒子身高一米八,大學生了,可是大家都覺得他跟中學生一樣。不是因為他生得一張娃娃臉,而是因為他依然是一顆孩子式的心,簡單純粹。吳老師相信“傻人自有傻!,她對自己的兒子的期望就是“搞技術”。吳老師所言的“技術”可不是工具化的技工,而是既然兒子對理工科技有興趣,就須靜下心踏踏實實地鉆研,好比居里夫人,在通往充滿了奧秘與未知的科學世界的路上孜孜不倦,這種探索與發現的幸福與快樂,很純粹,很充實,是只有真的發自內心深處的熱愛和追求才能體驗到的。
吳老師最想傳授給學生的是學會做人和做事,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她認為“學校帶給學生的就應該是正面的思考,那些社會上的東西,你出去了自然會知道,可是在學校里就應該打好底子,以后面對社會、人生的精神底子。良心、正直這些美好的品質應該成為社會價值觀的主流。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接班人啊,如果連教育育人的學校都被污染了,社會也沒希望了!
其實,真正搞學術的人何其不需要這種“呆氣”和“傻氣”呢?
熱:生命的熱度
吳老師是個很可愛還有些“孩子氣”的老師,經常會流露出一些俏皮的表情、動作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吳老師喜歡打乒乓球,她說讀博士時期還給鄧亞萍當過裁判呢。吳老師曾經只用三百塊游澳門三天三夜,這份經驗早在前幾年就在學生中流傳,并被無數學生實踐。看來吳老師真的是一個很會生活的老師呢。吳老師說要懂得謙卑地對人對事,要以誠相待,熱心地為人著想,不炫耀個人的“傳奇經歷”,不要擺架子,做一個值得朋友信任的人。這是生命的體溫,生命的熱度。那么怎樣保持對生命的熱度呢?吳老師反復強調,靠文化。
那么文化又是怎么修煉出來的?吳老師認為要從三個方面著手:接受別人的批評,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自我反思!拔幕荒芄饪拷逃,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是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而文化又是全方面滲透的。我們所說的“有文化”不是說讀多少書,拿了什么學位,一個有文化的人可以體現在其一舉一動、穿衣打扮上,尤其是“為人師表”更要注意。比如人多坐電梯時,只要把皮包放在膝蓋處,即可騰出多一個人的空位,這是細節,其實也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修養,點點滴滴都是文化。
這是文化的熱度,亦是生命的熱度。但愿作為每一個個體的我們都能在文化的熏陶中為自己添磚加瓦,添熱加溫,在完善自我的同時,亦是為我們共同的世界創造生命的熱度。
才、情、光、熱——構成了吳老師的人格魅力,而我們正是在吳老師身上散發出的“才”與“情”,輻射出的“光”與“熱”的背后,感受到一個老師從內心深處散發出來的獨立的思想,人格和美好的品質。吳老師自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她只是盡量地把自己儲存的“才”與“情”,“光”和“熱”最大的外化,她只是堅守作為一個教師應有的職業道德的最低底線。這,足以獲得學生的尊敬與喜愛;一個老師的才情與光熱正是在潛移默化中“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亦是身為人師最大的價值與快樂所在吧
[采訪老師的采訪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