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課程是一個操作性較強的科目,學生的學習能力必須要在自我實踐中才能夠不斷提升。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優秀小學科學論文范文,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優秀小學科學論文范文一
一、實驗材料的更新
實驗材料是科學探究教學的基礎,也是開展好科學探究活動的前提條件,因此,實驗材料的準備是科學課堂教學的關鍵。平時教學中的實驗材料有些來自學校實驗室、有些來自社會市場,有些來自學生家庭,但也有一些材料在自己周圍很難找到,這時我們往往可以求助于網絡。一些網站通常可以為我們找尋到我們所需要的大部分材料。比如,在蘇教版科學四年級教材中有關于“養蠶”的單元,但由于社會的演變、時代的發展,在當地已經很難找到養蠶所需的材料了,這時我們可以借助淘寶等購物網站,你會發現包括蠶種、桑葉等的養蠶材料應有盡有,甚至連幫蠶蟻移動身體的鵝毛都能夠買到,這為我們的養蠶教學活動提供了許多便利,學生們對這項探究活動也是興致勃勃的。當然,在科學教學中要用到的一些儀器設備在市場上難以尋覓,我們同樣可以求助購物網站,還能以較為低廉的價格購買到合適的產品,像燒杯、標本、顯微鏡等。這時網絡上的顧客還會成為你的購物指導,因為通常在他們購買后都會留下相應評價和曬單,為你的購物提供參考。
二、教學資源的更新
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的科學課程的順利實施,離不開豐富的探究性課程資源的支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特別是它在獲取資源和進行交流方面的作用和價值日益凸顯出來,網絡課程資源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課程資源。傳統教學中由于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幾乎成了除課本外的唯一信息來源。這時候在教學中運用網絡技術,就能很好地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網絡環境擁有的大量信息成為新的知識來源,成了源源不斷的學習內容。網絡環境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無限開放的課堂,通過課程的整合形成巨大的資源庫,它儲有大量的數據、檔案資料、程序、教學軟件、興趣討論等各種各樣的教學信息,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用好用活這些寶貴的資源,才能促進小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和發展。學生在課內和課外可以上網收集與教學相關的資料,并且學會傳遞、處理和應用這些資源。例如教學“養蠶”一單元時,我就讓學生在飼養活動前先搜集與養蠶活動相關的資料,然后以小組交流,實現信息共享,初步了解養蠶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為養蠶活動做好充分準備。
三、教學媒體的更新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好電腦、投影、展臺等多種電化教學手段,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既優化了教學環境,又拓寬了教師教和學的思路,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但在科學實驗課中,有一些內容是在課堂上難以觀察的,比如月相、星空等。以前在教學《看星座》的內容時,我通常是采用一些網絡上下載的圖片,利用電腦、投影儀和學生一起來認識各種星座,了解關于星空的知識,可這是平面的,和實際從天空中尋找星座還是有些不同的。在一次學科活動中,我和同行進行交流,她介紹了一款新的應用軟件——starwalk,這是一款讓你接近星空和天文學的應用程序。利用這款軟件,只要將你的iPad對著天空的方向,就可以讓學生看到實時星空,尋找不同的星座,不僅可以從當時所處的位置觀察,還可以從地球上任何地點來觀察星空星座。這也意味著你不僅可以看見中國的星空,還可以看見美國的星空,這對學生來說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這樣的教學,引入了學生生活中常用的iPad掃除了時間和空間對人與人交流造成的障礙,形象生動,受到了學生的喜愛;也潛移默化地告訴學生,iPad并非只能用來玩游戲,很多強大的學習功能才是它的價值所在,這些先進的工具和軟件完全可以為我們科學教學所用。
四、交流平臺的更新
隨著科技與網絡的發展以及通訊方式的便捷,博客、微博、論壇、貼吧、朋友圈、說說等信息傳遞方式的悄然興起,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自媒體的全新時代。即,全民隨時隨地分享、爆料、傳遞第一手信息。網絡的出現創造了新的教育環境。網絡環境下的教育,學生有了更大的學習自由和空間,他們可以利用網上的資源自主地進行探索或與同伴合作學習,同時接受教師指導、幫助。當然,在網絡環境下的科學教學如果僅停留在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這一層面,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為學生創造機會,展示學習成果。記得在教學“消失了的恐龍”時,對于恐龍這種生活在遠古時代的生物,有的學生如數家珍,知識非常豐富,而有的學生卻知之甚少,可從學生的眼神中,我感覺他們想了解恐龍,于是我指導學生們以科學小組為單位,對自己想了解的恐龍展開研究,要求他們必須人人參與,人人有所貢獻,評價時不僅要看個人的成果,更要看集體的展示。家里有電腦的同學可以上網查詢,沒有電腦的就利用學校的電子閱讀時間查找,還可以查找相關書籍,訪問知情人士,可以用話語、文字、圖片、PPT等多種形式來交流。這種研究絕不局限于課堂,還要利用課后的時間。在第二次科學課上,學生們都帶來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用圖片,有的用文字,有的用PPT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有的PPT的制作效果讓我對他們刮目相看。在這次的交流中,學生充分利用PPT、圖片、電子文檔等現代技術,在這種成果的共享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收獲,學生也很喜歡這樣的方式,一些平時不太吭聲的學生也大膽進行了交流,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有的學生沒來得及上臺,他們還要求下一節課再交流,看到他們這么積極,我又找時間讓他們都進行了展示,還展開了互評,這樣全員參與、師生互動的方式更生動、更有益。
五、總結
總之,網絡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是信息時代教育發展的必然,也是未來課堂教學的發展方向。科學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巧用網絡資源,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探究學習為核心,讓科學教學不斷更新。
優秀小學科學論文范文二
摘要:
本文針對小學科學較重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一關鍵性論題展開分析,從反思以往教學中的不足出發,總結出小學科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本文希望可以結合實際提出筆者的一些建議,以此來促進我國小學科學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
小學;科學教學;創新
引言
步入2015年以后,我國科學學習的要求發生了新的變化,科學探究在《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被重新劃定角色作用,變更成為了科學學習的核心環節。加強科學探究,不僅僅能夠促進小學生對科學學習的好奇心,還能在一起程度上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科學的含義,科學辨認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學。除此之外,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從問題的提出、問題的分析一直到問題的解決,這前后的過程基本上都是由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完成的,而這個過程完成之后,學生往往能夠鍛煉出獨立思考以及具備創新特點的科學精神,而這兩點極其重要的思想觀念將會有利于我國小學科學教育的開展。
1反思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的不足
在人類發展進程中,觀察與實驗是人類與自然接觸的必要方法,也是科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能夠實現科學教學的目標,絕大多數的科學教師都會利用實驗教學方法,讓小學生通過直觀的肉眼觀察,體會科學實驗的過程以及魅力。不過,因為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很多科學教師對待實驗觀察教學法的態度往往都是程式化的眼光:實驗開始之前,教師講述一大堆與實驗相關甚至是不相關的知識,然后叮囑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要注意到一些什么;然后實驗進行的時候,教師通過手把手的教導,指著一些關鍵點告知學生,實驗結束后,也不要求學生做什么總結性的陳述。正是這種程式化的教學方式,導致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已然失去了發揮創新思維的動力,教師說什么,學生就想什么,做什么,前后根本不需要進行獨立思考。這樣的教學方法,真的能夠提升小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思和動手能力嗎?答案顯然是不能。這樣做的后果只能是壓抑學生自由發散的天性思維,限制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只有真正放手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選擇創新學習。
2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方法
2.1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創新教學開始之前,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身邊一切可行的正確手段,有力促進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只有具備了創新意識,小學生對接下來開展的創新活動才能有創新的意愿。在小學科學教學課堂上,以教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然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取而代之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啟發式教學。許多小學對創新的態度是認為其是神秘而又虛幻的,而小學科學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創新就在身邊的道理,可以借用歷史的一些科學典故以及身邊存在的小發明以言語以及展覽的形式,告訴學生科學就在生活的細節中,就在他們的身邊,只有充分展開啟發式教學,才能讓學生擁有愿意去探索科學的動力和積極性。
2.2創造條件給學生動手的機會:
在小學科學課堂的開展過程中,小學生永遠是不可或缺的主體部分,所以,根據《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相關規定,小學科學教師必須要想方設法,利用身邊一切有利的條件,給予學生親身經歷或者操作實驗的機會。例如:《水能溶解一些物質》這一課程教授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直觀的肉眼觀察了解水溶解的過程與結果,只是針對水溶解的一些知識僅僅是停留在表面上,簡而言之,大多數學生只知道水能夠溶解一些物質,但是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強弱卻是不甚明白。針對這個教學問題,教師如果僅僅用口頭表達直接性地解釋出來的話,雖然能夠教會學生這方面的知識,但是卻無法讓學生獨立自主的思考。所以,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引導式發問的方法,比如詢問學生: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同等的嗎?帶著這樣的問題,一些學生就會產生疑問和好奇心,那么接下來趁著這個機會,教師可以繼續將問題的深入進一步深化,逐一引導學生自己慢慢發現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樣的。
2.3給予適當的引導:
無論是科學實驗又或者是科學問題的解答,教師如果僅僅是傳授答案的話,那么也僅僅是授之以魚,這種方法顯然沒什么根本的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根本的目的便是授之以漁,對于這一點,教師就需要在學生解決問題的時候,不能單單說出答案,而是要指出一條可以解決問題的線索,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去解決問題。例如:在《聲音變化》這一課程的教學中,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教會學生熟悉并且掌握聲音在不同環境下的變動情況,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是適當地引導學生展開幾個方面的實驗,例如:兩個物體遠近聲音的變化、在不同物質中聲音傳播的速度變化等等。通過這種比較分析的方法,在實驗進展的時候,慢慢指引學生進行“聲音遠近變化”以及“聲音環境變化”等實驗,進而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切實讓學生了解課程設置的目的以及方法。或許在實驗操作階段,一些小學生因為第一次接觸到陌生事物有些不習慣,但是只要通過循循漸進的引導以及教學,這種不習慣的觀念才能被克服。要想鍛煉小學生的創新精神,一味地告知學生結果顯然是不適合的,這樣雖然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但是起不到真正培養小學生獨立自主的課程目標。而引導教學方法則不一樣,在給予學生一條可以順延的線索之后,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和學習,充分了解這個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一些特殊的細節,在實驗之后,學生在潛意識中將會形成實驗的記憶,這種記憶往往是非常深刻的,對學生日后的成長將會非常大的作用。
3結論
小學科學教學的改革,一方面體現出了我國教育制度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另一方面則是體現出當前我國教育環境改革的必要性。通過長期的研究和實踐,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科學教學的改革路程是一條非常艱辛而又漫長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教育工作者必須要秉承堅持不懈的信念,用于破除陳腐教育思想,用科學、可持續、創新的眼光指導科學教學,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設計專業的教育環境以及教育方法,只有這樣,整個教學改革才能順利展開,只有這樣,教學改革前進的道路才能實現新的突破。
作者:鞏鳳華 單位: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
[1]徐敬標.小學科學教學滲透科學史教育的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0年08期.
優秀小學科學論文范文三
一、小學科學教材與教學現狀分析
1.關于教材
現在小學科學教材在很多方面都沒有體現出學科的特點,教材在選擇和編排方面的科學性不強,教材中的很多內容不利于學生進行科學的學習。科學課主要在于增加學生的科學知識,并且掌握一定的科學概念,但是在小學的科學教材中,教師由于受到教學條件的限制,不能選擇符合新課程要求的教材,很多教材不僅排版的質量比較差,而且其難易程度與學生的接受能力不相符。教材的選擇需要考慮學校所在的地區特色,這樣教師才能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背景開展教學。2.關于教學現在小學在開展科學課的時候都沒有系統的規范,很多科學課的教師并不是具體的專業人員,科學課知識作為一門副課在大多數的小學存在,班級里學生的數量較多,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僅負擔的學生人數較多,而且需要跨年級進行備課,這就要求教師帶領學生開展各種活動,而且需要學校提供大量活動器材和實物材料,并且配備相應的教具和學具,這對科學課教師而言,他們要承擔的任務更是重上加重。學校的重視程度不足,相關的教學設施欠缺,這些因素不利于教師將規定的內容有效地傳遞給學生。
二、有關小學科學教材與教學現狀問題的對策探討
1.通過不斷研究編寫科學教材
現在很多小學運用的科學教材都是結論性知識偏多的版本,這些內容對于小學生而言有很大的理解難度,純粹知識的學習是違背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的,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本地的實際需求編寫更加有針對性的教材,在呈現知識的同時可以配置一些插圖,這樣形象化的編排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教師在上課之前還可以自制一些科學的教具,將科學的內容以實驗的形式來進行,這樣的方式可以加強學生對一些抽象知識的理解。
2.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指導
科學教師的成長需要學校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很容易產生困惑,再加上有些小學缺少教學資源來提高科學課的教學質量,因此積極地參加不同形式的培訓就顯得十分重要,科學教師通過培訓可以充分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模式,并且可以提出自己在科學課堂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分析和討論,這些問題可以得到更多的解決方案。
3.學校要重視科學課
學校要改變對科學課的態度,在科學課教師的配置方面,不能把其他學科的教師安排在科學課中,因為科學課需要專業的教師來開展,而且學校應該注重科學教師提出的意見,投入資金來購買必要的教學設備,積極支持各種形式的科學活動,這樣的科學課才能夠達到新課程規定的要求,學生才能夠真正地培養科學的學習態度。
三、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的科研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其專業素質的影響,作為一個小學科學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而且還要有不斷學習的科學態度。僅僅靠有限的教學經驗是不夠的,教師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還要加大科學研究的力度,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及教學要求。
優秀小學科學論文范文四
摘要:
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讓當代教育工作者的教學理念得到更新,教學目標也發生改變。將創新精神的培養納入到小學科學教學目標體系,是完善科學教學工作的重要舉措。在科學課堂教學中重視小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才能體現科學學科的特色,讓小學生找到思維擴展的平臺。實現創新精神培養目標,還需要教育工作者進一步努力,開創全新的教學方法。本文以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主題,展開了探討與分析,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關鍵詞:
小學科學;創新精神;課堂教學;培養;條件
引言
新課程標準的內容,給小學科學教師帶來了許多新的啟示。越來越多的科學教師開始反思,通過科學學習,小學生們到底能不能愛上科學、學會觀察、學會思考。科學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主要陣地,如何促進科學課堂培養創新精神作用的發揮,仍然值得每一位科學教師去思考。
一、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困難
小學生創新精神的形成與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科學課堂的教學氛圍以及教師所利用的教學方法,小學生的個人學習心態,都影響著其創新精神的形成。目前,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困難有以下幾點:
(一)科學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死板
科學課堂教學氛圍,影響著小學生習得科學知識的心態與情緒。只有和諧的課堂氛圍,才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創新精神的培養,也需要和諧課堂氛圍的支持。但在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中,許多教師沒有認識到科學學科的特色,一直利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實施教學。教師過于重視小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及本班學生的考試通過率,讓科學教學偏離了正確的方向。教師過多的講解,剝奪了小學生互動的權利,導致了課堂氛圍的死板,不利于小學生創新精神的形成。
(二)課堂探究學習的條件不足
探究學習,是科學知識習得的正確方式。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組織小學生對未知的科學知識進行探究,是體現小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的重要方法。但許多小學科學教師并不認可探究教學手段,認為小學生什么也不懂,將課堂交給小學生,只會讓課堂變得混亂無序。教師沒有給小學生提供探究科學知識的時間與空間,沒有給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使創新精神的培養目標無法達成。
(三)科學課堂實踐性有限
小學科學課本上的科學知識是有限的,是靜態的。科學知識來自于生活,生活是無限的、動態的。只有將課本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才能激發小學生的創新精神。但大多數科學教師比較重視理論知識講解,忽視了實踐活動在科學課堂中的引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比例不同,不利于小學生內化科學知識,也限制了小學生思維的進步。
二、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方法
解決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局限性問題,是培養小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舉措。響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構建和諧的科學學習環境,培養創新精神
首先,教師要重視個人民主意識的建立。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將民主視為課堂教學的原則之一,給小學生更多參與課堂的機會,讓小學生表達與發言。教師不要將自己視為課堂的權威,將自己的主觀想法強加在學生身上。無論學生的科學成績好與壞,教師都要認可學生的個性化想法,鼓勵學生。其次,教師要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小學生在科學課堂中發散自己的思維。教師要重視課堂互動對教學活動效率提高的積極作用,并利用師生互動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像在講解有關于觀察植物的知識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牽牛花。教師可以就牽牛花的外形與學生溝通,說一說牽牛花像什么。一些學生說像喇叭,一些學生說像帽子,還有學生說像垃圾筒的蓋子。用合理互動營造和諧的科學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放。
(二)提供良好的探究學習條件,培養創新精神
重視探究學習條件的創設,給學生創新精神的形成奠定好基礎,需要教師認可小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具有好奇心,是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也是創新精神形成的前提。小學生對每一種新鮮事物都感到好奇,才能積極學習科學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活小學生的好奇心。像在講解指南針知識時,教師可以玩轉圈指南方的游戲。教師讓學生每人說一個自己想要挑戰的圈數,轉圈之后提問“哪面是南?”的問題,回答正確則挑戰成功,反之,失敗。當許多小學生失敗之后,教師可以用指南針挑戰小學生認為不可能的圈數,成功答出哪面是南的問題,以此來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小學生投入到指南針知識的探究中去。
(三)引入更多實踐學習內容,培養創新精神
科學知識來自于生活中,小學科學課本中的知識點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要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需要重視實踐學習內容的引入,讓小學生意識到原來生活中有這么多奇妙的現象。實踐內容是最有力的科學證據,能夠促進小學生科學學習意識的堅定與開發新科學知識興趣的提高。像在講解各種各樣的蘑菇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組織一次采蘑菇實踐活動。將科學課堂設于真實的大自然中,讓學生在實踐中去發現大自然的神奇,發散思維,建立創新意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創造潛能是無限的,而教師要做的,就是利用教學內容與活動,對小學生的創新潛能進行開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體現科學學科特色的關鍵。只有小學生建立創新意識,能夠在科學課堂或者日常生活中去發現、發明一些新奇之物,才能讓小學生的思維越來越開放。給小學生打造良好的發展平臺,是小學科學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