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粽子的歷史演變,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粽子的歷史演變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2012年粽子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亦傳播甚遠。日本、越南以及華人聚居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習俗。
粽子的區別
因地區不同,由材料以至粽葉,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連“裹”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由于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其中比較著名的粽子有: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采用果脯為餡。
湖州粽呈特有的長條形,形似枕頭,故有“枕頭粽”之稱:又因其身形瘦長,中間凹,兩頭翹,頗具線條美,小巧優雅,故有人戲稱其為“美人粽”。湖州粽基本都是純手工制作,很是考究;用料亦多種多樣,如醬油、鮮肉、豆沙、蛋黃等。現今湖州有名的粽子有震遠同、諸老大等。
廣東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個頭較小,正面方形(金字塔),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狀如錐子。品種較多,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咸蛋黃做成的蛋黃粽,以及雞肉丁、鴨肉丁、燒肉、冬菇、綠豆等調配為餡的什錦粽,風味更佳。
江南的粽子名聲最盛,做法也復雜,尤其是餡,變化多樣。和北方粽子的一個重大差異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預先用稻草灰湯浸漬,與肉餡相蒸,香味撲鼻。
北方的粽子,多是糯米所做,蘸白糖或紅糖食用。國內的粽子,以江南嘉興出產的最為有名,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譽。
粽子的多樣品種
“竹葉粽”:取竹葉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凈,夾棗、栗、綠豆,以艾葉浸米裹,入鍋煮。
“甜茶粽”:取真武山優質甜茶取汁用來制作粽子,其粽子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去膩消食,營養豐富
“臘肉香腸粽”:臘肉香腸包的小粽,入口就有過年團圓的氣息。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軟,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蓮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塊包粽,火腿要金華者,精肥適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蛋黃粽”:中間一個蛋黃,蛋黃必須采用上好雞蛋,入口甜咸而不反感。
“九子粽”:唐玄宗李隆基曾賦《端午三殿宴群臣》詩一首,里面一句就是稱贊九子粽的: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只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并且九種顏色的絲線扎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
[粽子的歷史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