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提供到的有關傳統手藝初三作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哦!更多的相關內容請關注大學網
傳統手藝初三作文
我從小就愛古代的發明,特別是造紙術。造紙術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首,受人喜愛,我也非常喜愛。
造紙術才在3000多年前就發明出來了,只是那時候的造紙術技術不是很成熟,而且造出來的紙非常粗糙,紙上有很多雜質,紙很厚,不易折,價格非常低廉。直到東漢時期,一位叫蔡倫的人,對造紙術進行了改造,改造過后的造紙術造出來的紙非常薄,紙對著太陽光,太陽光就從中穿過,紙輕薄如紗,比沙還薄,便于捷帶。這種紙還當成了貢品,上貢皇家。我常常用造紙術做一些再生紙,因為我喜歡造紙術。
我平時在家里用一些不用的廢紙一片一片的撕得粉碎,然后用清水泡一天,等水變得像牛奶一樣白白的時候,再用小木錘砸碎里面的紙塊,砸完了,用小篩子輕輕地把紙篩出。可我一不小心,把紙漿全倒了出來,看來,又得重做了。我好不容易地篩好了,那篩子放到太陽底下曬,在一旁看,我看得都入神了,好像看到了一個雪白的紙精靈在陽光下輕輕跳舞,飛舞著潔白的裙子。我真想和“精靈’’一起跳舞,可我怕會傷到這個脆弱的“精靈”。我的“紙精靈”可以從篩子上拿下來了,我小心翼翼地拿下了紙,把紙捧在手上。我喜歡這個古老的手工藝——造紙術,造紙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以前人們用紙寫字,現在的人,稍微改良了造紙術,造出了柔軟好用的餐巾紙,還有“再生”紙。現在,紙巾“王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成員,這些,都是從古代造紙術改良來的,現在我們可以用紙寫字、畫畫,紙還有很多用途,要等我們發現。
紙的做法簡單,紙的用途卻有很多,感謝先人創造了紙,我愛古典工藝——造紙術,它為中國創造了奇跡,為世界創造了奇跡。我愛古老的手藝——造紙術。
傳統手藝初三作文
今天,是星期四,我們要去勞技中心了。同學們早早來到教室,熱烈的,猜疑的,討論著,今天我們會做些什么東西?
過了一會兒,老師叫我們排隊下樓。我們出發了!走在路上,行人用疑惑的目光看著我們,好像在想:這些小學生們要去哪?去哪干什么?而天上的小鳥,好像回應他們一樣,嘰嘰喳喳的叫著,告訴他們我們要去勞技中心了。
我們到了勞技中心,進行分班。我們的第一節課是電鋸木藝,這個我們已經做過了,但是上次我們做的是筆筒,而這次老師給我們加大難度,這次我們要做的是拼插餐桌,老師沒有講些什么,就讓我們做了。我先把示意圖畫出來,給老師看了以后,我就開鋸了。我先鋸出桌面,再舉出桌腿,拼插一下,粘一下,就做出來了。
中午,我們吃過午飯后,看了一會兒電視,就要上第二節課了。第二節課的教室在二樓,從外面看,他與別的教室沒什么區別,但是當你走進去以后,一陣濃濃的中國風,就會向你吹來。用相框裝著的皮影,被掛在墻上,它們神采各異,穿著不同,身份不同,但是每個皮影都有惹人喜愛的地方。教室后面擺著陶制的老虎,猴子……各式各樣,讓人眼花繚亂。教室最前端,緊挨著黑板兩側,擺放著兩個天安門的縮小版泥塑。還有那桌桌椅椅全部是用木頭做的,桌子上,椅子上,那些深深淺淺的紋路,雕刻的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一段段輝煌的歷史。
接著老師告訴我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做風車。說道風車,小時候我可是最喜歡玩風車的,但是我從來就沒做過。老師先發給我們一個完整的風車輪,一打紙,一個圓環。老師想讓我們自己做一個風車輪,老師提醒我們,注意風車輪的方向,兩個風車輪方向不一樣,風車就轉不起來。我本來就不適合觀察細致的東西,這可把我難壞了。我的雙眼不停的在兩個風車輪上來回的看,直到把眼睛看暈了,我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老師看見了,就過來幫我做。只見,老師也在兩個風車輪上來回看,原來老師也要認真的去看,才能做出來。老師幫我做好了第一個,剩下的只能我自己做。10分鐘過去了,我終于把所有的風車輪都貼好了。老師又發給我們一個竹棍做的風車桿,讓我們先把老師剛剛發的兩個小紙片上貼滿雙面膠,再把牙簽貼上去。讓后把這個東東插到風車桿上。然后再按上小鼓,最后把風車輪插上去。風車就做好了,只要風輕輕一吹,小鼓就會發出愉快的響聲。
看著歡歌的風車,我開心的笑了,小時候玩風車時的快樂全都回來了。以前在商店里賣的,可能比我做的精美別致,但是它帶給我的快樂遠不及這個簡陋的風車。因為,這個風車是我自己做的,我在做風車時遇到的困難,全部都變成這個風車的風彩。這個風車讓我明白了,有時候,別人做的再好,也不及你自己做的不好的,因為,是自己用酸甜苦辣匯聚而成德。
風車還在歡歌笑語,而我則在思念小時候的快樂時光,和風車帶給我的啟示。
傳統手藝初三作文
今天,奶奶帶我們去慈溪沈師橋老街走了一圈,那里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在老街上,我們看見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爺爺在做一種從前沒有見過的小吃,叫“老鼠糖球”,光聽這名字,就讓我垂涎三尺了。老爺爺的案板上整齊地擺放著麥芽糖、豆沙、松花粉和黃豆粉等材料。老爺爺先把橙色的麥芽糖掛在一根細細的柱子上,慢慢拉長,再對折,拉長,再對折……這樣子反復無數次,一直到麥芽糖變白,很軟了為止。接下來,老爺爺又有條不紊地把搓好麥芽糖搓成圓球,壓扁,在上面鋪上一層豆沙,像包餃子一樣捏起來,然后再搓成長條形,一邊搓,還一邊撒上松花粉。這松花粉可香了!由于麥芽糖很黏,拉開后會留下一條細細長長的麥芽,像老鼠的尾巴一樣,所以老底子人們叫它“老鼠糖球”。它吃起來甜甜的,軟軟的,非常美味。
現在只有這個七十多歲的老爺爺會做“老鼠糖球”了,我多希望這個手藝能永遠流傳下去呀。
[傳統手藝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