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百折不撓的求職故事
求職,是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來向企事業單位尋求為其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獲取合理報酬,作為物質生活來源的一種過程。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百折不撓的求職故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百折不撓的求職故事1
1980年,他出生在洮南市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直到上小學時,他家還一貧如洗,買不起一輛自行車,甚至交不起學費。從家到學校的十幾里路,他每天都是走著來回。那時他在班里很自卑,沒有像樣的衣服穿,一到交學費時,他就愁得吃不下飯。看著母親四處借錢,他心里特別難受,為此他刻苦學習,想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沒有條件買輔導資料,更沒有參加任何一個補習班,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教科書和學校里發的幾本練習冊上。他的學習目標很明確,就是把書翻爛把內容吃透,把書本上的知識全裝在自己的腦子里,然后去考試。1996年的中考,7門功課有5門他考了滿分,被市里的重點高中錄取。
高二時,他因理科成績突出被選拔參加奧林匹克競賽,獲得了全國第二名的好成績。為此吉林大學物理系向他提前下達了破格錄取的通知書。高二就懷揣大學錄取通知書,沒有壓力的學習,讓他成了同學們羨慕的對象。而好運卻沒有眷顧他,這一年,春天里先是大旱,莊稼幾乎絕收,到了夏天又是陰雨連綿,暴發了特大洪水,沖垮了家里的田地和僅有的兩間房屋。此時,他內心很煎熬,看到妹妹還要上學,看到家里父母每天為生計發愁,他放棄了那張破格錄取通知書,瞞著父母去了內蒙古一家木材廠打工。那段時間,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每月拿600元的工資。半年后,他把3000元錢通過同學捎回家里,說是學校發的獎學金。這時他的父母還蒙在鼓里,一直認為爭氣的兒子在讀高三。
1999年3月,家里的情況好些時,他掙夠了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就又回到學校參加高三的學習。這時離高考也只有三個月的時間,他每天只睡6個小時,惡補缺失的課程。那年的高考,他以優異的成績被南京一所本科院校錄取,而錄取書上標注的學費是1萬元,他又犯愁了。
好在學校得知了他的情況,可以暫緩交學費,還安排他在學校食堂勤工儉學。一到下課,別的同學都去玩了,他則在食堂里打工,每天有8元的收入,他算了一下,照這樣的速度離還清學費還差很遠。禍不單行,大二時,妹妹來信告訴他:家里有人要債,父母都病了,她不能上學了。他立即就做出了輟學的決定,于是他給妹妹回信:別為錢的事發愁,我已找到了兼職,每月2000元收入,能讓你上學和幫父母治病。接著他很快辦理了退學手續,在“南京硅谷”的.一家電腦公司做了一份短時工。大部分時間,他是在南京街頭舉牌做家教。在家教中,他把自己的奮斗歷程言傳身教給學生,收到很好的效果。
2002年1月,他用打工和做家教掙來的錢,不僅支付了妹妹的學費,還幫助家里還清了數萬元債務。這時他又萌生了去學校讀書的念頭。正好家鄉一家高中聽說了他的經歷,決定免費收他入學。經過五個月的艱苦學習,在當年的高考中,他又順利地考取了大連理工大學。
在大學里,他仍然靠做家教維持學費和生活費。只不過,此時的他把家教做出了名堂,“老師只研究怎么教,而我研究的是怎么學。”他從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入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家教方法。在北京舉辦的一次家教業務能力比賽中,他出色地講解了整場比賽中最高難度的題目,成功地挑戰了每小時4000元的價格標準。漸漸地,他有了“家教皇帝”這個稱號。
大二時,他形成了自己“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家教理論,在新理論的推動下,他的家教業務應接不暇,于是,他決定開辦一家家教公司。隨后,公司規模越來越大,他也獲得了不菲的收入。
到大三時,大部分大學生經濟上還在靠父母,他已經花10萬元為父母蓋起了新房。而他的年收入更是達到30萬元,被稱為“中國最富的‘非富二代’大學生”。好事接踵而來,大學畢業時,他被免試推薦到結構工程專業碩博連讀,還被評為“大連市年度十大人物”。
他叫佟洪江,靠著百折不撓的勇氣成就了今天的小成功。
大學生百折不撓的求職故事2
宋國亭,化工學院94級學生,丹東人。
他生性不安于現狀,在校時競選上校學生會主席,在任期間搞了“三崗”等別出心裁的活動,引起校領導的關注。
畢業后,憑他的資質,很順利地分配到北京一家國有化工單位。
可是國亭人小志高,不甘心在那個單位沉默,半年后果斷辭職,接過一家具有福利性質的綜合性企業,當上了公司老總。
十幾年過去了,國亭的公司也像他本人一樣,進入了而立之年。
現在,我的學生們經常從全國各地傳來他們成功的消息,不少的人都對我當初的點撥銘刻在心,有的甚至用我的“樂觀、自信、寬容、堅韌,在夾縫人生中闖出屬于自己的`輝煌之路”言論做座右銘,指導自己走向,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
梅花香自苦寒來,我當年的心血沒有白費,孩子們大了,都成材了。
每每想起和學生們在一起的日子,心里就充滿了感動。
有付出就有收獲,學生們在社會上做人的成功,就是我幾十年心血付出的最大收獲。
在天津科技大學工作期間,我的辦公室成為我和學生暢談理想與人生的樂園。
我喜歡把我自己幾十年的人生經驗講給他們聽,讓他們懂得“正人先正心,懷大志者需把目光放遠”的道理,教給他們學會“感情投資”、“提高人格魅力”、“五指彈鋼琴”、“坦蕩豁達”、“積極樂觀”等等提高綜合素質的方法。
大凡與我經常接觸的學生,或多或少地受我的影響,我的這些說教對他們后來的求職、就業,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大學生百折不撓的求職故事3
小林是河北石家莊法商職業學院一名大二的學生,學制三年的他還有一年即將畢業。考慮到以后肯定要來北京發展,小林一周前就和同學來京一起租了個小平房,準備到各個招聘會去“碰碰運氣”。當然,這次的“大學生見習就業雙選會”是他和同學的首選。
記者見到小林的時候,他正在“大學生見習就業雙選會”門口發愁,原來他忘記帶學生證了。在記者的'幫忙下,小林進入了雙選會現場。幾乎還沒和記者怎么聊他的經歷,他就一個展臺接一個展臺地推銷起自己。小林很實在:“我下一年還有5600塊的學費,租房子也要200多塊錢,怎么也得找個工作把這些錢給掙下來。”
雖然是見習就業雙選會,但是不少招聘單位還是提供全職職位。對此,小林也覺得很合適:“第三年基本上沒什么課程了,我就準備在北京闖蕩了,所以我準備提前就業。” 對于提前就業,小林打好了算盤,他希望的薪水是稅前每月1500元,“不管吃住也行,我算了算,這個錢在北京我還是能活下來,省著點花唄。”希望提前就業的小林此前還去過不少人才市場,但是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崗位,他對記者說:“有不少崗位都是中介提供的,都要交費,我也不敢隨便交費,怕被騙了。”在雙選會上轉了一上午,小林投出去五六份簡歷,“我就等消息了,如果讓我去見習我也想先干著。”
大學生百折不撓的求職故事4
李五一,化工學院85級學生。這個女孩子在校時就很有闖勁,發表演說競爭上校學生會副主席。遺憾的是她畢業時正趕上動亂,學校一個學生也沒留,她只好到我幫助聯系的廣州一家食品企業工作了。后來因為戶口不好解決,她不情愿地回到了新疆老家,干的是造紙專業。一連幾年我沒有聽到她的消息。
直到后來,她終于按耐不住躁動的心,只身一人跑到北京中關村發展。開始,她在一家電子公司打工,當公司因為經營不善黃了的時候,她在客戶的支持下,勇敢地創辦自己的公司。我知道她不是學電子的.,但是她善于用人,就像我當初對學生講的:“我可以不懂專業知識,但只要我具備了人格魅力,我就可以雇高級專業人才為我服務。”五一正是如此,她雇來了清華大學少年班畢業的高材生,一直在幫助她發展公司,現在,五一已經做得很好了。
大學生百折不撓的求職故事5
臨近畢業的時候,我校許多同學躺在屋子里睡大覺,也有的同學苦于經濟困難,不愿四處奔走,只是放任自流地聽天由命。
劉忠學,湖北人,我校機械學院畢業生。他是當時的機械學院記者站站長,經常請我去給小記者們傳授新聞寫作知識。這個學生腦瓜靈活,我平日里閑聊中的許多話他都一一牢記在心。
畢業的時候,他借了不少錢用于跑全國各地的人才市場。后來聽他說,他去過重慶、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深入到用人單位求職。因為他口才好,具有相當的文字水平,重慶的一家部隊科研單位和北京清華大學一家企業都看好他。后來,他權衡利弊,還是選擇了離他老家較近的湖北省神龍汽車有限公司,在那里做報紙編輯工作。當他的'工作定下來之后,很感慨地對我說:“都說工作不好找,你不去找當然不好找了。我光火車票就花了2000多遠,其實很多用人單位還愁找不到合適的人呢。”
大學生百折不撓的求職故事6
田雨,也是機械學院學生,和我關系很近,經常到我家里玩。這個孩子性格內向,不善言談,但實在的很。畢業的時候,我為他笨嘴拙舌的樣子擔心,怕他氣質、形象欠佳,找不到好工作。沒想到,由于他的韌性,竟然也會心想事成。
當時天津市的一家化工研究所到我們學校招聘,等田雨知道消息的時候,人家名額已經招滿了。記得當時我為此事還很著急。可是后來田雨告訴我,他被錄用了,我奇怪,問怎么錄用的?他說:“人家是招滿了,我怎么說也不行。可是我不死心,就跑到人家單位軟磨硬泡,他們被我的.執著感動了,就請示了領導,愣是增加了一個名額,把我錄用了。”看著孩子喜笑顏開的樣子,我這個當老師的別提多高興了。
大學生百折不撓的求職故事7
北京林業大學的劉舒顏畢業后在一家外企工作,這也是她應聘的第一份工作,女大學生求職故事:椅子搬回原位工作到手。和求職中屢屢受挫的同學相比,她幾乎算一次成功。當別人向她討教經驗時,她說,“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在找工作時也適用。
劉舒顏應聘的第一家單位是美國一家保健品企業。那時,公司只招聘客服助理一人。為順利進入面試,小劉開始做簡歷準備。她說,現在很多大學生從網上下載簡歷,沒有新意,容易被企業冷落。為此,她寫簡歷時,結合招聘職位溝通能力要強的特點,強調自己食品專業出身,性格開朗,尤其突出曾任校園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助理團外聯部部長、副主席職位等諸多細節,表明自己溝通能力強,適合客服崗位,職場故事《女大學生求職故事:椅子搬回原位工作到手》。
一周后,小劉和20多名應聘者一道順利過關。復試時,劉舒顏特意找件整潔的衣服穿上,“穿衣問題雖是小節,卻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她還特地提前半小時到達,“守約不是大事,卻能給人嚴謹的好印象”。復試由總經理親自主持,是一對一的交談,劉舒顏剛開始也很緊張,因為與她一起前來的應聘同學比,她的優勢并不特別突出。當主考官要求她“介紹下你自己有什么特點”時,劉舒顏冷靜下來。她拿實例回答考官:大三下學期,一邊準備六級英語和期末考試,每天還要抽兩小時到社團工作,由于合理安排工作和學習時間,在完成工作的同時,英語六級考試也順利通過。
在學校擔任社團工作期間,她負責聯系用人單位來學校舉辦講座和招聘活動,這對沒有任何“關系”的她是一種挑戰。她經常從網上挑選、聯系、邀請用人單位,在這個過程中,雖遭遇挫折,卻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她較強的抗挫折能力。
面試完畢時,她把椅子輕輕搬回原位。這時,主持面試的總經理臉上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并熱情地說再見。
因為這個細節,她成為惟一被錄用的應屆畢業生。招聘經理后來告訴她,面試時,考官都會觀察應聘者是否遲到。那天她不但沒有遲到,還是應聘人員中唯一一個把椅子搬回原位的應聘者。這個小小的舉動決定了她最后的勝出。(作者:邱乾謀)
【大學生百折不撓的求職故事】相關文章:
大學生求職簡歷08-10
母親替兒子應聘的求職故事12-02
求職時要記得的禮儀小故事(精選7篇)07-23
應屆大學生個人求職簡歷封面08-28
大學生職業規劃成功故事(精選12則)10-18
工程測量專業大學生求職信08-10
岳飛的故事11-25
亡羊補牢的故事12-30
大學生求職自薦信范文3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