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文明禮儀知識培訓講座內容

時間:2024-09-20 06:56:21 學人智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文明禮儀知識培訓講座內容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下面為大家帶來的是

文明禮儀知識培訓講座內容

  一、為什么要重視文明禮儀

  “講文明、重禮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本學年,我校的德育工作將圍繞“文明禮儀”這一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編寫校本教材、知識競賽、知識講座、評選文明禮儀之星、主題大隊會等。

  一、為什么要重視文明禮儀

  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荀子·修身》指出:“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可見,文明禮儀對于一個人來說是多么重要。下面,我給大家講兩個小故事

  故事一:《張飛問路 越問越遠》

  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張飛和劉備一起趕路,在路上迷了路,張飛就對劉備說,我到前面去問問路吧。張飛是大大咧咧的人,做事魯莽,他走到前面,看到一個老農在田里干活,一把抓住,張飛長的又兇,力氣又大,誰經得住他這么一抓。然后,兇巴巴發問:“喂,告訴老子,到哪里哪里去,怎么走!”那個老農嚇得話都說不出來,還敢告訴他路怎么走!實在沒辦法,用手隨便指了指,張飛一看。“是不是往那邊走?”“是!是!”其實這個農民無心一指。張飛當了真!高高興興地回來告訴劉備,往哪邊走可以到達目的地。結果呢?同學們能不能猜到結果:張飛問路,越問越遠!同學們看《三國演義》,就可以看到這個故事。

  這還是一件小事。不過多走幾步路,還有問路送了命的。

  故事二:《烏江自刎》

  項羽在歷史上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自稱“楚霸王”,可見他的威風。當他與劉邦最后決一死戰的時候,在垓下兵敗,輸給了劉邦的部隊,其實這時候,他的部隊還有戰斗力,只要退回去重新組織一下,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在逃跑的過程中逃到一個叫陰陵的地方,又迷失了道路。

  司馬遷的著作《史記》里的《項羽本紀》有記載: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為什么這個老農民又指錯了路呢,其實,錯誤還是出自項羽自己啊!想想,一個自稱“楚霸王”的人會怎樣對待一個地位低下的農民呢?最后的結果,我想大家都知道,項羽在烏江自刎!清朝的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流下了一段千古絕唱: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其實,如果項羽,對人禮貌一些,就不會走錯路了!也不會自刎于烏江了!

  從兩個故事可以看出,禮儀對人的重要性。禮儀是人的一張通行證,是人的第一張名片。

  二、什么是禮儀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

  禮儀,簡單地講,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范。人們與他人交往的做什么、怎樣做、以及與別人交往時自己的外表方面要注意什么,包括語言、儀容、儀態、風度等。

  一個有禮儀的人總是受到他人的歡迎,給人的感覺總是有道德修養,別人就愿意與他交往。

  其實,我國自古以來就注重禮儀、宣傳禮儀,就是禮儀之邦。自從孔子開始,就不斷地提倡做人要有“禮”,不能隨隨便便。比如說,兒女每天早晨起床,要到父母床前請安,到了學校要向教師鞠躬。老師走路時,你要站在旁邊等老師走過才你走。

  這樣的禮儀隨著時代的前進已經變化了不少,有些禮儀今天看起來還不可思議。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對待別人要誠懇,對待別人要尊敬,對待別人要友好。對自己的家長、對自己的教師,對自己的同學,甚至對于馬路上掃地的清潔工,都應該是這樣。

  三、禮儀應該注意的原則

  尊重原則

  對待長輩容易做到,對待同輩或者不如自己的人不容易做到。一個人與別人交往,不管別人是個什么樣的人,應該發自內心地尊重別人,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適度原則

  1、做任何事都要適度,待人接事要做到適可而止。

  2、與別人打個招呼,時間不能太長;人家還有別的事,你硬要拉住別人,說個不停,不合適。

  3、別人在做事,你硬要跟他說話。不合適。

  4、在教室說話聲音太大,全班就只聽見你的聲音,不合適。

  5、問別人問題,要適可而止,不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對人不禮貌。

  自律原則

  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嚴格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自己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寬容禮讓原則

  就是指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寬容禮讓,學會寬容待人,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有關于寬容禮讓的故事、生活中的事例非常多。比如《小山羊過獨木橋》的故事,大家在幼兒園就已經聽過了。我再給大家講個關于“禮讓”的故事:《讓他三尺又何妨》

  也就是廣為流傳的“六尺巷”故事:相傳清朝首輔軍機大臣張英的鄰居建房,因宅基地和張家發生了爭執,張英家人飛書京城,希望相爺打個招呼“擺平”鄰家。張英看完家書淡淡一笑,在家書上回復:“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后甚感羞愧,立即退讓三尺宅基地,鄰居見相爺家人如此豁達謙讓,深受感動,也主動退讓三尺,于是有了“六尺巷”,也稱“禮讓巷”。這條巷子現存于安徽省桐城市城內,成為中華民族謙遜禮讓傳統美德的見證。如果能夠持這種“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態度,很多矛盾就能夠自然而然地消彌化解的。

  今年,國慶期間,東南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志明教授,因停車糾紛與鄰居發生爭執,進而引發肢體沖突,以致陳教授猝死。寶貴的生命因這種無謂的爭執而中止,一位社會精英喪生于這種偶然事件,令人扼腕嘆息,覺得很不值得。

  如果當事雙方能夠相互禮讓,友好協商,誰的車有騰挪的空間余地,誰先讓路,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見人與人的相處,寬容禮讓是多么重要,希望大家時時記住“讓他三尺又何妨。”

  四、小學生怎樣踐行禮儀

  ㈠要以校規、校紀為準繩,用《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禮儀常識等對自己的言行進行禮儀約束。

  ㈡學習“禮儀”,了解基本禮儀常識

  1、穿著禮儀

  (1)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不穿奇裝異服,少先隊員要佩帶紅領巾。

  (2)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穿背心、拖鞋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

  (3)課堂上不敞衣、脫鞋。不追求名牌鞋,不穿中、高跟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4)不佩戴項鏈、耳環、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5)不涂脂抹粉,不畫眉,不紋身,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

  (6)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

  2、尊師禮儀

  (1)在校道上遇見老師主動停下,微微鞠躬問好,分別時說“再見”。

  (2)進出校及上下樓梯給老師讓行。

  (3)進辦公室要喊“報告”,聽到“請進”后方可進入;問老師要用 “請問”,老師答后要道謝;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打開教師電腦。

  (4)指出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

  (5)虛心聽取老師的教誨,接受師長的教育。

  (6)對老師說實話、真話,不欺騙老師。

  (7)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

  (8)服從老師管理,不頂撞老師。

  (9)與老師交談時,要起立并主動給老師讓坐。

  (10)老師在辦事或與別人在交談時,不可隨意打擾老師,躬身站立一側,等老師辦完事或談完話后再找老師。

  3、升旗禮儀

  (1)立正站立。

  (2)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3)認真聽國旗下講話。

  (4)唱國歌時要嚴肅,聲音要洪亮。

  此外,還有同學禮儀、行走禮儀、集會禮儀、餐桌禮儀、待客禮儀、做客禮儀等,就不再一一展開。這學期,我校德育處組織編寫了校本教材《文明禮儀知識讀本》,主要包括“前言、小學生在校一日常規、小學生文明禮儀、泉州市青少年禮儀普及活動競賽試題200題”四部分內容。希望老師們能夠利用早會、班隊會時間組織同學認真學習,課后有時間,同學們也可以自己學習。下一階段,學校將組織文明禮儀知識競賽,希望同學們早點做好參賽的準備。

  ㈢正確使用“禮儀”用語

  對別人表示尊敬時,用尊稱您

  對老年人,可稱老爺爺、老奶奶、老大娘、老師傅等;

  對中年人,可稱伯伯、叔叔、嬸嬸、阿姨等,

  對比自己稍長些,可稱大哥、大嫂、大姐。

  與海外交往時,可使用小姐、先生、夫人等稱謂;

  說話語氣要和藹,可運用一些委婉的語氣詞,如吧、呢、嗎;

  當請求別人做某事時,應使用表求客氣的詞語,如請、麻煩、勞駕等,

  當得到別人幫助時,要說謝謝、非常感謝;

  當妨礙了別人,給別人帶來麻煩時,應主動說對不起,請原諒;

  當別人向你道歉時,應主動說沒關系。

  (四)學習“禮儀”要重在實踐。文明禮儀,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為它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勢力, 需要長期培養教育,才能見效的。比如,有的同學一進校園,主動彎下腰撿起廢紙、果殼等,多么愛護我們的校園;比如,有的同學一見到老師,立即主動問一聲:老師好;見到客人,問一聲:叔叔好、阿姨好;校長、老師、客人的心里都為同學們的有禮貌而感到高興。做錯事了,說一句“對不起”就能增進同學之間的和氣,我們自己的心里也會感到快樂。

  我給大家提個建議,大家每天可以開展“六個一”自省工程活動,自省內容為:每天叫一聲長輩、撿一張廢紙、參加一次勞動、遵守一天紀律、掌握一個知識、幫助一次他人。

  每一天臨睡前,再反醒一下,今天這“六個一”我做到了嗎?還有哪里做得還不夠?明天再堅持做好。這樣,從一點一滴做起,持之以恒,我們就會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心靈美好的人。

  同學們,禮儀,是立身之本!人生活在社會里,注重儀表形象,養成文明習慣,掌握交往禮儀,融洽人際關系,這是我們每一個人一生中必修的一門課程。作為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現代人,注重禮儀的自我修養,在學習和運用禮儀中,展現出個人的教養;在社會交往中,有所為,有所不為,自覺地運用禮儀規范,嚴格要求自己,方能做到“舉止文明,處世得體”,方算知書達禮,方稱得上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同學們,禮儀,也可以說是立校之本,是創建和諧校園的重要手段。我們尊重了別人,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大家有了禮儀,我們的學校會更和諧。希望同學們學禮知行,爭做文明學生。也相信禮儀教育會是第十一小學的一朵燦爛之花,一定會香飄在校園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知識培訓講座內容】相關文章:

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內容06-29

交通安全知識培訓內容10-23

小學生校園文明禮儀培訓知識11-25

工會經審知識競賽培訓試題及答案相關內容05-16

心理健康知識小報內容10-24

消防安全知識教育內容03-29

培訓專員的工作內容(精選11篇)07-26

關于文明禮儀的黑板報內容資料02-06

學校安全教育培訓內容04-29

中醫健康知識講座總結(通用13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