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精選5篇)
當去接觸不知道的一個情況或事件,我們有必要仔細地調查清楚,并最終寫出有價值的調查報告。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的狀態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 1
[摘要]本次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以重慶部分高校為樣本,從對當前大學生的生命認知現狀、生命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加強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對策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本文主要根據調查問卷分析數據結果,以當前大學生在生命認知和生命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思考有助于加強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對策,以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關鍵詞]大學生;生命認知;生命教育;珍愛生命
據統計,在我國,15―34歲的這一年輕人群體的死亡原因中,自殺竟成為了第一原因,其中大學生自殺更為突出。大學生自殺率是同齡人口的2―4倍,且仍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當前,大學生自殺或投毒等傷人害己的惡性現象常見于網絡報端,這些都反映了部分大學生漠視生命、否定生命的不正確的生命認知和生命態度。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以問卷的形式重點研究大學生對生命的認知和生命教育情況。根據了解到的大學生生命認知和生命教育的基本情況,為了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筆者給出自己的建議。
一、調查時間
20xx年11月――12月
二、調查地點
重慶師范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重慶科技學院、四川美術學院、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大學、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三、調查對象
以上8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以及少部分研究生
四、調查目的
了解當前大學生的生命認知現狀,發現大學生生命認知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了解當前大學生生命教育情況。在了解問題之后找出加強生命觀教育的對策,讓大學生學會珍愛生命(包括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五、調查方試
問卷調查
六、調查數據分析
本次所有數據分析均采用SPSS20.0,本次調查一共發放1600份問卷,回收1558份,回收率為97%。
(一)生命認知的現狀
1.對自己生命的認識
對生命的認識是從認識自己的生命開始的,所以,筆者在調查的時候首先調查了大學生對自己生命的認知。筆者認為,在大學里,對自己的大學有明確的規劃非常重要,規劃可以給大學生奮進的力量和前進的方向,如果沒有規劃就有可能導致在大學中一事無成,筆者認為,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活,過一個有意義的大學生活,這是珍愛生命,對生命負責的一種表現。
在此次調查中,有792人有明確的大學規劃,占數據總量的50.8%,有765人沒有明確的大學規劃,占數據總量的49.1%(見下圖)。根據這兩組數據的對比可以得出,當代大學生在對自己的大學生活的規劃并不是很好,雖然有一半的學生有自己的大學規劃,但同時也有接近一半的學生沒有明確的大學規劃,這就說明在大學生中間還有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沒有規劃,沒有規劃的學生就很有可能在學校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大學是可以讓我們成長的一個很好的階段,但是如果不珍惜自己的大學時光,不好好利用大學時光也可能導致一無所獲。
早睡有益于身體健康,保護自己的身體也是珍愛生命的表現,所以筆者在調查中也對大學生的睡覺時間做了一個調查。
在大學生中間,很多人都有晚睡的習慣,但是晚睡對身體的'影響并不好,然而從筆者所調查到的數據中可以看出還是有很多人晚睡。在此次調查中,23:00之前睡覺的只占5.5%,在23:00――24:00睡覺的占60.7%,在00:00之后睡覺的占了33.8%(見下表)。這說明在大學生中只有較少的人能夠做到早睡,在這之間,我們不排除有一些學生是有特殊原因需要熬夜,不得不晚睡,但同時也有一些同學是因為打游戲等而晚睡。有許多同學都認為自己比較年輕,晚睡也不會對自己造成不好的影響。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并不注意生活的細節,同時也可以看出大學生珍愛生命的實際行動還比較缺乏。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或者是不如意的事情,在挫折面前,有的人可能會采取一些不恰當的方法,比如自殘,這種行為顯然是不珍愛生命的行為,所以,在本次調查中,筆者也設置了與此相關的問題。
在問到“您是否有過自殘(包括心理自虐)的行為?”時,有185人選擇了是,占總體的11.9%,有1369人選擇了否,占總體的87.9%。這說明大學生對自己的生命還是比較珍惜的,自己會愛護自己的生命,只有少部分的人不會愛護自己的生命。
2.對其他生命的認知
在對他人的生命的認知方面,筆者主要是考察了被調查者在對待他人和對待動物的生命這兩個方面的態度。在本次調查的樣本中,有367人選擇有傷害(包括身體上和心理上)過其他人的行為,占總體的23.6%,有1191人選擇了否,占總體的76.4%;有317人選擇有傷害過動物的行為,占總體的20.3%,有1238人選擇沒有傷害動物的行為,占總體的79.5%。從這兩組數據可以看出在大學生中只有少數的學生有不珍惜別人的生或動物的生命,還是有大部分的學生都懂得珍惜他人的生命。不論是人也好,動物也好,每個生物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值得我們尊重和保護。
(二)生命教育的情況
大學生生命教育內涵包含生命知識的教育、生命關系的教育和生命價值的教育三個方面。筆者在調查將這其中的內容分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內容: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性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死亡教育這幾方面的內容。通過調查發現,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是比較普遍的,有34.5%的人接受過心理健康教育,有31.8%的人接受過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也是比較多的,有25.6%的人接受過相關的法制教育,而性教育、挫折教育和死亡教育卻是相對較少的,其中最少的是死亡教育,只有6.1%的人選擇接受過死亡教育。這可能和中國的傳統有關,在中國,總是忌諱談論死亡的,因為大家都覺得談論死亡是不吉利的,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談論死亡,死亡教育也就隨之較少了。
有很多學校都有開設生命教育的相關課程,但是很多學生接受生命教育的情況并不是很好,因為有的學生不愿意主動了解,也不愿意主動接受生命教育的相關課程。據筆者調查分析,在本次的調查中,共有544人在大學期間主動接受過與生命相關的課程,占了34.9%,而有997人沒有主動接受過與生命相關的課程,占了64%。所以就會出現有的學校開設了與生命相關的課程,但是依然有一些學生對生命教育并不了解的情況。
(三)存在的一些問題
1.生命認知方面
在大學生對生命的認知中,存在一個矛盾:思想和行為不一致。筆者通過調查發現,現在的大學生知道自己要珍愛自己的生命,但卻不知道應該怎樣具體的來珍愛自己的生命,這就導致他們在現實的生活中并沒有真正做到珍愛生命。筆者認為,從大學生很少有人自殘可以看出大學生還是珍惜自己的生命,但同時也看到他們也在做著影響生命健康的事情,例如晚睡,即使都知道晚睡的害處,卻還是因為各種原因而晚睡。
2.生命教育方面
筆者在此主要調查了學校的生命教育所表現出的一些問題,一是在學校教育中教育內容的缺失,筆者在前面就已經提到過,學校教育中性教育、挫折教育和死亡教育都是比較少的;二是學校教育的形式單一、不新穎,學校教育中主要采取的就是開設課程和講座等形式,這都是比較傳統的形式,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 2
一、調查背景
近些年,大學生自殺、他殺、殘害動物、校園暴力、頹廢消極等事件頻繁發生,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我國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學生是否具有科學的生命意識和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不僅關系到他們一生的命運,也關系到無數家庭的幸福和諧,更關系到國家的前途與未來。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內涵建設過程,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建設和諧校園的基礎,亟待提升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上來。對大學生生命意識進行研究,有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形成積極健康、樂觀進取的生命態度,與他人、社會、自然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
二、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使用的數據來源于 “師范學院生命觀狀況調查”。該調查的問卷發放及回收在校內進行。調查的抽樣方式是在校內隨機抽取學生。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由被調查人員自行填寫,然后再由工作人員收回。本次調查在校內發放問卷80份,共回收有效問卷8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大部分大學生已經有了比較正確的生命認識,但對生命現象的理解還存在一定偏差生命認識,就是讓個體認識到自己生命的存在,認識到他人的生命的存在,認識到世界上一切生命的存在以及生命間的相互關系,正確的生命認識是樹立科學生命觀的基礎。要深刻認識生命,必然要對生命起源進行探討。只有對生命有深刻的了解,知道生命的奧妙才能珍惜生命,這是生命認識的前提,沒有這個前提,學生感覺不到生命的寶貴,生命教育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調查顯示,對“自我與他人、社會的關系”,100%的大學生認為自我與他人、社會是平等的;對“你對大學生自殺和自殘的行為的看法”時,受調查大學生一致認為這是怯懦、無法承受。生活壓力的表現。這些調查數據表明:進入成年的大學生經過高考的洗禮,已對生命有了初步的理解,有了比較正確的生命認識。
對于生命觀的形成影響最大的因素,36%的受調查學生認為父母教育影響最大,而 37%的學生認為生命觀的形成在于學校教育,還有 16%的學生認為生命觀形成于自己的個人經歷,另有 11%的學生認為生命觀的形成主要是同伴的感染。由于生命觀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因人而異。大學生的生命觀的形成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大學生都承認面對傷害動植物的行為時自己沒什么感覺,對生命傷痛抱有漠視態度。對“你怎樣看待大學生傷害他人現象”,91%的大學生認為是對生命的冷漠和殘忍,有 9%的大學生認為沒有找到合理的發泄途徑,是可以理解的。動植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一樣都是整個宇宙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動植物的生命是這樣態度,這不是很可怕嗎?有 9%的極少數大學生認為傷害他人現象是沒有找到合理的發泄途徑,并且可以理解,這不是更可怕嗎?難怪有人遇到一點點矛盾和困難就傷害他人生命或拋棄自己生命。看來,我們的天之驕子對生命缺乏全面而正確的認識,必須加強生命教育,以避免他們以后走上錯誤的道路。
(二)大部分學生具有積極向上的生命態度,但是少數大學生生命態度消極,感受不到生活樂趣,不能正確面對人生壓力,需要重新確立自己的生死觀大學生在短暫的一生中能做多少有意義的事,離不開對生命的感悟和態度。那么大學生的生命態度是怎樣呢?
調查顯示,“你對自己前途的想法”,67%的大學生充滿信心,19%的大學生則順其自然,還有 14%的大學生感到前途渺茫。大學生是國家之棟梁,理應充滿信心,具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才能上報國家,下能對得起父母,對自己的人生作出正確的選擇;在“你覺得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嗎”的調查中,只有 59%學生認為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而 41%學生認為自己樂趣并不多,這表明不少大學生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感覺自己的人生并不精彩。“信心比黃金重要”,只有覺得生活充滿樂趣,才能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才能珍惜生命。在隨后的壓力來源調查中,21%認為是經濟問題,42%認為是感情問題,52%認為是家庭因素,而 57%認為是學習因素,63%認為是對前途的擔憂,另有 10%認為是社會劇變,13%認為是人際關系。可見,大學生已走上人生新的征程,大部分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可忽視的是有38%還停留在感情困惑階段,這說明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生命認識還不夠成熟,容易走進感情困惑的死胡同。
在現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面對激烈的人生競爭,機會稍瞬即逝,我們必須學會調節自己,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新情況。在“面對壓力你會以何種方式應對”的問卷中,41%的受調查大學生尋求自己解決,19%尋求發泄,28%會選擇求助他人,另有 12%則逃避現實。人生不會一帆風順,積極面對遇到的難題,生命才更有意義,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對“死亡的態度”調查中,90%的大學生認為死亡是必然的事,10%的大學生認為死亡是很可怕的。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很堅強,也很脆弱,只有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才能形成正確的生死觀。
(三)對生命價值的感知生命價值,簡言之,就是活得有意義。對“生命價值”的定義首先是肯定自身存在的價值,其次是肯定自己從事的活動的價值,再次是肯定自己之于他人的價值。調查問卷涉及生命價值的項目有:是否自信、對學習生活的評價、朋友關系、生活的主體性等。
是否喜歡自己,是自信的基礎。調查顯示,67.1%的大學生喜歡自己,23.1%的大學生不置可否,還有9.8%的大學生稱“不喜歡自己”。 是否自信,還體現在遭遇挫折時,是否仍能相信自己并愿意努力克服困難。調查結果顯示,64.60%的大學生的態度較為積極,認為“沒關系,下次會努力做好”, 27.80%的大學生因此否定自己,覺得自己“無用”。 人際交往,尤其是同齡人之間的交往,也是體現自身存在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調查發現,幾乎所有大學生都有好朋友,并且好朋友的數量較多,擁有超過10個好朋友的人數百分比最高,占34.80%,其次是有3一6位好朋友的,占34.40%。而沒有好朋友的學生經常產生自殺念頭的比率卻高達26.10%。因此,培養大學生積極樂觀的性格,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緩解大學生的壓力,減少大學生自殺幾率。生活的自主性和主動性也是體現自身生命價值的重要方面,“自主”指的是自己有決定權,而“主動”則反映積極的生活態度。大學生身心已基本發育成熟,有60.10%的大學生認為“有自己的主見”,但同時也有28.60%的大學生“容易被別人的看法左右”,甚至還有2.80%的大學生“一切聽父母的”。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 3
一、大學生生命觀現狀的調查設計與組織實施
為了更好地了解大學生的生命觀現狀,加強和諧理念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工作機制研究,xx年3月份我們作了大學生生命觀現狀的調查。調查主要采用問卷形式。本問卷選取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一年級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為95份。在被調查的對象中,男生75人,占78.95%,女生20人,占21.05%;機電專業56人,占58.95%,電子商務專業39人,占41.05%。由以上可見調查對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并區分了不同性別和專業結構,使本問卷更具科學性、合理性。
本研究采用自編問卷對大學生的生命觀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被試的基本資料,包括被試的年齡、性別、年級和專業。第二部分是問卷的基本內容。在問卷編制之前筆者先進行了一定的訪談,在此基礎上編制了此問卷。本問卷共有20個涉及有關生命的問題,包括大學生對生命的認識,是否具有生存技能,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大學生對自殺的態度、對暴力傷人的態度,大學生的人生價值標準等等,能比較真實客觀地反映出大學生的生命觀現狀。其中第9題和第20題為多選題,其余為單選題,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問題進行回答。問卷回收后,由筆者逐一對問卷檢查,剔出了無效問卷。
二、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由于本問卷的選取被試較少,可能不能很好的反映當代大學生生命觀的總體情況,但從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出一些問題。通過本次的問卷調查,筆者了解到目前被試大學生的生命觀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被試承認在大學實施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76.84%的被試認為在大學中有實施生命教育的必要,6.32%的被試認為無所謂,16.84%的被試認為沒有必要,可見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實施是非常必要的。生命教育在我國港臺地區起步較早,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內地的生命教育還剛剛起步,有關中小學生的生命教育已取得一定進展,但有關大學生的生命教育還是一片空白。從被試大學生反映的情況看,他們對生命教育有強烈的渴求。
其次,大部分被試對生命有一個比較正確地認識,比較關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有85.47%的被試認為生命是精神與肉體的統一,可見大部分被試對于生命的看法是正確的'。認識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與價值生命的統一。然而仍有7.37%的被試認為生命僅是精神的,3.16%的被試認為生命是物質的,這些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存在一定誤差,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對生命認識存在這種偏差,這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在是否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擔憂上,10.53%的被試選擇經常有,52.53%的被試選擇偶爾有,22.11%的被試選擇較少有,14.74%的被試選擇沒有,說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健康狀況不是很滿意。在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上,有84.21%的被試認為身體健康非常重要,11.58%的被試認為身體健康一般重要,僅有3.16%的人認為身體健康不重要。大學生普遍來說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都比較重視,身體健康是人生命的本錢,重視身體健康說明能夠愛惜自己的生命;在心理健康方面,有25.26%的被試認為自己的心理很健康,63.16%的被試認為自己的心理比較健康,僅有5.26%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心理不健康。同時7.37%的人表示經常遇到心理問題,66.32%的被試表示偶爾遇到心理問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從整體上還是比較樂觀的,但是大學生心理脆弱的現實依然存在,我們對這一問題不能掉以輕心。
第三,大部分被試在學習、生活中承受一定壓力,生活狀態欠佳。11.58%的被試承認在學習生活中壓力非常大,22.10%的被試經常感到壓力,53.68%的學生有時會感到壓力,12.63%的被試表示基本不會感到壓力。在壓力的主要來源中,其中58.95%的被試選擇就業,42.11%的被試選擇人際關系,38.95%的被試選擇學業不順,有35.79%的被試選擇情感問題,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的主要壓力來源是就業。在當今社會中競爭非常激烈,有壓力并不是一件壞事,有壓力才有動力,關鍵是怎樣知道學生將壓力轉換為動力。從被試對每天生活的地評價看來,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欠佳。62.11%的被試認為自己每天過得生活馬馬虎虎,12.63%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非常無聊,僅有25.26%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非常地充實。
第四,在對待自殺的態度上,大部分被試都能夠有比較正確的態度,但仍有學生存在輕生的念頭。30.53%的被試認為完全不理解自殺行為,認為自殺是一種愚蠢的行為,67.37%的被試表示可以理解這種行為,但自己絕對不會自殺。但依然有2.11%的被試認為自殺是一種脫痛苦的方式,或許自己會做,同時有23.16%的被試表示自己曾有過輕生的念頭。可見從整體上說大部分的大學生對于自殺這種行為都有比較理智、比較正確的看法,但依然有人存在錯誤的認識。在對待死亡問題上,大部分被試都能夠正確的態度。13.68%的被試選擇害怕死亡,15.79%的被試選擇忌諱談死,但并不害怕,72.63%的被試選擇順其自然,坦然面對。
第五,在與班上及宿舍同學相處關系問題上,大部分被試都有比較好的人際關系。38.95%的被試表示很好,58.95%的被試表示還可以,只有2.11%的被試表示不太好。在同學遇到困難是否給予幫助問題上,大部分被試都能夠有比較正確的態度。58.95%的被試表示會主動幫助,40.00%的被試表示視與同學的關系而定,只有1.05%的被試表示不會主動幫助。
第六,在人生的價值標準問題上,存在一定功利化的傾向。51.58%的被試認為人生的價值標準是對社會貢獻的多少,10.53%的被試認為是社會地位的多少,9.47%的被試認為是金錢的多少,28.42%的被試表示說不清楚。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功利化的人生價值追求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發觀,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當代大學生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沖突、困惑等生命困境,不少大學生仿徨、無奈、消沉,感到“活得沒意思”。當大學生無法合理排解這種種壓力、焦慮、沖突時,便極有可能采取自殺或殺人的方式來尋求解脫。因此加強高校大學生的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緩。通過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讓大學生更加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珍視生命和感恩生命,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加強高校大學生生命教育, 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更新觀念,準確把握生命教育的本質。有人認為高校生命教育就是對學生自然生命安全保護的教育。其實不然,高校生命教育主要應是關于人的生存能力、生活體驗、生命價值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須更新觀念,準確把握生命教育的本質屬性。我們認為,大學生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生存教育,要讓受教育者掌握生存技能,提高自我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的生存觀。第二層次是生活教育,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獲得生活體驗,樹立正確生活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追求個人、家庭、社會的幸福生活。第三層次是生命價值教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生命、珍愛生命,提升生命的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達到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加強生命教育課程規劃,構建生命課程。一方面開設生命教育課程是高校實施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徑。通過專門的高校生命課程將生命教育的基本內容系統呈現出來,從而引起人們對生命教育的重視,將生命教育的基本內涵落實。另一方面由于生命教育內容廣泛,單靠幾門獨立課程很難完成任務,所以還應將高校生命教育滲透到各專業課程的教學中,特別是語文、哲學、藝術、體育等人文素質課程的教學中。這就能使生命教育成為高校日常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高校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從而引導大學生珍愛生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生命教育應是每一個教師在每一門科目中都應融入的內容,做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教學都能把生命教育融入之中。
3、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建構生命課堂。目前,我國高校還沒有對大學生開設專門的生命教育課程,生命教育主要是通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形式來進行的。為了提高生命教育的實效性,必須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改革機制。第一是加強教學內容創新。以加強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為重點,同時充實豐富的貼近大學生生命發展實際的內容,構建大學生的生命課堂。第二是以生命教育為主體,改進教學方法。采取案例教學、專題討論、辯論、演講、自由發言等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4、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創造生命校園。第一是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建立一個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校園精神文化,為大學生的生命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第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社團活動。通過組織體育比賽、歌詠比賽、觀看愛國主義影片、書畫攝影展、志愿者服務、社會調查等各種校園社團活動和舉辦一些關于生命的專題講座,促進大學生生命的和諧發展。通過這些活動,使大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獲得人生感悟、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為大學生生命的全面發展開辟新的道路。
5、加強與家庭和社會的聯系,構筑保護生命的立體網絡。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關愛大學生生命發展的“合力",使大學生的生命得到全面、自由、和諧的發展。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加強高校與家庭、社會的聯系,調動高校、家庭和社會的一切力量,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關愛大學生生命發展的網絡系統,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大學生的生命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 4
調查時間:
5月份
調查地點:
南華工商學院清遠校區
調查對象:
南華學生和qq好友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
調查人:
組長:
組員:
報告前言:
什么是生命意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生命意識是作為一切事物的來源和基質的生命本體的外在化和客體化,是一種對于生存和生存價值的提升和感悟。一般來說,包括淺層次的生存意識和深層次的生命價值意識。就生命本體而言,是指生命的物質形式和感情欲望;就生命價值而言,是指為了追求生命的存在意義與永恒而達到的生命理想境界。
隨著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空間和領域從而生活質量提高了,但同時也使“自我”在知識的汲取、技術的運用面前被忽視了。當他們在追求物質財富、技術力量、科學知識的同時,這些東西作為追求的目標,會象征著生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義。但是,獲得了這些,是否就意味著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的體現呢?答案是否定的,隨著物質的日益豐富,他們對為什么活著,怎樣活著等生命本身帶有實質的東西缺乏深刻了解和認識。面對這些生存環境復雜而深刻的變化,大學生難以對生命價值和生活意義予以正確把握和選擇......
同時經過我們的調查,我們發現了大學生由于青春期的迷茫而出現的心理危機和個體意義感消失。經濟、社會、科技的發展,使他們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亦使大學生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
這一系列觸目驚心的事實,凸現了大學生生命意識的缺失。我們感到無限惋惜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們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思考與關注。在今天,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引導大學生尋求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學會熱愛與尊重生命尤顯重要且迫切。
報告主體:
所以經過我組的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總結等。得出大學生們的生命觀直接影響到他們對待人生的態度。大學生是否覺得活著有意義?大多數大學生都為自己活著而倍感珍惜生命,同時覺得人活著沒有太大意義和沒有意義只占到16.1%和0.7%。還有少數人對活著的意義沒有信心,也認為死亡是對人生的一種解脫。其中,在交叉分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腦中經常有自殺念頭的大學生,大部分都認為死亡是必然要發生的事情,對死亡看得很坦然;而腦中從來沒有自殺念頭的大學生,大部分因為自己活著而倍感珍惜生命。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人對生命的認知最終會影響他對待生命的方式,所以加強大學生的生命認知,在很大程度上會有利于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的生命觀。
大學生是否對生命觀進行過思考?偶爾思考76%,經常思考22%從不思考2%。當今的大部分大學生沒有正面的對人的生命價值進行過思考,只是一味回避。僅僅把生命理解為存在性價值,喪失了天之驕子的優越感,整天沉溺在網絡游戲、戀愛和賺錢之中,思想頹廢。因此以珍惜生命為基礎,通過社會實踐思考和實現生命的價值。
所以應該加強這部分學生的生命教育,帶領他們學會理解和把握生命的本質,不斷提升自己的主觀幸福感。
我認為要改善大學生的生命觀必須先將生命意識教育納入大學生的`德育課堂之中,樹立學生生命意識,強調人的主體性、能動性,關注人的生命和價值。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積極投身和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關注社會的發展,學會做人,學會關心,體驗社會,適應社會。同時,依據社會的發展趨勢和自己的條件,制定一個適宜的期望值,可操作的明確的目標,不斷地調整目標和行為,有序地發展自己。
其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預防危機的能力,學會自我教育,在必要時進行自我調節
再次,將生活教育融入到生命教育中。我們的生命教育要立足于學生日常生活的體驗。
生命意識教育是生活的道德教育。關注學生道德生命和自由成長的道德學習,必須在生活中進行。 “現實生活世界”是生命存活的世界,是人的個體生命存在的根基,是生命求得意義和價值的活動,也是教育最真實、最堅實的基礎。所以,走向生活、回歸生活世界是教育獲得生命力的唯一出路。
報告結尾: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總結出大學生對生命現象已形成基本認識,但對于死亡現象存在一定程度的認識偏差。大部分學生對自己持積極肯定的態度,具有比較明晰的學習動機,對生命價值有所體驗與感知,但層次較淺,視野較窄,缺乏自覺和主動意識。
與此同時大學生基本具備了承受生活壓力、經受挫折的能力和耐力,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但生活質量有待提高。但在這次調查中由于研究范圍不夠廣泛,不可以很好的與外界大學生進行調查,因此頗受限制。
并且在調查的初始階段,預試問卷中我們的效度分析不夠準確,是因為我們的調查問題準備的不夠完善,導致我們的調查數據不夠精確,不能完全的體現出生命觀對于大學生的意義。若下次有機會進行類似的調查研究,我們一定會引以為戒。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 5
一、引言
生命觀是指個體對于生命的價值、意義以及生命與自身、社會、宇宙之間關系的看法和態度。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未來和希望,其生命觀的塑造對于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次調查旨在了解當前大學生的生命觀現狀,以期為高校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參考。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問卷調查共發放1000份,覆蓋不同專業、年級和性別的大學生,旨在獲取大學生生命觀的普遍性特征。同時,對部分大學生進行了深度訪談,以了解他們生命觀的深層次原因和具體表現。
三、調查結果
1、生命價值認知:大多數大學生認為生命是寶貴的,應該珍惜和尊重。但仍有部分學生存在生命價值認知模糊、輕視生命等問題。
2、生命意義追求:大部分大學生對生命意義有著積極的追求,希望通過努力學習、實現自我價值等方式為社會做出貢獻。但也有部分學生表示對生命意義感到迷茫和困惑。
3、生命態度:大多數大學生對生命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能夠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但也有部分學生表現出消極、悲觀的生命態度,需要關注和引導。
4、生命關懷與行為:大部分大學生關注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與健康,能夠積極參與公益活動、關愛弱勢群體等。但也有部分學生缺乏生命關懷意識,對他人生命安全漠不關心。
四、分析與討論
1、影響因素:大學生生命觀的形成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家庭教育的缺失、學校教育的偏頗以及社會環境的壓力等都可能導致大學生生命觀的扭曲。
2、生命教育缺失:當前高校生命教育尚存在不足,缺乏系統的課程設置和師資力量,導致大學生對生命觀的理解和認知不足。
3、心理健康問題:部分大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如抑郁、焦慮等,這些問題可能影響他們對生命的看法和態度。
五、建議與對策
1、加強生命教育:高校應加強對大學生的生命教育,通過課程設置、講座、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2、關注心理健康:高校應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咨詢活動,及時發現和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3、營造積極氛圍:高校應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鼓勵大學生參與各類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生命關懷意識。
六、結論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發現當前大學生的生命觀總體上是積極的、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高校應加強對大學生的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做出貢獻。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正確的大學生創業觀07-03
大學生價值觀標語大全10-20
關于大學生調查報告范文(精選10篇)02-24
大學生應該要樹立的正確創業觀12-09
生命與希望講座觀后感(精選20篇)07-14
《生命的托舉》觀后感(通用11篇)03-28
珍愛生命觀后感(通用24篇)04-22
《珍愛生命,預防溺水》觀后感400字(精選17篇)07-04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通用10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