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滇西少數民族節日漁潭會
漁潭會是滇西僅次于三月街最大的物資交流會,以經營嫁妝為主。會期為每年農歷八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因八月十五日始會,又稱“八月十五會”。
每年農歷8月15至21日,在洱源縣漁潭坡舉行。其性質同大理三月街一樣,為農貿物資交流會,主要以農產品、畜牧、嫁妝和漁具為主。過去習俗是在賣各式各樣竹編漁具和魚網的攤點前面,還要擺一桶(盆)魚,以尾為單位買賣,供們品嘗。而且街市開始時,先賣漁具。漁具賣完后才開始其他的貿易。由于中秋以后收割季節已過,當地群眾有的開始備辦婚嫁的用具,嫁妝特別暢銷,所以也有人把漁潭會稱為“嫁妝會”。會上也還舉行各種文體活動。近年來因規模逐漸擴大,魚塘坡也容納不了,改在沙壩如期舉行。漁潭會地點在洱源縣沙坪漁潭坡,1980年,會址遷到北距沙坪3公里的沙壩。屆時,各地商人結棚為市,交易物資以著名的鄧川奶牛、劍川木雕家具、騰沖玉器、白族婦女金銀首飾、民間剪紙、挑花刺繡品等為主。大理地區白族人民的婚禮多在每年秋收后舉行,漁潭會剛好在秋收前舉辦,凡要嫁娶的人家都要到漁潭會備辦結婚用品,故漁潭會又稱“嫁妝會”。會期成雙結隊的白族男女青年云集漁潭會,采購金銀首飾、玉器用品、箱箱柜柜和桌椅等家具以及電視機、收錄機、單車、手表等高檔商品。外地商賈云集漁潭會,則購買鄧川乳牛、騾馬、耕牛和藥材等地方土特名產,外商多來自山東、河南、陜西等省市和省內思茅、臨滄、保山。麗江、中甸等專州。會期還有前來觀光旅游的外國人和港澳同胞,他們在漁潭會選購各自喜愛的商品。會期,漁潭會組委會還舉辦各種文體活動,豐富與會群眾的生活。
傳說
據考,漁潭會始于唐代。相傳唐永徽年間,在漁潭坡油魚洞中,有一條修煉成精的紅魚精,經常到洱海中興風作 浪,傾沒漁船,傷害漁民,當地人民苦不堪言。一天,觀音路過漁潭坡,紅魚精正在洱海中興風作浪,只見洱海上空烏風暴雨,漁潭坡上飛沙走石,一艘艘漁船沉沒海中,無數漁民葬身海底,于是觀音拋出一張大網將紅魚精罩住,頓時風停浪止、晴空萬里。觀音制服了紅魚精,與紅魚精約法三章,準它于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出洞活動一次,其余時間均在洞中,魚精—一應允,于是又把它放回洞中。為防止紅魚精出洞后再興風作浪,觀音讓當地漁民于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紅魚精出洞這天在漁潭坡上趕會,交易捕魚網具和魚叉,當紅魚精出洞時,看到熙熙攘攘的漁民們在交易捕魚網具時,又退回洞中,不敢出洞祟。隨后漁潭會由交易捕魚網具發展為物資交流大會。至今在漁潭會開始的頭天早上,即八月十五日清晨,漁民們仍在漁潭坡油魚洞的青官廟前的兩棵大青樹下,交易漁具,當太陽出山后即散,轉為交易其他物資。交易漁具這種習俗,相傳就是唐代漁潭會習俗的遺留。
具體介紹
洱源漁潭會于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開始,每年會期5至7天。會址在洱源沙坪壩子孤漁潭坡。這里是蒼山和洱海的最北端,滇藏公路緊挨漁潭坡西側穿過。漁潭坡依山傍水,水陸交通皆較為方便,乘車可北上麗江,中甸,南下可達大理、下關。乘船可達雙廊、挖色、海東、大理、下關。因而每年漁潭會期,滇西各地商賈云集,每天前來趕會的各族群眾數以萬計。按傳統習慣,每年漁潭會的開市儀式都要在黎明中的清官廟前大青樹下進行。開市時的交易主要是捕魚工具,如漁網、漁籮、漁簍、漁竿、漁叉以及漁船上的舵、漿、錨、鉤、繩等。據說在漁潭會上購買的漁具頗有靈氣,特別容易捕到魚蝦。
特朝陽從東升起時漁具市場就散了,于是其他物資的交易便隨之開始。漁潭坡上臨時搭成的一行行貨棚,就形成了一條條臨時的街道。在這里交易的本地貨物有魚蝦干貨,有周城的扎染衣物,有民間刺繡和各種手工藝品、竹篾制品等。外來的產品有中甸的藥材、麗江的皮貨、騰沖的玉器、劍川的木雕家具,鶴慶的臘味以及各種日用百貨、家電產品、金銀首飾等應有盡有。
漁潭會上交易的大宗物資主要是各種奶牛、騾馬和農具。時值中秋的漁潭會,既有利于人們為即將開始的秋收、秋種和秋季魚汛作好生產準備,也有利于人們為秋后的建房和嫁娶作子物資準備,因而頗受人們的歡迎和關注。于是成為滇西繼大理三月街之后的又一個物資交流盛會。
【滇西少數民族節日漁潭會】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原文翻譯03-23
冬至節日祝福短信集錦12-17
特色節日風箏節03-27
高中重陽節日記01-01
冬至節日祝福語12-16
西班牙節日三王節01-08
中元節是什么節日08-20
傳統節日作文評語集錦04-19
學生會自律會工作總結03-25
七月十四是什么節日?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