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是一種文化習俗,節日的意義,主要在于弘揚一種文化,倡導一種精神!薄爸挥姓麄社會具有文化良心,我們的文化才有希望。
我身邊的傳統文化作文初中
中華文明,已經流傳我國了千秋萬載;傳統美德,是我們的祖先留下的文化,是祖先的心血。文化的傳承已在現代炎黃子孫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個國家都擁有著與別的國家不一樣的文化,當然,我們的國家也不例外。有人會疑問傳統美德是什么?傳統美德就是前人對后人影響深遠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詞句、格言警句。我們都是中國人,自然要繼承祖先留給我們的美德。
想想這句名言吧:忘記過去就等于背叛。如果我們大家真的對中華美德棄而不管,就等于背叛了我們的祖先,雖然現在的社會比原來的要好得多,但我們還是要好好對待它,把它發揚廣大。你們想想:當我們坐公交車時,上來一位老奶奶,我們會給她讓座么?心里一定會想:我還有好多站呢!別人一定會給她讓座的。
中華五千年文明是一部鴻篇巨制,國學經典就是其中的濃墨重彩。是大浪淘沙,去蕪存菁,依然留存的珍寶!袄杳骷雌,灑掃庭除”這句話是告訴我們一個人從小就要養成勤奮,愛勞動的好習慣。國學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持續學習國學文化的精神,然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從最基本的做人開始,如果就連這點基礎都沒有,就不會有民族精神!吧倌曛,則國志;少年強,則國強”,則應了這句話:一個國家的振興,必須以國民素質的提高為前提。
你們還記得雷鋒叔叔吧?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崇敬,因為在他的身上有我們沒有的中華美德。其實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美德;有不會的題問老師或同學,你就擁有了美德;為爸爸媽媽干干家務,你也擁有了美德……傳統美德就在你身邊,只要用心就能發現它。
通過觀看這場大賽讓我在激烈的比賽中不知不覺接觸到了以前沒有遇到過的古詩詞和了解了華夏千年的文化。《弟子規》、《中華上下五千年》、《三字經》、《本草綱目》……等,都是祖先智慧的結晶。在瑯瑯的誦讀中,不僅讓我知道了中國古老的歷史,還讓我豐富了文化知識,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更主要的是讓我深深的喜歡上了祖國的傳統文化!
我身邊的傳統文化作文初中
秦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作業——搜集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于是我想了今年元宵節的舞龍。 今年元宵節我和媽媽看舞龍,我看見那望不到尾的布龍,就像一條無尾龍。好不容易看完布龍,我想回家了,可是又“飛”來了荷花龍。荷花龍把我的腳給勾住了,不讓我走,我只好有看著他們舞龍。荷花龍猶如一條五彩繽紛的繩子,這條“繩子”是由許多人拿著假荷花形成的,。 接著來了一條板凳龍。這條板凳龍是很多人舉著板凳從我們眼前“飛”過,此時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勤勞善良的夫婦,男的叫百葉,女的叫荷花,他們相敬相愛,他們住在荷花村。這年荷花懷孕了,過了是十來月,孩子卻沒生下來,又過了一年,還是沒有生下來,直到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了一個男駭。百葉見孩子生得端正健壯,他好喜歡,仔細一瞧,倒是錯愕不已:孩子的胸部和脊背上長著細細的龍鱗,金光閃閃,有九百九十九片。旁邊的人看見了,就喊著:“你生了個龍種。”過了很長時間小龍的身體漸漸變大,化作了數十丈的長龍,飛上天空。自此以后,每逢干旱,小龍就來散云播雨。百姓為了它,就采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片花瓣,制作成一條花龍。 每年春節,老百姓就要敲鑼打鼓來舞龍。舞龍的創造和流傳是全中華民族光輝歷史的一部分,為我們的民族和人民所喜愛。我覺得中國的傳統文化十分有趣,你也可以查一查,你會發現中國傳統文化有多么豐富多彩。
我身邊的傳統文化作文初中
手微微地顫抖著,恨憤憤地燃燒著,心默默地疼痛著!
拿著報紙,一字又一字地讀了一遍又一遍,我不相信這竟然是真的: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已被韓國申報為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驚訝,我憤怒,我感到莫大的恥辱。怎么可能?怎么可能?這怎么可能?兩千多年的攜手相伴,兩千多年的榮辱與共,兩千多年的悲喜交織,難道一瞬間,就這樣被強行撕裂、一筆抹殺了嗎?難道華夏神州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兩千多年的歲月積淀所形成的文化大廈,就這樣不堪一擊、一觸即潰嗎?
誰能告訴我?誰能告訴我,這不是真的,不是,絕對不是……
身為一個中國人,讓我們能時刻牢記自己身份的,除了我們的母語外,恐怕也就只有我們的傳統節日了。在無數稍有良知的中國人心里,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是我們五千年文明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文化標記。傳統節日承載著歷史的滄桑,承載著文化的寶藏,承載著我們對先人的追念與景仰,亦承載著我們對未來的祝福與期望。透過它,我們隱約聽到了春節時,那遼闊夜空上五千多年來不變的爆竹聲響;透過它,我們似乎看到了中秋佳節時,那小小的庭院中,全家人圍坐賞月、把酒歡談的溫馨夜場…… 然而,透過它,我們也看到了傳統節日所面臨的危機!
對于我們中的某些人而言,他們或許不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但他們絕對記得圣誕節是耶穌的誕辰;他們或許不了解七月七日是什么節日,但他們絕對忘不了2月14日,自己該買什么花送給什么人;他們又或許不明了中秋節有著怎樣悠久而典美的傳說,但他們絕對清楚愚人節源于一個多么“乏味、無聊、意義膚淺”的故事……
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我們數億中國人不敬屈原而敬耶穌呢?為什么我們對外國節日是如此的推崇,而對我們自己的節日冷眼相待呢?為什么我們五千年的文明竟抵不過一個個毫無內涵、毫無文化底蘊的外國節日呢?是不是因為我們害怕耶穌,害怕當我們死后,它會阻擋我們通向天堂的道路?是不是因為我們愛慕虛榮,不知情人節會被別人笑話為“老土”?又或是不是因為我們爭強好勝,不過愚人節顯現不出我們的聰明程度?
我疑惑,我不解,我苦苦地思索著!
當端午節時,一個小學生竟不知為何要吃粽子的時候,我們憂心了;當重陽節時,一個中學生竟不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詩人在何時有感而作的時候,我們傷心了;當中秋節時,一個月餅賣到八千八百八十八元的時候,我們痛心了。于是,我恍然大悟:在傳統節日日漸失落的背后,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失落;伴隨著商業的浮華與城市的喧囂,我們的傳統文化正一點一點地被蠶食,被湮沒……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冷漠,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無知,是我們,是我們將它親手拋棄,又親手埋葬!
傳統節日在哭泣!
傳統文化在哭泣!
傳統的中國人在哭泣!
哭泣聲中,屈子漸漸地沉沒了,嫦娥漸漸地憔悴了,織女也漸漸地黯淡了。一切都在哭泣聲中,慢慢地消失、散盡、直至難覓蹤跡! 鹘y節日,我為你憂心,為你不平!
[我身邊的傳統文化作文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