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誠信家風家訓小故事
導語: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誠信家風家訓小故事,歡迎借鑒!
篇一誠信家風家訓小故事
1918年11月7日,自殺前三天,梁濟問兒子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時在北京大學任哲學講師的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說罷,梁濟離開了家。
梁漱溟亦兩度欲自殺,但最終,現實中國的問題和人生問題縈繞著他,他不停思考,積極奔走。梁漱溟育有二子梁培寬、梁培恕,對于他們,給予最大自由空間。接受采訪時,梁培恕說:“我們受到的可能是最自由的教育,擁有了別人沒有的最大的自主權。”這種教育,也與梁漱溟受到梁濟的影響有關,梁濟對他就是“信任且放任”的。可以說,這也是一種“中國式傳家”。
梁培寬追憶梁漱溟時,時常會提到一次考試。當時,梁培寬考了59分,內心忐忑地拿著學校要求補考的通知給父親看。“他只看了一眼,就又還給了我。”梁培寬說,他后來明白父親的用意,“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相比于課堂成績,梁漱溟更在意教人過社會生活,“生活本身的教育”。
篇二誠信家風家訓小故事
子愷育有七個子女,他認為童年是人生的黃金時代,極力反對把孩子培養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豐子愷稱外出做事為無聊,和孩子們在一起則內心充滿歡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飯,唱小曲逗孩子,畫畫引孩子笑,和孩子們特別親近。有一次,長子瞻瞻要豐子愷抱他到車站去買香蕉,滿滿地擒了兩手回來,到家時,卻熟睡在父親肩頭,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豐子愷在《給我的孩子們》一文中感嘆: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與熱情!大人間的所謂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來,全是不自然的、病的、偽的!
除了讓孩子在愛的空氣中自由成長,豐子愷還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與子女約法,強調最多的便是獨立,其中一條寫道:大學畢業后,子女各自獨立生活,并無供養父母之義務,父母亦更無供給子女之義務。同時,子女獨立后,要與父母分居,雙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屬鄰誼性質,絕非義務。
篇三誠信家風家訓小故事
胡適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個子女,女兒五歲時夭折,長子胡祖望、小兒子胡思杜圍繞在江冬秀身邊,胡適忙于公務,無暇顧及。江冬秀雖然出身官宦之家,但僅讀了幾年私塾,又酷愛打牌,對于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責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適雖然倡導獨立、合群、重學,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愛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適給胡祖望寫信,希望鍛煉他過獨立、合群、用功讀書的生活,其中說:功課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趕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趕在一校最高一排。功課要考最優等,品行要列最優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這才是有志氣的孩子。這時,胡祖望十歲,離開父母,獨自在外上學,父親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會感到壓力山大。次年,胡適即大失所望,接到學校發來的成績欠佳的報告單,怒道:你的成績有八個4,這是最壞的成績。你不覺得可恥嗎?你自己看看這表。
最終,胡祖望雖然上過大學,但遠未達到胡適對他的期望;胡思杜讀了兩所大學都未能畢業,卻染上了不少壞習氣。晚年,胡適對秘書說:娶太太,一定要受過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別的方面有缺點,但對子女一定會好好管理教養的。母親有耐心,孩子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親的沒有耐心的關系。可謂沉痛之語,意味深長。
在給江冬秀的信中,胡適亦自我反省道:我真有點不配做老子。平時不同他們親熱,只曉得責怪他們功課不好,習氣不好。祖望你交給我,不要罵他,要同他做朋友。
[誠信家風家訓小故事]相關文章:
1.名人家風好家訓小故事
2.名人家風家訓小故事
3.家風和家訓的小故事
4.家風家訓感人小故事
5.名人家風家訓的小故事
6.家風家訓家規小故事
7.家風的小故事
8.名人家風家訓的故事
9.誠信小故事
10.誠信古代小故事
【誠信家風家訓小故事】相關文章:
曬家規家訓 講家風故事征文09-20
關于誠信的小故事08-12
關于誠信的小故事10-10
中國誠信小故事10-20
家風家訓格言08-11
家風家訓寄語10-07
關于曬家規家訓講家風故事征文06-17
優秀家風小故事100字09-22
小學生家規家訓小故事09-03
誠信的小故事8個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