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找工作難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更是許多應屆生的煩惱。雖然社會就業壓力很大,崗位競爭激烈,但是對于得到面試甚至拿到offer的應屆生來說,也不一定是一件真正開心的事,因為,這些工作似乎不是“我”理想的工作。可是,理想的工作是什么樣子呢?你的職業定位清楚嗎?下面我們來看一位應屆生求職就業的職業分析,看她最終是如何真正找到理想工作的。
求職者案例介紹:
應屆畢業的王小姐專業學的電子商務,找起工作來針對性不強;求職方式是海投簡歷,她已經面試過很多企業,但即使對于面試成功的企業,王小姐的內心總覺得不想真正進去工作,沒有那種馬上就去工作的動力,總覺得后面會有更好的機會。
曾經做過三個月清閑的網站編輯工作的王小姐對于將來要從事的職業還是有過一定的思考的,曾經考慮過編輯、外貿等,但最終還是認為自己更愿意從事有挑戰性的、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其實她想去做一名銷售。她也曾碰到過讓她特別感興趣的面試——某國企IT銷售崗位。據了解,在最后的面試中,銷售經理問了兩個問題:“為什么到上海來?”“你的家庭情況?”她的回答是,“因為是知青子女,所以選擇上海,再說親戚也多”、“父母是國企職工,還沒有退休”等等。這些回答中王小姐表現出很強的優越感,對她來說找喜歡的工作更重要,目前并沒有太多生存的壓力。對于復試之后的杳無音訊,她很困惑,王小姐的內心其實一直執著于上述中的國企類似企業,說到為什么,她坦言特別看重企業文化:沒有太大的壓力,不急功近利要求馬上出業績,可以對個人進行長期培養。
職業分析:不能邁出真正的第一步是因為缺乏職業定位
從上述案例敘述,我們不難發現,王小姐表面看來是找不到自己的職業位置,為下一個offer而苦惱,從其對待曾經得到的面試和offer情況來看,她的求職者角色遠遠重于職業角色本身。她對于自己即將要扮演的角色缺乏足夠的認可,沒有那種強烈的體驗感,雖說她認為自己想做的工作是銷售,但對于銷售的“其他具體要求”還是沒有真正去定位的,至少沒有指導其求職本身。比如王小姐執著于國企銷售就是一個特別具體的要求或者說定位。
另外,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環境定位的統一,在了解自己和職業的基礎上才能夠給自己做準確定位。“與人打交道、有挑戰”是她看到的一面,反過來挑戰性就意味著“抗壓能力、心理承受力、改變現狀的內在驅動力”,這些要素都要結合自身的實際來考慮,確定下來就要全力以赴。如果每一段純當體驗,就不會有投入工作的角色感,內心也很難激勵自己。
建議:做你應該做的事,而不是一味強調做你喜歡做的事。
每個人都需要定位,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持續發展。應屆生定位重點在于澄清自己有什么。過高或者過低估價自己,過于看重自己的文憑,或者看重成績,過于低估自己身上的潛質,都不能很好地幫助你找到職業發展方向。所以既需要認真地分析自己,又需要多了解社會需求,以求定位準確。當你還不了解“你的喜歡”時,盲目追求就象受著風箏的牽引,并不能帶你飛上天空。
怎么辦?檢視個人特質
欲望(考慮自己做事的能力)在此人生階段 ,你究竟要什么?
能力(一般技術以及特別技術) 你擅長什么?
性格特質(氣質、性質)你是什么類型的人?在何種情況下有最佳表現?
資產(有形與無形)你有什么比別人占優勢的地方?
王小姐的就業反饋:
經過分析,王小姐認識到“理想工作是需要階段性去實現的”。基于她目前的現實情況,王小姐對銷售的興趣主要是工作方式的偏好——有挑戰性、能與人打交道,而并非真正對銷售工作的熱愛。而承壓能力不強、容易放棄也是自己的短板,需要加強。相對而言,王小姐認為目前比較合適的職位是客服,希望能過通過這個崗位完成角色轉型,蛻去學生氣,盡快適應社會。
http://salifel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