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價值觀是指企業及其員工的價值取向,是指企業在追求經營成功過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標。從哲學上說,價值觀是關于對象對主體有用性的一種觀念。而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全體或多數員工一致贊同的關于企業意義的終極判斷。企業價值觀簡而言之,企業的價值觀就是企業決策者對企業性質、目標、經營方式的取向所做出的選擇,是為員工所接受的共同觀念。
不管社會如何變化,產品會過時,市場會變化,新技術會不斷涌現,管理時尚也在瞬息萬變,但是在優秀的公司中,企業價值觀不會變,它代表著企業存在的理由。
構成
對于任何一個企業而言,只有當企業內絕大部分員工的個人價值觀趨同時,整個企業的價值觀才可能形成。與個人價值觀主導人的行為一樣,企業所信奉與推崇的價值觀,是企業的日常經營與管理行為的內在依據。
企業價值觀,是指企業在追求經營成功過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標。從哲學上說,價值觀是關于對象對主體有用性的一種觀念。而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全體或多數員工一致贊同的關于企業意義的終極判斷。
這里所說的價值是一種主觀的、可選擇的關系范疇。一事物是否具有價值,不僅取決于它對什么人有意義,而且還取決于誰在做判斷。不同的人很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斷。如一個把判斷作為本位價值的企業,當利潤、效率與創新發生矛盾時,它會自然的選擇后者,使利潤、效率讓位。
同樣,另一些企業可能認為企業的價值在于致富、企業的價值在于利潤、企業的價值在于服務、企業的價值在于育人。那么,這些企業的價值觀分別可稱為“致富價值觀”、“利潤價值觀”、“服務價值觀”、“育人價值觀”。
企業價值觀簡而言之,企業的價值觀就是企業決策者對企業性質、目標、經營方式的取向所做出的選擇,是為員工所接受的共同觀念。
(1)價值觀是企業所有員工共同持有的,而不是一兩個人所有的。
(2)企業價值觀是支配員工精神的主要的價值觀。
(3)企業價值觀是長期積淀的產物,而不是突然產生的。
(4)企業價值觀是有意識培育的結果,而不是自發產生的。
地位
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菲利浦·塞爾日利克說:“一個組織的建立,是靠決策者對價值觀念的執著,也就是決策者在決定企業的性質、特殊目標、經營方式和角色時所做的選擇。通常這些價值觀并沒有形成文字,也可能不是有意形成的。不論如何,組織中的領導者,必須善于推動、保護這些價值,若是只注意守成,那是會失敗的。總之,組織的生存,其實就是價值觀的維系,以及大家對價值觀的認同。”
實際上,企業文化是以價值觀為核心的,價值觀是把所有員工聯系到一起的精神紐帶;價值觀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內在動力;價值觀是企業行為規范制度的基礎。
靈魂
企業價值觀是企業精神的靈魂,保證員工向統一目標前進。企業價值觀的發展與完善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工作,企業的各級管理人員要認真考慮究竟什么是企業最實際、最有效的價值觀,然后不斷地檢討和討論,使這些價值觀永葆活力。事實上,這樣做有助于大家統一思想,步調一致,促進發展。GE的嚴厲和它強調共有價值觀,并非相互矛盾的事情,二者借來自相同的根源——企業必須掌握自己的命運。
無數例子證明,企業價值觀建設的成敗,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因而,成功的企業都很注重企業價值觀的建設,并要求員工自覺推崇與傳播本企業的價值觀。為了讓企業員工了解企業的價值觀,價值觀應該用具體的語言表示出來,而不應該用抽象難懂、過于一般化的語言來表示。
內容
價值觀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
1、它是判斷善惡的標準;
2、核心價值觀是這個群體對事業和目標的認同,尤其是認同企業的追求和愿景;
3、在這種認同的基礎上形成對目標的追求;
4、形成一種共同的境界。
提升原則
價值觀提升原則
利益共同體共同參與。
確保價值理念確實反映了公司的長遠目標。
價值理念應該激勵人心。
注重價值觀的關鍵驅動因素。
找出那些會引起企業價值觀朝理想方向轉變的行為和慣例。
在企業價值觀中采用能為管理運用的概念和術語。
確保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
確保企業價值觀的各要素能明白無誤地轉換成行為
歷史發展
在西方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價值觀經歷了多種形態的演變,其中最大利潤價值觀、經營管理價值觀和社會互利價值觀是比較典型的企業價值觀,分別代表了三個不同歷史時期西方企業的基本信念和價值取向。
最大利潤價值觀,是指企業全部管理決策和行動都圍繞如何獲取最大利潤這一標準來評價企業經營的好壞。
經營管理價值觀,是指企業在規模擴大、組織復雜、投資巨額而投資者分散的條件下,管理者受投資者的委托,從事經營管理而形成的價值觀。一般的說,除了盡可能的為投資者獲利以外,還非常注重企業人員的自身價值的實現。
企業社會互利價值觀,是70年代興起的一種西方社會的企業價值觀,它要求在確定企業利潤水平的時候,把員工、企業、社會的利益統籌起來開率,不能失之偏頗。
當代企業的價值觀的一個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為中心,以關心人、愛護人的人本主義思想為導向。過去,企業文化也把人才培養作為重要的內容,但只限于把人才培養作為手段。西方的一些企業非常強調在職工技術訓練和技能訓練上投資,以此作為企業提高效率、獲得更多利潤的途徑。這種做法,實際上是把人作為工具來看待,所謂的培養人才,不過是為了改進工具的性能,提高使用效率罷了。當代企業的發展趨勢已經開始把人的發展視為目的,而不是單純的手段,這是企業價值觀的根本性變化。企業能否給員工提供一個適合人發展的良好環境,能否給人的發展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這是衡量一個當代企業或優或劣、或先進或落后的根本標志。
德國思想家康德曾經指出,在經歷種種沖突、犧牲、辛勤斗爭和曲折復雜的漫長路程之后,歷史將指向一個充分發揮人的全部才智的美好社會。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和21世紀文明的真正財富,將越來越表現為人通過主體本質力量的發揮而實現對客觀世界的支配。這就要求充分主義人的全面發展問題,研究人的全面發展,無論對于企業中的人,還是對全社會,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