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神樂署中和韶樂是明清時期的宮廷雅樂,主要用于祭祀、宴享、朝會等宮廷活動,源于遠古先民的原始樂舞。最初是遠古先民一種基本的藝術活動,表現了氏族部落圖騰崇拜、祭祀典禮、農耕狩獵、部落戰爭、生息蕃衍等社會生活。
神樂署是北京天壇建筑之一,位于天壇西外壇,為明清時期演習祭祀禮樂的場所,被譽為明清兩朝最高的禮樂學府。中和韶樂源于中國古代雅樂,又名郊廟樂,是一種將禮、樂、歌、舞融為一體的典禮音樂。它是明清兩朝舉行祭祀、朝會及宴饗活動時所使用的音樂,也是中國古代最具典型意義的宮廷音樂,歷史源遠流長。
中和韶樂被孔子贊為“至善至美”的音樂,受到了古代儒家學者的推崇。中國古代的統治者信奉“治民莫善于禮,移風易俗莫善于樂”,中和韶樂因其樂音純正,舞姿莊重,歌舞場面宏大,氣宇軒昂而為中國古代歷朝皇帝所推重,譽為“華夏正聲”,一直被用于壇廟祭祀,朝廷宴享及其它重大的國事活動。
天壇神樂署中和韶樂,中正平和,采用宮、徵、商、羽、角聲音階,有樂必有歌,一字一音,保存和延續了先秦雅樂的特征;中和韶樂采用金、石、絲、竹、土、木、匏、革八種材料制成的樂器演奏,融禮、樂、歌、舞為一體,和以律呂,文以五聲,八音迭奏,玉振金聲,曲調平緩而不失莊重,氣宇軒昂而又富于感染力。
中和韶樂在中國古代的發生、發展經歷了歷代傳承,直到清朝滅亡,中和韶樂才歸于沉寂。如今中和韶樂喪失了昔日賴以生存的舞臺,演出人員的演出水平也難以為繼,再加上現代人對傳統音樂日漸失去興趣。中和韶樂正面臨生存危機。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天壇對皇家祭天禮樂——中和韶樂進行了搶救性整理挖掘,讓今天的人們得以重新聆聽傳承幾千年的雅樂之聲。2006年中和韶樂被列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公園成立雅樂中心,天壇歷史文化傳承進入新的階段。
在天壇神樂署雅樂中心在這個舞臺上,活躍著一支以80后為主力的年輕演出隊伍,他們全部由天壇自己職工組成。作為傳承歷史文化的生力軍,他們在傳承基礎上對傳統文化進行新的詮釋,不斷嘗試用新方法、新途徑演繹和解讀禮樂文明,為中國禮樂文化傳播注入新的內涵和活力。由于歷史原因,許多演奏韶樂的古樂器在今天的生活中十分罕見,甚至無法找到真實的器物,很多樂器都是天壇雅樂中心職工在專家指導下,根據典籍記載精心仿制而成的,在選材、工藝上有不少“獨家秘訣”。正是對傳統文化的專注和投入,讓這支年輕團隊擔負起文化傳承的重任。為更廣泛傳播禮樂文化,今年以來雅樂中心開始跟社會各界廣泛開展合作,為雅樂進課堂、進社區開拓展示平臺。
為較全面經典地展示清代雅樂的特點,天壇神樂署依托近十年的演出經驗及學術成果,制定展示方案,確定演出時長及演出曲目。展示的十余首曲目中有取材《詩經》的古樂,如《關雎》、《有瞽》,清代宮廷音樂有《玉殿云開》、《導迎樂》,中和韶樂曲目包括《嘉平之章》、《始平之章》等曲目,力求體現出較高的學術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