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的詩意賞析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相思的詩意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長相思·其一》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白話譯文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長安。
秋夜里紡織娘在井欄啼鳴,
微霜寒冷,竹席上充滿寒氣。
孤燈昏暗暗思情無限濃烈,
卷起窗簾望明月仰天長嘆。
親愛的人相隔在九天云端。
上面有長空一片渺渺茫茫,
下面有清水卷起萬丈波瀾。
天長地遠日夜跋涉多艱苦,
夢魂也難飛越這重重關山。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斷心肝。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離開長安后回憶往日情緒時所作,豪放飄逸中兼有含蓄。詩人通過對秋蟲、秋霜、孤燈等景物的描寫抒發了感情。表現出相思的痛苦。“美人如花隔云端”是全詩的中心句,其中含有托興意味。我國古代經常用“美人”比喻所追求的理想。“長安”這個特定的地點更加暗示“美人”在這里是個政治托寓,表明此詩目的在于抒發詩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能的郁悶之情。詩人將意旨隱含在形象之中,隱而不露,自有一種含蓄的韻味。
文學賞析
這首詩大致可分兩段。第一段從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寫詩中人“在長安”的相思苦情。詩中描繪的是一個孤棲幽獨者的形象。他(或她)居處非不華貴──這從“金井闌”可以窺見,但內心卻感到寂寞和空虛。作者是通過環境氣氛層層渲染的手法,來表現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寫所聞──階下紡織娘凄切地鳴叫。蟲鳴則歲時將晚,孤棲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寫肌膚所感,正是“霜送曉寒侵被”時候,他更不能成眠了!拔⑺嗥唷碑斒峭ㄟ^逼人寒氣感覺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眼前是“羅帳燈昏”,益增愁思。一個“孤”字不僅寫燈,也是人物心理寫照,從而引起一番思念。“思欲絕”(猶言想煞人)可見其情之苦。于是進而寫卷帷所見,那是一輪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詩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發出了無可奈何的一聲長嘆。這就逼出詩中關鍵的一語:“美人如花隔云端!薄伴L相思”的題意到此方才具體表明。這個為詩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卻到底很遠,遠隔云端。與月兒一樣,可望而不可即。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長嘆”了。值得注意的是,這句是詩中唯一的單句(獨立句),給讀者的印象也就特別突出,可見這一形象正是詩人要強調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緊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寫一場夢游式的追求。這頗類屈原《離騷》中那“求女”的一幕。在詩人浪漫的幻想中,詩中人夢魂飛揚,要去尋找他所思念的人兒。然而“天長地遠”,上有幽遠難極的高天,下有波瀾動蕩的淥水,還有重重關山,盡管追求不已,還是“兩處茫茫皆不見”。這里,詩人的想象誠然奇妙飛動,而詩句的音情也配合極好。“青冥”與“高天”本是一回事,寫“波瀾”似亦不必兼用“淥水”,寫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頗有犯復之嫌。然而,如徑作“上有高天,下有波瀾”(歌行中可雜用短句),卻大為減色,怎么讀也不夠味。而原來帶“之”字、有重復的詩句卻顯得音調曼長好聽,且能形成詠嘆的語感,正《詩大序》所謂“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長聲調歌唱),能傳達無限感慨。這種句式,為李白特別樂用,它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等等,句中“之難”、“之日”、“之水”從文意看不必有,而從音情上看斷不可無,而音情于詩是至關緊要的。再看下兩句,從語意看,詞序似應作:天長路遠關山難(度),夢魂不到(所以)魂飛苦。寫作“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不僅是為趁韻,且運用連珠格形式,通過綿延不斷之聲音以狀關山迢遞之愁情,可謂辭清意婉,十分動人。由于這個追求是沒有結果的',于是詩以沉重的一嘆作結:“長相思,摧心肝!”“長相思”三字回應篇首,而“摧心肝”則是“思欲絕”在情緒上進一步的發展。結句短促有力,給人以執著之感,詩情雖則悲慟,但絕無萎靡之態。
此詩形式勻稱,“美人如花隔云端”這個獨立句把全詩分為篇幅均衡的兩部分。前面由兩個三言句發端,四個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個七言句敘寫,兩個三言句作結。全詩從“長相思”展開抒情,又于“長相思”一語收攏。在形式上頗具對稱整飭之美,韻律感極強,大有助于抒情。詩中反復抒寫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這種相思苦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實際生活的寫照,而顯有托興意味。何況我國古典詩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傳統,如《楚辭》“恐美人之遲暮”。而“長安”這個特定地點更暗示這里是一種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詩的意旨在抒寫詩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就此而言,此詩詩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隱然不露,具備一種蘊藉的風度。
集評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詞若“晴空冰柱”,通體虛明,不著跡象,而含情無際。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遠,直到天末吳山,仍是愁痕點點,凌虛著想,音調復動宕入古。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則汴泗交流,與人何涉耶!結句盼歸時之人月同圓,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樓一笑矣。
黃昇《花庵詞選》:此詞上四句,皆談錢塘景。
《詞譜》卷二:《長相思》,唐教坊曲名。此詞“汴水流”一首為正體,其余押韻異同,皆變格也。此詞前后段起二句,俱用疊韻。
《刪補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卷六十引黃昇云:樂天此調,非后世作者所能及。
《蓼園詞選》引沈際飛云:“點點”字俊。
《白香詞譜箋》卷一謝朝征云:黃叔昇云:此詞“汴水流”四句,皆說錢塘景。按泗水在今徐州府城東北,受汴水合流而東南入邳州。韓愈詩“汴泗交流郡城角”是也。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揚州府南,皆屬江北地,與錢塘相去甚遠。叔陽謂說錢塘景,未知何指。
《放歌集》卷一陳廷焯云:“吳山點點愁”,五字精警。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長相思的詩意賞析】相關文章:
長相思的詩意01-16
長相思的詩意01-18
長相思的詩意鑒賞02-09
長歌行古詩及詩意02-09
池上的詩意賞析02-09
出塞的詩意賞析02-09
詠柳的詩意賞析02-09
牧童的詩意賞析02-09
春日的詩意賞析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