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理教學自我評價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小編整理的教學自我評價,供參考!
地理教學自我評價1
又到了學期末,靜下心來,回顧這學期的教學工作,有收獲,也有失落。
本學期我帶的是七年級地理,對他們來說地理是進入中學一來的一門新的課程,真的是個挑戰。經過一學期的師生間的共同努力,學生們對地理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并逐漸產生了興趣,他們開始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圖知識、陸地和海洋知識、天氣與氣候知識、居民與聚落知識、發展與合作等自然地理知識,也開始慢慢認識到學習地理與生活的關系,認識到了學習地理的重要性。
一、在思想上我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恪守良好的師風師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認為,要想在學生心目樹立自己的威信,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的知識和廣闊的知識面,還要在道德行為上以身作則,以已服人。
二、在教學方面,我認真負責,一絲不茍,虛心求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首先,認真鉆研教材,把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其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再次,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最后,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地理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
三、在自己總結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首先,在我帶的地理課上,將“人地關系”作為學習地理知識的主要線索,注重列舉的問題和地理事物,盡可能啟發學生運用身邊的“人地關系”材料,使學生實實在在認識掌握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另外,還從地理學科中與其它學科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角度舉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掌握地理基礎知識與學好其它學科的關系,從而改進了教學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分析歸納出“看書、聽講、用圖、動手、動腦”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學習”圖向學生介紹地理學習的形式。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要求應簡明具體而又切實可行。并經常督促檢查,養成學生很好的學習習慣。
再次,認真組織開展復習迎接考試。側重于教會學生了解地理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在掌握好地理知識的同時,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進行學習,如:培養學生多種興趣愛好,多閱讀課外書籍,多關注身邊的地理知識,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盡管在一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現代教學質量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學工作中課堂語言尚存在平緩,平時考試較少,語言不夠生動等問題,這些問題尚需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地理教學自我評價2
如何讓學生每經過一次考試都能獲得最大收獲呢?教師的試卷講評課起著至關重 要的作用。
一、注意查漏補缺
檢查出學生不理解或沒掌握的知識點,是終結性考試的目的之一。造成知識點漏缺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 有將漏缺內容納入知識體系和技能系統中,對課堂所講知識點的'聯系,對知識要素的相互制約關系不理解。因 此,教師在備講評課教案時,應根據試題內容,針對不同情況,設計補償性題目。
二、注意知識輻射
試題受考試卷面、時間的限制,不可能將所學知識全部涉及,面面俱到。出題者往往以點帶面體現課本知 識,教師講評時應針對教 學內容、教學大綱的目的要求,精心設計問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導思維,進行提問。
三、貼近生活實踐,在知識遷移中求異
生物學科教學具有社會實踐強,教學內容開放的特點。為此,在教學中應盡可能貼近學生生活,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感知而提出問題,使學生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形成完整的認識,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地理教學自我評價3
反思是一種自我評價, 是學生以自己的學習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 對自己的學習行為、學習方式以及學習結果進行審視判斷, 從而分析、研究、解決存在問題的過程, 是一種通過提高學習主體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它注意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及進行反省、分析和總結 找出存在的問題, 并及時進行調控學習和改善學習的策略。引導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學習的體驗、體會和收獲, 分析利弊得失, 并及時概括、提高為新的體驗與收獲, 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一、要求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反思
學習活動總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 因此在學習某部分內容時, 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知識儲備是否達到了活動所要求的程度, 包括對地理知識記憶的熟悉程度, 對知識本質屬性的理解程度, 對知識的各種表達形式掌握的程度。在經歷一些學習活動后, 要反思自己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這些新知識與自己原有的認識結構是如何聯系的, 反思自己原有的認識結構有無欠缺, 若有, 這些欠缺是如何造成的, 如何盡快補救。如學習“俄羅斯”這一節后, 學生通過與“ 日本”所學內容的對比反思, 得出俄羅斯工業分布與原料、燃料產地有關。而日本工業分布與優良港口、海運相關。這越完善, 而且知識可遷移性越強。
二、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探究過程反思
在教師的引導下, 將學生帶入知識再發現過程的教學, 讓學生觀察研究對象、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利用已有的知識, 經過深思熟慮對問題做出猜想, 提出自己的假設; 設計調查或實驗方案; 實施調查或進行實驗驗證假設; 利用各種形式交流得出科學結論等, 是探究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探究活動結束之后, 教師應要求學生盡力回憶自己從開始到結束的每一步探究活動, 開始是怎樣想的, 走過哪些彎路,碰到哪些釘子; 為什么會走彎路, 有什么教訓可以吸取; 自己的思考與老師或同學的思考究竟誰對誰錯, 哪種方案最優; 自己在一些思考中能否做某些調節, 為什么當時不能做出這些調節; 自己在思考中有沒有做出某種預測, 這種預測對自己的.思考是否起到了作用, 自己在預測和估計方面有沒有帶普遍意義的東西可以歸納等, 這樣不僅使探究課題的方案、過程直接得到了改進, 而且在評估和改進方案的過程中增長了知識, 提高了相關技能, 為今后對類似課題方案的優化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三、要求學生對探究活動中相關的問題反思
若要避免“一知半解”式的學習, 必須將思維的觸角伸展開, 在活動結束后我想應該..”等激活學生的思維,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如在學完“大洲和大洋”提出“關于地球名字我想應該..”在學完“美國”提出“對于乳畜帶在五大湖附近我以為..”等拓展性的問題, 使學生帶著問題, 帶著探究的欲望離開課堂, 把對問題的研究延伸到課外, 既延長學生思維的時間, 擴大其思維的空間, 同時也暗示創新沒有止境,探究沒有盡頭。
四、要求學生對學習中的認識、觀點反思
“知識只有觸及人的精神領域時,才會變得鮮活而富有生命。” 這一環節, 就是讓學生通過聯想、想象將所學知識與個人經驗結合起來, 觸及學生的態度與情操, 發展智慧, 提升思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 并非是虛無縹緲的, 應通過各種教學活動過程來體驗、培養。如學完“中國氣候”后,有的學生說:“冬季風在條件發生變化時, 可以形成寒潮。這說明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都在發展變化之中。”學習了“臺風”后, 有的學生說:“臺風有時對人們有益, 有時對人們有害, 因此我認為對待一個問題或一個人, 要有一分為二的觀點。”“要辯證地看問題, 要善于從不利中找出有利的方面, 還要從逆境中看到希望。”學生的語言雖然顯得有些稚嫩, 對道理的感悟略顯生硬, 但是它畢竟是有感而發, 說明使學生的思維有了質的飛躍。
地理教學自我評價4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往往只是簡單的重復或沿襲,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的系統學習,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較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并以此指導教學實踐。
例如在學習“以某種自然資源為例,說明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的相關內容時,我就以礦產資源為例,一方面用相關例證向學生說明,礦產資源的分布、數量、質量和組合狀況是影響工業布局的重要條件,一些工業基地往往是建在礦產地附近(這種教學旨在滲透“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外部條件”的觀點);但有些工業基地,如我國的上海寶山鋼鐵工業基地,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鋼鐵工業基地,周圍并無大型鐵礦、煤礦,但卻是著名的工業區,原因是借助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海運,擺脫了礦產資源的地域限制(這種教學可以滲透“自然環境并非是決定性條件”的觀點)。通過上述這種辨證的分析,學生一方面明確了自然環境可以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明確了這種影響不起決定性作用,就使學生形成了正確的、辨證的人地觀。
地理新課標不僅對地理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目標。“培養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對終生有用的地理"是初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課程標準中有大量的與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可持續發展觀有聯系的教學內容。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地理觀。
地理教學自我評價5
時間真是過的飛快,轉眼間這個學期即將接近尾聲,現覺得是很有壓力,很有緊迫感。畢竟時間有點緊,初二的課內容又非常的多。所以我覺得學生的壓力很大思想負擔很重,我想目前我所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幫助他們搞好復習工作而且還要幫助學生從思想上重視起來而又不至于特別緊張。
初二的內容很多,所以只能夠有選擇性的有代表性的重點的疏導一下,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地理的方法,教會他們這種方法以后再學習相關的內容的'時候,教師覺得很輕松,學生也能夠自主建構起新的知識模型。能夠形成條件知識來指導下次的學習。
所以在上復習課的時候,必須要想出方法能夠讓學生盡量都能夠參與進來做到各發其才,每個人都能夠完成不同的目標要求,能力高的可以幫助能力低的。共同來完成復習。
學生在復習中可以利用框架的形式,我整節知識的框架列出來,然后把細節知識往里面灌,時間緊可以把學生分組,四個人或是兩個人一組完成不同的章節。大家交流自己的成果。能夠做到取長補短,讓每個人都參與到復習的緊張過程中來。希望能夠達到最好的復習效果。能夠考出每個人理想的成績。
[地理教學自我評價]
【地理教學自我評價】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學自我評價08-25
課堂教學自我評價的范文10-19
教學效果自我評價范文08-12
創新實驗自我評價自我評價06-07
審美與評價自我評價10-19
綜合素質評價自我評價10-26
優秀的地理教學設計10-01
地理《洋流》教學設計07-30
《中東》地理教學設計06-17
高考地理教學總結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