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仍然迷茫的小伙伴們
文/WeiYang
最近讀了龍應臺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信《為什么我要求你讀書用功》,頗有些相見恨晚的感覺。20歲的安德烈顯然是意識到,自己極有可能成為一個很“平庸的”人,從而倍感迷茫。龍應臺作為母親將自己的見解寫給安德烈。
在20歲左右的年紀,最容易出現這種迷茫吧。小時候,我們都有遠大的理想,覺得自己生來就是成大事之人。等到20歲左右年紀的時候,我們終究會發現自己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成就大事的夢想越來越遙遠。更可怕的是,我們還發現由于互聯網、工業自動化、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高速發展,就業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找到一份體面的職業都相當困難。這個時候難免感到迷茫,我自己也不例外。之所以覺得龍應臺的信相見恨晚,是因為如果在我20歲迷茫的時候,有人給我寫這樣一封信,也許我就不會浪費那么多光陰,走那么多彎路。
《為什么我要求你讀書用功》只講述了一個道理:“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這個道理其實我早已明白,但是我并不能如此準確的表述出來。
可能是因為我經常參加所里的星期五沙龍,并組織讀書會的緣故,過去一年中,已經陸續有幾位研究生(包括我自己的學生)找我,想聊聊他們的未來,因為他們多少有些迷茫。看起來,感到迷茫是這個年紀的普遍現象,借著分享《為什么我要求你讀書用功》,順便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成功不靠譜
我們成長的時期,正是成功學大行其道的時期。書店里充斥著各種成功學的書,總有名人現身說法,講述自己如何在艱苦環境下努力拼搏,最終獲得成功,甚至還有人寫了本書叫《我的成功可以復制》。
這種成功學誤導了很多人,也很可能是造成浮躁社會風氣的根源。所有的成功都難以復制,成功的永遠只能是少數,因為社會資源有限。不可能人人都成為名人,因為公眾的注意力是稀缺資源,關注了這個人,就沒有時間關注其他人。不可能人人都做出卓越成就,因為如果人人都卓越,卓越就不能叫卓越了。所以,當所有人都去復制某個成功時,這個成功肯定早就不是成功了。
成功的永遠是少數,意味著無論我們多么努力、多么有天賦,我們都可能很“平庸”。安德烈說:“我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平庸”是他迷茫的根源,也是我們迷茫的根源。安德烈說:“你會失望嗎?”他因此覺得辜負了母親的期望,我們也因此覺得辜負了父母的期望。
走出迷茫的第一步,是正確看待成功。成功可以追求,但不能奢求,成功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成為第一目標。如果我們將成功作為第一目標,那么當我們付出極大的代價,最終不能成功的時候,可能會產生抑郁,甚至自殺。
關于父母的期望,龍應臺說得很好:“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后,還是‘自己’二字。因此,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為了符合上一代對你的想象而活。”對于個人選擇(生活習慣、職業選擇和婚姻狀況,等等),我們首先要對得起自己,然后再考慮父母的期望。符合父母的期望,但對不起自己,我們會委屈一輩子。只要對得起自己,即使不符合父母的期望,也最終會獲得父母的理解,畢竟父母不能代替我們去生活。
快樂是根本
既然成功不是第一目標,那么什么是第一目標呢?毫無疑問是快樂,或者說是幸福。
關于快樂,有很多誤區。有人說,有錢了就快樂了;有人說,事業成功了就快樂了。如果這樣,我們就很難理解,為什么有些既有錢又成功的人,仍然會抑郁,甚至選擇自殺。有人說,知足常樂。對自己的現狀感到滿足,不給自己設定目標,就可以獲得快樂。這種說法非常迷惑人,甚至形成了理論,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越大就越不快樂,所以,獲得快樂的方法,是降低自己的目標,懂得知足。但是,沒有追求的快樂,不可能是真正的快樂。如果有人因為沒有追求,而覺得自己快樂,那只是因為他還沒有品嘗過有追求的快樂而已。
真正的快樂來源于我們做了什么,而不是我們擁有什么。當我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并竭盡全力做到極致的時候,就能獲得這最終極的快樂——成就感。此時,我們必然是有追求的,而且目標可能還很高。比如:做科研以院士為目標,從商以馬云為目標,搞IT以比爾蓋茨為目標。這些目標看起來與現實差異巨大,但這絲毫不會降低我們的快樂,因為我們熱愛的是事情的本身,而不是事情的結果。即便付出極大的代價,最終不能實現目標,也絲毫不會感到郁悶。一方面,我們已經竭盡全力,沒有給自己留下遺憾;另一方面,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看到自己不斷的成長,已經收獲了快樂。
職業最重要
既然真正的快樂只能通過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獲得,那么找到自己喜歡的職業就至關重要。首先,工作將占據我們一生中的很大一部分時間。一天24小時中,吃喝拉撒睡差不多要占據10個小時,余下的14個小時中,有8個小時要工作。如果我們不喜歡自己的工作,那么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里,我們都會比較郁悶。而如果我們喜歡自己的工作,那么我們每天都會感到快樂。其次,我們能通過工作收獲一份薪水,實現財務上的獨立。
把工作當成生計手段,利用業余時間做喜歡的事情,可行嗎?對大多數人而言,是不太可行的。因為,一天除去工作之后的業余時間最多6小時,如果結婚有了孩子,這6小時用于家務和娛樂都不夠用。一輩子下來,我們會發現除了養家糊口和忙于生計幾乎做不了任何其它事情。
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職業呢?我認為與找對象道理基本是一樣的。
(1)必須慎重。職業是找件事做一輩子,對象是找個人過一輩子,輕率的選擇都是害人害己。如果不合適,離婚是最輕的傷害,但是也仍然耽誤了雙方的青春。
(2)能力越強,選擇面越寬。龍應臺舉了個例子:“假定說,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者到動物園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為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實際情況是,99.99%的人根本沒機會去華爾街做銀行經理。這就是我們要用功讀書學習,努力提高個人能力的原因——給自己創造更多選擇的機會。選擇面越廣,越有可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像高富帥很容易找對象一樣。
(3)糾結往往是因為不知道喜歡什么。如果不知道喜歡什么樣的人,那么我們就只能要求對方有房子、有車子、有票子。如果真心喜歡一個人,那么房子、車子、票子就是次要的(雖然也要考慮)。同樣的道理,如果不知道喜歡什么樣的工作,那么我們就只能要求它待遇高、強度低、氛圍好,如果真心喜歡一個工作,那么待遇、強度、氛圍就是次要的(雖然也要考慮)。
(4)不付出永遠不知道什么是真愛。有人談戀愛害怕付出,因為一旦失敗,所有的付出都打了水漂。同樣的道理,有些人找工作也害怕付出,因為一旦不喜歡,最終是要換工作的,之前所有的努力就白費了。可是,實際情況是,如果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某個工作中,我們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喜歡這份工作。
據我所知,很多學生根本不了解科研工作,就稀里糊涂的考了研,僅僅因為讀研在外人看來很高大上。等到讀了研才發現科研工作很枯燥,待遇不高,強度卻不低,如果不喜歡這事,那簡直就是一種折磨,于是便迷茫了。這個時候該怎么辦呢?似乎也沒什么好辦法了,這就像一段錯誤的婚姻,只要開始了,傷害就已經形成。解決辦法不是沒有,但是至多也就是減少損失而已。既然錯誤的婚姻已經開始了,那就先竭盡全力做一做科研,看看自己能否喜歡上科研,如果能,當然是最好的。這就像包辦婚姻,雖然是錯誤的,但仍然有希望獲得一個圓滿的結果。(salifelink.com)如果不能喜歡上科研,畢業時,尚有機會離開,去尋找自己的真愛,這至多也就損失3年青春,而且在這3年中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仍然有可能受用一輩子。
一旦找到自己喜歡的職業,我們其實不需要刻意去努力,因為我們會不由自主的努力。我們努力追求著卓越,但不會擔心自己是否會變得“平庸”,因為努力只是為了實現自我,獲得內在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成功了固然好,不成功也沒有留下遺憾。
與君共勉!
后記: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發現很多學生背負著親人期望的壓力,弄不清楚職業對于人生的意義,因而感到迷茫。我也曾經迷茫過,經過漫長的思考,才自認為想明白。故把我的想法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