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亦稱“端五”。
據考證,端午中“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掛菖蒲佩香囊涂雄黃酒
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菖蒲節,浴蘭節,女兒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習俗的起源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如菖蒲節,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再如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漢代《大戴禮》云:“午日以蘭湯沐浴。”,菖蒲和艾葉都是野生植物,散發著很濃的藥香味,可避蚊蟲叮咬。端午節時,老成都人家家大門兩邊都要懸掛菖蒲和艾葉,一邊兩串。此外,很多老成都人還喜歡將晾干后的菖蒲或艾葉熬水,給娃娃洗澡,避免蚊蟲叮咬。
過端午時剛好是初夏,百蟲開始頻繁活動;尤其在成都,氣候潮濕,加上過去的居住條件較差,屋里常有蜈蚣等小蟲出沒。所以成都人就用中藥雄黃兌制雄黃酒,然后用手沾上酒,在小孩額頭和耳朵邊涂一涂,這樣蚊蟲就不會叮咬,蜈蚣也不會鉆孩子耳朵了。
此外,身上還要佩掛香包。,香包有心形、菱形等,其中含有雄黃,主要也用于驅除蚊蟲。
紅燒鱔魚劃龍舟搶鴨子
與全國各地的習俗大同小異,老成都人過端午的主要內容有:懸掛菖蒲、艾葉,佩香囊,賽龍舟,給小孩涂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在老成都人的心目中,端午節的分量并不亞于中秋節。
每年到端午這天,成都人早早就把午飯吃了。中午飯除了吃咸蛋、粽子外,還有紅燒鱔魚、莧菜,這些都是必吃的。為啥吃紅燒鱔魚?因為這個時節成都的鱔魚最多,也最便宜。孩子們則最喜歡用莧菜拌飯,拌成顏色紅紅的“紅飯”,別說有好開胃。
吃了午飯,更精彩的節目還在后面,一家人坐著船,去看劃龍舟、搶鴨子。
上世紀50年代,劃龍船主要在望江樓附近。“船上插滿了彩旗,掛滿了彩帶,充滿了節日的喜慶。彩船順江而下,途經狀元陀、九眼橋,最后登上望江樓,就可近距離看龍舟表演。一路上,錦江江面漂滿彩船,場面壯觀。
有時,一些少年干脆就在東門大橋上跳“炸彈”、跳“飛燕”,游泳到九眼橋。5月江水還很涼,一些身體不經冷的,半途就嘴唇發烏堅持不住,只得爬上岸來。
除了劃龍船,搶鴨子也是一個重要節目。組織者事先準備好活鴨放入江中,一聲令下后,參賽者們就從四面八方向鴨子撲去,而鴨子則極力逃避追逐。當然,最后誰搶到手的鴨子多,誰就是勝利者。一時間,水中搶鴨子熱火朝天,岸上親朋好友加油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