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時間:2024-09-30 05:13:48 學人智庫 我要投稿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精選16篇)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上海博物館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精選16篇)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1

  這次博物館之行令我受益匪淺,且懂得了很多知識 。

  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上海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藝術文物而享譽國內外。其中,又尤以青銅器、陶瓷器和歷代書畫為特色。上博的青銅器主要是晚清以來江南幾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傳有緒的名 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時代的良渚文化細刻陶器,為稀見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館藏的特點。唐宋各代表性窯口的產品也都有收藏體系。至于景德鎮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獨到之處。上博歷代書畫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說。書法中,王獻之的《鴨頭丸貼》、唐高閑的《千字文卷》、懷素的《苦筍貼》等,皆為一代的杰作。

  繪畫中,唐孫位的《高逸圖》、五代董源的《夏山圖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圖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兩代畫家作品的收藏,更為當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門類的收藏,也成蔚為大觀。如錢幣、古玉、璽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規模,且名品眾多,自成體系。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2

  上海是一個科技文教很發達的城市:上海科技館、上海美術館、上海體育館、上海博物館等等,這些都在展示著上海的科技文教氣息。

  今年暑假,我有幸來到了上海這座世界聞名的大都市。第一天看了世博會,第二天我們便去了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有四層。我們一進博物館,就聽到一個漂亮的導游小姐在作精彩的介紹,博物館的一樓有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在第一展覽廳里,中國古代雕塑館里面收藏有120件雕塑。這120件雕塑展現了從古至今的文化變化和佛教藝術文化。中國古代青銅館有400多件青銅珍品,它們有著獨特的造型,精美的紋飾和高超的制作工藝。

  二樓有中國古代陶瓷館。在第二展覽廳,二樓有陶瓷精品500多件,個個都是集歷代名窯的佳作。

  三樓有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印章館和中國歷代書法館。繪畫館匯集了唐宋元明清的明家真跡。一幅幅畫都那么栩栩如生,多姿多彩。印章館匯集了西周至清末近500件精選的實物展品。

  四樓的第三展覽廳,有中國少數民族工藝館、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明清家具館、中國歷代貨幣館。在中國歷代貨幣館里我看到了最值錢的成吉思汗金幣和最不值錢的無名小錢。最大的和最小的、簽字板的袁像共和紀念銀幣、像一把鑰匙一樣的`刀幣。以及清朝的一元、十元、一百元的紙幣,明朝和宋朝的紙幣等,總共有500多件的展品。家具館大部分展品是明代以來傳世至今和明墓墓出土的,有書房用品、衣柜、桌子、廳堂、椅子等。玉器館有300余件精美的玉器,有樸實神秘的,也有傳世絕品。

  上海博物館里面的東西真是太多了,這次都沒有看完,下次有機會我還要來參觀。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3

  昨天,我們一起參觀了上海博物館,歷時三個多小時,勉強看完。其間,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有不少外國人,他們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面對著眼前神秘的東方神器,他們嘆為觀止。作為炎黃子孫,誰不為自己偉大祖先創造的光輝成就而自豪?誰不感到我們的歷史何其輝煌?可是,當我們仔細的、從另外一種角度看待我們的歷史時,我們會吃驚的發現,我們的祖先卻也有著令人詫異的遺憾!

  也許,我們的先人曾經創造了世界上任何一個邦域無法比擬的工藝和文學成就,青銅器、陶瓷、雕刻、書法、繪畫、浩如煙海的經史子集和詩詞歌賦等等,其中的每一項成就都能讓那些老外“喝一壺的”。可是,當我們冷靜下來細細的思考,就會發現,我們的先人給我們留下了極大的遺憾,那就是他們沒能在自然科學領域做出驕人的成就。整個上海博物館,沒能夠看到我們的祖先在這方面的佳績,所感受到的只是他們精湛的工藝技巧和精深的藝術涵養。我想,也許國內絕大多數的博物館都是這樣吧。為什么他們沒有能夠在其他方面創造出可以與以上領域相媲美的奇跡呢?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

  到底是誰束縛了我們偉大祖先的思想?是誰導致了我們有極少的機會學習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公式和定律?除了王朝、政府、皇權、桎梏思想的酷刑,還有什么?孔子、李斯、秦始皇、漢武帝、董仲舒、隋文帝、程朱理學、八股文、康雍乾文字獄。這所有的一切,湮沒了我們的百家思想,更葬送了我們祖先在其他領域的開拓機遇。所有人,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被儒教思想束縛著。光宗耀祖、身世顯赫是他們唯一的生活動力。青銅器,無非是奴隸主貴族奢侈的生活用品;精美的'陶瓷,無非是皇家御用的金貴之物;雕刻,無非是統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書法和繪畫,無非是那些讀書人予以揚名天下的途徑;經史子集和詩詞歌賦,無非是文人們借以“含沙射影”、抒發心中苦悶的媒介。這么一想,我們會猛然發覺,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東西大多卻是娛玩觀賞之物。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偉大的發明,開創性的理論,澤被萬世的思想,卻少之又少。就連我們引為為豪的四大發明也只能稱得上是工藝發明,最多可以認為是技術創造,卻也不是科學史上劃時代之作。

  由此可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重視程度,和一個社會的風氣,以及人們由此形成的思維習慣休戚相關。我們的祖先從漢代的開始接觸火藥,到唐代在戰場上的牛刀小試,再到明清時代在軍事上的大批量使用,其間竟然經歷了兩千余年的時間。而在西方,同一樣東西卻能在很短時間內得到重視和發展,以至于后來利用中國人傳給他們的火藥做成了自己的堅船利炮,把一個泱泱大國打得遍體鱗傷、體無完膚。火藥僅僅是中國古代所有技術發展的一個縮影。那么,是什么阻止了這些技術的發展?誠然,不是我們的祖先比外國人的祖先笨,而是因為他們早已被那些所謂的“正途”思想束縛的寸步難行。

  也許,沒有必要為我們五千年的文明過于自豪。過長的發展歷史也許是一種不幸,始終被一種阻礙先進事物產生和發展的“宗教”式思想所統治是這種不幸降臨的源頭。世界四大文明最后只有我們中華文明僅存于世,現在卻也是傷痕累累。在我們長時間的發展歷程中,尤其是最近幾個世紀,沒能出現一批劃時代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成果,是我們的遺憾,它直接導致了中國近兩個世紀全面落后于西方列強的局面。中國人不應該怕暫時的落后,自由的思想氛圍、開放而富有開拓氣息的社會、理性而不失道德的國民素質是我們發展的最重要動力。一切束縛國人思想的力量都不應在當今時代產生和存在。我們已經失去了幾千年的發展機會,此時不進,更待何時?

  所以,我們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僅僅能夠證明一點:我們華夏民族具有無比堅韌的生存和繁衍能力。歷史早已過去,輝煌也罷,慘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談中”。我們應該用更清醒的頭腦去認識自己的不足,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拿著歷史上曾經出現的所謂的“輝煌”沾沾自喜,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先走別人走的路,再走別人未曾走的路,最終馳騁于不敗之地!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4

  今天晴空萬里,是我和爸爸在上海游玩的最后一天了,我們決定去上海最大的展館之一——上海博物館參觀。

  排了將近一個小時隊伍,我們進入了博物館,整個館分四層,我們決定先上四樓,依次走下來參觀。

  在四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硬幣館,里面收藏有三千多件展示品,有紙幣、刀幣,還有金、銀、銅、鋁錠等。館內大型電視機向我們介紹了古代硬幣發展的歷史。

  然后我們又去了古代家居館,里面的家具古色古香,品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椅子、桌子、床以及有特定用途的家具。這些家具幾乎都是用紫檀木、花梨木、雞翅木等名貴的`木材做成,非常名貴,而且工藝精湛,真佩服古代工匠師的靈巧手藝。

  第三層是書法館和繪畫館等,我們先去參觀書法,那里的字寫得非常好,粗細大小均勻,一個個字好象被寫活了似的;繪畫館里展示的名師畫,有牧童放牧圖、荷花圖,還有一幅超長的“清明上河圖”,每幅圖都畫得非常精細,仿佛自己也進入了美麗的畫卷之中。后來,我們又去了二樓的陶瓷文化館和一樓的青銅館、雕塑館。

  通過今天的參觀,讓我又增長了許多知識,真令我興奮呀!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5

  二月十日,爸爸媽媽帶我去了上海博物館。那天天空下著雨,我們排了一個小時的隊,終于到達了博物館大門前,我看到博物館的外形,就像一個古代大鼎,我想里面一定很好看。

  博物館共有4層建筑,里面擁有很多精品館藏,匯集了中國各朝各代的歷史文物,尤其以古代青銅器、書法、繪畫更具特色,其中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作品堪稱鎮館之寶。

  館內一樓為古代青銅館,二樓為古代陶瓷館,三樓為古代書法繪畫璽印館,四樓為古代玉器、錢幣、明清家具館。整幢樓氣勢磅礴,上圓下方的形狀寓意為“天圓地方”,我們從四樓到一樓依次參觀。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古代錢幣館,我從中了解到錢幣的起源,從最開始海貝到刀幣、銅錢、銀錠等金屬錢幣,它們形式多樣、造型奇特,有的像武器形狀的刀幣、外圓內方的開元通寶、各種制作錢幣的陶范,還有讓我震驚的錢樹……

  在參觀過程中,我看見了許多外國友人,他們很認真地欣賞著每件藏品,我想這些寶貝不僅是屬于我們中國的,也是屬于世界的,它們代表著中國古老文明和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繼續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6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上海博物館。一下車,博物館門前八尊氣勢恢宏的漢白玉雕像立刻映入我的眼簾。博物館由方體基座和巨型圓頂組成,分為四層,各層有各層的特色,第一層是青銅器館,第二層是陶瓷館,第三層是書畫館,第四層是貨幣館。

  我們隨著井然有序的參觀隊伍進入博物館大廳,先來到青銅器館。里面的青銅器琳瑯滿目,大克鼎、犧尊、黃觥等青銅器歷史悠久。大克鼎鑄造于公元前10世紀末,幾千年的古人就能創造出這么造型奇偉,花紋精致的青銅器,真是太令人驚嘆了!

  參觀完青銅器館,我們來到了陶瓷館。我發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瓷器。一個叫汝窯盤,它是北宋時期的茶壺,質地非常堅硬,到現在一點磨損的痕跡也沒有,完好如初。我想這一定是古代不知名的藝術家的心血吧。相反地,大汶口文化黑陶鏤空高柄杯輕薄易碎,杯壁僅一毫米厚,因此被稱作“蛋殼陶”。

  看了這么多的文物,我最喜歡的還是青花瓷器。雪白的瓷器上畫著青色的龍,這些龍栩栩如生,有的張牙舞爪,好像在找誰比試;有的兩條龍纏在一起,似乎在打架;有的`奮力往天空飛去,仿佛要去摘太陽……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龍,我不禁暗暗佩服古代藝術家豐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藝。

  一天一晃而過,轉眼就要離開博物館了。我回頭凝望身后的博物館,深深感受到中國的古代文物絕不是單純的藝術品,而是一個個時代的象征。青銅器、瓷器、雕塑、書畫沉淀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我為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感到驕傲!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7

  中午時分,我和媽媽來到位于人民大道的上海博物館,這是1996年新建的館。里面有四個樓面,一萬多平方米的展出空間,展出了上起一萬年前,下至二十世紀初的青銅、陶器、書法、雕塑、玉器、家具、錢幣、少數民族工藝等。

  我首先來到一樓的青銅館,里面陳列著從夏代到戰國時期的各種青銅酒器、食器、樂器、水器和兵器,它們造型獨特紋飾精美而美觀實用。雕塑館里的石刻、木雕、泥塑、銅鑄件件是精雕細刻。二樓的陶瓷館詳細地介紹了制陶的.每一個過程。書法館里是濃墨噴香,會聚了各大名家的大作。玉器館里的400多件寶貝是件件玲瓏剔透,巧奪天工。家具館里擺放著古色古香的明代家具。

  我最喜歡少數民族館,里面的服飾、染織繡、陶器、面具、藤竹編,這些風格迥異,色彩絢麗,巧思獨具的創造堪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藝術奇葩。讓老外們流連忘返,我由衷地敬佩古人的聰明才智。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8

  六月六號早晨,我們去了上海博物館。博物館免費參觀。

  上海博物館,坐落在市中心——人民廣場南側,整幢建筑外觀,圓鼎狀框架結構,上圓下方,寓意中國的傳統說法“天圓地方”。從遠望去,建筑恰如一尊中國古代青銅器。邁進圓形中廳,仿佛與熙熙攘攘的喧囂市井隔絕,置身一個寂靜文化藝術世界。由于是早上,觀眾不是很多,印象深刻是,半數以上為外國游客,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等,其中遇見日本婦女,身著亮麗和服,腳穿木屐,微微弓著腰,足下碎步,裝飾好像參加盛典。外國子民,渴求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前來瞻仰。

  整個博物館設有青銅、陶瓷、書法、繪畫、雕塑、印章、玉器、錢幣、少數民族工藝十個固定陳列廳,另有國際交流書畫展等。

  中國古代青銅館設在一樓。陳列著自公元前21世紀夏代,到戰國時代各種青銅酒器、食器、樂器、兵器等。那個年代,青銅器作為貴重的合金,被制成禮儀用器,多用在祭祀祖先神靈,宴請嘉賓貴客,舉行隆重典禮盛大場合。青銅器顯示其主人貴族身份、地位和權利。春秋晚期的犧尊,展露古人高超鑄造技術,造型繁復,紋飾精美,一副憨態可掬模樣。還有編鐘,大小不等,聲音差異,排列組合演奏樂曲,古人蠻有創意的,生活趣味悠然自得。

  中國古代陶瓷館位于二樓。陶瓷品種豐富多彩,古樸典雅,栩栩如生;景德鎮窯,青花騎獸吹螺人像,那老翁神態迥異,生動傳神;還有絢麗斑斕的唐三彩,一一匯聚古人智慧、精湛才藝。

  中國歷代繪畫書法館居三樓。百余件繪畫精品參展,此次主要是明清各派各家杰作,風格多變,有講究工細、整飭,墨彩豐富,精巧深微的院體畫;或筆墨放縱,灑落簡略,寫意物象形神畫;約略作品,寄情山水花鳥,注重筆墨情緒,脫略形似,強調神韻頗多。筆墨各異,精彩紛呈,歷史悠久的中華民族繪畫,堪稱世界美術領域中奇葩。我特喜歡揚州八怪金農的作品。

  金農(1687—1763),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壽門,號冬心先生,別號有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龍梭仙客、三朝老民、荊蠻民等。他博學多才,在書畫、詩詞、鑒賞諸多方面都堪稱大家。

  金農的《山水冊》,縱26.2厘米,橫34.9厘米,現藏于上海博物館。

  紙本。設色。此冊共十二開。每開都是詩意與畫情交融。每開所繪景物寥寥,然造境立意高妙別致,筆墨生拙而秀韻天成,是金農畫風本色。當時的金農已是暮年,藝術上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因為他平生所見的歷代名跡無數,博學多才,涉獵豐富,不僅在文學上造詣很深,而且具有精湛的書法功力,所以在繪畫創作中能夠作到“涉筆即古,脫盡畫家習氣”。這件《山水冊》雖然只是一件案頭小品,但展現給觀者的視野卻相當寬闊,精湛的筆墨技巧和大膽的構圖都給人一種新穎別致、情韻高遠的感受。

  美術史學界普遍認為,金農是在應博學鴻詞科落選后才開始學習繪畫的。這種說法雖然具有普遍性,但與史料記載存在差異,厲鶚《樊榭山房集》中就有“督牛犁我田,歐陽圭齋句也。壽門為圖,因題其后”的記載。這篇跋文作于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當時金農31歲,這是見到的最早有金農繪畫活動的記載。在他自己的《冬心先生集》中也有他40歲以前從事繪畫的文字記錄,但這些時候的創作都是偶爾的事情,并不是主業,更不是為了衣食之需。在金農的心目中,詩是第一位的,書法次之,繪畫更次之,之所以在50歲以后他才開始賣畫,不僅是因當時的繪畫已接近成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面貌,更主要的是將它作為謀生的手段,不得已而為之。

  乾隆元年(1736年),受浙江歸安縣縣令裘思芹(魯青)的薦舉,49歲的金農人都應選博學鴻詞科,但未被選中,郁郁不得志,于是游走于齊、燕、趙之間,最后流落到揚州,以賣畫為生,先后居住在三祝庵、西方寺,直至77歲時去世。看畫如見其人,心中滋生不舍之意,此事古難全。

  書畫展館燈光是感應的,人走到正面燈自動亮起來,顯示畫全貌,當你離開時,光線漸漸暗淡,如此精心設計,可能顧及強光對畫質影響,好細心啊,折射對作品尊重、保護,潤物細無聲。

  展館寬綽,光線暗淡,人影綽綽,幽靜寂寂的。你可以靜心、自由瀏覽,也允許拍照。這里,沒有喧嘩,人們默守契約,用眼和心觀賞,平和靜穆,品味歷史文化藝術珍品,沐浴一種精神享受。

  造型古樸典雅的明代家具展在四樓,以及用料寬綽,裝飾繁縟,厚重華麗的清代家具,還原了明代廳堂、古代家具使用場景,那文房四寶流溢著書卷墨香。我在靜靜地欣賞,一位老外神情專注的移動到前邊,“sorry”,老外脫口而出,我一愣,奧,他擋住我視線了,不由得會心微笑。道歉,感受文化素養,顧及他人,一種美德哦。

  自己行色匆匆前行,是否只顧自己,忽略遮蔽他人呢?

  崇尚自然,淡靜從容。做人作畫,走自己的路,畫自己的畫,抒自己的情愫肝膽,成自家的筆墨程式和造型規范。平乎?易乎?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9

  一天學校組織我們去上海博物館參觀。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藏有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和繪畫最為出色。上海博物館建筑總面積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個專館,三個展覽廳。在所有的展品中我喜愛的是"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和一幅名為"桃花雙綬圖軸"的畫。雖然我很早就聽說過景德鎮的瓷器非常有名,但沒有想到在公元一千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能用手工制作出那么精美的瓷器。這件瓷器是在高溫中燒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口小而中間鼓出,在罐子的正中央畫著一朵朵牡丹,幽雅可愛,栩栩如生,我好像透過玻璃櫥窗已經聞到了朵朵花香,讓我如癡如醉,仿佛我就在一片牡丹叢中嬉戲。我不禁在它的面前站立了好久,不想離開,唉!假如我家也有一個那該多好啊......

  當我還沉浸在瓷器館里那交相輝映的瓷器精品中時,眼前出現了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那就是中國廳代繪畫館中的清代"桃花雙綬圖軸"畫。這幅長132厘米寬50厘米賦有中國傳統和獨特民族風格的畫,是以毛筆、墨和絹紙為主要工具由人工繪制而成的。畫中一對小鳥一上一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著悅耳的歌謠,它的嘴顯橘黃色,頭的正上方有一戳羽毛微微向上翹起,顯天藍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與眾不同的是它還有兩根長長的類似孔雀的羽毛長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鳥兒飛起時它的羽毛在后面飄動的樣子一定很美。你再看那畫中的桃花白中顯現出淡淡的粉紅色,仿佛在微風中偏偏起舞,怪不得兩只鳥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 參觀的時間雖然有限,但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財富,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悠久傳統和深厚底蘊是無限的。

  參觀不僅能讓我們了解我國古代的珍貴文物,而且還教給了我們許多知識,這真讓我為自己的祖國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為我們的祖國而努力學習。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10

  上海博物館是個非常大的博物館,如果您有空去參觀一下,將會得益匪淺,對于了解中華文化,理解中國歷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每個炎黃子孫都為之驕傲,5000年文明史對于每位中國人來說是值得大書特書的,這些可以通過文物,書法等表現出來的,所以我覺得很有必要到上海博物院看一看的必要,同時通過參觀,您會發現,即使您知識很豐富,但是您還是只能理解其中十分之一還不到,我相信大部分人還不到這個比例吧。

  目前,家庭都是一個孩子的,在家只會通過書本等傳遞歷史知識,讓孩子到上海博物院去看看,讓他們了解我們民族,了解我們民族的偉大成績,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對于孩子的上進心有幫助的,對于提高孩子的視野是有幫助的,上海博物院確實是個好去處。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11

  上周我們拿到了老師給的電影博物館的票子,想著,大概是介紹電影的歷史吧,于是我們便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在星期六的一天中,我們參觀了上海電影博物館,它不僅讓我們了解了許多和電影有關的知識,還讓我們感受到了許多……

  我們八個人(黃天愛、酈絲簫、宋雨青、劉陸淇、李昊、毛曄淳、周子紅、葉哲宇),在星期六下午一點到學校門口集合,一起出發前往上海電影博物館參加小隊活動。所有的成員都到齊后,Let’s go!坐了14站56路公交汽車后,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上海電影博物館。一進去,我們就坐了乘到4樓的電梯,在電梯的天花板上,有一個小小的屏幕,上面倒數著:“5(伍),4(肆),3(叁),2(貳),1(壹)”。當1結束的時候,電梯門就開了,剛一走出門,我們就進入了“星光大道”,地上紅色的感應燈就像紅毯一樣閃爍,在兩側墻壁上有各種觀眾,記者的造型,閃光燈和歡呼聲此起彼伏,我們就好像真的當了一回電影明星!

  再往里走,有一面長墻,上面都是有名電影明星,在墻邊,有展柜,里面都是這些明星的文物,讓我們興奮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在墻上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人:成龍,蝴蝶……突然我們被電影里獨有的“咔”聲所吸引,原來在一面景板墻邊,真的有人拍劇!一個穿著老上海旗袍的.美女在門前渡著,而這一幕卻因為各種小的瑕疵,導演的不滿意,而一遍一遍的重新來過。我們不禁想到,原來拍電影也不是這么容易啊!在金光燦燦的照耀下,我們看到了曾經上海拍攝電影場景的模型,大家都紛紛和“不動”的人物拍照。向前走著,一幅一幅的海報進入了我們的眼簾,原來百年發行放映展區通過模型、廣告及百余幅各個歷史時期的海報,回顧發行放映的百年歷史,展示上海電影長盛不衰的文化魅力。我們的同學總是發現一張張大家小時看過的電影,常常引起一聲一聲的回憶,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回憶電影的場景。

  不知不覺我們就逛完了一層樓,我們充滿好奇的來到了3樓。還在自動扶梯上的我,就聽見同學們激動地叫聲“葫蘆娃!”“黑貓警長!”“小蝌蚪找媽媽!”原來是一個個我們小時候熟悉的人物造型。在這一樓里,仿佛是回顧我們小時候的樂園。在這里,可以在熒幕板前體驗自己的配音和電影動作,同學們都爭著、搶著聽聽自己在電影里的配音是否和原著接近。聽,是什么讓大家都笑的那么開心?原來大家在看加菲貓,大家笑的不只是加菲的滑稽的動作,而是上海話版的加菲貓更引來大家的注意。我們還看了短片“夢之船”,影片向我們介紹了上海電影長河的歷史,讓我們看到了上海的成長。

  來到二樓,這是一層體驗樓,我們在此觀摩影視作品的生產創作流程,而且還看到了在工作室:有叔叔阿姨在“平板電腦上”認真的畫著動畫。我們還看到了錄音室等。那里還有手搖放映機、各種演員的服飾。突然聽到了莊嚴國歌的我們急忙沖下1樓,哇,左邊的一面柜子上大概有幾百個獎杯吧,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輝煌。時間也在不經意間流失,“咔嚓”八個少年的燦爛的笑容伴著“上海電影博物館”字跡,一個下午的活動結束。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感悟了很多,原先一直很羨慕電影演員在影片里,社會上的風華絕代,遭眾人追捧。但是這次活動中,我們第一次感覺到了原來拍電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自身的素質要求,還有一定的耐心,看起來很容易的一條片子,都是經過上百次的演練鑄就的,我們不能隨意的說一部影片的不好,因為他們也都是用心血做成的。上海電影歷史的發展,讓我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改變,這更是讓我們欣慰。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12

  早上一起床,就有一個驚喜等著我。媽媽告訴我:今天一整天都不用寫作業,外公帶我去郵政博物館參觀。于是我特別興奮,很快吃完了早飯就出門了。

  進入博物館后,兩邊都有樓梯,我們選擇了左邊的樓梯。走上去后,一邊陳列著有關古代郵政的照片,另一邊陳列著有關現代各類郵政的展覽品。

  我們繼續往前走,進入另一展廳。那里有一個很大的電子地圖。我一按按鈕,就能放大縮小地圖,在地圖上“走遍了”很多郵局。大廳里還展出了各種以前人們送信時的雕塑:有坐在船上送信的,有騎著馬送信的,還有扛著很大布袋奔跑著送信的`。

  最后我和外公在里面迷了路,還是我帶著外公走出來的呢!我覺得今天學到了不少知識,可以分享給我的小伙伴們咯!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13

  在英格蘭銀行博物館的中央天井栽種著一棵中國桑樹。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棵桑樹居然與世界最早的紙幣——宋代“交子”有關,因為制作“交子”的原材料正是桑樹皮。英格蘭銀行博物館以這種方式紀念這段金融歷史。1998年,時任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行長的姜建清站在這棵桑樹前感慨萬分,西方對待金融史的態度讓他震撼。姜建清以一個銀行家的眼光、智慧和社會責任感,提出了建立中國的銀行博物館的設想。

  民間瑰寶遍采擷

  桑樹的“蝴蝶效應”很快就傳導到黃沂海(現上海銀行博物館執行館長)這里。1998年6月,上海銀行博物館開始籌辦,黃沂海參與其中。第一項工作就是發起“銀行文化尋根”活動,搶救和搜集金融文化遺產。一時間,工商銀行全員行動,參與到一場回顧歷史、觸摸歷史、呼喚歷史、再現歷史的“群眾戰爭”之中。黃沂海回憶:“活動得到的熱烈反響出乎意料,許多退休的老員工捐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銀行物品。一個工作證、一張老照片、一個塵封的線索,都給籌建組巨大的鼓勵,那是一次文化尋根之旅。”

  一次,工行某支行搬遷清場,工作人員給籌建組打電話,請他們派人前去查看是否有有價值的“寶貝”。籌建組從雜物堆里翻到一個布袋,里面裝有97枚雕刻精細的牛角圖章,分別是民國時期的中國銀行、中央銀行、中國農民銀行以及一些錢莊、當鋪和保險公司的業務章,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這一發現令籌建組欣喜無比,他們愈加意識到正在從事的不僅是一項普通的文化工作,同時也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

  為博物館尋寶的過程漫長而曲折卻又充滿驚喜。館藏的全世界僅存的機械記賬機就是從工行虹口支行的防空洞淘出來的。上世紀四十年代,銀行記賬都采用手工操作,上海的.一些大銀行為了滿足業務量激增的需求,引進了機械記賬機,其既有記賬功能,又有計算功能,并附帶英文打字機,一直沿用至上世紀八十年代。

  館藏的這臺“國民”牌機械記賬機是美國NCR公司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產品,該公司上海辦事處聞訊后,專門派人去銀行博物館查看。他們極為驚嘆,即便是NCR公司也沒有留存這款產品,他們有的只是檔案資料。美國NCR公司總部為此特意發來一張30年代的美國職業女性操作“國民”牌機械記賬機的照片送給博物館留作紀念。

  老樓為解放前上海律師公會所在地。銀行博物館搬來之前,它是工商銀行的復興中路支行,一年吸納100多億元的存款,利潤達2億元。20xx年,工商銀行下定決心整體騰出,讓它成為銀行博物館3萬多件寶貝的新家,常年展出5000多件。

  “大明通行寶鈔”大過一張A4紙

  上海銀行博物館成立于20xx年,另一個名字叫金融博物館,最初位于工行在浦東的大樓內。它聲名遠播,是全國第一家金融行業博物館。海內外游客和同業想了解上海金融歷史的,都會自己找上門來,1小時訪百年路。每周二、四、六向公眾開放,每年接待觀眾超過10萬人,在上海的行業博物館里是個不小的數字。銀行博物館門口,巧遇幾十人的學生參觀團,一問,他們來自香港。

  錢莊水牌記錄交易往來和銀錢比價

  在上海建銀行博物館的想法,于1998年開始實施。現任館長黃沂海講述了博物館由來的故事,感嘆道:“還好及時收集搶救了那么多獨一無二的老物件,使它們免于被當成廢銅爛鐵而散失的命運。再晚一點建銀行博物館,保存歷史的難度就大了。”

  已卸任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的姜建清,1998年時任工行上海市分行行長。在海外考察時,姜建清見過為數不少的銀行博物館和展示館,他深有觸動,覺得應該肩負起一份歷史的責任。1998年6月,工行決定籌建銀行博物館,在行業內率先展開保護和搶救金融文物的行動,繼往開來傳承金融文化,激勵奉公敬業、勵精圖治的精神。

  銀行工作證

  上下一心,一場全行員工參與的“歷史保衛戰”打響了。倉庫里的印章憑證等舊物,因裝修即將廢棄的櫥柜和鐵門,工行基層員工都會長個心眼,問問銀行博物館是否需要,還真收到了大量的寶貝。許多白發蒼蒼的離退休干部熱心獻計獻策,捐獻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銀行物品。“即使有些珍貴的史料丟失了,但是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我們都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尋找它。”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14

  休息,百無聊懶,感覺好無趣! 女兒提議:帶我們去上海自然博物館看看。有孩子們請客,我當然高興!

  上海自然博物館位于地鐵13號線,它特意建立了一個站點,并設有多個出口,給予前往觀光游覽的人們提供了快速而又便捷的綠色通道。

  上海自然博物館,門票30元,人好多,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朋友,也有許多是中國各地來的參觀者。走進博物館,首先看到了兩具高大的恐龍骨架,超大無比的大恐龍一下進入眼簾,那仿真模擬的深沉高亢的聲音在整個空間回蕩,似乎一下子把觀光的人們拉回到了很久很久幾萬年前......

  展廳里還有許許多多動物的標本:金絲猴、大熊貓、金錢豹、虎、亞洲象、梅花鹿、羚牛、揚子鱷、白鱘、獅子、長頸鹿、袋鼠還有恐龍蛋等等,那動態十足的摸樣,栩栩如生。

  生命的長河奔流不息,綿延至今40億年,誰也不能窺其全貌。全球的生物星羅棋布,編輯海洋、天空、陸地,誰也無法令它們聚首。今天,古今生物跨越時空,濟濟一堂,如同生活明的長河匯聚凝結一瞬。一件件的珍貴的標本待給我生臨其境,感受生命的多彩,驚嘆大自然的神奇。

  生命是什么?浩瀚精深的宇宙又是什么?你可以在這別有洞天的`博物館里找尋,追溯,甚至可以親身體念遨游星空的感受與美輪美奐的奇異過程。

  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各場館錯落有致,是根本看不過來的,當我們依依不舍離開的時候,參觀的人流還絡繹不絕進入。

  上海博物館的參觀之旅是集視覺、聽覺、觸覺的自然科學的一次盛宴。她讓我獲得了不少新的知識,也讓我經歷了一次全新的體驗。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15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雄距在世界東方。從東邊的山海關到西邊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蜿蜒在山上的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從秦始皇下令建造長城,到孟姜女尋找丈夫,最后明代開國元勛——徐達修筑長城。它蘊含著砥礪奮進、生生不息的文化真諦,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華夏兒女的驕傲!

  今天來到玻璃博物館,觀看明清重鎮——秦皇島長城專題展開幕儀式。儀式過后,來到展播播廳,“天開海岳京師屏障”八個大字,頓時讓我感受到了長城的雄渾、凝重、神奇與美麗。秦皇島境內有223.1公里的.明代萬里長城,它們氣勢雄偉、風光秀麗、建筑精美、關隘眾多、文物豐富、故事動人,展現了長城文化的精髓。

  第二部分——天工巧奪匠心獨運,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長城由城臺、馬道、垛口墻、望孔、排水、射孔、宇墻、雷石孔、吐水嘴等幾個部分組成。其中講解員叔叔特意講了吐水嘴的作用,讓我大開眼界。

  第三部分——雄關要塞長城烽火,主要介紹了榆關抗戰對長城的影響,重點介紹了軍事武器——鐵弗朗機。“戚家軍的駐守,戚繼光曾招募浙兵9000余人守之。”“9000人,這么多人”我不禁感嘆道。

  第四部分——精神守望永續傳承,從70年代開始,秦皇島市就出現了義務保護長城組織。當我看到展覽柜里展示長城保護員——張鶴珊維護長城的工作筆記和工作總結時,我才明白原來長城需要工作人員年復一年的精心維護和修復。到2006年底,張鶴珊與其他74位長城沿線農民一起,在村民中義務宣傳長城保護知識。

  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而來。它蜿蜒在山上,是我們值得驕傲,它象征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長城建成后,經歷數代人的堅守,它蜿蜒在山上。是我們的精神家園,當我再次看到展廳里的長城模型,情不自禁地眼眶濕潤,那是因為我對長城愛的深沉……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篇16

  星期天,我們嘉興晚報小記者來到上海自然博物館參觀。

  一大早,我們先來到教室等帶隊老師的到來。老師來后,我們排好隊坐上大巴車,踏上了去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旅程。在大巴車上,我感覺很是無聊。我東瞅瞅,西望望,想看看別人在做什么。我看到有的人在看書,有的人在吃東西,還有的在玩電子游戲……。一個多小時后,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上海自然博物館。我像是被關了多年后終于獲救的“犯人”興奮的從大巴車上“沖”下來。

  參觀自然博物館的感覺和坐大巴車的感覺截然相反。博物館里好玩,有趣,關鍵是可以學到許多新知識,仿佛給大腦又可打開一個新的關卡;而坐大巴車很無聊、沒勁。

  從大巴車上下來后,導游給我們先介紹了一些博物館的外部特征及參觀時的注意事項,然后我們的參觀之旅就真正開始了。

  我們首先參觀了“起源之謎”展區。這里有許多發明家發明的望遠鏡,顯微鏡展品,還有很多關于地球是怎么出現的,宇宙是什么,生命是怎么出現的,等等只是信息。穿過“起源之謎”展區,我們來到了“生命長河”展區。這里有許許多多動物標本,有熊、狼、鳥類、猴子…….,但我影響最深刻的是恐龍。只見一只巨大的蜿龍吊在半空中,搖晃著又長又粗的脖子在那叫著。看完這些標本,我們來到了有蛇、蜥蜴、蝴蝶、水母的地方。那些蛇和蜥蜴就像死了一樣靜靜地趴在地上;魚和水母很有趣,魚兒們搖晃著尾巴,一會兒在珊瑚里游來游去,一會兒在水里打鬧、玩耍。看完這些,導游將我們領到“生存智慧”展區。在這里我們了解了小動物們的聰明才智。比如,一只小鳥為了吃到躲在樹洞里的小蟲子,會找一根帶杈的數值將小蟲子捅出來;蘭花螳螂為了躲避天敵,會將自己偽裝成蘭花的顏色……。看到這些我們小記者們都贊不絕口,議論紛紛,那場面熱鬧極了。再往前走,來到了“走進非洲”展區。這里有許多非洲的動物,大多數都是肉食動物。這里還有許多娛樂項目,但我最喜歡玩“點松果”游戲。由于時間不早了,我們看完“走進非洲”展區后結束了一天的旅程。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每個展區都非常有趣,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去參觀。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相關文章: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精選15篇)06-16

參觀上海博物館有感03-22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通用17篇)02-27

上海冬至祭祖習俗10-25

參觀博物館總結(精選17篇)05-19

適合博物館大門貼的對聯02-22

上海繪畫流派松江畫派10-18

游上海迪士尼樂園作文(精選27篇)12-15

上海二婚有婚假嗎01-06

有關上海的春節習俗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