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司法鑒定通則重新鑒定
司法鑒定重新鑒定的情形有哪些?重新鑒定的程序又怎么走?根據我國司法部今年公布的《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的規定,有五項法定情形是要重新鑒定的,下面由聘才小編在本文為您詳細介紹。
根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的規定,以下情形需重新鑒定:
1、原司法鑒定人不具有從事委托鑒定事項執業資格的。
2、原司法鑒定機構超出登記的業務范圍組織鑒定的。
3、原司法鑒定人應當回避沒有回避的。
4、辦案機關認為需要重新鑒定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司法重新鑒定的程序
重新鑒定應當委托原司法鑒定機構以外的其他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因特殊原因,委托人也可以委托原司法鑒定機構進行,但原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指定原司法鑒定人以外的其他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
接受重新鑒定委托的司法鑒定機構的資質條件應當不低于原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重新鑒定的司法鑒定人中應當至少有一名具有相關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鑒定過程中,涉及復雜、疑難、特殊技術問題的,可以向本機構以外的相關專業領域的專家進行咨詢,但最終的鑒定意見應當由本機構的司法鑒定人出具。專家提供咨詢意見應當簽名,并存入鑒定檔案。
重新鑒定注意事項
對于涉及重大案件或者特別復雜、疑難、特殊技術問題或者多個鑒定類別的鑒定事項,辦案機關可以委托司法鑒定行業協會組織協調多個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司法鑒定人完成鑒定后,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指定具有相應資質的人員對鑒定程序和鑒定意見進行復核。對于涉及復雜、疑難、特殊技術問題或者重新鑒定的鑒定事項,可以組織三名以上的專家進行復核。復核人員完成復核后,應當提出復核意見并簽名,存入鑒定檔案。
相關閱讀:論民事訴訟中的重新鑒定
論文提要:
司法實踐中,司法鑒定作為一種輔助法官辦案的科技手段越來越多被應用在訴訟中,在各類案件的證據提供及事實認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05年《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中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并提供鑒定結論的活動。法官對司法鑒定持肯定態度,甚至在有些案件中依賴于司法鑒定才做出判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新事物的不斷出現,這就對司法公正與效率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2年的《證據規定》中有關司法鑒定的若干規定的不適應、滯后性也逐漸暴露出來。重新鑒定作為一種爭議解決的方式,成為理論和實務界熱烈討論的話題。當事人為了追求自身訴訟利益的最大化往往熱衷于申請重新鑒定,而法院為了在最短審限內結案卻傾向于否認重新鑒定。近年來有關司法鑒定的司法解釋和法規、規章等法律文件先后出臺,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司法鑒定制度,但這些文件等級不一、且都是散見于各個部門中,沒有形成效力較高的法律法規,難以適應訴訟領域逐步拓寬、鑒定范圍日益擴大的新情況。
本文首先對重新鑒定立法上的規定作了梳理,認為在必要的情形下應當進行重新鑒定。同時認為,重新鑒定也存在著很多弊端,不利于糾紛的解決,分析了產生這些弊端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對重新鑒定的完善建議。
一、民事訴訟中重新鑒定必要性分析
1、對重新鑒定的法律梳理
近年來有很多關于司法鑒定的法規、規章頒布,但這些文件等級不一、且都是散見于各個部門中,沒有形成效力較高的法律法規。重新鑒定,是指對已經進行司法鑒定的鑒定客體,以原鑒定同樣的目的,再進行鑒定。[1]立法對重新鑒定的規定具體體現在一下幾個文件中:2002年的《證據規定》、2007年的《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及2002年《湖北省司法鑒定管例》等。我國《民事訴訟法》對司法鑒定僅有一條規定,其中包含司法鑒定機構的選擇和鑒定人的詢問權等,但未對重新鑒定做出規定。
(1)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其中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托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一)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钡1和第2種情形屬于程序上的錯誤,只有第3中情形屬于實體上的錯誤,第4種是兜底條款。該條所規定的重新鑒定的條件還是相當嚴格的,這樣一方面對當事人申請重新鑒定進行限制,維護司法鑒定的權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節約司法資源。另外,第二十八條賦予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自行委托鑒定的異議權即申請重新鑒定,但該條并未對重新鑒定應如何確定的機構和鑒定人,該鑒定機構應具備何種資質條件,重新鑒定的次數等問題予以明確。
(2)2007年司法部頒布的《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其中第二十九條對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托進行重新鑒定規定了5種情形,同樣是一般條款和兜底條款,有程序和實體并存。不同的是其第二款規定接受重新鑒定委托的司法鑒定機構的資質條件,一般應當高于原委托的司法鑒定機構,這一條即對證據規定作了補充。
(3)2002年湖北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湖北省司法鑒定管例》。其第十五條和十七條在《證據規定》基礎上增加了司法機關決定不予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的和鑒定機構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以書面形式向申請人說明理由。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重新鑒定不得超過二次。
2、重新鑒定的申請、批準的法治意義與便利
司法鑒定的目的在于解決訴訟中與案件有關的某些專門性問題,查明案件事實,為法官作出判決提供依據。[2]通過鑒定活動能夠科學地、深入地揭示事物的面目,使人們依靠感覺器官、生活經驗所無法認識的問題得到解決,是人們認識事物的一種特殊方式!段覈拿袷略V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都將鑒定結論規定為法定的證據類型,且都對重新鑒作出規定。由此,當事人申請重新鑒定是法律規定的一項期待權。
(1)重新鑒定是對當事人訴訟權利的保護
司法鑒定是鑒定人運用專門知識和技能,借助科學儀器設備,對案件中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司法鑒定活動是由人來完成的,是人的主觀對客觀鑒定材料的反映。受鑒定人認識水平的不同、使用的鑒定方法及鑒定標準不同等影響,實踐中很可能得出不同的鑒定結論。進行重新鑒定,一方面是對當事人申請重新鑒定權利的確認,保護其訴訟權利。另一方面也是判斷原鑒定結論是否正確的標準,對原來正確的鑒定結論予以審查,對錯誤的鑒定結論予以糾正。用重新鑒定的方法可以保障鑒定結論的可靠性,維護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有利于及時糾正錯鑒,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維護司法公正。
(2)重新鑒定是對鑒定結論科學性的有效監督
重新鑒定零改變是司法鑒定工作的目標之一。[3]假如原鑒定結論和重新鑒定產生的鑒定結論是基本一致的,就說明原鑒定是正確的,或基本正確的。當出現重新鑒定與初次鑒定結論不一致,有較大的差異甚至相互矛盾時,這就需要法官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從各個方面審查兩個鑒定結論,確定采信哪份鑒定結論。此時,當事人會對司法鑒定的科學性和客觀性產生疑問,損害了司法鑒定機構的整體形象,使案件審理復雜化。通過重新鑒定對原鑒定結論進行審查,可以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進行切實評價,增強鑒定人的責任心,從而實現司法鑒定科學、客觀、公正的目標。
二、對重新鑒定程序的消極審視
1、重新鑒定的弊端
重新鑒定是當前司法實踐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可以說是現行司法鑒定體制諸多弊端的集中體現。[4]重新鑒定的隨意性較大產生的原因在于對鑒定的理由與次數沒有嚴格的限制,導致鑒定反復進行。
(1)惡意的重新鑒定申請加重訴辯的對峙情緒、撕裂當事人之間的訴前關系
重新鑒定的案件,往往持續時間較長。由于民事訴訟大多要求適用簡易程序,案件一般要在3個月內審結。如果進行重新鑒定不僅延長了案件的審理期間(雖然訴訟法規定重新鑒定不計入審限),當事人還會因此多支出鑒定費及其他相關費用,增加了當事人的負擔。例如筆者所在的法院曾經審理了在一起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該案先后經歷了一審、二審、再審、發回重審,歷時10年,其中共有6次鑒定,包括醫學會的鑒定和法院司法技術科的鑒定(在《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實施前)及鑒定機構的,重新鑒定就達2次。
(2)個性化的重新鑒定結論客觀上削弱司法鑒定的科學性、動搖司法判斷的穩定性
不同的鑒定結論使當事人對鑒定機構的權威性產生懷疑,法官據此作出的判決也因此不會被接受。如果在一審、二審程序中所適用鑒定結論的不同,導致案件處理結果不相同,有時甚至相反。即使是生效的二審判決,當事人也會因為鑒定結論的問題而申請再審,如果再審程序采用了與原來不同的鑒定結論作出判決,那么既判力就得不到尊重,對法院的權威性提出了嚴重的挑戰,極大地損害了司法權威。由于司法鑒定的反復進行導致案件久拖不決,當事人容易對司法公正產生懷疑,不愿意繼續參與訴訟,轉而通過其他方式來實現自己的訴求。不僅給行政、立法、司法等相關部門帶來了很大壓力,對社會穩定性也產生了不良效應。據調查,涉法信訪案件中,司法鑒定引發的信訪問題占整個涉法信訪案件的15%~20%,并呈現上升的趨勢。[5]
2、重新鑒定在程序權利上被非正當利用的成因分析
司法實踐中,只要一方當事人對鑒定結論不認可,就會提出重新鑒定申請,由此出現反復鑒定。當事人通常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而提出重新鑒定申請,導致此種情形發生的根源在于訴訟程序方面規定得不完善。那么重新鑒定難以解決的主要原因主要可以歸納為:
(1)缺乏啟動重新鑒定的程序規范。依照《鑒定管理規定》,人民法院不再是啟動鑒定的唯一主體,啟動司法鑒定的主體還包括當事人。那么,當事人為了得到對自己有利的鑒定結論,多次送鑒或多次啟動鑒定程序的現象時有發生。[6]甚至有的當事人將同一份鑒定材料提交多個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并將其中最有利于自己的鑒定結論提交給法院。有的當事人往往為了承擔自己的舉證責任,在立案時就提交了鑒定結論,學術界稱之為“自行委托鑒定”。[7]案件進入審理階段后,另一方當事人由于自身認識有限,往往對該鑒定結論不信服,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申請重新鑒定。但對當事人的“異議權”沒有可供執行的具體標準,法院在實踐中的做法一般都同意重新鑒定。但是問題又隨之而來,對那些同意重新鑒定的,法律法規亦沒有規定如何確定鑒定機構及鑒定人,由此得出的鑒定結論還是可能再次申請重新鑒定。如此周而復始,使案件久拖不決。
(2)沒有規定具體、明確的申請重新鑒定理由
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有異議的,可以申請重新鑒定。申請重新鑒定的理由在《證據規定》第二十七條,該條明確規定了因程序和鑒定主體問題可以進行再次鑒定,但其中第三項“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外延很寬泛,法官尚且不能對該專門性問題作出判斷,就更不能苛求當事人了。
(3)司法鑒定審查不嚴格。任何證據只有經過法定程序在查證屬實后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鑒定結論也是如此。因此,法官就應當對鑒定結論的科學性、客觀性、公正性進行審查,在司法實踐中,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使法官在面對同一事實的多份鑒定結論時,對是否采信鑒定結論作為定案依據或者應該采信哪份鑒定結論或時,把握不準確,在判決書中很少說明理由,導致當事人對判決結果不服。由此在二審、再審程序中申請重新鑒定的情況時有發生,既判力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4)司法鑒定的質證制度不完善。我國法律對質證的具體程序規定不明確、鑒定人不出庭作證阻礙了對鑒定結論的審查和質證,對此需要從法律上進行特別的規范。[8]《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第十一條規定“在訴訟中,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有異議的,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由于法律對鑒定人不出庭的法律后果等沒有具體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亦規定“鑒定人經法院傳喚或通知未到庭,不影響開庭審判”。因此,大部分鑒定人都不愿出庭作證。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鑒定人能夠親自出庭作證的比例一般不會超過5%。[9]而筆者所在的法院幾乎沒有鑒定人出庭質證的先例。實踐中的做法一般是將鑒定結論在庭審時作為證據宣讀并由雙方當事人質證。由于鑒定結論的專業性較強,鑒定人又不出庭說明并接受質證,使當事人對鑒定結論的科學性產生質疑,對鑒定機構的公正性也難以信服,只有通過申請重新鑒定來保證其在訴訟中的“平等地位”。
四、對民事訴訟鑒定結論的重新鑒定程序之構想與展望
訴訟的過程是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因此為了保障鑒定結論的真實性,補充鑒定、重新鑒定和復核鑒定是不可或缺的。[10]但是多次重新鑒定有時會使鑒定單位之間,鑒定人與鑒定人之間的產生分歧和矛盾,當事人對鑒定機構和法院的不信任,不利于糾紛的解決。為了保護當事人的權益和提高訴訟的效率,應當避免過多的重新鑒定,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善重新鑒定:
1、規范重新鑒定程序的啟動
我國作為傳統的大陸法系國家,實行嚴格的“職權主義模式”,與英美法系的“專家證人”完全由當事人自行聘請,無所謂鑒定程序的啟動不同。[11]英美法系“對抗制的訴訟模式”與專家證人制度相適應。但在大陸法系國家,由法官主導鑒定程序才能與“職權主義的訴訟模式”相適應。對重新鑒定程序的啟動,應嚴格依照《證據規定》第二十七條,由當事人申請,并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是否重新鑒定的決定權仍在于人民法院。法官是否接受當事人重新鑒定的請求,原則上是法官自由心證的范圍。[12]如果該案所涉及的問題是專門性問題,且當事人理由充分,就應當決定啟動重新鑒定程序。如果認為憑借邏輯推理和日常經驗法則能夠做出理性判斷,覺得當事人的理由不充分,則可以決定不啟動重新鑒定程序。當然,對于法院不予鑒定或不予重新鑒定的決定不服的,當事人應該享有復議的權利。[13]
2、明確重新鑒定的理由
如果當事人要求重新鑒定,必須提供能夠證明其理由存在的相應證據。由于我國對重新鑒定的理由未作出明確的規定!端痉ㄨb定通則》從形式條件上規定了鑒定機構可以受理的重新鑒定,《證據規定》也規定了法院準許重新鑒定的情形,但這些不是重新鑒定啟動的實質性理由。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具體規定:
(1) 對《證據規則》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予以細化!拌b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其中包括:第一,因申請人提供虛假的鑒定材料而得出的鑒定結論。第二,因鑒定人自身業務水平的缺失,引用了錯誤的鑒定條款得出的鑒定結論。第三,因鑒定機構的設備有限,使用的鑒定方法有缺陷而不能達到鑒定要求的預期效果等。但前提是以上“不足”在通過補充鑒定或補充質證、重新質證等程序仍然不能確定其證明力。
(2)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三點。第一、鑒定人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而沒有回避影響鑒定結論公正性的。第二、鑒定結論與案件已查明的事實有明顯矛盾,且與其他證據相矛盾的。第三、同一案件經過多次鑒定,而每份鑒定結論得出的鑒定結論不同的。具體到司法實踐中,對申請重新鑒定的理由應從嚴把握。
3、從嚴審查鑒定結論的“三性”
《證據規則》第二十九條規定“審判人員對鑒定人出具的鑒定書,應當審查是否具有下列內容:(一)委托人姓名或者名稱、委托鑒定的內容。(二)委托鑒定的材料。(三)鑒定的依據及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四)對鑒定過程的說明。(五)明確的鑒定結論。(六)對鑒定人鑒定資格的說明。(七)鑒定人員及鑒定機構簽名蓋章。作為證據提交的鑒定結論必須具有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與合理性。首先,應審查其是否具有真實性,即司法鑒定本身體現的形式、內容能夠反映出鑒定物客觀的本質屬性而不是主觀推測捏造的事物。嚴格審查司法鑒定的檢材、樣本或者與鑒定對象有關的其他鑒定材料,看其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其次,對鑒定結論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審查重點在鑒定結論的主體、程序、形式等方面。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是否具有合法的資格,是否有鑒定人的簽名,是否有應當回避的情形而未回避,鑒定過程中檢驗、試驗的程序是否規范,檢驗方法是否符合有關法定標準或行業標準,鑒定結論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等。最后,對鑒定結論的關聯性進行審查?磋b定結論與本案的待證實施之間是否存在客觀的聯系,審查鑒定結論的依據是否充分、合理,與其他證據是否有矛盾等。
4、完善司法鑒定的質證程序
鑒定結論作為法定的證據類型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經過雙方當事人質證,并查證屬實后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當事人對鑒定結論的質證涉及多方面內容,主要包括:鑒定人的資格、鑒定的程序、鑒定的科學依據和方法技術、鑒定結論的分析論證和可靠程度等。[14]對鑒定結論的異議,必須先通過質證來解決,嚴格依照《證據規定》第二十七條第二款“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倍皇菬o休止的重新鑒定。世界各國的鑒定制度都規定了鑒定人出庭作證的義務。因而確定鑒定結論的證明力要求鑒定人出庭很有必要的。完善鑒定人出庭制度,提高鑒定人的出庭率,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重復鑒定的發生。[15]由于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自身專業知識的缺乏,不能準確把握鑒定結論,因而不能有效對鑒定結論進行質證。《證據規定》第61條規定:“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由一至二名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出庭就案件的專門性問題進行說明。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由當事人各自申請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就案件中的問題進行對質。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可以對鑒定人進行詢問!痹撘幎磳<逸o助人制度,對鑒定結論予以明確說明,這樣就彌補了法官專業知識的缺失,對當事人也是一種釋疑。
結語
重新鑒定有其積極作用。然而,在現行的制度下維護鑒定機構的權威性也很有必要。應該通過建立權威的鑒定機構,對鑒定人實行嚴格準入制度,提高司法鑒定的質量。法院也應嚴格審查鑒定結論,控制重新鑒定的啟動權,加強對鑒定結論的質證,通過質證來減少乃至消除當事人的質疑,最終降低重新鑒定的必要性。在爭議很大且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仍然不能確定鑒定結論的證明力時,由當事人提供確有理由的異議,經審查理由成立的可以決定進行重新鑒定。這樣可以及時糾正錯鑒,實現民事訴訟的公平、公正。但應該對重新鑒定的次數作出限制。
此外,目前司法鑒定問題突出還在于法律方面規定得不完整。要解決重新鑒定的問題,應嚴格遵守《證據規定》和《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各個地方嚴格按照地方法規條例來辦,充分尊重現有立法。同時也期待在未來的《民事訴訟法》修改對重新鑒定問題予以重視。
【司法鑒定通則重新鑒定】相關文章:
最新輕傷司法鑒定的標準05-17
司法鑒定委托書09-14
江蘇省司法鑒定管理條例(2)10-30
江蘇省司法鑒定管理條例(3)09-06
交通事故后司法鑒定所需材料有哪些09-03
前功盡棄,重新開始11-09
離開,是為了重新起航_勵志演講08-17
如果大學能夠重新讓我來過06-07
營銷人如何重新喚起職業熱情?(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