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精選34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濟南冬天總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品味語言,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
2、仿照第3段中的寫景方法,仿寫片斷
情感態度與價值:
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對寫景方法學以致用,進行片斷仿寫
教學方法:
品讀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投影“上帝把春天的藝術賜給西湖,把夏天的賜給瑞士,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
我們剛剛學過朱自清的《春》和梁衡的《夏感》,他們筆下的春和夏都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生命力、勃勃生機;熱烈、緊張、急促)。沒得上帝賞賜的春和夏就已經那么迷人了,這個深得上帝厚愛的濟南它的冬天到底是怎么樣的呢,我們今天就一起跟隨老舍去領略一下濟南的冬景吧!
二、整體感知
(聽范讀,思考問題)
1、作者的眼中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怎樣的?能不能用文中的詞來概括?
溫晴
2、濟南冬天的這個特點作者是通過哪兩種景物來體現的?山(2、3、4)水(5)
三、文本研讀
1、老舍先生抓住“溫晴”這一主線,雖然只選取了山和水兩種景物,但是卻向我們呈現了四幅美麗的濟南冬景圖,你能為這些風景圖取一個動聽的名字嗎?
老師先來示范一下:第一幅圖主要寫的是陽光照耀下的小山,取名陽光朗照圖,其他三幅圖請同學來取?
陽光朗照圖、薄雪覆蓋圖、城外遠山圖、空靈水晶圖
2、四幅景物圖中你最喜歡哪一幅?
過渡:同學們描述的每幅圖都非常的美,老師都喜歡。但如果一定要說最喜歡的話,那老師會選擇第二幅圖——薄雪下的山景圖。為什么呢?我們一起從這幅圖畫中找尋答案吧。
3、集體朗讀
一般說來,冬天凜冽的寒風已經讓給人感覺很冷了,而下雪過后的冬天更增添一份寒意,作者是不是也是這樣認為的呢?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
4、為什么作者會認為下點小雪后會更妙呢,這個妙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快速閱讀,找出你認為能體現小雪之后的小山更妙的詞句,并說說妙在哪里呢?)
①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運用比喻,松的青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形象寫出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態。
頂:準確表現了“一髻兒白花”的位置和形狀,并暗指這是“小雪”,既有“在樹尖上”。又有““一小堆”的意思;“頂”字又引起下文把矮松比作日本看護婦(護土)的比喻
②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
運用比喻,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仿佛給藍天鑲上了銀邊。
鑲:把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或圍在另一物體的邊緣,這里的“鑲”形象地寫出了白色的山尖連接著藍天,就像是一道銀邊圍在藍天邊緣的景觀。暗指是小雪,如果是大雪,也決非僅山尖是白的
③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
運用比喻,白雪和暗黃的草色組成了彩色的景象,互相映襯
運用擬人,(想象)以動寫靜,生動形象寫出了草色半露不露的動人的形態
穿:準確表現了雪、草覆蓋山坡的狀態,又引起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的比喻
④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運用擬人,生動形象寫出夕陽映照下雪嬌美的顏色和情態,以及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師總結:作者通過矮松、白雪、草色、斜陽這些景物來襯托雪的顏色與情態,從而生動形象的體現小雪后的小山更妙的。這是對小山妙的一個具體分析,那么文中能否用一個詞來概括這薄雪后小山的妙,也就是薄雪小山圖的特點——秀氣。作者就是抓住秀氣這個主要特征,通過一系列妙景來體現來突出。
5、對這些景物的描寫過程中,作者采用了一種怎樣的描寫順序?(找出表示順序的詞)
從高到低——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6、通過剛才的賞析,同學們覺得我們能從這段中學到哪寫景的方法?
師生歸納板書:抓住景物特征,寫景的順序,修辭運用,用詞的正確、虛實結合
7、其實,作者之所以能把薄雪覆蓋下的山描寫得如此亮麗多彩,除了剛才我們所說的要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寫景的順序和修辭運用之外,老師覺得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哪一點呢?(融入作者的情感,對景物的熱愛)
補充作者經歷及簡介:本文約寫于1931年間,是作者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的。他從1930年前后來到山東,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任教七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被成為他的“第二故鄉”。正因為融入了他的故鄉之情,所以將濟南的山色描寫得如此得富有魅力。那么對于老舍,同學們還知道關于他的哪些資料嗎?(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茶館》
四、學以致用
剛剛我們通過賞析第二幅圖,總結了一些寫景作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習的目的就是能夠運用,下面請同學們仿照這幅圖,借鑒其中的一些寫法,學以致用。
1、改寫下面的句子,使其更形象生動。(比喻、擬人、動詞選擇)
群山把小山村圍在中間
山伸出長長的、彎彎的手臂,把村莊溫柔地擁在懷里。(擬人、動詞地選擇)
2、片斷仿寫:描寫我們校園秋天的景象,用你的筆來表達你對校園的熱愛吧!
要求:字數150字左右,抓住景物特征,運用修辭手法(1-2)種,注意用詞正確
學生當堂練習,教師挑選2-3篇進行點評
五、課堂總結
學生總結:學了這堂課,你有哪些收獲?(寫作方面的)
教師總結:領略到了老舍筆下的北國之城濟南與眾不同的冬季景觀,尤其是薄雪下的小山景觀,此外通過本文的學習還學到很多寫景的方法,比如抓住特征,注意寫景順序,運用修辭等等,希望本節課的歸納的寫作方法能運用到你的作文中。
六、作業布置
1.試用所學雪景圖的方法來品讀其他三幅冬景圖。
2.沒完成的同學課后仿寫完,完成的課后修改。
課后評析:
本教學設計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采用了讀寫結合的方法,就一個重點語段作為閱讀分析的范本,然后從中總結寫作方法進行學以致用。
教學結構上設置了“整體感知”、“文本研讀”、“學以致用”等三大教學板塊,整個教學過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以老舍《濟南的秋天》里的一段話作為導入,引起學生好奇的好奇的心理。本文賞析過程中,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十分注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和指導性。其間穿插相關的優美圖片,激發學生獨特的體驗與感受,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互動性較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有效的訓練。學以致用部分對所學的寫作方法進行運用,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可以使學生更熟悉課文,同時使學生都覺得這樣的片斷寫作有章可循,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并且通過自己作品與課文比較,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到名家作品的意蘊。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抓住景物的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
2、品味生動的形象的語言。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特征寫景的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
品味文章生動形象的語言,感悟濟南的冬天“溫晴”的優美意境。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的生字詞
2、熟讀課文體會所寫美景。
3、理清文章思路學習“布局謀篇層次井然”的寫法。
教學重點:理清思路學習“布局謀篇層次井然”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者
學習了朱自清的《春》感受了春的美,從美景中感受到了活力生機。
濟南這個地方的冬天的景如何呢?板書《濟南的冬天》
作者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范畢業后,曾任小學教師、校長。1924年任英國倫敦大學中文講師。1929年回國任齊魯大學山東大學教授。1937年,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回國后創作了20多個劇本,被譽為文藝隊伍中的勞動模范,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等職。1966年去世,終年67歲。
二、介紹課文
這是一篇寫冬天美景的抒情散文。1930年老舍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深厚的感情,他稱山東為“第二故鄉”。
老舍對濟南的山水一往情深,在他的眼中冬天的濟南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可愛的,真是一方寶地,一個理想的境界。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的,是描寫濟南風景名勝的系列散文《濟南的馬車》《濟南偽洋車》〈濟南的大蔥》《濟南的秋天》《齊大的校園》之一。《濟南的冬天》發表在《齊大月刊》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
三、學習生字詞
響晴:晴朗無云。
溫晴:指天氣械極為晴朗、明亮、溫和。
安適:安靜而舒適。
肌膚:肌肉和皮膚。
出奇:特別,不尋常。
秀氣:清秀、小巧玲瓏。
水藻:生長在水里的藻類植物。
貯蓄:存放。
澄清:本課指明亮,透明。
空靈:美妙無窮無不可捉摸。
藍汪汪:形容藍得發亮。
四、學習課文
1、朗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熟悉課文,這是朗讀好的前提。
(2)細心體會,理解課文,建立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內心視象,這是朗讀好的基礎。
(3)以情帶聲,隨課文內容與作者情感軌跡讀出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讀出作品的美感。
2、解析文題
文章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環境的冬天,“這就是冬天的濟南”是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里的濟南的觀感。意思是:這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凈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
3、理清思路
文章布局謀篇層次井然,依據是描寫的景物不同,可分為三部分。
第1段:冬天的天氣
通過和北平、倫敦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跡”“怪事”,突出它的“溫晴”,贊譽它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系的。
第2段:冬天的山水
“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個重要的過渡句,轉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在分寫山水之前,先給人以濟南的總體感,用擬人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作者緊扣住這一點,繪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次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第5段:冬天的水色
寫水藻之綠襯托水之清澈透明,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
最后,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句結束,簡明有力含義豐富。
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
(1)寫濟南的冬天“溫晴”的天氣特點。
(2-4)細寫濟南冬天的山景。(為三層)
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寫雪后的山景、寫城外遠山。
(5)寫濟南冬天的水色。
4、探究質疑
第一段寫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運用了什么手法?通過三組對比來寫。
⑴北平的寒—濟南的暖
北平的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
⑵倫敦的暗—濟南的明
倫敦的冬天要是能看得見太陽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⑶熱帶的熱—濟南的溫
熱帶地方的日光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叫人害怕;濟南有溫晴的天氣。
5、探究質疑:運用對比手法有什么好處呢?三組對比,突出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由“奇跡”“怪事”“害怕”、引出贊譽“濟南真算個寶地”。文章緊扣這一天氣特點,描繪濟南冬天的景色。
6、探究質疑:“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改為“沒有風的”行不行,為什么?
沒有風聲不等于沒有風,只是風小而已。如果改成“沒有風”,就不符合實際情況了。用詞是準確。
五、總結全課:
文章開頭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晴”這一天氣特點,贊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穿全文的`主線,下文描繪的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系的。
六、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研計練習一;
2、選用教案后課時作業設計。
第二課時
一、研討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細心體會理解課文以情帶聲,讀出美感。
1、探究:文章第一段寫濟南冬天溫晴的天氣,第二段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這兩段是怎樣轉過來的?(分析過渡句或過渡段)討論并歸納: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寫到濟南冬天的山。
2、探究:濟南的山有什么特點?討論并歸納: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寫出了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
3、探究:作者怎樣寫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⑴擬人句,個性化更明顯,如把濟南老城說成是“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把濟南周圍的一圈小山寫得很有溫情,“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用一連串的動詞,烘托出舒適溫暖的環境。
⑵“這一圈小山特別可愛,好象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安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⑶從人們有感受寫:“面上含笑”“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還寫了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了人們的笑容,更突出了人們舒適溫馨的感受。
4、探究:第三自然段是按怎樣的順序來描寫雪后的山景的?
討論并歸納: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山間、至山坡、山腰,有層次地寫出了秀美聯社的山景。
5、探究:“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處?
⑴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白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⑵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象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愧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6、探究:這段文字是用哪些修辭手法來雪后的山景的?
⑴比喻“用日本看護婦”比喻雪光;用“花衣”來比喻雪色。
⑵比喻擬人;“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寫出了雪動人的雪態。
7、探究:第四自然段怎樣城外的遠山?
用城內的狹窄來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臥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著”。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來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8、探究:第五自然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點?
⑴水的綠:作者通過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的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⑵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9、探究:這段文字還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有什么好處呢?
⑴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表現出濟南的無限生機和在冬天里孕育著的朦朧春意。
⑵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了水的清亮的特征。
10、探究:本文的寫景抒情有什么特點?
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又一個特點。
一是直接抒發感情。如開頭寫“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后邊還有“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那些小山太秀氣!”結尾一句蘊含著“我愛濟南的冬天,我愛冬天的濟南”的情意。
二是創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美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贊美的真情。
三是虛實結合展開想像,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等,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
11、探究:篇末用“這就是濟南的冬天”作結,有什么好處?
討論并歸納:最后的“這就是冬天的濟南”是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里的濟南的總的觀感。意思是:這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凈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這樣的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余地。
二、寫作特點:
1、謀篇布局層次井然。
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第2段開始,轉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在分寫山水之前,先給人以濟南的總體感,用擬人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作者緊扣住這一點,繪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第5段寫冬天的水色。作者極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最后,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一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
2、比喻擬人生動貼切。
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況且”,進一步申述理由,或者補充、追加新理由;“還”,表示范圍的擴大,有所增益或補充。這里“況且……還”連詞和副詞配合,起關聯作用,恰當地組合了要說的意思。
3、虛實結合情景交融
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大致有這樣幾種寫法:一是直接抒發感情。二是創造意境,流露深情。三是虛實結合,展開想像,抒發熱愛之情。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1、《濟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課文都以描寫四季景物為主,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許多共同的特點:意境優美、構思精巧、語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學習這些課文,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更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從而激發他們熱愛美、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濟南冬天天氣的溫晴,又進一步從山和水具體描繪,抒發了自己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3、本節核心內容的功能和價值:作為寫景抒情的散文,本文運用了豐富的寫景方法和技巧,是同類作品中的典范,更是學生學習寫景方法的.最好范例;同時,文中優美的語言、美好的意境,都足以讓學生獲得不少的教益。
學情分析
1、學生認知發展分析:由于地域相距較遠,學生對濟南知之甚少,但結合我們當地的冬季景物,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文內容。另外,學生活潑好動,善于思考探究,有利于課堂上的合作學習與互動交流。
2、學生認知障礙點:本文內容較易理解,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的是: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描繪景物的方法。
3、在教學過程中,我準備利用導學案讓學生先進性自學,然后重點探討重難點問題,最后再通過當堂檢測題考察學生對知識的落實情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字詞;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理解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培養自讀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揣摩、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學習運用各種修辭給文章增添文采的方法;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學習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學會抓住特征多角度描繪景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朗讀感悟文章的圖畫美、情感美、音樂美;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寫景的方法。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春游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這是古時候一個孩子寫的一首詠四季的詩。冬吟白雪詩,一提到冬天,你會有什么感覺?會想到什么呢?
(二)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
2、預習檢測
濟南、鑲、水藻、澄清、響晴、貯蓄、暖和、髻兒、曬太陽、倫敦
3、思考題
1)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是什么?
2)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那些景物?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三、研讀賞析
朗讀課文后,圍繞以上問題對課文進行賞析;在賞析過程中,我把問題與課文結構的分析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先閱讀1——2節,并討論解答兩個問題:
1、為什么說濟南是個“寶地”?作者在文章的開頭是怎樣表達的?
2、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于什么樣的地形特點?
四、布置作業
1、文中有哪些比喻、擬人用得好,找出來,想想為什么用得好?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好在哪兒?
2、假設要給一個從沒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參照課文,你將分哪幾個方面講?著重講哪幾個精彩的片段?
五、總結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這樣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老舍是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那我們下節課將來一起品味老舍的語言美。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進一步了解寫景抒情散文的寫作特點。
2.欣賞用詞的精當、生動、準確;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讀-思-議-練相結合的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朗讀中體會景物描寫中所蘊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通過賞析語句,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這篇文章,讓學生學以致用,學會賞析寫景抒情的散文。
教學流程:
一、導入
英國詩人雪萊曾經說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現在已是濃濃的深秋,“秋天來了,冬天還會遠嗎?”(不會)
著名的現代作家老舍在他的《濟南的秋》中寫道:“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濟南究竟有怎樣的魅力,贏得了上帝兩個季節的恩賜?這節課,我們就走進濟南的冬天去看看。在去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此行的目標。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進一步了解寫景抒情散文的寫作特點。
2、欣賞用詞的精當、生動、準確;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3、在朗讀中體會景物描寫中所蘊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三、整體感知
有了目標,就有了前進的方向。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同時,思考:
1、文中哪些詞語可以用來說明濟南冬天的特點?
2、文章通過描寫哪些景物來表現濟南冬天的這個特點?
四、賞析詞句
大家剛才讀了濟南的冬天,它美不美?(美)你想把你發現的美分享給大家嗎?(想)那好,老師把課堂交給大家,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繪聲繪色地向大家展示你最喜歡的詞、句、段,用你的美讀感染大家。(學生們在小組討論和課堂展示中,通過對詞、句、段的賞析,把握濟南冬天山、城、水的特點,并體會作者蘊含在文章的情感。)
1、比比看,誰更好:
這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2、雪后的小山
(1)、文中哪個字最能體現雪后小山的特點?
(2)、文中按照什么順序來寫雪后小山的美景的?
3、賞析第一段
濟南的冬天山暖山妙,水清水藍,如詩如畫,怎不令人向往。《濟南的冬天》一文發表后,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往濟南去看濟南的冬天。回來后,大家紛紛相告,自己上當受騙,濟南的冬天沒有老舍筆下的那么美。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作者覺得濟南的'冬天就是那么與眾不同呢?你能在文中找到依據嗎?(運用對比和排比的修辭,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五、小結
學習了《濟南的冬天》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找賞析方向)
1、文章應該抓住特點去寫。“溫晴”
2、文章要生動起來,可以多用修辭。“比喻”、“擬人”
3、文章中要融入自己的感情。一篇文章做到這幾點,它就不僅僅擁有了生動而美麗的外表,也擁有了感人至深的靈魂。
六、拓展
濟南的冬天無疑是美的,我們現在是沒有機會去看了。但是,看看我們身邊,你是否發現我們的美也無處不在呢?家鄉的冬,美嗎?家鄉的秋,美嗎?家鄉的雨,美嗎?既然發現了這么多的美,何不動手把它記下來。(指導學生運用小結中的要點,嘗試寫幾句話,讓他們學會通過優美的詞句去表現景物的特點。)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山:暖妙
溫晴城:如畫寶地
水:清藍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作者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找出文中生動貼切的比喻句,擬人句并細細揣摩、品味。
3、體會情景交融的寫法,學習寫景狀物抓住事物特征的作文方式。
4、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及探究,合作的學習能力。
二、教學重點
學習寫景狀物抓住事物特征的作文方式,品味生動貼切的比喻句、擬人句。
三、教學課時
2課時。
四、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文章中描繪的山、水、陽光、白雪等景物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特別是浸透在如詩如畫美景中的濃郁情致,更使作品帶有了一種神韻,一種悠長的味道。本文的寫作特點主要有:布局謀篇層次井然,脈絡清楚;比喻和擬人的寫法,形神兼備,生動貼切;情景交融,感情真摯;抓住特征,基調一致,色彩和諧。學習這篇文章將重點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著重學習寫景狀物抓住事物特征的寫法。
五、學情分析
雖然初一學生對抒情散文的感悟能力還比較低,但前邊剛剛學習了《春》這篇文章,學生對情景交融這種寫法以及抓住特征有層次的進行描寫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在這節課中,將對學生做進一步引導,加深他們對于情景交融寫法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從春走到冬,在四季中徜徉。春天是美好的,嫩綠的小草,吐蕊的春花,柔和的春風,細密的春雨……夏天是炎熱的,蟬鳴蛙噪,電閃雷鳴……秋天是蕭瑟的,衰草連天,落葉飄零……不知不覺,冬天已悄然來臨,那我們這里的冬天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各抒已見,用最恰當的詞匯來描繪冬天的景象。
(二)識作者(投影)
(三)檢查預習
1、幾個同學讀生字,教師正音。
2、把課下根據對生字的理解編寫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同學們共同指正用得是否恰當。
(四)范讀課文(學生邊讀邊播放音樂并呈現畫面)
(五)整體感悟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選取了哪些角度進行描寫?突出了濟南冬天的.什么特點?你覺得作者在描繪濟南的冬天時蘊含著一份怎樣的情懷?
(六)精彩呈現
自由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蘊含的詩情畫意,找出你認為最精彩的段落朗讀給大家聽。學生點評。
(七)合作探究
與《春》進行比較閱讀,談異同點。
(八)經驗積累
讀完這篇文章,大家不禁感嘆:濟南的冬天真美,真溫暖!想想作者是如何把文章寫得如此細膩感人?學完之后你有哪些學習心得?請記錄下來,全班交流。
(九)自由暢談
你喜歡濟南的冬天嗎?為什么?
(十)展示才華
仔細觀察我們這里的冬天,充分展開聯想和想像,抓住景物待征,寫一篇300—400字的文章。
板書設計:
陽光
薄雪 情景交融 抓住特征
溫晴
小山 比喻擬人 生動貼切
綠水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作者從不同的角度細致觀察景物,抓住主要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巧妙運用對描繪景物、抒發感情所起的作用;學習本文首尾呼應、自然過渡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背誦等形式探究課文生動形象的語言;通過學習、合作,學習有關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師生互動、體會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可貴感情;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理清思路,了解課文怎樣抓住“溫晴”這一特征來描寫濟南冬天的景物的。
教學難點
領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借鑒語言大師老舍用心體驗美、用筆表現美的技藝。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解題,簡介作者。
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濟南”的說地方,“冬天”是說季節,所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地點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
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茶館》(話劇)等。被人們譽為“人民藝術家”。
二、指名朗讀課文,對注意預習作業中的字詞注音。
三、揭標(見上)
四、學生各人輕聲自讀課文,要求邊讀邊思考。
1、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么?——溫晴
2、作者描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山、水
五、研究寫山這部分的結構層次。
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
六、研讀課文第1段。
1、指名要求有感情地朗讀第1段。
2、作者是怎樣下濟南的特點是“溫晴”這一結構論的?(對比)作者用了哪些對比?
3、議論如果把“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說成“對于我這樣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有什么不同。
(明確:作者是從自己的獨特感受中進行對比,從而得出結論的。)
4、討論“風聲”的“聲”字的作用。
(明確:“沒有風聲”并不是沒有風,只是沒有那種發出呼嘯之聲的北風,如果說成是“沒有風”,那就不符合實際情況了。)
5、討論在“在北中國的冬天”的作用。
“北中國的冬天”隱含了“里應是寒風刺骨,日光慘淡”的意思,這就顯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可貴。
6、討論“濟南真算是個寶地”中的“真”的含義。
(明確:溫晴是貫串全文的主線。“的確”、“實在”)
7、有感情的齊讀第1段。
七、研讀課文第2段。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2段。
2、討論“沒名單單是有陽光……”一句的作用。
明確:過渡,轉到對濟南冬天山、水的描寫。
3、研讀描寫陽光下濟南冬天的全景圖的字,觀察點:從上方俯瞰。
(1)“請閉上眼睛想”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引導讀者進入作者描繪的境界。
(2)“有山有水”有何作用。
明確:總體結構課文第二部分的作用。
(3)“曬”、“睡”、“醒”三個詞的作用。
明確:這一連串的極美的擬人寫法,創造了一個暖和安立的理想境界。
(4)陽光——晴暖和——溫
(5)“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一句所蘊涵的感情。
(深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①明確:上部分文字分為兩層:一是寫陽光朗照下的山,二是寫濟南人的表情、感覺、幻想和心情。
②學習寫陽光朗照下的山的部分。
A、地理環境——俯瞰;“溫晴”的原因。
B、體會“特別一詞”直接抒發的感情。(喜愛,贊美)
C、體會“小搖籃”這個比喻句的作用。
明確:將一圈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體貼、慈祥。
D、討論“陽光”和“搖籃”各是扣住濟南冬天的什么特點寫的。晴、溫
③學習寫濟南人的表情、感覺、幻想和心情的部分
A、為什么要寫這一部分
(這是寫作者自己的.感受,這一層寫濟南人的感受,二者互補)使人感動、真實、親切。
B、體會這一段中包含的感情。
(洋溢著人們對濟南溫晴冬天的喜愛和感激之情)
八、小結本課內容.
九、布置作業
1、《思考與練習》一
2、《思考與練習》二1
3、《思考與練習》四1
4、《思考與練習》五1
5、預習《思考與練習》三要求的內容。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陽光朗照下的山
山 白雪覆蓋的小山 (溫晴)
水
第二課時
一、檢查預習
1、作者老舍原名______,字______,現代______、______代表作品有小說《______》,話劇《______》等。
2、“思考與練習”作業。
二、研讀第3段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其余同學輕聲跟讀第3段。
2、討個段描寫的層次。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學習寫“山上”的部分,討論:
(1)“矮松”的“矮”字的作用。
明確:山是小山,雪是小雪,松是“矮松”,這就使得整個畫面比例非常和諧。
(2)“預”字好在何處?
明確:“頂”字準確地表現了樹尖上的`一髻兒白花的位置和形狀。因為是小雪,所以只有樹尖上積了一小堆白雪,而“頂”字中既有“在樹尖上?”又有“一小堆”的意思;“頂”字又引起下文地矮松比作“日本看護婦”的比喻。
(3)“日本看護婦”這個比喻的作用。
明確:這個比喻貼切地表現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態。
4、學習寫山尖的部分,討論:
(1)山尖什么?(色彩)
(2)“鑲”字好在何處?
(“鑲”形象地寫出了白色的山尖連接著藍天,就像是一道銀邊圍在藍天邊緣的景觀。)
(3)為什么會是“一道”?
“山尖”本只是一個點,但因為圍著濟南是一圈小山,一圈小山的山尖連起來就成了“一道”。
5、學習寫山坡的部分、討論:
(1)山坡寫什么?
(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和由此產生的聯想)
(2)為什么會“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略)
(3)“暗黃”的“暗”字有什么作用?
(準確地寫出了冬天枯草和秋天枯草色彩的區別。)
暗指色彩不鮮艷,沒有光澤。
(4)“穿”字好在何處?
(既準確表現了雪覆蓋的狀態,又引起了“一件帶水紋花衣的比喻。)
(5)“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個比喻有什么作用?
(描繪了雪色與草色相間的美景,給讀者以動人的動態的生活實態)
(6)“看看看看”看下的聯想的作用。
(表現了對春天的憧憬)
6、學習寫山腰的部分,討論
(1)山腰寫什么?(光和色)
(2)“薄雪”和“厚點兒”矛盾嗎?為什么只是微微露出粉色?
不矛盾。“微黃”的陽光斜射在白雪上,就露出點粉色。
(3)“看”字有什么好處?
(不僅畫出了雪景的“色”,與粉色相貼切,而且繪出了雪景中的情和內在美。)
7、體會“就是不下雪吧……”一句所蘊含的感情。(贊美)
8、齊讀,試背第3段。
三、研讀第4段 .
1、師范讀第4段.
2、第4節寫什么(城外遠山,觀察角度——地面遠眺)
3、體會兩個“臥”字給人的感覺。
4、體會“也許”的作用。
四、研讀最后一部分。
1、討論作者為什么要著力渲染“綠”。
(用“綠”來襯托水的清澈、透明。)
2、體會“冒著點熱氣”一句中“點”字的作用。
(“點”字是扣住濟南冬天的“溫”寫的。)
3、體會“水也不忍得凍上”這一擬人修辭手法的作用。
(把水寫得脈脈含情,它要使水藻“綠的精神”幫它煥發;它尊重垂柳,尊重垂柳像人一樣愛美的心愿,所以它“不忍得凍上”)
4、體會“不過……還”的作用
(說的是“水也不忍得凍上”的另一個理由)
5、討論“空靈的藍水日”這個比喻跟濟南冬天的特點有什么聯系?(晴)
6、討論寫水的特點和濟南冬天的特點有什么聯系。(溫)
7、討論“這就是冬天的濟南”這一結語的作用。
(既和開頭“濟南真算是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喜愛、贊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余地。)
五、總結全文
1、中心
2、寫作特點
(1)課篇布局層次井然
(2)情景交融
六、質疑,共同完成“思考與練習”二2、3、四2、3
七、布置作業。
1、背誦。
2、鞏固本課知識點。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白雪覆蓋的山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水 清澈透明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7
知識能力目標:
1、能有感情的熟練朗讀課文。
2、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
3、分析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4、明白作者采用對比寫法的作用。
5、培養欣賞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情感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過程與方法:
朗讀—討論—賞析
教學重點:
把握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別是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景物描寫的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首先,引導學生說說本地冬天的氣候、景象。接著,引導學生說出學過或知道的描寫冬天景色的古詩詞句(柳宗元的《江雪》、《風雪宿芙蓉山主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讓大家感受北方的天氣,與課文中的冬景形成鮮明對照。大家知道嗎?在咱們北中國的一個地方,它的冬天卻是另一番風味,到底是怎樣的別是一般滋味呢?下面我們帶著美好、愉悅的心情一起分享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
二、自由朗讀,整體把握。
1、邊朗讀(大聲朗讀),邊勾畫生詞,查工具書,準備朗讀比賽。
2、將課文科學合理的分成四個段落,并說明你這樣分組的理由。(冬天的特點—山景—雪景—水景層次。)
可以進一步歸納出課文的主要脈絡:
小山搖籃圖
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雪霽初晴圖
空靈水晶圖
三、朗讀、感悟:
1、展開朗讀比賽
2、自選段落,讀完后說說自己為何選讀該段。自己是用何種情感朗讀的?如何把握的,你認為自己讀到了什么
3、學生點評
4、大家公認的優美段落齊聲朗讀
四、布置任務:
積累優美文句
第二課時
一、研讀第一小節:
1、第一自然段首先把濟南與_____相比,突出濟南冬天_____特點,接著把濟南與_____相比,突出濟南冬天_____特點,再把濟南與_____相比,突出濟南冬天_____特點,最后把濟南與整個_____相比,突出濟南冬天_____特點,這主要運用了_____手法。
(北平,沒有風聲;倫敦,響晴;熱帶(指新加坡),毒曬;北中國,溫晴。對比)
2、想想看,作者有沒有告訴我們濟南冬天的特別之處呢,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么呢?
特點有“沒有風聲,響晴,溫晴。”明確:總特點是“溫晴”
二、研讀第二小節:
1、想想,文章怎樣由寫總特點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到寫冬天的山。
2、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寫出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
3、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1)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烘托舒適、溫暖的環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搖籃”,寫出山景的小巧秀麗,又用擬人顯出感人的脈脈溫情。躺在搖籃里承受母親體貼入微的撫愛,那當然是最暖和不過的了,而況山們還“低聲地”哼著搖籃曲,秀美的睡態再現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溫暖、舒適的特點。)
(3)從人們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4、陽光下的小山——暖和安適的小搖籃
三、研讀第三小節:
1、全段的`中心句是:最妙是下點小雪呀。
2、“看護婦”是對雪后矮松秀美形態的比喻,借矮松寫出雪的形態。
3、“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肌膚”,這是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引人產生的聯想。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
4、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和小山的秀麗,寫出雪色嬌美的情態;粉色羞容以微黃斜陽相映襯,色彩鮮艷悅目。比擬把本來沒有生命的、靜止的東西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點撥:
1、寫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間順序,有層次地把各個細部雪的光、色、態展現出來,讓讀者感受到的不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韻。
2、畫面色彩的鮮明悅目來自映襯的妙筆:矮松的青黑映襯一髻兒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襯藍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兒白,映襯一道兒暗黃;以微黃的斜陽,映襯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全段的朗讀要求:朗讀中不僅要讀好文中的描寫部分,而且要讀好首尾兩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都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4、“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處?
(1)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智兒 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根 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 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哪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5、用“臥”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文章基調相調諧,有一字傳神之效。和前文“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相呼應。
6、總結:薄雪覆蓋下的山——穿上花衣服。
城外的遠山:是張小水墨
四、研讀第5自然段:
運用哪些修辭手法寫水?
1、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突出水的綠的特征。
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愛。用“不忍得”寫水不僅有生命的質感,而且還有一副和善心腸,為了水藻的綠,為了垂柳的倒影,突出了水的碧綠和清亮,充滿著春意。雖沒直接寫天氣暖和,卻讓人感受到了溫暖。
2、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想想這一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點。
1、水的綠: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2、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第5段文字寫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順序,即水面上--空中--半空中—天上。先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充滿贊美之情。
文章繪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
五、總結:
為什么濟南的冬天的景色會如此動人?
a.細致觀察
b.抓住特征
c.安排順序(角度)
d.運用修辭
e.情景交融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8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熟讀課文,會生字,能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3、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背景資料,搜集有關作者老舍的資料。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都經歷過冬天,那么,石家莊的冬天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說到北方冬天的時候,我們的腦海里總是浮現出那白雪皚皚的畫面,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也會想到呼嘯的北風,迎面如刀割的凜冽寒風,朔風怒號、冰封雪飄、天寒地凍的蕭條畫面。總之,北方的冬天給我們的感受既有美麗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風。然而,在北中國有這么一個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而且冬天里沒有呼嘯的寒風,卻有著無限的溫暖,那水不但不結冰,反倒冒著點熱氣,同學們,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嗎?今天,我們一起跟隨老舍的腳步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去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溫情吧。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事物自然導入,給學生以親切自然之感,同時教師也點到了濟南的冬天與一般的北方冬天有不同之處,給學生以提示。
二、驗收預習第一項,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出示預習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把易讀錯的字音和難寫的生字記在預習本上,并想辦法記住它。
(2)了解文章大意,想想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是什么?
(3)搜集有關老舍的資料。
1、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驗收預習第一項。
過程:4人小組學習中1號同學當小組長負責組織輪讀課文,互相傾聽,匯集預習中讀音、生字詞問題,并互助解決,解決不了的由組長負責記錄在預習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學成果與遺留問題。
3、教師出示整理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2號同學負責,在小組中讀正確。
4、檢查詞語能否讀正確。3號同學讀詞語。
5、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
6、檢查課文朗讀情況。4號同學在小組讀課文。
設計意圖:本環節意在通過小組學習的主要形式驗收學生的認讀情況,小組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個同學都能在團隊中負責,都有任務,鍛煉、培養了每個學生的能力。
三、驗收預習第二項,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大意。
默讀課文,然后試著想一想濟南的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么?
濟南的冬天——溫晴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可以整體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養學生概括文章的能力。這在教學大綱中對高年級段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四、再讀課文,感受。
1、教師設置情景導入,讓孩子們想象濟南的冬天的畫面。
2、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濟南的冬天的?
預設:去感受濟南的`冬天。
3、配樂創設情境,朗讀體會濟南冬天的美。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之后,可以整體有序的理解文本,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可以讓學生交流的過程更加整合,使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討論有更熱烈,有更多的感受與同伴分享。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和作者一起分享了冬天的濟南氣候溫和、山青水綠、度冬如春、美麗如畫的景色。誰來說一說,文章圍繞“濟南的冬天”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設計意圖:復習導入,回顧全篇,盡快讓學生走進文本,為后面賞析課文做好準備。
這節課我們再次走進這個不同尋常的“冬天”,品讀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圍繞中心話題,體會濟南冬天的特點以及作者的情感:
學生賞析濟南山、水
接著作者又寫了濟南的山、水,現在請四組同學的代表分別上臺給我們介紹作者筆下的山水,其余同學把書合上,從畫中,從同學的復述中感受濟南的山、水。
1、第一張圖片:陽光下山景圖。
請第一組學生代表上臺根據圖片復述課文第二自然段內容。
教師提問:濟南陽光下小山有什么特點?
教師引導下學生回答。
板書:陽光下的小山:溫晴
2、第二張圖片:薄雪后山景圖。
請第二組學生代表上臺根據圖片復述第三自然段內容。
教師指導背誦:根據學生復述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指導背誦。
提問:濟南小雪的小山有什么特點?
板書:小雪后的小山:秀氣
3、第三張圖片:城外遠望山景圖、冒著熱氣的綠水圖
設計意圖:使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對問有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
三、深入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小組交流中心話題。
課文處處流露著作者對冬天的濟南的熱愛。現在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用心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受,并在小組中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
預設點:
①“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②“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著”、“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③“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臥”字用得很貼切。濟南城外的小村莊被作者賦予了生命和感情,它們都“安適地睡著”,盡情享受這“溫晴”的天賜。這“臥”字,正好與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相呼應,用擬人的手法寫活了濟南。
④雪后山景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白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在實際課堂中,學生的回答可能會不定性的說到某一部分。教師深入學生回答,與之展開深入對話,有機結合在一起。
設計意圖:以一個問題,統領全課。課堂上,教師把寶貴的時間還給了學生,促進了學生的閱讀、探究、感悟。學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過程中,品詞析句,感情朗讀,深刻領悟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
二、回顧全篇,拓展延伸。
1、向生活延展。
教師引導:老舍先生寫濟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點,你寫《家鄉的冬天》準備抓住什么特點?
學生寫簡要發言提綱,然后口述。
2、教師作綜合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全篇,由文本向生活延展,將語文打開。
推薦閱讀:《沁園春.雪》
三、作業。
1、背誦整篇文章。
2、學了本文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記錄下今天的收獲。可以采用詩歌、文字配畫等形式。
3、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不限。
設計意圖:向書的世界引領,激勵著學生種下自己心中生命之花的種子。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略濟南冬天特有的迷人景色。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描寫景色的方法(情景交融)。
3.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文章中優美的語言。
4.體會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引導學生熱愛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審美能力。
二、課時安排:
兩課時
三、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四、情景導入
同學們,十月的秋天涼爽怡人,這是風高云淡、果實飄香的南方的季節。而今天呢?我們將組織一次超時空的北國之旅。我們知道“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飄雪”,北方的冬天白雪飄飛、寒風凜冽。嚴寒幾乎成為人們頭腦中的一種思維定勢影響著人們對冬天的感覺……而語言大師老舍先生告訴我們,濟南的冬天是溫暖、響晴的。他作為我們的導游,帶著我們北上濟南城,會讓我們領略怎樣的冬天?(板書課文題目與作者)
五、教學新課
1.明確教學目的(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習目標)
2.作者簡介與創作背景(利用多媒體展示)
3.整體感知
①播放朗讀錄音,圈點生字詞,整體把握,理出文章脈絡(若條件不允許,則分兩個小組齊讀課文,相互糾正錯誤讀音。老師強調注意語氣、語調、語速及重音的把握);
②疏通生字詞,強化記憶;
多媒體課件展示“字詞練習”:
為下列加點字詞注音:
鑲();響()晴
肌()膚;綠萍()
水藻();貯藏()
澄()清
六、師生共賞
齊讀第一自然段,老師提問,學生作答,老師再作引導與補充。
(1)本文的開頭的寫法有什么特點?(對比的寫作手法)
(2)你能具體說一說是怎樣對比的嗎?運用這一組對比的目的又是什么?(突出濟南的冬天溫情的特點)
(3)本文段中,出現了多少次“像我”,為什么這樣寫呢?
2次。文中原句強調了“像我”這個短語,作為插入語出現在句子中,就著重指出了“我”獨特的感受。
(4)本文段中,“響晴”,“響亮”分別是什么意思?又怎樣的表達效果?
“響晴”指天空晴朗無云;“響亮”指非常明亮,這兩個“響”相當于一個程度副詞,可解釋為“很”,“非常”。這樣寫是為了突出濟南冬天無風,無霧而“溫晴”的特點。
(5)老師補充:
“溫晴”貫串全文的主線。下文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冬天的景色便是緊緊扣住這一天氣特點來寫的。作者之所以拿這三個地方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歷密切相關。老舍25歲前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應邀去英國任教,在其生活6年,回國途中又在地處熱帶的新加坡住了半年,領教了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而一回國便到山東齊魯大學任教,定居濟南,兩相比較,老舍不禁發自肺腑抒情道,“濟南真算個寶地”(板書:體現贊美之情)。從中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作文時,一定要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要有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感染人。
七、師生共賞:
隨機抽樣三名同學朗讀第二自然段
【創新訓練】
作者為了讓我們對濟南“溫晴”的冬天有個具體可感的印象,在描寫景物時,發揮想象,用了不少精美的富有情趣的語句。其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等的修辭手法。現在請你們細細默讀、品味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簡單勾勒出濟南冬天的樣子,也就是讓老師看一看在你腦海中陽光下的濟南城是怎樣的?
要求:同學們根據第二自然段,邊默讀邊勾勒出陽光下的濟南城,花時2分鐘(提示:濟南的地理環境,小山的全景等)。
老師抽樣欣賞學生的作品,適當評價。
出示教具,加深學生的審美體驗(小黑板上的勾勒圖)。
【品味語言】
(1)文章怎樣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使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到寫冬天的山。
(2)文中哪些句子寫的是小山的地理特征?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了點口兒,寫出小山圍住濟南城的地理環境。
(3)作者采用哪些修辭手法來寫景的?找出相應的句子,并說說它有什么作用。(學生思考體味、朗讀后,小組討論交流。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說的最好)
①“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低聲細語的"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當小山將濟南城圍攏,中間低,四周高,作者便把這種形狀聯想成“小搖籃”,濟南城便像嬰兒一樣,在小山圍成的小搖籃里酣睡。冬天的凜冽寒風被阻擋在外,使得濟南冬天的氣候變得與眾不同,它是溫暖響晴的。加上小山們那一句安靜低聲、溫存體貼的撫慰——“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這樣便十分形象、生動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可愛)
②“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烘托舒適溫暖的環境。)
(4)作者為什么說濟南的冬天是慈善的呢?
有近代人為慈善下了如此的定義:懷有仁愛之心謂之慈;廣行濟困之舉為之善,慈善是仁德與善行的統一。“慈善”通常是指人的神態,慈祥、謙遜。老舍用“慈善”形容濟南的冬天,表現了濟南的冬天給人無比親切之感。像小搖籃一樣的小山保護人們免受寒冬冰凍之苦,而是創造了如春天一樣溫暖、響晴的生存環境。如此安全而舒適,使人們不由得對濟南的冬天產生喜愛和感激之情。我們都領略過“寒冬”的淫威。然而,這里的冬天并非一副嚴酷的面孔,而是那樣的笑容可掬,如長輩般的“慈善”可親,怎不叫人喜愛并由衷贊美它呢?
八、課堂回顧與總結: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
文章開頭,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和北平、倫敦、熱帶的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霧、無毒日的“奇跡”“怪事”,突出它的“溫晴”,贊譽濟南是個“寶地”。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緊緊抓住濟南“溫晴”的特點,從地理環境、人們的表情與幻想這幾個角度來寫,描繪了陽光下濟南的全景。濟南像被“放在一個小搖籃里”,“暖和安適地睡著”,多么恬靜、多么安逸。因此,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本文情景交融,語言準確,生動,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生字詞,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能力目標: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作用,品味本文的語言美。
3.情感目標: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細膩傳神的景物描寫,掌握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體會其表達效果。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方法:
教法:講授法、點撥法、問題引導法
學法:勾畫圈點法、誦讀法、討論法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導語: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呀?(學生回答:冬季)不錯,那么我們一年中有幾個季節啊?(四個,春夏秋冬),很好。那有沒有誰愿意告訴老師,你們喜歡哪個季節啊?(學生舉手發言)不錯,大家回答的都很好,其實,時序更替,四季輪回,春夏秋冬都是美不勝收的。老舍先生曾經在《濟南的秋天》中寫道:“上帝把春天的藝術賜給了西湖,把夏天的藝術賜給了瑞士,把秋天和冬天全賜給了濟南。”在他的眼里,濟南的秋天和冬天都是最美的;在他的筆下,濟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詩如畫,別具風韻。今天,就讓我們隨著老舍先生一起來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吧。(板書課題和作者:濟南的冬天——老舍)
二、檢查預習,落實基礎。
1.簡介作者和創作背景:
多媒體出示課件,指名朗讀。
2.檢查字詞:
多媒體出示課件,先指名朗讀,后學生齊讀兩遍加深印象。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把握作者情感
1、朗讀音頻播放:
(1)播放音頻朗讀文件,讓學生注意其中的語氣、語速、語調和重音的把握。
(2)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文,邊動筆在書上圈畫出重點詞句。(用PPT出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出示的問題:
1.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么?
2.再瀏覽課文,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溫晴這一特點的?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組織小組討論,教師點撥、明確歸納:
1.濟南冬天的特點:是無風聲、響晴、溫晴、寶地。
總結為兩字:溫晴(貫穿全文的線索)
2.是從山、水兩個方面來表現溫晴這一特點的。
3.作者的思想感情:
對濟南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板書:熱愛、贊美之情)
四、再讀課文,內容探究
1、文章開頭,作者采用什么手法來突出表現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點的?
學生討論、明確:把濟南和北平、倫敦、熱帶地方進行了對比的方法:北平的刮大風,濟南的無風聲;倫敦的重霧,濟南的響晴;熱帶的毒日,濟南的溫晴;經過一番比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個結論。點出“氣候溫晴”這一特點。
2、指名朗讀2-6段,每段分別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畫?然后從中找出一些能夠表現山、水特點的詞語。
陽光朗照下的山(可愛)
山,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水,(暖、綠、清)。
城外的遠山(淡雅)。
五、品讀賞析
本文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好的文章就是三分賞析七分讀,只讀了一遍,同學們就發現了這么多濟南冬天的特點和美景,下面我們就逐步賞析這篇課文。
老師先舉個例子,給你們做個示范,然后你們自己從文章中找出句子賞析。(ppt展示例子)
舉例: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這句話怎樣描寫小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這個句子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具體形象地寫出了濟南四面環山的地形特點,同時,將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可愛、慈善,生動具體地表現出了陽光朗照下的小山“可愛”的這一特點。
學生可能找到下列句子:
1.“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
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動寫靜,形象地描繪了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
2.“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寫出了雪后小山的嬌氣的情態。
3.“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矮松比喻成看護婦,形象生動寫出了小山下雪后矮松的柔美。
我們剛剛賞析了文中許多優美的句子,作者通過這些句子賦予了濟南山水無窮的魅力,抒發了他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同時也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摯的愛。
六、課堂小結:在這篇課文中,作者通過細膩傳神的描寫,抓住溫晴這一線索,繪山景描水色,角度獨特,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描繪出濟南冬天的魅力,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七、布置作業
大自然一年四季風景都有各自獨特的美,請同學們以《校園的冬天》為題寫一篇文章,合理安排寫景的順序,恰當地使用修辭方法,將校園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不少于400字。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領悟濟南冬天特有的迷人之景,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2、體會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以及作者是描寫景色的方法。
3、品味文中生動的語言,模仿文中用比喻、擬人的寫景手法寫一種景物。
教學重、難點:
1、文中如何描繪景色。
2、品味語言,仿寫。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投影屏幕上現示一幅中國地圖,請學生在地圖上指出自己家鄉的位置,并說說印象中家鄉的冬天。
二、整體把握,領略美景
1、自由朗讀課文,疏通生字詞,初步領悟濟南的美景。
2、推薦朗讀高手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想象感受濟南的冬天,用一兩個詞語概括你印象中濟南的冬天,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概括濟南這個地方的特點。
(溫晴 溫暖) (寶地)
3、關上書本,你的腦海中浮現出濟南的冬天的哪些景物,用一個詞語概括這些景物的特點?
(陽光 山雪 水天)
4、如果你是一位導演,你想把濟南冬天的美景介紹給世界人民,讓別人也了解濟南,并激起他們想到濟南來領略一下冬天的美妙的想法。你通過什么景色來表現呢?你的鏡頭中會出現哪些畫面呢?
三、品味語言
1、 比較朗讀,體味文中語言的`優美。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保準暖和。”
這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快日落的時候,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了點粉色。
問:這兩組句子中,每組中的第二句比第一句中少了什么?
明確:第一句比第二句生動,第一句都體現出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作者融情于景中,都借助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2、 說說你喜歡那幾句,喜歡共同幾句的同學一起朗讀。
3、 配樂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仿寫
文中為我們展現了濟南冬天獨有的特點,我們通過課文感受到了濟南冬天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生命和感情,請你模仿你喜歡的那幾句也來寫一種或一處你喜歡的景物,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將景物寫活。(比喻、擬人)
五、人文拓展。
濟南自古有“泉城”之稱,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的美景,然而近年來濟南的泉水每年會有一段時間無水流出,今年的夏秋之交,濟南出現了罕見的干旱,究其原因,是環境污染,地下水過量開采所制。我們怎樣使濟南回到過去的美景之中?
六、課外作業
搜集有關這篇文章作者老舍先生資料,盡可能地閱讀一些先生的作品。
板書設計:
陽光 暖和
山雪 秀氣 寶地
水天 清亮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了解濟南的冬天的特點。
2.體會作者的感情。
3.通過擬人、比喻的手法品味老舍生動優美的語言。
一、介紹老舍,直接導入
同學介紹
出示課件: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文創作。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龍須溝》《茶館》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老舍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曾經在濟南的齊魯大學任教,這期間,他曾經寫過兩篇文章,分別是《濟南的秋天》和《濟南的冬天》。在《濟南的秋天》這篇文章里他曾這樣寫道:“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究竟濟南的冬天有怎樣的魅力讓作者如此不遺余力的贊美它,熱愛它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去體味作者筆下如詩如畫的美景。
二、初讀課文
1.大聲朗讀課文。要求:標上自然段序號,劃出不認識和讀不準的字詞。
2.出示詞語。自讀——指名讀
3.鞏固詞語。請3名學生讀,全班齊讀。
三、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什么?主要運用了什么寫法突出它的這個特點?
——溫晴——對比(舉例)這些都是老舍先生對濟南的真實感受,也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熱愛之情。
2.瀏覽課文,說一說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來描寫濟南冬天的呢?
——濟南的山和濟南的水
3.小組交流:
①作者寫了哪些情形下的山,分別具有什么特點呢?
——陽光朗照下的山,溫暖、舒適的特點;薄雪覆蓋下的山,小、太秀氣的特點;城外遠山,小水墨畫的特點,美得精致。
②濟南的水有哪些特點?
——溫,綠,清
四、品味語言
1.賞析第二自然段
師:濟南的山水如詩如畫。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的睡著,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①這是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描寫,這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②這段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
——寫山水之前,用擬人的手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的境界,給人以濟南冬天總體的印象。文章緊扣這一點,繪山景,描水色,既表現濟南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山河真摯的愛。而且其中一睡一曬一醒更烘托出一種舒適溫暖的優美意境,表達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2.老舍在文章中用優美的語言描寫山水冬景之美,請劃出你最喜愛的句子,并在旁邊的.空白處寫下你喜愛它的原因。
學生交流:
①人們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從人們的感受寫,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②“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
③“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
④“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
⑤“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⑥“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等,寫出景物的外形,飽含喜愛的心情。——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
⑦“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⑧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屋頂上臥著點雪。
——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具體可感,十分傳神的照應了“暖和安適的睡著”
城外的遠山。——用城內的“狹窄”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臥”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著”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⑨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
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⑩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用擬人突出水的綠的特征。
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用比喻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3.情景交融。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并情景交融的寫法,培養學生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
2、反復誦讀,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語言的準確和生動。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點來進行描述的方法。
2、學習本文平易自然、生動活潑、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教學過程時間
一、導語設疑,激發興趣
朱自清的筆下,江南的春天,風和日麗,山清水秀,草長鶯飛,百花爭艷;酈道元的筆下,三峽四季,風光旖旎,搖曳多姿;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怎么樣呢?他在《濟南的秋天》里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賜給了西湖,秋和冬全給了濟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濟南的冬天》,看上帝賜給了濟南什么樣絕美的.景致,竟那樣令作者心醉神迷。
二、朗讀課文,培養語感
1、作家作品。
(1)學生相互交流收集的材料。
(2)(課件展示)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自舍予,滿族人,現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和話劇《茶館》等,散文清新優美。
2、關于濟南。
位于山東境內,南面為千佛山,東接佛懋山,西有馬鞍山、四里山,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他們都是“小山”,最高千佛山也只有285米,濟南的冬天與北中國其他地方的冬天氣候截然不同,城內多泉水,號稱“泉城”。
3、教師配樂范讀,要求學生注意教師語感的把握。
(課件展示冬景圖)
4、學生自由讀。
(1)借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課件展示)
響(xiǎng)晴著(zhuó)落寬敞(chǎng)貯(zhù)蓄
澄(chéng)清髻(jì)水藻(zǎo)狹(xiá)窄空靈
(2)引導學生自主討論朗讀本文方法。如語速較慢、語調柔和、語氣親切、讀出喜愛之情等等。
教師點撥:朗讀課文時,腦海中要想象作者描繪的畫面。
5、學生展示讀,可配樂。
師生共同體會朗讀的情感把握。
三、整體把握,理清全文脈絡
教師提示閱讀方法:粗讀,把握基本內容;細讀,理解主題,揣摩生動的描寫,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述的。
1、學生默讀,思考。
(1)用一句話概述對全文的總體印象。(可從不同角度)。
(2)濟南冬天的總的特征是什么?
(3)文中具體描繪了那些景物?
(4)作者對景物怎樣描寫?
2、學生合作討論上面問題。
(師生共同總結)
全文抓住了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描寫了濟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從自己感受的角度總寫“響晴”特點,然后具體描繪了濟南暖冬的三個畫面:陽光下的濟南、雪后的山景、濟南冬天的水。
學生再次默讀課文,進行體會。
四、創新活動——當一當導游(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1、假如你是一名導游,根據剛才對課文的'理解與認識,要給一個沒有到過濟南的人介紹濟南冬天的特點,你準備怎樣解說?請用自己的語言整合濟南冬天的主要內容。
2、小組交流展示。
3、全班展示,教師點評。
五、小結: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感知。我們明確了作者抓住了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冬景圖,抒發了作者對濟南深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導游活動,加深了我們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把握與理解。
六、布置作業:細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精彩片斷,揣摩、品味。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的方法。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語言。
【教學用具】
投影儀。
【教學內容】
一、導入新課
對于冬季這個季節來說同學們應很熟悉,現在也即將進入初冬,請你用一句話來描繪你眼中的冬天,(凜冽的寒風、白雪飄飛……)是的,在許多人眼中冬天就是冷的、枯燥的代名詞,但是作家老舍眼中濟南的冬天卻別有一番情趣,今天我們就來體會他筆下的一幅冬天的水墨畫。
二、整體感悟把握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或聽錄音。
2、帶著以下問題學生自由朗讀(要求把握語氣、語速、語調等)(投影,指導學生把問題帶入課文,四人小組討論。)
⑴ 你認為課文中的哪一個詞最能體現濟南冬天的特點,為什么是個寶地?
⑵ 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⑶ 請劃出你喜歡的句子。
明確:
⑴ “溫晴”是濟南冬天的特征,濟南的冬天與北京、倫敦、熱帶相比無風聲,有日光,日光是慈善的,有美麗的山水,像在小搖籃里。
⑵ 作者主要抓住了濟南的冬天里的山水,陽光下的山,薄雪覆蓋的小山,城外的遠山,泛綠的水。
課堂小結:文章與北平、倫敦、熱帶作比,突出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然后細致的描繪濟南冬天的山水,處處滲透了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贊美之情。
三、賞析、探究(四人一組討論)
指導讀2~5節(投影出問題)
1、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點?(抓關鍵詞)
2、細讀第3節作者的寫景順序是怎樣的?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你認為這些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3、把你剛才劃出的喜歡的句子讀幾遍,說說好在哪里?
明確:
1、陽光照耀下的山—溫靜或暖和、安適;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城外的遠山—水墨畫或淡雅;水—綠。
2、自上而下、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為了突出對濟南冬天的'喜愛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細致的描繪薄雪下的山之美,依山寫景從上到下的描繪,如把山坡上的斑駁色彩說成是“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使山活了起來;把夕陽照耀下的粉色薄雪比喻為害羞的少女:“像少女一樣”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我們帶入想象聯想的境界,使事物具體形象可感。
3、示例:
⑴ 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房頂上臥著點雪。用“臥”字寫村莊寫雪寫其形態活靈活現。
⑵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水有了靈氣,更為了突出寫綠。
課堂小結:濟南的冬天如此的嬌媚動人是因為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寫出了山水。
四、拓展延伸
請用你的筆勾勒出你對家鄉冬天的感受。(多角度)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讀寫一體,一篇小作文。)
五、作業
假如你是一位導游在冬天帶領游客來濟南追隨老舍的足跡,請你設計一下導游詞(提示:簡要介紹濟南的歷史地理位置,介紹老舍及其筆下的冬天,查閱一下資料)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山
溫晴
水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了解濟南冬天的景物特點;
2.學習老舍先生的寫景方法;
3.抓住特點寫寫家鄉的景物。
4.培養愛祖國、愛家鄉的品質。
切入角度:
觀察、理解并表現景物之美。
教學程序:
一、 導入。
老待在磨坪,讓人總有幾分厭倦。今天,雪霽天晴,我想跟同學們一道,“走出巖口河,走出南津關”,到山東省省會濟南去作一趟免費旅游,感受一下濟南冬天的獨特魅力,大家可有興趣?
(板書:濟南的冬天 老舍)
二、 品讀。
1. 穿過漫長的時空隧道,剎那間,我們已到達目的地。讓我們首先對濟南來個“走馬觀花”,以便撈個大致印象。(范讀首段,提醒同學們抓主要語言信息。板書:寶地)
2. 我們大老員地跑到山東濟南,僅僅這么驚鴻一瞥就回去,大家甘心嗎?既然是專為游山玩水而來,那我們就不妨先不緊不慢地來看看濟南的'山。(板書:山)
請大家美美地讀,細細地品,品出二、三段中所寫的山的特點。
⑴一圈小山——溫暖、慈善(比喻、擬人)
⑵ 雪后小山——害羞、秀氣(比喻、擬人)
3. 濟南號稱“泉城”,我們到了這兒,只看山,不看水,那恐怕要遺憾終生了。走,抓緊時間,抓住機遇,看水去!
(板書:水)
不知這兒的水,有哪些特色?
冒熱氣、綠、澄清、空靈(比喻、擬人)
請注意,這水邊有一塊石碑,碑上還刻有一首詩呢!嘿,這兩句好妙!大家愿記下來嗎?這兩句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三、 疑讀:
自讀,質疑。
四、 小結、回顧。
同學們,濟南雖好,不可久留。穿過時空隧道,我們眨眼間又回到了磨坪,安安穩穩地坐在了本班教室。
現在,我作為磨坪中學廣播室的特約記者,想采訪幾位同學:
⑴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看過冬天的濟南,你打算如何評價?
⑵老舍先生為什么稱濟南是塊寶地?
五、 寫作實踐。
其實啊,我們磨坪也是個山青水秀的風水寶地,尤其是冬天,景色迷人。大家有興趣拿起自己的生花妙筆,描繪一番嗎?相信你一定能移情入景,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細致描繪的方法。
2.學習準確生動的用詞,體會語言描寫的特點。
能力目標:
1.正確領悟比喻、擬人修辭的使用及效果。
2.掌握情景交融的寫景法。
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
3.掌握情景交融的寫景方法
【教學難點】
1.領悟比喻、擬人修辭的使用及效果
2.掌握情景交融的寫景方法
【教學方法】
朗讀感知、概括提煉、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說到冬天,北方的人們一般習慣在它前面加上修飾詞——“冰冷”或“嚴寒”;說到冬天,人們會想到那肆虐的北風,駭人的寒流,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北方的冬天,給人的.印象是“肅殺”的,可能會令習慣于溫暖的南方的人們懼怕而卻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冬天”卻完全沒有了那種寒冷,那種肆虐,那種肅殺,而是一個“溫暖”的寶地。讓我們走進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感知濟南冬天的溫馨,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體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
二、檢查預習
1.作者簡介和背景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現代著名作家。是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著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茶館》等,其中話劇《茶館》被西方人譽為“東方舞臺上的奇跡”。老舍于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后來到山東,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
濟南是山東省省會,自然風光秀麗,旅游資源比較豐富,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稱。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負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之譽。
2.注音
濟(jǐ)南倫敦(dūn)一髻(jì)兒貯(zhù)蓄(xù)水藻(zǎo)著落(zháo)
看(kān)護薄(báo)雪暖和(huo)鑲(xiāng)澄清(chéng)寬敞(chǎng)
露(lóu)出
3.解詞
響晴:(天空)晴朗無云。溫晴:溫暖晴朗。
安適:安靜而舒適。著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來源。
肌膚:肌肉和皮膚。出奇:特別,不尋常。
秀氣:清秀、小巧玲瓏。水藻:生長在水里的藻類植物。
貯蓄:存放。澄清:本課指水清澈見底。
空靈:美妙無窮無不可捉摸。藍汪汪:形容藍得發亮。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錄音,讓學生注意其中的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2.學生有感情地集體朗讀課文,教師點評。
3.請學生說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或句子,并說出理由。
4.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并思考以下問題:
(1)寫景的文章可按“找景物,抓特征”的方法閱讀課文。請你運用這種方法自讀課文,找出濟南冬天的總的特征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表述。(溫晴)
(2)文中選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來描寫濟南的冬天?分別突出了這些景物的什么特點?(山景、水色)
劃分段落:
第一部分:(1)總寫濟南冬天“溫晴”的天氣特點。
第二部分:(2-6)細寫濟南冬天的山水景色。(又分為二層)
(第3段)陽光朗照下的山——溫靜
山景 (第4段)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第5段)城外的遠山——淡雅;
水色 (第6段)綠、清、亮
四、探究質疑
1.第一自然段作者從什么角度寫濟南冬天“溫晴”的天氣特點,運用了什么手法?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從自身感受的角度來寫的,采用對比方式。總起全文,為下文的具體描寫做鋪墊。
北平(大風)寒濟南(無風聲)暖
倫敦(無日)暗濟南(響晴)明寶地
熱帶(日毒)熱濟南(溫晴)溫
2.這里運用對比手法有什么好處呢?
明確:通過三組對比,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由“奇跡”、“怪事”、“害怕”、引出贊譽“濟南真算個寶地”。文章緊扣這一天氣特點,描繪濟南冬天的景色。
3.“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改為“沒有風的”行不行,為什么?
明確:沒有風聲不等于沒有風,只是風小而已。如果改成“沒有風”,就不符合實際情況了。由此可見作者的用詞是十分準確的。
五、作業
1.找出你認為美的句子,讀一讀,背一背。仔細品味,想想好在哪里。
2.搜集描寫冬天的語句至少一則,古詩詞至少三句以上。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7
【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是老舍先生1931年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文章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使筆下的山、水、城、人跟這“溫晴”天氣緊密聯系在一起,構成一幅溫暖晴朗的濟南冬天圖景。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三個生字,掌握五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響晴、溫晴、安適、貯蓄、澄清”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品味語言的優美;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境交融的寫法。
4.體會作者對平凡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并學習文中景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提到冬天,你腦中會浮現出哪些詞句呢?
(白雪皚皚、冰天雪地、大雪紛飛……)
冬天,除了美麗的雪景也伴隨著刺骨的寒冷。但是,有個城市卻是個例外。它的冬天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學習內容。
二、走進作者
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老舍先生在1924年赴英國講學,1930年回國,本想作職業作家,但專職寫作難以維持生活,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經好友們的勸告,1930夏天到濟南的齊魯大學任教。這篇文章就是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的。老舍在齊魯大學任教四年,其間他“努力地創作,快樂地休息”,因而濟南成了老舍的“第二故鄉”。他對濟南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把許多美麗的'文字留個了濟南。
三、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出示讀文要求:
①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圈畫出不理解的字詞,讀文后結合上下文或工具書理解。
③自學生字,要理解字義。
2、字詞通關
①認讀生字、詞
xiāng、zǎo、píng、zhù
鑲、邊、水、藻、綠、萍、貯、蓄
chéng、jì、báo、jǐ
澄、清、一、髻、兒、薄、雪、濟、南
②結合句子理解劃線詞語。
“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
“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
“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讀文要求:
①快速瀏覽課文內容,思考課文通過哪些方面介紹濟南的冬天?
②思考文中哪個詞語可以概括濟南冬天的特點?
2、課文內容概括
課文從濟南的________、(第一自然段)濟南的_________(第二-----四自然段)以及濟南的_________(第五自然段)三個方面,突出展現了濟南冬天_______的特點。
五、了解濟南的天氣
1、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濟南的天氣是怎樣的?
“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
“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
2、作者通過什么手法寫出了濟南的天氣?
北平的風——濟南的暖
濟南冬天的溫晴:對比
倫敦的霧——濟南的晴
熱帶的毒——濟南的溫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掃清了課文的字詞障礙;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梳理了文章的脈絡結構,同學們課后熟讀課文,下節課,我們將深入學習課文,一起走進濟南的山景水色。
第二課時
一、謎語導入
老師課件出示謎語,請同學們猜一猜。
“百年故居——猜一作家名字”
(老舍)
我們對這位作家已經非常熟悉了,老舍是他的筆名,請一位同學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作家。(學生整合老舍資料)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齊讀課題《濟南的冬天》
二、溫故知新
子曰:“溫故而知新”。就是告訴我們,溫習舊的知識從中獲得新的理解是好的學習方法。我們一起來回顧上節課所學內容:
①課文通過哪些方面介紹濟南的冬天?(天氣、山景、水色)
②作者通過什么手法寫出濟南冬天怎樣的天氣特點?
(對比手法濟南天氣的溫晴)
三、濟南山景欣賞
出示自學提示:快速自讀課文2---4自然段,根據其內容給每段概括出一個小標題。
(陽光下的山、小雪后的山、城外遠山)
【陽光下山景圖】
1、讀文。找學生合作讀“陽光下的山”段落。同學點評,教師指導。
2、賞析。哪一處描寫最打動你,說說打動你的原因。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睡著”、“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時而比喻時而擬人穿插描寫,賦予小山感情色彩,像一位家長呵護著濟南這個城市。而濟南就只管“暖和安適地睡著”。
“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此處對濟南人神態、心理的描寫從側面烘托出濟南的“溫晴”特點。
師過渡:這樣溫暖的濟南,這樣溫情的小山,要是下場雪呢?會變得寒冷起來嗎?我們一起讀讀吧。
【小雪后的山景圖】
出示自讀提示:齊讀本段。用“____”畫出本段中心句,圈出表示方位的詞,思考本段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1、中心句: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吧。(中心句作用:概括本段的主要內容及中心,話句話說就是本段內容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2、順序:自上而下的順序。
山上矮松(樹尖):——“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一個“頂”字寫出雪的位置與大小,形象地寫出小雪后松樹的形態。)
山尖————“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鑲銀邊”形象地寫出山與天相接處的美態,同時緊扣“小雪”)
山坡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把山上因下小雪而露出不同地色比喻成一件花衣,花衣還能動,把一幅靜止的畫面寫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擬人化手法描寫成一位害羞而臉紅的少女,貼切又美好。)
師小結:老舍先生不愧為語言大師,修辭手法的運用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雪后的山景,遣詞造句精妙講究,字字傳神。句句流露出作者對濟南的喜愛之情。這么美的景,如此美的文字,我們也定要美美地讀一讀。教師知道朗讀。
【城外遠山圖】
“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用“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的形狀、情態,仿佛是寫活物,活靈活現。
“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水墨畫寫出了濟南的淡雅之態。
四、濟南水色欣賞
出示自讀提示:自讀本段,根據內容概括出小標題。思考濟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點?
【空靈水晶圖】
溫暖——“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
澄清——“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整個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五、深入全文,體味情感
師引導:欣賞了濟南的山景水色,感受了濟南的溫晴舒適,文章最后作者發出由衷的贊美——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置疑?文章題目叫“濟南的冬天”,文章最后卻說“冬天的濟南”你理解作者的用意嗎?試著讀一讀這兩句話。
濟南的冬天——重點在冬天上,因為作者的文章內容都是圍繞冬天的景色來寫的,所以題目叫濟南的冬天。
冬天的濟南——重點在濟南上,作者全文都表達出對濟南這座城市的喜愛之情,放在文章最后用來抒發對濟南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六、方法借鑒,學會發現。
師引導:想要寫好一篇景色文章,老舍先生的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鑒呢?
抓住景物某一特點,圍繞中心句展開描寫。
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
修辭手法的運用可以幫助把景物寫得更生動。
寫景離不開抒情,要情景交融。
七、拓展閱讀
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了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濟南的秋天》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8
教學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②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③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會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受。
難點
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突破
策略誦讀品味,合作探究
課前
準備熟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春天是昂揚向上的,她不僅帶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還帶來希望和力量。冬天帶給我們的則是刺骨的寒冷,滿目蕭索和生活上的不便……北方的冬天,給人的印象是“蕭殺”的,可能會令習慣于溫暖的南方的人們懼怕而卻步。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無限的生機和令人向往的溫暖。在北方就有這樣一個“溫暖”的寶地,今天,我們就來追隨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跡,去感受“濟南的冬天”(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二、作者簡介
(學生交流自己查的資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出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并進行文學創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后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應召回國。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終年67歲。老舍一生著作豐富,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龍須溝》《茶館》是其代表作。以描寫城市人民生活著稱,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生活情趣。
老舍于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后來到山東,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可見作者是懷著對“故鄉”的深情來寫的。(讓學生了解這些,是為了理解為什么作者對濟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為什么那么濃。)
三、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1.學生聽老師配樂朗讀(也可放錄音),并在聽讀中檢查預習。
⑴給加點的字注音
濟南(jǐ)鑲(xiāng)水藻(zǎo)貯蓄(zhù)
發髻(jì)澄清(chéng)著落(zhuó)看護(kān)
⑵詞語解釋
響晴:文中指天氣晴朗、燥熱。
設若:假若。
秀氣:文雅,不粗俗。
貯蓄:儲存積蓄。
澄清:清澈明亮。
空靈:清凈透明。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并思考問題:
a.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么?
b.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
a.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暖的寶地。
b.寫對濟南的總體感:“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總寫)
具體寫: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溫靜
寫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再寫城外的遠山—一淡雅
最后寫冬天的水色——寫水藻之綠,襯托水的清澈、透明。
c.作者繪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現濟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對祖國山河真摯的愛。
四、合作探究
整體感知后,對文章內容有了基本了解,學生合作探究,進一步深入理解文章。
問題探究:
a.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b.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于什么樣的地形特點?
討論明確:
a.通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
與倫敦相比一—向晴}寶地
與熱帶相比——溫晴
b.濟南的地形特點,決定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是北邊缺著點口兒。”
此處學生可再體會:
①為什么稱“小山”?——因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
②“圈兒”、口兒,將“兒”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讀一遍,比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兒”與“小”搭配,貼切地表現出其“小”,表達出一種由衷的“喜愛之情”。并讓學生試著畫出這種地形,體會其特點,教師可根據學生畫出的地形圖作小結。
五、教師課堂小結:
在濟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東接佛懋山,西連南馬鞍山、四里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正是這特殊的地形特點,使得濟南的冬天“暖和安適”。
六、課后作業
你最喜歡濟南冬天的哪些景色?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思考體味、揣摩作者的意圖。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默寫生字詞)
二、合作探究
1.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思考體味、揣摩作者的意圖。
(注意修辭手法的.分析)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把濟南比作“小搖籃”,生動形象地寫出濟南的可愛。
b.“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著”、“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c.“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狀樣、情態,仿佛是寫活物,活靈活現。
d.“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害了羞”將雪賦予了人的情感,“露出點粉色’’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微微”詞用得貼切,因是“溫晴”而不是“熱帶”之熱。
e.“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突出水的“綠”’“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況且……還’’不可去掉,“況且’’表達進一步申述,或補充、追加新的理由,“還”表示范圍的擴大,“況且…還”相配合,進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f.“請閉上眼睛想:一個……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這是張小水墨畫”、“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則創造了一個優美的意境,表達了作者贊美的真情。
(如此要點,文中還有多處,學生說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2.比較分析
a.第3小節和第5小節寫景順序有什么不同之處?
b.第3小節和第5小節在抒發感情和修辭運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處?
明確:
a.寫山景:自上而下的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寫水色: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對冬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都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
三、課內反思
《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篇?說出理由。
提示:兩篇散文都通過幾幅具體生動的畫面來表現特征。《春》一文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等五幅畫面,體現了春的“新、美、力”的特點。而《濟南的冬天》同樣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描繪了陽光下的濟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畫圖,表現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四、拓展延伸
通過學習本文,你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里,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課內練習
課后練習學習老舍先生的筆法,寫一段有關本校秋景的文字。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9
一、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多角度體現濟南的冬天獨特的美。
2、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作用。
3、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熱愛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學重點
理清脈絡,了解濟南冬天的總特點和描寫的角度。
三、 教學難點
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俗話說:“春游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
用一句話描述冬天給你留下的印象,如:
冬天狂風呼嘯,一條條樹枝就像一條條狂舞的皮鞭在空中抽打著。
然而在老舍的筆下,冬天卻富有別具一格的溫馨舒適之美。
(二)簡介作者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作家。他勤奮筆耕,創作了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和話劇《茶館》《龍須溝》等大量文學作品,贏得了“人民藝術家”的崇高贊譽。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中文講師, 1929年回國,先后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山東也被成為他的“第二故鄉”。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終年67歲。
(三)整體感知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寫風景不妨寫點實物,寫出詩情畫意。
老舍《談敘述與描寫》
(四)精讀片段: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思考:
本段抓住哪些景物,從什么角度,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了精細的描繪?雪后的小山總的特點是什么?選取喜愛的語句品味語言的妙處。
明確:景物:矮松、黃草、薄雪等;
角度:色彩(青黑 銀白 暗黃 粉色)
順序:自上而下(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特點:秀氣,暗呼段首的“妙”字,體現“溫晴”特點。
寫作特點:
1.善用比喻和擬人,準確而恰到好處,給人美感。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注意色調對比,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寫。
(五)拓展閱讀
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里面,仿佛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正在嘆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已澄凈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卻有一層蘆葦,密密遮住。現在正是開花的時候,一片白花映著帶水氣的斜陽,好似一條粉紅絨毯,做了上下兩個山的墊子,實在奇絕。
賞析語言特點。
(六)布置作業
推薦閱讀《四世同堂》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20
教材分析:
本文是語言大師老舍的一篇寫景散文。文章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使筆下的山、水、城、人跟這“溫晴”天氣緊密聯系在一起,構成一幅溫暖晴朗的濟南冬天圖景。
學習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反復誦讀,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語言,以達到提高語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掌握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并進行片段描寫。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反復朗讀,感知內容,揣摩詞語,品味優美的語言。
學情分析:
前一課學習了《春》,學生對描寫景物運用生動詞語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有所體會,閱讀這篇課文,宜引導學生自己理解。
課前準備:
①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②老舍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課前布置學生去查閱有關老舍的資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閱有關濟南的資料,深入了解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開闊視野。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當“冬天”一詞進入你的腦海時,你會產生哪些聯想?(請學生各抒己見)
我們的省會“濟南”的冬天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隨著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去領略“濟南的冬天”。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簡介作者、作品
老舍,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等。本文寫于1931年春。
2、詞語教學:讀背“讀一讀、寫一寫”結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3、思考并分析
(1)、濟南的冬天是?(把自己讀了課文后對濟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并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加以印證。)
(2)、作者通過描寫什么來表現濟南的特點?(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4、朗讀課文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步誦讀課文。閱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問題:
——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濟南冬天的總體特點是什么?各段描寫之間有何關聯?
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要內容,并且依照課文的脈絡,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濟南的冬天的主要內容。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鑒賞創新。
1、自由朗讀,思考問題:
a.為什么說濟南是個“寶地”?
b.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哪三幅山景圖,寫水是從什么角度寫的?
c.第1小節與第2、4、5小節之間有什么關系?
d.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么樣的感情?
e.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四人小組討論)
[明確](b.c.d.略)
a.濟南的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天氣“溫晴”;濟南天是慈善的,有美麗的山景;冬天水不結冰,水是綠色的。四面環山,像在“小搖籃里”。
e.不可以。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于贊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2、研讀第2—5小節: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四人小組討論)
a.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點?(抓關鍵詞概括)
b.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么關系?
c.四幅景物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四人小組討論后明確)
[明確]
a.陽光朗照下的山——溫靜;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色——綠。
b.第一幅圖是總寫,第二、三幅圖是具體寫。
五、課堂總結。
課堂小結:文章先與北平、倫敦、熱帶作對比,突出濟南天氣“溫晴”的總特點;然后具體描繪濟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寫山景寫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的遠山,又繪水色,處處滲透對濟南冬天的喜愛。
六、布置作業。
掌握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鞏固詞語。
二、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1、重點研讀:薄雪覆蓋下的山景圖和水色圖,品味語言。
[問題]
a.第3小節和第5小節寫景順序有什么不同之處?
b.第3小節和第5小節在抒發感情和修辭運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處?
c.找出你認為寫得美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想想為什么寫得好?
(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明確]
a.寫山景:自上而下的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寫水色: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對冬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都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
c.比喻、擬人句。(美句賞析,著重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過渡)濟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筆下如此嬌媚動人,是因為運用了大量比喻、擬人的修辭。文中還有哪些比喻、擬人句用得好,找出來,說說好在哪兒?
[討論明確]
a.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b.全在天底下曬著太陽,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c.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2、體會本文優美的語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處,學習語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細揣摩,盡量能口頭表達,教師從旁點撥、補充。
——你喜歡文中哪些優美的語句?為什么喜歡?用簡潔的語言來分析。
——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分析其作用。并模仿舉例。
——你認為好的語言應當具備哪些特點?應當如何品位語言的精妙之處?在文字表達上應注意些什么?
三、體驗反思。
[提問]為什么濟南的冬天的景色會如此動人?
[明確]a.細致觀察,b.抓住特征,c.安排順序(角度),d.運用修辭,e.情景交融
四、比較閱讀,拓展延伸。
①想一想,為什么作者能描繪出這么精彩的畫面,為什么語言能如此優美?體會在寫法上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么相同之處?
明確: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順序(角度);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采用情景交融的寫法,色彩絢麗。《春》還從多種感官角度來描寫。
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過內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從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么活靈活現,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②假如你是一位導游,冬季帶領游客來濟南,追隨老舍的足跡,請你設計一下導游詞。
五、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里,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六、布置作業。
1、寫作練習:借鑒課文的寫法,用你的筆描繪一副“校園秋景圖”。
2、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不限。
七、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總特點:無風,響晴,溫晴——貫串全文
對濟南的總感受:“溫暖安適”的“理想境界”
陽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城外遠處的山如詩似畫
冬天的水色——水藻之綠,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21
一、新課導入
上節課我們跟隨老舍先生的腳步,一起欣賞了濟南冬天的幾幅美麗的畫面。冬天的濟南那么美,當然也離不開老舍先生優美的語言和寫作的技巧。這節課我們就來品味課文的語言美和手法美。
二、自學指導
(一)語言品析
作者常選取很有表現力的詞,經過提煉,很有生氣,掩卷細品那淡雅的水墨畫浸蘊的“溫晴”,更覺其神韻。請仔細品析下列句子的美妙之處。
1.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交流點撥】
“小搖籃”運用了比喻和擬人手法,將“一圈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體貼、慈祥。
2.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底下很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交流點撥】
連續的擬人手法:睡、喚醒,形象地寫出了濟南冬天舒適溫暖的環境。
3.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兒雪。
【交流點撥】
“臥”采用擬人手法,將小村莊人格化,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濟南小村莊的可愛,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4.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交流點撥】
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突出水的綠的特征。
5.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交流點撥】
用比喻的手法,突出水清亮的特征。
6.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兒更美的山的肌膚。
【交流點撥】
“有的……有的……”更加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雪的覆蓋不均和小山本色的若隱若現;并且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色彩斑駁的山坡比作“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生動形象地將山坡上斑駁的色彩和風兒吹動下的小山描繪得富有動感和美感,顯得更加秀麗迷人,抒發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7.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
【交流點撥】
對“微黃”“忽然”“微微”這三個詞的運用,可見作者遣詞造句十分精妙妥帖;并且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雪后日落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動形象地將山腰的薄雪在夕陽下發生的變化細膩地描寫出來,使小山顯得格外情態可掬,同時也隱含了作者對小山的喜愛之情。
(二)寫法探究
1.文章是用怎樣的方式突出濟南“溫晴”的天氣的?
【交流點撥】
通過三組對比:北平的寒與濟南的暖對比;倫敦的暗與濟南的明對比;熱帶的熱與濟南的溫對比,突出濟南“溫晴”的特點。
2.作者描寫濟南的山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交流點撥】
按照由里到外、從上到下的.順序描寫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處的山。
3.縱觀全文,本文在寫景上主要采用了哪些手法?
【交流點撥】
(1)以動寫靜:“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兒更美的山的肌膚”寫出雪動人的形態。
(2)想象:比喻與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
(三)比較閱讀
《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交流點撥】
相同點:
①都是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
②脈絡清晰,層次井然。
③抓住特征寫景,情景交融。
④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語言樸實、清新。
⑤細致觀察、具體描寫。
不同點:
①《春》描繪了五幅“春景圖”,《濟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畫”。
②《春》側重于近處的細致觀察,《濟南的冬天》側重于遠景的觀察,且從不同角度觀察景物,特點有所變化。如本文第二段,是從景物的上方俯視下來,描繪出陽光朗照下的濟南像被圍在小搖籃里,突出溫暖如春的特點。
三、板書設計
北平的寒濟南的暖
倫敦的暗濟南的明溫晴
熱帶的熱濟南的溫
陽光朗照下的山里、上
薄雪覆蓋下的山寫景順序
城外遠處的山外、下
四、拓展延伸
請你描繪一下你家鄉的冬景。(200字以內)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22
教學目標
1.飽含 深情地誦讀課文,發現并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作用,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積累優美的語句。
3.培養學生自讀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4.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把握閱讀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別是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
2.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發。
學情分析
前一課學習了《春》,學生對描寫景物運用生動詞語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有所體會,閱讀這篇課文,應引導學生自己理解。課前可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掃除字詞障礙。老舍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課前布置學 生去查閱有關老舍的資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閱有關濟南的資料,深入了解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開闊視野。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我們欣賞了春天那一幅幅動人的春景圖后,今天我們要步入老舍先生的《 濟南的冬天 》去領略冬日的景色。(板書課題)說起冬,尤其是中國 北方的寒冬,腦海中浮現的多是朔風怒號、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天寒地凍的蕭條畫面。但在老舍先生的這篇中,卻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就讓我們在老舍的引領下一起去觀賞濟南冬天的水墨畫,去體味浸蘊其間的濃郁情致,體味的意境之美,品味的語言之美。
二、自由朗讀課文,初步感知之美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要求做到:
(1)讀 準字音,讀清句讀,熟悉課文,這是朗讀好的前提。
(2)細心體會,理解課文,建立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內心視像,這是朗讀好的基礎。
(3)以情帶聲,隨課文思想內容與作者情感軌跡,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輕重緩急,讀出作品的美感。
2.根據所讀內容,解析題目。
以《濟南的冬天》為標題,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環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的“這就是冬天的濟南”是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里的濟南的總的觀感。意思是:這 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凈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這樣的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相呼應, 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余地。
小結:作者緊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鋪展出三幅畫面:小山搖籃圖、雪霽初晴圖和空靈水晶圖。繪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
三、研讀精彩語段,學習寫景方法
1.齊聲誦讀第4段,思考:
(1)全段的中心句是:最妙的是下點兒小雪呀。
(2)全段的層次劃分是:全段分為三層: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3)全段寫“小雪”之美妙,主要通過其他的景物來進行烘托,這些景物是:矮松、山尖、草色、陽光
(4)文中的動詞用得好,如:樹尖用“頂”,山尖用“鑲”,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幾個字各得其所。
(5)文中的色彩詞用得好,如:青黑,白,藍,銀,暗黃,微黃,粉色。
(6)文中是怎樣化靜為動的呢?化靜為動的主要技巧是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
(7)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主要是擬人,文中的三個“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2.歸結本段的寫景特色。
歸納:作者從色彩和變化兩個角度描寫了山上的矮松、黃草和薄雪等景色。“看護婦”是對雪后矮松秀美形態的比喻,借矮松寫出雪的形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兒更美的山的肌膚”,這是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引人產生的聯想。“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用擬人的手法描繪了雪色嬌美的情態。寫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間順序,有層次地把山各個部位雪的光、色、態展現了出來,讓讀者感受到的不僅有雪的外在美,而且有雪的情韻。畫面色彩的 鮮明悅目來自映襯的妙筆:矮松的青黑映襯一髻兒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襯藍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兒白,映襯一道兒暗黃;以微黃的斜陽,映襯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有感情地朗讀第4段。
四、揣摩優美語句,品析寫景藝術
1.默讀全文,畫出文中給人以美感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分析好在哪里。
2.對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和表 達技巧作簡析。
(1)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2)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兒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3)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學生討論評析:
(1)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濟南老城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的冬天“暖和安適”的特點。
(2)先運用擬人手法,用“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的'情態,仿佛是寫活物,活靈活現。接著又用比喻,以“水墨山水畫”來表現城外遠山雪景的淡雅之美。
(3)運用擬人,“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更寫出了“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
3.本文語言樸實清新,娓娓道來,情懇辭切,除體現在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外,同時在遣詞造句上還非常講究,值得仔細玩味。
思考:
(1)“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去掉“ 聲”字可以嗎?為什么?
(2)“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兒雪”,這里為什么用“臥”字?和什么地方相呼應?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不可以。“沒有風聲”并不是沒有風,濟南的冬天只是沒有那種令人戰栗的呼嘯的北風而已,如果去掉“聲”就說成了“沒有風”,那是不切合實際情況的。
(2)用“臥”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基調相調諧,有一字傳神之效。和前文“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著”相呼應。
五、對比閱讀思考,學習寫景技巧
思考:《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篇?說出理由。
提示:兩篇散文都通過幾幅具體生動的畫 面來表 現特征。《春》一文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等五幅畫面,體現了春的“新、美、力”的特點。而《濟南的冬天》同樣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描繪了陽光下的濟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畫面,表現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結束語:
老舍極盡筆墨,傳神地為我們描繪了濟南的山景、水色,使得濟南冬天的山、水、陽光、白雪……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在那如詩如畫的美景中,浸透著老舍濟南冬天的喜愛、贊美之情。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溫晴寶地―→山和水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的遠山如畫―→溫綠清澈的冬水―→贊美熱愛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23
一、學習目標:
1、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
2、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
3、體會作者對濟南冬天深厚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濟南冬天深厚的情感。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來猜一個謎語,打一風景名勝區。謎面是一首詩:“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猜猜是祖國大好河山的哪一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圈出作者對濟南冬天評價性的.詞語或短語。
溫情響晴舒適暖和
2、哪一個詞語最能代表濟南冬天的特點?
(三)品讀課文理清寫作思路
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冬天的濟南?
(四)賞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1、勾畫出文中特別打動你的句子,從字里行間感受老舍對濟南冬天的情感。
(1)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2)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2、老舍對濟南是怎樣的一種情感?
我生在北方,聽慣了風,可也最怕風.聽是聽慣了,因為聽慣才知道那個難受勁兒。它老使我坐臥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我倒不是個弱不禁風的人,雖然身體不很足壯.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風.它自由地刮,我死受著苦。老舍《春風》
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濟南的秋天》
(五)自我檢測
1、《濟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原名____,字___。
2、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____,作者通過濟南和___、___、___的對比得出這個結論。
3、作者在描寫濟南的冬天時描繪了四幅畫面,它們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六)擴展訓練
請同學們選擇課文中的一個片段,仿照其寫法,以“黔江的____”(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為題寫一段話。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24
一、文本分析
1、本文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閱讀第二課。
2、本文的內容:作者在文中將濟南的冬天與北平的冬天、倫敦的冬天以及熱帶的冬天作比較,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并通過對濟南這座老城的山、水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
3、本文的特點:
(1)語言生動活潑,方言和普通話結合運用。
(2)細節描寫細膩,描寫有層次。
(3)修辭運用豐富。
(4)感情樸實真摯。
二、學生分析
1、學生需要學到的是:運用一種或多種修辭手法,描寫具體事物,以表達思想感情。
2、學生已經具備了相應的基礎:
(1)在認知上,學生已學習了一些賞析散文語言的技巧。
(2)在情感上,學生能試著感受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思想情感。
3、學生需要用到的學習方法:朗讀法、體驗法、討論法等。
三、目標闡述
(一)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能說出濟南冬天的特點。
(2)能分析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2、過程與方法:
(1)能在賞析文本詞句的過程中運用討論法。
(2)能在體會作者情感的過程中運用朗讀法和體驗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體會作者對濟南冬天的贊美之情,喜愛之情。
(2)能體會作者對濟南這座老城的特殊情感。
(二)教學重點
1、能說出濟南冬天的特點。
2、能分析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三)教學難點
1、能體會作者對濟南冬天的贊美之情、喜愛之情,能體會作者對濟南的特殊情感。
(四)教學方法
朗讀法、講授法、討論法、任務驅動法等。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四、過程設計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是——《濟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大家能不能告訴我,濟南是中國哪個省份的城市?山東省。山東省屬于南方還是北方呢?北方。在你的印象中,北方的冬天是怎樣的?……然而,地處北方的濟南,它的冬天卻別有一番滋味。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入老舍筆下冬天的濟南,感受別樣的冬日北國世界。
(二)初讀文本,感受濟南之冬
首先,請大家有感情地齊讀第一自然段,在讀的過程中請大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除濟南以外,第一自然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地方?北平、倫敦、熱帶
2、這些地方的特點是什么?大風、不見日光(濃霧)、響亮的(毒日)
3、濟南冬天的特點又是什么?溫晴(響晴)
4、這里運用的藝術手法是什么?好處是?對比,突出強調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讓學生對文本有一個初步的感知,首先能抓住第一自然段的關鍵點,其次再對本段的內容加以分析和欣賞。)
在這里,作者的寫法比較含蓄,他不直接說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是溫晴的,而是通過三組對比,寫北平的冬天是大風的,倫敦的冬天是不見日光的,熱帶的.冬天是響晴的,然后反襯和突出濟南的冬天不刮大風;看得見日光;而且日光是十分溫和的。另外,老舍寫北平和倫敦時,不直接說“北平幾乎天天刮大風”,“倫敦的冬天總是陰沉沉的”,而是以自己獨特的感受說“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奇跡”和“怪事”使得語言有一種風趣幽默的色彩。正因為濟南冬天的“溫晴”,所以老舍稱贊它“真得算個寶地”。而“溫晴”也是貫穿全文的一條主線。
(三)精讀語句,品味寫景之妙
然而,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濟南這座老城的出奇之處,還在于它的山,它的水。那么濟南的山是怎樣的呢?我們再有感情地齊讀第三自然段。
1、山的形狀是怎樣的?圍了個圈兒、北邊有個缺口
2、老舍用哪個詞形容冬天的小山?他是怎么說的?
可愛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比喻、擬人)把山比作搖籃,把濟南比作熟睡的嬰兒。讓人覺得十分溫馨。正因為這樣的地形,所以濟南的冬天一點也不寒冷,而是非常溫暖的。
3、為什么要寫“人們的臉上是含笑的”?因為“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冬天濟南的山給人一種安全感,讓人感受到希望。這種希望來自溫暖的天氣,讓人仿佛下一秒就能置身于春天的懷抱。看似不著調的一筆其實是緊緊圍繞濟南冬天的“溫晴”來寫的。
(設計意圖:通過三個問題幫助學生了解本段內容,并引導學生對本段的寫作藝術進行欣賞和分析。第三個問題的提出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在此花費筆墨的用意,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傾向。)
雖然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但偶爾也會下點兒小雪吖。再讓我我為大家朗讀第四自然段,大家來感受一下雪中的山又是怎樣的。(教師朗讀,學生想象)
1、最妙的就是下點兒小雪呀。“妙”在哪里?
山上: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比喻:把樹比作看護婦,把雪比作發髻)
山尖: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想象
山坡: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兒更美的山的肌膚。(比喻,擬人)
山腰: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擬人,粉色和害羞,粉色可能是晚霞)可愛
小結:寫作時比較有層次感,從整體到局部,自上而下。語言雖樸實簡單,卻容易讓讀者想象,似乎如同身臨其境般。將濟南冬天的雪山清晰真實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2、“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這句話體現作者的情感是怎樣的?贊揚還是批判?以欲揚先抑的口吻去贊揚濟南冬日小山的秀美。
再一起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可愛、俏皮、美麗的感覺,以及作者溢于言表的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該部分注重朗讀和想象,在朗讀和想象中使學生欣賞內容和文字。幫助學生學習修辭手法,以及體會作者的情感。)
如果這是一幅畫卷,作者說這一定是唐代名手畫的水墨畫。我們看見了溫柔的小山,雪白靜美的小山,山上臥著小村莊,那水呢?水墨畫少不了靈動的水。我們從文章最后一段中找答案,看看老舍是怎樣描繪濟南的水的。請同學們有感情地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1、水有什么特點?不結冰、冒熱氣、澄清、清亮、藍汪汪、空靈
2、還寫了哪些東西?怎么寫的?水藻(綠、擬人)、垂柳(擬人,側面寫出水的澄清)
3、最能感染你的是哪一句?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攤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想象一番)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內容,激發學生的想象,鼓勵學生自主對文本進行欣賞。)
小結:這就是濟南的冬天。是老舍心中理想的境界。所以他會發出感慨:“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這古老的城市,是濟南,也是詩。”大家感受到濟南冬日之美了嗎?
(四)再讀全篇,理解作者之情
請大家帶著欣賞的眼光,再次自由朗讀全文。想一想你從這些文字、這些描寫中讀出老舍對濟南的什么情感。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板書。(喜愛、珍惜、贊美……)
補充背景:老舍1924年赴英國交流學習,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1930年前后來到山東省城,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濟南也因此被他稱為自己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創作的文章,一經發表即引起強烈轟動。文章中處處流露著老舍先生對濟南的無限熱愛與贊美,成為先生最為人熟知的代表作。
(設計意圖:適當進行課外拓展,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情感,反之更能投入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欣賞。)
(五)作業布置
借鑒文章的某些寫法,就你家鄉冬天的風景寫一個片段。注意抓住特點來寫,200字以上。
(設計意圖:修辭手法是本篇課文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教師要鼓勵學生學以致用,模仿文本的寫作方式進行自我創造,這也是學習成果的一種檢測方式。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25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寫景的抒情散文,課文選取了一個個獨特的角度,描繪濟南冬天的特有魅力。語言準確生動,充滿了對濟南的熱愛之情。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朗讀、品味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引導,使學生在合作、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感悟濟南冬天的美麗。
【教學步驟】
一、課前3分鐘說話訓練
1、學生說話。(或演講,或朗誦,或講故事,或報道新聞)
2、學生點評。(或語言,或感情,或體態、或節奏等)
二、導入新課
一年可分為幾個季節?同學們冬天聯想到什么?東山的冬天有什么特點?
三、感知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思考:
⑴濟南的冬天給你的整體印象是什么?
⑵課文中哪些景物你印象最深的?為什么?
四、學生自主探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以上問題進行探討。圍繞問題進一步理解課文
1、討論,推薦同學發言,在大組(全班范圍內)中交流。
2、教師點撥:
⑴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對比的寫法。
⑵濟南的山特點:溫暖、可愛、美麗迷人──襯托的.寫法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⑶濟南的水特點:清亮、空靈──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既贊美濟南冬天的美麗,同時也無不流露出作者對濟南冬天美麗景致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3、小結:
通過剛才的討論分析,我們感受到老舍先生筆下的冬天濟南,她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凈。字里行間到處流露出作者對濟南的熱愛之情。
五、拓展練習
1、想一想你看到過的什么地方的景色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模仿《濟南的冬天》的一些寫法寫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2、配套教材──《濟南的冬天》。
【板書設計】
無風聲
無雷聲
無毒日
陽光朗照
薄霧覆蓋
城外遠山
清水碧綠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26
【教學目標】
1、飽含深情地誦讀課文,發現并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體會比喻、擬人手法的妙用,學習表現美的方法。
3、仔細揣摩作者對平凡景物的獨特感受,寄予的深情。
4、潛移默化熱愛祖國河山的盛情。
【教學設想】
借鑒語言大師老舍用心體驗美、用筆表現美的技藝。
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讓學生談談所見過的北方的冬天的印象,再用老舍贊美之詞引入。
二、簡介老舍
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
三、正字音(見書、課件)
四、分析
1、作者從哪幾方面寫濟南冬天?
──先寫異地之冬與濟南的冬天對比(天氣),再寫冬天的濟南(濟南冬天的`山和水),寫山分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
2、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么?
──(無風聲、無霧響晴、溫情)
3、分析對比作用(三種感受之對比)
──突出濟南冬天的溫情,“寶地”表達愛濟南的感情。
4、朗讀分析第2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及自己對山的感受。
──濟南冬天的山在陽光照耀下給人感覺特別舒適溫暖,作者用“曬、睡、醒”、“小搖籃”為比喻寫出小山特別可愛,充滿溫情。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這段是緊扣“響晴”和“溫晴”來寫的,并分析形成這種特殊氣候的原因是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
5、怎樣描寫人們的感受。
──不僅描繪笑容,而且突出心理活動(含笑、冬天慈善)
6、朗讀分析第3段薄雪覆蓋的.小山,妙在哪里?
──作者按空間順序描繪,用了系列比喻、擬人,把各處細部雪的光、色、態一一展現出來,有層次地寫出秀美景色和嬌美情態。
7、用什么修辭手法寫雪后山景?
──頂著“白花”的“看護婦”比喻雪光,“帶水紋的花衣”比喻雪色,“山的肌膚”“鑲銀邊”比喻雪態,“露出粉色”“害羞”擬人手法寫出雪態。從上到下,如工筆畫,描寫出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特別的嬌柔秀氣。“頂、鑲、穿、露”動詞準確生動。
8、朗讀,注意用較輕聲和喜愛欣賞的語調讀。
五、小結、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濟南城山的特點
二、分析
1、朗讀分析第4段濟南城外遠山的特點:
──寫出小山素淡雅致的特點,有如一幅小水墨畫。“臥”寫出一種恬靜安逸的氣氛。
2、濟南冬天水的特點(“家家聽泉,戶戶插柳”,可講講濟南多地下熱泉的特點)
──第一是暖,不但不結冰,不還冒著熱氣;二是綠,用綠萍、經水藻、柳影的綠烘托出水的綠,寫出水的溫暖多情,富于生機;三是活,十分清亮通透藍汪汪,如一塊空靈的藍水晶。
3、作者感情?
──“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直接表達作者喜愛、贊美濟南的感情。
4、小結寫作特點:
⑴善用比喻和擬人,寫出濟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準確而恰到好處,予人美感。
⑵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直接抒情,或創設意境,流露深情,或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
⑶注意色調對比,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寫,既有簡筆寫意畫,又有細膩的工筆畫。
⑷突出自己最鮮明的印象和感受,喚起讀者體驗,仿如身臨其境。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一、濟南的天氣
異地之冬北平倫敦熱帶
(對比)
多風多霧日光毒,響亮
(奇跡)(怪事)(害怕)
濟南的冬天無風聲無霧響晴溫情
引出“寶地”(喜愛)
二、冬天的濟南
濟南冬天的山:陽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適、可愛、充
滿溫情
(小搖籃)
薄雪覆蓋下的山──嬌美、秀氣
(看護婦、鑲銀邊、穿
花衣、害羞)
城外遠山──素淡、雅致
(小水墨畫)
濟南冬天的水:曖──不結冰
綠──溫暖多情,富于生機
(不忍凍)
活──清亮通透
(空靈的藍水晶)
處處圍繞“溫晴”來寫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27
教材分析:
本文是語言大師老舍的一篇寫景散文。文章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使筆下的山、水、城、人跟這“溫晴”天氣緊密聯系在一起,構成一幅溫暖晴朗的濟南冬天圖景。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三個生字,掌握五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響晴、溫晴、安適、貯蓄、澄清”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4.體會作者對平凡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并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濟南的'冬天》。老師從課文中找了四個詞語:響晴、溫晴、奇跡、寶地。這當中,哪一個詞語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特點?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讀課文5分鐘,并劃出你認為能證明自己看法的句子,適當做批注。如果有不會讀的詞語,請舉手提問。
二、美文美說,整體感知
1.學生選擇詞語,并闡述理由。
2.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那本課的景物描寫又是如何圍繞這一特點展開的呢?我們先來看第二段。
(以第二段為范例,引導學生分析文中其他段落的景物描寫)
過渡: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美不美?美。他是用什么方法寫得如此之美?
(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既準確生動的語言)
同學們總結的很到位,你們寫作文也要學會抓住景物特點,多用修辭,雕琢語言。
三、美文美讀
1.俗話說,美文不厭百回讀。老師也非常喜歡讀這篇文章,想和同學們比比誰更能讀出課文的美,好不好?老師占個先手,范讀第三節,請同學們來點評。
(通過朗讀,提示學生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老舍先生正是充滿了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與贊美,才能寫出如此文質皆美、情深意厚的文章。)
2.1930年,在海外漂泊了六年的老舍從新加坡回國,來到濟南。在這里,他度過了四年自由、溫馨、安定的時光,他的第一個孩子就取名“舒濟”。可見,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濟南的脈脈溫情。黑板上的這四個比喻,就充分展現了這一點。同學們,老師說的對不對?除了這四句,還有沒有其他句子展現了老舍先生對濟南的喜愛與贊美?
四、美文美結
同學們,《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如詩如畫,充滿溫情。在老舍的筆下,一草一木都是有靈且美的。山水如有意,引我為知己。大師用他那生花妙筆告訴我們,要寫出一篇好文章,除了緊扣特點,巧遣詞句,更重要的是要有溫潤而感性的心。
今天,我們走過了一個溫晴的冬天,參觀了一座溫情的城市,結識了一位溫潤的作家,是不是收獲滿滿呢?好,那就將你的收獲化為文字吧。課后,請同學們仿照課文第三節,寫一寫窗外這連綿的秋雨吧。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28
教學目標
1、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2、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3、潛移默化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2、學習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養寫景抒情散文的自讀能力
教學難點:
1、如何自學寫景抒情的散文。
2、景物描述的方法。
教學方法:
朗讀法,探究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春天是昂揚向上的,她不僅帶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還帶來希望和力量。冬天帶給我們的則是刺骨的寒冷,滿目蕭索和生活上的不便……北方的冬天,給人的印象是“蕭殺”的,可能會令習慣于溫暖的南方的人們懼怕而卻步。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無限的生機和令人向往的溫暖。在北方就有這樣一個“溫暖”的寶地,今天,我們就來追隨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跡,去感受“濟南的冬天”(出示目標,板書課題)板書課題《濟南的'冬天》
二、出示教學目標:
1、培養“細致觀察事物,抓住特點描述”的能力
2、學習作者從自身感受出發,融情于景的寫作方法
三、問題推進,學習新課:
(一)課文感知
1、在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重點思考以下問題:
①、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總的感受是什么?
②、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
2、學習3段寫景的方法
齊讀3段思考
(1)、這段中心句是什么?
(2)、作者按什么的順序描寫雪后的山景?
(3)、段中那些動詞用得好?那些表示色彩的詞用得好?
3、歸納寫景文章的寫作特點。(學生邊歸納邊舉例)
①細致觀察景色,按照一定的順序,抓住特征進行描寫。
②從自身感受出發,融情于景。
③巧妙地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
4、學以致用:
用你學到的寫景的方法,以“最妙的是……”開頭寫一段你家鄉最有特點或你最喜愛的景物。
四、學習清單
展示習作片段
五、布置作業:
請實地觀察雅安某處的景物,仿照課文一些寫法,寫一篇題為《雅安的冬天(春天)》的短文。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29
教學目標
1、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的細致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
2、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
3、培養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作者老舍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被譽為“語言藝術大師”。他所寫的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茶館》等作品,在中國現代文壇上產生了廣泛影響。其散文也寫得清新優美,《濟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自己、詞典,弄清生字、生詞的音和義。
濟(jī)南一髻(jì)兒薄(báo)雪倫敦(dūn)貯蓄(zhùxù)水藻(zǎo狹窄(zhǎi鑲(xiānɡ)
三、初步領會課文的大概內容和脈絡。
1、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出示自學提綱,要求學生重點思考下面三個問題:
①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什么?
②文中具體描寫了哪些景物?
③作者怎樣展開對景物的描寫?
2、組織學生就上面三個問題展開討論,明確:
全文圍繞濟南的冬天“溫晴”這個特點,描寫了濟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先從自己感受的角度總括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然后具體描繪了濟南暖冬的三幅畫圖:陽光下濟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濟南冬天的水。
3、根據下面的結構示意表,理解文章結構。并把每部分的要點,概括的寫在文旁的空白處。
無風聲有山——小雪點染的山(秀氣)
寶地——晌晴——像搖籃(溫暖、舒適)
溫晴有水——貯滿綠藻的水(綠清亮)
四、細讀、分析課文。
引導學生逐段細讀課文,要求他們在自讀的同時提出問題,展開討論,并指導他們就文章各段的內容、描述方法和語言,在課文一旁的空白處寫些簡要的批注。各段問題和提示如下:
1、第1自然段
①課文從什么角度寫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用了什么表現手法?這段與下文有什么關系?
明確:課文從自身感受的角度來寫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作者把濟南與住慣了的“北平”比較,又與他剛剛離開的倫敦比較,再與熱帶比較,突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很自然地發出“濟南真的'算個寶地”的由衷贊嘆。這段課文總寫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是全文的總起,為下文具體描述作了鋪墊。因此,這段與下文是總分關系。
②課文中的“響亮”是什么意思?“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一句,如果把“聲”字去掉,可不可以?為什么?
明確:“響亮”一詞,一般用來指聲音宏大。但根據上下文意思來判斷,在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是說濟南冬天的風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聲”字去掉,就說成了“沒有風”,不切合實際。
③旁批內容明確:
沒有風聲——與北平比(奇跡)
晌晴——與倫敦比(怪事)
溫晴——與熱帶比(日光毒)
第2自然段作者怎樣描寫濟南古城的地理環境?作者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濟南的可愛的?
明確:“小山把濟南圍了個圈兒”,這是濟南地理環境的特征,也是濟南“溫晴”的原因。作者從人的感受和對人們的心理描寫,來表現濟南的可愛。指導學生畫出擬人、比喻的句子,體會其作用。
即表現了濟南人對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戀,也洋溢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
2、第3自然段
這段也是寫山,是小雪點染了山之后的景色。那么,作者從什么角度描寫了哪些景物?議論后在全班交流。
3、第4自然段
①作者在寫了冬天濟南“溫晴”、“秀氣”之后,把視線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內的“狹窄”與城外的“寬敞”對照,用“小村莊”來點綴山坡,以小雪點染屋頂,這樣,讀者就看到了濟南的全貌。
②體會“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句中兩個“臥”字的作用。
4、第5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樣寫水的“溫晴”的?
明確:課文緊扣“暖”字,寫水“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寫水中的水藻“把終年貯藏的綠色全拿出來”,所以它“不忍得凍上”。水還多情地讓“長枝的垂柳在水里照個影兒”。讀到這里,讓我們感受到濟南的冬天真是風情萬種,使人留戀不舍。
②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作者緊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從河水的清亮引出整個空間的清亮,并把紅屋頂、黃草山、灰樹影都溶人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廣闊背景下,描繪了冬天濟南瑰麗的色彩。
在此鋪墊下,以高度概括而充滿激情的句子“這就是冬天的濟南”自然而然地收了尾。
三、總結全文。
1、學生默讀全文,找出作者的各個觀察點。
2、歸納課文的各種表現手法。
①運用對比手法。
②作者不僅細致觀察和描寫冬天濟南的景色,而且把自己的主觀感受,以此來感染讀者,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③巧妙地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30
【重點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特征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設計思路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寫之中,寄寓了自己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學習本課重在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征細致描繪的寫法,體會作者借景抒發的贊美之情。而若要達此目的,就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反復誦讀,使學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進行個性化解讀。為此,本設計圍繞“讀”字做文章,抓住“讀”字開展系列語文學習活動,從而達到讀中悟,悟后讀,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
【學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們不說溫暖明媚的春天、喧囂熱烈的夏天、金色輝煌的秋天,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氣息。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一兩個詞語概括自己經歷感受過的冬天的特點。提示:如朔風怒號、冰雪覆蓋、寒冷、蕭殺……
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用幾個詞語概括老舍筆下“濟南冬天”的特點。讀課文后,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之后再請學生向全班展示。提示:如溫晴、秀美、暖和、多情……
3、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差異?一方面引導學生明確濟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這一點學生在文中可直接找出;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體會全文所寫濟南實際并非完全如此,這里面加入了作者的聯想和想象,融進了作者特殊的感情。也就是說濟南給老舍先生的最大感受就是——溫情。于是,全文處處圍繞體現著“溫晴”,也體現著“溫情”。
三、以溫晴識溫情——“溫情”在我身邊
1、學生朗讀第一段,標劃體現濟南體現溫晴特點的語句。
2、小組交流,然后指名學生回答。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從風和陽光的角度,寫出北平、倫敦、熱帶地區的特點,從而突出濟南的風不冷、不酷,不硬、不厲;突出濟南的日光不暗、不晦,不刺、不毒。它們帶給濟南,帶給人們的是溫暖、溫柔、溫情,是安適、安詳、安逸。因此,作者說濟南是個“寶地”。
四、以溫晴看溫情——“溫情”在我眼前
無論從立意,還是從構圖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圖畫。從細部看,這幅圖畫又是由多個畫面組成,而每個畫面都充滿著溫情和希望。教師引導學生跳讀課文,把平面的語言變成立體的畫面,學會用自己的話語進行概括描繪。
1、搖籃安睡圖“搖籃”給人的感覺就是暖和、溫馨、舒適。睡在搖籃里的'濟南和濟南的人們是幸福的、愜意的。尤其是又有“小山”母親細心的照料,親切的問候。這是別處冬天難得的情致。
2、雪后小山圖小山秀氣,承受不了大雪。陽光下,山色斑駁,秀美動人。小雪知山心,增其亮色;夕暉暖人心,溫暖柔和。真是“妙”極。妙就妙在可掬的情態!
3、山村臥雪圖小村在“臥”,小雪也在“臥”。它們“臥”的舒暢,“臥”的安詳,給人感覺這是陽光下爽心的“臥”,多少還帶有一些暖酥酥、懶洋洋的“臥”。這淡墨高雅的畫面,確實帶有十足的情味。
4、玲瓏水晶圖晶瑩絢麗,玲瓏剔透。雖說藍是冷色,但它卻是瑰寶,內里包含著色彩繽紛的事物;它又與海洋一色,涌動著生命的內蘊和氣息。同時,它又包含著別致的情韻。
五、以溫晴賞溫情“溫情”在我心中啟發學生進入對溫情的賞讀。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繪了濟南的山、濟南的水,借山水來展現濟南冬天的特點。但是在作者筆下,濟南的山水已不再是帶有種種表象的山水,換句話說,是在鮮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這里的山水情意濃濃。作者在寫作上也展開聯想、想象,以溫情的形象來比擬溫情的上水,用包含溫情的語言來描繪溫情的山水。
(一)走近溫情的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沒有生命,沒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當“人”來寫。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韻,有了內在美。
讀課文,找出用人物形象來比擬山水的語段,體會溫晴的特點,品味其中包含的溫情,然后學生小組交流,最后師生共同明確。
1、守護搖籃的母親母親的形象是溫暖的,守在搖籃旁,唱著搖籃曲的母親更是溫暖的,而且還有那撫慰人心的話語。如此善良溫存體貼的母親給人歡喜,給人幸福。這樣,睡在小搖籃里的濟南就感到舒適溫馨,母親般的“小山”就有了人間大愛。
2、細致周到的護士大家熟知這一形象,耐心細致的她帶給濟南的是放心的睡眠,是甜蜜的夢境,是溫柔的關照。
3、健美優雅的女郎陽光下,山坡上,斑駁的色彩成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秀氣的小山成了秀美的女子,她身穿這件花衣,悠閑安適地站在微風之中。調皮的風兒不時掀動一下她的衣角,閃現出健美的肌膚。如此,給人以明亮、燦爛、喜悅、希望之感。
4、嬌美害羞的少女夕陽斜照,光輝映雪。白白的薄雪調和著陽光成為粉紅色,這就是少女害羞的顏色。那白雪一下子就又成了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是什么使她害羞?是它本身純青、溫情,是她一下子想起了心中溫情的事兒。
5、俏美柔情的女子女子愛俏,女子愛美。面對鏡子整妝打扮十分正常。在泉城,長枝的垂柳就成了俏美的女子,那清澈透明的河水就是一面大鏡子。面對如此貌美的女子,河水自然也多情起來,它不僅不愿結冰,破壞垂柳的情致,反而“把終年貯蓄的綠全拿出來了”。獻給誰呢?是倩女,也是冬天的濟南。
教師小結:老舍先生不愧為文學大師,他智慧的將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個個頗具個性,而又都充滿溫情的女性。這一個個形象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們眼前一樣。如此,既寫出了冬天的暖,又寫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老舍先生為什么只選取女性形象來比擬描繪呢?主要讓學生明白:這些形象能體現溫暖、柔美、慈愛,能與濟南冬天的秀美、溫晴特點相吻合。
(二)感受冬天溫情的春意
作者寫濟南的冬天,但處處洋溢著春意。此皆因作者心中有“春天”,故能用春天般的感受寫冬天。如此,這種冬天也就有了靈性,有了生機。英國詩人雪萊的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正是本文最好的注腳。
1、學生從文中找出富有春意,流露著春天氣息的句子并以喜悅的感情朗讀。如: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2、思考討論:為什么這樣來寫?明確:一是突出濟南冬天的特點;二是表達作者對冬天濟南的愛憐之情;三是表現對自然、對生命的深刻感悟,表達一種樂觀進取的精神。
(三)品味溫情的語言
本文語言自然、質樸,親切、柔和,充滿著溫情、畫意。像美麗的女子情態可掬,又像慈愛的母親娓娓敘談。
1、標劃富有靈性、含有意蘊的動詞。
學生先跳讀課文,標劃出動詞,然后加以體會,進行展示。如: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白邊。(有意為之,是為了給冬天增加美感)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形象傳神,寫出了舒適安然的睡姿和靈性)
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全拿出來了。(寫出了水藻和水的慷慨多情,表現了濟南冬日的春意和生機)
2、體會口語化、情感化的詞語。
(1)教師示范
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面上是含笑的。
標劃的詞語自然、柔和、親切、溫馨。如一位慈祥者忍不住向你訴說,如一位自豪者在你耳邊低語。“真的”含有驚喜,“是”“的”舒緩語氣,如此不能不使你相信。
(2)學生找出類似語句,標劃出關鍵詞,小組交流。如: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
3、就是下點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六、我筆下的“溫晴”和“溫情”
1、教師總結:老舍先生寫北方中國的冬天不著眼于“寒”,而著眼于“暖”,不著眼于“壯”,而著眼于“秀”,集中突出了冬天里“溫晴”的特點。為了展現這一特點,作者抓住了“暖、秀、綠”著墨,寫出了春意,寫出了生機。之所以如此,皆在于作者內心蘊含著的“溫情”,是作者溫情的體驗有了這種種溫情的意象,是作者溫情的感受有了這美妙的表達。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2、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運用“溫晴”和“溫情”兩個詞語,寫幾句話。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3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位優美的語言。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2、揣摩語言,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熟讀課文,會生字,能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2、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背景資料,了解作者的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經歷過冬天,那么,陳村的冬天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那么,你們有沒有在冬天去過北方呢?那北方的冬天給你怎么樣的感受呢?
對,我們說到北方冬天的時候,我們的腦海里總是浮現出那白雪皚皚的畫面,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也會想到呼嘯的北風,迎面如刀割的凜冽寒風。總之,北方的冬天給我們的感受既有美麗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風。然而,在北中國有這么一個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而且冬天里沒有呼嘯的寒風,卻有著無限的溫暖,那水不但不結冰,反倒冒著點熱氣,同學們,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嗎?今天,我們一起跟隨老舍的腳步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去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溫情吧。
二、板書課題:
濟南的冬天——老舍(課件顯示)
三、作者簡介
作者原名舒慶春,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被譽為“語言藝術大師”。他所寫的.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茶館》等作品,在中國文壇上產生了廣泛影響,其散文也寫得清新優美,《濟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老舍是北京人,去過很多地方,如英國的倫敦,山東的濟南。他曾先后在濟南住過七年,雖然僅僅是七年,但時短情長,他對濟南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把濟南稱作他的“第二故鄉”。正因為這樣,所以作者在寫濟南的時候,是懷著深厚的感情來寫的。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作者的深情吧。
四、朗讀感知:
播放示范錄音,在聽錄音的時候,要聽準字音,注意語速、語氣和語調。
邊聽邊思考: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濟南的冬天?
五、生字詞的掌握
(一)讀一讀,寫一寫
(二)解釋重點詞語
六、思考: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濟南的冬天?(天氣、山和水)
七、思考:
濟南冬天的天氣特點是什么?(無風聲、響晴、溫晴)
八、思考:
濟南冬天的天氣特點是無風聲、響晴、溫晴,那么文中是通過什么手法來寫濟南冬天的天氣特點的。(通過對比的手法,與北平、倫敦和熱帶對比,突出了濟南是塊寶地,流露出了作者對濟南的喜愛之情。)
九、思考:
作者分別寫了什么環境下的山?山的特點分別是什么?(陽光下的小山、小雪下的小山和城外遠山,特點分別是可愛、秀氣和淡雅)
十、思考:
濟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點?(暖、綠、清亮)
十一、美的欣賞:
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32
教學目標:
1、掌握“澄清”、“貯蓄”、“空靈”等詞語的音、形、義;
2、通過精讀賞析訓練培養學生對語言的審美鑒賞力,并初步了解景物描寫的基本方法;
3、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體悟作者熱愛濟南、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1、用一個4字短語或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印象中的冬天的景象及感受。
預設:白雪皚皚、冰天雪地、寒風刺骨、北風呼呼、風刀霜劍
2、引言設疑:(多媒體出示圖片)濟南被譽為“泉城”,有著“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那兒的冬天又有著怎樣的特點呢?這堂課讓我們走進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一文,去感受濟南冬日的別樣風情。
3、讀準字音,了解詞義。(見大屏幕)
二、理清思路,把握特點
1、聽讀課文,體悟情感。
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勾畫出你認為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特點的詞語及能明確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贊美)
2、自由朗讀,把握特點。
(屏顯)思考:“寶地”、“溫晴”“奇跡”、“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這幾個短語,哪一個最適合于概括濟南的冬天的特點?
3、理清思路,明確重點。
假設要給一個從未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的冬天,根據課文,你將分哪幾個方面講?著重講哪個方面?
(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冬水這幾部分,著重講“薄雪覆蓋下的山”。)
三、精段細讀,賞析美點(研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小雪后的小山”)
1、通過分組朗讀給第五自然段分層次。
生讀后用單豎線把三個層次標出來,教師指出:第一層概括;第二層細膩描寫;第三層議論抒情。
2、課堂訓練:自由朗讀本段,思考問題:(屏幕顯示)
①對這段文字進行的詩意畫面命名(“雪后斜陽”,“小山雪霽”)
②圈出像線索一樣能貫穿全段的一個字
(“妙”,“雪”寫的是內容,而“妙”字是畫面的特點。請把“妙”字圈下來)
③說說這段中“頂”、“鑲”字為什么用得好?能從文中再舉幾個字說說嗎?
(“頂”字寫出了雪中小松的形態美,寫出了松上小雪的輕盈,它不是壓著、扣著、蓋在上面。“鑲”字用得好,是因為線條很美,寫出了天與山相連處逶迤的線條與亮麗的輪廓,同時這個“鑲”字也有擬人手法的`味道)
比較:“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④品析“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一句的表達之妙。
(第一,這句話用了比擬的手法;第二,寫出了雪后山色的斑斕;第三,給我們以畫面之美;第四,有靜有動,靜中有動,山是不動的,但是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給人以動感,詩意盎然。)
追問:你能從文中再列舉幾句你認為很美的句子嗎?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明確歸納(見括號內容)
4、想象畫面,用減字法讀課文。(屏顯)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山上的矮松,樹尖上,好像。山尖全了,給天鑲上一道邊。山坡上,有的地方,有的地方;這樣一道兒,一道兒,給山們;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叫你希望看見一點。等到快日落的時候,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微微露出點。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
四、同桌合作,探究疑點
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談談你的理解并與同桌交流。
(不可以,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于贊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五、小結本課,歸納要點
1、掩卷沉思: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學習到如何描寫景物?(屏顯)
抓住景物特點;有層次,有條理;情景交融;善用修辭(比喻、擬人)
2、想象畫面,教師提示,試背課文第五段。
最妙的是:山上的矮松。山尖。山坡上。等到快日落的時候,陽光斜射在山腰上。就是下小雪吧!
六、作業設計
1、根據課后練習二的示例,選擇你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寫一點欣賞文字。
2、片斷仿寫練習:以“秋天的原野”或“秋天的校園”為題寫一段文字,要求必須運用上述景物描寫的方法。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33
教學目的:
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手法。
教學重點:
教學中要體現抓住景物特征和景的變化進行描寫這個重點,同時也要注意有關詞語,特別是形容詞的學習;模仿本文寫法,練寫短文《家鄉的冬天》。
課型:
自讀課,啟發式,講練結合。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板書:濟南的冬天(寫景散文)老舍
2.簡介作者。
(二)學生默讀課文,同時板書重點詞。
(三)學生查字典。查好的同學上黑板注音。
(四)講析第1自然段。采取由一般到特殊的提問方式。
1.你對冬天的景色進行過觀察嗎?冬天的氣候特點有哪些?
2.濟南冬天的氣候有什么特點?
3.寫濟南的冬天為什么要講到北平、倫敦的.冬天和熱帶地方呢?
教師小結:經過一番比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個結論。點出“氣候溫晴”這一特點。板書:氣候溫晴
(五)講析第2自然段。
1.提出下刻問題。
(1)濟南的冬天為什么是溫晴的?(特殊地形引出“有山有水”這一特點,并板書。)
(2)為什么要寫濟南人的感覺:“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使學生理解作者通過比較映襯來突出濟南冬天的暖和)
2.學生齊讀一、二自然段。
(六)布置課外作業。
1.背誦1、2啟然段。
2.寫出“慈善”“寬敞”“澄清”三個詞的反義詞,并造句。
3.預習第3自然段,畫出你認為用得貼切的形容詞。
第二課時
(一)檢查課外作業。
(二)講析3、4自然段。
1.請一位同學朗讀3、4自然段。
2.提問:濟南的.冬天除了天氣溫晴、有山有水這兩個特點外,作者說,這還算不上濟南冬天的最大特色,你可以總結出這個特色嗎?(小雪勝景)板書。這個勝景的獨特之處表現在哪些方面?(幻燈打出表格,學生可在書中找答案。答案寫于另片上,或把答案蓋住。待學生回答后再亮出答案。)
3.講述答案時應側重意境的領會,讓學生仿佛看見那種美景,不要止于文字上的答案。
4.學生朗讀第3、4自然段。
(三)講析第5自然段。
1.教師朗讀第5自然段。
2.提問:濟南有山有水,上面寫了山的美,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用四個字概括這里水的特點。(水藻真綠)板書。綠到什么程度?(“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這里用了“拿”和“不忍”,你認為有什么妙處?(使物都帶上了人的感情,用了擬人修辭格)。以上作者寫出濟南冬天的四個特點,把他對濟南冬天的愛傳遞給了我們。
3.接話競賽:合上課本,請接話,看誰接得最快、最準。
①濟南的冬天四大特點是____
②強調氣候溫晴用的方法是____
③濟南四周的小山像____
④小雪勝景像____
⑤水藻真綠,綠的程度____
4.結語:作者寫盡濟南冬天的特點之后,由分到合,發揮奇特想象,將冬天的濟南包在空靈的藍水晶里,構成一個美的整體。文章到此收筆,讓讀者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5.學生朗讀第5自然段。
(四)課堂練習。
1.板書習作題:家鄉的冬天。
2.教師引導:老舍先生寫濟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點,你寫《家鄉的冬天》準備抓住什么特點?
3.學生寫簡要發言提綱,然后口述。
4.教師作綜合評價。
(五)布置課外作業:背誦3、4、5自然段,完成習作《家鄉的冬天》。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34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3、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一、設景導入
我們盼望萬紫千紅的春,我們迷戀果實飄香的秋,可那白雪翩飛的冬,雖然寒風凜冽,可那樹尖上頂著一朵白花的美麗又怎么不令人神往呢?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就充滿了無限的魅力,它給人留下的不再是蕭瑟,不再是寒氣襲人,它那里充滿了溫情。好可愛、好可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份溫情吧。(利用多媒體投示出課題及學習目標,背景選擇白雪覆蓋的小山,白雪映著紅日,營造一個溫暖響晴的冬天之景。)
二、師生共賞
1、師生同讀
①放師讀錄音(播放朗讀錄音,多媒體投示背景,動感播放課文字幕)
②生分成兩組比賽朗讀
③師生讀自己最喜歡的語段,在旁邊批注喜歡這一段的理由。
④完成課后思考題一(生小聲讀課文理出文章脈絡)
生:討論交流③④。師歸納文章脈絡:開頭寫濟南冬天的天氣(對比)——寫濟南的山(陽光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水(清澈、透明)
2、師生同賞
找出文中的`比喻、擬人句子填在下表中,并說說用上它們的好處。(開放性題,答案不求一致,重在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情能力。)
比喻句:
好處:
擬人句:
好處:
3、師生同議
①分小組交流自己找出的句子和理由。
②全班交流
③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三、寫作嘗試
⑴分小組講述自己家鄉冬天的景象
⑵借鑒本文的寫作方法將家鄉最有特點的景物描寫出來
⑶評價提高,分組評價,選擇最優美的文章在全班交流。
四、友情鏈接
課后在網上查閱老舍的生平及他的重點作品,把它摘下來。查閱描寫冬景的文章,每人選擇一篇下節課全班交流。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305-01
濟南的冬天 教學設計(1)05-02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605-01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705-01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305-01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05-01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205-01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405-01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505-01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