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之我見

時間:2023-04-29 06:42:03 園長之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之我見

(作者:鄒玉韾/上海浦東新區齊河幼兒園 )

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之我見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于1948年在其憲章中指出:健康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健全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或虛弱現象。這一觀點在當今社會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進而,對于幼兒的心理健康,近年來國內外更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心理衛生專家共同研究,他們對此也提出了初步看法,認為一般心理健康的幼兒有如下幾個特點:1.智力發展正常 2.情緒反應適度 3.行為統一協調 4.人際關系融洽 5.性格特征良好。

      3~6歲的幼兒還處在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由于他們在心理上極不成熟,自我調節、控制水平較低,自我意識還處在萌芽狀態,極易因環境等不良因素的影響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幼兒的心理不健康,將會對他們的認識、情感、個性、道德的發展和社會適應等產生極其深刻的、有時甚至是難以逆轉的不良影響。因此,在現實生活中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關注其心理健康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日常生活中關注幼兒心理健康       大量的日常生活最能表露幼兒的心理健康。一個良好的社會心理環境,能避免許多的心理問題,從而使幼兒的心理得到正常的發展。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我覺得包括這樣幾點:       1、創設一個良好的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       良好的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不僅僅停留在舒適美觀、安全實用,或者是材料豐富、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滿足幼兒的物質需求等等,這些條件固然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為幼兒平衡的環境和充實的生活。平衡的環境指的是幼兒園、家庭中順利的環境和必要的物質生活。比較平穩少曲折的環境,對幼兒的心理沖擊比較小,幼兒容易適應,而不至于產生心理不健康。反之,處于逆境中的幼兒,往往會缺乏教育的引導,而在心理上受不住沖擊,出現反常心理。美國霍爾姆等人曾對5000幼兒進行社會生活對心理疾病的影響的調查研究,發現生活變動量大會出現較高心理發病率。例如,父母吵鬧、離婚、打罵孩子,教師責罵、體罰,這些都會促使幼兒發生心理變態,從而產生緊張、焦慮、悲傷、恐懼、消極、自卑等心理。充實的生活則是指幼兒的生活內容豐富,有恰如其分的學習、勞動,有適當的游戲、娛樂。有的家長平日忙于工作, 對幼兒除了在吃穿上給予滿足外,對孩子其他方面很少關心,有的家長望子成才心切,過于安排孩子學這個學那個,不關心他們的個性發展,致使孩子精神緊張,興趣蕩然無存,使孩子感到生活枯燥無味,生活能力降低,以致影響人格的健全發展。       2、良好的各種幼兒園內關系       (1)教師的影響       教師在幼兒園中處于保教工作的第一線,整天都要接觸和處理各種帶有情緒色彩的事件,如幼兒哭鬧、搗亂、依賴、要求、撒嬌、懼怕、退縮等等,這一切不可避免地會引起教師的心理緊張、產生厭倦和煩惱。同時,教師也生活在社會之中,生活的緊張、人際關系的矛盾等都會通過各種途徑影響教師的心理狀態。教師整日與孩子在一起生活和活動,教師的言行和情緒時刻都會對幼兒產生影響。所以,教師應具有高度穩定和健康的情緒,對幼兒充滿愛,對幼兒教育事業充滿愛,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自覺地將個人的不良情緒排除在與幼兒的接觸過程以外,每時每刻都能滿足和接受幼兒的合理需要,理解和容忍幼兒的所作所為,幫助幼兒學會克服困難、應付挫折和解決問題的技能。       (2)良好的師幼關系       良好的師幼關系體現在為幼兒營造一種溫暖、關愛、民主和平等的心理氛圍,創造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接納和支持的教育環境,使幼兒的基本權利得到保障,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教師對幼兒的種種表現給與支持、認可、贊同和接納,會使師幼關系形成積極的氣氛。教師經常主動參與幼兒的活動,親切、耐心地與他們交談,幼兒就喜歡和教師接觸。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和幼兒一起活動,并以自己的行動影響環境,給幼兒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如蹲下來與幼兒講話、經常輕輕撫摸他們的頭和肩膀等。時間長了教師的眼神、手勢、體態和動作都會引起幼兒相應的反應。此外,教師在日常生活中科學、合理的安排組織幼兒的活動,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留有余地的讓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按照自己的選擇和步伐進行學習,活動中都有一個能夠達到但又需要經過一定的努力才能達到的目標,并使幼兒能夠經常體驗達到目標、獲取成功的快樂,這種快樂教育原則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是最有效的,同時也促進幼兒在不同的發展水平上得到提高。許多研究表明,和諧的師幼關系將對幼兒社會性觀念的初步形成、口語能力、個性以及智力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友好的同伴關系       在幼兒園中,很值得關注的是同伴間的交往。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認識能力的提高以及活動范圍的擴大,幼兒與同伴間的交往的機會和時間就會與日俱增,所以同伴關系對幼兒身心發展的作用也就越大。被同伴所接受的幼兒往往是比較友好、外向、熱情、樂于助人的;被同伴所拒絕的幼兒則有些是因為缺少社會能力,對同伴不友好或認知能力、活動能力差的,也有相當一部分幼兒是由于具有較強的攻擊性和破壞性而失去伙伴的。所以,在幼兒的相互交流中,同伴間的行為表現可能有特別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善于利用集體活動的機會,幫助幼兒建立友好的同伴關系。在各項活動中,逐步引導幼兒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誤思想,逐漸認識到看問題不僅要從自己的立場出發,也要考慮到他人的立場和觀點,要樂于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教師在處理同伴關系時要注意觀察每個幼兒與其同班之間的關系,鼓勵自信、善于與人交往的幼兒與膽怯退縮的或過分孤僻的幼兒交朋友。要為幼兒創造盡可能多的機會,讓每個幼兒都在集體中承擔工作,在承擔各種角色中增強能力、自信心和責任感,將自己融入集體之中去。       二、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幼兒最早、最深刻的經歷和體驗是發生在家中,家庭對于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最大。《家庭教育心理學講話》一書中指出:雙親教養態度如果是保護的、非干涉的、合理的、民主的態度,幼兒就顯得頗有領導能力、積極性強、態度友好、情緒愉快等性格特征。作為另一個直接影響幼兒身心發育和行為的小生態系統,家庭對于幼兒園健康的心理社會環境的創設所具有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寬松、和諧的家庭氣氛會使幼兒養成各種期望的態度和行為,從而有效地改善家庭的心理社會環境。家庭能滿足幼兒的最基本的需要,更為重要的是,健康的家庭氣氛能滿足幼兒安全、愛、歸屬、尊重、成就感等較為高級的需要。現代的生活和工作節奏如此之快,巨大的壓力會給家長的心理上造成壓力感、失落感、抑郁感,這些不良的感覺會通過家長影響到他們的孩子,使得幼兒從小就要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使幼兒的天性受到壓抑。所以,良好的家庭氛圍不僅僅是寬松、協調,它可以包括體貼、關心、愛護、謙讓等,家長還可以經常帶幼兒外出旅游或參加各種野味活動,即開闊幼兒的眼界,有培養幼兒獨立、吃苦耐勞及無畏的心態,磨練他們的意志,學習生存。家長也可以在家中適當安排幼兒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他們的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及責任感,讓他們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學會生活。還可以利用節假日帶他們去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充分發揮幼兒的個性及特長,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愛好,以此來培養他們的良好品質。       總之,幼兒的心理健康是由多項復雜的內容所組成的,關注和培養幼兒的心理健康又是一項細致而龐大的工程,教師和家長應從一點一滴中去發現、去塑造,利用所有有效的途徑,在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培養我們的具有完整素質的下一代。  

【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之我見】相關文章:

幼兒鋼琴教學之我見04-30

幼兒習慣養成之我見的論文04-27

幼兒常規培養之我見論文04-27

關注外來工的心理健康04-28

在教學活動中關注幼兒心理健康成長論文04-27

關注幼兒的“告狀”行為05-02

關注心理健康心得20篇11-24

關注流動兒童心理健康04-30

關注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05-03

關注心理健康,推行柔性管理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