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相似性原理在幼兒早期閱讀識字中的應用”
三月份我園有幸接到了教育部“科學教育”子課題——“相似性原理在幼兒潛能開發(fā)中的運用”的課題研究,于是我園在教學活動中展開了“相似性原理在幼兒早期閱讀識字中的應用”的課題實驗。這一課題的出現(xiàn),使我園的教學煥然一新、生機勃勃。
起初我聽到這個課題時,既感到陌生,又覺得熟悉。陌生的是不知道“相似性原理”是什么?它是那樣的抽象;熟悉的是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提到“相似”這個詞語。令我矛盾的是:是不是與語文教學中的“近義詞”、“反義詞”是一個意思呢?懸而未解。
通過園里舉辦的三天學習班的學習、討論,我才明白了“相似性“就是客觀事物存在同與變異的辯證統(tǒng)一。在客觀事物發(fā)展過程中,始終存在著同和變異。只有同,才能有所繼承;只有變異,事物才能往前發(fā)展,但“變異不是差異”這個概念的解釋與我事先想象的是完全不同的,我又沉靜在迷惑不解之中。
《幫你早讀書》幫我解開了這個謎。
拿到教本,翻開一看,發(fā)現(xiàn)這本書不是單純的兒歌、故事,而是配有與內(nèi)容相關的畫面,并且內(nèi)容都是貼近生活的,可謂是“圖文并茂、字體雋秀”,不由的產(chǎn)生喜愛之情。但又一想新課題,卻不知道“相似性原理”怎樣才能在識字教學中進行應用?“幼兒的潛能”又是什么?心中一片空白,真是無從下手。正在這時,園里組織我們看了楊瑛老師的光盤——課堂教學的實況錄相。我們邊看邊進行討論,漸漸地明白了“幼兒潛能”是幼兒在其發(fā)展關鍵期沒有充分得到發(fā)展的能力,同時也明白了一點“相似性原理”在識字教學中如何進行應用。顧慮的是:楊瑛老師的孩子們都是大城市的,不知道我們這個小城市的孩子們能不能喜歡?能不能接受這種新的教學法?家長是否贊同?我懷著許多疑問試著上了《幫你早讀書》中的第一單元的第一課——《太陽》,教學程序是模仿楊瑛老師的程序進行的。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們的參與興趣特別濃,完全投入到與“字寶寶”交朋友的游戲中,就連平時一言不發(fā)的魏芊芊小朋友也特別積極,不停地舉手回答,而且正確無誤。課下我想:雖然我的思路有些零亂,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完整緊湊,但孩子們?nèi)绱讼矏邸穼W,如若我課前準備得再充分些,方法再靈活多樣些,孩子們是不是會更加有興趣?肯定是!我頓時毛塞頓開,更增強了對上好這門課的信心。
因為信心是成事的原動力。循著這種原動力,我開始思索著:“為什么孩子們對識字如此喜歡、樂學?”原因很簡單,因為它與《綱要》精神一脈相承,既尊重、呵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又促進幼兒個體全面發(fā)展。
值得欣慰的是園里多次安排我們聽園內(nèi)教研員童老師授課,多次看楊瑛老師的光盤,多次聽學科帶頭人的公開課,并組織我們進行評課。在聽中學,學中評,進一步加深了我對“相似性原理在幼兒早期閱讀識字中的應用”這一課題的理解,同時也吸取了別人的精華,除去了自己的糟粕。在實際操作中,我常常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主動請教教研組長和老師,在大家的幫助下我漸漸理清了教學思路,完善了教學環(huán)節(jié)。在這種情況下,我設計了一節(jié)語言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效果確實不錯。
課前,我首先布置幼兒向家長了解有關“小蝌蚪”和“青蛙”的知識,畫了與故事內(nèi)容相符合的五幅掛圖,寫了關鍵字(結(jié)構字)卡,還備有“蝌蚪、青蛙、鴨子、金魚、烏龜”的頭飾,作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授課時,我按序擺放字卡,有序地出示掛圖,孩子們的興趣油然而生,大腦中已有的“相似塊”一下子被激活了,出現(xiàn)了“相似匹配”,通過聲音、圖畫、語義、結(jié)構文字符號四方面的協(xié)同作用,很快打通了孩子們口語的快速通道,加上孩子們又熟悉、喜歡這個故事,大部分幼兒都能看著“結(jié)構文字”進行故事講述,快速識記所出示的“結(jié)構文字”。在活動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安排了游戲——分角色進行表演,孩子們的興趣更加濃厚,情緒更加飽滿,能自發(fā)地講述和表演故事,直到活動結(jié)束時,他們始終保持著一種興奮感、愉快感,一點也不覺得累。
自從開展“相似性原理在幼兒早期閱讀識字中的應用”這一課題的實驗教學到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非常喜歡《幫你早讀書》這門課,而且更喜歡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就拿我們學前班的孩子來說,以前老師讓孩子看書孩子總是亂翻、不安靜,好象看書是老師逼迫的,一幅受罪的樣子。而現(xiàn)在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孩子們像變了一個人,一有空閑時間就主動拿出來指著讀,就連下早操吃早點前的點滴時間也不放過。大部分幼兒剛拿到書不到兩周的時間竟然能從第一單元的第一課熟背到最后一單元的最后一課,象有人在準時地指揮著他們,天天如此,他們一點也不覺得厭倦。有的孩子時常主動向老師借《幼兒智力》書看,試讀著書中的內(nèi)容,遇到了不認識的字總是互相請教、討論、問老師,這一切的一切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孩子們對識字有了喜愛之情,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學會了學習,樂于主動學習。
由此得知,以前孩子們?yōu)槭裁茨敲磪挓┛磿⒆R字呢?因為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學形式單一、方法不靈活,有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態(tài),運用強制性的方法要求孩子們參與到識字中去,他們的興趣被壓抑了,心情變得焦慮、緊張。一句話,“為了識字而識字”。
新《大綱》將教師的角色定位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倡導’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關系”。“幫你早讀書”正體現(xiàn)新《大綱》的精神,讓幼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方式,在游戲中識字,重視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這種教學方法簡單概括為“熏”和“訓”二字。“熏”充分利用幼兒擅長“整體記憶”的特點,讓幼兒在聽錄音、看書指字中欣賞優(yōu)美文章,同時同字(詞)混個臉熟;“訓”是指在借助關鍵字(結(jié)構字)講述故事、兒歌時,調(diào)動孩子們所有感官去體驗,理解作品中各種角色的情感,去感受語言的豐富與優(yōu)美,并且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充分利用幼兒愛玩的天性,通過游戲方式,讓幼兒愉快高效地進行關鍵字學習,孩子自然掌握很多字(詞)。因此,幼兒很喜愛,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
新課題的實施,更改變了長期以來遺留在家長頭腦中的“多寫、多算”的舊思想、舊觀念。一周的授課,就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夸這門課開得好,孩子能識不少字。有的家長反應,“孩子們在接送的途中總是試讀路邊、墻上的一些廣告詞和標語”,“再也不纏著爸媽給他們講故事了,自己拿著故事書試著讀,遇到不認識的字才肯請教家長”。這樣既方便了家長,又教孩子學會學習。看到家長們特別滿意,我有說不出的激動。
“相似性原理”告訴我們,人對事物的認識,往往依賴于聲音、圖像、語義、符號(尤其是文字符號)四方面協(xié)同作用。在傳統(tǒng)的幼兒語言教學中,由于我們只重視幼兒口頭語的聽說,而忽略了書面語的認讀,因此,幼兒本可以輕輕松松地掌握的常用字(詞)卻被人為延遲到小學階段去掌握,徒增了一年級學生負擔。可以說,幼兒書面語學習的關鍵期給錯過了,孩子們的閱讀遇到了障礙,閱讀興趣自然在打折扣。同時,由于幼兒尚未建構起事物聲音、圖像、語義、符號四方面的一一對應關系,因此當他們進入小學一年級時,馬上學習拼音,很快被卷入大量同音字的漩渦中,許多小學生一提筆就寫錯別字,原因就在這里。
通過二個月的課題實驗,孩子們已養(yǎng)成了互相討論、請教的學習習慣,已經(jīng)能主動學習,學會學習。但個別幼兒只能按兒歌內(nèi)容順序認識結(jié)構文字或識物與識字一一對應識字,單獨拿出來卻不認識,這說明他們還沒有真正做到手口一致,也說明我們的教學方法還需改進。我相信,通過我們不斷地努力學習、探討、研究,不斷地鉆研《大綱》、教材,“相似性原理在幼兒早期閱讀識字中的應用”的課題實驗一定會更加有聲有色。
【淺談“相似性原理在幼兒早期閱讀識字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淺談幼兒早期識字閱讀論文04-27
淺談合理指導幼兒早期閱讀活動論文04-27
淺談多媒體技術在環(huán)境工程原理課程中的應用04-30
淺談學習心理學原理在力學教學中的應用04-28
記憶原理在詞匯教學中的應用05-02
PLC原理在實習教學中的應用05-01
淺談幼兒的早期教育05-01
幼兒早期閱讀的原則11-04
幼兒早期閱讀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