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園聯動弘揚民族文化的實踐與研究
上海市浦東新區金童幼兒園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和現代化進程的縱深推進,中國一直面臨著學習國外先進文化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雙重任務。然而隨著洋文化的不斷滲透,一些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國家意識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減退、漠視優秀民族文化、民族歸屬意識不強等問題。保護和弘揚民族文化已經勢在必行,而且應該從娃娃抓起。金童幼兒園是陳鶴琴教育思想實驗基地,自建園以來一直非常重視幼兒民族文化的教育,并注重家庭教育指導,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在家園聯動弘揚民族文化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深化“活教育”的辦園思想,形成家園教育共識
作為陳鶴琴教育思想實驗基地,我園非常重視陳鶴琴教育思想的傳承與弘揚,堅持以陳鶴琴教育思想指導辦園實踐。早在20世紀40年代,陳鶴琴先生就提出了“活教育”的思想。他說:“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由此可見,陳鶴琴的“活教育”非常重視培養幼兒的民族精神。他還認為:“兒童教育是幼兒園與家庭的共同責任”。
近年來,我們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培訓等可以利用的途徑向家長宣傳我園辦園思想,取得了如下的家園教育共識:兒童是充滿生命活力的、處于獨特發展階段的個體,他們應該具有健康的體魄、探究的沖動和興趣、動手做的能力和內在生長的力量。“活教育”要求幼兒園和家庭共同為幼兒創造合適的環境與條件,通過各種活動,豐富兒童早期生活體驗,嶄露兒童美好人性和發展潛能,充分激發兒童生命的活力,為兒童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在上述共識之下,幼兒園和家庭共同探索民族文化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力圖使家長成為對幼兒進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力量。
二、家園合作開發民族文化課程,構建民族文化教育載體
民族文化教育要取得實效,必須要構建一個有效的載體。我們認為,民族文化課程是民族文化教育的最好載體,只有做到民族文化教育的課程化才能使民族文化教育走向規范、常態,最終促進幼兒發展。為此,我們根據本園實際,重點開發了《幼兒乒乓活動課程》和《幼兒古詩導讀課程》。在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過程中,我們同時開發家庭教育資源,培養家長家庭教育的意識和方法,力圖實現家園共育。
《幼兒乒乓課程》不僅僅把乒乓作為一種體育活動,而且極大地拓展乒乓活動的范圍,讓幼兒在唱乒乓歌、畫乒乓圖、下乒乓棋、玩乒乓游戲、講乒乓故事、觀看乒乓比賽等實踐活動中,了解乒乓規則、練習乒乓技能、體驗乒乓樂趣、感受乒乓文化。在充滿童趣的、真實的“乒乓世界”里,讓幼兒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磨礪幼兒意志品格,萌發初步的愛國熱情、民族精神(我國被世人譽為乒乓王國,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队變汗旁妼ёx課程》期望幼兒通過對經典古詩的誦讀,了解中華民族淵源的文化與悠久的歷史,引發幼兒對祖國的自豪感、民族情。因此,《幼兒乒乓活動課程》和《幼兒古詩導讀課程》都有較強的民族文化教育功能。為了更好地讓家長參與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讓家長充分利用課程的民族文化教育元素來開展家庭教育,我們有如下舉措:
。ㄒ唬╅_展調查研究,了解家長的需求和意愿
在吸引家長參與《幼兒乒乓課程》、《幼兒古詩導讀課程》研究之前,我們采用家長接送幼兒時的“快餐式”交流、“預約訪談”、“寶寶聯系冊”、“網上對話”、“問卷調查”等方式,拉近家長與我們的距離,使家長愿意與我們親近,愿意拋出自己的問題,表達自己的需求。調查得到的信息為我們開發以家長需求為導向的課程資源、制定相應的家長培訓計劃與家長活動計劃提供了重要依據。
(二) 開展多渠道家長培訓,提高家長教育能力
家長普遍匱乏幼教理論,對幼兒園的課程也不夠了解。為確保課程質量,達成家園聯動,我們對家長進行了必要的培訓。培訓包括通識性培訓、項目組培訓、互動式培訓等多種形式。通識性培訓,是以專家講座或報告形式,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民族文化課程實施的背景、意義,重點學習家庭開展弘揚民族文化的方法,營造家庭民族文化氛圍的途徑。項目研究培訓,是指組織對某個問題有著共同研究興趣的家長,成立項目研究小組,在研究中提高家長家庭教育能力的一種研修形式,其目的是在“問題解決”式的行動研究中探索和解決,家庭弘揚民族文化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所謂互動式培訓,是指通過召開經驗交流會、作品展覽會等活動,為家長感悟民族文化教育的價值創設機會,為家長提供互動交流的平臺,讓家長分享家庭教育經驗。
。ㄈ╅_展家庭教育指導,開發家庭教育資源
為了開發家長教育資源,我們利用各種途徑指導家庭教育。比如在古詩導讀活動中,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家園宣傳欄、家長督導活動、親子活動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古詩導讀對培養幼兒學會做人、陶冶情操的重要性。
三、組織豐富多樣的家、園、社區互動活動,提高民族文化教育實效
堅持大教育觀,形成幼兒園、家庭、社區對幼兒教育的最大合力,對幼兒的終身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為此,我們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ㄒ唬白呷爰彝ァ钡幕咏涣
我們設計了“家庭快樂時光”活動,倡導家長每天利用一定的時間與幼兒一起交流,結合幼兒的年齡及發展需要設計了不同的活動。如“親子對詩”,引導家長每晚幼兒入睡前的十分鐘與幼兒進行對詩,培養幼兒語言發展的敏感性;如“一刻鐘乒乓游戲”,請家長每日與幼兒共同進行親子乒乓游戲(15分鐘),感知體能游戲活動對幼兒動作發展靈敏性的作用。“家庭電話互訪”活動,鼓勵幼兒學做小老師,通過家庭電話交流的形式,為家長之間溝通、交流搭建了平臺!白呷爰彝ァ钡幕咏涣鳎辜议L在與幼兒共同學習、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形成了家庭弘揚民族文化交流的網,對促進家長素質的提高和幼兒園綜合能力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ǘ白哌M幼兒園”的教育實踐
家長的不同文化素養及職業特長,對幼兒來說是潛在的、豐富的教育資源。有效利用家長不同的職業專長,讓家長以恰當的方式參與弘揚民族文化的實踐研究,會使家長意識到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從而提高自身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增加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們開展的“家長志愿者”活動就是鼓勵不同文化背景、職業的家長走進幼兒園,將自己獨有的教育資源奉獻給幼兒。家長志愿者隊伍的創建及豐富的活動開展,為每一個家長提供了參與教育的實踐舞臺,讓他們從被動的旁觀者變為了主動的實踐者,使教師、家長在聯動中達到共建、共創、共育,使幼兒獲得更加和諧的發展。
(三)“步入社會”的拓展活動
陳鶴琴先生在其“活教育”方法論中指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社會環境中的個人、家庭、集社、市等類的交往,對兒童發展的促進作用,做教師的要學會關注和利用這些資源!痹谶@種思想的指導下,我們不斷拓展幼兒教育活動的場所,讓幼兒和家長在社會大課堂中學習,在真實情景下感受。比如,我們開設了“雙休日親子遠足”活動,鼓勵幼兒、家長共同走進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體育場等,引導家長充分利用社區環境中的有利條件,豐富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如:中央綠地的風箏放飛行動中,家長和幼兒不僅了解了我國風箏的傳統文化,更激發了動手創作的欲望,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著傳統文化的魅力。
家園聯動弘揚傳統文化的研究,促進了家長素質的提高;家園聯動弘揚傳統文化的研究也促進了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的提升;家園聯動弘揚傳統文化的研究也推動了我園“大教育”格局的形成。
(文章源自中國首屆幼兒園園長大會)
【家園聯動弘揚民族文化的實踐與研究】相關文章:
弘揚民族文化作文08-08
發展民族醫藥 弘揚民族文化04-30
幼兒園家園共建的實踐研究論文05-02
弘揚與創新民族文化的時代價值04-27
青海民族文化旅游開發研究05-01
家園合作-德國的家園合作實踐04-29
文言文教學與弘揚民族文化傳統四題04-30
家園合作的實踐與思考04-29
滇西北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實證研究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