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
幼兒園數學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幫助幼兒發展數學概念、思維和技能,為其將來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奠定基礎。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幼兒園數學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呢,歡迎閱讀收藏!
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提出了以下幾個原則:
1.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2.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
3.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一、幼兒數學教育內容選擇的依據
選擇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是一項科學性很強的工作。它既要符合我國對幼兒教育提出的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要求,又要考慮學科本身的特點和幼兒認知發展的規律。
在以上的原則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教育的價值所在。教育的價值就是引導并促進幼兒的發展,否則,教育就失去了意義。這里的發展不僅是指知識的豐富、能力的提高,而且更強調態度、興趣、求知欲、審美等多方面品質的改善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幼兒園的教育不僅要有利于幼兒當前的學習,也要有利于他們入小學以后的學習,更要有利于他們長遠的、終身的發展。
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是實現幼兒數學教育目標的重要保證,也是教師向幼兒進行數學教育的依據。因此,幼兒數學教育內容的選擇,除了要遵循以上的原則外,還應考慮以下幾項要求:
1.幼兒數學教育內容的啟蒙性
幼兒數學教育內容的選擇有助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地認識周圍的客觀事物
。因為我們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的目的是很明確的,主要是讓幼兒掌握一個了解和認識世界的工具,而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則不是這一年齡階段的主要目的。因此,在選擇數學教育的內容時,必須注意內容啟蒙性的特點。
幼兒數學教育的啟蒙性就是幼兒應對這樣的數學知識有所感知、有所體驗。幼兒期獲得的感性知識都是一些簡單的數學的初步知識,而不是對數學的某一內容形成的科學概念。所以,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內容不僅有感知10以內的數和10以內的加減法,還有常見的量、簡單的幾何形體和初步的時間空間概念等。這些內容涉及數學學科的多個方面,但從教育的內容和要求上講,都是數學的啟蒙教育。例如,幼兒在認識幾何圖形時,是在大量感知物體的形狀的基礎上,區分并辨認各種常見的幾何圖形,并說出它們的名稱。
2.幼兒數學教育內容的生活性
幼兒數學教育內容的選擇應該與幼兒的實際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所選的內容應該是幼兒所熟悉的,同時也應該是幼兒所能理解的,要讓他們能夠感到數學可以解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在幼兒生活的環境中,各種物體都包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例如:平時玩的積木有的是正方體的,有的是圓柱體的;娃娃家的活動區最多能容納5個人;每年的6月1日是“兒童節”;手絹是正方形的等。幼兒正是在與物的接觸和人的交往中,獲得了有關數學的感性的經驗。
在幼兒園的數學教育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充分利用周圍的環境,使數學教育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例如:進餐時,請幼兒擺放餐具,學會一對一地擺放物體,理解一一對應的關系;帶孩子游覽、散步時,引導幼兒觀察并數一數有幾棵楊樹、幾棵柳樹;讓幼兒辨認哪些物體上有數字,這些數字都表示什么意思;請幼兒說出平時自己乘坐幾路公共汽車以及汽車站上的數字、樓層、房屋的門牌號碼、書的頁碼、電話號碼是多少等。
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如果能與幼兒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不僅會讓幼兒感到學習的內容是他們熟悉的,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會使幼兒感到數學就在他們身邊,數學是很有用的,使他們更加注意、發現周圍環境中許多與數學有關的事物和現象,加深他們對周圍環境的了解和認識。
3.幼兒數學教育內容的系統性
在強調幼兒數學教育具有啟蒙性特點的同時,也應注意數學知識的系統性和邏輯性以及幼兒認知的特點。幼兒數學教育無論是目標的確定、內容的選擇和安排還是方法的使用,都應遵循數學知識的邏輯和幼兒數概念的認知和發展規律。幼兒對數概念的認知和發展規律應該是幼兒數學教育內容選擇的一個重要依據,也是幼兒數學教育科學性的一個體現。所以,在幼兒數學教育內容的選擇和安排上,應體現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前后聯系等特點。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幼兒數學教育內容的選擇和安排以及方法確定要考慮系統性的特點,但絕不應將這一教育成人化、書本化、正規化。幼兒的數學教育應在游戲和生活中進行。
資科鏈接
幼兒如何學習
·幼兒通過感官與具體經驗學習
成人很容易通過視、聽去認知某一事物或抽象的概念,但對幼兒而言,除了眼、耳之外,還必須借助于觸覺、味覺、嗅覺等感官,親自操作、嘗試、摸索得到的具體經驗才有意義。
·幼兒有許多學習限制
幼兒的認知、體能、語言表達、社會技巧等能力的發展都是漸進的,經過學習而不斷積累、發展、成型。因此,提供給幼兒的學習內容要考慮他們的發展和能力,而且最好是他們經常接觸到的生活經驗或事物。
·幼兒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
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動力。為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利用玩具和游戲寓教于樂,是幼兒最容易接受、最樂意參與的一種學習模式;而幼兒每一次玩,都可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點子,無形中就培養了靈活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對幼兒數學教育內容的分析
1.分類、排序和對應
分類是把具有共同特征的物體進行分組的過程。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net)認為,分類活動是智力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分類能力是衡量學前兒童智力的一個重要標志,是理解、認識數概念的準備活動。幼兒期主要是學習按物體的1個(或2個)外部特征對物體進行分類;按物體的特征進行多角度及多層次的分類。
排序是根據物體的差異,按一定的次序或規則進行排列。在幼兒期主要學習按物體量的差異排序及按物體的某一特征或規律排序。排序是在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排序活動,能夠幫助幼兒從另一個角度(序列的角度)觀察事物、辨別物體之間的差別,培養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促進幼兒觀察、比較、判斷及推理能力的發展。
對應是指在兩個集合中,一個集合的任何一個元素按照確定的對應關系在另一個集合里都有1個或幾個元素和它對應。對應是比較兩組物體的數量是否相等的最簡便、最直接的方式,是物體的普遍規律之一。在幼兒期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感知、理解對應的具體意義,在多種形式的操作活動中嘗試對應、一一對應方法的運用,并借助于這種邏輯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數量是否相等,能為將來理解和認識數概念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數、計數和數的運算
數是高度抽象的一個概念,可代表任何事物的數量。在幼兒期主要是讓幼兒通過操作具體的材料感知、理解、認識10以內的自然數和零,理解數的實際意義和數與數之間的數差關系(即大1小1的關系),知道“沒有”可以用“零”來表示;認識序數,能用自然數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說出某一物體排在“第幾”;認識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感知和體驗一個數和它分解后的兩個部分數之間的關系,以及部分數之間的互換和互補關系。
計數即數數,就是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認識,學會手口一致地點數實物并說出總數,認讀和書寫lO以內的阿拉伯數字。
數的運算在幼兒期主要指的是10以內的加減運算。通過感知,認識和理解加號、減號、等號的意義,學習10以內的口頭加減運算,應用加減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數、計數和數的運算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讓幼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的一些簡單問題、親歷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獲得真實的認識和體驗,有助于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和探究數學的欲望;有助于幼兒感知、理解周圍事物中存在的數量關系;有助于幼兒對加減互逆關系和加法交換關系的感知;有助于幼兒運用、理解和學習數學。
3.幾何圖形
幾何圖形是人們用來確定物體形狀的標準形式,物體的形狀在幾何圖形中都能得到概括和反映。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感知了許許多多物體的形狀,積累和豐富了他們的感性經驗和認識,這不僅有助于幼兒辨認常見的幾何圖形、理解空間觀念,還有助于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4.量和計量
任何物體都具有一定的量,量是事物所具有的能區別事物之間差異的性質。事物的多少、大小、長短、高矮、粗細、寬窄、厚薄、輕重等特征差異,可以通過事物的量表現出來。物體的量是幼兒經常接觸的,因而幼兒需要學習。幼兒在認識、區別、比較物體量差異的同時,也感知、體驗到量的相對性,這不僅有助于幼兒理解序的概念,還有助于幼兒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計量就是把一個未知的量同另一個作為標準的約定的已知量做比較的過程。幼兒期主要是學會簡單測量,即用各種自然物,例如紙條、小棍、繩、空瓶等作為計量單位去測量物體的長度、高低、體積等。幼兒學習計量的意義在于他們可以運用已有的數的知識進行測量,親身體驗把整體分解成部分,搞清楚部分與部分置換的運算關系等,為學習計數做好心理準備。
5.時間和空間
時間缺乏直觀形象性,是抽象的,但幼兒對時間很早就產生了興趣。生活經驗是幼兒感知和理解時間概念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引導幼兒關注、體驗、理解時間,這不僅有利于幼兒樹立良好的時間觀念和生活習慣,還有助于幼兒理解時間概念和時間關系。幼兒期應學會區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知道一星期7天的名稱及其順序,認識時鐘,會看整點和半點。
空間是物體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任何物體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間之中,并且和周圍的其他物體存在著空間上的相互方位關系,一般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表示。在幼兒期,主要是讓他們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感知、理解和運用簡單的方位詞,理解方位概念的相對性、變化性。
時間和空間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但它們又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不可回避的概念。對幼兒進行初步的時間和空間方面的教育,對于發展他們對時間和空間的知覺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三、幼兒園各年齡班數學教育的內容與要求
1.小班
(1)學習按物體的某個特征進行分類。
(2)感知物體量的差異,學習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
(3)認識“1”和“許多”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4)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數量,感知多、少和一樣多。
(5)學習用手口一致地從左到右點數5以內的實物,并能說出總數;能按實物范例和指定的數目取出相應數量的物體,學習一些常用的量詞。
(6)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7)初步理解早晨、晚上、白天、黑夜的含義,并學習正確運用這些詞匯。
(8)學習區分和說出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方位;學習判斷兩個物體之間的上下關系,說出什么在上面,什么在下面。
(9)學習按照游戲規則進行活動,大膽回答問題;學習用語言表達操作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10)愿意參加數學活動,喜歡擺弄、操作數學活動材料,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按要求拿取、擺放操作材料。
(11)在教師的指導下,熟悉周圍環境中物體的形狀和數量。
2.中班
(1)認識10以內的數字,理解數字的含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2)學習目測數群;學習不受物體空間排列形式和物體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擾,正確判斷10以內的數量;感知和體驗10以內自然數列中相鄰兩個數的數差關系;學習10以內的序數。
(3)認識長方形、梯形、橢圓形。
(4)學習用各種幾何體(如積木或積塑)進行拼搭和建造活動。
(5)學習概括物體(或圖形)的兩個特征;學習按物體的某一特征和數量進行分類。
(6)學習按物體量(高矮、粗細、厚薄等)的差異進行正逆排序;學習按一定的規則排列順序。
(7)能聽清楚老師講的話,能按照要求進行活動,并學習按照要求檢查自己的活動。
(8)能安靜地傾聽老師講話,練習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和過程。
(9)觀察、比較、判斷10以內的數量關系,逐步建立等量觀念;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學習新的知識。
(10)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義,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學會正確運用這些時間詞匯。
(11)學習區分和說出以自身為中心的前后方位,學習區分和說出物體之間的上下、前后位置關系,學習按指定方向運動。
(12)能根據各個小組的活動情況,確定自己去哪組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喜歡參加數學游戲。
(13)能主動地、專心地進行數學操作活動,并對自己的活動成果感興趣;能注意和發現周圍環境中物體量的差異、物體的形狀以及它們在空間的位置等。
3.大班
(1)進一步按數群數數。
(2)學習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體驗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包含關系、部分數與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和互換關系。
(3)學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認識加號、減號,初步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會解答簡單的加減應用題,感知和體驗加減互逆關系。
(4)學習按物體的兩個以上特征或特性進行分類;學習按兩個基本點特征在表格中擺放圖形。
(5)按物體量的差異和數量不同進行10以內正、逆排序,初步體驗序對之間的傳遞性、雙重性及可逆性關系。
(6)認識幾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如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能根據圖形的形體特征進行分類;體驗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
(7)學習等分實物或圖形;學習自然測量。
(8)學習以自身和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會向左、向右方向運動;在日常生活中,能注意自己(或物體)在空間的位置和運動方向。
(9)能認識時鐘,會看整點、半點,學會看日歷,了解從星期一到星期日的名稱和順序;學習一些表示時間的詞匯;在日常生活中,知道要珍惜時間。
(10)認識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知道它們的價值是不同的。
(11)能聽清楚若干操作活動的規則,能按規則進行活動,并能按規則檢查活動的過程和結果;能清楚地講述操作活動過程和結果,并能參加較多小組的活動。
(12)能在老師的幫助下歸納、概括有關的數學經驗;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觀察與思考問題;能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13)積極、主動地參加數學問題的討論;學習有條理地擺放、整理活動材料。
(14)能與同伴友好地進行數學游戲;能采取輪流、適當等待、協商等辦法協調與同伴的關系。
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2
一、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的意義。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家長對幼兒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幼兒階段的孩子正處于對知識的探究階段,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在這個階段為孩子的未來發展和以后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其中,數學具有其獨特的性質,所以兒童的數學教育尤為重要。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理念同樣適用于幼兒的數學教育,就是把數學教育與生活相聯系,在生活中感受數學,在數學中回顧生活。
國內外一些對兒童早期教育的研究也說明,幼兒園數學教學目標是實現幼兒的思維能力轉變,讓孩子們通過生活經驗學習數學知識。例如游戲和其他的樂趣學習方式,幼兒在游戲中體驗數學的奧秘,感受數學的樂趣,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幼兒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但是游戲教學方式的設置直接影響著幼兒的興趣,這就要求學前教師具有一定的基本教學功底。所以說現在的學前教育教師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進行簡單地教,學生簡單地學,而是應該多關注數學教育生活化。選擇的數學教育方式應該是與孩子們的生活事物息息相關,也可以選擇一些有特色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師可以在數學和生活之間給幼兒建立一種相互依從的關系,從而極大地提高兒童的數學能力。
二、探索幼兒早期教育的方式。
(一)通過模擬真實生活場景進行教學。
眾所周知,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其實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非常簡單,只需要把一般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的生活相結合。教師在教授幼兒數學知識的時候就應該運用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讓他們感知數學的奧妙,逐步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教師對數學學科的把握,還有利于孩子們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教師培養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這里有一些簡單的示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切西瓜事例引入到數學課堂,將題目設置為小明從超市買了兩個大西瓜帶到教室想平分給4個同學享用,那么大家想想該怎么平分呢?那么如何讓我們班20個同學都可以吃到西瓜呢?這樣的問答方式可以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有效地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加上、減去和平均分為其中的實際問題,這時孩子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數學知識。例如,為了提高兒童對數字的理解能力,讓學生記錄家庭有關的數字,教師布置作業,如每個同學回家尋到與數字相關的東西,第二天來和同學進行分享,給大家提醒一下,如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也可以是自己家的門牌號碼等等一些與數字相關的東西。
(二)通過生活環境感知數學知識。
教師除了模擬真實生活場景進行教學外,還可以指導孩子進行有效地學習。老師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數學的一些基本特征,讓孩子們覺得數學總是存在于自己的一邊,對于一些孩子們難以理解的數學問題要及時進行指導,這樣可以加深對數學的理解。如果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數學問題的時候沒有獲得答案,那么在以后的學習中很容易失去對數學的興趣。總之,教師善于抓住生活場景來促進孩子學習數學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多通過生活環境讓孩子們感知數學知識的樂趣,如每天孩子們在排隊玩游戲的時候,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讓他們知道在幾行幾列,或者嘗試用數字進行標記。如在教室里數一數男孩和女孩的數量,門窗或地磚的數量,粉筆的數量,等等。數學教育生活化會使孩子的數學教育變得更加生動和具體。
(三)通過游戲體驗數學的快樂。
對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游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游戲的設置會不可避免包含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如果將游戲的教學方式運用到數學課堂當中,將大大提高孩子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學要選擇孩子喜歡的方式進行,孩子會更容易的接受數學知識。
教師將一些游戲帶到課堂教學中與孩子們進行互動,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人際關系,還能夠培養孩子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組織團體游戲的時候,將孩子們分成小組來提高競爭力,游戲的規則就是由老師進行主持,兩個數字相加等于5的數字組合有哪些呢?兩個數字相加等于6的數字組合有哪些呢?10以內的數字相加都可以給學生出題。學生就會迅速地對數字進行分組,分組快的學生就贏得教師的獎勵。這樣的方式使他們充分發揮同學之間的競爭力。游戲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對數學的理解,還可以促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友誼,所以將游戲引入數學教學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四)通過家庭教育提升數學興趣。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知識,家庭的教育放在次要的位置,然而家庭的教育更貼近孩子們的生活。這需要家長和老師進行合作,如家長可以要求孩子運用在學校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家長要求孩子進行衣服分類,玩具分類,并說出分類的數字,也可以要求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數一數碗筷的數量。其實這些親子活動的游戲很簡單,可以一點點地開發孩子們的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這些數學知識都是在現實生活中,這也是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我們不能認為教授知識是教師的任務,也可以說就是學校的任務。事實上,家庭教育的影響甚至比學校教育還要重要。
總之,兒童數學教育的有效應用會給幼兒教育帶來了新的突破,為今后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然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我們還必須繼續在創新教學方法上取得突破,盡可能利用生活環境。對于現在提出的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幼兒老師應該給予充分的認識和重視。
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3
幼兒數學教育是一門系統性、科學性、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感到比較難教,幼兒在學習中感到比較枯燥。如何使幼兒數學教育變為教師愿教、幼兒愿學的一門學科,是幼教工作者正在探索的問題之一。在此,本人介紹幼兒數學教育中可采用的八種途徑,力求拋磚引玉,引起廣大同行的共同探討。
一、通過和環境的相互作用進行幼兒數學教育。
根據幼兒期思維發展的特點,小班幼兒處于思維發展的感覺運動水平,中、大班幼兒處于感覺運動階段向具體形象階段發展的思維水平,因此幼兒很難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由此,教師最好讓幼兒通過和環境的相互作用進行數學學習。一個精心安排的環境能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發展他們的數學概念。例如,教師安排了能為幼兒提供分類學習的環境。在一個架子上,教師擺放了各種不同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積塑片,讓幼兒進行分類;在另一個柜子上,教師擺放了各種交通工具的卡片,讓幼兒根據名稱(車、船、飛機、火車)分類。
二、通過游戲進行幼兒數學教育。
游戲是幼兒期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可獲得數學知識,并有機會自由地表現自己,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如,在娃娃家中,“媽媽”將餐具(勺、碗、筷子等)一一發給“孩子們”。在這個簡單的游戲中,幼兒發展了一一對應的概念。
三、通過操作進行數學教育。
只有在幼兒參與了大量的活動,使用了大量的材料,并經常討論他們的觀察和發現,幼兒才有可能掌握概念。例如,當兒童通過大量的操作,發現“1 ”是所有一樣東西所表示的集合時,并能用語言清晰地表示所有一樣東西的集合時,幼兒才真正掌握了“1”這個數的含義。
四、通過各種活動進行數學教育。
兒童學習的方式和各自的愛好是不同的,教師應該設計各種活動,提供不同選擇的機會,以滿足不同兒童的各種需要。例如,在進行分類的活動時,教師可提供各種不同顏色小型積塑片、各種不同的積木、各種學習用具、各種餐具……,以滿足不同兒童的探索需要。
五、通過激發幼兒的思維來進行數學教育。
灌輸式的教學是一種不經兒童思考的教學,在這種教學情境下,幼兒不可能積極、主動地學習,不可能真正掌握數學知識,發展邏輯思維。因此,教師應該提倡啟發式的教學,鼓勵兒童通過操作,進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設置各種問題情境,讓幼兒進行思考,自己得出答案。
六、通過激發幼兒的情感來進行數學教育。
幼兒的情感極大地影響他們對數學的學習。應該通過提供幼兒可接受的、鼓勵的、刺激的、可欣賞的環境,以此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使他們確信自己是有能力學好數學的,培養他們對數學的積極態度。例如,“這只杯子裝得水多,還是這只碗裝得水多?”的問題引發了幼兒的興趣,通過討論得出答案后,又使他們確信數學是有趣的,他們喜歡數學,也能學好數學。
七、通過語言進行數學教育。
數學概念的內化和語言技能的發展是兒童智力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采用生動、簡潔、正確的語言表達,同時也給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的機會。例如,當教師以生動、形象的語言配合具體的實物讓幼兒知道什么是三角形以后,啟發幼兒用“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這樣的語言來表達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八、通過討論進行數學教育。
幼兒通過操作,通過自己的探索,對數學中的某個問題有了一定的感受,急于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機會,讓他們有自由表達的機會,并和同伴一起討論他們的發現和問題。例如,當幼兒用小石頭進行8的分解以后,教師就讓幼兒分幾個小組討論,讓每個幼兒都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并能從同伴的想法中受到啟發。
在幼兒數學教育,這八種途徑不是絕然分開的,而是互相交織、互相作用的。這八種途徑的合理、充分的運用,將使教師的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幼兒的學習更加趣味盎然。
【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相關文章:
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04-29
幼兒數學教育教案01-07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的目標與內容04-30
關于幼兒園安全教育內容04-30
法國幼兒教育課程的內容與方法04-30
幼兒假期安全教育內容教案范文04-27
幼師幼兒園安全教育內容04-29
幼兒數學教育活動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