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鎖關
華山同名關隘
金鎖關(華山同名關隘)
目錄 簡介 歷史沿革 簡介金鎖關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樓般石拱門,是經五云峰通往東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鎖關后則無路可通。杜甫《望岳》詩中“箭栝通天有一門”就是指的這里。道家認為,華岳為仙鄉神府,只有過了通天門,才算進入仙境。所以有“過了金鎖關,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謠。
歷史沿革關門城樓始建于唐,明末道士胡真海進行了大的改建和修葺。康熙十八年道士陽隱重修。民國三十四年道士袁高善重修。1955年道士韓法升重修。由于天災人禍,原建筑毀廢僅存殘跡。1985年人民政府重筑關門,形制規模皆佳于前。 金鎖關北接五云峰,南控華山主峰,東西兩側壑深千丈,關前僅有一米完的臺階石徑。環周古松蒼翠,奇石林立,常有祥云環繞,風光非常迤麗。站關前,北可觀錦雞守玉函奇石,西能望老虎口景觀。關內關外登山路兩側鐵索上情侶鎖、平安鎖,重重疊疊,紅繩彩線迎風搖曳,不失為關前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呂梁山同名關隘
金鎖關(呂梁山同名關隘)
汾陽金鎖關,位于黃廬嶺山頂中部,古為軍事要塞,是山西平川內地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東侵的關卡和門戶。
目錄 簡介 歷史沿革 簡介汾陽金鎖關又名向陽關,在山西省汾陽市西三十里。昔為汾、石二州咽喉要道。 《元史·泰定帝紀》 :“致和元年,令汾州之向陽關,穿塹壘石以為固。”明初置巡司;隆慶年增筑,今廢。
歷史沿革在民國10年(1921)汾陽到離石的公路竣工前,“三十里桃花洞”曾是太原盆地西通呂梁山區,再從軍渡、孟門、磧口渡黃河到陜北的必經之路,有“秦晉旱碼頭”之稱。黃蘆嶺位于“三十里桃花洞”的西口處,頂部現存金鎖關與北齊長城遺址。這里曾是古代軍事要塞,是抵御北方匈奴東進的門戶。現金鎖關門尚存,高4.5米,深3米,寬5米,為片石砌筑拱券結構。從東漢時期起,這里就有重兵把守。東魏武定時期(534-550)大司馬斛律金曾率兵從黃蘆嶺出發襲擊過西河(今離石地)雜部(烏突),北齊天寶三年(552)10月,宣帝平定離石,并從此修筑北齊長城。北齊長城是中國歷史上眾多古長城的一個組成部分,南起黃蘆嶺,北至社平戌(今代縣雁門關附近)的。現黃蘆嶺頂峰沿存長城遺址及古戰場、屯兵寨寨柵等遺跡。金鎖關就是北齊長城的起點,這條南北走向的長城,沿呂梁山脈蜿蜒向北200余公里,氣勢雄偉,十分壯觀。明宣德4年(1429)為防御瓦剌寇,又在黃蘆嶺上設巡檢司,派兵駐守。現存的明弘治17年(1504)《黃蘆嶺碑》記載:“黃蘆嶺高峻莫及,巖石險阻,其路通寧夏三邊,緊接四川之徑,凡羈郵傳命,商賈往來,舍此路概無他通焉。” 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黃蘆嶺是晉綏抗日根據地的前沿陣地。汾陽縣抗日民主政府就駐扎在附近的馮家山底。民國35年(1946)晉綏軍區司令員賀龍將軍曾駐扎在這里的下莊村,指揮呂梁部隊作戰,20世紀50年代,在嶺上發現有宋代抗遼名將孟良的屯兵寨柵遺址。還發現有宋代大將的頭盔,重16公斤,1958年當地人以廢鐵賣掉。1997年這里被中國長城協會列為中國長城百關之一。
銅川市同名關隘
金鎖關(銅川市同名關隘)
【金鎖關】相關文章:
游金鎖關散記05-03
金鎖詩,金鎖詩僖宗宮人,金鎖詩的意思,金鎖詩賞析 -詩詞大全0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金鎖銀鎖》含反思08-25
骨相圖解:金鎖華蓋骨01-14
關一扇門上一道鎖07-28
小軟件screenSD幫你關屏鎖鍵鼠標 -電腦資料01-01
骨相圖解:金鎖十字骨01-17
鎖02-23
鎖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