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龍湖區
龍湖區
龍湖區(龍湖區)
龍湖區位于廣東省東部,因境內龍湖溝而得名。地處汕頭市的中心城區,是汕頭經濟特區的發祥地,著名的僑鄉。區域面積103.13平方公里,轄金霞、珠池、新津、龍祥、鷗汀、外砂、新溪、金獅喉、新安和大衙共十個街道辦事處,全區戶籍人口39.64萬人,流動人口30多萬人。已形成以工業、外貿為主,商業、旅游、金融、交通運輸、建筑房地產各業并舉的綜合性外向型新城區。龍湖區經濟結構由國有經濟、外資經濟、民營經濟三大塊組成。區直國有企業多以外貿為主,外資經濟在全區經濟中占有較大比重,民營經濟是龍湖區經濟發展的一個新亮點。2004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65.83億元,增長14.02%;工業總產值139.17億元,增長18.43%;財政總收入13.1億元,增長13.92%。龍湖區不僅是汕頭經濟特區的'發祥地,也是潮汕平原革命的根據地。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潮汕革命根據地——龍湖區龍祥街道官埭鄉如龍居委,曾經出現過一段...
目錄 歷史 區劃 經濟 榮譽 收縮展開 歷史1999年,龍湖區轄:新津街道、珠池街道、龍湖街道、金霞街道、下蓬鎮。 2000年,龍湖區轄8個街道。總人口255888人,各街道人口: 金霞街道 29233、 龍湖街道 26909 、珠池街道 56965 、新津街道 64109、鷗汀街道29934、 龍津街道 20212、 漁洲街道 14749、 龍祥街道13777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畬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2年,龍湖區轄8個街道(珠泡、龍湖、金霞、新津、龍津、漁洲、龍祥、鷗汀)、5個村委會、64個居委會。 2003年1月29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3]11號):將原澄海市的外砂、新溪2個鎮、原金園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東片區域(即東起天山北路,西至華山北路,南起汕頭經濟特區北界線,北至科技北三街向南轉向科技西路再轉向科技北二街)劃歸龍湖區管轄。4月1日,完成了原澄海市外砂鎮、新溪鎮行政管轄權的移交工作。 2003年,龍湖區轄5個街道、2個鎮,共有75個居委會、32個村委會。總戶數90961戶、總人口337406人:金霞街道 11044戶、40841人;珠池街道 15210戶、50579人;新津街道 12794戶、39762人;龍祥街道 7275戶、23986人;鷗汀街道 13230戶、41849人;外砂鎮 18140戶、79467人;新溪鎮 13268戶、60922人。 截止2005年12月31日,龍湖區轄5個街道(珠池、金霞、新津、龍祥、鷗汀)、2個鎮(新溪、外砂)。
區劃龍湖區轄5個街道和2個鎮(珠池街道、金霞街道、新津街道、龍祥街道、鷗汀街道、外砂鎮、新溪鎮)。區人民政府駐金霞街道。郵編:515041。代碼:440507。區號:0754。拼音:Longhu Qu。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畬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經濟工業 工業基礎進一步鞏固。加快了工業園區建設,規劃建設萬吉工業區,面積1796畝,將建設為國家光機電產業化基地。全年新辦工業項目70宗,投資額1000萬元以上的5家,在建項目13家,新投產項目57家。華鉅科技有限公司、國份實業有限公司等一批規模較大、檔次較高的項目竣工投產。工業投資大幅增加,工業系統投資3.33億元,增長79.21%,占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4.25%。工業經濟穩步發展,年工業產值超億元以上的企業1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6家,完成產值50.77億元,增長3.74%,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72%。 外引內聯 外引內聯取得實效。舉辦對臺經貿洽談會,簽訂了4個項目,投資總額2800萬元;在香港舉辦龍湖區經貿洽談會,簽訂了10個項目,投資總額3650萬美元。引進了投資額1200萬美元的振動馬達等一批技術檔次較高的項目。全年批準利用外資23項,協議投資額3083萬美元;有12家企業增資擴產,增資額23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180萬美元,增長202.28%。經濟協作進一步擴大,2001年11月22日與深圳寶安區正式締結為友好區;赴深圳開展投資推介取得成效,新型防火材料、多功能防盜門窗等多個項目初步達成投資意向。 民營經濟 民營經濟發展加快。民營經濟服務辦公室和外商投資服務中心合署辦公,設立企業投資管理服務中心,把服務范圍覆蓋到所有企業;“一條龍”服務機制進一步完善,形成洼地效應,吸引了首期投資1.5億元的全雅百貨公司等10多家有一定規模檔次的項目在區內落戶,全年新登記私營企業276家。各街道落實經濟發展責任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挖掘民資民力,民營經濟得到較快發展,全年實現街道企業總產值46.93億元,增長5%;其中工業總產值24.85億元,增長4.8%;新辦企業135家,其中工業產值41家。 第三產業 商貿流通活躍。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各類展銷會,參加汕頭特區商品(重慶)交易會簽訂商品購銷合同協議1.1億元。專業市場建設加快,國泰家具博覽中心和長江通訊城等專業市場建成開業;充分利用黃河路專業市場存量,對黃河路進行全面規劃,規劃為集物流、商流、資金流于一體的專業市場一條街。充分發揮大型物流企業萬客隆、沃爾瑪的輻射作用,商貿流通進一步活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億元,增長41.95%,汽車銷售、大型綜合超市和餐飲業銷售額分別為5.92億元、4.93億元、2.75億元,分別增長745%、41.13%、49.58%,成為全區消費品市場的三大亮點,有力拉動了全區經濟的增長。 2008年經濟 2008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6.27億元,增長12.5%,增速位居全市各區縣首位;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64億元,增長23.1%;城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42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626元,分別增長7%和3.1%。 2008年園區經濟有新突破。投資2000萬元建設珠津工業區南擴配套設施,理順青年農場等歷史遺留問題,加快南擴控制性詳規、園區配套、韶山路南段規劃報批工作,公開拍賣出讓用地,引進7個電子電氣、醫藥項目。規模經濟不斷壯大。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戶,年產值超億元工業企業達49戶。318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產值239.95億元,占工業總產值73.8%,增長16.6%;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6.25億元,增長18.5%。六大產業集群實現產值204.9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5.4%。品牌經濟煥發活力。企業踴躍爭創名牌,擁有中國名牌產品3個,馳名商標2個,省名牌產品14個,著名商標29個。全年專利申請量1068件,增長20.4%,其中發明專利91件,發明專利件數躍居全市首位。重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5家,4個項目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新增省級民科企業2家、市級民科企業3家,龍祥街道通過省科技廳日化制造技術創新試點專業街道評定。我區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區民科園榮獲全國先進科技產業園稱號。民營經濟發展活躍。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總數達1.73萬戶,增長15.2%;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56.22億元,增長15.2%,占GDP的36%。積極推動企業上市融資,潮宏基等4家企業完成上市輔導,冠華等14家企業積極籌備上市,南洋電纜等3家企業進入省民營百強企業行列。服務經濟亮點凸現。啟動實施“三區三食街”發展規劃,初步形成國瑞建材、創美藥業、眾業達電器三大物流配送中心,引進華星商務等2個酒店項目,藍水星樂園游樂項目進展順利,凱撒、建業酒家一批企業列入旅游購物、餐飲推薦單位。汽車銷售、餐飲服務、大型超市銷售額穩定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09億元,增長20.6%;房地產投資13.8億元,商品房銷售額24億元,建安產值29.4億元。經濟環境進一步優化,總部經濟有新進展,漢高、矢崎、凱撒等外資企業總部和龍湖科技、眾業達、飄影、琪雅等內資企業總部得到鞏固發展。 全年招商引資力度加大,組織企業“走出去”參加俄羅斯鞋展、英國伯明翰服裝展等各類國際展覽會和“中博會”、“山洽會”等全國性展會,引導企業開拓歐洲、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舉辦首屆粵東僑博會暨汕頭市經貿洽談會龍湖區簽約、開工、投產項目慶典儀式,落實“四個一批”項目54個,總投資額56.6億元。全年批準利用外資項目23宗,協議投資總額6495萬美元,增長7.8%;實際利用外資4781萬美元,增長56.2%。華鉅科技等19家企業增資擴產,增資額6054萬美元,增長42.5%。新引進外資企業4家,投資總額441萬美元;引進內資企業310家,投資總額2.4億元。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全年竣工項目37個,完成投資8.1億元。其中工業項目19個,完成投資2.5億元。外貿出口逆勢上揚,完成進出口總額18.7億美元,增長7.8%。其中進口總額8.45億美元,增長5%;出口總額10.25億美元,增長10.1%,增幅創新高。國企改革穩妥推進,建設監理公司、交通發展總公司、土畜產公司等企業整體產權掛牌轉讓,海逸酒店資產盤活,公用物業總公司進入土地功能調整和掛牌出讓前期工作,建設集團、房地產總公司、發展總公司、市政總公司完成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審計工作。全年共安置職工150人,困難國有企業退休職工醫保問題得到解決。經濟管理更趨完善,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全面鋪開,全面實行財稅屬地征收和在地統計,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29.88億元,增長24%。工商稅收29.49億元,增長24%。其中國稅收入14.81億元,增長18.8%;地稅收入14.68億元,增長29.9%。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的“免疫功能”,審計查處違規和管理不規范資金一批,處理上繳財政資金291萬元,處理調帳金額1.09億元,凈調增國有資產1.02億元。
榮譽龍湖區先后獲得“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區”、“全國社區建設示范區”、“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區”、“全國愛心獻功臣先進區”、“廣東省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單位”、“南粵錦繡文化先進區”和“廣東省雙擁模范區”等稱號。
【龍湖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