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家鄉的名人

時間:2024-09-03 18:28:10 好文 我要投稿

家鄉的名人

家鄉的名人1

  名人不一定是一些什么聞名遐邇的英雄模范,就是我們身邊的一些有著特殊本領、優良品質的人,也可以成為我們泰州的名人。而我心中也有著一位名人,她就是我們的班長。

家鄉的名人

  我班長在其他人眼中可能并不是什么名人,但在我眼中她確實是當之無愧的泰州名人。白天,她在學校認真學習,輔導同學,幫助老師做各種各樣的工作,是老師的左膀右臂,同學們的好幫手。我為我能有這樣的班長而自豪。

  我班長在我眼中是一塊金子,而是金子就總會發光,發光的金子在生活中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用途。我們的班長本事可大啦!說她是孫悟空可一點兒也不為過。她是一位很棒的玩魔方好手,可以在短短一兩分鐘內將徹底打亂的魔方復原,速度是疾如閃電。那兩只手轉動的那么快讓人根本看不清楚,所能見到的`就只有幻影。當你回過神來的時候,只見她手捧一個六面對的好好的魔方,正朝你笑呢!為此,大家對她非常崇拜。

  有一次,我不服氣,想向她挑戰一下,證明誰才是班上的魔方之王。隨著裁判員的一聲令下,我倆同時飛快的轉起來。我轉得滿頭大汗,雙手盡自己所能的擺弄著。反觀班長,轉的是不慌不忙,手卻擺弄的飛快。當我做到最后的小魚時,她已經完成了比賽,正看著我手忙腳亂的做呢,我不得不認輸。看來,姜還是老的辣呀!班長的魔方之王的稱號可真不是浪得虛名的呀!這回,我可是崇拜的五體投地了!

  我們班長不僅玩魔方厲害,出黑板報也是一把好手。她寫字工工整整,非常漂亮,讓人無可挑剔。她繪畫也同樣很棒。十幅畫畫出來,起碼有九幅會被老師打上優加五角星。所以每次輪到我們辦出黑板報,班長總是個必不可少的角色,而且還總是被委以重任,常常去完成最重要的版塊。要知道,如果你去吃飯,主人肯定會上一道能夠讓你回味無窮的大菜,而這道大菜就一定會讓主人家最優秀的廚師來做。而我們班黑板報也好比是一桌宴席,最重要的版塊也就可以當作是我們給其他參觀班級的一道大菜、我們班長每次都被分配去做這樣的一道大菜,她出黑板報的本事究竟有多高,可想而知了。

  名人,不只局限于一些偉人,普通人也同樣可以成為名人。像我們班長,本領又高,人品又好,難道不能算作是名人嗎?或許你們認為:這還能算名人?但在我心中,名人卻只有一個。她好比一顆閃爍的星星,將我的心照的亮堂堂的。誰是這顆星星?除了我們班長還能有誰!

家鄉的名人2

  提到介休,你一定會想到聞名全國的介子推吧!

  春秋時期,獻公死后,他的兒子們因爭奪王位而釀成內亂,獻公的次子重耳被迫逃亡國外。當時跟從他的侍臣們,由于連日跋涉逃奔,饑寒交迫,亡的亡、散的散、所剩無幾,只有介子推、趙衰、狐偃等侍臣隨從護衛著他,始終不離左右。一日逃至羊合(今洪洞縣),赤日炎炎,茫茫原野無村無店無人影,逃難的隊伍,人困馬乏,一個個口干舌燥,饑餓難耐,只得停下歇息。提到介休,你一定會想到聞名全國的介子推吧!

  春秋時期,獻公死后,他的兒子們因爭奪王位而釀成內亂,獻公的次子重耳被迫逃亡國外。當時跟從他的侍臣們,由于連日跋涉逃奔,饑寒交迫,亡的亡、散的散、所剩無幾,只有介子推、趙衰、狐偃等侍臣隨從護衛著他,始終不離左右。一日逃至羊合(今洪洞縣),赤日炎炎,茫茫原野無村無店無人影,逃難的隊伍,人困馬乏,一個個口干舌燥,饑餓難耐,只得停下歇息。重耳想起往日在宮中盡食山珍海味,而今連粗茶淡飯也無處可求,不由得連聲哀嘆,淚水漣漣。侍臣們,看到主子重耳如此饑餓、憂愁、痛苦的樣子,很是焦急,便在茫茫四也覓求食物和獵物,奔波了半天卻一個個空手而歸,一無所獲。介子推看到被饑餓和勞累折磨得快要昏倒的主子,心里難過,便悄悄避開眾人,拿出利刀,在自己身上割了一塊口肉,然后和眾人一道煮成羹湯,雙手捧給早巳餓得頭腦發昏的.重耳。重耳猛然嗅到一股誘人的肉香,不由得睜開雙眼,啊,好香的口湯呀!他顧不得多問,端過就喝,喝完后面呈喜色,滿足地一抹嘴,口里連連稱道:“好香,好香的野味呀,這是哪一位愛卿獵來的?”侍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被介子推的忠心感動得流了淚,遂把目光一齊聚向介子推。重耳隨著眾人的目光看去,發現介子推面色蒼白,下衣滴血,一下子明白了。他撲過去抱住介子推,感激地連聲呼道:“介愛卿,來日內亂平息后,一定報答你的大恩大德!”

  公元前636年,重耳登上了晉國王位,史稱晉文公。此時,他受到一幫大臣的曲意奉迎,一時間志得意滿,大肆分封。介子推苦心規勸卻無濟于事,便作出了隱居綿山、獨善其身的選擇。晉文公知道后,急忙帶著大臣們趕到綿山尋找,卻始終不見介子推的影子。晉文公便命人放火燒山,只留下一條道路。一時間,風起火烈,綿

  延數百里。三天后,晉文公上山尋找,卻發現介子推與母親已葬身火海。

  讀過之后,你一定很感動吧!讓我們一起記住他吧!

家鄉的名人3

  他,一位衣著質樸的老人;他,一位忠于黨的老人;他,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他,就是我家鄉家喻戶曉的愛心老人---姜達敖爺爺。

  幾年前,有個叫杜水華的農民工在建筑工地上不幸從高空墜落,摔斷了脊椎,成為了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姜爺爺知道后,便去杜水華的家中,坐在床沿上,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語重心長道:“水華。∏f堅強啊!雖然你失去了雙腿,但是,有黨在,有政府在,有人民在,有那么多關心你的人在,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為了幫助杜水華擺脫困難,姜爺爺聯合鄉親們為他開了一家商店,并拿出五千元作為小店的啟動資金。杜水華非常感激姜爺爺的大恩大德,便把商店命名為“愛心商店”。每過一段時間,姜爺爺就會用100元買口香糖與同事們分享,這樣一來,既照顧了杜水華的生意,又讓同事們歡喜,讓更多的人知道,有個“愛心商店”。

  2008年汶川大地震當天,姜爺爺就到紅十字會捐款五千元。第二天,姜爺爺又率先交了特殊黨費1萬元。這么一筆錢對于一位滿頭銀發的老人,恐怕是養老的錢!但是,他卻把所有的積蓄都捐給了災區!

  這就是姜爺爺,他把大半輩子都給了世上最偉大的事業---慈善事業!有人問他:“你平常省吃儉用,為啥一說捐錢,你比誰都慷慨?”他總是激動的說:“沒有黨就沒有現在的我,我要感謝黨對我的關懷,我要和黨一起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家鄉的名人4

  我的家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我家鄉的名人多得數不勝數。

  今天,我要介紹的.名人是國家籃球隊隊員——廣東人朱芳雨。

  廣東人朱芳雨生于1983年1月5日,漢族;身高201cm,體重100Kg,F服役于國家籃球隊,在對的位置是小前鋒。

  1995年9月被廣西省體校教練蘇國培看中了,之后進了體校。1998年9月,年僅15歲的他進入了廣西男籃。同年底為了尋求更大的空間,經體校朋友牽線進入了廣東宏遠隊。12月份要隨隊去鄭州參加全國男籃冬訓,而被國家青年隊看中。1999年,廣東人朱芳雨成為宏遠隊正式隊員。2000年至2001年的CBN賽場上代表宏遠隊出場,經過兩個多月,他成為CBA賽場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2001年6月中國男籃主教練王非將這顆新星召入了國家青年隊,司職小前鋒。那一年的8月,他隨國家隊去北京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奪得第二名。入選了NBA訓練營。這就是他的人生經歷。

  廣東人朱芳雨獲得的戰績很多:2009/2010年獲得總決賽MVP、2004年雅典奧運會第八名、2011年男籃亞錦賽冠軍……

  這就是我介紹的名人,怎么樣?

家鄉的名人5

  我的家鄉海門,可是個沒災沒難的好地方,在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一位著名、愛國的實業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張謇。

  張謇,1853年5月25日出生,1926年8月24日病故,享年73歲,字季直,號嗇庵,是清末狀元。張謇對國家的貢獻可不少,他創辦了我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開創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紡織原料供應基地,進行棉花改良和推廣種植的工作;以家鄉為基地,努力進行發展近代紡織工業的實踐,為中國民族紡織工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舉幾個真實的例子:1882年(光緒八年),朝北發生“壬午兵變”,日本乘機派遣軍艦進抵仁川,吳長慶奉命督師支援朝北平定叛亂,以阻止日本勢力擴張。張謇隨慶軍從海上奔赴漢城,為吳長慶起草《條陳朝北事宜疏》,并撰寫《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論文章,主張強硬政策,受到“清流”南派首領潘祖蔭、翁同龢等的賞識。

  1884年(光緒十年)隨吳長慶奉調回國,駐防金州,袁世凱留朝北接統“慶字營”。不久吳長慶病故,離開慶軍回鄉讀書,準備應試。1885年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1894年(光緒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辰設恩科會試,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當局授予他三品官銜。1909年被推為江蘇咨議局議長。1910年,發起國會請愿活動。1911年任中央教育會長,江蘇議會臨時議會長,江蘇兩淮鹽總理。1912年起草退位詔書,在南京當局成立后,任實業總長,1912年任北洋當局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總長,1914年兼任全國水利局總裁。后因目睹列強入侵,國事日非,毅然棄官,走上實業教育救國之路。

  我的.家鄉的一位名人——張謇,真讓我為家鄉自豪和家鄉的人民驕傲。

家鄉的名人6

  俗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里的“蘇”指的是我的家鄉蘇州。我的家鄉出過許多名人,有唐代書法家張旭、詩人白居易、宋代的政治家范仲淹、還有現代的教育家葉圣陶等等。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

  他,是一位老人;他,是一位我們勝浦人民廣為人知的老師;他,深受同學們的'喜愛;他,是一位連老師都會敬佩的老師,不僅僅因為他獨特風趣的課堂,而且還有他讓人羨慕的無數的優秀作品。龔老師雖然年紀大,但是他的才華是我們遠遠想不到的。龔老師的上課方法很獨特,即使是同學們聽不進去的知識,也會在他的帶領下聽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同學們上完體育課回來很累,龔老師看到我們累成這樣,就像一根快要枯死的狗尾巴草,個個無精打采。龔老師就說:“今天我們不上課,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話說在古時候,有一位大詩人叫蘇軾,蘇軾與他的父親、弟弟都很有才華,因此并稱為‘三蘇’,由于地方需要一位好官去管理,于是朝廷就派蘇軾去,自從那以后蘇軾和他的親人就再也沒有相見過。又是一年中秋節夜,望著明月,蘇軾思鄉心切,十分想回去看看家人們,多年不見,不知家里境況如何,他不覺間便潸然落淚,一個人獨自回到房間,窗邊映著月光,靈感襲來,奮筆疾書,于是,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詞,其中膾炙人口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被世人時代傳頌。下了語文課,我翻開書本,一看今天講的故事不正是要學的課文嘛!

  龔老師不僅上課風趣獨特,作文也是一流的,他寫的作品有很多都被報社、雜志所征用,這些作品多的加起來可有一張課桌那么高呢!

  龔老師是我最敬佩的老師,是我們全校同學的目標,我們應該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家鄉的名人7

  說起家鄉的名人,那可是數不勝數,但最令我佩服的還是那位名不虛傳的捏骨神醫,人們都叫他——捏三。雖然大家不知道他的真名,但只要一提“捏三”就無人不知了。

  有一次,媽媽不小心把腰給扭了,之后就一直躺在家里休養。過了好幾天,媽媽的腰還是不見好,爸爸帶著媽媽去醫院里做檢查,醫院讓拍片子,拿藥,買這買那,我們按醫生的方法做了,可還是不見好轉。爸爸不知在哪里聽到了捏骨神醫“捏三”,決定帶媽媽去看看。

  到那兒后,神醫讓媽媽坐下,然后只見他神情淡然,摸了摸媽媽的腰后,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地一推,只聽“咯嘣”一聲,媽媽的'腰好多了。神醫輕描淡寫地說:“好了,沒事了,回家再在床上躺一天,第二天就好了。”聽了醫生的話,媽媽舒了一口氣;氐郊液,媽媽便在床上躺下了,睡了一晚,第二天果然不疼了。

  名醫,名醫,真是名不虛傳,我為我們家鄉有這樣的名人而感到自豪。

家鄉的名人8

  南陽是個人杰地靈的地方,那里文化古跡很多,名人也很多:有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寫出《傷寒雜病論》的醫圣張仲景、“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還有五筆字型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發明人王永民……。在燦若群星的名人中,有一位最讓我景仰的的人,那就是張衡。

  他天資聰明,勤奮好學,很喜歡觀天察地!稊敌切堑暮⒆印分v的就是張衡的故事。他堅持不懈在晚上觀察星星的變化,他還寫了一本叫《靈憲》的書,解釋了月相變化和月蝕發生等自然現象。他長大后刻苦鉆研天文。他創造了世界上第一臺演示恒星和太陽周日運行的儀器——“漏水轉渾天儀”;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候風地動儀”,成了東漢著名的天文學家

  張衡不但是東漢的一位天文學家,還是一位科學家。

  他從小就愛想問題,對周圍的事物,總要尋根究底,弄個水落石出,只要發現好奇的東西,就會一問到底。他在多學科、多領域取得的成功,是人類歷史的瑰寶,在我國和世界科技史、文化史上都占有極高的地位,后世尊其為“科圣”。1970年,國際上用張衡的'名字命名月球背面一座環形山。1977年,太陽系一個編號1802的小行星,也是用張衡的名字命名的。

  每當我看到河南博物院陳列的那個地動儀時,我心中就會有一種興奮和自豪:看到它,就要說到我們家鄉的歷史名人——張衡。

家鄉的名人9

  我的家鄉是長江之濱的一顆明珠——張家港。她孕育了許許多多的人才。音樂家劉天華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劉天華出身于南沙鎮馬橋村殷家埭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他從小就體現出了對音樂的天賦。他自幼喜愛音樂,有著豐富的音樂細胞。但可惜的是,劉天華父母早亡,他不得不連中學都沒上完,就輟學在家。劉天華并沒有在困難面前退縮,而是更加努力地學習音樂,最后于1911年到上海開明劇社從事音樂工作。

  不久后,劉天華因身患疾病,回歸故鄉。這段時間本就應讓劉天華好好休息,但他沒有。很快,劉天華創辦起了國樂演奏社,為的是一方面悉心為家鄉培養音樂人才,另一方面也借此機會虛心向民間老藝人學習二胡、琵琶、嗩吶等各種民間樂器。除此之外,他還創作了著名二胡獨奏曲《病中吟》。為報答故鄉的.養育之恩,他還特意在露天廣場舉行了幾次大規模的民間樂器演奏會。他精湛的技藝令人驚嘆,他的反哺深情令人感動。劉天華很快成為了江南一帶人盡皆知的名人!恫≈幸鳌返某晒Γ寗⑻烊A贏來了巨大的聲譽,使他成為了樂壇一顆耀眼的明星。但劉天華并沒有自滿,而是更加努力,創作了《光明行》、《良宵》、《空山鳥語》等十余首二胡獨奏曲目和數首琵琶曲,使原先別人不屑一顧的民間樂器登上了大雅之堂,在音樂領域中占有了一個重要的席位。

  劉天華的豐碩成果和卓著聲名,引起了世界各界音樂人士的關注,美國一個音樂團體特意邀請他赴美演出。但不幸的是,劉天華在北京天橋搜集鑼鼓經時,染上猩紅熱,于1932年離開人世,年僅38歲。

  這就是我家鄉的名人——劉天華。

  結語:"寶劍鋒從墨礪出,梅華香從苦寒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泥人背身后的故事呢?

家鄉的名人10

  我的家鄉泰州出了不少名人,有林則徐、鄭板橋等,這其中當然也少不了唱戲曲出名的梅蘭芳。

  梅蘭芳,江蘇泰州人,1894生于北京的一個京劇世家,10歲就在北京廣和樓演出《天仙配》;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大新路口丹桂第一臺表演了《彩樓配》、《玉堂春》等戲。初來上海就風靡了整個江南,當時里巷間有句俗話:“討老婆要像梅蘭芳,生兒子要像周信芳”。 第二次來滬時,演出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蓮》、《貴妃醉酒》等拿手好戲,一連唱了34天!1918年移居上海,這是他戲劇藝術爐火純青的頂峰時代,綜合了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表演方式,創造了醇厚流麗的'唱腔,形成獨具一格的梅派,被稱為梅派大師。1930年春,梅蘭芳率團赴美獻演京劇,獲得巨大的成功,報紙評論稱,中國戲不是寫實的真,而是藝術的真,是一種有規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

  在京劇藝術家中,出訪最多和在國內接待外國藝術家最多的當屬梅蘭芳,他把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和藝術家謙遜、樸實的優良品質介紹給了各國人民,他的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國京劇藝術躋入了世界戲劇之林。

  梅蘭芳先生是中國表演藝術的象征,是我國人民的驕傲,更是我們泰州人民的自豪!

家鄉的名人11

  我的家鄉有一位名人,那就是“逮黃鱔能手”——朱伯伯。大家都親昵地稱他“黃鱔王”。

  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對黃鱔的需求也大了,可黃鱔越來越難抓,朱伯伯抓黃鱔卻能手到擒來,我心里可好奇了。帶著這個疑問,我做了一回小記者,去采訪我們的“黃鱔王”朱伯伯。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敝觳畯男【驮谒吤罎L打,練就了一身摸魚的本領,特別是逮黃鱔。一進他家院子,就能看到滿地用竹子做的“L型”籠子。我好奇地拿起一個仔細觀察:竹籠子的其中一端開口處有一個可以打開的活動的蓋子;另一端口有用竹簽做成的圓錐形倒刺。我好奇地問:“這些籠子是干什么的?”朱伯伯說:“抓黃鱔就靠這些籠子了!”我更好奇了:“難道黃鱔會自己跑到籠子里不成?”只聽朱伯伯說:“黃鱔適應能力強,在河道、湖泊、溝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白天喜歡在多腐植質的淤泥中鉆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夜間出洞覓食。知道黃鱔的這些特點,你就可以逮到它了。”我還是似懂非懂,只見朱伯伯嫻熟地把一條大約二十厘米長的蚯蚓,串到一根竹簽上,然后把有蚯蚓的竹簽,固定到“L型”籠子有倒刺那一節里。朱伯伯說黃鱔喜歡夜里出來找食物,特別喜歡蚯蚓,聞到蚯蚓身上的味道就會自己順著味道去找。只要它從有倒刺的`進口鉆進籠子,就出不來了,只能做甕中之鱉。

  裝好這些籠子,太陽已經西斜,朱伯伯說可以去下籠子了。走到一塊水稻田邊,朱伯伯像偵察員一樣左顧右盼,然后用鐵鍬在田埂邊鏟了幾鏟子,接著把籠子有誘餌的一端順著田埂,埋在水里,另一端露出水面,上面蓋上草,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可以隱藏籠子,二是留出氣孔,防止鉆進籠子的黃鱔悶死。就這樣,朱伯伯一路偵查地形,一路下籠子,直到天完全黑了才下完所有籠子。朱伯伯直起腰,爽朗一笑,說:“明天大清早就可以收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到朱伯伯家,跟他一塊兒去收籠子。只見朱伯伯熟練地打開一個個籠蓋,然后將籠子里的“收獲”倒進準備好的大塑料桶里。有的籠子里有三四條黃鱔,有的籠子里還有泥鰍、小魚甚至小龍蝦。這些小東西一起倒在桶里,噼里啪啦的,好不熱鬧。看來今天朱伯伯又是大豐收。

  由于家鄉近幾年開挖了一個“萬畝荷塘”,每年都會召開一個“荷花藝術節”,荷塘的面積大了,黃鱔也多了,現在逮黃鱔和小龍蝦已經形成一個產業。在朱伯伯的帶領下,村民們都過上了幸福生活。

  我打心眼里佩服朱伯伯逮黃鱔的技術,他真不愧是“黃鱔王”!

家鄉的名人12

  我的家鄉在宿遷。宿遷歷史上名人輩出,燦若繁星:政治家、軍事家項羽、魯肅“淮北劉胡蘭”愈尊霞┄┄其中我最敬佩的人是項羽,因為他的勇敢,他的有情有義。

  他在巨鹿一戰,大敵當前,他卻臨危不亂,就在所有人都認為生還無望的時候,他破釜沉舟,運籌帷幄,有條不紊地指揮著,言語不多卻鏗鏘有力,似一頭雄獅,威風凜凜。就在他的對手們微笑著等著聽他戰敗的消息,洋洋得意時,等來的卻是戰敗的噩耗。他一個鐵一般的男子;一個從不服輸的人;一個勢如山倒,絕不言敗的人!

  他可以一直深深地忠愛著虞姬至死不渝,于是便有《霸王別姬》絕唱經久不衰;才有公元前202年那個秋夜,四面楚歌聲時,大英雄與大美人作千古訣別的凄美。于是,中國文學殿堂里又多了一首蕩氣回腸的.《垓下歌。他可以不拘小節地體恤將士,求賢若渴,甚至可以在一場本該果斷下殺手的宴會上對敵軍的一員大將惺惺相惜。不怕千軍萬馬的他,卻害怕愧對江東父老。他的情,讓他在帝王之路上從此多了許多的羈絆。

  項王有義。他對于項伯的泄露軍情并不責備。也不過多的責備別人的無心之錯,這是他的義,是他的靈魂之柱,也便有了世人所謂的“婦人之仁”的罵名。

  在我眼里項羽并非是一個卑微的失敗者,而是一個完美的失敗英雄。

家鄉的名人13

  我的家鄉陽泉有一位的名人,她叫王喜蓮,也是我的奶奶,奶奶22年的治荒坎坷路,經歷了鼠患、暴雨重重打擊以后,一場大火又將奶奶辛苦栽種下的樹燒了個精光,但是卻并沒有擊垮她,關鍵時刻,政府也向奶奶伸出了援助之手。

  姑姑姑父常常上山和奶奶一起打棗,奶奶憑借每天打棗賣棗掙得的幾十元錢維持著生活。棗樹后面的坡地曾是一大片杏樹,大火過后只剩下一棵,可這地里如今又有了新苗,這是栗子樹,也是奶奶最看重的地方。

  都說水火無情,可奶奶在經歷過水火后卻更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情意,20xx棵免費的栗子樹延續了奶奶種樹的心愿。藍天下,嫩嫩的栗子樹從枯枝和土塊中伸出枝來,今年陽泉市郊區林業隊把這個山頭作為陽泉市栗子樹種植試點,讓敢想敢干的奶奶第一個嘗試。除了這些,鄉政府又給奶奶修通了進山的路,讓她進山種樹更方便了。

  山上,一側是枯枝,一側是綠葉,站在這兩重天地間奶奶依然干的帶勁,22年奶奶經歷過不少波折,但那份堅定的心卻從沒變過。

  傍晚的'山寂靜,也充滿著濃郁的綠色,潺潺的小溪順山坡流下,幽谷、清泉,誰也不曾想到,從沙石裸露的荒山到換來這樣的美景,奶奶用了整整22年。奶奶說,她要把以后的生命時光都放在這山上。

  山上風大,嫩枝隨風搖曳,但奶奶不怕,在她看來,有生命、有綠色就有希望。

家鄉的名人14

  自古以來,我的家鄉登封出了不少家喻戶曉的名人。如:有著淡泊名利的崇高節操的許由、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建造觀星臺的郭守敬等等。不過,我最了解的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吧!

  禹,他是我國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國土為九州。大禹姓姒,名文命,古涂山氏國人,因治水有功,后人稱他為大禹,也就是偉大的禹的意思。

  傳說大禹是黃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父子鯀、禹2人受命于堯、舜2帝,負責治水。大禹率領民眾,與洪水災害作斗爭。面對滔滔的洪水。鯀使用了堵的方法,但不幸失敗了。大禹汲取了鯀治水失敗的`教訓,對洪水進行了疏導,不再用以前堵的辦法。大禹治水13年,大公無私,置個人利益于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耗盡心血與體力,最終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這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身上那些治水精神都很值得我們去學習。他大公無私、克服重重困難、堅苦奮斗、以身作則。

家鄉的名人15

  我的家鄉陽泉有一位名人。她叫王錫聯,也是我的祖母。在經歷了22年艱難的饑荒之后,在經歷了鼠患和暴雨之后,一場大火燒毀了奶奶種植的所有樹木,但并沒有摧毀她。在關鍵時刻,政府也向奶奶伸出了援助之手。

  我的.阿姨和叔叔經常上山和我的奶奶一起去打棗,奶奶每天靠打棗和賣棗掙幾十美元生活。棗樹后面的斜坡上曾經有一棵大杏樹。大火過后,只剩下一棵樹了,但現在這片土地上有了新的幼苗。這是栗樹,也是奶奶最重要的地方。

  每個人都說水火無情,但奶奶在經歷了水火之后,感受到了更深的感情。20xx棵免費的栗子樹延續了奶奶種樹的愿望。藍天下,嫩栗樹從枯枝和土塊中伸出樹枝。今年,陽泉市郊區的林業隊把這個山頂作為陽泉市種植板栗樹的試點,給敢于思考、敢于嘗試的奶奶第一次機會。除此之外,鎮政府讓奶奶更容易進山種樹。

  在山上,一邊是枯枝,另一邊是綠葉。奶奶在這兩個世界仍然做得很好。奶奶在22年里經歷了許多波折,但她堅定的心從未改變。

  晚上,這座山依然是綠色的。潺潺的溪流沿著山坡、山谷和清澈的泉水流淌。沒人想到奶奶花了22年時間才從光禿禿的荒山變成如此美麗的風景。奶奶說她將在這座山上度過余生。

  山有風,樹枝在風中搖擺,但是奶奶并不害怕。在她看來,如果有生命和綠色,就有希望。

【家鄉的名人】相關文章:

家鄉的名人作文12-24

(精)家鄉的名人作文02-14

家鄉的名人作文(推薦)05-06

(必備)家鄉的名人作文04-24

【推薦】家鄉的名人作文12-25

家鄉的名人作文(必備)01-28

家鄉的名人作文(優)05-05

家鄉的名人作文[集合]04-19

家鄉的名人作文(推薦)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