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投桃報李的故事
投桃報李的故事1
“投桃報李”這個成語,出自《詩。大雅》中的《抑》,只不過是作為報答的東西更貴重,情意更深厚。
來而不往非禮也。這是我們這個禮儀之邦的'習慣和規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桃報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禮節,而是一種禮儀。禮物本身的價值已不重要,象征意義更加突出,以示兩心相許,兩情相悅。
《詩經·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報李”便成了成語,比喻相互贈答,禮尚往來。比較起來,《衛風·木瓜》這一篇雖然也有從“投之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琚(瑤、玖)”生發出的成語“投木報瓊”,但“投木報瓊”的使用頻率沒有“投桃報李”的高。
投桃報李的故事2
來而不往非禮也。這是我們這個禮儀之邦的習慣和規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桃報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禮節,而是一種禮儀。禮物本身的價值已不重要,象征意義更加突出,以示兩心相許,兩情相悅。
《詩經·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報李”便成了成語,比喻相互贈答,禮尚往來。比較起來,《衛風·木瓜》這一篇雖然也有從“投之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瑤(瑤、玖)”生發出的成語“投木報瓊”,但“投木報瓊”的`使用頻率卻根本沒法與“投桃報李”相提并論。
現代社會中常比喻走后門,找關系,以行賄的方式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周南·卷耳》又言:“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薄巴段乙阅咎,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是好也!薄缎l風·木瓜》。解釋成白話則是:他送我的是紅桃,我報他的是瓊瑤,瓊瑤哪能算報答,是求彼此永相好。這就是“投之以桃,報之瓊瑤”的成語原產地。膾炙人口的《邶風·靜女》則活脫脫寫出了一對無暇情人相約城隅的情形:“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投桃報李的故事3
從前,有個年輕人騎馬趕路,天時已晚,還沒尋著客店。他正著急,碰到一個老農。他在馬上喊:“喂,老頭兒,這兒有旅店嗎?還有多遠?”老農說了聲:“無禮!”。“五里?”他以為不遠,猛加幾鞭朝前跑去。他跑出幾十里也不見人煙,越想越不對頭。他猛然醒悟過來,撥轉馬頭又往回趕。
他見那老農還在路邊等候,急忙下馬,誠懇道歉:“老伯,請您原諒,我剛才太沒禮貌了。請您告訴我,哪兒有旅店?”老農笑了:“年輕人,知錯改錯就好,我也不該讓你白跑路。找旅店的路口你已經錯過了;如不嫌棄,今晚就到我家住吧!蹦贻p人滿心歡喜和感激。
故事雖簡單,但由此反應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相互交流;溝通而產生的。好與壞呢也就隨著相互之間的刺激與交流的變化而不同。但同這故事一樣:“投桃報李”似的真誠相交,都會有好的效應的。
投桃報李的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
投桃報李的故事4
詞目 投桃報李
發音 tóu táo bào lǐ
【出處】《詩經·大雅·抑》。
【釋義】投:投入,送給;報:回贈,得到。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子,我以李子回贈。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友誼深厚。暗含投入少、回贈多之意。
【歷史典故】
公元前771年,犬戎殺周幽王,衛武公帶兵勤王。周平王東遷之后,任命衛武公為周王朝的卿士。當時王室衰微,社會矛盾尖銳。衛武公就寫了一首詩來勸告周王朝的貴族們要修德、守禮。其中第八章說:“辟爾為德,俾臧俾嘉。淑慎爾止,不愆于儀。不僭不賊,鮮不為則。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币馑际钦f:修明您的德行,使之盡善盡美。好好審視您的儀態舉止,不失去威儀禮貌。沒有過失也沒有殘害,少有不為人所仿效的。有人贈我桃子,我回送他李子。后遂以“投桃報李”指禮尚往來,相互贈答。
【成長心語】
禮物是傳達感情的橋梁。禮物可表示送禮人特有的心意:或感謝、或祝賀、或尊重、或友情。人情往來中,最好的禮物是那些根據對方興趣愛好選擇的、富有價值而耐人尋味的禮品。所以,我們選擇的禮物必須能夠表達自己的心意,并使受禮者覺得禮物非同尋常,倍感珍貴,以達到增強情誼的目的'?鬃诱f:“不學禮,無以立!敝岸Y”之后,即懂得進退之道、處世之略,使你在人生奮斗的旅途上減少嚴重的傷害,得到較多的幫助,所以說,禮雖不大,用途不小。
【投桃報李的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的故事03-09
成長的故事04-11
陶罐的故事05-07
鉛筆的故事09-14
烏鴉的故事09-10
成長的故事08-10
塞翁失馬的故事12-19
推敲的故事12-20
好聽的故事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