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語》語文教學實錄
〈論語》語文教學實錄1
一、師生互動自我介紹(師生交流非常和諧)
師:你心中崇拜的偶像是誰?有喜歡周杰倫的嗎?(學生回應的很少了,老師竊喜)
生:貝多芬、莫扎特、朗朗(因為喜歡彈鋼琴)、奧巴馬(黑人總統)、孔子(師:好!你叫什么名字?)
師:我們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他們都是我們要學習的人,崇拜的人,今天我給你推薦一個名人——板書:孔子,他是全中國人的偶像,說說看,你認識他嗎?
生:學生介紹孔子孔丘名字的含義、傳說
師:知道他為什么叫孔丘?傳說他出生時頭頂凹下去,像小山坡。
生:老師說的不對,我在書上看到說:孔子的父親想生個兒子,所以到寺廟里拜神,后來在一座山上山洞里生的,所以叫孔丘。
師:老師喜歡跟我叫板的學生,你叫什么名字?很好,我們再一起好好學習,我補充一點,孔子還有一個哥哥,所以人稱仲尼。
(既是傳說,各有各說法,大師心胸開闊,讓學生自悟,不多辯解,高招!佩服)
二、談論孔子,聚焦人物
師:說說你了解到的孔子。他是什么家?
生:孔子他弟子有3000多人,最出名的有72人。
師:孔子,一生培養了3000多弟子,72位賢人,你可知道,他的第一號弟子是誰?(顏回)第二號是子琴;他為國家培養了許多的棟梁之才,是偉大的教育家,我們要崇拜他。
生:孔子還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師:孔子還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文化的核心文化是什么文化呢?是儒家文化。孔子是中國文化的奠基人。沒有孔子,就沒有我們今天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所以,我們要崇拜孔子。說得真好,還有嗎?
生:我還知道,孔子是個思想家,他是全球十大思想家之一。
師: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什么樣的人稱之為思想家呢?就是他產生出來的想法和思想能影響一個民族,影響全球的發展進程。他的思想影響著幾千年后人的行為。孫老師從報紙上看到,1988年,全球的諾貝爾獎獲得者75個人,在法國巴黎召開一次會議,研討進入21世紀后怎么讓我們全球人過得更好。最后他們發表了一個宣言,叫《巴黎宣言》:“世界進入21世紀,要讓全球的人過得更好。要到哪里尋找智慧呢?要到東方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尋找智慧。”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直到今天都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你還了解哪些?
生:我知道孔子寫了《論語》,他應該是作家。
師:不對,《論語》不是孔子寫的。《論語》這本書(手指電子屏幕)是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們整理出來的。把孔子生前和弟子們交流的語言記錄下來,記錄了孔子的`語言,也就記錄了他的思想,就記錄了他的文化。xxxx年,我到英國去考察,住在旅館里面,發現旅館床頭柜上有本厚厚的書,一看是《圣經》。問服務員,服務員說這本《圣經》是送給每一位住店的旅客的。西方人幾乎每個人都讀《圣經》。西方有《圣經》,我們中國有沒有自己的《圣經》呀?有!我告訴你們,《論語》就是中國的“圣經”。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定要讀我們自己的“圣經”。今天這堂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走近我們中國的“圣經”——《論語》。
三、走近《論語》,學習之道
教師介紹孔子的生活三歲喪父刻苦學習十九喪母但是孔子的志向沒有動搖過孔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學,好多人拜他為師,成立了第一個私人學院,孔子學院,當-當當,四方的學生在等待老師的開學典禮,但孔子只說了三句話:
師:學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師故事引導得非常好
1.一起大聲讀出來:學習三句話:
出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孔子說完就下臺走了,臺下的學生們有的一臉迷惑。有的在竊竊私語。
3.理解句子的意思指名學生回答
教師重復句子的意思學生再次朗讀三句
師:光理解師不行的,既然是思想家的話,我們就要好好品味、同桌討論,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出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理解:習、悅關鍵詞是:板:悅;2.討論:是悅還是苦?
師:子琴就想不通:他對顏回說:為什么溫習就快樂呢?老師布置了作業,周末還要復習,不是很苦嗎?
師:你們認為是悅還是苦呢?生:復習了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識。
師:這就是——溫故而知新
再指名回答再操練中得到快樂學生齊讀
理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師:現在亞運會正在進行,你們對這句話肯定理解的好,說說看,古代交通不便,為什么要“從遠方來”
亞洲的運動員為什么而來?(老師結合時事,很受學生歡迎)共同的理想、志向
為什么有朋友從遠方來就快樂呢?你要招待他,不亦煩乎?
板:樂煩
生:因為可以與遠方的人交流
師:近處的人就不能交流嗎
師:我們可以了解異國他鄉的文化、思想古代的時候交通不發達
師:這是什么樣的朋友生:志同道合
齊讀句子師:有朋友來了煩嗎指名學生回答師:交流能夠給你幫助師:為什么孔子不說悅,而說樂呢?
指名學生回答悅:發自內心樂:外在的快樂,心里高興,還要在臉上展現出來,熱情好客。
理解: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理解慍的意思:怨恨板書教師講解慍的含義
師:你很有才華,就是沒有人重用你,不讓你做班干部,你心里想什么
生:難過抱怨
師:這就是懷才不遇孔子要求我們不要抱怨——這就是真正的君子。為什么呢?
指名學生回答心胸別人又不了解你教師小結拓展:諸葛亮
齊讀第三句話讀好三句話,有感情朗讀。
師:孔子為什么在開學典禮上講這三句話呢?用意是什么?
學生回答生:做人,思想教育。學習教育
生:希望自己做一個真君子
師:看悅、樂、慍,說明孔子想讓弟子做什么人?(快樂的君子)
快樂地再讀一讀三句話分析三句話的特點指名回答(1)都是問句(2)商量的語氣師:這就是循循善誘(3)句式相同
師:孔子用自己最短的語言表達了最豐富的內容這就是名言。
學生再讀一讀
第二課時:
師:孔子學院的鐘聲又響起了,孔子學院開始了開學第一課的學習:只見:孔子在黑板寫了四個大字:
學習之道
學而不思……溫故而知新……敏而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我非生而知之者……
學生自讀課文中句子的意思。指名學生朗讀句子和意思
教師小結:學習有所——擇擇什么呢?
教師請三位學生上臺,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生說說自己要學習的對象
師:這就是虛懷若谷,謙虛——齊讀句子
師:你對哪一句話有想法呢,我要找找班級的思想家。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學習有溫
師:你有溫故的經歷嗎啊?指名學生回答
師:以后要好好溫故喲齊讀句子
理解: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教師小結——學有所問孔子要求向誰問?指名回答學生講不恥下問的故事
師:下問可不容易喲,向年齡小的人問可難為情喲。
理解:學而不思則罔……
教師小結——學有所思:板:思
師:為什么光思考不學習就危險呢?生:空想教師講:杞人憂天的故事
理解:我非生而知之者,……
理解意思小結:——學有所求
師:這求就是——
生:求索求真求思追求
師:為什么孔子好古,我們今天的人好今,為什么呢——
指名學生回答
師:為什么孔子好古呢?你們呢?(博古通今,引經據典,工具與人文的統一)
學生回答:我追求博古論今(師大贊:華師附小的學生了不起,老師們,我們在教著以后的大師名人啊,以后你會是很多人都偶像!)
教師小結句子的含義學生齊聲朗讀五句話
教師總結:當-當-當,歷史的鐘聲想起來了,孔子的人離我們遠去了,但他的思想、言論流傳到現在,孔子離我們不遠,他將歷經千年、萬年,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四、吟誦孔子的詩句
出示句子,播放歌曲師:讓我們都做孔子的粉絲。一起來聽聽孔子的話,一起跟著吟誦。
〈論語》語文教學實錄2
一、導入新課,激發文言興趣
師:蘇東坡曾說“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朱熹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是你我的良師益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們不僅要好讀書,而且要會讀書。古人關于讀書的名言名句或成語有很多。你在平時積累中知道哪些呢?
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師:一代詩圣的經驗之談。這句名言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生:要多讀才能寫出佳作。
師:這是語文學習的秘訣之一。
生: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朱熹
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師:這里為什么要讀“”而不讀“”呢?
生:因為這里的“見”是“顯現”的意思,所以讀“”。
師:看來你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好。還有嗎?
生:學而不厭。
師:這是一個成語。用現代漢語說,是什么意思呢?
生:學習不能滿足,要活到老,學到老。
師:哪種表達更精練?
生齊答:成語。
師:這個成語來源于何處?有誰知道?
生:《論語》,是孔子的一句話。
師:好,今天我們要閱讀的就是從這本書中選取的十則。不知大家意識到沒有,剛才大家所說的名句均是文言古詩,還有不少成語直接取典于古詩文或文言文中的格言警句。這些文言古詩和成語都具有文言文簡潔、典雅的特點。平時我們說話作文能運用成語或引用詩句可謂是一件快事。相信我們能學好古詩及成語就一定能學好文言文。那么如何學好文言文呢?
生:要多讀。
師:正如剛才所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習文言文,誦讀是最基本的方法。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韻味、讀出智慧。在讀中領悟文意、在讀中積累語匯、在讀中質疑思辨、在讀中陶冶情操。今天就讓我們走近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隨他一起探討有關學習方法、求知態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請對照注釋朗讀《〈論語〉十則》。
(點評:圍繞讀書,由學生所熟悉的成語及古詩詞導入,將學生的積累帶進課堂,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同時也由學生總結出了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二、初讀課文,走近作者作品
(生放聲朗讀)
師:大家讀后一定會發現,每一則都有一個“子曰”。誰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
生齊答:孔子說。
師: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子曰”呢?
生:因為《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用“子”是表示對老師的尊敬。
師:《論語》在我國歷史上影響很大,是封建時代人人必讀的書。請大家拿出我們預習時所做的“作家作品讀書卡”,全班交流,資源共享。
生:相傳宋朝名相趙普死后,人們在他收藏的書里發現只有半部《論語》,故世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我國乃至世界都是一位深有影響的人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其在人類文明史上的不朽貢獻,把他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生:孔子自幼聰明好學。他學識淵博,但從不自滿。有一次他周游列國時,在去晉國的路上,遇見一個七歲的孩子攔路,要他回答兩個問題才讓路。其一是:鵝的叫聲為什么大。孔子答道:鵝的脖子長,所以叫聲大。孩子說:青蛙的脖子很短,為什么叫聲也很大呢?孔子無言以對。他慚愧地對學生說,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師:這一個故事正好在我們今天要學到的格言中有一句類似的文言句,一會兒讀的時候請大家再來作答。
生:孔子因他的刻苦好學,終于成就了偉大的事業。兩千多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現在,人們都把到山東曲阜去看孔廟叫做“朝圣”。孔子的像身長6.4尺,號稱“長人”,給人感覺高大、莊嚴。
師:大家可以參看書上插圖。我感覺到的不僅是高大、莊嚴,我還看到了一位博大精深而又循循善誘的好老師形象。相傳孔子有門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稱為“賢人”,課文中提到的子路、子貢都在72賢人之列。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弟子們以父親之禮儀對待孔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間小屋,為孔子守墳6年。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創辦私學的先行者、第一位職業教師,得到子弟子們的衷心尊敬。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孔子的學生,如何?
(點評:用做“作家作品讀書卡”的形式促使學生自主地去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利用資料、資源共享,對于今天的信息時代不失為一種高效之舉。對《論語》及孔子的了解也為下面文言文的學習張本。)
三、讀準節奏,讀出文言韻味
1.師:好文不厭百回讀。請大家再讀課文,要求對照注釋讀準字音。
(生朗讀課文)
師:哪位同學來給大家朗讀一遍,看看你是否讀準了字音。
(一生范讀課文)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注意到了關鍵字的讀音,音咬得很準。
師:你很會傾聽。你剛才說的“關鍵字”是哪些字?
生:第一則中的“說”同“悅”,故讀“”;第五則中的“女”同“汝”,故讀
“”。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下面注釋有。
師:借助注釋讀準字音,好方法。這種用一個字來代替另一個字的文言現象叫做“通假”,大家只需了解即可。你能否再舉一例?
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中的“見”就是通“現”。
生:《童趣》中的“昂首觀之,項為之強”的“強”通“僵”。
(點評:根據學生的朗讀及評價歸納出了讀準字音的方法,對文言特殊現象的講解適可而止。)
師:好,大家不妨將剛才所說的這些關鍵字的讀音專門設置一個門類積累到你的讀書卡中去。剛才大家由一個例子聯想到其它,這種學習方法叫什么?
生:舉一反三。
師:你知道是誰提出的嗎?
生:孔子。
(點評:適時引導學生做讀書卡,并及時讓學生歸納學習方法,師生互動,體現了教學機智。)
2.師:好,注意了平時的課外積累。孔子在本文中也提出了許多的學習秘訣,請大家細讀課文。要求讀準節奏,讀出文言的韻味。讀準了節奏,文言文就讀懂了一大半。大家可以四人為一小組互讀互評,將不太理解的字詞找出,抄寫到你的“難句理解”類讀書卡上,然后小組討論。讀書時看誰搖頭晃腦搖得好。
(生搖頭晃腦地讀)
師:有沒有小組解答不了的問題提出全班討論?
生:前七則比較好懂,第八則的含義我們這一組不太明確。
師:哪一組的同學來幫他們解決?最好能“授之以漁”。
生: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剛毅,因為他肩負著偉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嗎?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理解這一句話并不難。這一則中有一個關鍵詞“弘毅”,可用換字辦法來解釋,即“剛毅”“強毅”;有的可用加字辦法來解釋,如“任(任務)重(重大)而道(路程)遠(遙遠)。
師:請大家在理解了句意的基礎上齊讀這一則,讀準節奏。
(生齊讀第八則。)
(點評:通過理解文意讀準節奏,行之有效。在讀中做“難句理解”讀書卡,學生之間互問互答,并由學生自己交流解難方法。時時處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3.師:會總結的人一定是會學習的人,由“學會”走向“會學”,好。文言文的理解其實還可采取“會意”的方法,讀懂大意即可。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這一則中還有兩個詞語被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漢語中,是哪兩個?
生:任重道遠、死而后已。
師:像這類成語在《論語》中還有很多。除了這兩個,你還知道哪些呢?
生:溫故知新、見賢思齊。
生:學而不厭、循序漸進。
師:看來你的閱讀面很廣。有的同學已將這些成語寫在了讀書卡上。《論語》中的成語非常豐富,大家下課之后可設置一個“《論語》與成語”專題進行摘抄積累,豐富自己的語言倉庫。其實除了成語,還有許多的格言警句,至今膾炙人口。下面請就你最喜歡的幾則當堂背誦。看誰背得最多最快。要求背出文言文的韻味來。
(點評:成語是古今漢語的橋梁。通過對成語的摘抄,既走進了文言文,又增強了現代語的積累。)
4.(生背讀)
生:我最喜歡第一則。(生背誦“學而”章)
師: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則呢?簡要說明理由。
生:所謂“學習”就是既要“學”(學道理)又要“習”(練習、溫習),告訴了我們學習方法。
師:好比游泳,先學游泳知識,再下水實踐。談學習方法的還有哪幾則呢?
生:“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師:關于學習態度的呢?
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師:我們回頭再來看看關于孔子被那個七歲孩子攔路的故事,孔子慚愧地對學生說,“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你聯想到了文中的哪一句話呢?
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生:我聯想到了“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師:兩位同學都讀得有節奏、有韻味,看來是真正理解了。不錯,這兩句講的都是隨時隨地要注意學習。那么由這一句話我們又可以聯想到哪些成語呢?
生:取長補短。
生:不恥下問。
師:其他幾則,是關于哪些方面的呢?有沒有你喜歡的'呢?
生:關于思想品德修養。我喜歡“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師:由這一句你聯想到了哪句古詩呢?
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師:剛才所背誦的這些格言警句,相信對每位同學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人方面都有不少的啟示。關于這些格言警句你打算如何摘抄呢?
生:進行分類:學習態度類、學習方法類、思想品德修養類。
(點評: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格言警句當堂背誦,背出韻味,既加深了對這些語句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習文言文的語感,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目標自然地得以實現。)
第二課時
四、讀后思辨,讀出個性化見解
師:在上一節課的自由背誦中每個人的喜好各不相同。因為每人的生活經歷不同,閱讀體驗自然也不可能相同。讀著你喜歡的語句,你是否讀出了一份智慧,讀出了一種個性呢?請大家再品讀這些語句,聯系你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見解。
(生再讀、背課文。)
生:我特別喜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為這句話道出了我的心聲。從小爸爸媽媽就逼著我學鋼琴,強迫我按照他們的意愿去做,我很苦惱。我真想把孔子的這句名言送給我的爸爸媽媽。
師:你與孔子的思想發生了碰撞,產生了共鳴,回去后別忘了與父母交流。與作者進行對話,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這種學習方法值得每位同學借鑒。閱讀就是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于這句話你還有不同看法嗎?
生:我不完全同意這位同學的觀點。孔子的這句話要結合上下文來理解。請注意文中一個“恕”字,本身包含了“相互體諒”之意。既是體諒,那么就要就事論事,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父母確實是為了你好,“己所不欲”,也可“施于人”。現在不理解,等長大以后你也許就會明白父母的苦心。
師:相互體諒、換位思考就可搭起一座理解之橋。俗話說得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閱讀就是要有自己的個性化見解。我在讀第二則“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感慨頗深。今天讀來也似諄諄教誨,如在耳畔,發人深思,耐人尋味。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生:古人很重視品德修養。曾子是每天多次自我反省,如果每天我們也能自我反省一次:今天的我是不是每件事都盡心盡力去做了呢?對朋友是不是講信用呢?老師講的是不是都復習了呢?我相信這樣便能使自己不斷提高。
師:正如竹──每前進都要作一個小結一樣。說到自省,《論語》書中多次談到這個問題,孔子要求弟子自覺地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鑒的地方,現在我們的學習評價中不是特別重視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嗎?除此之外,你還有什么新的啟示呢?
生:讀到這一句我聯想到了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即講信用。
師:“忠”“信”是儒家文化道德條目中重要的兩條,是立德之本。“忠”表現在盡心竭力去做事,“信”即對朋友講信用。這“忠”“信”二字在當今時代仍需倡導。要誠實不欺,敢說真話,說話算數,這也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石。大家能從中讀出如此多的感悟,這就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精神養料。
(點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聯系學生的自身實際及自我體驗再來品讀這些語句,進行思辨,就會“溫故而知新”,讀出更多個性化的理解來。這就是創造性閱讀。學生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在這里得到了充分地展現。)
五、激趣探究,綜合實踐活動
師:有人說,若中國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1988年初,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集會,發表了宣言,其中說:“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要從中國的孔子那里去尋找智慧。”從中國的孔子這里找智慧,就要從《論語》里面去找智慧。可也有人認為孔子的學說主張的是一種中庸思想,應該批判地吸收。比如陶淵明就對孔子很不以為然。陶淵明說孔子是“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這‘彌縫’二字,是把國情比為一堵有裂縫的墻,孔子的工作任務只是用水泥石灰把裂縫填滿,讓它的外表仍然是一堵完好的墻而已。
我在讀《論語》時,我的思緒就常常穿越時空走進孔子的那個時代,戰爭、疾病、欺凌、掠奪使世界陷入痛苦的呼喊中。正義在哪里?良知和道德在哪里?這時候孔子出現了,他不顧一切地奔走呼告他的神圣理想。應該說,游走于諸候之間是一種悲壯的舉措,也許正因為他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任重道遠精神,才與眾弟子無間隔地坐而論道,使那些學說成為中國數千年綿綿不絕的浩然正氣。我想,孔子這樣做時,一定沒有認為自己是什么圣人先師。他不過是一個童心未泯又熱愛藝術且善于思想的真誠人罷了。與其說喜歡孔子的學說,不如說更喜歡孔子這個人。孔子的真誠坦蕩,仍然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品質。那么你心中的孔子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請課后廣泛地搜集資料,了解他的身世、他的故事、他的主張、他的性格、他的為人等等方面,充分占有材料后寫一份讀書報告。
古詩文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走近它、熟讀它、背誦它。讓它植根于我們的心靈,伴我們成長。
(點評:師生同講同議,引出爭議的話題,留待學生在課外以更高的熱情更濃的興趣去讀《論語》、去讀孔子、去讀更多的文言文、去背更多的文言名句。)
【教學反思】
1.在教《論語》時,感覺好像在孩子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鋪開了一條通道,讓他們能穿越時空,去閱讀、去思考、去吸取,與兩千多年前的大師直接對話,了解并深刻地認識我們的祖先,繼承并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對學習文言文有興趣,愿意去讀,這兩節課就沒有白上。如果還能讓學生樂于去讀,那么課堂上所學的就不僅僅是《〈論語〉十則》了。
2.教文言文的目的不在于寫作,而在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增強學生的積累,提高語文素養,熏陶道德修養。什么是閱讀文言文的理想境界?我想不是將文言文譯成順暢的現代漢語,也不是對文言語句作細致的語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經過查工具書和注釋會意而后懂,在今后的學習或生活中也許會在他的腦海里突然蹦出那么幾句類似“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言語句來。多讀文言文,浸潤其中,涵詠體味,會使人無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3.如何學文言文,一個字:讀。相信文言文是讀懂的,決不是老師講懂的,更不是老師分析詞法句法而懂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漁”又不如“授之以漁場”(北師大肖川教授語)。在讀中進行朗讀指導,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做讀書卡積累語言的習慣、質疑探究學會思辨的習慣。一句話,由“學會”走向“會學”,由“要我學”走向“我要學”。
〈論語》語文教學實錄3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文言興趣
師:蘇東坡曾說“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朱熹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是你我的良師益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們不僅要好讀書,而且要會讀書。古人關于讀書的名言名句或成語有很多。你在平時積累中知道哪些呢?
生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師:一代詩圣的經驗之談。這句名言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生1:要多讀才能寫出佳作。
師:這是語文學習的秘訣之一。
生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朱熹
生3: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師:這里為什么要讀“”而不讀“”呢?
生3:因為這里的“見”是“顯現”的意思,所以讀“xiàn”。
師:看來你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好。還有嗎?
生4:學而不厭。
師:這是一個成語。用現代漢語說,是什么意思呢?
生4:學習不能滿足,要活到老,學到老。
師:哪種表達更精練?
生齊答:成語。
師:這個成語來源于何處?有誰知道?
生5:《論語》,是孔子的一句話。
師:好,今天我們要閱讀的就是從這本書中選取的十則。不知大家意識到沒有,剛才大家所說的名句均是文言古詩,還有不少成語直接取典于古詩文或文言文中的格言警句。這些文言古詩和成語都具有文言文簡潔、典雅的特點。平時我們說話作文能運用成語或引用詩句可謂是一件快事。相信我們能學好古詩及成語就一定能學好文言文。那么如何學好文言文呢?
生6:要多讀。
師:正如剛才所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習文言文,誦讀是最基本的方法。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韻味、讀出智慧。在讀中領悟文意、在讀中積累語匯、在讀中質疑思辨、在讀中陶冶情操。今天就讓我們走近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隨他一起探討有關學習方法、求知態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請對照注釋朗讀《〈論語〉十則》。
點評:圍繞讀書,由學生所熟悉的成語及古詩詞導入,將學生的積累帶進課堂,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同時也由學生總結出了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二、初讀課文,走近作者作品
(生放聲朗讀)
師:大家讀后一定會發現,每一則都有一個“子曰”。誰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
生齊答:孔子說。
師: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子曰”呢?
生1:因為《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用“子”是表示對老師的尊敬。
師:《論語》在我國歷史上影響很大,是封建時代人人必讀的書。請大家拿出我們預習時所做的“作家作品讀書卡”,全班交流,資源共享。
生2:相傳宋朝名相趙普死后,人們在他收藏的書里發現只有半部《論語》,故世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我國乃至世界都是一位深有影響的人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其在人類文明史上的不朽貢獻,把他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生3:孔子自幼聰明好學。他學識淵博,但從不自滿。有一次他周游列國時,在去晉國的路上,遇見一個七歲的孩子攔路,要他回答兩個問題才讓路。其一是:鵝的叫聲為什么大。孔子答道:鵝的脖子長,所以叫聲大。孩子說:青蛙的脖子很短,為什么叫聲也很大呢?孔子無言以對。他慚愧地對學生說,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師:這一個故事正好在我們今天要學到的格言中有一句類似的文言句,一會兒讀的時候請大家再來作答。
生4:孔子因他的刻苦好學,終于成就了偉大的事業。兩千多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現在,人們都把到山東曲阜去看孔廟叫做“朝圣”。孔子的像身長6.4尺,號稱“長人”,給人感覺高大、莊嚴。
師:大家可以參看書上插圖。我感覺到的不僅是高大、莊嚴,我還看到了一位博大精深而又循循善誘的好老師形象。相傳孔子有門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稱為“賢人”,課文中提到的子路、子貢都在72賢人之列。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弟子們以父親之禮儀對待孔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間小屋,為孔子守墳6年。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創辦私學的先行者、第一位職業教師,得到子弟子們的衷心尊敬。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孔子的學生,如何?
點評:用做“作家作品讀書卡”的形式促使學生自主地去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利用資料、資源共享,對于今天的信息時代不失為一種高效之舉。對《論語》及孔子的了解也為下面文言文的學習張本。
三、讀準節奏,讀出文言韻味
1、師:好文不厭百回讀。請大家再讀課文,要求對照注釋讀準字音。
(生朗讀課文)
師:哪位同學來給大家朗讀一遍,看看你是否讀準了字音。
(一生范讀課文)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1:他注意到了關鍵字的讀音,音咬得很準。
師:你很會傾聽。你剛才說的“關鍵字”是哪些字?
生1:第一則中的“說”同“悅”,故讀“”;第五則中的“女”同“汝”,故讀“rǔ”。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1:下面注釋有。
師:借助注釋讀準字音,好方法。這種用一個字來代替另一個字的文言現象叫做“通假”,大家只需了解即可。你能否再舉一例?
生2:“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中的“見”就是通“現”。
生3:《童趣》中的“昂首觀之,項為之強”的“強”通“僵”。
點評:根據學生的朗讀及評價歸納出了讀準字音的方法,對文言特殊現象的講解適可而止。
師:好,大家不妨將剛才所說的這些關鍵字的讀音專門設置一個門類積累到你的讀書卡中去。剛才大家由一個例子聯想到其它,這種學習方法叫什么?
生4:舉一反三。
師:你知道是誰提出的嗎?
生4:孔子。
點評:適時引導學生做讀書卡,并及時讓學生歸納學習方法,師生互動,體現了教學機智。
2、師:好,注意了平時的課外積累。孔子在本文中也提出了許多的學習秘訣,請大家細讀課文。要求讀準節奏,讀出文言的韻味。讀準了節奏,文言文就讀懂了一大半。大家可以四人為一小組互讀互評,將不太理解的字詞找出,抄寫到你的“難句理解”類讀書卡上,然后小組討論。讀書時看誰搖頭晃腦搖得好。
(生搖頭晃腦地讀)
師:有沒有小組解答不了的問題提出全班討論?
生5:前七則比較好懂,第八則的含義我們這一組不太明確。
師:哪一組的同學來幫他們解決?最好能“授之以漁”。
生6: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剛毅,因為他肩負著偉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嗎?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理解這一句話并不難。這一則中有一個關鍵詞“弘毅”,可用換字辦法來解釋,即“剛毅”“強毅”;有的可用加字辦法來解釋,如“任(任務)重(重大)而道(路程)遠(遙遠)。
師:請大家在理解了句意的基礎上齊讀這一則,讀準節奏。
(生齊讀第八則。)
點評:通過理解文意讀準節奏,行之有效。在讀中做“難句理解”讀書卡,學生之間互問互答,并由學生自己交流解難方法。時時處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3、師:會總結的人一定是會學習的人,由“學會”走向“會學”,好。文言文的'理解其實還可采取“會意”的方法,讀懂大意即可。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這一則中還有兩個詞語被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漢語中,是哪兩個?
生7:任重道遠、死而后已。
師:像這類成語在《論語》中還有很多。除了這兩個,你還知道哪些呢?
生8:溫故知新、見賢思齊。
生9:學而不厭、循序漸進。
師:看來你的閱讀面很廣。有的同學已將這些成語寫在了讀書卡上。《論語》中的成語非常豐富,大家下課之后可設置一個“《論語》與成語”專題進行摘抄積累,豐富自己的語言倉庫。其實除了成語,還有許多的格言警句,至今膾炙人口。下面請就你最喜歡的幾則當堂背誦。看誰背得最多最快。要求背出文言文的韻味來。
點評:成語是古今漢語的橋梁。通過對成語的摘抄,既走進了文言文,又增強了現代語的積累。
4、(生背讀)
生10:我最喜歡第一則。(生背誦“學而”章)
師: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則呢?簡要說明理由。
生10:所謂“學習”就是既要“學”(學道理)又要“習”(練習、溫習),告訴了我們學習方法。
師:好比游泳,先學游泳知識,再下水實踐。談學習方法的還有哪幾則呢?
生11:“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師:關于學習態度的呢?
生1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師:我們回頭再來看看關于孔子被那個七歲孩子攔路的故事,孔子慚愧地對學生說,“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你聯想到了文中的哪一句話呢?
生1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生14:我聯想到了“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師:兩位同學都讀得有節奏、有韻味,看來是真正理解了。不錯,這兩句講的都是隨時隨地要注意學習。那么由這一句話我們又可以聯想到哪些成語呢?
生15:取長補短。
生16:不恥下問。
師:其他幾則,是關于哪些方面的呢?有沒有你喜歡的呢?
生17:關于思想品德修養。我喜歡“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師:由這一句你聯想到了哪句古詩呢?
生18:“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師:剛才所背誦的這些格言警句,相信對每位同學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人方面都有不少的啟示。關于這些格言警句你打算如何摘抄呢?
生19:進行分類:學習態度類、學習方法類、思想品德修養類。
點評: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格言警句當堂背誦,背出韻味,既加深了對這些語句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習文言文的語感,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目標自然地得以實現。
【〈論語》語文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論語》教學實錄03-13
《論語》教學實錄4篇(優選)03-13
語文《鳥的天堂》教學實錄03-11
語文課堂的教學實錄03-13
《犟龜》語文教學實錄03-13
《李時珍夜宿古寺》語文教學實錄03-12
竇桂梅語文教學實錄——《秋天的懷念》03-13
《李時珍夜宿古寺》語文教學實錄[精選]03-13
語文課文給予樹教學實錄03-13
《珍珠鳥》語文教學實錄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