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題研究的方法【優選】
課題研究的方法1
1、加強教師相關理論培訓,促教師理論水平提升。
首先,對教師進行師德培訓,提高教師的師德素養;其次,組織教師進行相關理論的學習,了解幼兒德育教育的相關知識,明確我園開展德育課題的背景及目的,提升我園教師的理論水平。
2、確定子課題進行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
召開課題研討會,針對課題研究內容進行討論,最后確定了小中大班研究的內容:
小班:《幼兒社會行為規范的研究》
主要內容有:熱愛祖國,尊敬國旗,升國旗時立正行注目禮;尊敬長輩,愛父母,愛老師,關心他人;禮貌待人,能使用禮貌用語,傾聽別人講話,公共場所不大聲喊叫;愛集體,愛同伴,遵守集體規則,和同伴友好相處,樂意幫助有困難的同伴,為集體做好事;愛護公物,不攀摘花草書木,不涂畫墻壁,不損壞公共設施。
中班:《幼兒人際交往技能和能力的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是讓中班幼兒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逐漸熟悉、認識周圍的。人與事,了解別人,學會處理與小朋友、教師、父母和其他人的關系等。
大班:《幼兒個性品質的研究》
主要內容有:主動性、自信心、獨立性,誠實、勇敢、堅強意志的'培養等。另外,還要適當增添和補充一些適合21世紀人才要求的德育內容:如:培養幼兒的科學精神、環境意識、人道主義、全球意識、和平與發展的意識、法律和道德、合作意識等。同時,開放意識、競爭意識、主體意識以及無私奉獻精神和艱苦奮斗的教育乃至社會責任感、受挫折能力教育、心理承受能力教育,也應成為本次課題研究不可或缺的內容。
3、向幼兒園家長發放問卷調查并進行分析
20xx年3月我園課題負責人王娟設計了家長問卷調查表,并于本月向全園家長發放了問卷調查表,4月,有何淑霞老師通過收集整理完成了一份家長問卷調查分析報告,為下一步課題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利依據。
4、召開課題論證會,明確課題組成員職責,開展工作。
在課題開題前期,課題負責人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課題開題報告,按照開題報告中的安排,明確了分工,責任到人。4月23日,我園舉行了課題開題論證會,保證了課題順利實施。
課題研究的方法2
一、課題研究方法
1、參考文獻法:即查閱相關的資料,認真系統的學習有關的理論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學習相關研究材料,進行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研究方案,指導課題研究;
2、調查分析法:通過調查,分析了解學生英語詞匯聽說讀寫能力的現狀,為課題研究進行更直接有效的指導;
3、行動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思考、研究、提高:
(1)通過各種不同的有效的`學習英語詞匯的方法,幫助學生正確掌握單詞;
(2)通過調查,對兩個班級學生就詞匯使用及記憶等方面進行對比,尋求有效的詞匯教學方法;
(3)通過課題研究提高學生學習及掌握英語詞匯的興趣和能力。
4、個案研究法:圍繞典型對個人開展研究,以尋求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方法;
5、對比測試法:在課題開始和結束時,分別對本冊教材中的四會單詞進行檢測,對比成績的變化。以本校六年制四年級兩個班為實驗班,研究過程在教學常態下進行。
6、經驗總結法:重視資料積累,對研究活動中取得的經驗、體會及時進行總結歸納,形成研究的規律及方法。
二、課題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收集相關資料,學習有關理論文獻,尋找理論依據,明確實驗目標,提煉先進理論經驗,制定論證課題研究方案和具體實施設計,申報課題。
2、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9月)
(1)根據研究內容制定實施計劃,組織實施。
(2)進行理論學習,構建基本操作模式,深化課題涉及的相關評價指標與實施方法。
(3)組織課題研究,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進行階段成果匯報,將研究成果逐步推廣,加大實驗論證力度。
3、總結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整理有關研究的過程性資料,分析各種數據。
(2)匯集各種實驗材料,歸納總結研究成果。
(3)撰寫實驗結題報告,接受課題鑒定組的評估鑒定。
三、研究成果的形式
1、讀書筆記,發表在課題博客中;
2、課例分析,發表在課題博客中;
3、寫作論文,已上交學校、教研室。
論文題目:《運用多媒體,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運用歌謠掌握英語詞匯》等
4、結題報告。
四、研究與實踐過程
(一)調查研究
20xx年3月到4月期間,主要用調查法,訪談法及測試法對學生情況進行了全方面的細致了解。
(二)發現問題
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在詞匯的學習上都存在問題,歸納一下主要表現在心理方面、詞匯方面、方法問題幾個方面。
(三)解決問題
針對存在的問題,從多方面入手探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英語詞匯的運用能力的途徑,探索怎樣轉變學生詞匯學習思路,調整英語詞匯教學內容,并努力創新詞匯教學方法。
五、取得的成效
1、深入了解詞匯學習現狀,因材施教;
2、激活學生詞匯學習興趣;
3、克服了學生對詞匯學習的心理障礙;
4、學生考試成績顯著提高;
5、學生的詞匯量增多,單詞書寫、應用能力增強;
6、總結了多種認讀和記憶單詞的方法和單詞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要注意不同學生的差異性,學生運用單詞說句子的能力較差,特別是閱讀能力有待提高。要想靈活運用單詞,還要多給學生創設詞匯運用的場景,真正發揮英語詞匯的作用。
課題研究的方法3
一、研究的內容與目標
本人在本學期的研究內容和目標主要有:
一是參加各種培訓、學習、研究活動,通過資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自身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及創造性運用農遠工程資源的能力,二是深化“模式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將農遠工程資源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機整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收集并處理信息的能力等,努力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并依托農遠工程資源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三是進一步完善與之相適應的課堂評估、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學校評估等評估機制,促進教師素質、學生能力等提高。
二、研究的途徑與措施
1、加強學習,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注重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培訓教師,也提高自己。以課題研究與校本教研的緊密結合為突破口,邀請專家到校講學,并有計劃地外派教師學習,堅持專家引領和骨干引領,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自己和本校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專業能力。注重理論學習,促使課題研究與課改密切結合,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
(1)參與、組織人員學習信息技術和遠程教育等理論,學習并掌握遠程教育的有關基礎知識和技能要求,為資源運用提供有力的前提保障。
(2)參與、組織教師學習素質教育理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課程改革文件,端正教育思想,牢固樹立“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牢固確立“以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教師專業化發展、學校可持續發展”為本的工作思想,切實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3)參與、組織參研人員學習教育科研理論,增強教育教學研究者的意識,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提高參研人員的研究能力。
2、充分發揮子課題成員的作用。努力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帶動本組教師深入開展研究工作。
3、注重研究成果的推廣和運用。將課題的研究成果有機地整合于教學中,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并把好的方法和優質的資源向西徐、分部推廣。
4、課題研究與校本教研、送教下村等活動緊密結合。深化課題研究的內涵,豐富其形式,以點帶面,不斷提高教師的素質。上學期我校利用課題研究為依托,連續兩周安排10位教師到西徐小學開展農遠實驗課,和實驗成果推廣課,本學期,我校將繼續開展此項活動,并爭取向分部推廣。
5、堅持開展廣泛的交流與合作,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認真組織階段研究工作及成果匯報會,本期開展一次優秀研究成果(包括經驗總結、課例、個案、論文、調查報告或研究報告等)的評選活動,為廣大參研教師提供展示與交流的平臺。
6、注重調查研究,堅持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運用,在運用中提高。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善于調研,及時分析研究對象,并結合班情實際,以研促教,為我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務。
九月份:
(1)研討交流有關課題方面的問題。
(2)制定、修改、并學習課題組子課題計劃。
(3)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十月份:
(1)參與課題組聽課、評課活動。
(2)迎接“四縣市”課題互評和交流活動。
(3)在實踐中探索運用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方法。將一人兩節課教學設計、說課稿、教學反思、評課內容整理好,并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十一月份:
(1)及時上傳研究課案例、評課記錄。
(2)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
(3)加強理論學習的方式、時數,積極參加聽課活動。
(4)撰寫經驗文章,教育敘事,編寫教學設計。
十二月份:
(1) 認真上好教研課,積極制作課件,并應用于教育教學中。
(2) 爭取寫出質量較高的論文
元月份:
1、做好研究過程中的各種資料的收集工作,整理并展示相關資料。
2、對本學期的研究進行總結。
3、總結、收集、整理模式一課題組材料。
課題研究的方法4
段研究以來,我校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研討交流,整體的教學理念得到了提升,教學思路更加清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學習愿望空前高漲,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研究目的。現就第二階段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不斷深入理解課題,強化課題的研討交流與踐行
學期初,課題組將課題研究列入計劃中,把課題研究作為教師業務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之一,使教師進一步樹立新理念,感悟新課程,將新的教學觀有效地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積極穩步推進教育教學工作。在課題研究氛圍感染下,各學段的教師以課題組的研討重點為基本方向,積極開展教學探索課。通過聽課、評課、學習、講座等活動,不斷拓展了教師教學的方法和途徑,使廣大教師在研討與交流中,及時總結經驗,把好的經驗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促使了課程標準、教材運用、課題研究有效融為一體,同步進行,相得益彰,取得成效最大化,也符合“實踐——理論——實踐”的認知規律。
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了寶貴的經驗
1、營造生活氛圍,引領學生快樂交流。
隨著課題研討的不斷深入,各學段教師逐漸自覺地把課題與本人特
長、班級實際、和新課程標準聯系起來,使課題成為優化教學結構、改進
教學方法的有效載體,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極大地豐富了課題研討的內涵。
我校課題組成員通過認真研究,極力從營造富有情趣的生活化的教學氛圍入手,在樸實自然的“生活氛圍”中,引領學生放松情緒,快樂交流,使寫作指導課充滿情趣,從而開啟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激發他們的靈感,使孩子們愛學習,寫出好作品。
2、拋磚引玉,打開學生思路。
贊可夫說過:“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中,才能產生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而這些氣氛必須靠老師來營造,情緒必須靠老師來喚起。怎樣喚起呢?離不開作為基礎的生活。老師必須用生活素材,通過對它們的描摹與渲染,拋磚引玉,打開孩子們的思路,喚醒他們對自己相關生活的回憶,產生情感共鳴,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表達欲望。這種強烈的表達欲望會促使學生對自己生活的理解,會產生一種強大的內驅力,使學生產生極大的興奮,使他們把生活與表達方式聯系在一起,產生很強的創造力,從而更好地表達真情。
三、大膽嘗試,積極實踐
《“少教多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在我校開展以來,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教師的作文指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師們敢于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積極實踐以發展學生自主作文為重點的作文指導課。特別是在探索以生為本的新教法上,課題組的教師共同探討,認真實踐,并以街道性公開課的形式,由潘若霞老師上了一節發展學生自主
寫作能力的寫作指導課,贏得了聽課者的一致好評,學生們也從中感受到了寫作的快樂,相互激勵,形成濃郁的表達、寫作熱潮。
四、撰寫課題研究論文,豐富課題研究成果
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與同行們交流課題的研究成果,分享研究經驗,推動研究工作向縱深發展,豐實課題研究成果,我們課題組的老師把工作中的經驗進行總結,寫成了論文與案例,并積極在各種教研活動中進行交流。其中,王少蘭校長根據潘若霞習作指導課撰寫的案例《打開樂說話匣 激發寫作潛能》,從激發學生的心理需求,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內在寫作潛力,激發富有個性,充滿真情實感表達方式的作文指導理念入手,對回歸生活的自主寫作指導模式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成為了課題研究的一大亮點。
課題研究的方法5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現代遠程教育設備的作用和資源優勢,為了進一步提高學校農遠衛星接收室、光盤播放教室的利用率,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讓我校師生能更加充分享受到更好、更優的教育,使我校的教育、教學成績有更大的提高。通過《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教學方法的研究》這個課題的研究與實驗,總結并形成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網絡資源的教學應用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探索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自己在光盤教學環境下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方法,利用隨機出現的音、視頻資源,創設教學環境,開展有效學習。
主要有三個方面:
1、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
2、探索遠程教育資源應用的教學方法。即“五型”(1、“光盤教學—教師輔導”型:以光盤教學為主,教師參照光盤的組織形式,組織學生模仿學習、對教學知識提煉概括;2、“教師上課—光盤輔助”型:以教師教學為主,用光盤中有效的資源和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學習; 3、“提供樣板—示范引導”型:以教學光盤中的學生為榜樣,引導學生進行學習;4、“課堂直播—同步教學”型:直接播放教學光盤,學生進行同步學習; 5、“轉換資源—自主創新”型:對教學光盤中的有效資源進行重構,用于教師開展具有個人風格的教學。)
3、遠程教育資源與新課程改革的有機整合。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本學期在上學期的基礎上,更好、更深的挖掘“四法”并力爭在上學期的基礎上有所突破。
四、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擬寫《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子課題研究計劃。
2、學習、修訂模式一課題組計劃。
3、撰寫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4、豐富博客內容,同組教師相互學習交流。
5、認真準備課題實驗課。
十月份:
1、開展“四縣市”課題互評交流活動,利用這次活動的契機,扎實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2、加強理論學習,認真鉆研有關“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三種模式的教學方法”的理論知識。
3、積極參與課題組的聽課、評課活動。
4、豐富博客內容。
十一月份:
1、做好課題組的學習交流活動。
2、認真閱讀課題組上課教師的研討課教案和說課稿,及時反思總結。
3、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說課稿、評課內容等,并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4、整理參加課題理論學習的筆記,總結各項課題活動情況,寫出心得體會上傳個人博客及上傳學校網站。
十二月份:
1、做好課題組的學習交流活動。
2、積極參與課題組的聽課、評課活動。
3、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說課稿、評課內容等,并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元月份:
1、總結本學期課題研究的收獲與體會
2、撰寫個人課題小結,并參加校課題小結交流。
3、撰寫課題組子課題小結。
4、撰寫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5、組織整理各類資料入盒。
1
課題研究的方法6
20xx年初在園領導的.積極鼓勵和參與下,我園申報的自治區“十二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新時期幼兒園德育教育內容和方法的研究》獲得批準立項,4月23日課題正式開題,現在課題已實施半年多,課題組成員在課題實施過程中不斷探索德育教育新方法,不斷總結反思實施過程中的經驗與不足,到目前,已初見成效,現將階段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課題研究的方法7
一.課題界定及理論依據
課題界定:
“小學美術課堂”這里指的是按教學常規要求進行的美術課堂教學,即在以40分鐘為一節課的單位時間里,以班級為單位在教室里進行的教學活動方式。要求在一節課內要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這種教學形式的特點是地點固定、時間固定、學生集中、內容集中、目標性強、環節緊湊。一節真正意義上的美術課不能照本宣科,還必須根據本地學情、教學設備、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地備課、準備教具、制定教學方法和采用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最終目的教學實踐活動。
“學生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動化行為傾向。
“策略”就是為了實現某一個目標,首先預先根據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的若干對應的方案,并且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根據形勢的發展和變化來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據形勢的發展和變化來選擇相應的方案,最終實現目標。
理論依據:
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獲取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有國內外相關資料表明:學習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信心、意志、習慣、興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關,其中學習習慣占有重要的位置。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過:“播下一個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可見習慣有一種多么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為了盡快改變小學美術課堂上學生學習習慣不良的現狀,尋求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途徑與方法,探討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課堂養成教育進行研究。
二.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選題背景:
周玉仁教授曾說過“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老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老師決不暗示”,注重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模式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和內容標準之一,而要能有效的實施這種教學模式,必須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具有了這一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去主動的學習,才能探究出問題的原因,教師才能真正做到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才能使課堂教學立于不敗之地。同時,對小學生來說,除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外,很重要的是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和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小學生課堂學習習慣的培養應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讓小學生帶著問題,帶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維進入課堂對于學生有著重要的作用。
研究意義:
在美術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這樣一種非常嚴重的不良課堂狀態:學生工具準備不夠充分,在學習中積極性不夠高;學生的參與率低,缺乏足夠的思考空間。這種現狀的出現歸根結底是我們沒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的好習慣。俗話說:“好習慣終身受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礎,也是人素質高低的體現。對小學生來說,他們年齡小,知識少,行為習慣正處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變性強。
由此可見,如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美術課堂習慣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于是我決定,就以此為我課題研究的主題,探討小學生美術課堂養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三.課題研究目標及內容
研究目標: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課堂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構建“主動——探究”式教學模式,本教學模式的研究,從微觀領域著實于研究教學策略。旨在探究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突出體現對人的教育,通過審美教育,藝術實踐,藝術體驗,以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以及獨特的個性品質。在交流中架起連接師生情感、傳承美術文化和審美思想的橋梁,共同探索未知的領域。在愉悅體會成功的情感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在實踐中形成的并依據一定的教育理論構建的教學模式。
(1)掌握小學生學習美術過程中的學習習慣養成狀況。
(2)探討小學美術教學中養成課堂學習習慣的途徑和方法。
(3)構建“主動——探究”的教學模式。
主要內容:
(1)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課堂學習習慣養成的現狀調查,利用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調查學生課堂學習習慣差的原因,為分析形成原因奠定基礎。
(2)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的原因調查與分析。從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的角度分析小學生不喜歡美術教學活動的原因,同時也要從教師教學方面尋找原因,并進行認真分析。
(3)制定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主動——探究”模式并付諸實踐。
(4)小學生喜歡美術活動的個案研究。
四.課題研究過程及方法
研究過程:
(1)利用“課前預習”,培養學生搜集學習材料的好習慣。課前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搜集有關材料。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做好了課前的充分準備,為課中練習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同時也讓學生養成了帶學習工具的良好習慣,他們逐漸體會了動手操作的快樂。
(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學會聽課,并利用有效地教學手段適時檢查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情況,學生課中認真傾聽的習慣才能慢慢得到培養。
(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思想上產生不同的認識,想法,見解,教師必須提供有效的時間和空間,激活課堂。
(4)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學會在合作中張揚自己,接受別人,只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不斷交流,融會貫通,課堂教學內容才能得到不斷地深化和升華。
(5)借鑒別人的做法:建立教師、學生、家長相結合的評價聯系卡。
研究方法:
該課題目的是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研究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生求知欲,學生養成課堂學習的習慣。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利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去激發學生求知欲,使其成為每個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求對學生今后的繼續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1)案例研究法。通過學生主動學習與美術學科教學整合案例研究,有針對性的積累實踐經驗。特別是研究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問題。
(2)行動研究法。在學習、教育、教學、教研方面不斷實踐,通過上教研課、主動聽別人的課、評課、編寫導學案、撰寫教學反思、參與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個案分析等途徑來研究。
(3)經驗總結法。不斷挖掘與課題有關的相關要素,及時總結體會和經驗。
(4)文獻資料法。查閱相關資料,參考相關成果,進行綜合分析,尋求理論與實踐創新。
五.課題研究的實施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xx年12月——xx年2月)進行相關理論的學習,制定課題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xx年3月——xx年4月)嚴格按照課題的實施計劃方案實施本課題的研究。采取閱讀學習、聽課研討、實踐反思等達到良好行為習慣的基本養成。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xx年5月——xx年6月)整理和分析各種研究資料,匯總研究成果,撰寫研究論文;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申請結題。
六.預期結果
1.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經驗的提升及自身的成長。
2.促進學生美術技能、理論學習、動手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3.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全面發展。
4.形成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主動——探究”模式理論體系。
5.撰寫結題報告。
6.撰寫一篇《美術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論文。
課題研究的方法8
《高中生多元文化價值觀培養的方法研究》于20xx年10月向自治區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申報,并在20xx年3月獲得正式立項的自治區科研課題。該課題自申報以來,課題組已經開始了初步的研究和準備工作。現向自治區教育科學規劃辦上報我們的實施方案,并請主管部門給予我們必要的指導建議。
一、本課題的研究現狀
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性凸顯,,促進多種文化的相互理解與相互受益,能消彌相互的猜疑與誤解,從而有利于國際和平。
國外針對中學生的多元文化教育由來已久,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移民國家在中學開設多元文化課程對學生進行了多元文化價值觀的培養,日本、韓國、新加坡也進行了相應的課程改革
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有極少數學校開展了相關研究,如《高中學生文化判斷力培養的研究》。本課題就目前所知尚屬國內空白,我們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為我國高中生培養多元文化價值觀提供一種實踐方法。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世界三大宗教介紹的校本課開發。
2、發達國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以色列介紹的.校本課開發。
3、內蒙古三少民族——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介紹的校本課開發。
4、網絡優質教學信息資源的發掘與探索。
5、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網絡備課,制作課件并進行實際教學。
假設校本課的授課和高中生多元文化價值觀培養正相關,通過制作量表(調查問卷)的形式檢驗并分析結果。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與思路
目標:通過對高中生多元文化價值觀培養的方法研究,尋找一種有效的辦法,為高中學校實施多元文化教育探索出一條新路。
思路:
1、在備課方面,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搜集各種相關資料,制作課件,撰寫教案。
2、在授課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注重圖文并茂、聲像結合。
3、注重隨時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及時調整教學。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課題研究采取實驗研究法。在學校選取三個班級作為實驗班,按照課題的設計開設校本課,同時另選兩個班級作為對比班。調查研究法作為輔助方法,在實驗結束后,制作調查問卷分別對實驗班和對比班進行調查,然后分析高中生的價值觀取向變化,得出實驗結論。
在這完成以上過程后,逐步整理研究報告,并最終形成課題結論。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1、初步的搜集資料,對多元文化價值觀的認識。
2、準備教案,制作課件。
3、展開有針對性的、為期一年左右的教學實踐。
4、制作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分析,得出研究結論。
5、校本課教材的編寫與出版(校內)。
6、課題論文(調查報告)的撰寫和課題驗收的申請和準備工作。
六、課題研究的成果表述形式
課題論文和校本課教材
七、經費預算
硬件購置5000元指在學校現有硬件配置以外的專項硬件升級
參觀學習3000元包括往返交通費,會議費等
論文出版500元指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相關論文的版面費
資料費500元包括科研資料的建檔、存檔,專業書籍的購置
微機耗材500元包括計算機存儲、打印、刻錄等方面的耗材
八、研究保障機制與相關制度
學校專門設置教科研室,由專門的管理人員。學校有課題管理制度和課題獎勵制度。學校是自治區科研基地,并被評為“十五”期間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課題研究的方法9
通過微課題研究工作資料的準備,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讓我困惑過、無措過、苦惱過,同樣也欣喜過、收獲過。在研究的初步階段也得到了語文組同事們的幫助和指導。使我和我的學生得到很多。
一、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論素質,努力尋找研究的突破口。
作為微課題研究的實施者,必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于是我在已有的理論基礎上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展開研究,閱讀大量相關教育教學的案例,積極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和科學理論,使研究有效和有質。從一開始我就下定決心,堅持進行理論學習,不定期通過圖書館借閱、網上查閱、專業書籍的購買,收集了大量與所研究內容相關的資料,開拓視野。
二、積極做好課題的研究準備工作
我堅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隨著資料的準備,課題的立項,課堂效果的總結,腳踏實地學習研究。通過閱讀學習,教學實踐,力求做到:1、緊扣課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導入的實效性,充分準備課題研究的資料。2、通過資料的大量準備,結合日常教學,構建合理的'課題研究體系。3、設計準備階段的調查問卷,力求為課題服務。
另外,在課題的研究準備階段,我還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對日常教學導入方法的改變,從學生的眼神中看出課堂導入的重要性,讓我明白學生求知和課堂導入密不可分。
三、及時總結經驗,改進不足
我在前期準備階段中,總結在教學實踐中的不足。由于課堂導入方法的不確定性,課堂內容的不一致性,總結自己,找資料找方法,提高導入效率。讓課題研究成果更具有價值,更有意義,及時的改進和總結,為課題準備成長自己,再接再厲。
通過準備階段的學習,我會堅持自己的課題,用心研究,用心準備,力求完美的完成自己的課題,也是自身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課題研究的方法10
1、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隨時隨地進行教育。要求教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從常規入手,使道德教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針對幼兒接觸過的各種事情隨時隨地進行教育。
2、通過各種感官進行德育滲透教育。讓孩子通過閱讀圖書、聽故事、看動畫片等輔助手段及時進行德育滲透教育,幫助幼兒分清正確與錯誤,正確處理人際關系。
3、幼兒園環境創設是培養孩子道德情操、道德認識的重要手段。教師要積極發動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收集圖片、資料布置環境,來誘發和改變幼兒的'行為。
4、做好家庭、幼兒園、社區之間的相互聯系,做到一致性。我們要通過幼兒園網站、家長會、家園聯系冊等及時傳遞信息,相互溝通。
通過半年多的實施,我們及時總結經驗,發現不足,調整策略,為今后更好的開展課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課題研究的方法11
一、研究的背景:
進入二十一世紀,信息化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傳統封閉的教育教學模式收到巨大沖擊。現在,我校全面實施教育部“農村小學遠程教育工程項目”,學校已建成衛星地面接受系統,擁有了多功能教室和計算機教室。教師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課題組成員能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熟練的pwoerpoint使用制作課件,有一名英特爾未來教育主講教師,部分教師承擔過市級課題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礎。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提出《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實驗課題,目的在于發揮“天網、地網”資源的優勢,探索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驗,總結并形成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驗,推進校本研訓,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三、研究內容:
1、教學方面:在計算機教室和遠程教育資源環境下,以“一人兩節課”為載體,開展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探索出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
2、教師方面:全面提高教師在網絡條件下信息收集、分析、整合、應用的能力,合理應用遠程教育資源,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3、學生方面:逐步適應開放的教學環境,調整學習方法,掌握信息化環境下各類學科信息的獲取、處理及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
四、課題研究的重點:
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設施,立足遠程教育資源,開展不同層次的教育實踐活動,探索出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
五、研究方法:
采用行動研究法、調查研究法、經驗總結法、個案分析法,以實際應用為出發點,探索規律,分析課題研究過程,展開課題研究。
六、研究過程(研究周期和步驟)
研究過程大致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醞釀準備階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構思、規劃、制訂出本子課題研究的總體方案及各階段的實施要點,組織參與本子課題研究的教師加強相關理論的學習,學習子課題研究方案,明確本研究的意義及做法。擬定課題研究計劃。課題組成員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子課題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
1、召開課題研究開題會。
2、緊密結合“一人兩節課”校本教研活動開展實驗研究。
3、利用學校網站上“課題實驗”專欄、教師博客進行交流。
4、利用教學示范、經驗交流、論文、課件展示等形式,總結自己階段性教學實踐。
5、及時收集研究信息、資料,不斷完善操作過程。
6、定期召開研討會,總結交流經驗,撰寫階段性實驗報告。
第三階段:子課題總結階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
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
1、按照預期的研究目標完成課題成果,整理和分析研究結果(成形的教學方法),撰寫子課題研究報告。
2、出版論文集、案例集,形成學校網站“課題實驗”專欄、教師博客等信息資源庫,展示研究成果。
3、撰寫結題報告,填寫課題研究成果鑒定書,申請校課題領導小組對課題研究過程、研究資料、理論體系及研究成果進行鑒定,全面完成子課題研究成果評審工作。
七、研究預期成果及形式
1、子課題結題報告。撰寫出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的研究報告。
2、教學示范、經驗交流、實驗報告、“一人兩節課”校本教研等活動的資料集。(活動安排計劃、教學設計、教學課件、說課稿、評課記錄、活動總結)
3、典型的案例、課例、論文集。
4、學校網站“課題實驗”專欄信息資源、教師博客信息資源。
5、教育教學數字化信息資源(如課件、學件、錄像帶等信息資源)。
八、具體方法和措施:
1、學習有關理論,轉變教師的思想觀念,統一思想認識,增強課題研究的信心。
2、為保證本子課題按計劃正常地開展,使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子課題組成員要定期進行研討、交流。(至少每月一次。)
3、子課題研究人員每周保證兩課時理論學習時間,并做好與課題研究相關的讀書筆記。
4、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深入研究學生、課程標準、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通過“一人兩節課”校本教研活動,大膽實踐新的教學方法。
5、課題組成員要經常反思、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教學反思是教師從事教學研究的基本手段,教師在實踐中掌握了這種手段無疑是掌握了自己專業成長與發展的重要工具。我們力求通過案例的分析,不斷的反思,使我們的教育智慧也隨之增長。反思之后應當以再實踐來檢驗,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再實踐以后再反思。
6、勤于交流。作為課題組成員,要積極通過報刊、學校網站“課題實驗”專欄和教師博客在校內外交流學習心得、實驗體會,加強同伴互助。
7、善于總結。課題組成員應注意及時抓住教學中的靈感,進行教學反思,理論聯系實際地對階段性實驗成果進行總結研究。因為只有教師意識到自己不足并經反思使之得到調整和重組,才能形成先進教學理念和個性化的教學方法,我們的課題實驗才能在不斷的“總結—調整—再總結—再調整”中取得成功。
8、子課題負責人要負責收集、整理該子課題研究的各項資料,并及時上交。
《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課題組
主要執筆人:陳燕
二〇一四年元月五日
課題研究的方法12
1、樹立“一日活動皆德育”的思想
將德育教育滲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要求教師要樹立“一日活動皆德育”的思想,抓住幼兒一日活動的每一環節,及時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如幼兒盥洗時要提醒排隊等候、幼兒和別人掙強玩具時要教育他懂得與別人分享、看到同伴摔倒要提醒幼兒主動幫助等等這些隨機的教育非常重要。同時結合學科滲透教學,幫助幼兒強化、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
2、強化師德,以德育人
為了提高教師的師德素養,9月我園在教師中開展了“以德育人,凝聚師魂”演講比賽。演講活動中教職工們精神飽滿,語言流暢,有些教師能結合自身的教育故事,真實反映我們教師在師德方面的高尚情操,具有感染力和號召力,通過這次的活動強化了教師師德,實現以德育人。
3、開展德育主題系列活動進行德育教育
五月是“孝敬父母”月,本園結合課題,在各年齡班開展了“感恩父母,快樂親情”的主題教育活動,各班級針對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被家人寵愛,只知受人之愛,而不知感恩這一普遍現象,結合本班的年齡特點,開展了“我愛爸爸媽媽”、“我是爸媽的小幫手”、“小烏鴉愛媽媽”等教育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使孩子們了解父母養育自己很辛苦,從中體會父母的愛心,從而激發了她們對父母的愛,教育他們從小學會感恩,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珍惜親情。在國慶節前夕,z區幼兒園結合德育課題開展“我愛祖國媽媽”的主題系列活動,通過主題墻、歌詠活動等形式讓幼兒知道五星紅旗是中國的國旗,天安門是中國首都的象征,知道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要以我們是中國人而自豪、驕傲,從而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從小培養幼兒愛祖國的良好品質
4、通過環境創設影響幼兒,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德育品質。
在課題實施過程中,我們非常注重環境對幼兒的影響教育,在課題實施期間,各班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創設了德育角,并通過主題墻的布置體現各班德育課題教育目標。
課題研究的方法13
一、立題背景與依據:
1、立題背景: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繼續深入和考試研究的不斷穿心。材料分析題,以其貼近生活、立意深刻、形式靈活等特點能夠較好的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新課程理念,體現知識與能力并舉、重點與難點兼容、理論與實踐結合、育人與育才統一在政治科中考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材料分析題,往往取材于反映某一社會熱點或現實問題的背景材料,其設問往往針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實際或社會普遍關注的實際問題,要求學生就實體給予的觀點、材料、情景等現象,根據問題進行分析說明。這類尸體具有較想的時代性和思想性,注重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注重以人為本,特別是凸顯德育功能,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價值觀引導,幫助學生領悟人生真諦,明理踐行,實現學生的自身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2、理論依據:本課題的理論依據是構建主義教育理論,立足學生自主地構建知識。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認識,學生的學習過程:“同化”和“順應”。學生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同化和順應逐步構建起來,并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動地構建信息的意義,這種構建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使用價值:希望學生經過訓練掌握該題型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掌握學科提點和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來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敏感力和思想品德素養,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表現形式為材料分析專題訓練試題卷系列及結題報告論文。
二、研究內容與范圍:
我計劃以九年級自己所帶班就全體學生為研究范圍,從以下方面展開課題的研究:
1、材料分析題命題特點和規律分析
2、學生解題失誤的原因探究
3、材料分析題解題思路與方法的學習指導
以本年度為研究時段,教師的研究與學生的學法指導同時進行,在教中學,在學中研究,教學相長。具體做到:
1、教師本人加強理論學習,管飯閱讀線管研究成果,借鑒他人經驗與智慧,首先做到自己胸有成竹。
2、教師通過課堂中例題講解,指導學生掌握材料分析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
3、教師指導收集學生做過的部分材料分析題并進行分析歸類,薛兆命題基本規律,并分析歸納各類所對應的有效解題方法。
4、通過布置作業、練習,指導學生進行專項向化訓練,鞏固對解題思路與方法的運用。
5、教師通過批改作業、成績分析,探究學生失分原因,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和訓練。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采用調查法、觀察法、分析歸類法,行動研究法,按“計劃——行動——觀察——反思——調整計劃——再行動——……”的思路,以所任教的初三畢業班為實驗范圍開展研究,在教學中進行研究,教學及研究,研究即及教學。
四、過程設計:
準備階段:(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1、搜集材料,確立課題,并對課題進行論證,擬定課題研究方案,并對課題申報進行設計,本階段預期成果,前期論證完成申報,評審書的填寫。
2、學習課程標準及相關教育理論。
實施階段:(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1、全面了解可提方案,制定階段實施計劃。
2、上公開課,實驗課。
3、階段總結交流,改進研究方案。
4、發放調查問卷,根據實際情況的反饋結果及時改進策略。
總結階段:(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1、第一階段:搜集整理可以研究資料,分析、歸納、總結。
2、第二階段:撰寫研究報告和結題報告,申請結題。
成果主要形式是論文,課堂實錄2節,心得一篇,階段總結一篇,結題報告一篇,學生調查問卷級學生試卷等。
課題研究的方法14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育對的素質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作為學校發展的第一要素,如何用教師的專業發展引領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然而傳統的教師漸漸突顯出它的不足,不能很好地跟上新課程改革的前進步伐,嚴重影響了培訓的實際效果。為此,根據湖南省“十二五”時期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題指南,結合永州市的工作的具體情況,“十二五”期間我校決定選擇《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這一課題進行研究。課題研究時間是20xx年——20xx年。
二、課題界定
1、關于教師培訓模式
教師培訓模式,是指在教育領域內,對在職教師進行的以提高專業知識、師德水平、業務素質、教育教學能力和自主發展水平為目標的培訓機制、內容、方式和方法。其基本構成要素是培訓主體、培訓理念、培訓對象、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手段(方式、方法)與培訓管理(過程監控、考核評價)等。
2、關于培訓方法
培訓是一種有組織的知識傳遞、技能傳遞、標準傳遞、信息傳遞、信念傳遞、管理訓誡的行為。培訓內容是為實現這種行為所涉及的內容,培訓方法則是實現這種行為的途徑和形式,包括授權式培訓、研討式培訓、模擬式培訓等。
3、關于改革
改革是對傳統模式局部或根本性的調整變動,是推動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
三、本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目前我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城鄉普遍采用的培訓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辦短訓班進行短期培訓。一期培訓班一般開課l0~l5天,參培教師集中在縣以上培訓機構(包括培訓中心、教師進修學校)參加面授,學完即舉行結業考試。像現代信息運用培訓、普通話培訓等,都是采用這種模式。二是業余自修和面授學習相結合的模式。一期培訓班時間跨度三四個月半年不等,此期問利用雙休日或節假日將參培教師集中在培訓機構面授lO天左右。面授之外,要求參培教師在業余必須自學培訓課程。像學科崗位培訓、中小學校長培訓等,都采用這種模式。
國外的教師培訓模式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培訓者對學員的培訓,這是院校培訓模式;另一類是學員對學員的培訓,這是校本培訓模式。培訓者對學員的培訓立足于院校,或以遠程教育的方式展開;而學員對學員的培訓則是立足于學員所任職學校。傳統的教師培訓模式,雖然操作的程序和過程略有區別,本質卻相同,大多是以培訓機構為主、以參培教師為次,培訓機構處于主動地位而參培教師處于被動地位來舉辦的。所以無論在長處方面還是不足方面,都存在共同之點。
它們的長處概括起來有三:一是統一計劃,統一課程,統一授課,便于管理;二是培訓內容存在理論上比較系統、完整,參培教師通過努力在理論方面能得到較快的提高;三是培訓時間大多不長,參培教師容易拿到結業證書。但傳統的教師培訓模式存在不足也是無庸諱言的,而且十分嚴重和突出。國內外研究者也早就認識到教師培訓模式的不足并進行了積極的研究和探索。
從20世紀初西方國家開始研究教師專業發展問題,到20世紀中葉形成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再到今天對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蓬勃發展,國內外的學者們紛紛提出一些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式,也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如美國學者所提出的5階段的RPTIM模式(即愿意、規劃、培訓、實施和鞏固)。但是這些研究存在著散、雜的特點,把培訓模式作為課題來研究的少,大多是在論及教育改革或是在教師專業發展問題的時候順便進行涉獵,研究得不系統,不深入,甚至觀點重復或矛盾。且大多研究還是停留在理論層面,缺少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四、本課題的研究意義及價值
第一、總結、反思、剖析過去的教師培訓模式的成功之處和存在的弊端,提高培訓實效是教師培訓的追求。
第二、新課程改革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對教師培訓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創新教師培訓模式,使廣大教師真正在短時間內獲得想要的知識和技能,真正提升其實際教學效果是我們研究的動力和目標。
第三、創新是整個社會發展的`趨勢,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也是如此,而作為教師終身學習支柱的教師培訓如何創新、實效是培訓機構乃至整個社會應該長期關注、深入研究的問題。
科學合理的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是推動和確保當前新課程改革深入開展的必要條件。我們一定能找到一種“基于教育發展,基于教師需求,基于網絡環境,優化培訓課程和學習資源,優化學習方式和學習指導,優化培訓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培訓的適應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師培訓模式和培訓方法。
五、課題理論依據
1、素質教育理論: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全面提升教師的相應素質。
2、終身學習理論:終身學習是21世紀人類的生存概念,是建立“學習型”社會的必然趨勢。終身學習理論是當代世界各國也是我國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
3、教師職業專業化理論:教師專業化的內涵是指教師職業具有自己獨特的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有專門的培養、培訓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師專業化是現代教育的重要標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提高中國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最有效途徑,就是使教師培訓向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構建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的、有中國特色的教師培訓模式和體系。
4、調查研究理論:調查研究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毛澤東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六、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1、通過調查研究,了解中小學教師教學實際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培訓的需求和期待。
2、運用實驗研究,探索包括集中培訓、網絡培訓、校本培訓、診斷式培訓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培訓模式,探索高效的教師培訓模式。
3、運用行動研究、案例研究,不斷創新能滿足中小學教師需求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模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為高效的教師培訓模式相適應的系列制度和政策的制訂和完善提供理論支持。用制度和政策激勵中小學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七、本課題研究內容
(1)調查、分析國內外教師培訓的主要模式及其實效;
(2)探索適應新課改的教師培訓模式;
(3)探索科學合理的教師培訓方法,進行改革創新;
(4)研究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形成教師培訓的系統理論。
八、本課題創新之處
教師培訓對教師隊伍建設有重要意義。對教師進行培訓要具有針對性,要根據教師的實際需要確定培訓的內容,并選擇相應的方式方法,以取得最佳的培訓效果。教師培訓一直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方式和途徑。教師培訓無論對教師本人、對教師隊伍建設還是對學校的長遠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本研究選擇了跟蹤某些培訓教師,由這樣一個新穎的角度出發對教師培訓問題進行研究,并將在研究的過程中采用行動研究、個案研究等研究方法,通過對某些位教師的培訓案例深入揭示有關教師培訓的內容和方式等問題,由小見大。
九、研究思路和技術路線
本研究預計用兩年時間完成,堅持教育科學理論和系統科學方法的指導,第一步明確調查對象為我市中小學一線教師(計劃調查100名),并擬定調查大綱,分科分學段分類列出調查項目;第二步根據一手材料,進行科學分析思考,力求找出現象與本質的內在聯系;第三步探求更為高效的培訓模式,有針對性的進行試點,跟蹤;第四步對新培訓模式及方法的改革進行分析、論證形成研究報告,推廣研究成果。
十、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以我校教師培訓工作為依托,邊參與培訓教學邊進行研究,提取對本課題研究的有用數據。
2、文獻分析法:通過網絡、圖書館及其它有效媒體進行全面的信息檢索,全面系統地了解國內外在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做好本課題的研究。
3、調查問卷法:通過問卷、調查表、談話、研討會、專題(專人)采訪以及綜合、分析等,完成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改革的調研分析,全面了解當前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的現狀。
4、案例分析法:在調查中精選優秀教師典型,結合參加的各類培訓情況,分析總結其成長歷程,為今后選擇培訓模式及方法的改革研究提供參考。
十一、本課題實施步驟
整個研究為期兩年,分為準備、實施和總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前期準備階段(20xx.10—20xx.11)。組織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進行培訓,激發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熱情,提高教師對課題研究意義的認識;確定課題研究的具體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具體措施等,并撰寫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現場開題。
第二階段為研究階段(20xx.11—20xx.2)。一方面組織參與課題的教師開展認真細致的研究工作,布置課題研究任務,明確研究目標,制作具體的研究計劃。另一方面全面開展基礎性的調查,提取成功的典型實例,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指導性的第一手材料,不斷完善研究方案,爭取形成研究特色,準備完成本課題的階段性小結。
第三階段為總結階段(20xx.3 —20xx.10)。整理研究材料,匯總過程性資料,總結提煉研究結果,形成最終的研究結題報告,為課題結題做好準備,成立課題成果編寫組,全面啟動“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課題研究成果專題報告的撰寫工作。
課題研究的方法15
本周六,學校教研室湯主任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為我們開展了《微型課題研究方法》的講座,聽后讓我耳目一新。
講座一開始首先借鑒蘇霍姆林斯基一段話,他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很顯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教師堅持做教育教學研究的話,那么,教師的勞動就會成為一種樂趣,天天上課就不會成為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教師就會很幸福!有時我們不是經常會感覺到了“不樂趣”、“不幸福”嗎?也許生活中就恰恰少了一點“研究”和“琢磨”的過程吧!
而以往的我對于課題研究也是很迷惑,通過講座明確了進行微型課題研究一般有以下五個步驟:
第一,發現問題。教師要有問題意識,這是進行研究的前提。不能跟風,選擇的課題應該越小越好更重要的是要是自己熟悉的內容,還有就需要課題一定要有價值。實際上教師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是很多的,如一個問題的講解、后進生的轉化、某節內容的課堂教學結構設計、學生上課不專心、作業安排等等。課題的價值有賴于有效的反思。
第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行微型課題研究尋找方法其實也就是一個借鑒的過程,就是要在充分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個尋找方法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這是微型課題研究非常重要的一步。資料收集包括閱讀書籍、查閱歷史文獻等收集書面資料,還包括通過實地調研,訪談獲得直接研究材料,還可以通過體驗取得有關材料,并對材料進行整理歸納分析,為下一步研究做準備。
第三,解決問題。教師要先明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和途徑,可采用案例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等。應特別強調,微型課題研究的核心是行動,行動是研究方案付諸于實踐的過程,是一個尋找問題解決、創造教育實踐新形態的`過程,研究過程要充實、切實。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做過的事情,教師要隨時記錄、反思和總結。在研究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方法不能實施奏效,應該再回到第二步尋找更好的方法。要特別重視教育教學過程中一些有意義的細節,注意對細節的反思與改善。
第四,解決過程總結出來。這是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的過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寫出來。這曾是我最匱乏的部分,而聽了講座后才發現其實沒有那么難,總結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更可以是“教育教學反思”。
第五,把總結出來的方法應用與教育教學。就是把總結出來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這是微型課題研究的根本目的。這是第二次從理論到實踐。在這一過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學效果顯著改進。
經過講座系統的歸納回頭看看自己,身為一線的教師,其實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一些微型課題的研究工作,只是我們缺少一些搜集、整理、總結概括的過程,沒有形成一些科學的體系而已。
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識,在解決教育教學中的一個一個小問題、實問題的同時,讓自己成長為專業化、科研型的教師。
【課題研究的方】相關文章:
課題研究的方法03-13
(必備)課題研究的方法03-13
教師課題研究體會12-20
任方隨圓方顯智慧作文04-30
方特的作文11-04
情思方悠哉作文07-29
天是方的嗎作文05-04
方特之旅作文07-04
方特樂園作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