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谷物農業兩種農業生產地域類型的特點;以及這種農業地域類型產生的自然、社會、經濟原因。學習農業區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農業地域類型的主導因素。
過程與方法:
1.結合文字資料與圖示資料的閱讀,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2.利用案例完成知識的學習與應用分析。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理解世界和我國糧食問題的重要性;
2.初步形成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教學重點】
1.利用農業區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學習水稻種植業和商品谷物農業的特點;
2.對比水稻種植業和商品谷物農業兩種農業生產地域類型,理解在農業地域類型形成的過程中,各個農業區位因素對其發展的影響。
【教學難點】
1.學習農業區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農業地域類型的主導因素;
2.結合文字資料與圖示資料的閱讀,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與講議結合。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通過前面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樹立了農業區位因素的基本理論,并且有了農業地域類型的一些基本認識,學習了種植業和畜牧業兼有的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這一節我們繼續學習兩種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谷物農業。
下面我們先看一段錄像,請大家認真觀看,錄像里反映的是什么農業類型。
教師提問:以上錄像內容反映了什么農業類型?
生:種植業。
師:很好。在這一節內容的學習中,我們就將認識兩種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谷物農業。
一、季風水田農業
1.主要分布區:亞洲季風區。
2.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作物以水稻為主
3.世界的稻米生產國--中國
(閱讀P47圖3.10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形成和分布,重點分析季風水田農業形成的區位因素,完成P48讀圖思考題。)
4.本區發展水稻種植業的有利區位條件:
(學生活動)讀圖思考
1.季風水田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與這里的地形和氣候有什么關系?
2.水稻種植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農業,這里有與之相適應的勞動力條件嗎?
3.季風水田農業的形成還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教師提示):從水稻的生長習性結合讀圖思考1、2引導學生分析圖3.10,分析氣候、地形、勞動力對水稻分布的影響。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分析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是水稻生長的基礎,豐富的勞動力等社會經濟條件有利于水稻種植業的經營和發展。)
(歸納總結)
1.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季風區的地勢平坦地區。高溫多雨適宜水稻生長,地勢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2.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區,這里勞動力豐富。
3.亞洲季風區人多地少,糧食需求量大,水稻單產高。種植水稻可以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和對糧食的需求。本地區水稻種植歷史悠久(約有7000年),稻米是人們喜愛的主要糧食。
4.季風水田區的水稻種植業的主要特點:
(學生活動)學案【知識梳理】一
(總結歸納)
一、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分析
特點
原因
發展措施
小農經營
家庭為單位,人均耕地少
集約經營
單產高,商品率低
精耕細作,但農村人多,自給為主
控制人口數量,增強商品意識
機械化水平低
體力勞動為主
加快機械化發展
水利工程量大
夏季風不穩定,水旱災害頻繁發生
大力投資,興修水利
科技水平低
農民文化科技素質低,憑傳統經驗
加大科技投入
小農經營--人均耕地少,以家庭為單位,每戶耕種的田地少。
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農民精耕細作,使單位面積產量較高;但每戶耕種規模小,每戶稻谷的總產量不大,受傳統觀念及經濟水平的制約,農民收上來的稻谷的相當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糧以及家畜、家禽的飼料用糧,到市場出售的很少。
機械化水平低--田地規模小,經濟水平低,農民憑自己勞動能夠完成農活。日本機械化水平較高。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產的基礎。季風區水旱災害頻繁,對水稻生產威脅大。
(學生探究)
以中國為例,說明應該尋找和運用哪些資料,解釋我國南方水稻產區形成的原因。
活動步驟:1.探究方案:需要著手組織哪些方面的相關材料知識。
2.列出資料清單。
3.運用這些資料說明問題。
(友情提示)此活動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在課下完成。
(學生活動)通過閱讀這個材料,使學生了解如下問題:
1.我國水稻專家袁隆平主持的雜交水稻的發明和推廣,為糧食生產開辟了廣闊前景。
2.目前,我國生物技術育種居世界先進水平,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居國際地位。超級雜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進展,平均每公頃產量達到1萬多千克,處于世界水平。
二、商品谷物農業
1.分布地區: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
2.農作物:小麥、玉米
(學生活動)讀圖3.13商品谷物農業的'區位條件簡要分析這些因素對商品谷物農業有什么影響。
3.特征:以上國家商品谷農場一般為家庭經營,這類農場我國西北、東北也有分布,一般為國營。
(教師提示)商品率高是商品谷物農業的基本特點。在分析適合發展商品谷物農業的區位條件時需要圍繞商品率高的特點考慮。
(總結歸納)
農業生產的生產量高,自身消費少,生產效率高,交通、市場條件好,商品率就高;產量高,而自身消費量大,生產效率低,即使交通、市場條件好,商品率也不會很高。因此在分析主要區位因素對商品谷物農業影響的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關鍵特征,從分析哪些區位因素有利于提高產量,哪些因素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哪些因素有利于促進產品的銷售著手。
參考答案:
下面我們以商品谷物農業典型代表--美國的商品谷物農業為例,分析歸納商品谷物農業的特點和區位因素。
(學生活動)
通過這個案例3,使學生明確如下問題:
(1)美國是世界上的商品谷物生產國,商品谷物農場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2)農業的商品化促進了農業的專業化和區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自然資源潛力,取得效益。
(3)美國的玉米帶、小麥區能夠保持常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農業措施。
(4)小麥的分布分為北部小麥區和中部小麥區。
4.適合發展商品谷物農業的區位條件分析:
(學生活動)參照歸納季風水田區水稻種植業特點的方法,歸納美國商品谷物農業的特點。
(教師提示)美國商品谷物農業的特點是: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學生活動)學案【知識梳理】二
(總結歸納)二、美國成為世界商品谷物農業的區位優勢與評價
區位優勢
評價
(一)優越的自然條件:①平原地形廣闊②黑鈣土和沖積土肥沃③溫帶草原氣候,夏季溫和濕潤④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為實現機械化和規模經營創造條件,利于作物生長、穩產
(二)便利的交通運輸:①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航運發達②公路、鐵路與水運構成發達交通網
集散便利、降低運費、提高效益
(三)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可大規模經營
競爭力比歐洲強
(四)高度發達的工業:提供現代農業所需的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
實現農業機械化、化學化,但增加能耗和成本
(五)先進的科技:國家建立科技研究中心和推廣系統,免費提供科技成果
促進農業科技發展和專業化、社會化生產的實現
(總結歸納)適合發展商品谷物農業的區位條件分析:
農業科學技術先進;機械化水平高;地廣人稀;市場廣闊;交通運輸便利;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等。
三、把美國商品谷物農業的形成條件和特點與季風水田農業作一比較,你認為的差異是什么?
(學生探究)
農作物品種
生產目的
經營方式
氣候條件
水稻種植業
水稻
自給一商品農業
小農經營、生產規模小、機械化水平低
季風氣候區
美國商品谷物農業
小麥、玉米等
商品農業
家庭農場、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低
溫帶大陸性氣候區
產生這兩種農業地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勞動力條件和氣候因素。氣候條件不同,兩種農業地域所生產的農產品品種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勞動力條件直接影響到生產的經營方式和商品率高低。
【板書設計】
3.2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一、季風水田農業
1.主要分布區:
2.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作物以水稻為主
3.世界的稻米生產國--中國
4.發展的有利區位條件:
5.主要特點:
二、商品谷物農業
1.分布地區:
2.特征: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農作物:小麥、玉米
4.區位條件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含義和表現。
2.通過日常經歷體驗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相關性,說明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讀圖、析圖理解地球環境整體性的含義和表現;
三、情感目標
樹立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是統一的整體等觀念。認識陸地環境的復雜多樣和規律性,樹立科學的環境觀。
教學重難點
正確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能夠用整體性原理解釋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學過地理學嗎?
【學生回答】
學過,初高中都學過!
【教師講解】
你們還沒學過地理學!你們只學了第一章行星地球屬于地球概論學,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屬于氣象氣候學,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屬于水文學,第四章地地表形態的塑造屬于地質地貌學。今天要學的第五章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才真正進入了地理學的殿堂。
地理學(geography)是關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它是研究地球表層各圈層相互作用關系,及其空間差異與變化過程的學科體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部分。
【教師總結】自然地理環境由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組成。這些要素并非簡單地匯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間上結合起來,而是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巖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系的整體。
【板書】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一、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
【指導讀書】請大家閱讀教材P92閱讀材料“生物循環”,思考生物循環的概念、一般過程及在自然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學生討論回答】略。
【教師簡單講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及無機鹽合成為貯藏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糖類),并且釋放出氧,同時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又成為動物的食物。植物和動物的有機殘體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無機物的形式歸還到周圍環境中。這種有機質的合成與分解過程,稱為生物循環。
生物循環促使自然界物質和化學元素不斷地遷移運動,能量不斷地流動、轉化,從而把自然地理環境中的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系起來。
【板書】1、生物循環
【過渡】我們既然知道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的到底發揮著哪些作用呢?請大家閱讀教材P92~93案例1對其作出回答?
【學生回答】
1.現今地球大氣組成,是生物生命活動參與的結果。
2.生物生命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陸地水的化學成分。
3.加快了巖石的風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對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進行加工。使地球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而形成了適宜人類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
【板書】2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的作用
活動
讀圖5.2,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有哪幾種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間是如何轉換的?
(3)太陽能在各要素間是如何傳遞的?
【學生討論回答】略。
【教師講解】(具體答案詳見教參)
我們現在總結一下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可以用下面這幅示意圖說明:
【板書】3陸地環境各要素及其之間的關系
【教師分析、講解】從圖中可以看出,五大要素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例如,氣候與水文之間,我們常說,“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資源豐富;反之,地表水資源則貧乏。而地面濕潤、空氣中水汽含量大,又會增加降水量。又如,水文與地貌之間,地表水流發育,流水的侵蝕作用強烈,往往形成溝谷、沖積扇、沖積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區,往往風沙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風蝕洼地等。而不同的地貌對水文的影響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較慢,河道較寬,有利于航運,但泥沙較多;處在高原、峽谷地帶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較快,河水較清(尤其上游段),由于落差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資源十分豐富。再如,土壤與生物(植被)之間,一般肥沃的土壤植被豐富,貧瘠的土壤中植被稀少;而豐富的植被類型又可以給土壤中增加大量的有機質,可以增強土壤的肥力。
例如:以本市陸地環境為例,說明陸地環境的整體性首先表現于陸地環境各要素之間保持協調一致,與環境的總體特征相統一。
【轉折】我們都知道10根筷子分開折能夠折斷,而放在一塊卻折不斷的故事。這其中的道理說的就是集體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這是一個道理具有普遍性。。同樣適合我們今天所講的陸地環境的功能性。也就是說自然地理環境作為一個系統,除了具有每個地理要素的獨特功能外,還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一些新功能,到底具有哪些新功能呢?這就是我們要講述的下一個問題。
【板書】二、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啟發提問】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思考,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可以產生哪些新功能?并對其作一闡述。
【學生回答】1生產功能(生產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合成有機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過物質和能量交換,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質保持穩定的能力。)(闡述略)
【板書】
1.生產功能:合成有機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質保持穩定的能力
【教師講解】生產功能主要依賴于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植物提供葉綠素,大氣提供熱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巖石圈提供水分及無機鹽。光合作用通過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將生物、大氣、水、土壤、巖石等地理要素統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條件下,生產出有機物。由此可見,生產功能是自然環境的整體功能而非單個地理要素的功能。
大氣本身不具有減緩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環境中,通過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卻能消除部分新增的二氧化碳的能力,既為自然地理環境的平衡功能。
請大家閱讀教材P94活動,利用平衡功能的原理,解釋一定范圍內各物種的數量基本恒定這一現象。
【學生討論回答】略。(可參考教參)
【轉折】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每時每刻都在演化,如我們熟知的氣候變化、地貌變化等。各個要素的發展演化是統一的,一個要素的演化伴隨著其他各個要素的演化。或者說,每個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環境演化的一個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變化過程,保證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協調,是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重要表現形式。
【板書】三、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介紹】關于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說明:
其一:地理環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發展的,而是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發展變化著。在景觀上,它們總是力求保持協調一致,與環境的總體特征相統一。
例如,我國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由于距海較近,降水豐富,形成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由于氣候濕潤,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這里的地表水相當豐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長,大多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氣候濕潤、降水豐富,流水的侵蝕、搬運作用強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峽谷地形(如三峽)、下游地帶形成沖積平原和三角洲;這一地區生物資源豐富,土壤發育較好,為典型的紅、黃壤地區。
【轉折】不僅如此(其二),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還表現在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
例如:黃土高原的環境變遷
局部小氣候
水土流失
連年戰爭,大興土木 森林被破壞
由此可見,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使其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板書】四、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關于這樣的例子很多,再如,陸地表面的森林植被,特別是熱帶雨林具有平衡大氣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壞,將會引起全球氣候的變化,并導致整個生態環境的功能失調。相反,植樹種草,可以調節局部小氣候,改善水文狀況,保持水土,促使生態環境向良性方向發展。
【思考】請學生閱讀課本P96案例3,思考東北森林變化導致了環境的整體變化。
【課后作業】完成教材P97活動
【課堂小結】略。
板書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一、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
1、生物循環
2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的作用
3陸地環境各要素及其之間的關系
二、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1、生產功能:合成有機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質保持穩定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四、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3
在聽了高一地理第一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的公開課后,地理教師們進行了課題探討,教學者也談了自己的設計意圖和教學效果方面的一些想法。通過聽課和評課,感觸頗深,提出來供同行們思考。
第一部分教學者說設計意圖和教學效果
一、關于三維目標。從三個層面進行設計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自然環境整體性的基本內涵和具體表現;
2、通過閱讀教材和學習活動,能夠解釋和繪制地理過程示意圖;
3、能結合具體例子,說明各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地理教學,結合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和生物循環示意圖,培養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結合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和生物循環示意圖,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結合大綱的要求和教材內容,根據班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特點,確定本節的重難點。
1、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因分析;
2、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的關系及其產生的新功能。
三、教法與學法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體性,采用小組討論法和案例分析法進行教學。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直觀性,采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四、教學過程
采用小組討論法和案例分析法進行教學,完成以下課堂教學任務。
(一)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
1、水循環
2、巖石圈物質循環
3、生物循環
(二)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1、生產功能
2、平衡功能
教學者自己認為的不足之處:
1、課堂容量有限,學生參與課題教學的積極性還不夠;
2、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的氛圍不夠濃厚;
3、教師講解太多,學生的主體性沒全面的體現出來;
4、教態還不夠自然大方,略顯拘謹;
5、講練結合不夠,練習的針對性不強等等。雖然還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總的教學效果還是不錯的。
第二部分聽課教師的聽課評價
優點評價:
1、教學目標確定得比較準確,并且落實得比較好;
2、教學方法比較靈活,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多媒體的應用能夠輔助地理教學,能幫助學生化解思維難點,提高教學的直觀性;
4、教學語言和藹可親,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
5、重點講解細致,難點能夠化解,學生參與了課堂教學;
6、板書清晰,結構合理,課堂教學環節緊湊,環節承轉自然,課堂結構科學。
不足之處:
1、雖然地理教師從學生比較熟悉的圖片入手來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突出了新課程“用教材”的思想和緊密聯系生活與生產實際的理念,但是如果這些圖片能夠結合鄉土地理,這種設置情景的方式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2、雖然地理課堂力圖體現教學的“雙邊性”,學生也參與了課堂教學,但是從總體的感覺上看,學生整體的參與度不高。
3、雖然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但是由于教師對課堂基本情緒的把握不準,使得這種過分的制造“愉快”,反而減緩了學生的思維、抑制了學生的思維、分散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4、雖然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雖然也有大量的圖片、視頻的呈現,幫助學生將問題變得簡單化,但是地理教師在課堂中過分依賴和夸大了多媒體的作用,使得多媒體的作用過度地代替了教師的作用,有被多媒體牽著鼻子走的感覺。
5、雖然教師在教學中力圖體現師生合作和交流,但是教師還是不敢大膽放手,其實對于有一定難度的地理問題,如“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因分析;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的關系及其產生的新功能”等教學難點和重點,就可讓學生去探究、討論,而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探討只是淺嘗輒止,那么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6、雖然教師的講解還較全面、很細致,但是對教材中的'“非重點、難點”也進行面面俱到的的講解,因而顯得教學重點不突出,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教學的效率不夠高。
第三部分參加評課的一些體會
1、公開課后進行認真的評課,教學者進行深刻的教學反思,效果是非常明顯的。老師們營造了濃厚坦誠的評課氛圍,在評課時能夠放開手腳、拋開思想顧慮,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雖然各自的見解可能“有褒有貶、有優有缺”,但這種見解和建議是真誠的,這種評課氛圍能夠給予每位教師以教學的啟迪、智慧的升華。
2、通過聽課者和上課者的評課,使得聽課者和上課者都能夠得到啟發和實質性的收獲,對于地理教師的教學知識、技巧與技能的駕御,對于地理的教學方法、教育內容的把握,以及對教育的社會價值、個人價值等方面都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新課程強調地理教師的課后反思,但是課后反思和評課的效果如何,是否“為了反思而反思,為了評課而評課”,是值得地理教師思考的問題。其實在反思和評價成功之處的同時,更應該總結和反思失誤和教訓,使之成為以后再教時應吸取的教訓,從而能夠更好地提醒自己,完善自己,為自身的業務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與理解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特點
2、了解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3、運用地理環境差異性的原理,分析人類生產和生活中的現象
過程與方法
1、嘗試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對“世界陸地自然帶的分布圖”進行分析,并可以圖文轉換,閱讀“喜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異”圖,獲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自然帶的形成。
2、地理環境的差異性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
陸地環境的地域性分異規律。
教學過程
【導入】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復習提問]
1、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產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
2、自然地理環境的兩個整體功能是什么?
答:生產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兩個表現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出示景觀圖片“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和“內蒙古草原”)(經濟發達地區的教師也可將不同學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風光、自然景觀作對比)
師:這兩幅風光迥異的圖片說明了自然地理環境具有什么特點?
生: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差異性。
師:對。我們剛剛學習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但自然地理環境還具有另一個特點——差異性。
【講授】第二節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師:從整體上看,全球的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上面兩幅圖的差異又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地球表面各地之間又存在著明顯的地域差異。事實上,地域差異在自然地理環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環境中只有相似的區域,但不可能存在兩個自然狀況完全相同的區域。
(出示圖片“五帶的劃分”)
師:這反映了自然地理環境中哪個因素在空間上的分異?
生:溫度。
師:這種分異的尺度范圍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師:對。我們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區和我們家鄉的差異所體現的是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這種地域分異的規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異規模小。
(提問)陸地上為什么會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
生:由于各地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不同,所產生的熱量和水分的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
師:請說一說,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中動物、植物都有著怎樣的特點。
(生討論,師總結)在熱帶雨林中,長年高溫多雨,植被常綠,樹種繁多,層次復雜,生長茂盛,林內藤本植物縱橫交錯,附生植物隨處可見。森林中的動物種類豐富多樣,但茂密的森林使動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幾乎沒有善長奔走和長跑的動物,而多營巢樹棲、攀緣生活、耐濕熱的動物。
師:那么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動、植物又有著怎樣的特點呢?
(生討論,師總結)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為草類,耐干旱,根系發達。草原開闊而平坦,動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師:從對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環境有著明顯的地域差異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圍內又表現為景觀上的一致性,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是辯證統一的。
(出示圖片“世界陸地自然帶的分布”)
師:請同學們結合剛才的分析并觀察這幅圖片,歸納出“自然帶”的概念。
生:在陸地上,由相應的氣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種地域組合,在空間上具有一定寬度、呈帶狀分布的現象。
師:很好。從這幅圖上我們可以看出,陸地自然帶的分布是有規律的。
(出示圖片“熱帶雨林景觀”和“苔原景觀”)
師:請分析造成這兩種景觀差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為什么。
生:熱量因素。從赤道到兩極太陽輻射逐漸遞減,熱帶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區,苔原分布于高緯度的寒冷地區。
師:對。受這種熱量由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地表景觀和自然帶沿緯度變化的方向,從赤道到兩極有規律地更替。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帶橫穿整個陸地?說一說在低、中、高不同緯度自然帶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帶、針葉林帶、熱帶雨林帶都是橫穿整個陸地的。
師:這三個自然帶的分布有什么規律?
生:苔原帶和針葉林帶在高緯度地區,熱帶雨林帶分布在低緯度地區。
師:自然帶在中緯度地區的分布有著怎樣的特點?為什么?
生:在中緯度地區主要是受到海陸分布的影響。自然帶并不像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區那樣橫穿整個陸地,而是在大陸東岸、西岸和內部形成了三種不同的組合。
師: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說一說在中緯度大陸東岸自然帶的組合類型。
生:在中緯度大陸東岸緯度從低到高依次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
師:在中緯度大陸西岸自然帶有著怎樣的分異規律?
生:在大陸西岸緯度從低到高依次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師:對。請同學們看“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并回憶氣候的相關知識,思考: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對應著什么氣候類型?它和同緯度的.大陸東岸自然帶類型的區別是什么?
生: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是在地中海氣候下發育的植被類型,而同緯度大陸東岸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師:那么請大家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差別呢?
生:大陸東西兩岸氣候類型不同。
師:具體說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氣候夏天炎熱干燥,冬天溫和多雨;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天高溫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師:不錯。(出示圖片亞熱帶常綠硬葉林代表植物——橄欖的葉子和果實特征,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樹種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較)
師:請大家觀察比較這兩種氣候下生長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討論:它們各自是怎樣適合氣候的?
(生討論,師總結)地中海氣候夏天炎熱干燥,植物為了減少蒸騰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為了適應這種氣候,硬葉林帶的植物通常皮厚葉小,表面有臘質,果實的皮也較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物的葉片較大,表面也無臘質,原因是這里的氣候特征是雨熱同期,植物有足夠的水分供應蒸騰作用。
師:中緯度的大陸內部又有著怎樣的組合類型呢?
生:有著兩種組合。中部的亞熱帶和溫帶荒漠帶、兩側的熱帶草原和溫帶草原。
師:對。這種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是以熱量為基礎的,當然也有水分條件的參與。
課堂小結
課后小結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是十分明顯的,這種差異性是有規律的。我們這節課主要是認識到其差異性。
課后習題
1、下列地域分異規律以水分為基礎的是:()
A、天山博格達峰從山麓到山頂自然帶有明顯的更替變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瑪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從連云港坐火車向西到烏魯木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觀的變化
D、從廣州沿京廣鐵路坐火車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觀的變化
古詩云:“才從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據此完成2~3題。
2、從地理學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B、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D、非地帶性規律
3、塞北到江南景觀的差異,產生的基礎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熱量
4、位于亞歐大陸35°~50°N之間大陸東部的自然帶是()
A、溫帶草原帶
B、亞寒帶針葉林
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D、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5
本節課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學法指導,表現如下:
1、導入新課時通過復習前一節課的內容,使學生掌握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告訴學生學習中應注意知識之間的聯系,方可融會貫通。
2、通過讀教材圖3-3和3-4,引導學生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理解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含義。學生掌握了讀圖分析問題的方法。
3、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學生掌握了合作學習、主動探究、積極思考解決地理問題的方法。
4、通過分析案例,得出“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體環境的變化”的結論,使學生掌握歸納總結問題的.方法。
5、通過自主學習“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使學生掌握從教材在提取有用知識的方法等等。文 章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6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次說課的內容“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節的教學內容,本課題在必修1、2、3的教學中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承接了必修1第二、三、四章有關自然地理環境的要素—大氣、水、地貌,并在此基礎上,講述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對地理環境作綜合分析,從整體來認識地理環境,所以本節內容是對前面知識的階段總結。同時,本節又是學習必修2,3的前提和基礎,因為只有了解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也才能在生產、生活中因地制宜地處理好人地關系。可以說:本節教材是高中地理關于人地關系教學的轉接點。
2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內涵及體現。
教學難點:地理環境要素間的相互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基本內涵;能舉例說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學會利用地理過程圖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關系。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掌握探究性學習的方法,形成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創設情境及組織學生討論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能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視角去分析一些自然現象,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觀念,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念,培養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三、教法、學法分析
1、教法: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采用案例法、問題引導式教學法、歸納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如果將課題突兀地交給學生去“探究”,學生會無從著手,但如果將問題分解為一個個梯級深入的小問題,則探究自會水到渠成。充分調動學生的舊有知識儲備,在激活學生舊有知識的基礎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按照從個別到一般、從現象到規律的歸納法,幫助學生獲得新知。
2、學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體會到,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必須教給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他們“會學習”。在學法的指導方面,我加強了對學生的看圖、讀圖以及獲取有效的地理信息的訓練,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地理思維能力。每一個主要知識點的教學,我都遵循:地理現象———地理規律——地理理論的教學步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既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四、教學過程分析
1 復習舊知識,引入新課。
復習知識:水循環的意義、大氣環流的意義、地殼物質循環的意義。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選取較淺的知識點喚起學生的記憶,使學生對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為整體性的教學做好鋪墊。
2 講授新課
第一個教學目標: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的概念內涵。
(1) 利用93頁的活動進行小組討論,分析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以及要素間的物質交換分析。使學生初步了解自然地理環境由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組成。
(2) 閱讀92頁“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的作用”文章,并通過填空提問的練習方式,讓學生明白地球上生物的出現,使地球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而形成了適宜人類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
(3) 通過92頁案例1的分析,利用學生在生物課學到的有關生物循環的知識,通過讀圖分析使學生明白生物循環把自然地理環境中的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系起來。
(4) 歸納小結: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第二個教學目標: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體現。
(1) 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如生產功能、平衡功能。
閱讀課本94頁的文章,完成下面的探究問題。通過閱讀文章培養學生有效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探究問題:A請描述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有什么,并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請分析羚羊的減少原因。
B羚羊的數量在無人干擾的情況下基本恒定的現象,說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產生了什么功能?
(2) 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利用課本95頁的案例2: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統一變化過程
探究問題:A用圖表的形式,總結歸納案例中表達的演化過程中,地貌、水文、地面組成物質等均發生了什么變化?
B 這些變化是怎么發生的?
C 水土流失的例子是怎樣說明統一演化規律的?
(3)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通過書本96頁案例3,閱讀圖文“東北森林變化導致了環境的整體變化”,并利用一副地理事物聯系圖,將森林變化而出現的環境的整體相應發生變化表現出來,培養學生利用圖表準確分析地理事物如何相互聯系的思維能力。
(3) 歸納總結: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一、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交換
二、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三、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四、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歸納總結的目的是點明本節課的知識體系,并強調學生注意掌握本節的重難點知識。
4 知識遷移,拓展能力。
(1)利用西北內陸環境整體性表現比較突出的案例,利用地理事物聯系圖,使學生重新復習鞏固新課內容—整體性的概念,并更加明確“牽一發而動全身”整體性表現的內涵。
(2)閱讀資料“以色列的沙漠奇跡”,回答下列問題:
A、以色列人通過什么途徑改變了自然地理環境?
B、這個案例說明人類活動對自然地理環境產生怎樣的影響?
這兩個問題的設計是呼應了前面教材分析中提到的本節教材是高中地理關于人地關系教學的轉接點,因為只有了解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也才能在生產、生活中因地制宜地處理好人地關系。所以我設計了這兩道題目。為即將開始學習必修2做好伏筆。
5 布置作業
1.陸地環境整體性表現在( )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滲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變化不一定導致其他要素的變化
C.氣候會影響植被,但不會影響土壤
D.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與植被破壞無關
2.在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中,人們必須考慮其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互為環境的資源系統,這主要依據自然資源的( )
A.分布的地域差異性 B.整體性
C.不可替代性 D.數量的有限性
3.下列關于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樹綠化可以調節局部小氣候
B.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與植被遭嚴重破壞有關
C.我國西北地區干旱的氣候導致土壤發育差,有機質含量少
D.陸地環境各要素是獨立發展的
4.“牽一發而動全身”生動地闡述了自然環境中的哪種規律?
A.整體性 B.地域差異
C.地帶性 D.非地帶性
5、1944年美國科學家在圣馬太島放養了29只馴鹿,由于無天敵,環境好,10年后達到1000只,20年后達到6000只,又過了三年只剩下42只,這一變化體現了地理環境的什么功能:
A、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合成有機物的功能 B、自然地理環境的生產功能
C、自然地理環境的平衡功能 D、“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功能
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影響,相互滲透
B.地質作用不會對氣候產生影響
C.氣候要素直接影響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等要素不會影響氣候D.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的變化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7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的機會。課本內容逐漸的濃縮為主要的知識點,閱讀、思考和活動環節的實踐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這方面的處理上,為了完成任務,我沒有很好的處理課本內容與活動環節的關系,生搬硬套的痕跡明顯,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成為課堂累贅。
對策:要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達到最優化。應努力提高活動的“質”的水平。對探究問題或任務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經驗水平;情暗的創設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并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活動過程中要多加鼓勵,創造“思維性討論”的氣氛,激發全員的參與欲望,并注重適時評價。例如:在教學素材的選取上,要充分圍繞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學生終生有用的地理;教學方法上要突出個性化的教學,滿足學生的參與欲、表現欲、競爭感和成就感,通過對地理課堂教學的優化,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學習困難。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8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結合實例讓學生理解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基本內涵。學生能說明生物循環和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學會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產生新的功能。能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視角分析一些自然現象。
2、過程和方法目標
學生看書自學、討論。教師利用語言、課件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運用啟發式層層遞進,逐步引導學生學習、思考,得出結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會學生學會運用“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分析問題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重點和難點】
重點:光合作用、生物循環、平衡功能。
難點:平衡功能、地理要素相互作用,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教材內容分析及設計思路: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地理環境的兩大基本特點之一。這一內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也有涉及,但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思想一以貫之的。高中地理教材除繼續把它作為一種思想貫穿外,重要的一點是要把整體性講出內容和道理來。為此,教材從物流(能流)、功能、過程、與人類的關系等方面,逐步深入地講述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規律。并且教材中輔以多個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整體性的基本內涵。
教學設計與教學策略:
【導入】創設情景
情景:播放錄像《大連自然風光》
提問:在錄像中看到了些什么?有哪些景觀?
生答:有動物、植物、河流、土壤、大氣、地貌等。
引出課題:第一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師總結:自然地理環境就是由上面錄象中的各種地理要素組成的!
【教學過程】思考:錄像中的`地理要素食如何相互制約的?
學生探討回答:如:氣候——水文、地形——水文、植物——地貌等。
師總結:
一、地理要素之間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自然地理環境是由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組成。它們并非簡單的匯集在一起,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組成了自然環境的整體。這就是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也是地理環境的一個重要特點。
加深印象(出示圖片)
引導探究1:P91活動:(活動問題參考答案:
(1)生物、土壤、大氣、水等;
(2)植物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葉截流大氣降水;植物又通過蒸騰作用將水份釋放到大氣中;通過大氣降水補給土壤的、生物的水分等;
(3)太陽能因為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體內并轉變成了化學能傳遞給動物并保存在動物體內,植物與動物在呼吸的過程中消耗了熱量,將化學能變成熱能釋放到環境中。)
總結過渡:在這個整體中,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地殼物質循環等過程,使地理要素之間進行著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相互滲透和相互作用的整體。
引導探究2: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的“生物循環”內容,思考
什么是生物循環?
在生物循環中還有哪些地理環境要素參與?
你能簡要說明生物循環的意義嗎?
學生討論,回答:體會通過循環地理要素間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引導探究3:
利用教材材料“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的作用”,分析作為自然地理要素之一的生物,對地球上的大氣、水、巖石、土壤等其他要素的影響,進而形成了適合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
引導探究4: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有關藏羚羊的文章,
問:你能解釋為什么藏羚羊的數量在一定范圍內穩定嗎?
總結過渡:
地理環境各要素不僅通過物質與能量的交換相互作用和制約,各要素相互作用還會產生其他功能。如生產功能、平衡功能等!
知識鞏固
讀課本93—94頁,思考下列問題:
1、什么是生產功能?其形成過程是怎樣的?有什么特點?
討論94頁活動
2、什么是平衡功能?其形成過程是怎樣的?其性質如何?
學生歸納:(略)
過渡:
我們曾經學習過的地理要素,如氣候、水體、地貌等是否會隨時間的變化?(學生回答:會。)各要素變化之間是否有聯系?(學生回答:有。)是一種怎樣的聯系呢?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9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處理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不僅是高中地理的基本原理,而且還是分析問題的基本思維方式,處理好人地關系的基本觀念,在地理學習中地位突出。湘教版把這部分知識放到必修一第三單元第二節,是在之前學習了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的基礎上,從理論的層面對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進行總結和提升,又是以后學習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的前提與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本節知識分三部分內容。首先通過了解不同尺度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聯系,探討并概括出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的內涵。然后通過土壤的形成過程的分析,進一步證明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最后是整體性在資源開發上的應用,因為資源本身也是一種環境要素,其開發必須考慮到與其他資源環境要素之間的關系,從而明白認識和尊重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這一客觀規律,對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改善環境質量、協調人地關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節內容抽象,有難度,分2課時教學,本人處理為“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和“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資源綜合利用”為第一課時,“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為第二課時。(下面內容以第一課時來說課。)
2.教學目標
本節對應的課程標準是“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教材的地位,我設置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能說出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構成因素
②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③理解資源利用對環境整體性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案例、實驗、讀圖、繪圖等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含義和表現
②學會分析、評價自然資源綜合利用及其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案例分析,樹立事物間是普遍聯系的、是統一的整體的觀念,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以及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情感
②通過學習,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探究的興趣和動機,提高學習能力
③通過實驗操作和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
3.重、難點分析
根據課標要求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確定重、難點如下:
(1)重點:分析不同尺度上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關系,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2)難點:分析和評價自然資源綜合利用及其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增強可持續發展觀
二、學情分析
關于地理環境的`相互作用,初中地理已有涉及,學生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學生對自然地理各要素的認識還是模糊的,對各要素的相互關系以及這種有機聯系形成的整體性更是陌生,而且“課標”中的要求是“舉例”,既舉出特定的區域,對學生而言那就更難,故教學過程采用學生有興趣的案例,利用情境進行探究教學。
三、說教法、學法
1.教法運用
因為本部分知識比較抽象,書本講解不是很好理解,而且很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采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探究教學法、實驗教學法以及多媒體教學法等。通過引進古巴比倫文明消逝等案例,設置情景,提出問題,實驗驗證等方式,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學法指導
主要指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式,分析案例,理解所學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
四、說教學過程
1.【導入】
課前播放音樂《愛在西元前》后,請學生說說聽歌后的感受,教師播放視頻《古巴比倫文明在風沙中被發現》并引入主題——探究古巴比倫文明消逝的自然法則。
設計意圖:周杰倫的歌學生熟悉并喜歡,歌曲又涉及古巴比倫文明這個案例,所以能引起學生思考,激發學習的興趣。
2.【地理知識鋪墊】
教師通過PPT展示古巴比倫王國及其周邊地區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圖,請學生上臺進行讀圖嘗試。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并為以下學習打下知識鋪墊。
3.【劇情任務進行案例分析】
通過自編或自演穿越劇《揭秘古巴比倫文明消逝》部分劇情,來掌握并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構成要素、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關系,以及自然環境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影響當地整體環境,還會對其他地區的自然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等知識要點,突破重點。
(1)PPT展示劇情一:
公元20xx年9月21號,一隊地理愛好者在古巴比倫遺址處參觀,當他們登上通天之塔——巴別塔,突然一聲驚雷,他們被穿越到古巴比倫去了……穿越中需要某地理愛好者想象一下將要見到的古巴比倫的自然景觀,并說出他的獨白。如果你是他,你會怎么想?然后進行劇情體驗,進而用電腦技術設計的視頻印證學生的想象,同時讓學生感受自然要素協調的整體美。
得出結論1:自然環境的組成要素有氣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等。
設計意圖:進一步吸引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同時讓學生通過想象明白作為整體的自然環境是離不開氣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的。它們協調組合,才有了一幅幅美侖美奐的自然景觀,才造就了古巴比倫得天獨厚的整體環境,孕育了古巴比倫燦爛的文明。
(2)PPT展示劇情二:
穿越后隊員們卻發現一些不協調的場景:在兩河上游山區濫伐森林,過度放牧,陡坡種植等,現代人的理念驅使他們必須與當地居民進行一次面對面地說服活動。于是召集了居民……如果你是隊員你會怎么做?用什么方法呢?或你是當地居民,你在怎樣情況下會被說服?
通過學生角色選擇和回答,進而達成共識,實驗法效果最好,從而引入實驗設計環節:
準備一些實驗器材有土堆架(自做)、燒杯、土壤、草皮、水等,請同學前后四人討論、設計一個證明自然要素間關系的實驗。進而結合劇情體驗實驗,結合實驗現象學生繪制五大要素相互關系示意圖。
得出結論2:自然環境的每一要素都作為整體的一部分,與其他要素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
設計意圖:角色選擇體現開放性,劇情發展設計體現思維過程性,實驗設計過程概括出地理學習的方法(多因素控制變量法、對比法、不完全歸納法),小組討論體驗合作的快樂,繪圖強調地圖功能等。
再以能不能說服當地居民討論為主線,讓學生角色扮演當地居民,運用實驗結論小組探究植被破壞下一片蔥綠,富有生機的美麗整體——亞美尼亞山區的自然環境變化?展示地圖,學生觀察進而探究在亞美尼亞山區環境變化下,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自然環境影響?最終采用常見的穿越劇收尾形式小結。(詳細內容設計如下)
教師承轉:這個實驗結論還不足以說服當地居民,此時應該趁熱打鐵,讓當地居民運用實驗結論來說說當一片蔥綠,富有生機的美麗整體——亞美尼亞山區,在植被破壞下會有什么變化呢?如果你是當地居民,會有什么結論呢?
各組討論,選代表發言:
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貧瘠;地形破碎,溝壑眾多;生物棲息地破壞,物種減少;水文地表徑流變化大、地下徑流減少、含沙量增多;氣候變干,蒸發旺盛;
教師:當居民得到這樣一幅荒蕪的整體景象時,他們會被說服嗎?
學生討論會或不會,得出沒有損害大多數居民的切身利益而不能說服。
教師:此時,劇情該如何設計才能打擊到他們的切身利益而成功說服呢?(展示地圖)
學生:不是有兩河連接的兩個地區嗎?
教師:下面你們再當回當地居民,理一理在亞美尼亞山區環境如此改變下,被兩河連接的他們家園的自然環境會有什么影響嗎?
各組討論,選代表發言:
河流和灌溉渠道泥沙淤積,河床抬升,河堤加高,洪水泛濫;地下水位上升,加上氣候干旱,土壤鹽堿化嚴重,同時加劇了土地沙化,最后被風沙掩埋。
教師小結:我想這么慘痛的結果誰也接受不了。下面由我來設計一個劇尾吧。當地居民在深入明白了自然環境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影響當地整體環境,還會對其他地區自然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后,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涉及環境保護條例的《漢謨拉比法典》。歷史的車輪無法阻擋,古巴比倫文明最后還是在風沙中消逝了,成為了當代人參觀的文物古跡。(展示視頻:古巴比倫文明遺址掠影)
得出結論3:自然環境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影響當地整體環境,還會對其他地區自然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
設計意圖:實驗結論的應用,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同時檢驗學生是否掌握新知。劇情設計,引起學生探究欲望。亞美尼亞山區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環境變化的分別探究,讓學生理解整體性“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表現,同時明白地理問題分析要注意空間性。通過地圖展示,培養學生的觀察、讀圖能力,小組討論再次體會合作的重要性和合作的快樂。戲劇性的收尾,讓學生印象深刻地明白古巴比倫文明消逝的自然法則,明白自然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人地和諧相處的重大意義。
4.【現實拓展】
承轉: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明白了古巴比倫人要發展,不得不用自然資源,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開發利用過度了,整體環境變遷了,家園也沒了。而在現在,有沒有這樣失去家園的例子呢?
學生:島國——圖瓦盧舉國搬遷新西蘭。
教師:為什么會這樣?
學生思考回答:現在我們燃燒大量的礦物燃料、砍伐森林,導致大氣中CO2增多,全球氣候變暖,海水膨脹和海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了沿海的低地,土壤鹽堿化等,導致生態系統受到影響,甚至整個地球環境發生嚴重的變化。
教師:礦物燃料等開發利用,帶來的是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的變化,由此可見,全球各大圈層也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那么他們是如何實現的呢?請看圖《碳循環示意圖》,并提問碳在各大圈層中的物質形態如何?變化中有無能量轉換?
得出結論4:全球各大圈層之間通過循環發生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組成了有機的整體。
設計意圖:通過圖瓦盧例子揭示大尺度的整體性,同時古今相似案例,加深同學對自然資源綜合利用及其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進而突破難點。
5.【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對古巴比倫文明消逝和圖瓦盧舉國搬遷的原因探究,明白了重要的地理原理——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及其表現。(看板書),得出結論5:不同尺度都有整體性。同時也告訴我們在自然資源的利用中,我們必須具有整體性的思想,要統籌兼顧,綜合決策。只有遵守自然規律,才能人地和諧。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讓我們攜起手用實際行動去維護她吧!
五、板書設計
3.2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古巴比倫文明
興衰
自然環境整體優越自然環境整體變差
兩河
全球
……
自然環境的每一要素
都作為整體的一部分,
與其他要素相互聯系
和相互作用。
不同尺度都有整體性
統籌兼顧綜合決策
人地和諧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10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大氣循環、生物循環、水循環、巖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的復習,理解地理環境要素間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形成了一個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系的整體。
2.結合實例分析,掌握由地理環境的各個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產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沒有的新功能。
3.通過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和湖泊的演化過程的分析,掌握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變化過程。
4.結合東北森林變化對環境的影響和對修建水庫利弊的辯論,掌握某一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知識點和原理邏輯聯系的分析,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能力
2.通過案例的分析,培養學生提取地理信息,總結歸納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案例分析、討論,樹立事物間是普遍聯系的、是統一的整體的觀念,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
2.通過對地理環境整體性的理解,體會自然的和諧美,養成善待環境,熱愛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學重點1.生物(尤其是植物)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2.地理環境中各要素間的物質與能量的交換3.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舉例分析教學難點
1.理解構成地理環境的各個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產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沒有的新功能。2.地理環境整體性在時間軸與空間軸上表現。教學方法
案例分析法、多媒體輔助教學、自主學習法、討論法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師生活動設計意圖組織教學導入新課講授新課教師小結承轉教師小結承轉教師小結承轉承轉教師小結課堂小結作業觀看自然風光視頻自然環境由那些地理要素組成?這些要素是簡單匯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現在的自然地理環境嗎?舉例說明各要素的相互聯系?由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組成的地理環境是紛繁復雜的,他們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這些自然地理要素怎樣達到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呢?一、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
大氣
水大氣循環生物水循環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整體巖石生物循環相互滲透土壤巖石圈物質循環地形
地理要素之間進行著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形成一個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的整體圖中樹如何實現自養?
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這就是自然地理環境的新功能----生產功能。二、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這個過程需要那些自然要素的參與?
植物提供葉綠素;大氣提供熱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巖石圈提供水分及無機鹽。說明生產功能是地理環境的整體功能而非單個地理要素的功能。需要將大氣、水、生物、土壤、巖石等要素統一在一起,通過光合作用生產出有機物。
案例分析:藏羚羊的生存環境,數量變動的原因?其數量是否保持穩定?
存活率上升、數量增加存活率下降、數量減少食物、水源、避風處和含鹽土壤不足、寒潮多發食物、水源豐沛、避風處和含鹽土壤不足、寒潮少
結論:平衡功能表現在地理環境要素的性質的相對穩定,且此平衡是動態平衡。生產功能各要素相互作用產生平衡功能三、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地理事物是不斷變化的,如氣候變化、地貌變化等,如何變化的呢?
案例2分析:畫出黃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變化和人類影響的`過程。
結論:水土流失過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個要素統一的變化過程,一個要素的演化伴隨著其他各個要素的演化。活動分析
觀察a-e圖,發現湖泊面積和深淺發生了什么變化?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大,對自然要素的干擾增加,特別是水和生物,由此引發其他要素及整個地理環境狀態的改變。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四、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動全身”
案例3分析:找出東北森林的位置,依據案例寫出森林變化導致環境整體變化的因果關系。
森林面積下降地表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徑流增加水旱災害增加土壤沖刷、變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大氣濕度下降氣候變干風化加快
討論p97活動題:分析修建水庫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整體性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地理環境物質與能量的交換產生新功能統一的演化過程一個地理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地理環境狀態的改變人類在進行大型工程的時候,必須反復論證,以確保工程發揮最大的效益。搜集資料,分析北方沙塵暴天氣頻繁發生的原因以及提出解決的措施。播放課件學生討論做活動出示各循環示意圖思考,討論分析92頁活動討論分析復習舊知活動93頁學生討論思考,討論歸納總結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歸納分析能力
進一步了解各地理要素的組成及各要素間的關系
注意知識的前后聯系,溫故而知新在同一幅圖上從不同的角度引出不同的問題,比較容易入手,學生也能接受。培養學生的歸納分析能力。
理論聯系實際由內因影響轉入人為因素的干擾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討論水庫對自然環境整體性的影響,把理論應用到實際問題中,讓學生感到學習地理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是有用的。對本節內容進行總結,鞏固所學知識板書設計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大氣新功能水生物相互聯系統一的演化過程相互制約整體性巖石相互滲透“牽一發動全身”土壤地形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11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高中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學習的總結和提高,通過生物循環這一案例,讓同學們自主分析前四章所學的大氣循環、水循環、巖石圈物質循環,來深刻認識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系。以“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探究活動幫助同學們掌握地理環境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符合本節課的課標要求:舉例說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及舉例說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本節課整體上來說內容比較多,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在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這部分,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內容從知識結構上來看,各部分比較松懈,因此,我主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包括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含義和表現,讓同學們把握整節課的重點就是“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具有整體性”。
一、本節課的收獲和不足:
1.利用同學們熟知的蝴蝶效應導入新課,來對學生進行引導。運用圖片及設問,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但與本節課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理貼合不足,最后沒有總結,將蝴蝶效應與所學原理相結合。
2.將教材知識點與案例有機整合,給學生清晰的思路,通過案例將要學習的內容轉化成一個個小問題,通過提供黃土高原的背景資料,讓學生自己自主找出答案,方便學生的理解,但對案例的探究分析時間過短,引導不足,直接給出答案,不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材處理沒有考慮學生實際,忽略了高一學生實際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特點。跳過講解生物循環,學生對大氣循環、水循環,巖石圈物質循環也只是簡單復習,沒有知識的遷移運用,不能更好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4.由于聽課對象不同,對本節課的設計講解較為簡單,邏輯不連貫,對于真正高中生來說,理解起來難度大,學生參與度低,講課效率低。
5.PPT制作簡單,內容不夠豐富美觀,講課聲音不太洪亮,語速過快,與學生互動太少,只顧自己講解,沒有亮點,板書過于簡單,不夠系統綜合。
二、今后的教學改進:
要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達到最優化。應努力提高活動的“質”的水平。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生活化。對探究問題或任務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經驗水平;問題的創設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并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活動過程中要多加鼓勵,創造“思維性討論”的氣氛,激發全員的參與欲望,并注重適時評價。
例如:在教學素材的選取上,要充分圍繞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學生終生有用的地理;教學方法上要突出個性化的教學,滿足學生的參與欲、表現欲、競爭感和成就感,通過對地理課堂教學的優化,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學習困難。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12
知識目標:
1、了解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理解地理環境的基本內涵,并掌握其分布的規律。2.舉例說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3.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能力目標: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視角分析一些自然現象。
情感目標:聯系人地關系,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和資源觀。
教材內容分析及設計思路: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地理環境的兩大基本特點之一。這一內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也有涉及,但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思想一以貫之的。高中地理教材除繼續把它作為一種思想貫穿外,重要的一點是要把整體性講出內容和道理來。為此,教材從物流(能流)、功能、過程、與人類的關系等方面,逐步深入地講述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規律。并且教材中輔以多個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整體性的基本內涵。
教學設計與教學策略:
創設情景
情景(一):播放錄像《自然環境景觀》
提問:在錄像中看到了些什么?有哪些景觀?
引出課題: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生答:有森林、草原、荒漠、冰原等。
師總結:自然地理環境就是由上面錄象中的各種地理要素組成的!
情景(二):播放錄像《熱帶雨林環境》
引導探究
1、請學生描述熱帶雨林的景觀特征。
2、為什么會有這種環境?
3、氣候會影響哪些環境要素?其他要素對氣候有影響嗎?
4、錄像中的一些雨林景觀在沙漠地區會出現嗎?那么沙丘在該地區會出現嗎?為什么?
5、歸納組成自然環境的要素和各要素之間怎么產生聯系的?
發現規律
生答:略
師總結:
一、地理要素之間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自然地理環境是由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組成。它們并非簡單的匯集在一起,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組成了自然環境的整體。這就是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也是地理環境的一個重要特點。
在這個整體中,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地殼物質循環等過程,使地理要素之間進行著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相互滲透和相互作用的整體。
加深印象(出示圖片)
引導探究: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的“生物循環”內容,思考
1、 什么是生物循環?
2、 在生物循環中還有哪些地理環境要素參與?
3、 你能簡要說明生物循環的.意義嗎?
發現規律
利用“案例”提供的材料“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的作用”,分析作為自然地理要素之一的生物,對地球上的大氣、水、巖石、土壤等其他要素的影響,進而形成了適合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某一要素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的作用”。
遷移鞏固
通過完成“活動1”中題目的要求,進一步體會和驗證前面講的道理。
新情景創設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有關藏羚羊的文章,
引導探究
問:你能解釋為什么藏羚羊的數量在一定范圍內穩定嗎?
發現規律
地理環境各要素不僅通過物質與能量的交換相互作用和制約,各要素相互作用還會產生其他功能。如生產功能、平衡功能等!
遷移鞏固
教師舉例解釋生產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概念。(見課本例子)
新情景創設
我們曾經學習過的地理要素,如氣候、水體、地貌等是否會隨時間的變化?(學生回答:會。)各要素變化之間是否有聯系?(學生回答:有。)是一種怎樣的聯系呢?
研討探究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來看一則案例,“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環境變化過程”。 (1) 用圖表的形式,總結歸納案例中表達的演化過程中,地貌、水文、地面組成物質等均發生了什么變化?
(2) 這些變化是怎么發生的?
(3) 水土流失的例子是怎么說明統一演化規律的?
得出結論
“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演化與循環過程”。
遷移鞏固
活動:“湖泊的演化”,進一步加深對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的理解。學生在表述過程中會得到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教師小節:
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變化過程。這一過程保證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協調,因而是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重要表現。
新情景創設
請學生閱讀案例中給出的“東北森林變化導致了環境的整體變化”的材料,1、能得出什么結論?
——自然地理環境要素改變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2、能得出什么規律?
得出規律:
在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下,都會發生自然地理環境要素的改變。其中人為因素的干擾尤為突出。自然地理諸要素中,生物和水對人的干擾最為敏感。
鞏固訓練:
結合“活動”中人類對河流影響的例子進行分析,進一步理解某一地理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及整個地理環境狀態的改變。討論一下,把討論的結果寫下來!
小結: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重要表現之二就是某一地理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及整個地理環境狀態的改變。
課堂總結:
地理要素有規律分布構成了全球和諧的陸地自然環境整體。陸地環境之間錯綜復雜的、微妙的要素關系,有許多使人類還沒有認識到的。因此,人類不能隨意去破壞任何哪怕是極微小的環節,也許它帶來的影響會是全球性的。保護全球環境,人人有責。
自評:
這節課的理性比較強,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中應充分注意到理論與現實的聯系,并且把重點放在用生活和現實的事實說明理論的過程,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綜合性分析的訓練,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到地理學科的綜合性。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13
昨天參加了區EEPO同課異構活動,聽了2節“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作為評課團隊,點評了第一節課。
EEPO是有效教育的英文單詞縮寫,其核心理念是通過有效的組織來實現有效教育,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第一節課是采用要素組合方式上的。要素組合方式采用5J+5F的學習方式,5J就是5項基礎:約定、表達呈現、板卡、單元組、團隊;5F即5個防范:防空講、防花架子、防泡沫、防與學生為敵、防形式單一。
評課我們采用的.是經典性評價。經典性評價主要從知識性、個性、創造性即”三性合一“,互動、主動、能動即”三級聯動“這六個方面評。由于評課團隊中地理老師只有我和經發中學的曾憲培老師,所以我倆負責從3性的角度評課,我從知識性評。
知識性是基礎,對知識本身的傳授是我們xx教育(中國)教育的強項,也就是我們老師平時教學中做得最多最扎實的的部分。這有歷史傳統,我國古代的教育方式,私塾的學生一般并不要求學生理解知識本身,他們推崇的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無論什么樣的教育,準確地向學生講解和呈現知識是必要的。有效教育也不例外。如何評價一節課知識點是否落實到位,一看關鍵知識點(重難點)的確定是否準確;二看練習的設計是否有梯度,是否充分利用了人力資源;三看是否運用有效教育手段促進強化次數達到基本量,關鍵知識點是否落實。我在評課時偏重于評不足,指出了該節課的探究問題一難度略大,如果用圖片的方式呈現,而不是用箭頭和文字,學生接受起來會比較容易,探究二的3個問題難度梯度設計較好;同時指出了該節課的知識點落實不到位,學完之后學生知道了自然環境是由各種要素組成,牽一發而動本地、他地則需要老師總結。
評完之后,不由地懊悔不已。懊悔自己怎么不多說說本課的亮點。評課時我沉浸在課中,完全忘記了人情世故,這么直截了當地指出授課老師的不足,授課老師心里該多不舒服。我聽別的老師在評時主要說優點。想想自己也是,越認真越愚蠢。有老師說評課時一般說4點,前3點是優點,最后指出1點缺憾或者建議,這樣被評者心里上可以接受。唉,總結教訓吧。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相關文章:
《大自然的秘密》03-04
美麗的大自然03-04
《自然之道》課文03-04
大自然的啟示03-08
讓真情自然流露02-29
人與自然的和諧02-29
給大自然的信11-05
大自然的智慧07-13
保護大自然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