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高中化學知識點

時間:2024-03-09 16:01:39 好文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學知識點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對知識點應該都不陌生吧?知識點是指某個模塊知識的重點、核心內容、關鍵部分。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化學知識點,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化學知識點

高中化學知識點1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結構決定:原子核外的能層數決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價電子總數決定元素所在的族。

  (1)原子的電子層構型和周期的劃分

  周期是指能層(電子層)相同,按照最高能級組電子數依次增多的順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個橫行為一個周期,周期表共有七個周期。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除稀有氣體外),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2)原子的電子構型和族的劃分

  族是指價電子數相同(外圍電子排布相同),按照電子層數依次增加的順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個列為一個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個列,十六個族。同主族周期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3)原子的電子構型和元素的分區

  按電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劃分成5個區,分別為s區、p區、d區、f區和ds區,除ds區外,區的名稱來自按構造原理最后填入電子的`能級的符號。

  2、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質隨著核電荷數的遞增發生周期性的遞變,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主要體現在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半徑、主要化合價、金屬性、非金屬性、第一電離能、電負性等的周期性變化。元素性質的周期性來源于原子外電子層構型的周期性。

高中化學知識點2

  1、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方式:

  電能

  (電力)火電(火力發電)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缺點:環境污染、低效

  原電池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優點:清潔、高效

  2、原電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2)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的轉移)把化學能轉變為電能。

  (3)構成原電池的條件:

  (1)有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

  (2)電解質溶液

  (3)閉合回路

  (4)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

  (4)電極名稱及發生的反應:

  負極: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電極反應式:較活潑金屬—ne—=金屬陽離子

  負極現象:負極溶解,負極質量減少。

  正極:較不活潑的金屬或石墨作正極,正極發生還原反應,

  電極反應式:溶液中陽離子+ne—=單質

  正極的現象:一般有氣體放出或正極質量增加。

  (5)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①依據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②根據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③根據內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④根據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

  負極: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現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現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電池電極反應的書寫方法:

  (i)原電池反應所依托的化學反應原理是氧化還原反應,負極反應是氧化反應,正極反應是還原反應。因此書寫電極反應的方法歸納如下:

  ①寫出總反應方程式。②把總反應根據電子得失情況,分成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③氧化反應在負極發生,還原反應在正極發生,反應物和生成物對號入座,注意酸堿介質和水等參與反應。

高中化學知識點3

  生成氧氣的反應小結

  (1)氯酸鉀熱分解(二氧化錳催化)

  (2)高錳酸鉀熱分解

  (3)過氧化氫分解(二氧化錳催化)

  (4)電解水

  (5)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

  (6)濃硝酸分解

  (7)次氯酸分解(光)

  (8)氟與水置換反應

  (9)過氧化鈉與水反應

  (10)光合作用 以上1~3適合實驗室制取氧氣,但一般所謂“實驗室制取氧氣”是指1、2兩 種方法。工業用氧氣主要來自分離液態空氣。

  生成氫氣反應小結

  (1) 鋅、鎂、鐵等金屬與非氧化性酸反應

  (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3)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4)鈉、鎂、鐵等金屬在一定的溫度下與水反應

  (5)鈉(鉀、鎂、鋁)與醇類反應

  (6)苯酚與鈉反應

  (7)焦碳與水高溫反應

  (8)一氧化碳與水催化反應

  (9)碘化氫熱分解

  (10)硫化氫熱分解

  (11)電解水

  (12)甲烷高溫分解

  其中(1)、(2)適用于實驗室等少量氫氣的制取;(7)、(8)、(12)可用于工業制氫;(11)可能是未來清潔能源的來源。

  氯氣的反應小結

  (1) 氯氣與大多數金屬反應。(與鐵、銅等變價金屬反應時,生成高價氯化物)

  (2) 氯氣與磷反應 3Cl2+2P==2PCl3 PCl3+Cl2==PCl5 (白色煙霧;哪種生成物制敵百蟲?)

  (3) 氯氣與氫氣反應(純凈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混合氣爆炸;鹵素的活潑程度比較)

  (4) 氯氣與水反應(跟其它鹵素比較:氟的特殊性;溴,碘與水反應的程度)

  (5) 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殘余氯氣)

  (6) 氯氣與氫氧化鈣反應

  (7) 氯氣與溴化鈉溶液反應

  (8) 氯氣與碘化鉀溶液反應(鹵素相互置換的規律如何?氟置換其它鹵素有何特殊?)

  (9) 氯氣與甲烷取代反應(條件?)

  (10) 氯氣與乙烯的反應(反應類別?)(乙烯通入溴水使溴水褪色)

  (11) 氯氣與苯的取代反應(條件?)

  (12) 氯氣與氯化亞鐵溶液反應

  (13) 氯氣與硫化氫溶液反應(現象?)

  (14) 氯氣與二氧化硫溶液反應(溶液酸性變化?漂白作用的變化?)

  (15) 氯氣的檢驗方法———淀粉碘化鉀試紙(單質碘的檢驗方法如何?)

  氯化氫、鹽酸、鹵化物小結

  (1) 濃鹽酸被二氧化錳氧化(實驗室制氯氣)

  (2) 氯化鈉與濃硫酸反應(用于實驗室制氯化氫;溫度的影響;溴化氫及碘化氫制取的不同點)

  (3) 鹽酸、氯化鈉等分別與硝酸銀溶液的反應(鹽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檢驗;溴化物、碘化物的檢驗)

  (4) 鹽酸與堿反應

  (5) 鹽酸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6) 鹽酸與鋅等活潑金屬反應

  (7) 鹽酸與弱酸鹽如碳酸鈉、硫化亞鐵反應

  (8) 鹽酸與苯酚鈉溶液反應

  (9) 稀鹽酸與漂白反應

  (10) 氯化氫與乙烯加成反應

  (11) 氯化氫與乙炔加成反應(制聚氯乙烯)

  (12) 濃鹽酸與乙醇取代反應

  (13) 漂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

  (14) HF,HCl,HBr,HI酸性的比較

  (15) HF對玻璃的特殊作用,如何保存氫氟酸?

  (16) 溴化銀的.感光性

  (17) 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質有哪些?

  (18) 氟化鈉在農業上有何用途?

  氯水性質的多重性

  1。 氯水的多重性質

  (1)Cl2的強氧化性

  (2)次氯酸的強氧化性

  (3)次氯酸的不穩定性

  (4)鹽酸的酸性,次氯酸的酸性

  2。 氯水反應時反應物的處理。

  (1) 作氧化劑時,如果Cl2能發生反應則主要是Cl2反應,氯氣不能發生的反應則認為是次氯酸的作用。

  (A)氯水與碘化鉀、溴化鈉、硫化鈉等溶液反應是Cl2反應

  (B)氯水與氯化亞鐵反應是Cl2的反應

  (C)氯水與SO2溶液反應是Cl2的作用

  (D)氯水的漂白作用是次氯酸的作用。

  (2) 氯水中加AgNO3是鹽酸的作用(即Cl—)的作用。

  (3) 氯水與強堿(足量)反應時,鹽酸和次氯酸共同作用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鹽

高中化學知識點4

  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

  一、化學實驗安全

  1、(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并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純,尾氣應燃燒掉或作適當處理。

  (2)燙傷宜找醫生處理。

  (3)濃酸撒在實驗臺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沖擦干凈。濃酸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沖凈。濃酸濺在眼中應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請醫生處理。

  (4)濃堿撒在實驗臺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沖擦干凈。濃堿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濃堿濺在眼中,用水洗凈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濕抹布撲蓋。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分離和提純的方法

  過濾用于固液混合的分離一貼、二低、三靠如粗鹽的提純

  蒸餾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防止液體暴沸,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餾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餾

  萃取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于原溶劑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打開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與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內外空氣相通。打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及時關閉活塞,上層液體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發和結晶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三、離子檢驗

  離子所加試劑現象離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產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雜

  注意事項:為了使雜質除盡,加入的試劑不能是“適量”,而應是“過量”;但過量的試劑必須在后續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

  4、物質的量=物質所含微粒數目/阿伏加德羅常數n=N/NA

  5、摩爾質量(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2)單位:g/mol或g、、mol-1(3)數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n=m/M)

  六、氣體摩爾體積

  1、氣體摩爾體積(V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2)單位:L/mol

  2、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摩爾體積n=V/Vm

  3、標準狀況下,Vm=22、4L/mol

  七、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濃度。(2)單位:mol/L(3)物質的量濃度=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CB=nB/V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據欲配制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用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質的質量或體積,在容器內將溶質用溶劑稀釋為規定的體積,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檢驗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計算、2稱量、3溶解、4轉移、5洗滌、6定容、7搖勻8貯存溶液、

  注意事項:A選用與欲配制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內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移、E定容時,當液面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滴管,以平視法觀察加水至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切為止、

  3、溶液稀釋:C(濃溶液)?V(濃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一、物質的分類

  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質稱作分散質(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起容納分散質作用的物質稱作分散劑(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溶液、膠體、濁液三種分散系的比較

  分散質粒子大小/nm外觀特征能否通過濾紙有否丁達爾效應實例

  溶液小于1均勻、透明、穩定能沒有NaCl、蔗糖溶液

  膠體在1—100之間均勻、有的透明、較穩定能有Fe(OH)3膠體

  濁液大于100不均勻、不透明、不穩定不能沒有泥水

  二、物質的化學變化

  1、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依據一定的標準可以對化學變化進行分類。

  (1)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后物質種類的多少可以分為:

  A、化合反應(A+B=AB)B、分解反應(AB=A+B)

  C、置換反應(A+BC=AC+B)

  D、復分解反應(AB+CD=AD+CB)

  (2)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可將反應分為:

  A、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主要包括復分解反應和有離子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

  B、分子反應(非離子反應)

  (3)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可將反應分為:

  A、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

  實質: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

  B、非氧化還原反應

  2、離子反應

  (1)、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酸、堿、鹽都是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

  注意:①電解質、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狀態下能否導電。②電解質的導電是有條件的: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才能導電。③能導電的物質并不全部是電解質:如銅、鋁、石墨等。④非金屬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機物為非電解質。

  (2)、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復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淀、氣體或水。書寫方法: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相等

  (3)、離子共存問題

  所謂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生任何反應;若離子之間能發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

  A反應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反應生成氣體或易揮發性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反應生成難電離物質(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水解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學)

  注意:題干中的條件:如無色溶液應排除有色離子:Fe2+、Fe3+、Cu2+、MnO4-等離子,酸性(或堿性)則應考慮所給離子組外,還有大量的H+(或OH-)。

  (4)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六看)

  一、看反應是否符合事實:主要看反應能否進行或反應產物是否正確

  二、看能否寫出離子方程式:純固體之間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

  三、看化學用語是否正確:化學式、離子符號、沉淀、氣體符號、等號等的書寫是否符合事實

  四、看離子配比是否正確

  五、看原子個數、電荷數是否守恒

  六、看與量有關的反應表達式是否正確(過量、適量)

  3、氧化還原反應中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如下:

  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有還原性)

  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有氧化性)

  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

  一、金屬活動性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二、金屬一般比較活潑,容易與O2反應而生成氧化物,可以與酸溶液反應而生成H2,特別活潑的如Na等可以與H2O發生反應置換出H2,特殊金屬如Al可以與堿溶液反應而得到H2。

  三、Al2O3為兩性氧化物,Al(OH)3為兩性氫氧化物,都既可以與強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也可以與強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較

  碳酸鈉碳酸氫鈉

  俗名純堿或蘇打小蘇打

  色態白色晶體細小白色晶體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堿性使酚酞變紅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堿性(酚酞變淺紅)

  熱穩定性較穩定,受熱難分解受熱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與酸反應CO32—+H+=HCO3—

  HCO3—+H+=CO2↑+H2O

  相同條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與堿反應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應實質:CO32—與金屬陽離子的復分解反應NaHCO3+NaOH=Na2CO3+H2O

  反應實質:HCO3—+OH-=H2O+CO32—

  與H2O和CO2的反應Na2CO3+CO2+H2O=2NaHCO3

  CO32—+H2O+CO2=HCO3—

  不反應

  與鹽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CaCO3↓

  不反應

  主要用途玻璃、造紙、制皂、洗滌發酵、醫藥、滅火器

  五、合金: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

  合金的特點;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屬大而熔點比成分金屬低,用途比純金屬要廣泛。

  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一、硅元素:無機非金屬材料中的主角,在地殼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種親氧元

  素,以熔點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鹽形式存在于巖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殼質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對比C

  最外層有4個電子,主要形成四價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稱為硅石,包括結晶形和無定形。石英是常見的結晶形二氧化硅,其中無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環帶狀或層狀的是瑪瑙。二氧化硅晶體為立體網狀結構,基本單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被廣泛應用。(瑪瑙飾物,石英坩堝,光導纖維)

  物理:熔點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潔凈的SiO2無色透光性好

  化學:化學穩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與其他酸反應,可以與強堿(NaOH)反應,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溫)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裝HF,裝堿性溶液的試劑瓶應用木塞或膠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應用可溶性硅酸鹽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強的酸反應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

  硅膠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劑,催化劑的載體。

  四、硅酸鹽

  硅酸鹽是由硅、氧、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總稱,分布廣,結構復雜化學性質穩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鈉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稱作水玻璃和泡花堿,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劑和黏膠劑。常用硅酸鹽產品:玻璃、陶瓷、水泥

  五、硅單質

  與碳相似,有晶體和無定形兩種。晶體硅結構類似于金剛石,有金屬光澤的灰黑色固體,熔點高(1410℃),硬度大,較脆,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是良好的半導體,應用:半導體晶體管及芯片、光電池、

  六、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結構:容易得到一個電子形成

  氯離子Cl-,為典型的非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態存在。

  七、氯氣

  物理性質:黃綠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可溶于水、加壓和降溫條件下可變為液態(液氯)和固態。

  制法:MnO2+4HCl(濃)=MnCl2+2H2O+Cl2

  聞法: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少量氯氣進入鼻孔。

  化學性質:很活潑,有毒,有氧化性,能與大多數金屬化合生成金屬氯化物(鹽)。也能與非金屬反應:

  2Na+Cl2===(點燃)2NaCl2Fe+3Cl2===(點燃)2FeCl3Cu+Cl2===(點燃)CuCl2

  Cl2+H2===(點燃)2HCl現象:發出蒼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霧。

  燃燒不一定有氧氣參加,物質并不是只有在氧氣中才可以燃燒。燃燒的本質是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所有發光放熱的劇烈化學反應都稱為燃燒。

  Cl2的用途:

  ①自來水殺菌消毒Cl2+H2O==HCl+HClO2HClO===(光照)2HCl+O2↑

  1體積的水溶解2體積的氯氣形成的溶液為氯水,為淺黃綠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強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穩定,光照或加熱分解,因此久置氯水會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穩定多,可長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應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與有機物反應,是重要的化學工業物質。

  ④用于提純Si、Ge、Ti等半導體和鈦

  ⑤有機化工:合成塑料、橡膠、人造纖維、農藥、染料和藥品

  八、氯離子的檢驗

  使用硝酸銀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擾離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九、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黃或含硫的燃料燃燒得到(硫俗稱硫磺,是黃色粉末)

  S+O2===(點燃)SO2

  物理性質:無色、刺激性氣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體積比)

  化學性質:有毒,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熱會變回原來顏色。這是因為H2SO3不穩定,會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H2SO3因此這個化合和分解的過程可以同時進行,為可逆反應。

  可逆反應——在同一條件下,既可以往正反應方向發生,又可以向逆反應方向發生的化學反應稱作可逆反應,用可逆箭頭符號連接。

  十、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條件為高溫或放電:N2+O2========(高溫或放電)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穩定,在常溫下遇氧氣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

  一氧化氮的介紹:無色氣體,是空氣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療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紹:紅棕色氣體、刺激性氣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與水反應

  3NO2+H2O==2HNO3+NO

  十一、大氣污染

  SO2、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防治措施:

  ①從燃料燃燒入手。

  ②從立法管理入手。

  ③從能源利用和開發入手。

  ④從廢氣回收利用,化害為利入手。

  (2SO2+O22SO3SO3+H2O=H2SO4)

  十二、硫酸

  物理性質:無色粘稠油狀液體,不揮發,沸點高,密度比水大。

  化學性質:具有酸的通性,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吸水性和強氧化性。是強氧化劑。

  C12H22O11======(濃H2SO4)12C+11H2O放熱

  2H2SO4(濃)+C==CO2↑+2H2O+SO2↑

  還能氧化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但不放出氫氣。

  2H2SO4(濃)+Cu==CuSO4+2H2O+SO2↑

  稀硫酸:與活潑金屬反應放出H2,使酸堿指示劑紫色石蕊變紅,與某些鹽反應,與堿性氧化物反應,與堿中和

  十三、硝酸

  物理性質:無色液體,易揮發,沸點較低,密度比水大。

  化學性質:具有一般酸的通性,濃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強氧化劑。還能氧化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但不放出氫氣。

  4HNO3(濃)+Cu==Cu(NO3)2+2NO2↑+4H2O

  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

  反應條件不同,硝酸被還原得到的產物不同

  硫酸和硝酸:濃硫酸和濃硝酸都能鈍化某些金屬(如鐵和鋁)使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保護膜,隔絕內層金屬與酸,阻止反應進一步發生。因此,鐵鋁容器可以盛裝冷的濃硫酸和濃硝酸。硝酸和硫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實驗室必備的重要試劑。可用于制化肥、農藥、炸藥、染料、鹽類等。硫酸還用于精煉石油、金屬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種揮發性酸。

  3NO2+H2O==2HNO3+NO這是工業制硝酸的方法。

  十四、氨氣及銨鹽

  氨氣的性質:無色氣體,刺激性氣味、密度小于空氣、極易溶于水(且快)1:700體積比。溶于水發生以下反應使水溶液呈堿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紅色噴泉實驗。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種弱堿,很不穩定,會分解,受熱更不穩定:NH3、H2O===(△)NH3↑+H2O

  濃氨水易揮發除氨氣,有刺激難聞的氣味。

  氨氣能跟酸反應生成銨鹽:NH3+HCl==NH4Cl(晶體)

  氨是重要的化工產品,氮肥工業、有機合成工業及制造硝酸、銨鹽和純堿都離不開它。氨氣容易液化為液氨,液氨氣化時吸收大量的熱,因此還可以用作制冷劑。

  銨鹽的性質: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銨鹽),受熱易分解,放出氨氣: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可以用于實驗室制取氨氣:(干燥銨鹽與和堿固體混合加熱)

  NH4NO3+NaOH==NaNO3+H2O+NH3↑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是否收集滿

高中化學知識點5

  (1)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

  <1>非極性分子:從整個分子看,分子里電荷的分布是對稱的。如:①只由非極性鍵構成的同種元素的雙原子分子:H2、Cl2、N2等;②只由極性鍵構成,空間構型對稱的多原子分子:CO2、CS2、BF3、CH4、CCl4等;③極性鍵非極性鍵都有的:CH2=CH2、CH≡CH。

  (2)共價鍵的極性和分子極性的'關系:

  兩者研究對象不同,鍵的極性研究的是原子,而分子的極性研究的是分子本身;兩者研究的方向不同,鍵的極性研究的是共用電子對的偏離與偏向,而分子的極性研究的是分子中電荷分布是否均勻。非極性分子中,可能含有極性鍵,也可能含有非極性鍵,如二氧化碳、甲烷、四氯化碳、三氟化硼等只含有極性鍵,非金屬單質F2、N2、P4、S8等只含有非極性鍵,C2H6、C2H4、C2H2等既含有極性鍵又含有非極性鍵;極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極性鍵,可能含有非極性鍵,如HCl、H2S、H2O2等。

  (3)分子極性的判斷方法

  ①單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學鍵,故沒有極性分子或非極性分子之說,如He、Ne等。

  ②雙原子分子:若含極性鍵,就是極性分子,如HCl、HBr等;若含非極性鍵,就是非極性分子,如O2、I2等。

  ③以極性鍵結合的多原子分子,主要由分子中各鍵在空間的排列位置決定分子的極性。若分子中的電荷分布均勻,即排列位置對稱,則為非極性分子,如BF3、CH4等。若分子中的電荷分布不均勻,即排列位置不對稱,則為極性分子,如NH3、SO2等。

  ④根據ABn的中心原子A的最外層價電子是否全部參與形成了同樣的共價鍵。(或A是否達最高價)

  (4)相似相溶原理

  ①相似相溶原理:極性分子易溶于極性溶劑,非極性分子易溶于非極性溶劑。

  ②相似相溶原理的適用范圍:“相似相溶”中“相似”指的是分子的極性相似。

  ③如果存在氫鍵,則溶劑和溶質之間的氫鍵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相反,無氫鍵相互作用的溶質在有氫鍵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較小。

高中化學知識點6

  1.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1)本質: 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

  (2)特征: 元素化合價發生升降(不一定有氧的得失)

  (3)各概念之間的關系:

  升失氧:還原劑---還原性---失電子---(升價)---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產物

  降得還:氧化劑---氧化性---得電子---(降價)---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還原產物

  2.化合價順口溜:

  一價鉀鈉氯氫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價磷;

  談變價,也不難;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

  銅汞二價最常見;正負變價要分清。

  3.氧化還原反應與四大基本反應類型的的關系:

  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但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或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一定屬氧化還原反應;(注意:有單質參加或生成的化學反應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4.重要規律:

  (1)強弱規律: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2)電子守恒規律

  (3)價態規律

  (4)先后規律

高中化學知識點7

  一、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

  1、官能團的定義:決定有機化合物主要化學性質的原子、原子團或化學鍵。

  2、常見的各類有機物的官能團,結構特點及主要化學性質

  (1)烷烴

  A) 官能團:無 ;通式:CnH2n+2;代表物:CH4

  B) 結構特點:鍵角為109°28′,空間正四面體分子。烷烴分子中的每個C原子的四個價鍵也都如此。

  C) 化學性質:

  (2)烯烴:

  A) 官能團: ;通式:CnH2n(n≥2);代表物:H2C=CH2

  B) 結構特點:鍵角為120°。雙鍵碳原子與其所連接的四個原子共平面。

  C) 化學性質:

  (3)炔烴:

  A) 官能團:—C≡C— ;通式:CnH2n—2(n≥2);代表物:HC≡CH

  B) 結構特點:碳碳叁鍵與單鍵間的鍵角為180°。兩個叁鍵碳原子與其所連接的兩個原子在同一條直線上。

  C) 化學性質:(略)

  (4)苯及苯的同系物:

  A) 通式:CnH2n—6(n≥6);代表物:

  B)結構特點:苯分子中鍵角為120°,平面正六邊形結構,6個C原子和6個H原子共平面。

  C)化學性質:

  ①取代反應(與液溴、HNO3、H2SO4等)

  (5)醇類:

  A) 官能團:—OH(醇羥基); 代表物: CH3CH2OH、HOCH2CH2OH

  B) 結構特點:羥基取代鏈烴分子(或脂環烴分子、苯環側鏈上)的氫原子而得到的產物。結構與相應的烴類似。

  C) 化學性質:

  (與官能團直接相連的碳原子稱為α碳原子,與α碳原子相鄰的碳原子稱為β碳原子,依次類推。與α碳原子、β碳原子、……相連的氫原子分別稱為α氫原子、β氫原子、……)

  ④酯化反應(跟羧酸或含氧無機酸)

  (6)醛酮

  B) 結構特點: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鍵所成鍵角為120°,該碳原子跟其相連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化學性質:

  (7)羧酸

  3、常見糖類、蛋白質和油脂的`結構和性質

  (1)單糖

  A) 代表物:葡萄糖、果糖(C6H12O6)

  B) 結構特點:葡萄糖為多羥基醛、果糖為多羥基酮

  C) 化學性質:①葡萄糖類似醛類,能發生銀鏡反應、費林反應等;②具有多元醇的化學性質。

  (2)二糖

  A) 代表物:蔗糖、麥芽糖(C12H22O11)

  B) 結構特點:蔗糖含有一個葡萄糖單元和一個果糖單元,沒有醛基;麥芽糖含有兩個葡萄糖單元,有醛基。

  C) 化學性質:

  ①蔗糖沒有還原性;麥芽糖有還原性。

  ②水解反應

  (3)多糖

  A) 代表物:淀粉、纖維素 [ (C6H10O5)n ]

  B) 結構特點:由多個葡萄糖單元構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所含的葡萄糖單元比纖維素的少。

  C) 化學性質:

  ①淀粉遇碘變藍。

  ②水解反應(最終產物均為葡萄糖)

  (4)蛋白質

  A) 結構特點:由多種不同的氨基酸縮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結構中含有羧基和氨基。

  B) 化學性質:

  ①兩性: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所以具有兩性。

  ②鹽析:蛋白質溶液具有膠體的性質,加入銨鹽或輕金屬鹽濃溶液能發生鹽析。鹽析是可逆的,采用多次鹽析可分離和提純蛋白質(膠體的性質)

  ③變性:蛋白質在熱、酸、堿、重金屬鹽、酒精、甲醛、紫外線等作用下會發生性質改變而凝結,稱為變性。變性是不可逆的,高溫消毒、滅菌、重金屬鹽中毒都屬變性。

  ④顏色反應:蛋白質遇到濃硝酸時呈黃色。

  ⑤灼燒產生燒焦羽毛氣味。

  ⑥在酸、堿或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終生成多種α—氨基酸。

  (5)油脂

  A)組成:油脂是高級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常溫下呈液態的稱為油,呈固態的稱為脂,統稱油脂。天然油脂屬于混合物,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D) 化學性質:

  ①氫化:油脂分子中不飽和烴基上加氫。如油酸甘油酯氫化可得到硬脂酸甘油酯。

  ②水解:類似酯類水解。酸性水解可用于制取高級脂肪酸和甘油。堿性水解又叫作皂化反應(生成高級脂肪酸鈉),皂化后通過鹽析(加入食鹽)使肥皂析出(上層)。

  5、重要有機化學反應的反應機理

  二、有機化學反應類型

  1、取代反應

  指有機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取代的反應。

  常見的取代反應:

  ⑴烴(主要是烷烴和芳香烴)的鹵代反應;

  ⑵芳香烴的硝化反應;

  ⑶醇與氫鹵酸的反應、醇的羥基氫原子被置換的反應;

  ⑷酯類(包括油脂)的水解反應;

  ⑸酸酐、糖類、蛋白質的水解反應。

  2、加成反應

  指試劑與不飽和化合物分子結合使不飽和化合物的不飽和程度降低或生成飽和化合物的反應。

  常見的加成反應:

  ⑴烯烴、炔烴、芳香族化合物、醛、酮等物質都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也叫加氫反應、氫化或還原反應);

  ⑵烯烴、炔烴、芳香族化合物與鹵素的加成反應;

  ⑶烯烴、炔烴與水、鹵化氫等的加成反應。

  3、聚合反應

  指由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小分子互相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大的高分子的反應。參加聚合反應的小分子叫作單體,聚合后生成的大分子叫作聚合物。

  常見的聚合反應:

  加聚反應:指由不飽和的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小分子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大的高分子的反應。

  較常見的加聚反應:

  三、有機化學計算

  1、有機物化學式的確定

  (1)確定有機物的式量的方法

  ①根據標準狀況下氣體的密度ρ,求算該氣體的式量:M = 22.4ρ(標準狀況)

  ②根據氣體A對氣體B的相對密度D,求算氣體A的式量:MA = DMB

  ③求混合物的平均式量:M = m(混總)/n(混總)

  ④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計算烴的式量。

  ⑤應用原子個數較少的元素的質量分數,在假設它們的個數為1、2、3時,求出式量。

  (2)確定化學式的方法

  ①根據式量和最簡式確定有機物的分子式。

  ②根據式量,計算一個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確定有機物的分子式。

  ③當能夠確定有機物的類別時。可以根據有機物的通式,求算n值,確定分子式。

  ④根據混合物的平均式量,推算混合物中有機物的分子式。

  (3)確定有機物化學式的一般途徑

  (4)有關烴的混合物計算的幾條規律

  ①若平均式量小于26,則一定有CH4

  ②平均分子組成中,l < n(C) < 2,則一定有CH4。

  ③平均分子組成中,2 < n(H) < 4,則一定有C2H2。

  2、有機物燃燒規律及其運用

  五、其他

  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

  (1)CH:C2H2、C4H4(乙烯基乙炔)、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

  (2)CH2:烯烴和環烯烴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飽和一元醛(或飽和一元酮)與二倍于其碳原子數的飽和一元羧酸或酯。如:乙醛(C2H4O)與丁酸及異構體(C4H8O2)

  (5)炔烴(或二烯烴)與三倍于其碳原子數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如丙炔(C3H4)與丙苯(C9H12)

高中化學知識點8

  一、碳酸鈉與碳酸氫鈉

  1、俗名:Na2CO3(純堿、蘇打);NaHCO3(小蘇打)

  2、除雜:CO2(HCl),通入飽和的NaHCO3溶液而不是飽和Na2CO3溶液。

  3、NaHCO3(少量與過量)與石灰水的反應:命題角度為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正誤。

  4、鑒別:用BaCl2、CaCl2或加熱的方法,不能用石灰水。

  5、NaHCO3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順序問題:因HCO3—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順序為c(Na+)>c(HCO3—)>c(OH—)>c(H+)>c(CO32—),也有c(CO32—)

  二、氯化鈉:

  1、除雜: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利用二者的差異情況,進行分離。NaCl(KNO3):蒸發、結晶、過濾;KNO3(NaCl):降溫、結晶、過濾。

  2、氯堿工業:電解飽和的食鹽水,以此為載體,考查電解原理的應用。題目的突破口為:一是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判斷此極為電解池的陽極;二是在電解后的溶液滴入酚酞試液,溶液液變紅,判斷此極為電解池的陰極。

  3、配制一定物質的量的濃度的溶液:因其是高中化學中的第一個定量實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命題角度:一是計算所需的物質的質量;二是儀器的缺失與選擇;三是實驗誤差分析。

  學好高中化學的經驗

  一、了解化學學科性格真心對待新老朋友

  化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對物質的結構和物質間轉變進行探究,并找出其規律的一門自然學科。它是自然學科,不是人文學科,它研究的對象是我們生活中常見或不常見的物質。所以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實驗學科、生活氣息很濃的學科、實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因而在化學的學習中,一定要加強課本知識與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系。切忌將化學抽象化,像哲學一樣。

  自然界中每一種物質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在化學家或化學工作者的眼中,它們都是有生命有性格的。如果像人一生中能結交一大堆真正的朋友、認識一大堆人一樣,真正搞懂一種物質,了解一大類物質,你就可以成為化學專家了。因而學習化學,首先要在符號與實物形象之間建立順暢的聯系。如氯化鈉NaCl,有的人眼中僅是四個字母,兩個大寫兩個小寫。讀作“naiceiel”。但在優秀學生眼中這不是四個字母,而是一堆正六面體形的固體,它味咸、易溶、可電解......這就是兩種不同的化學觀。一種抽象化,一種實物化。誰能最終學好化學,是不難知道的。

  相對于物理:具體東西抽象化。如實物被當作一個質點、一束光被當成一條線......

  相對于數學:則是實物抽象化、抽象的東西更抽象,還運用一系列公式進行概括。

  因而對于化學,對絕大部分來說起點低、入門易。但如果不注意學科特點,將一系列物質學習過后,思想思維就會出現極大的混亂,不同物質的結構、性質糾纏不清,因而每考每敗,這就是化學學習中知易行難的原因。

  二。培養形象立體思維方式提高研究化學的樂趣

  學習每一種物質,就如同認識一個人,光記著其名字是不夠的。你必須和這個人有很長的相處時間,才能記住它們的音容相貌,理解它的性格與特點,知道它的優缺點與長短處。如果你是它的領導,你能知道它適合什么崗位,有多大本事,你才能對他們指揮自如,考試戰爭才能百戰百勝,所以化學學得好才能當領導。

  對于每一個要學習的物質,盡量要看一看實物,體會它的顏色、狀態......對于學生實驗,要盡量動手,體會它性質的與眾不同之處,哪怕對于再尋常不過的物質如水也要能對其性質品頭論足。同時在化學分組實驗中體會實驗成功帶來的樂趣。

  物質學多了,容易糊涂,特別是有些雙胞胎、三胞胎物質,也要能盡量分清它們的不同之處。因而我們學習化學,就不再是一堆英文字母。而必須是一系列形象,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一個個生動的物質轉化。例如電解氯化鈉,就應該想到鈉離子得電子生成了閃閃發光的金屬鈉,氯離子失去電子成了黃綠色的氯氣瓢出來了,等等。

  要經常在紙上,更重要的是在大腦中梳理所學過的一切。讓他們站好隊,分好類。每個物質都能給他們貼上一個標簽,寫上一句二句概括性的話。這樣化學的形象化有了,化學也就學活了。

  三。建立良好自學習慣,培養獨立解題品質

  高中化學不單是化學,高中所有學科的學習都要求自主先入。因為高中課程內容多、深度足,很多東西是需要用心去體會,而不能言傳。因而還指望像小學、初中一樣,老師手把手的教、老師一題一題的講解,學生盡管不懂,也能依樣畫符,似乎初中都很容易學懂。兩個學生中考成績如果都是80分。但這80分是通過不同的方法獲得的,一個80分貨真價實,是真正弄懂了知識的體現,而另一個80分則是通貨膨脹,沒有徹底弄懂知識,只是對知識的死記和對老師解題的機械模仿的話。進入高中后,成績自然分化的很厲害。

  所以進入高中后,有自學習慣的要堅持,有自學能力的要發揮。沒有的則必須培養、必須挖掘,必須養成。做事情、想問題要超前,一段時間后大家都會了解老師的教學套路,教學方法。

  預習就是預先學習,提前學習的意思。但很多同學預習是掃描式、像讀小說、看電影。一節內容5分鐘就搞定了。遇到稍微惱火的地方就跳過或放棄了,心想反正老師還要講。這其實不叫預習,就是一種掃描。沒有收效,沒動一點腦筋,這樣的學習,能力是絲毫得不到提高的。

  預習就是要通過走在老師前面、想在老師前面、學在別人前面,要拿出一個架式,要拿出筆來,勾畫出重點;要拿出草稿本,進行演算,然后將課本習題認真做一做,檢驗自己的預習成果。

  這樣別人是在上新課,對你而言則就是復習課了。下課后也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去理解、消化課本。解題速度加快,騰出時間進行新的一輪復習與預習。有的同學一天到晚總是在被動吸收知識,被動應付作業。整天頭不洗,飯不吃,忙亂不堪,疲憊不堪,但考試下來,總是很不令人滿意。便卻給自己安慰說:我已盡力了,我就這個能力了,人家頭腦就是聰明啊,否法定了自己,長了別人的志氣,對自己也就失去了信心。

  不少人聽新課聽得渾頭昏腦,飛機坐了一節又一節,最后才不得不翻書,從頭自學。為什么就不能超前一點,先自學后再聽課呢,這樣也不至于天天坐飛機。有人總是一廂熱情的認為:上課一邊聽,一邊看書,節約時間,效益超強,結果沒有幾個人能如愿。

  要懂得反思與總結,要懂得調整思路、方法。總之一切皆要主動,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不被老師操控、推動,但要與老師的教學思路、進度保持一致,從而形成合力達到最大效率。

  學習上要動自己的腦子、流自己的汗。不要搞任何人,也不要指望誰來督促你,逼迫你,我們要成為自己學習上的主人,不要成為學習的奴隸,更不要成為別人學習上的陪同者、旁觀者、聽眾或是看客。

  要加強培養自己獨立解題的習慣,高考是獨立答卷而不是商量、合作考試的。很多人一遇到問題就開討論,無論有無必要都要問別人,似乎很是謙虛好學,實則是偷懶或是借機拉呱開小差。把自己的腦袋閑置起來,借別人腦袋解題,訓練聰明了別人的同時,卻頹廢弄笨了自己,真是得不償失啊。

  有問題不問,不是好事,有問題就問,更不是好事。你要確認經過自己的努力后依然不能解決的才能問。哪兒不懂就問哪兒。別一張口:這個題我做不來;給我講一下這個題。

  有的人,手里拿著英漢詞典問別人某個單詞怎么讀、怎么寫。或直接問周圍的同學:氫的原子量是多少。這已經不是問題,而是借題發揮了。

  很多有經驗的老師從你提問的方式、問題的出發點,就能判斷出你的學習大致是一個什么程度,有什么發展潛力。

高中化學知識點9

  多元含氧酸具體是幾元酸看酸中H的個數

  多元酸究竟能電離多少個H+,是要看它結構中有多少個羥基,非羥基的氫是不能電離出來的。如亞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個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結構中,是有一個H和一個O分別和中心原子直接相連的,而不構成羥基。構成羥基的O和H只有兩個。因此H3PO3是二元酸。當然,有的還要考慮別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來解釋。

  酸式鹽溶液呈酸性

  表面上看,“酸”式鹽溶液當然呈酸性啦,其實不然。到底酸式鹽呈什么性,要分情況討論。如果這是強酸的酸式鹽,因為它電離出了大量的H+,而且陰離子不水解,所以強酸的酸式鹽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鹽,則要比較它電離出H+的能力和陰離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陰離子的水解程度較大(如NaHCO3),則溶液呈堿性;反過來,如果陰離子電離出H+的能力較強(如NaH2PO4),則溶液呈酸性。

  H2SO4有強氧化性

  就這么說就不對,只要在前邊加一個“濃”字就對了。濃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體現在整體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電子,所以它有強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幾乎沒有(連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還弱得多。這也體現了低價態非金屬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價態的.強,和HClO與HClO4的酸性強弱比較一樣。所以說H2SO4有強氧化性時必須嚴謹,前面加上“濃”字。

  書寫離子方程式時不考慮產物之間的反應

  從解題速度角度考慮,判斷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正誤時,可以“四看”:一看產物是否正確;二看電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看是否符合題目限制的條件。從解題思維的深度考慮,用聯系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等化學原理來綜合判斷產物的成分。中學典型反應:低價態鐵的化合物(氧化物、氫氧化物和鹽)與硝酸反應;鐵單質與硝酸反應;+3鐵的化合物與還原性酸如碘化氫溶液的反應等。

  忽視混合物分離時對反應順序的限制

  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對化學反應原理提出的具體要求是:反應要快、加入的過量試劑確保把雜質除盡、選擇的試劑既不能引入新雜質又要易除去。

  計算反應熱時忽視晶體的結構

  計算反應熱時容易忽視晶體的結構,中學常計算共價鍵的原子晶體:1mol金剛石含2mol碳碳鍵,1mol二氧化硅含4mol硅氧鍵。分子晶體:1mol分子所含共價鍵,如1mol乙烷分子含有6mol碳氫鍵和1mol碳碳鍵。

  對物質的溶解度規律把握不準

  物質的溶解度變化規律分三類:第一類,溫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氯化鉀、硝酸鉀等;第二類,溫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但是增加的程度小,如氯化鈉;第三類,溫度升高,溶解度減小,如氣體、氫氧化鈉等,有些學生對氣體的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理解不清。

  高中化學應該怎么學習

  1、你必須把課本上的知識背下來。化學是文科性質非常濃的理科。記憶力在化學上的作用最明顯。不去記,注定考試不及格!因為化學與英語類似,有的甚至沒法去問為什么。有不少知識能知其然,無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記住。甚至不少老師都贊同化學與英語的相似性。說“化學就是第二門外語”,化學的分子式相當于英語單詞,化學方程式就是英語句子,而每一少化學計算題,就是英語的一道閱讀理解。

  2、找一個本子,專門記錄自己不會的,以備平時重點復習和考試前強化記憶。只用問你一個問題:明天就要考化學了,今天你還想再復習一下化學,你復習什么?對了,只用看一下你的不本本即可。正所謂:“考場一分鐘,平時十年功!”“處處留心皆學問。”“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考前復習,當然是要復習的平時自己易錯的知識點和沒有弄清楚的地方,而這些都應當在你的小本本才是!

  3、把平時做過的題,分類做記號。以備考試前選擇地再看一眼要重視前車之鑒,,防止“一錯再錯”,與“小本本”的作用相同。只是不用再抄寫一遍,節約時間,多做一些其它的題。

  如何提高化學成績

  知識點全覆蓋

  理科的學習除了需要學生學習一些化學知識點之外,也需要學生根據知識點做出一些題目。化學的題目看起來非常的復雜,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推敲之后,學生當理解了題目主要考查的內容之后,學生只要尋找到一些正確的解題方法,學生就能夠正確地作出化學題。

  高中生高中化學學習好方法有哪些?學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識點,只有全方面的掌握知識點之后,學生的學習成績才能夠得到提高。化學這門學科,除了需要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點化學反應方程式之外,也需要了解更多的同類元素。

  分析技巧

  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分析技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具備很多理論知識,也需要這些學生懂得一些分析題目的技巧。學生分析對了題目,學生就能夠找對正確的思路,通過對這些題目進行分析,學生能夠了解考察哪些知識。目前越來越多的學生可以通過尋找正確的方法,幫助自己提升化學成績。

高中化學知識點10

  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七原則

  掌握下列七個有關操作順序的原則,就可以正確解答“實驗程序判斷題”

  1、“從下往上”原則。

  以Cl2實驗室制法為例,裝配發生裝置順序是:放好鐵架臺→擺好酒精燈→根據酒精燈位置固定好鐵圈→石棉網→固定好圓底燒瓶。

  2、“從左到右”原則。

  裝配復雜裝置應遵循從左到右順序。如上裝置裝配順序為:發生裝置→集氣瓶→燒杯。

  3、先“塞”后“定”原則。

  帶導管的塞子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燒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緊或因用力過猛而損壞儀器。

  4、“固體先放”原則。

  上例中,燒瓶內試劑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裝入,以免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總之固體試劑應在固定前加入相應容器中。

  5、“液體后加”原則。

  液體藥品在燒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緩慢加入。

  6、先驗氣密性(裝入藥口前進行)原則。

  7、后點酒精燈(所有裝置裝完后再點酒精燈)原則。

  高考化學實驗現象歸納

  化學實驗現象總結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強光,放出很多的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很多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為有光澤的'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渾濁。

  10、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2、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慢慢變為白色粉末,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14、點燃純凈的氯氣,用干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帶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并加熱:鐵銹慢慢溶解,溶液呈淺黃色,并有氣體生成。

  18、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19、將Cl2通入無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質產生。

  20、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

  化學性質

  1、S02能作漂白劑。S02雖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機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劑如石蕊試液。S02使品紅褪色是因為漂白作用,S02使溴水、高錳酸鉀褪色是因為還原性,S02使含酚酞的NaH溶液褪色是因為溶于不生成酸

  2、S02與C12通入水中雖然都有漂白性,但將二者以等物質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則會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出現渾濁的物質:第一種可能為與C1—生成難溶物。包括:①AgN03第二種可能為與H+反應生成難溶物。包括:①可溶性硅酸鹽(Si032—),離子方程式為:Si032—+2H+=H2Si03②苯酚鈉溶液加鹽酸生成苯酚渾濁液。③S20xx—離子方程式:S20xx—+2H+=S+S02↑+H20④一些膠體如Fe(OH)3(先是由于Fe(OmH)3的膠粒帯負電荷與加入的H發生電荷中和使膠體凝聚,當然,若繼續滴加鹽酸至過量,該沉淀則會溶解。)若加HI溶液,最終會氧化得到I2。③A102—離子方程式:A102—+H++H20=A1(OH)3當然,若繼續謫加鹽酸至過量,該沉淀則會溶解

  4、濃硫酸的作用:①濃硫酸與Cu反應一強氧化性、酸性②實驗室制取乙烯一催化性説水性③實驗室制取確基苯一催化劑、吸水劑國酯化反應一催化劑、吸水劑⑤蔵糖中倒入濃流酸一脫水性、強氧化性、吸水性膽礬中加濃硫酸一吸水性。

  5、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①;②甲酸:③甲酸鹽;④甲酸⑤葡萄糖;③麥芽糖(均在職性環境下進行)

  高中化學的基礎知識

  常見物質的組成和結構

  常見分子(或物質)的形狀及鍵角

  (1)形狀:

  V型:H2O、H2S

  直線型:CO2、CS2、C2H2

  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錐型:NH3

  正四面體型:CH4、CCl4、白磷、NH4+

  平面結構:C2H4、C6H6

  (2)鍵角:

  H2O:104。5°;

  BF3、C2H4、C6H6、石墨:120°

  白磷:60°

  NH3:107°18′

  CH4、CCl4、NH4+、金剛石:109°28′

  CO2、CS2、C2H2:180°

  常見粒子的飽和結構

  ①具有氦結構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結構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氬結構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電子總數為10的粒子:

  陽離子:Na+、Mg2+、Al3+、NH4+、H3O+;

  陰離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電子總數為18的粒子:

  陽離子:K+、Ca 2+;

  陰離子:P3—、S2—、HS—、Cl—;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一些物質的組成特征:

  (1)不含金屬元素的離子化合物:銨鹽

  (2)含有金屬元素的陰離子:MnO4—、AlO2—、Cr2O72—

  (3)只含陽離子不含陰離子的物質:金屬晶體

高中化學知識點11

  一、金屬材料

  1、金屬材料

  純金屬(90多種),合金 (幾千種)

  2、金屬的物理性質:

  (1)常溫下一般為固態(汞為液態),有金屬光澤。

  (2)大多數呈銀白色(銅為紫紅色,金為黃色)

  (3)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

  3、金屬之最:

  (1)鋁: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2)鈣: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3)鐵:目前世界年產量最多的金屬(鐵>鋁>銅)

  (4)銀:導電、導熱性最好的金屬(銀>銅>金>鋁)

  (5)鉻:硬度最高的金屬

  (6)鎢:熔點最高的金屬

  (7)汞:熔點最低的金屬

  (8)鋨:密度最大的金屬

  (9)鋰 :密度最小的金屬

  4、金屬分類:

  黑色金屬:通常指鐵、錳、鉻及它們的合金。

  重金屬:如銅、鋅、鉛等

  有色金屬

  輕金屬:如鈉、鎂、鋁等;

  有色金屬: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屬以外的其他金屬。

  5、合金:由一種金屬跟其他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

  ★:一般說來,合金的熔點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蝕性能更好

  注: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鈦合金與人體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來制造人造骨等。

  優點

  (1)熔點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機械性能好

  (3)抗腐蝕性能好

  二、金屬的化學性質

  1、大多數金屬可與氧氣的反應

  2、金屬 + 酸 → 鹽 + H2↑

  3、金屬 + 鹽 → 另一金屬 + 另一鹽(條件:“前換后,鹽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濕法冶金”原理)

  三、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

  K>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

  (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2)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不可用濃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除K、Ca、Na)

  四、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1、鐵的冶煉

  (1)原理:在高溫下,利用焦炭與氧氣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鐵從鐵礦石里還原出來。

  3CO + Fe2O3高溫2Fe + 3CO2

  (2)原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空氣

  常見的鐵礦石有磁鐵礦(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 )

  2、鐵的銹蝕

  (1)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O2、水接觸(鐵銹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銅生銅綠的條件:銅與O2、水、CO2接觸。銅綠的化學式:Cu2(OH)2CO3)

  (2)防止鐵制品生銹的措施:

  ①保持鐵制品表面的清潔、干燥

  ②表面涂保護膜:如涂油、刷漆、電鍍、烤藍等

  ③制成不銹鋼

  (3)鐵銹很疏松,不能阻礙里層的鐵繼續與氧氣、水蒸氣反應,因此鐵制品可以全部被銹蝕。因而鐵銹應及時除去。

  (4)而鋁與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

  3、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①防止金屬腐蝕,保護金屬資源的途徑: ②回收利用廢舊金屬

  ③合理開采礦物

  ④尋找金屬的代用

高中化學知識點12

  1、空氣的成分:氮氣占78%,氧氣占21%,稀有氣體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氣體與雜質占0.03%

  2、主要的空氣污染物:

  NO2、CO、SO2、H2S、NO等物質

  3、其它常見氣體的化學式:

  NH3(氨氣)、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氫)、HCl(氯化氫)

  4、常見的酸根或離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錳酸根)、MnO42-(錳酸根)、PO43-(磷酸根)、Cl-(氯離子)、

  HCO3-(碳酸氫根)、HSO4-(硫酸氫根)、HPO42-(磷酸氫根)、

  H2PO4-(磷酸二氫根)、OH-(氫氧根)、HS-(硫氫根)、S2-(硫離子)、

  NH4+(銨根或銨離子)、K+(鉀離子)、Ca2+(鈣離子)、Na+(鈉離子)、

  Mg2+(鎂離子)、Al3+(鋁離子)、Zn2+(鋅離子)、Fe2+(亞鐵離子)、

  Fe3+(鐵離子)、Cu2+(銅離子)、Ag+(銀離子)、Ba2+(鋇離子)

  各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與上面離子的電荷數相對應:課本P80

  一價鉀鈉氫和銀,二價鈣鎂鋇和鋅;

  一二銅汞二三鐵,三價鋁來四價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為-1,氟-1,溴為-1)

  (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

  5、化學式和化合價:

  (1)化學式的意義:

  ①宏觀意義:a.表示一種物質;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

  ③量的意義:a.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各原子個數比;b.表示組成物質的各元素質量比。

  (2)單質化學式的讀寫

  ①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的:

  a.金屬單質。如:鉀K銅Cu銀Ag等;

  b.固態非金屬。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氣體。如:氦(氣)He氖(氣)Ne氬(氣)Ar等

  ②多原子構成分子的單質:其分子由幾個同種原子構成的就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幾。

  如:每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則氧氣的化學式為O2

  雙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O2(氧氣)、N2(氮氣)、H2(氫氣)

  F2(氟氣)、Cl2(氯氣)、Br2(液態溴)

  多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學式的讀寫:先讀的后寫,后寫的先讀

  ①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鎂)、NaCl(氯化鈉)

  ②酸根與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酸某”,如:KMnO4(高錳酸鉀)、K2MnO4(錳酸鉀)

  MgSO4(硫酸鎂)、CaCO3(碳酸鈣)

  (4)根據化學式判斷元素化合價,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

  ①判斷元素化合價的依據是: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②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化學式的步驟:

  a.按元素化合價正左負右寫出元素符號并標出化合價;

  b.看元素化合價是否有約數,并約成最簡比;

  c.交叉對調把已約成最簡比的化合價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

  6、課本P73.要記住這27種元素及符號和名稱。

  核外電子排布:1-20號元素(要記住元素的名稱及原子結構示意圖)

  排布規律:①每層最多排2n2個電子(n表示層數)

  ②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最外層為第一層不超過2個)

  ③先排滿內層再排外層

  注:元素的化學性質取決于最外層電子數

  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4,易失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非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4,易得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He有2個),結構穩定,性質穩定。

  7、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

  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②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寫”、“配”、“注”“等”。

  8、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說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堿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強;PH值越接近14,堿性越強;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堿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說明:(1)越左金屬活動性就越強,左邊的金屬可以從右邊金屬的鹽溶液中置換出該金屬出來

  (2)排在氫左邊的金屬,可以從酸中置換出氫氣;排在氫右邊的則不能。

  (3)鉀、鈣、鈉三種金屬比較活潑,它們直接跟溶液中的水發生反應置換出氫氣

  10、化學符號的意義及書寫:

  (1)化學符號的意義:a.元素符號:①表示一種元素;②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b.化學式:本知識點的第5點第(1)小點

  c.離子符號:表示離子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

  d.化合價符號:表示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

  當符號前面有數字(化合價符號沒有數字)時,此時組成符號的意義只表示該種粒子的個數。

  (2)化學符號的書寫: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學式表示

  c.離子的表示方法:用離子符號表示

  d.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用化合價符號表示

  注:原子、分子、離子三種粒子個數不只“1”時,只能在符號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1、三種氣體的實驗室制法以及它們的區別:

  氣體氧氣(O2)氫氣(H2)二氧化碳(CO2)

  藥品高錳酸鉀(KMnO4)或雙氧水(H2O2)和二氧化錳(MnO2)

  [固+液]

  反應原理2KMnO4==K2MnO4+MnO2+O2↑

  或2H2O2====2H2O+O2↑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鋅粒(Zn)和鹽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鹽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儀器裝置P36圖2-17(如14的A)

  或P111.圖6-10(14的B或C)P111.圖6-10

  (如14的B或C)P111.圖6-10

  (如14的B或C)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進集氣瓶,若木條復燃,是氧氣;否則不是氧氣點燃木條,伸入瓶內,木條上的火焰熄滅,瓶口火焰呈淡藍色,則該氣體是氫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變渾濁,若渾濁則是CO2。

  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瓶口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①排水法(難溶于水)②瓶口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①瓶口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驗滿(驗純)用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氧氣已滿,否則沒滿<1>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2>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

  若“噗”的一聲,氫氣已純;若有尖銳的爆鳴聲,則氫氣不純用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火焰熄滅,則已滿;否則沒滿

  放置正放倒放正放

  注意事項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當用第一種藥品制取時以下要注意)

  ②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凝結在試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試管底部使試管破裂)

  ③加熱時應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再集中在藥品部位加熱。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后,先撤導管后撤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試管破裂)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長頸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空氣中,氫氣的體積達到總體積的4%—74.2%點燃會爆炸。)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長頸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2、一些重要常見氣體的性質(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質物理性質

  (通常狀況下)化學性質用途

  氧氣

  (O2)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

  ①C+O2==CO2(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1、供呼吸

  2、煉鋼

  3、氣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燒。)

  ②S+O2==SO2(空氣中—淡藍色火焰;氧氣中—紫藍色火焰)

  ③4P+5O2==2P2O5(產生白煙,生成白色固體P2O5)

  ④3Fe+2O2==Fe3O4(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⑤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氫氣

  (H2)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是最輕的氣體。①可燃性:

  2H2+O2====2H2O

  H2+Cl2====2HCl1、填充氣、飛艦(密度比空氣小)

  2、合成氨、制鹽酸

  3、氣焊、氣割(可燃性)4、提煉金屬(還原性)

  ②還原性:

  H2+CuO===Cu+H2O

  3H2+WO3===W+3H2O

  3H2+Fe2O3==2Fe+3H2O

  二氧化碳(CO2)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大于空氣,能溶于水,固體的CO2叫“干冰”。CO2+H2O==H2CO3(酸性)

  (H2CO3===H2O+CO2↑)(不穩定)

  1、用于滅火(應用其不可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的性質)

  2、制飲料、化肥和純堿

  CO2+Ca(OH)2==CaCO3↓+H2O(鑒別CO2)

  CO2+2NaOH==Na2CO3+H2O

  *氧化性:CO2+C==2CO

  CaCO3==CaO+CO2↑(工業制CO2)

  一氧化碳(CO)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有毒氣體

  (火焰呈藍色,放出大量的熱,可作氣體燃料)1、作燃料

  2、冶煉金屬

  ①可燃性:2CO+O2==2CO2

  ②還原性:

  CO+CuO===Cu+CO2

  3CO+WO3===W+3CO2

  3CO+Fe2O3==2Fe+3CO2

高中化學知識點13

  ①物理性質:通常是黃綠色、密度比空氣大、有刺激性氣味氣體,能溶于水,有毒。

  ②化學性質:氯原子易得電子,使活潑的非金屬元素。氯氣與金屬、非金屬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一般作氧化劑。與水、堿溶液則發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

  拓展1、氯水:氯水為黃綠色,所含Cl2有少量與水反應(Cl2+H2O==HCl+HClO),大部分仍以分子形

  式存在,其主要溶質是Cl2。新制氯水含Cl2、H2O、HClO、H+、Cl-、ClO-、OH-等微粒

  拓展2、次氯酸:次氯酸(HClO)是比H2CO3還弱的酸,溶液中主要以HClO分子形式存在。是一種具有強氧化性(能殺菌、消毒、漂白)的易分解(分解變成HCl和O2)的弱酸。

  拓展3、漂白粉:次氯酸鹽比次氯酸穩定,容易保存,工業上以Cl2和石灰乳為原料制取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須和酸(或空氣中CO2)作用產生次氯酸,才能發揮漂白作用。

  酒精燈的使用

  1.酒精燈火焰:分三層為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內焰溫度最低,因此加熱時應把加熱物質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燈使用注意事項:A:酒精燈內的酒精不超過容積的2/3;B: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滅;C: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D:絕對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盞酒精燈,以免引起火災。E:不用酒精燈時,要蓋上燈帽,以防止酒精揮發。

  3.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有:試管、蒸發皿、燃燒匙、坩堝等;可以加熱的儀器,但必須墊上石棉網的是燒杯、燒瓶;不能加熱的儀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氣瓶。

  4.給藥品加熱時要把儀器擦干,先進行預熱,然后固定在藥品的下方加熱;加熱固體藥品,藥品要鋪平,要把試管口稍向下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試管而使試管破裂;加熱液體藥品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要把試管向上傾斜45°角,并不能將試管口對著自己或別人。

  高中常用的化學除雜試劑及除雜方法匯總

  序號---原物---所含雜質---除雜質試劑---除雜質的方法

  1.N2---O2---灼熱的銅絲網---洗氣

  2.CO2---H2S---硫酸銅溶液---洗氣

  3.CO---CO2---石灰水或燒堿液---洗氣

  4.CO2---HCl---飽和小蘇打溶液---洗氣

  5.H2S---HCl---飽和NaHS溶液---洗氣

  6.SO2---HCl---飽和NaHSO3溶液---洗氣

  7.Cl2---HCl---飽和NaCl溶液---洗氣

  8.CO2---SO2---飽和小蘇打溶液---洗氣

  9.碳粉---MnO2---濃鹽酸---加熱后過濾

  10.MnO2---碳粉---/---加熱灼燒

  11.碳粉---CuO---鹽酸或硫酸---過濾

  12.Al2O3---Fe2O3---NaOH溶液(過量),再通CO2過濾、加熱固體

  13.Fe2O3---Al2O3---NaOH溶液---過濾

  14.Al2O3---SiO2鹽酸---NH3?H2O---過濾、---加熱固體

  15.SiO2---ZnO鹽酸---/---過濾

  16.CuO---ZnO---NaOH溶液---過濾

  17.BaSO4---BaCO3---稀硫酸---過濾

  18.NaOH---Na2CO3---Ba(OH)2溶液(適量)---過濾

  19.NaHCO3---Na2CO3---通入過量CO2

  20.Na2CO3---NaHCO3---/---加熱

  21.NaCl---NaHCO3---鹽酸---蒸發結晶

  22.NH4Cl---(NH4)2SO4---Ba---Cl2溶液(適量)---過濾

  23.FeCl3---FeCl2---通入過量Cl2---/

  24.FeCl3---CuCl2---鐵粉、Cl2---過濾

  25.FeCl2---FeCl3---鐵粉---過濾

  26.Fe(OH)3膠體---FeCl3---(半透膜)---滲析

  27.CuS---FeS---稀鹽酸或稀硫酸---過濾

  28.I2---NaCl---/---升華

  29.NaCl---NH4Cl---/---加熱

  30.KNO3---NaCl---蒸餾水---重結晶

  31.乙烯---SO2、H2O---堿石灰---洗氣

  32.乙烷---乙烯---溴水---洗氣

  33.溴苯---溴---稀NaOH溶液---分液

  34.硝基苯---NO2---稀NaOH溶液---分液

  35.甲苯---苯酚---NaOH溶液---分液

  36.乙醛---乙酸---飽和Na2CO3溶液---蒸餾

  37.乙醇---水---新制生石灰---蒸餾

  38.苯酚---苯---NaOH溶液、CO2---分液

  39.乙酸乙酯---乙酸---飽和Na2CO3溶液---分液

  40.溴乙烷---乙醇---蒸餾水---分液

  41.肥皂---甘油---食鹽---過濾

  42.葡萄糖---淀粉---(半透膜)---滲析

  43.乙烯---乙炔---AgNO3---過濾

高中化學知識點14

  1、物質的變化: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化學變化:生成了其他物質的變化。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常常同時發生。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伴隨物理變化;而發生物理變化,不一定同時發生化學變化。物質的三態變化(固、液、氣)是物理變化。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只是分子間的間隔發生變化,而分子本身沒有發生變化;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被破壞,分子本身發生變化。化學變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質的變化。

  2、物質的性質(描述性質的語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學性質: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的性質。如還原性、氧化性、酸性、堿性、可燃性、熱穩定性。

  元素的化學性質跟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關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化學反應類型

  1、基本反應類型:①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

  2、氧化反應:物質與氧發生的反應。

  (1)劇烈氧化:如燃燒。

  (2)緩慢氧化:如鐵生銹、人的呼吸、食物腐爛、酒的釀造等。

  他們的共同點:①都是氧化反應;②都發熱。

  基礎學習方法

  1、預習,聽課,筆記

  想要學好高中化學,必須完全的了解下節課所講的內容,所以需要在上課之前進行預習,在預習的時候要將下節課所學的內容自己的閱讀以便,在不懂的地方畫上記號,可以試著做一些練習題,帶著疑問進行聽課,這樣可以使學習的效率提升,高中化學的內容非常多知識非常散,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會圍繞重點進行,所以需要集中精神來聽課,認真的做筆記,這樣可以完全的理解重點并且還有助于回家之后的復習,還可以有效的防止上課當中‘溜號’的問題,在記筆記的時候需要注意,在聽清老師講課的基礎之上,將難點,重點統統都記下來。

  2、復習

  下課之后需要記住復習,認真的寫作業,這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可以在課后復習,周后復習,單元后復習等等,復習的辦法有默寫、復述等等,只有通過反復的記憶才可以完全掌握知識點,現在高中化學當中有很多的概念,需要了解的符號比較多,并且方程式以及很多的內容都需要記憶,這基本上都是在為以后打基礎,如果學不好的話可能會對以后學習有一定的影響。

  3、課本與實際

  在學習的時候需要以書本為重點,需要完全的讀懂課本,這是學習化學的基本,所以需要做到預習,閱讀等,當然在看課本的過程淡妝不可以忽略小字以及圖表等等,高中化學的內容與生活是有一定的關系的,所以在我們學習的同時需要關聯一下實際,從身邊發現關于化學的知識,這樣可以讓其更愛學習。

高中化學知識點15

  1、常溫常壓下為氣態的有機物:

  1~4個碳原子的烴,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在水中的溶解度:

  碳原子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態烴(如苯、汽油)、鹵代烴(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難溶于水;苯酚在常溫微溶與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有機物的密度

  所有烴、酯、一氯烷烴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烴、多鹵代烴、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應褪色的有機物有:

  烯烴、炔烴、苯酚、醛、含不飽和碳碳鍵(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有機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態烷烴等。

  5、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機物:

  烯烴、炔烴、苯的同系物、醇類、醛類、含不飽和碳碳鍵的有機物、酚類(苯酚)。

  6、碳原子個數相同時互為同分異構體的不同類物質:

  烯烴和環烷烴、炔烴和二烯烴、飽和一元醇和醚、飽和一元醛和酮、飽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無同分異構體的有機物是:

  烷烴:CH4、C2H6、C3H8;烯烴:C2H4;炔烴:C2H2;氯代烴: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屬于取代反應范疇的有:

  鹵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間脫水(如:乙醇分子間脫水)等。

  9、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的物質:

  烯烴、炔烴、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飽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發生水解的物質:

  金屬碳化物(CaC2)、鹵代烴(CH3CH2Br)、醇鈉(CH3CH2ONa)、酚鈉(C6H5ONa)、羧酸鹽(CH3COONa)、酯類(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麥芽糖、纖維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纖維素)((C6H10O5)n)、蛋白質(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置換出氫氣的物質:醇、酚、羧酸。

  12、能發生縮聚反應的物質:

  苯酚(C6H5OH)與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與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與二元胺(H2NCH2CH2NH2)、羥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熱的實驗:

  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SO3H,80℃)制酚醛樹脂(沸水浴)、銀鏡反應、醛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熱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光照條件下能發生反應的:

  烷烴與鹵素的取代反應、苯與氯氣加成反應(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鐵催化下取代到苯環上)。

  15、常用有機鑒別試劑:

  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銀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簡式為CH的有機物:

  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簡式為CH2O的有機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或與新制的Cu(OH)2共熱產生紅色沉淀的):

  醛類(RCHO)、葡萄糖、麥芽糖、甲酸(HCOOH)、甲酸鹽(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8、常見的官能團及名稱:

  —X(鹵原子:氯原子等)、—OH(羥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鍵)、C=C(碳碳雙鍵)、—C≡C—(碳碳叁鍵)、—NH2(氨基)、—NH—CO—(肽鍵)、—NO2(硝基)

  19、常見有機物的通式:

  烷烴:CnH2n+2;

  烯烴與環烷烴:CnH2n;

  炔烴與二烯烴:CnH2n-2;

  苯的同系物:CnH2n-6;

  飽和一元鹵代烴:CnH2n+1X;

  飽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

  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

  醛:CnH2nO或CnH2n+1CHO;

  酸:CnH2nO2或CnH2n+1COOH;

  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檢驗酒精中是否含水:用無水CuSO4——變藍

  21、發生加聚反應的:含C=C雙鍵的有機物(如烯)

  22、能發生消去反應的是:

  乙醇(濃硫酸,170℃);鹵代烴(如CH3CH2Br)醇發生消去反應的條件:C—C—OH、鹵代烴發生消去的條件:C—C—XHH

  23、能發生酯化反應的是:醇和酸

  24、燃燒產生大量黑煙的是:C2H2、C6H6

  25、屬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纖維素、蛋白質、天然橡膠(油脂、麥芽糖、蔗糖不是)

  26、屬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

  27、常用來造紙的`原料:纖維素

  28、常用來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9、能發生皂化反應的是:油脂

  3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質

  31、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纖維素、麥芽糖

  32、能與Na2CO3或NaHCO3溶液反應的有機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

  33、能與Na2CO3反應而不能跟NaHCO3反應的有機物是:苯酚

  34、有毒的物質是:甲醇(含在工業酒精中);NaNO2(亞硝酸鈉,工業用鹽)

  35、能與Na反應產生H2的是:

  含羥基的物質(如乙醇、苯酚)、與含羧基的物質(如乙酸)

  36、能還原成醇的是:醛或酮

  37、能氧化成醛的醇是:R—CH2OH

  38、能作植物生長調節劑、水果催熟劑的是:乙烯

  39、能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標志的是:乙烯的產量

  40、通入過量的CO2溶液變渾濁的是:C6H5ONa溶液

  41、不能水解的糖:單糖(如葡萄糖)

  42、可用于環境消毒的:苯酚

  43、皮膚上沾上苯酚用什么清洗:酒精;沾有油脂是試管用熱堿液清洗;沾有銀鏡的試管用稀硝酸洗滌

  44、醫用酒精的濃度是:75%

  45、寫出下列有機反應類型:

  (1)甲烷與氯氣光照反應

  (2)從乙烯制聚乙烯

  (3)乙烯使溴水褪色

  (4)從乙醇制乙烯

  (5)從乙醛制乙醇

  (6)從乙酸制乙酸乙酯

  (7)乙酸乙酯與NaOH溶液共熱

  (8)油脂的硬化

  (9)從乙烯制乙醇

  (10)從乙醛制乙酸

  ①取代②加聚③加成④消去⑤還原⑥酯化⑦水解⑧加成(或還原)⑨加成⑩氧化

  46、加入濃溴水產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

  47、加入FeCl3溶液顯紫色的:苯酚

  48、能使蛋白質發生鹽析的兩種鹽:Na2SO4、(NH4)2SO4

【高中化學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氫氣知識點02-29

高中化學重要知識點03-02

高中化學結構知識點03-04

高中化學會考知識點12-19

高中化學重要知識點最新03-07

高中化學結構知識點(精)03-05

高中化學物質結構知識點02-28

高中化學水平考知識點集錦12-19

高中化學水平考知識點歸納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