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示兒》原文、及翻譯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示兒》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古詩
示兒
陸游 南宋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注釋:
①元:同“原”。
②但:只。
③悲:悲傷
④九州:古代中國分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國。
⑤同:統一
⑥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
⑦乃翁:老人自稱,指陸游自己。
⑧北定:收復。
譯文: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賞析:
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畢生從事抗金和收復失地的正義事業。雖然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但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消減。《示兒》詩是詩人臨終寫給兒子的遺囑,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是說人死后萬事萬物都可無牽無掛了。但接著第二句意思一轉:“但悲不見九州同”,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統一。詩的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并未絕望。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結句“家祭無望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活著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一,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里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這首詩用筆曲折,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詩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作者簡介:
陸游,南宋偉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現浙江省紹興市)人,做過寶章閣待制。父親陸宰不僅曾有文學創作傳世,且是當時有名的藏書家。陸游出生的第二年,北宋即被金人所滅,陸游跟父親經過了一段流亡歲月,才回到山陰老家。陸宰不僅是一介文人,更是一個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常與志士往來,談論家國局勢,受父親影響,年少的陸游早已埋下文學與愛國的種子。
二十九歲時參加進士考試,因名次在秦檜孫(秦塤)之前,又因喜論恢復,屢受排擠,至檜死才得以被起用。
陸游二十歲就定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報國壯志。三十歲參加禮部考試,名列第一,因“喜論恢復”而遭投降派秦檜打擊,被除掉了名字。但他毫不消沉,回鄉后仍攻讀兵書,刻苦習武,準備抗金衛國。
1162年,宋孝宗趙慎起用主戰派張浚,準備北伐。孝宗召見了陸游,陸游趁此良機提出了許多政治軍事主張,并給予趙慎以有力支持。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動搖,朝中主和派重新抬頭,張浚被罷官,陸游也被削職還鄉。1170年,陸游到夔州(今四川奉節縣)任通判。后來又到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府中辦理軍務,積極向王炎提出恢復中原的作戰策略。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撓破壞,王炎被召回朝庭,幕府也被撤散。陸游的作戰主張不僅得不到實現,自己也被調到成都府安撫司任參儀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為蜀州(四川崇慶)通判(副州官)。不久,又被調到嘉州(四川樂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報國無門,愛民無力,終于在1174年十月,陸游又被調到榮州(四川榮縣)去攝理州事。陸游,在蜀州雖然只有一年多時間,但對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陰老家,也還寫了許多記念蜀州的詩篇。蜀州人民也懷念放翁詩人,詩人長溘之后,人們的罨花池旁為他和趙忭([宋代]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廟宇,稱趙陸公祠,后改稱“二賢祠”。現在,“二賢祠”已改建為“陸游紀念館”。
將近三十年間(三十三歲至六十五歲),因陸游始終堅持抗金的主張,與當權不合,屢被起用也旋即被罷黜,在仕途上受到許多無情的打擊和排擠。 在陸游沉浮的仕途中,對他一生有極大影響的一次,是受川陜宣撫使王炎之邀,在其幕府中任事,這是他一生中最意興風發的時期。此處距宋、金分界不遠,山水壯闊,氣象雄偉;軍旅生活也擴大了他生活的視野,使他寫了許多熱情洋溢的詩篇。 此后將近十年,陸游的生活背離不了四川。在四川期間,是他詩歌創作最活躍的時期,為紀念這一段生活,便將詩作取名為《劍南詩稿》。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調任四川制置使,邀陸游作參議官。二人因曾共事又是詩文之交,彼此不拘禮數,兼以陸游喜飲酒銷愁,于是引起同僚的不滿及訕謗,朝廷遂以恃酒頹放為由,罷去他的官職,于是他索性自號“放翁”。現實生活中雖被罷去了官職,但詩人“放翁”之名,卻由此遠傳。
【《示兒》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示三子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江城子·示表侄劉國華》原文及翻譯賞析12-17
示三子原文及賞析02-27
示三子原文及賞析【精選】03-01
自詠示客原文及賞析02-27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原文賞析及翻譯12-18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野望原文翻譯05-30
月夜原文及翻譯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