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鳥的天堂》教學實錄
《鳥的天堂》教學實錄1
生:“我仿佛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等我注意去看,卻不見一只鳥的影兒。”這一句中,作者為什么用“仿佛”呢?
師:你讀書真仔細!發現問題也能及時提出來。同學們,請想一想,“仿佛”是什么意思?
生:“仿佛”就是好像。
生:“仿佛”就是似乎。
師:作者為什么在這一句中用“仿佛”呢?
(學生沉默)
師:大家可以聯系上下文讀讀,想一想“仿佛”這個詞語寫出了什么?
(學生自由讀課文后,陸續舉手。)
生:我認為當時有鳥兒在撲翅膀,但作者注意去看時,沒看到鳥,不能確定是否真的有鳥,所以在這句話中用了“仿佛”。
生:我認為當時沒有鳥兒在撲翅膀。這是作者聽了朋友的介紹后,急切地想見到鳥,以致于耳旁仿佛傳來了鳥兒撲翅膀的聲音。我想,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急切地想見到某個人時,眼前就會浮現這個人的形象,耳旁也會響起他的話語。所以,我認為“聽見鳥兒撲翅膀的聲音”是作者的錯覺。這是作者用上“仿佛”的原因。
生:我認為這一句話中用上“仿佛”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當時真的有鳥在撲翅膀,但作者注意去看時,卻沒看到鳥,不敢確定是否有鳥;另一種可能是當時鳥兒都在巢里棲息,作者聽朋友介紹后,渴望見到鳥,以致于耳旁傳來了鳥兒撲翅膀的聲音。這一句話中用上“仿佛”,其實也反映了作者用詞的準確,反映了作者一絲不茍的寫作態度。
(學生熱烈鼓掌。)
師:同學們的發言都很精彩。一個“仿佛”竟有著兩種完全不同的解釋,從中我們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以及他治學態度的嚴謹。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奧妙無窮,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還可細細體會,在平時寫作文時,也要像作者一樣,準確地用好每個詞,把作文寫生動。
【評析】
本教例中,教師針對學生的質疑,讓他們讀、思、議,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起到了一舉多得的.作用。
(1)鼓勵質疑。古人云“學貴有疑”。學生之“疑”,是仔細閱讀課文的產物,教師應鼓勵提倡。本教例中教師組織全體學生對“疑”討論研究,不就是對學生最好的褒獎嗎?無形中也激勵其余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思維。
(2)指導解詞方法。在學生理解詞意的基礎上,教師巧妙引導,讓學生把詞語置于具體語境中,體會其內涵。把詞語教學與對課文的理解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學生對詞語的感知能力,有利于今后遷移運用。
(3)發展學生思維。由于教師延遲評價,學生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講得都有道理,思維由單一性走向多向性,由常規性走向創造性。
(4)滲透作文教學。最后,教師將作文教學有機地滲透在閱讀教學之中,提示學生作文時用詞應注意準確、生動,也是值得借鑒的。
生:“我仿佛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等我注意去看,卻不見一只鳥的影兒。”這一句中,作者為什么用“仿佛”呢?
師:你讀書真仔細!發現問題也能及時提出來。同學們,請想一想,“仿佛”是什么意思?
生:“仿佛”就是好像。
生:“仿佛”就是似乎。
師:作者為什么在這一句中用“仿佛”呢?
(學生沉默)
師:大家可以聯系上下文讀讀,想一想“仿佛”這個詞語寫出了什么?
(學生自由讀課文后,陸續舉手。)
生:我認為當時有鳥兒在撲翅膀,但作者注意去看時,沒看到鳥,不能確定是否真的有鳥,所以在這句話中用了“仿佛”。
生:我認為當時沒有鳥兒在撲翅膀。這是作者聽了朋友的介紹后,急切地想見到鳥,以致于耳旁仿佛傳來了鳥兒撲翅膀的聲音。我想,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急切地想見到某個人時,眼前就會浮現這個人的形象,耳旁也會響起他的話語。所以,我認為“聽見鳥兒撲翅膀的聲音”是作者的錯覺。這是作者用上“仿佛”的原因。
生:我認為這一句話中用上“仿佛”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當時真的有鳥在撲翅膀,但作者注意去看時,卻沒看到鳥,不敢確定是否有鳥;另一種可能是當時鳥兒都在巢里棲息,作者聽朋友介紹后,渴望見到鳥,以致于耳旁傳來了鳥兒撲翅膀的聲音。這一句話中用上“仿佛”,其實也反映了作者用詞的準確,反映了作者一絲不茍的寫作態度。
(學生熱烈鼓掌。)
師:同學們的發言都很精彩。一個“仿佛”竟有著兩種完全不同的解釋,從中我們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以及他治學態度的嚴謹。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奧妙無窮,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還可細細體會,在平時寫作文時,也要像作者一樣,準確地用好每個詞,把作文寫生動。
【評析】
本教例中,教師針對學生的質疑,讓他們讀、思、議,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起到了一舉多得的作用。
(1)鼓勵質疑。古人云“學貴有疑”。學生之“疑”,是仔細閱讀課文的產物,教師應鼓勵提倡。本教例中教師組織全體學生對“疑”討論研究,不就是對學生最好的褒獎嗎?無形中也激勵其余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思維。
(2)指導解詞方法。在學生理解詞意的基礎上,教師巧妙引導,讓學生把詞語置于具體語境中,體會其內涵。把詞語教學與對課文的理解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學生對詞語的感知能力,有利于今后遷移運用。
(3)發展學生思維。由于教師延遲評價,學生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講得都有道理,思維由單一性走向多向性,由常規性走向創造性。
(4)滲透作文教學。最后,教師將作文教學有機地滲透在閱讀教學之中,提示學生作文時用詞應注意準確、生動,也是值得借鑒的。
《鳥的天堂》教學實錄2
一、教學設計說明
《鳥的天堂》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冊第五組的一篇課文。課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們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全文按游覽順序可以分為四個大段:第一段寫作者和朋友們劃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寫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寫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
根據教材的編排,本組訓練重點是“事物的靜態和動態”。在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我們緊緊圍繞本組訓練重點項目,著重抓了以下幾點。
一、在教學目標上,注意簡化頭緒,集中目標
我們把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定為:1.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2.了解靜態與動態描寫的方法;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陸續”、“應接不暇”造句;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8自然段。具體到每一課時,教學重點也較集中。第一課時:1.析題,引疑;2.初讀感知全文內容,理清思路。第二課時:1.從中心句入手,引導質疑問題;2.細讀課文,認識大榕樹奇特、美麗的特點,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情景,認識靜態與動態描寫的方法;3.精讀課文,釋疑,體會感情。第三課時: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2.背誦課文片斷;3.用詞造句。在第二課時教學之初,我們還設計讓教師揭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并指名學生復述,強化目標意識。
二、在教學結構上,注意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
第二課時的整個教學過程,采用了變序的結構。從結尾段的中心句入手,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設計了“引疑—質疑—析疑—解疑”的教學思路。
在速讀全文后,讓教師有意識地抓住文章結尾段的中心句,引導學生提出了“昨天眼睛騙了我”是什么意思?“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一句中為什么前一個“鳥的天堂”要用引號?力爭起到從中心句入手、引疑的作用。接著,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插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加以解決,使析疑、解疑的過程成為語言文字訓練和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
三、在教學方法上,形式多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1.把質疑問難貫穿于教學的始終。上課之初引導學生質疑,在析疑、解疑過程中,仍不忘讓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學,同時掌握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語言文字訓練及朗讀訓練中,讓學生讀、思、勾畫,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如詞語訓練中,用解釋、比較、聯系上下文等方法;又如指導讀,有默讀、齊讀、自由讀、有感情地朗讀等形式,并注意啟發學生讀的欲望,提高學生讀的能力。
3.除了啟發學生質疑問難以外,還啟發學生哪些地方讀懂了?你是怎樣讀懂的?幫助學生溫故知新,樹立學習信心,總結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恰當地運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二、教學實錄與評析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了解了《鳥的天堂》這篇課文的大概內容,分了段。這節課我們要深入學習課文,學習目標是:了解作者是怎樣寫椿樹和鳥兒的,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誰能再說一遍?(指名復述)
[開始展示目標,讓學生按著目標去學,發揮了教學目標的導向、激勵功能。]
師:我們已經知道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請同學們速讀課文,用書上的一句話說一說。
生:我覺得是這句話:“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出示文字投影片)對了。找到這句話的同學還有哪些?
(生齊舉手)
師:讓咱們一起把這句話讀一遍。
(生齊讀)
[從中心句入手,引導學生質疑問難,突出了重點,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生甲:我想為什么第一個“鳥的'天堂”要打引號,而第二個“鳥的天堂”卻不打引號呢?
生乙:為什么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
師:(調整順序板書:昨天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鳥的天堂)誰有同樣的疑問?(生舉手)這幾個問題提得好,還有嗎?
生:(搖頭)沒有了。
師:大家別急,這幾個問題讓我們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逐步解決。
[把經過梳理的疑難問題插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加以解決,使質疑解疑成為理解內化的學習過程。]
師:同學們想一想,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沒有見到一只鳥,他看到了什么?
生:他看到了一株生長得很茂盛的榕樹。
師:(板書:榕樹)作者在課文中是怎樣描寫榕樹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寫榕樹的有關句段,看看哪些地方自己能讀懂,記住它,待會兒咱們來交流,結合課后思考題第2題看看哪些地方自己讀不懂,可以在旁邊做上記號,等會兒提出來。(生自由讀、思、畫)
師:現在讓我們交流一下,你自己讀懂了寫榕樹的哪些詞句或內容?
生:我讀懂了這一句:“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說明了那株榕樹非常茂盛,葉子非常多。
師:(板書:茂盛葉多)請你再想一想,葉子除了多之外,“不留一點縫隙”還說明什么?
生:還說明樹葉非常密。
師:(板書:密)這里作者從葉子的數量上寫出了榕樹那靜靜的樣子,這是什么描寫?
生:(齊答)靜態描寫。
師:讀懂了這株榕樹茂盛的同學還有補充嗎?
生:第七自然段的“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一直到“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體現了榕樹的枝非常多,也體現了它的“茂盛”。
師:你從哪個詞語體會到榕樹的枝干多?
生:我從“不可計數“和“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面上,伸進泥土里”讀懂的。
師:(板書:枝干不可計數)老師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讀懂了。“不可計數”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非常多,數不清。在課文里指枝干多得數不清。
師:為什么枝干這么多?
生:因為榕樹長得非常茂盛,所以枝干非常多。
師:這是你的理解,我看到有同學在搖頭了,同一個地方,如果你有不同的理解,歡迎你發表自己的見解。
生:我知道榕樹還有一個特點,它的枝上會生出一些氣根,慢慢扎進泥土里,這個特點使它的枝干多。
師:(板書:枝上生根)也就是說“枝上生根”與“枝干不可計數”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你讀懂了句與句之間的聯系,你很善于思考。
生:在我國云南的西雙版納有這種榕樹,很多枝干就像形成一張巨網,要把你包圍起來,送到一個更美的地方去。
師:你感受到了榕樹的氣勢,感受到了榕樹特別美。
(出示圖畫投影片:榕樹近景。指名上臺指出圖中榕樹枝、根、葉的位置。)
師:看了圖,再讀讀這句話(出示文字投影片),你們又讀懂了什么?
生甲:這株榕樹真大呀!(師板書:大)
生乙:枝上生出的根扎進泥土里,天長日久又會長成新的干,說明這株榕樹年代久遠。
師:你說得真好,這棵樹已經有500年的歷史了。這株榕樹何止大得驚人,簡直是一種特有的自然美,這句話怎么讀好呢?誰來試試?(指名讀這句話)
師:讀得好!你是帶著什么感情讀這句話的?
生:我帶著驚奇、贊美的語氣讀。
師:讓我們學著她這樣,把這句話一起讀一遍。
(生有感情地齊讀)
師:這句話從生長特點上寫了榕樹那靜止不動的樣子,這是什么描寫方法?
生:(齊答)靜態描寫。
師:同學們看,我們深入讀這句話,就能對它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了。寫榕樹“大”,除這兩處外還有什么地方呢?
生:第8自然段這句話:“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從這里我看出樹非常大。
師:有沒有同學提出不同的見解?
生甲:我覺得這說明榕樹非常綠。
生乙:這句話說明了榕樹的生命力旺盛,也就是“茂盛”。
師:你的理解更準確。剛剛那位同學說了榕樹的葉子綠,請你告訴大家,你從哪一句看出來的?(板書:綠)
生:我從這句話看出來的:“那翠綠的毅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讓我覺得那綠的顏色像綠寶石似的,還像一汪綠的水,似乎要滴下來似的。
師:你描述得真美。其他同學如果也讀懂了這句話,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
生甲:我覺得綠色代表生命力,所以這株榕樹“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生乙:這株榕樹讓人覺得它綠得發亮,就好像有無數的小精靈在上面跳躍著,使每一片樹葉都充滿了勃勃的生機。
師:聽了你們的描述,我覺得你們確實讀懂了這句話。這一句話寫得多好啊!把葉子都給寫活了。誰能把這句話讀好?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師:大家覺得她讀得怎么樣?。
生:(齊答)好!
師:那就讓我們像她那樣有感情地朗讀一遍。(生齊讀)
師:看著這株榕樹,作者不禁發出了怎樣的贊嘆?
生甲:作者說“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從這句話我看出了作者對榕樹的贊美之情。
生已:“南國”指我國的南方,這株榕樹生長在我國的南方,作者不僅贊美了榕樹,還贊美了南國。
師:你說得真好!作者贊美了這美麗的地方,美麗的大自然!我們應該帶著什么樣的感情讀這句話?
生:帶著熱愛、贊美之情讀。(生讀)
師:對,速度慢一些,感情是發自心底的,讓我們一起來讀一遍。(生齊讀)
師:同學們讀得太好了!對于寫榕樹的這部分,同學們還有什么地方不懂?
生:第9自然段“我仿佛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等我注意去看,卻不見一只鳥的影兒。”我不懂,為什么“我”聽見鳥撲翅的聲音,卻看不見鳥的影兒?
師:他不明白的地方也許正是你明白的,誰來給他解釋一下?
生甲:“我仿佛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并不就是鳥在撲翅,這是作者想象到的。因為他聽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所以他想象到了這里有許多鳥。
生乙;我還有一種解釋,第1自然段寫了他們已經吃過晚飯,天快黑了,鳥兒要休息了,所以作者見不著一只鳥。
生丙:我再給她補充一點,因為樹葉很茂密,把鳥窩都遮住了,所以“我”不知道鳥在哪里。
生丁:風吹來,就把樹葉吹動了,就有聲音,所以作者誤認為是鳥在撲翅。
生戊:我再補充一點,我覺得他說得不對。作者聽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他肯定會想“鳥的天堂”鳥應該特別多,他就幻想到有鳥在撲翅膀。
師:你說得很有道理,他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道理,你們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見。誰還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大家幫助嗎?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使討論有實效,有質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
生:作者為什么說“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為什么不用“靠近”?
師:他讀書真仔細,這個問題提得好。是啊,作者為什么不用“靠近”用“逼近”呢?
生:因為作者乘坐的船離榕樹越來越近了。
師:老師給大家提示一下,可以從作者所處的位置和樹的特點去想。
生:我知道了,因為作者坐在小船上,位置比較低,而樹根高,而且這株榕樹又大又茂盛,所以作者用“逼近”。
師:對,船離樹近了,更近了,人會有什么感覺?
生:會覺得這株榕樹像一座大山擋住了去路。
師:非常好。“逼近”正體現出了榕樹那逼人的氣勢,而“靠近”就不行了。同學們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生:沒有了。
師:在寫榕樹的這個部分中,你們覺得哪一段寫得最好?
生:(齊答)第8自然段。
師:大家愿意把這一段讀好嗎?
生:(大聲齊答)愿意!
師:先請大家自己放聲讀一讀。
(生自由放聲朗讀)
師: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指名讀)
師:她讀得怎么樣?
生:她讀得好,讀出了深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師:誰還愿意讀?(生齊舉手)
師:這么多同學想讀,那好,我們一起來吧。
(生有感情地齊讀第8自然段)
師:(小結)在這個部分,作者通過榕樹的枝、干、根、葉寫了榕樹大和茂盛的特點,寫出了榕樹那靜靜的樣子,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方法描寫?
生:(齊答)靜態描寫。
[引導學生通過對重點詞語、句段的理解,品析、認識了大榕樹奇特、美麗的特點,從而使重點訓練項目得到了滲透,初步感知什么是靜態描寫。]
師:(板書:靜態)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心中涌動的對榕樹的熱愛、贊美之情。
師:看著這株美麗奇特的大榕樹,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作者聽了有什么感受?
生甲:他會覺得很奇怪。鳥的天堂里怎么會一只鳥也沒有?
生乙:他會覺得名不副實。
生丙:他會感到一絲遺憾。
師:大家說得很好,可是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后他有什么感受?
生:他感到一點留戀。
師:“留戀”是這一課的新詞,什么是“留戀”?
生:“留戀”就是舍不得離開。
師:作者的感受怎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生:因為第一次作者沒有見到一只鳥,而第二次他卻見到了許多鳥。
師:為什么兩次看到的情景如此不同?
生:因為作者第一次去是傍晚,那時鳥兒都休息了。而第二次作者是早晨去的,鳥兒都出來活動了。
師:你說得對。所以作者說?(指板書)
生:(齊答)昨天眼睛騙了我。
師:這個問題現在大家明白了嗎?
生:(齊答)明白了。
師:我們來看看作者又是怎樣寫鳥的。課文哪幾處具體寫了鳥?(板書:鳥)
生:課文第12、13自然段具體寫了鳥。
師:請一位同學來讀這兩個自然段,同學們看看你最喜歡寫鳥的哪句話。(指名讀)
師:你喜歡寫鳥的哪個句子?
生:我喜歡“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這句話。
師: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
生:“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可見鳥兒飛得很快,我們只能聽見它們的聲音,看見它們的影子掠過,我覺得這里寫得非常美。
師:(板書:到處鳥聲,到處鳥影)說明這兒的鳥怎么樣?
生:(生答)多。
師:(板書:多)還有誰說說你喜歡哪一句?
生:我喜歡“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說明各種顏色的鳥到處都有,很多我沒見過的。
生:我補充一點,昆明冬天的時候會來很多海鷗,飛起來時就像拉起了一張巨大的白色的網;而這些鳥各種顏色都有,那飛起來就像拉起了一張彩色的巨網。
師:你說得真好!那景色又美又壯觀。
(板書:叫飛撲)從這幾個寫鳥的動作的詞來看,你們覺得鳥兒怎么樣?
生甲:鳥兒在這里生活得非常幸福。
生乙:鳥兒們很自由。
生丙:它們很快樂。
師:(板書:快樂)和榕樹比較,作者對鳥兒采取了什么方法描寫?
生:(齊答)動態描寫。
師:(板書:動態)作者抓住鳥兒活潑好動的特點,主要從聲音、位置的變化和動作等方面進行動態描寫。
(播放錄像:群鳥在大榕樹上紛飛歡鬧)
[借助現代化的電教手段,播放群鳥在大榕樹上活動的錄像,真實地再現了眾鳥紛飛歡鬧的壯觀景象,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激發了學習興趣。]
師:看了這段錄像,你們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覺得這兒鳥非常多,而且顏色很鮮艷。
生乙:鳥兒飛起來的景象真壯觀。
生丙:鳥兒叫聲悅耳,非常可愛。那只小畫眉鳥真像個頑皮的孩子。
生丁:鳥兒生活得很快樂,我也想變成一只鳥在那兒生活了。
師:用一句話說,你覺得這個地方怎么樣?
生甲:這個地方十分美好。
生乙:這個地方真是鳥兒幸福生活的樂園。
師:你說得真棒。這就是第二個“鳥的天堂”的含義。那為什么第一個打引號?
生:第一個打引號的“鳥的天堂”,指的是那株茂盛的大榕樹。
師:對,第一個“鳥的天堂”特指那株被人們稱作“鳥的天堂”的茂盛的大榕樹,打上引號起強調作用。
[學生開頭提出的三個問題,在教師指導啟發下,通過閱讀思考、討論交流,至此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師:(出示文字投影片)看來同學們和作者一樣深深地愛上了這里,讓我們帶著肯定和贊美的感情讀讀最后這句話。
(生有感情地齊讀)
師:把這句話放在課文結尾有什么作用嗎?
生甲:總結全文。
生乙:點題。
生丙:點明中心。
師:(指板書中三個問題)現在這幾個問題同學們都懂了嗎?
生:(點頭)弄懂了。
師:那好,我想請開始提出這幾個問題的同學自己來回答。
(生答)
師:對課文同學們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生:沒有了。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體會到作者在課文中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生:我體會到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師:作者是怎樣表達的?
生:作者抓住榕樹靜止不動的特點進行了靜態描寫,抓住鳥兒活潑好動的特點進行了動態描寫。
師:對,這一靜一動,互相映襯,突出了“鳥的天堂”的美好,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最后,請同學們課后討論:這里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堂呢?下一節課我們再交流。
[這一問提得好,引導學生進一步去探究大榕樹為什么成為“鳥的天堂”的原因,有利于深化認識。]
附板書:
鳥的天堂
昨天眼睛騙了“我”
大
枝干不可計數
枝上生根
榕樹
茂盛
葉多密
綠
(靜態)
“鳥的天堂”
多
到處鳥聲
到處鳥影
鳥的天堂
鳥
快樂
叫飛
撲
(動態)
總評:
這是一節有教改新意的語文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突出了語言文字訓練
教師緊扣單元訓練重點,聯系上下文,引導學生對重點詞語、句子反復推敲、品析,使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如對中心句的理解,在學生理解了其含義后,最后還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重視“讀”的訓練,做到讀前有要求,讀中有指導,讀后有評議,使整個教學過程變成不同要求的讀書活動。
二、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
從教學效果看,學生讀書、思考問題、討論問題、交流問題的積極性、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得到了發揮,課堂里出現了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書聲朗朗,學生敢于提問,敢于發表意見,各抒己見,討論熱烈。
三、精心地設計教學過程
教師根據教材特點,采用變序教學法,從結尾段中心句入手,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精心地設計了“引疑—質疑—析疑—解疑”的教學思路,優化了教學過程。
四、恰當地運用了電教手段
這節課有五次用到了電教手段,尤其是后兩次(再現大榕樹奇特的景觀、眾鳥紛飛歡鬧的壯觀景象)用得適時,恰到好處,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給學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鳥的天堂》教學實錄3
一、教學目標設計:
(一)認知目標
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識本文中的動態和靜態的描寫。
感情朗讀課文。
(二)情意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南方的優美風光,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
通過情境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育學生養成主動讀書思考的良好習慣。
二、情境設計:
《鳥的天堂》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巴金的寫景散文,它描寫的是生長在我國南方的一株美麗的大榕樹。文章以鮮明的動靜對比手法,生動地描繪了這株大榕樹是“鳥的天堂”,從而贊嘆了我國南方水鄉自然環境之美。
在教學本課時,為了把學生帶到課文描寫的情境中,我通過形象的語言描述和多媒體錄像,設置了以下幾處情境:
情境1:多媒體出示大榕樹上百鳥鳴、群鳥飛的錄像,教師的語言描繪,創設了“我”來到大榕樹下的情境;情境2,伴隨著音樂的錄音,播放大榕樹的錄像片斷,使學生進入“我”欣賞大榕樹的情境中;情境3,伴隨著音樂的錄音,播放大榕樹上群鳥紛飛的錄像,使學生進入“我”欣賞鳥兒的情境中。
三、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師(放大榕樹上百鳥叫,群鳥飛的錄像):同學們,在我國南方生長著一種美麗的榕樹,樹上住著許多鳥兒。看,鳥兒們飛呀,叫呀,它們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歡樂啊!這棗就是鳥的天堂。(板書:鳥的天堂)
今天,我們就跟隨我國著名作家巴金一起去欣賞這鳥的天堂。
2、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師:請同學們速讀課文,看一看,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每次是什么時候去的?看到了什么?有不懂的詞、句子用直線畫出來。
生:讀(略)
師: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
生:兩次。
師:第一次是什么時候去的?
生:傍晚。
師:看到了什么?
生:榕樹。
師:(板書:榕樹)第二次呢?
生:早晨,看到了鳥兒。
師:(板書:鳥兒)
3、質疑問難
師:大家讀懂的真不少,把讀不懂的也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
生:“那翠綠的顏色,……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逼近”是什么意思?
師:誰知道?
生:“逼近”就是“靠近、接近”的意思。
生:作者為什么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同學們讀懂的多,提的問題更好,我想,只有認真讀課文,才能做得到。
(二)、問題探究,自讀自悟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描寫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電腦出示)這是個什么句子?
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生:感嘆句。
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生:對鳥的天堂發自內心的贊嘆。
師:大家一起來贊嘆鳥的天堂。
生:齊讀。
師:作者看到了什么,才發出這樣的贊嘆?
生:作者看到了榕樹、鳥兒,才發出這樣的贊嘆。
師:課文是怎樣寫榕樹、鳥兒的?請同學們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電腦出示)
1、作者為什么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用曲線畫出課文中描寫榕樹、鳥兒的句子,想一想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么加引號,第二個為什么不加引號?
2、為什么大榕樹能成為“鳥的天堂”?
生:讀、畫、小組討論(略)
(三)教師點撥,突破難點
師:作者是怎樣寫這株大榕樹的?
生:讀(略)
師:傍晚,我們劃著小船向河中心移去。(放配樂錄象:大榕樹)
生:(欣賞)
師:現在你有什么感想?
生:榕樹真美。……榕樹真大。
師:這真是一株大榕樹啊!(電腦出示)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上又生(),有許多()直垂到地上,()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填空。
從這段話里你讀出了什么?
紅字部分描寫的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生:(讀。討論)。
師:誰來做填空?
生:(讀)。
師:從這段話里你讀出了什么?
生:我從這段話里讀出了榕樹大。
師:你是怎樣讀出來的?
生:它的根多、枝多,可以讀出樹大。
師:(板書:枝、根)紅字部分描寫的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出示插圖)
生:這是大榕樹的真面目。
生:枝上生根,根伸進泥土里又成了新的枝干。這真是一種奇特的景象。
師:看到這大得罕見的榕樹,我們能不驚喜嗎?把這段話大聲朗讀,體會一下。
生:讀。
師:這棵大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它怎樣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電腦出示)
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從這段話里你讀出了什么?
紅字部分描寫的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為什么會有這種景象?
生:自由讀。
師:從這段話里你讀出了什么?
生:葉子綠。
師:(板書:葉子)
生:葉子有光澤。
生:榕樹充滿活力。
師:“顫動”是什么意思?
生:快速抖動。
生:樹葉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閃一閃的樣子。
師:紅字部分描寫的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生:榕樹葉一閃一閃的,充滿活力。
師:為什么會有這種景象?
生:因為南方氣候濕潤。
生:榕樹正處于旺盛的時期。
師:誰能用一句話回答。
生:因為南方氣候濕潤,榕樹正處于旺盛的時期,所以才會有這種景象。
師:讓我們和作者一樣從心底發出贊嘆。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大聲朗讀,體會體會。
生:(讀)。
師:大榕樹枝繁葉茂,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可我卻沒有看見一只鳥。這是鳥的天堂嗎?
師: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經過鳥的天堂,看見了什么?
生:鳥兒。
師:你能讀一下課本上寫鳥的句子嗎?
生:(略)
師:鳥兒真多呀,我們的眼睛都看不過來了,課文中那個詞說明這一點?
生:應接不暇。
師:你能聯系上下文解釋一下嗎?
生:到處都是鳥,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眼睛都看不過來了。
師:我們也到鳥的天堂去看鳥兒,聽鳥鳴。(放錄像:鳥兒在榕樹上活動。)
生:(欣賞)。
師: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什么?
生:鳥兒真多。
生:鳥的天堂真美。
生:鳥的天堂真熱鬧。
師:這種熱鬧的氣氛,作者寫出來了嗎?(電腦出示)
讀一讀:
我們繼續拍掌……有的(),有的(),有的.()。
填空。
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生:填空。
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生:寫出了鳥多的程度。
生:表現了鳥的大小不一。
生:寫出了鳥的顏色各異。
生:還寫出了鳥的動作。
師:鳥兒在干什么呀?
生:(讀)。
師:(板書:叫、飛、撲。)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生:(讀)。
師:面對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愿離去,從心底發出贊嘆。
(電腦出示)
為什么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用曲線畫出課文中描寫榕樹、鳥兒的句子,想一想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么加引號,第二個為什么不加引號?
什么大榕樹能成為鳥的天堂?
生:讀“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板書:鳥的天堂)現在你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誰說?
生:(略)。
師:這這些活潑可愛的鳥兒在他們的樂園里生活的多么自由,多么歡樂啊!哪里是我們的天堂阿?
生:學校。
師:為什么?
生:(略)
師:為什么大榕樹能成為鳥的天堂?
生:大榕樹周圍的景色美。
生:大榕樹枝繁葉茂,便于鳥兒筑巢休息。
生:農民不讓捉鳥,使鳥受到保護。
師:作者寫大榕樹的美麗抓住了它的枝、根、葉,也就是事物的靜態來寫的,(板書:靜態)而寫鳥則抓了鳥的活動變化,也就是事物的動態來寫的,(板書:動態)這一靜一動,互相映襯,寫得生動活潑,富有變化,我們仿佛身臨其境,像作者一樣舍不得離開鳥的天堂。
(四)、感情朗讀。
師:請同學們選一段你最喜歡的課文讀一讀。
生:(讀)
師:誰讀給大家聽?
生:(讀)
師:讀的真好,我們一起學著它的樣子讀這一段。
生:(讀)
師:大家讀的好,學的更好,鳥的天堂美,巴金寫的更美,大自然中到處有美景,大家想寫出自己看到的這些美景嗎?
生:想。
師:下一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作家寫景的這種高超技藝。下課!
簡評:
黃慧老師的《鳥的天堂》是一節情境教學的示范課,體現了情境教學的特點。
1,精心設置教學情境。例如在導入新課時,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看著優美的畫面,聽著優美的音樂,再加上教師繪聲繪色的語言描述,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帶進了“鳥的天堂”,學生的積極性也因此十分高漲。2,教師的語言充滿感情。《鳥的天堂》是一篇十分優美的文章,黃慧老師在教學中表情始終是柔和、充滿微笑的;不管是引導學生思考,還是指導朗讀,她的語言始終充滿了感情,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身心完全放松,自然入情入景,口誦心惟。3,教學中注重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斷地與學生溝通交流,參與小組討論,不失時機的點撥指導,及時對學生表揚鼓勵,創設了一個拓寬思維、暢所欲言、民主平等的課堂活動氛圍,使學生學習積極主動,學習中充滿了樂趣。4,重視了朗讀訓練和語感的培養。教學中教師一直把朗讀作為理解體會語言文字及課文內容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創設情境抓住重點段學習時,也憑借所創設的情境品味語感,采用詞語填空、解詞、誦讀吟味的方法使學生能夠領悟到詞語的含義及運用的準確恰當。
綜合黃慧老師的這節情境教學課,我覺得她實現了“帶入情境讀全篇”、“強化情境抓重點”、“憑借情境品語感”的情境教學的閱讀程序,基本達到了“初讀--讀通”、“細讀--讀懂”、“精讀--讀透”的目的。[完]
《鳥的天堂》教學實錄4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25課,先看老師寫課題。齊讀。
生:鳥的天堂。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心中,什么樣的地方才能稱得上是鳥的天堂呢?
生:能夠讓鳥兒們生活得自由自在的地方。
生: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地方。
生:樹木茂盛、讓鳥兒生活得安全無憂的地方。
生:……
師:哎呀,那該是多么美好的地方呀!帶著想象,再讀課題!
生:鳥的天堂。
師:同學們,在75年前的一個傍晚,巴金先生和他的朋友們在平靜的天馬河上,劃著一條小船,就悠然地來到了這美麗的鳥的天堂。今天,我們就尋著當年巴金先生游覽的足跡去欣賞鳥的天堂。
師:昨天,大家都預習了課文,字詞都認識了嗎?
生:認識了。
師:誰來讀讀這幾個詞語?
生:(讀)不禁不可計數興奮應接不暇
師:真不簡單!這里有幾個多音字你都讀對了。全班一起讀。
生:(齊讀略)
師:“應接不暇”什么意思?
生:形容事物太多,看不過來。
師:讀了課文了,它在文中指什么太多看不過來?
生:鳥太多,眼睛看不過來。
師:那么這個“暇”指什么?
生:指空閑。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查字典。
師:這個習慣真好!
師:你們看,課文中指的是鳥太多看不過來。那么,結合著課文我們也一樣理解詞語的意思。字詞都讀準確了,那課文都讀熟了嗎?
生:讀熟了。
師:想不想再讀課文?
生:想!
師:好,打開書,下面就請大家默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
生:(默讀思考)
師: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誰來說一說?
生:課文主要寫了作者到鳥的天堂看到的美麗景色。
師:那作者幾次去了鳥的天堂?每一次是在什么時間?分別又看到了什么?你能這樣說一說么?
生:作者兩次去了鳥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沒有看到鳥,看到的`是一棵茂盛的大榕樹,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百鳥齊名的壯觀景象。
師:對呀,這樣就概括出來了,誰再來說一說?
生:(說略)
師:你概括出了課文內容還理清了文章的順序。是啊,作者就是兩次到鳥的天堂,在他完全領略了鳥的天堂的美景之后啊,還發出了由衷的贊嘆,這在課文中也寫到了,誰注意到了?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對了!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
(齊讀略)
師:大家讀這句話,你有什么疑問么?
生:這里有兩個鳥的天堂,第一個加了引號,第二個沒有加,為什么呢?
師:是啊,讀了課文了,你能試著說一說這該怎么理解呢?
生:第一個鳥的天堂指的是那棵大榕樹,因為作者傍晚去鳥的天堂,沒有看到鳥,看到的是一株號稱“鳥的天堂”的大榕樹。第二天早晨,當作者再一次來到這里,看到了很多的鳥,證實了這株榕樹就是真正的鳥的天堂。所以,第二個鳥的天堂指的是鳥兒快樂生活的樂園。
師:噢,原來,一株榕樹就成了鳥的天堂啊!那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棵樹呢?(老師畫大榕樹的簡筆畫)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地朗讀課文5—8自然段,看看這株榕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師:這株榕樹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誰來說一說。
生:我覺得這株榕樹非常大。
師:(板書:大)繼續交流。
生:這棵大榕樹非常美。
師:它的美除了表現在“大”,還表現在哪里?
生:表現在它的“綠”。
師:(板書:綠)
生:還表現在它的樹葉長得很茂密。
師:樹葉長得很茂密,所以讓我們感覺整棵樹長得怎么樣?
生:長得很茂盛。
師:(板書:茂盛)
生:我覺得這棵樹充滿了生機,生命力非常強。
師:(板書:生命力強)
師:為什么會給你留下這樣的印象呢?同學們再一次默讀課文的5──8自然段,拿起筆來,畫出有關描寫榕樹的句子,細細地品一品,靜靜地想想。一會兒我們再來交流。
師:我發現同學們都在用心體悟!來,我們來交流一下。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了這是一株非常大的樹呢?
生:“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通過河面變窄來說明它的大,
因為它的樹枝和葉子都伸到河里去了,使得河面變窄了。
師:你體會得真好!再繼續找。
生:“一個朋友說那里只有一株榕樹,另一個朋友說是兩株。”
師:你讀了課文了,那里到底是幾株榕樹?
生:只有一株。
師:這更體現了它的──
生:大!
師:繼續交流。
生:“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作者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出了它的大。
師:是的,巴金常旅國內外許多地方,見過許多大榕樹,但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到,可見之大。
生:“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它枝干的數目都數不過來了,讓我感受到這棵樹長得很大很茂盛。
師:哎呀,就這么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就不可計數呀,為什
么呢?看課文,誰發現了?
生: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
師:這是一種什么景象?你能想象到嗎?
生:這是一種很壯觀的景象......
師:想象到了,說不清楚是嗎?好,誰能上來把你想象的畫出
來。(一名學生上臺畫),比如說,這是榕樹的一根枝干,(師畫),枝上又生根,畫一畫,這個根呢,就形成了新的枝干,枝上再生根。就這樣無限地生長,(師邊說邊寫省略號)所以枝干的數目──
《鳥的天堂》教學實錄5
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知道老師來自哪嗎?
生:廣東。
師:提到廣東,你最先想到什么?
生:荔枝。
師:是的,唐朝有位妃子最喜歡吃荔枝,你知道是誰嗎?
生(齊):楊貴妃。
師:楊貴妃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和汪老師比比,你們看有沒有相似之處。
(笑)
生:我猜老師一定和她一樣喜歡吃荔枝。
師:你真聰明,猜中了。同學們,對于廣東,除了荔枝,你還想到了什么?
生:粵菜,吃在廣州。
生:水果,特產……
師:老師從廣東帶來了一些特產。
(出示圖片,學生饒有興致的猜說水果名字,并誦讀有關的詩句)
生:芒果、楊桃……
生: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生: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生: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
師:我國文學巨匠巴金曾說:“南國的風物含有一種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顯出一種夢境般的美麗。”這節課汪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走進我們南國一個夢境般的地方。
上課
一、情境導入,感知全文
師:(配樂解說)在廣東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四、五百年前,在廣東新會的天馬村,有一條小河,河中間有一塊泥灘小島。潮退外露,潮漲水淹。一天,一只仙鶴看中了這兒環境靜而優雅,便銜來了一根榕樹枝,說來奇怪。不久,榕樹生長起來,枝繁葉茂,遠看像一片浮動的綠洲。又一個美麗的清晨,這只仙鶴帶來了數萬只仙鶴,棲息在這棵榕樹上。從此,每于清晨薄霧中,萬千靈鳥鳴聲呼喚,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國一個奇觀。
生:(齊讀)——鳥的天堂。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心中,什么樣的地方才能稱作“鳥的天堂”啊?
生1:有茂密的樹林,清清的湖水。
生2:沒有人傷害,很安全,鳥生活得美好、快樂的地方。
生3:景色優美,舒適、依山傍水,豐衣足食。
師:是的,確實是個很美的地方,汪老師曾多次去過那里,每每置身于此地,都有一種陶醉,甚至迷戀,它靜謐、優雅,和諧、安詳,帶著你的想象再讀題。
生:(美讀)——鳥的天堂。
師:好,昨天大家都預習了課文,誰來讀讀這幾個詞語?其他同學注意聽。這兒有三個生字,三個多音字,看他是否全讀準了?
(課件出示:一簇簇不計其數樹梢做巢應接不暇興奮)
(1)正音:興奮
(2)理解應接不暇
(3)指導學生字:巢/梢/暇。(老師邊書寫“巢”邊解說:“巢”上部分三個“〈”要寫得勻稱,這是鳥的一家三口,下面是個扁“日”是鳥的窩,建在這樹木上,所以“巢”就是鳥的——家)
師:借助預習提示誰能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生1:課文寫了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物,
生2:課文主要寫了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第一次在傍晚,沒有看到鳥,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樹,第二次在早晨,看到眾鳥紛飛的景象。
師:到底是六年級的學生,能在預習中學會生字詞,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并且理清了文章的層次。
師:再快速瀏覽課文,作者兩次去了鳥的天堂,有怎樣的感慨?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這是作者的感慨,能不能把這感慨地味道再讀的濃一些。
生:讀。
師:有點味道了,但還不夠。
生:讀(重讀“的確”)
師:很好,突出了“的確”。一起讀。
生:齊讀。
師:大家讀這句話,有沒有發現什么問題?
生:鳥的天堂有的加了引號,有的沒有加。
師:你怎樣理解?
生:作者第一次去鳥的天堂,沒有看到鳥,看到的是一株號稱“鳥的天堂”大榕樹,第二次去是在早晨,作者看到了很多的鳥,證實了這株榕樹是真正的鳥的天堂。鳥的天堂指的就是一棵大榕樹。
師:一株榕樹便天堂!這是怎樣的一棵樹啊。
二、重點讀“樹”,品味寫法
師:讓我們隨著巴金先生,伴著夕陽的余暉,走近這株神奇的樹,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地聽。
師:配樂朗讀1——9自然段。
生:閉眼聽。
師:你仿佛看到一顆怎樣的樹?
生:這是一株非常大的樹
師:請你把“大”寫到黑板上,
生:這是一株非常“綠”的樹
師:寫道黑板上
生:生機勃勃
師:寫道黑板上
生:茂盛
師:寫道黑板上
師:當作者看到這株大榕樹的時候發出了怎樣的感嘆?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板書,這是作者第一次來到鳥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請同學們齊讀這句話。
生:讀。
師: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出來的?默讀課文的——9自然段,可以動筆標注出來。
生:自由讀,教師巡視。
交流:
生:“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我第一次看到”。作者從自己的親身閱歷寫出了這株榕樹很大。
師:是的,巴金常旅國內外,可以說,見多識廣,對巴金來說大榕樹不足為奇,但這樣大的卻是第一次看到,可見之大。
生:通過河面變窄來說明它的大。
生:通過朋友的談論體現它的大。
生:“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由不可計數這個詞,感受到這是一株大榕樹。
師:課件出示這句話,再讀,誰還有新的發現?
生:應突出“一株”這個詞,作者從遠處看誤以為是很多株榕樹,走近看原來只是一株。
師:讀出只是“一株”的感覺
生:“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強調了“一株”。
分別找幾個同學讀。
師:把體會帶進去,都讀讀這句話。
生:自由讀
師:為什么不可計數?這跟它的生長特點有關。找相關句子讀一讀。
生:“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
師:見過“枝上又生根”的樹嗎?
生:沒有。
師:(出示老師在鳥的天堂拍的照片)介紹:大家看到這許多的像胡須一樣的東西,就是榕樹的氣根,氣根的生命力很強,當它越長越長,垂到地面時,伸入泥土,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這樣橫干直枝相連,盤根錯節,所以——
生:枝干的樹木不可計數。
師: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嗎?
生:搖頭。
師:和會場相比,相當于20多個會場。
生:贊嘆“哇”
師:把你的贊嘆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表達出來。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生:獨木成林
師:人常說“獨木不成林”,但這棵樹卻覆蓋整個小島,形成了“獨木成林”的奇觀。難怪作者這樣贊嘆——
生: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還有哪里具體寫出了“大”?
生:“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上,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一樣。”因為樹很大,所以樹枝垂到了水面。
生:樹枝臥在水面上,這個“臥”字讓我想到了我曾見過的巨大的“臥佛”。這棵樹就像一個巨大的“臥佛”一樣,很大,很安詳。
師:你能讀出這樣的安詳嗎?
生:讀。“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上,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一樣。”
師:一個“臥“字仿佛又讓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年代久遠,安詳,安靜、古老……學生:交流感受并把感受讀出來。)
師:多么生動、巧妙的一個“臥”字啊,她靜臥在水的中央,獨立成一個小島,是那么的.安詳、優雅,自然、宛若一個隔離塵世的人間天堂啊。所以作者這樣感慨——
生: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讓我們再次走近這榕樹,引讀——“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
生齊讀:“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上,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一樣。”
師:繼續交流,作者還怎樣寫出了這些特點?
生:“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用展示生命力,來表現茂盛。
師:它是怎么展示的?
生:“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葉子密集到“一簇的一簇的堆起來”
生:從“不留一點縫隙”我感受到這樹的茂盛,那么大的一棵樹,居然不留一點縫隙。
師:引讀這段話。從哪里還能體會到這種生機勃勃?
生:“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生:指名讀,輕輕自讀。指名讀
師:同學們注意到這個“似乎”,現在把似乎去掉。
生:比較讀。
師:你覺得有“似乎”跟沒有“似乎”有什么不一樣?
生:似乎是好像的意思,如果去掉就變成真是的,而不是作者的想象了。
師:這“似乎”不是沒有,更不是絕對,而是帶有神秘的,那種捉摸不透的,讓人浮想聯翩的的生命的感覺!把這種似有似無的神秘感讀出來。
生:感情朗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師:讀這句話,大家有沒有疑問?
生:“新的生命”是指什么?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呢?
師:再自由地讀一讀這句話,然后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和平時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見解,還可以與伙伴交流交流。
(生自由地讀、體會)
交流:
生1:是躲在樹葉中的鳥在動。
師:哦,那是飛倦了小鳥們歸巢了,躲在茂密的葉叢中,看不見躲在樹上的小鳥,但是卻感覺到了“生命的顫動”。所以作者感到——
生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生2:這是生命涌動之美,因為這樹的生命力很頑強,好像每一刻都有新的葉子在生長出來。
師:這是無法抗拒的生命力,從它的每一片綠葉上都涌動著新的生命。讀
生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生3
:我覺得顫動還有一個意思,可能要刮風,一閃一閃的,讓人感到顫動。
師:把你感到這一閃一閃的感覺讀出來。
生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生4:我覺得樹葉太綠了,在陽光的映照下,閃耀著動人的光彩。
師:那翠綠的顏色,綠得鮮亮,綠得發光,看久了,似乎感到綠葉上的點點光斑像是一些可愛的小精靈在舞蹈,所以——
生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師:把你們各自的感受融入這句話中,好好地讀讀這句話。
展示讀。一個接一個讀下去。
師:那是風吹,是鳥動,是陽光的照耀,是新發的嫩芽,是那綠葉本身就蘊育著無限的生機,所以——
生:(齊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師:這是樹葉在顫動,是生命在顫動,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顫動,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贊嘆——
生:(齊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這也是我們的心在贊嘆——
生:(齊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巴金先生用準確、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這株大榕樹的勃勃生機,用我們的朗讀去再現這文字的生命!
生:齊讀第八自然段。
師:好的語言我們要積累下來。給大家一些時間,看誰記住的最多。
生背誦。指導交流背誦。
三、遷移練筆,引向讀“鳥”
師:這美麗的南國的樹為什么能如此的美麗,除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外,還有天馬村的人們對它的愛護。幾百年來,人們把這棵大榕樹看作是一棵神樹,把樹上棲息的鳥看做神鳥,不許人們去觸動它,如果誰打鳥,就會受到家法的懲治,多少年來天馬河的人們就是以他們最純樸的環保意識,保護著鳥,保護著樹,所以,天馬村的人們至今仍然擁有——
生齊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正是由于有了這美麗善良的南國的人,才有了這神奇美麗的南國的樹。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飛來的仙鶴,你發現了這株美麗的南國的樹,你將怎樣召喚你的親人、朋友來此安居樂業?請你寫下最能打動他的話。
生:寫。
師: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話,也可以用自己的話。
交流。
生1:在南國有一株美麗的大榕樹,它遮蓋住整個小島,獨木成林,那樹葉綠得發光,綠得發亮,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點縫隙,哪兒冬暖夏涼,是我們生活的天堂啊!
生2:我發現了一個天堂,那兒依山傍水,豐衣足食。一株樹就是一片林子,周圍很靜,人們善良……
……
師:就在你的召喚中,一只鳥飛來了,兩只鳥飛來了,千百只,千萬只鳥飛來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成了真正的——
生讀:鳥的天堂。
師:今天我們沒有看到一只鳥,第二天清晨,當陽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顯得更加光明的時候,我們再一次來到了這里。起初,周圍是靜寂的……
(課件出示,學生靜聽配樂鳥鳴聲,音樂和文中描述相吻合,先是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接著越來越多。最后整個樹上變得熱鬧了!百鳥齊鳴)
師:你聽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談。
師:那是一片和鳴諧調的天籟之聲,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文學巨匠巴金又是怎樣通過文字來展示這種百鳥出巢的生命之美的,請同學們回去后運用今天的學習方法自學文章的第二部分,再一次去感受這天下奇觀(齊讀)——鳥的天堂。
同學們,認識大家很高興,老師從南國帶來了這“鳥的天堂”的旅游畫冊,送給同學們,在這個小冊子中,有許多文人墨客歌頌“鳥的天堂”的詩句,同學們有興趣可以賞讀,更多的去了解這天下奇觀——小鳥天堂。歡迎大家去廣東,去鳥的天堂——那夢境般的地方。
下課。
《鳥的天堂》教學實錄6
一、朗讀感受
師:上節課,同學們對課文己經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每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你可以把自己感到最優美、最生動的那段課文,讀給你的同桌聽。聽的同學要想,你最欣賞同桌朗讀的哪些段落。
(生選優美段落,同桌互讀互評)
師:哪幾組同學來向我們展示一下?
A組:
男生:(讀第8自然段)
女生:我覺得他讀得比較流利,但在感情處理上,似乎這句話前面的感情太強烈了,后面上不去。(眾笑)
師:同學們,了不得,一上來就是一個專家級的點評。我想,她說得這么好,讀得一定也不錯,請她讀一下。
女生:(略顯羞澀地朗讀第8自然段,讀完后學生自發鼓掌)
男生:她讀得很有感,請,比我好多了!
女生哨寸謝你。
師:剛d這位男同學有一點我特別佩服,他能以欣賞的語氣對同桌說比我好多了。學會欣賞是進步的開始,讓我們也把掌聲送給他。(師生一起鼓掌)
B組:
男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女生:我覺他最后一句感嘆句讀得很好。當小船熔樹這句讀得太平淡了,為了襯托后面的感嘆句,語速應稍微慢一點。
師:你來試試。
女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男生:她的語速、停頓非常好,感嘆句讀得很有感情。我要向她學習。
C組:
男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女生:我認為感情讀出來了,但小船流去可以讀得再慢一點。
師:同學們發現沒有,她的點評有策略:先肯定他好在哪T,然后指出他的不足,讓人聽了挺舒服的。
女生:(讀第8自然段)
男生:她讀得很好,讀出了感情,使人聽了能感覺到大格樹枝繁葉茂,非常有生命力。
師:她己經把格樹的生命力展現出來了。
師:這幾位同學選擇的都是寫熔樹的。有沒有選擇讀寫鳥的段落?
生:(讀第12自然段)
生:讀得非常好,很有感情。
二、自主感悟
師:通過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大格樹是那么生機盎然,鳥兒是那么生氣勃勃,如果請同學們在這兩者之間選擇其一的話,你會選擇樹還是鳥?請你作出決定。
(生選擇XXX)
師:選擇樹的同學請齊讀第7、8自然段。
(生齊讀)
師:選鳥的同學請齊讀第12、13自然段。
(生齊讀)
師:其實你們不知不覺地己經進行了第一次較量。覺得過臆嗎?待會兒要進行第二回合的較量,看看大格樹和鳥兒誰更有魁力。喜歡樹和鳥的同學界限要分明一點:鳥兒往那邊去,樹朝這邊來。
(學生換位置集中)
師:現在請樹和鳥仔細品味一下描寫自己的段落,找出能形容自己特點的詞語,分別寫到黑板上。
(生朗讀、交流后,爭先恐后地上臺寫詞語。)
師:現在樹和鳥兒們把寫自己特點的詞都寫在黑板上了。你們有沒有發現,這里邊有些詞不太合適。不合適的要修改,重復的要刪去。
(生思考交流后上臺修改)
v
師:剛才我們『是各管各的,把自己認為合適的詞語寫上去,現在我們能不能把這些詞語組織起來,用第一人稱的方式介紹一下你們自己?
(生準備,小組討論交流)
師:請樹先來,可以嗎?
生:大格樹枝葉繁茂,顏色明亮,有數不清的枝丫,沒有大格樹,小鳥不能生存。
師:如果這樣介紹可能會更好一點:我們枝葉(師把我們念成重音,暗示學生角色變化。)
生:我是一棵南國的大格樹,我有數不清的枝丫,枝葉是那樣繁茂。我顏色明亮,每一片樹葉都在閃耀,好像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我生命力特強,沒有我,我們可愛的朋友小鳥就不能生存。
師:鳥兒們,你們上來吧!
兩女生:(甲)我聰明伶俐。(乙)我活潑可愛。(合)我們歌聲動聽,我們羽毛美麗。沒有我們可愛的小鳥,格樹就沒有這么旺盛的生命力。
兩男生:我們是南國的小鳥,我們的羽毛色澤明亮,我們的歌聲婉轉動聽,我們聰明伶俐,我們活潑可愛。沒有我們可愛的身影,大家就不會去看格樹。
師:我聽出來了,大家去看大格樹,是沖著他們去的.。(面向樹組同學)你們同意嗎?
眾樹:不同意。
兩女生:我們是南國之樹格樹,我們枝葉繁茂,能讓鳥兒筑窩棲息;我們枝葉繁茂,能為鳥兒擋風遮雨。我們是小鳥生存的基礎,如果沒有我們大格樹,小鳥就不能生存,我們就是鳥的天堂。
師:多有詩意的表述!格樹就是充滿詩意地生活在這個空間里。老師想請教一下,你們是怎樣想的?
生:剛才鳥兒說,沒有它們可愛的身影,人們就不會去看我們,李老師你也說人們看我們是沖著鳥兒去的,我認為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本身也是很美麗的,是充滿藝術感的。
三、換位整合
師:請你們考慮一下,在這篇課文中,樹和鳥是什么關系?
生:我認為樹和馬應該和睦相處,就像花和綠
葉一樣,有了綠葉陪襯,花才顯得更美。
生:我贊成剛d這位同學的話。我認為大格樹和鳥是朋友關系,而且關系非常密切。
生:大格樹是鳥兒生存的基礎,鳥兒在大格樹上棲息,為大格樹增色添彩,使它富有生命力。我認為馬和格樹是相互依賴的。
師:你不但善于傾聽,而且善于思考。
生:我認為馬和格樹是形影不離的,有樹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鳥窩,一定有鳥兒,如果沒有鳥兒的話,樹就沒有生命力。
生:樹和鳥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沒有鳥,樹很快就會衰老;如果沒有大格樹,鳥兒也唱不出動聽的歌。
師:可以說樹因鳥而年輕,鳥因樹而可愛!
生:如果說大格樹是一幅美麗的畫,那么有了小鳥,這畫才更完美。
生:我覺得要是把格樹比作一個人的軀體的話,那么鳥就是這個人的靈魂。
師:樹和鳥都真心地感謝你,你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同學們,樹和鳥密不可分,還留著這條線干嘛?(師將黑板上劃分樹與鳥的線擦去)我們應該互相欣賞。
師:有了這個認識,樹讀寫鳥的部分,感覺可能會更好;同樣,鳥讀寫樹的部分,也會更有新意。
(樹齊讀寫鳥的自然段,鳥齊讀寫樹的自然段)
師:你們有什么新的感受?
生:我覺得鳥兒的確非常活潑可愛,歌聲也那么清脆動聽。我認為有了鳥兒,大樹才會更有生氣,更有情趣。
生:我認為大熔樹枝葉繁茂,給我們鳥兒帶來了生存的空間。大格樹養育著我們,呵護著我們,我們應該感謝大格樹。
生:我認為這些鳥兒的確是羽毛美麗,歌聲動聽,活潑可愛,聰明伶俐。我想,如果它們是在為格樹塑造靈魂的話,塑造的應該是活潑的、天真爛漫的孩子的靈魂。
生:讀了這段話,我仿佛來到一棵十分美麗、茂盛的大熔樹下面,聽鳥兒歡唱,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生:鳥兒可愛,大格樹美麗,宛如一幅漂亮的風景畫。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去看看,讓這幅美景永遠留在我的心里。
生:但愿我也有這個眼福。
生:我不是很喜歡寫景的文章。一開始沒在意這棵大格樹,現在我覺得這大格樹就是我們鳥兒真正的家園,我們不能沒有大格樹!
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申。而剛才,你們己經識得廬山真面目了,真不錯!互相欣賞本身就是一種和諧的美!
四、拓展體驗
師:如果你是文中那只小畫眉,你想唱些什么呢?可以用寫小詩、寫歌詞、畫畫等各種方式來表達。(學生自主合作,大約10分后,學生上臺展示)
師:同學們的想像非常豐富,創造力真強。我想用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一句名言來結束這堂課人,詩意地棲居大地上1
評析
我聽《鳥的天堂》可能不下數十次,這一回在浙江省第二屆百課萬人創新教學觀摩活動上聽李海達老師的課,猶如一陣清風撲面而來,特別興奮。教師對一篇使用了多年的教材的獨特解讀和獨到處理,學生在課堂上感悟到的人文精神、迸發出來的創造潛能,都讓我心悅誠服。雖然沒有使用課標教材,卻強烈地體現了《課程標準》倡導的新理念。
李海達老師的這節課,對《鳥的天堂》的人文內涵作了深入的開掘。原教材在知識和能力的定位是靜態和動態,可以說純粹是寫作技巧的傳授。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一般也是把大格樹的枝繁葉茂和小鳥的活潑歡樂分開來加以體會的。李老師別開生面地對教材作了處理,將寫樹和鳥的幾個重點段落的閱讀,從分到合,讓學生充分感受樹和鳥互相依存的融洽關系,感悟大自然中無處不在的整體和諧性,使學生實現了一次人文精神的升華。而這種感悟和體會不是靠教師的說教,全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聽說讀寫活動獲得的,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這種分和合,暗含著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隨機進行人格塑造的匠心。我們可以看到,這節課始終充滿著教師對學生的激勵,肯定學生的每一次成功、每一點進步,使得每一個學生,特別是相對后進的學生樹立起自信心。這節課的展開部分有兩個重要的板塊:一自主感悟,讓學生分別以樹和鳥的身份贊美自己,從中培養自尊、自愛和自信;另一個是換位整合,讓學生同時學會欣賞別人。這兩個板塊的實施,把學生引人物我同一的境界。我即是樹,你即是鳥,樹和鳥互相欣賞,形成整體;我和你也互相欣賞,互助互勵。當學生真正做到了認識自我,欣賞別人,他們未來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幸福。這樣處理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為學生人生的光彩涂了一層亮麗的底色。
語文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課程的開發者。我們不能滿足于教教材,而應當是用教材。我們要讓思想沖破牢籠,與時俱迸地處理教材。優秀的語文教師有一雙慧眼,能用獨特的視角去審視教材,根據時代的需要和學生的現實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
聽李老師教《鳥的天堂》,又一次讓我感到藝無止境。語文教學永遠是一塊無限廣闊的創造的天地。讓我們認準方向,大膽地往前走!
《鳥的天堂》教學實錄7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 認識南國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榕樹上中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3、 學習作者表達事物的方法,掌握動態和靜態的描寫方法。
4、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表達事物的方法,受到美德教育。
2.理解重點語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教學難點:
學習、體會做這兩次到鳥的天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理解動態和靜態的描寫方法。
教學方法:
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抓住重點語句情中研讀,境中探究。
教學用具:
媒體課件,朗讀錄音,字詞卡片等。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思考:“天堂”是什么意思?
2、“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二、自由讀文,理解課文內容
1、思考:作者幾次到鳥的天堂?
2、指名讀第一次、第二次到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三、指導分段:
思考:(媒體課件出示)
1、哪幾個自然段寫“我們”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的?
2、文章開頭就寫了“我們”已經到了鳥的天堂么?
3、在到鳥的天堂前寫了些什么?
4、最后一個自然段講的還是我們在鳥的天堂嗎?
5、課文可分幾段?
四、學習第一段
討論回答:
1、這段講“我們”在去鳥的天堂的路上,你了解到哪些內容?
2、你從對天氣和景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們”又怎樣的心情?
3、感情朗讀第一段。
(評析:從題目的關鍵詞語入手,設疑激趣,直奔文章重點。文章較長,第一課時從整體入手,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脈絡。在教師的引導下,組織學生圍繞學習問題進行討論,將學習活動化難為易。)
第二節
一、引言:上節課我們初步的學習了課文,分了段,學習了第一段內容,那請同學們思考:
師:我們已經陪伴著作者兩次游覽了鳥的天堂,那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請同學們快速讀文,找書上的句子來回答。)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課件出示這個句子,全班齊讀。)
師:觀察句子,發現了什么?
生:有兩個鳥的天堂,為什么一個有引號,一個沒有呢?
師:還有疑問嗎?
生:為什么說是我的眼睛騙了“我”?
師:同學們問題抓得真準,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教師板書: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
“鳥的天堂”?
鳥的天堂?
師:好,以上問題我們在學習課文中逐步解決。
(評析:由兩次游覽鳥的天堂的感受談起,又一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了討論、質疑、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間。僅僅抓住重點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引導學生去探索。)
二、學習新課
師: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鳥沒有?
生:沒有。
師:那看到了什么?
生:大榕樹。
思考:那文中是怎樣描寫大榕樹的呢?
(學生自由讀描寫榕樹的語段,看看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讀后交流,讀懂了描寫榕樹的那些內容或語句?
生:我讀懂了:“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樹木不可計數,枝上有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這句話是說榕樹枝干多,不可計數,也從側面講榕樹非常大。
生:我讀懂了:“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這句話是講榕樹特別大。
生:我讀懂了:“那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這句話是講榕樹的葉子多而密。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大 :枝干不可計數
茂盛:葉多而密
師:“不可計數”怎么理解?為什么會枝干這么多呢?想知道么?
生:想知道。(學生理解“不可計數”)
師:“不留一點縫隙”說明什么?
生:葉多、密、茂盛
(出示投影:指名到黑板前說出枝、 干、 根)
師:一起讀描寫榕樹的語段,看有無新的了解?
投影描寫“我有機會……伸進泥土里。”的媒體投影。
師:枝上生根也是根,為什么它會伸進泥土里呢?這說明什么?
生:這是因為土地潮濕,垂下來才會伸進泥土里,天長日久也成了樹干,這不僅說明榕樹大,也說明榕樹很古老。
師:這是榕樹特有的美,應該怎樣讀呢?(師指多名學生讀這段話。)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真有感情。
師:繼續看書,還有新的發現嗎?文中除了描寫榕樹大、茂盛外,還寫了什么?
生:還寫了綠。
師:從那句話可以看出來呢?
生:“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句話是些榕樹不僅綠,而且充滿生機與活力。
師:(出示媒體課件)美嗎?
生:美。
(評析: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品詞析句,感受到了榕樹的大、綠、茂盛,進而感受到了榕樹的美。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性,教師給每一個學生都創造了均等的學習、參與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展示自己的空間,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意識。)
師:應怎樣讀?
生:應用喜愛和贊美的語氣讀。
(老師指多名學生讀。)
師:同學們讀得太好了,感情真充沛。
師:看到這美麗的榕樹,作者發出怎樣的贊嘆?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那么,作者除了對榕樹的贊美,還有怎樣的感情呢?
生:熱愛。
(學生帶著贊美和熱愛的感情讀。)
(評析:教師恰當地指導“美讀”課文,培養語感能力。讓學生一邊聲情并茂地朗讀,一邊展開聯想和想象,就像在學生頭腦中“放電影”。通過多種感官使文字符號、語音、意義、表象等有機結合,使語言文字所表述的內容,融合成完整、連續的畫卷,在學生的頭腦中活動起來,使他們有了主體的、全方位的感受和體驗。落實了情中研讀,境中探究。)
師:還有發現嗎?
生:“我仿佛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等我注意去看,卻不見一只鳥的影兒。”為什么?
(指多名學生讀、理解,從而理解第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的原因。)
師:同學們,寫榕樹這部分中,哪自然段寫得最美?
生:第八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榕樹正在茂盛時期……那么多的綠葉……那翠綠的顏色……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寫榕樹枝干,根是用什么方法描寫的?
生:靜態。
師:第一次到鳥的天堂有什么感受呢?
生:美、大、有生命力。
師: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那第一次和第二次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
(學生激烈的討論)
師:這就是作者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的原因)
師:那么哪部分是描寫鳥的呢?
生:12—13段
自由讀文
師:你喜歡寫鳥的哪句?
生:“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
師:那這句說明了什么呢?
生①:鳥多。
生②:景色優美又壯觀。
師:這里描寫鳥的動詞說明了什么?
生:多、動作千姿百態。
師:那同學們想不想看到了解在榕樹上快樂生活的情景啊?
(多媒體課件:榕樹、鳥,想象鳥在榕樹上飛舞,歌唱)
教師讀文,學生體會理解
師:這地方怎么樣?有什么感受?
生①:美 。
生②:這是鳥的天堂,鳥的樂園。
生③:這的景色壯觀。
師:這就是第二個鳥的天堂的含義。這里是鳥兒生活、繁衍、棲息的美好地方。那寫鳥與寫榕樹相對比,寫鳥是用什么方法寫的?
生:在寫鳥時,采用的是動態描寫的手法。
(評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引導,使學生張揚了個性,積極主動地學習基礎知識,發展了智力,養成了樂學善思的好習慣。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教應為學服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結:
師:那這里為什么能成為鳥的天堂?
生: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巢,而且當地人不許別人去捉它們。所以這里是鳥的天堂。
師:這里之所以能成為鳥的天堂,是由于這里的人們在保護它們。
可是據我所知,現在這樣的地區很少很少了。由于人們不注重保護環境 ,亂捕亂殺,導致鳥類大量死亡,直接威脅著生態平衡,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環境,保護鳥類,保護我們的家園,使祖國的名山大川到處都成為鳥的天堂。
(總評:本節課的設計,緊密結合“情中研讀,境中探究”的理念,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基本形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教師敢于放手,給學生的思維提供了時間和空間。整個教學活動:“初讀課文,粗知大意━穿針引線,直奔重點━品詞析句,理解描寫方法━美讀感悟,體會中心”,無一不是學生的主動探究,正是由于教師放手,才有了學生的主動探究與思考,才有了學生的自主構建,才有了人人動腦動口的機會,才形成了會學善思的好習慣。
2 師生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的認識和發展提供了種種有利的條件,通過引導、啟發、講解、評價等等手段,給學生自讀、思考、質疑、辯論、 認識等活動的機會,讓學習的活動成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學活動成為“立體的結構”。學生課堂發言活躍,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教師恰到好處的評價又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正是“以教師的善教之情激發了學生的樂學之趣。”
3 教學時僅僅圍繞教學重點,采用中心研讀式教學。教師僅僅抓住對“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的理解,展開研讀和探究。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合作研究,營造了一個開放而有活力語文課堂,這也是新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體現。)
【《鳥的天堂》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鳥的天堂作文12-27
鳥的天堂作文[必備]01-01
鳥的天堂作文[實用15篇]01-01
鳥的天堂作文15篇(推薦)01-01
鳥的天堂作文【匯編15篇】01-02
《挑山工》教學實錄03-12
《社戲》教學實錄12-18
《背影》教學實錄12-07
《臺階》教學實錄12-18
《荷花》教學實錄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