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淺談教學體會

時間:2024-02-29 08:52:40 好文 我要投稿

淺談教學體會

淺談教學體會1

各位領導,同事,大家好!

淺談教學體會

  這次借著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心得,經驗談不上,有點只是一點點膚淺的體會和做法,還希望各位領導和同行們對我科組做得不好的給予批評指正,因為我們學校的領頭羊是老大數學科和英語科,下面我就把我們科組的一些做法和一些老師的日常教學管理跟大家分析,希望可以“拋磚引玉”,引出我們學校更多優秀教師的一些做法可以學習到。

  一、及早定計劃、定目標

  每個學期開學初,梁校就會組織我們科組開展好每個學期初的科組會議,我們生化科組比較特別,有初一生物的所謂大眾眼中的次科,有初二生物的區會考科,還有初三競爭激烈無比的化學科,這樣的學科組合,就要求我們在教師成績和管理上要有所不同的鼓勵和做法。例如初一、我們開學初就定一個目標:學期末贏兄弟學校,初二:贏兄弟學校,在區排前列;初三,贏兄弟學校,超區平均,盡量位列區前列。

  二、團結一致、齊心協力

  科組老師,都是來自不同學校聚合在一起的,渡過磨合期很重要,畢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突出自己的優秀能力,例如曾淑珍、彭遠向、王高桂等,他們以前都是鎮的別的兄弟學校因為工作調動而調到我們科組的,初來乍到,他們有他們的個性和做法,不一定會立刻適應和跟上我在工作上的要求和習慣,而我這個人對工作有點嚴格,都希望每一個老師做好自己的本分,問心無愧,不管成績好壞,只要我們看出他盡力,我就沒有意見,大家都知道我的性格,可是怎樣才令他們心誠口服的聽指揮、統一行動,不搞個人主義,我以前也做了一點工作和丑人的,在科組會議上,該開口批評就批評,該表揚就表揚,而且就是以身作則,毫無私念的讓所有人都看到和知道,成績是團體的,個人再怎么好也不是好,如果盡力做了工作,個人再怎么差,也不是一個人差,我們是一個家庭,后來慢慢的,大家都毫無私心,把自己多年的資料、寶貝都拿出來,而且會覺得拿出來越多,受到大家的喜歡,自己越有價值,越自豪。這樣大家齊心工作,成績就容易上去而且工作開心。

  三、開展工作進行良性競爭和取長補短的宣揚

  我們科組的老師,大家的.實力相當,不管生物還是化學,在現在競爭激烈的教育界,怎樣引導大家進行平時的良性競爭又不會惡化關系?做好這一點,就能真真正正的做到團結一致對外了,生物上,王高桂和李鋒,起到非常關鍵和核心的作用,他們兩個備課組長,特別是李鋒,對生物的所有資料的把關,都起好帶頭作用,平時要外出聽課,區鎮活到等等,毫無怨言的開車做司機,區里面經常有生物的各種比賽,他們都會跟我定人選,然后做思想工作,因為生物來來去去就幾個老師,每一年都要比賽,大家都厭煩和無奈,所以定人選前要做好思想工作,讓他們踏踏實實的去參加比賽和有優越感的去準備。而化學,我們的外部競爭就真的非常激烈了,怎樣才利用好我們8個化學老師的資源?把我們的真正實力發揮出來?這一點,我就經常對魏建文、楊綺琳、龍燕鳳幾個成績突出的老師進行表揚,其他幾個老教師自然就會有緊張和壓迫感,然后大家你爭我趕,對每一次小測、測驗、上課情況都毫無保留的拿出來交流,共同研討學生的情況,解決的方法。除了斗低分學生差,更多的是互相比誰合格多,誰優生多,誰尖子多?

  四、踏踏實實的做好常規工作

  要出成績,踏踏實實的做好常規,真的是沒有辦法可以省略的一個環節。其中,做法有:1、首先集體備課,出好合適的學案,是最重要的一點。2、盡量每天都改學生作業,發現情況互相指出;3、改好每一次小測和測驗,做好總結。4、每一個班要求每一個老師吧合格、臨界生的名單都定好,發給我,考試完畢核對達標情況。

淺談教學體會2

  一個人的作文水平是其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反映,不少學生不愛寫作,有的敷衍成篇甚至抄襲范文,導致語文教師常常困惑于作文教學已無計可施,困惑于自己不能讓學生大面積提高作文成績。那么作為一名農村初中語文教師,不斷提高作文教學水平,充分激發學生作文興趣,培養學生作文能力就尤為重要。那么,怎么才能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初中階段,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是很強的,同時極其渴望成功,形象思維強于抽象思維。根據學生這一特點,要培養學生寫作文的興趣,老師應在“新”字上下功夫。若能調動學生作文激情,欣賞學生習作,讓其享受到習作成功的歡樂,那作文水平一定會很快提高的。成功是學習進步之本,成功的喜悅是學習進步的重要內驅力,成功的情感能使人在學習上產生愉快的體驗。這就需要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轉變觀念,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作文課中“活”起來。
  1從課外閱讀、生活中引導入手激發學生快樂寫作興趣
  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提高的基礎是讓學生多閱讀。一些優美的、經典的文章和片段,能讓學生從中受到很大的啟發和影響,是寫作教學的好材料。特別是名家名篇,語言生動形象,細節描寫逼真感人,結構緊湊合理,很適合學生閱讀、借鑒。對于這些文章,我們應該讓學生多讀多記,必要時背下來,積累的東西多了,到寫作文時語言就會像涓涓細流,自然而然地從筆下“流淌”出來。要寫出好文章就要擴大知識面,引導學生閱讀大量的報刊,閱讀名家名篇,多與別人交談,參與社會實踐,汲取其中豐富的寫作營養。
  2注重啟發和引導,寫出真情實感
  學生有了寫作的材料,教師還應該指導他們怎樣布局謀篇,合理地組織和安排材料。在這方面,首先要求學生學會使用樸實的語言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鼓勵他們寫真話、寫實話。初學寫作的初中生,往往不知道如何來抒發感情,他們常常借用一些帶情感的名詞貼抒情的標簽,故作姿態,無病呻吟,這些都不是抒發感情的正確方式。正確抒情,應該借助于文中的敘述或議論。只有帶著情感反映的生活和寫出的感受,才能動人。由于人與人之間在情感上有許多相通之處,只要作者把自己對某件事、某個人、某個道理在心理上的感受與感動如實地寫出來,讀者看了這類文章,便不由自主地在心理上產生共鳴,也有與作者同樣的感受與感動。這就是被作者的真情實感所打動,即是文章產生了強烈的抒情效果。只有這樣的長期砥礪,才會領悟生活,陶冶性情,進而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3選好作文題目,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抒
  命題要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就必須把準當代學生思想的脈搏,把觸角伸進學生的心靈中去,捕捉他們生活的熱點和興奮點,看他們每天是怎么想的,想些什么,喜歡什么,厭煩什么。把題命在他們心里,寫他們想說、想寫的東西,如《我也追星》、《我的爸爸》、《假如我是班主任》,把《石壕吏》續寫成《老婦人被抓走以后》等。這些作文命題具有時代色彩和生活氣息,可以撥動他們的心弦,激起他們寫作的沖動,使他們興趣盎然地去寫。因此,作文命題要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讓學生有話可說。
  4多形式評改,查找不足、討論推敲、逐步提高
  在作文批改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評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體批改等多種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學生批改作文時做到:先通篇讀,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認真讀,找到不通順的句子、不恰當的詞語、錯別字、用錯的標點符號等,并用圈、點等符號標出,最后寫上對這篇作文的簡評。這樣基礎好的學生與基礎薄弱的學生對調批改作文,寫得差的學生改到好的作文時,可以從中學到方法,受到啟發,得到提高;寫得好的'同學改到寫得差的作文,也從中得到教訓。實踐證明,讓學生自己評改作文會使學生逐步養成愛動筆的好習慣,十分有利于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天長日久,就會自然而然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5賞優點、激興趣、提能力
  在作文教學中,對于那些寫作水平不高的學生,要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對于寫作能力強的學生,要盡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處,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又愉快地認識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這樣,所有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濃厚的寫作興趣。作文課后,我經常會挑出一些優秀作文和進步大的作文,張貼在教室里,讓學生相互閱讀,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們互相學習,還有很強的激勵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一定完全按照課文的單元設計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我們要積極地創造條件,適時地給學生創設一個有趣的情境,讓學生有話想說,有感想發,那么學生就能傾訴真情,寫出能撥動讀者心弦的文字,逐步提高寫作水平。

淺談教學體會3

  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教育部推出學校體育教育改革措施,制定了《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這對我們剛開始課改實驗區的體育教師來說是一場時代性的挑戰,新課程標準把初中三年劃分為一個階段,稱為水平四,具體的年級、目標、內容以及各項教學內容,時間多長都給我們教師留下較大余地和空間。在改革浪潮的影響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沖擊著我們固有的教育觀念。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課程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所以體育教育教學必須圍繞著學生一主體去展開,下面談談本人采取情感投入在體育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 專業素質中情感投入

  從體育與健康的性質定位來看,新課程已經跨出了單純的學科范疇,走向一門內涵豐富的綜合性課程。在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新理念下,教師的專業素質應該圍繞“如何圍繞學生健康成長”來思考實施教學,不再是傳授技術技能古老式的教學方式,而是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感興趣的基礎上自主活動,以達到全面提高體育綜合素質。這就要求教師在情感上投入,注重自身的人文素質,道德素質,語言素質,教師將通過體育教學,繼續探索如何在全體學生在獲取健康的道路上有所收益,努力使所有學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二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提倡新的教學理念,實施新課程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念,不僅是口頭上說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而且要從思想上確立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脫離傳統的教學觀念——以教師為主,內容為中心的思維方式,提倡師生零距離的接觸。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處于一種互動與互補關系,教師可教學生,學生也可以教學生,放下教師的架子走到學生中間,形成師生間、學生間心理互動溝通過程,良好心理關系會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健康。因此,教師要關心學生,誠懇的對待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 新型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嚴中有情,嚴中有愛,嚴中有理,讓學生感到教師可親可敬,可信可近,而不是敬而遠之,教師健康融洽的情感投入到教學中,會使學生感受到有安全感,并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

  三 關注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格

  中學生在13—18歲階段,是處于生長發育旺盛期,心理變化較大,新課程關注的是人的培養,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式來呈現,一個人如果對體育活動情感投入,發生興趣,他就會積極主動參與,全力投入,活動的結果將是滿足并由此得到成功的情感體驗。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畏懼、驚恐情緒,對這些學生,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思考他們的心態,根據不同的特點進行幫助,設身處地關心他們,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愛護他們,采取有效的語言方法換取學生的自然性。克服身體和外界的障礙,鍛煉他們堅強的意志,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進而化解他們的自卑、畏難、驚恐情緒。使他們增強信心,以愉悅心情快樂地學習,并且能積極自主地配合教師的教學。

  四 師生交流營造民主氛圍

  新課程教學法要求師生互動,互動就是教師和學生多交流。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通過交流營造出一種平等、和諧、寬松、民主課堂環境,教師應把自己擺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充分給學生發展的空間,允許學生提出不同意見,發表不同議論,對學生回答正確的或模仿動作準確的應及時鼓勵和表揚,讓學生的創造性學習更強烈,更有利教師組織教學。

  總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讓我深深體會到情感投入對完成教學目標起極大的積極作用。作為新時期的體育教師,只有忠誠與教育事業,樹立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和愛崗敬業的精神,才能在教育中對學生情感投入至誠,去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幫助學生,與學生平等共處,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形成積極的情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投身于教育活動中,以實現素質教育體育教學目標,保證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淺談教學體會4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是現代漢語的源頭,學好文言文是繼承民族優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學好語文的需要。怎樣讓學生讀懂文言文,喜愛文言文,這是語文教師時常感到頭疼的事。如果教師能為學生找到一條學習文言文的捷徑',就能使其順利通過文言文這一關,并能領略到古代文化的精髓。

  一、讀字當先,激發興趣

  我認為吟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文言語言的重要途徑。所以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反復涌讀,讓學生“入乎其內”,如入無人之境地讀,讀出文言文的抑揚頓挫來,讀出文言文的原計原味來。教給學生誦讀的方法,指導學生按通讀、賞讀、美讀三個層次由易到難誦讀課文,力求達到謂讀的三種境界。如教《桃花源記》一文時,我就是通過誦讀完成對文章的整體教學。具體操作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通讀課文。聽配樂朗誦,將學生帶入意境,激發學生朗讀的激情,然后結合課文的注釋,讓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順。第二步,賞讀課文。屏幕上先顯出一個大大的“美”字,然后提問:“你認為桃花源美不美,美在哪兒?你能不能描繪一下。進而賞讀課文,細細品味。第三步,美讀課文。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思想和情思讀出來,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進去。通過反復涌讀、涵養,領略文章的精妙,感悟作者的才思氣質,最后達到熟讀成誦。

  二、自己動手、學會積累

  俗話說得好:好腦子不如爛筆頭。所以我在誦讀的墓礎上引導學生分類整理重要的文言詞語,養成隨時積累語言材料的好習慣。如我在講授《論語十則》時,我讓學生分類整理字音、重點詞義、通假字、成語、 難句翻譯等。學生根據我所提出的要求自行分類整理,然后交流,自行訂正。又如在教授《〈孟子〉二章》時,讓學生對文章中的名言警句進行整理,這樣學生不光很快地記住了文中的警句,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思想修養。在《捕蛇者說》中,有兩個句子出現了“賦”字:“歲賦其二”和更若役,復若賦。這兩個賦的詞性、意義各不相同,前者是動詞,征收的意思;后者是名詞,賦稅'的意思,再回憶舊知識,《岳陽樓記》也出現邊一個賦'字,“到唐賢合人詩賦于其上”,句中的賦'和前兩種意思又不同,是一種文體,這樣加以綜合,使學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筆記,便于復習。正是通過這種學習活動,學生主動獲取了知識,又科學地訓練了技能。

  三、愉悅學習,加深印象

  例如:教學《鄒忌諷齊王納諫》《詠雪》等一類趣味性較強的課文,我把課文編成故事,讓善于表演的學生拍演角色表演,因為是自己熟悉的同學在演,同學們往往興趣很濃,就連最不喜歡學習的學生也會被吸引,這樣學生從新奇、有趣的政事中理解了課文,加深了印象,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有時我讓學生講故事,結學生表現才能的機會,并表揚、鼓勵講得好的同學;有時也可以根據課文,分成小組開展講故事比賽,激發興趣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再有的時候,利用多媒體、直觀教具、現場體驗等形式創設出相關情境,營造出一個使學生得到真切體驗的和諧課堂教學氛圍。

  另外,在教學《陳涉世家》等歷史回事性較強的課文時,我鼓勵學生搜集、積累有關歷史知識,并且彼此交流。在《小石潭記》中,有優美的景色描寫,就要求學生找出有關句子,并根據自己的體會,動手畫一畫。總之,在學習中,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快樂,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力保障。

淺談教學體會5

  各位老師,今天我執教的是五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用畫圖和列表的策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教學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反思這節課的備課過程,是自己一個對教材編排意圖不斷提出質疑,不斷理解深化的過程。

  下面就談談這節課備課的體會:

  (1)明確教材意圖,是上好課的前提。

  在理解教材意圖中,我備課時經歷了一番曲折。

  最先,拿到書后,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如果我是學生,教師給我出了這兩道題目,我怎么也不會想到教材中預設的思考方式。

  如例1的兩杯果汁,教材出示了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基礎上,用畫圖和列表幫助理解的思考流程。如果讓學生自由選擇方法的話,我想學生不會選擇用這種方式,可為什么教材會這樣呈現?

  如例2的小明集郵。教材出示了“根據題意摘錄條件進行整理,再倒過來推想”的策略,特別是根據題意摘錄條件進行整理這一設計,備課的時候,我曾問過學生,如果讓你自己做例2,你會想到摘錄條件嗎?沒有一個學生表示會這么做。

  問題出來了,為什么教材所設想的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我和我的學生都不認同呢?是教材的編者錯了嗎?還是我理解教材上出現了誤差。

  我們一定都記得這句話:“用教材來教,而不是教教材。”在設計教學的時候,我甚至有種沖動,不是說用教材教嗎?既然學生都不認可教材的預設思路,為什么不另起爐灶,重新設計呢?

  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痛苦思索后,我終于領悟的教材的意圖。

  我用一句話來概括自己的認識,“如果我的教學目的只是教會學生會解答例1和例2的話,那我就只能是教教材。而真正的用教材來教,應該是通過對例1和例2的解答,讓學生經歷倒過來推想的思維過程,認識倒過來推想策略的特點,并在以后的學習中會用這個策略解決問題。

  認識到這一點,我對教材的理解上升到了另一個境界。

  例1與例2只是本課教學目標的載體。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多樣的,所以,例1與例2如果我不學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讓學生做,學生會不會做?結果應該是肯定的。比如例2,學生非常熟練地就能用求未知數的.知識解答。

  我的學生之所以想不到例1和例2所呈現的思維方法,那是因為這些方法正是本節課所要探討的“倒過來推想”的策略。

  (2)選擇教學方法,應從教學目標入手,不可盲目求新求異。

  備課時,我對教學方法的選擇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探索過程。

  新課程改革給數學課堂帶來了生機活力,我們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機會去自主探索,我們的教師有了更多的自覺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中,去學生數學知識。學生能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習無疑是幸福的。

  所以,擁有這樣觀點的我也必然要在這節課里,想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

  所以,第一次備課,我給了學生很大的自學空間。比如:例1的教學中,我在提示題目之后,便引導學生自主選擇策略去解答。在例2的教學中,我嘗試讓學生自己試著去根據題意整理條件。結果讓我大失所望。孩子們雖然畫出了圖,可是這個圖不是根據倒過來推想策略畫出來的,這還有什么意義。在例2的教學中,學生甚至跟我反應:如果讓他們自己解答例2還能懂,可是如果讓他們整理條件,反到被繞糊涂了。

  這一切是為什么?難道,自主探索在這里行不通。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這是一節教會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的課,而要教學生的策略正是孩子們生活經驗中所缺乏的。學生在長期的學習中形成了由前往后思考的習慣,必將影響到本節課里2道例題的解答。

  想到這里,我懂得了教師教學用書上教案編寫者的意圖。在我第一次看到教學用書上的教案時,我是不以為然的。我認為:教學用書上的教學過程太過精細,沒有給學生太多的空間與探索。現在,我明白了:有的知識是離不開教師的精心引導,特別是像倒過來推想這種策略,是不太適宜自主探索的。

  在也是這節課為什么沒有采用學生自主學習這一非常流行的方法的原因所在。

  想起了曾經聽過一位教師執教的,也是這一節課,例2的教學是學生自學的,學生非常順暢地將教材例2預設的思維過程演譯了一次,學生的表現讓我驚訝不已。

  各位老師,以上的一些純粹是我個人在上完這節課后的一點思考,都是自己的真實想法。本來是不敢講的,因為怕講錯了。不過一想,繼續是交流嘛!應該說一些真實的想法,希望得到各位老師的虛心指導。

淺談教學體會6

  數學很好玩,數學很漂亮,在數學家眼中,數學就像一位戀人……

  數學家大會上,一位位數學大師用洋溢著激情的字眼描繪數學。但數學真的那么美嗎?對于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說,他們感受不到數學的魅力。

  現在,中小學里多數學生對學習數學缺乏興趣,花的力氣不少,但成績并不好,數學成了學習的負擔。著名數學家、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院院長楊樂認為,這其中有教材內容過多過繁的原因;有教師水平不齊整,教得不夠活的原因;更有現行考試模式的影響,因為數學是主科,總歸要考,考試指揮棒的牽制力是很大的。

  “我們的數學教育必須改革!”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一位教授參與制定了新的中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他認為:“數學并不枯燥,是我們把它教枯燥了。不能再讓孩子學得那么痛苦,要把數學的美麗還給他們。”

  這幾年,我國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的金牌總數常常高居榜首,成為當之無愧的數學“奧賽”第一大國。有人認為,中國的數學“新苗”正在成長,意味著中國的數學研究前景大有希望。但也有人擔心,為競賽而刻意進行的強化訓練,實際上和讓孩子喜愛并且研究數學背道而馳。不光多數中小學生不愛學數學,不少大學生對數學也沒興趣,甚至連理工科大學生也往往忽略數學學習。前來參加數學大會的著名數學家、菲爾茨獎獲得者丘成桐,在哈佛大學曾碰到一件令他十分驚訝的事情。有一天,幾個從清華大學來這里念工程學的學生找到丘成桐,求教幾何方面的問題,問如何把圖像運動表示出來。丘成桐感到很奇怪,這不是微分幾何方面的古典問題嗎,原本是在讀本科時就應該掌握的數學知識。他說:“希望即使是學工程的學生也要多花點時間在純數學上,打破門戶之見。”無論對于傳統的工科、理科,還是信息、經濟、管理等新興學科,甚至于人文學科的學習來說,數學方法都是必要的基礎和工具。楊樂教授說,研究生的培養、高層次人才所特別需要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數學基礎。中國青年報報道說,北京師范大學劉兼教授透露,目前我國中小學數學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推進。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已經擬定。新標準對目前“繁”、“難”的數學內容適當做了刪減,并要求教材編寫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此外,大學的數學教育改革也正引起關注和討論。我國的大學數學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而且數學課程的設置也不靈活。南開大學數學系定光桂認為,對于非數學專業學生的數學教育,必須以數學的應用和應用數學為主要教學內容。同時,要開設多門供不同專業學生選修的課程。即使對于數學專業的學生,也不要將課程規定得太死,除了必修的數學基礎課外,大量開設一些數學選修課,讓學生們得以獨立自由地發展,發揮他們的創造性。

  肩負著培養未來人才的重任,版式新穎、圖文并茂的中學數學實驗教材(下文簡稱新教材)終于在20xx年走進了中學課堂。在理論、體系、形式和內容等方面新教材都有了巨大的轉變,體現了時代發展的要求和素質教育的宗旨。但正如所有改革的初始,新與舊之間總會產生摩擦與碰撞,新教材在帶來新理念、新思維的同時,給中學課堂也帶來了強烈的震撼,廣大教師也面臨著更大的機遇和挑戰。如何領會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使教法改革與教材改革達到完美統一,在蓬勃發展的教育改革中充分展示新教材的魅力呢?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我認為,在新教材教學中我們應在教育觀念、教學方法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等方面進行深入細致地探討和研究。

  一、深刻領會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切實轉變教育觀念

  實驗版新教材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體現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通過教授數學知識,使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新教材首先對教師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好的知識探究的過程。對此,我們要有深刻的認識,要立足學生終生發展以及參與未來競爭的需要,切實轉變教育思想,樹立以育人為本的觀念,適應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要求,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教學思想的轉變是用好教材、搞好教材實驗、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我們的教學觀念與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熟悉進而研究新教材和新的教學方法,從而逐漸過渡到熟練地駕馭新教材,才能變挑戰為機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發揮其作用。

  二、充分利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認識和探索的傾向。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就會全神貫注地、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對所學知識加以關注和研究,因此,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教材編排上版式活潑、圖文并茂,內容上順理成章,深入淺出,將柘燥的數學知識演變得生動、有趣、有較強的可接受性,直觀性和啟發性,對培養學習的學習興趣有著極大的幫助。如,在初一數學第一章節中加入了“豐富的圖形世界”,從學生能看到見摸得著的實際物體出發,開辟了初中數學的一片新天地,一改舊教材中抽象的“字母表示數”,避開了數學的難點,使中小學知識的過渡變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學生對中學數學的畏難心理,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這些都只是新教材自身的內容和形式上的優勢所在。在教學過程,作為課程的執行者,我們應該對此加以強化,要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別開生面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教學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以我國在數學領域的卓越成就,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還要挖掘絢多姿而又深邃含蓄的數學美,給學生美好的精神享受,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愛。總之,我們應通過多種手段,多種方式,多種途徑不斷激發學生數學的興趣。讓大家感受到數學中充滿了美,數學也是一門生動活潑的科目,以取得列好的教學效果。

淺談教學體會7

  語言是教學思想的直接體現,是教師使用最廣泛、最基本的信息載體。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就是數學知識的傳遞過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的傳遞、學生接受知識情況的反饋,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須依靠數學語言,教師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教師語言的情感引發著學生的情感,所以我們說教師的語言藝術是課堂教學藝術的核心。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基本上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一、教學語言要準確規范,嚴謹簡約

  數學教師對定義、定理的敘述要準確,不應使學生發生疑問和誤解,為此,教師要做到如下兩條:一是對概念的實質和術語的含義必須自己有個透徹的了解,比如“整除”與“除盡”、“數位”與“位數”等,絕對不能混為一談;又如在講“圓錐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時,就絕對不能忽略“等底等高”的條件;同時在指導學生畫圖時,說“這兩條平行線畫得不夠平行”或“這個直角沒畫成90°”等,都是自相矛盾的;二是必須用科學的術語來授課,特別是對于一些數學名詞,不能使用自己生造的土話和方言來表達。比如,不能把“垂線”講成“垂直向下的線”,不能把“最簡分數”說成“最簡單的分數”等。

  嚴謹,除了具有準確性之外,還應有規范化的要求。如吐詞清晰,讀句分明,堅持用普通話教學等。簡約,就是教學語言要干凈利索,簡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用他們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話語;要準確無誤,不繞圈子,用最短的時間傳遞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師“口頭禪”太多,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破壞了教學語言的連貫和流暢,浪費了課堂有限的時間,影響了學生表現自己的積極性。

  二、教學語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學語言既非書面用語,又非口頭用語,要通俗明白,使學生聽得有滋有味,喜聞樂見,教師應該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使深奧的知識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教給學生豐富的數學素養,通過驅動學生的數學想象,來達到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目的。怎樣才能實現上述要求呢?

  首先,要用形象化語言去解釋抽象的數學概念,一般地說,對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語言,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其次,要精心錘煉描述性的語言,把學生帶入美的意境,數學教學偶爾出現幾句詩情畫意的語言,效果更是不同凡響。據說陳景潤的老師曾經用詩一般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而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明珠,他還意味深長地說:“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你們中的一位同學了不得,他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這句話產生的神奇的力量,激勵陳景潤開始摘取皇冠明珠的萬里長征,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終于創造了數學的輝煌。

  三、教學語言要幽默風趣,比喻恰當

  幽默是一種較高的言語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長,數學教師的語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是可以激活課堂氣氛,調節學生情緒,學生心情舒暢地學習與惶恐畏懼地學習,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師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語言去創造有利于師生情感溝通的課堂氣氛。

  二是可以提高批評的效果,讓課堂違紀地同學心悅誠服,教師在課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況時,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和理智,動輟對學生發火訓斥,其弊端是眾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語言來處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樣。

  三是幽默可以開啟學生的智慧,提高思維的質量,課堂教學的幽默,應和深刻的見解、新鮮的知識結伴而行,教給學生理智,學生會產生會心的微笑,獲得美感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運用幽默語言時,應該注意將幽默與無聊的插科打諢和耍貧嘴區別開來,不能人為地穿插一些與教學無關的笑料,不可濫用幽默諷刺挖苦學生,因為不管幽默批評多么高明,都難免不帶有諷刺意味,如果有意或無意地貶損了學生人格,挫傷了學生的自尊,那就會產生極大的負面效應了。

  四、無聲語言要使用得當,恰到好處

  數學中的無聲語言包括教師的表情語言、手勢語言和體態語言等,這些無聲語言可輔助有聲語言實現教學目的。作為一名教師,不能沒有表情,不善于運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個好教師,一名教師只有在他學會在面部、姿勢和聲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時,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師,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就是說眼睛可表示出各種各樣的感情,如高興、氣憤、贊成、反對等,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常常靠眼睛來聯系,都是用和藹親切的目光去捕捉學生的視線,讓眼光灑遍教室的每個角落,使每個學生都感到老師在注意自己,這樣無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課堂的作用,教師可以用嚴肅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評課堂中的違紀同學,同大聲訓斥相比,這種無聲的批評學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響大部分同學的注意力。

  事實上,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多種多樣,遠非上述四點所包羅,語言藝術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和教學效果的好壞緊密相連,數學教師應該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達到數學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藝術性的辯證統一。若如此,我們的教學水平自然就會不斷地得以提高。

淺談教學體會8

  拼音是小學語文的重要基礎,也是小學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小學教學中最枯燥乏味的內容之一。再加上教學對象是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這就使不吸引的拼音教學難上加難。可把枯燥的教學內容,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圓滿地解決好這個難題,首先就要從了解一年級新生的認知特點入手。 依據一年級新生這樣的認知特點,我在拼音教學中重點開發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以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營造活躍歡樂的課堂氣氛。讓兒童在不拘一格的學習方式中積極愉快地度過小學學習的第一道難關——漢語拼音。

  一. 大量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具,開發直觀性教學

  (一)創造條件輔助教學

  漢語拼音第3課是聲母和拼讀音節的學習。教學時,把新授拼音和相對應的圖片,照教材上的樣子貼于黑板即可。這一方法一般都用拼音卡片代替,但拼音卡片有個缺陷,它是圖片拼音同時出示時,而且色彩也不夠鮮艷,若教師自制圖片的話,就可避免這些缺陷。不過自制圖片需要一些時間,且較為麻煩,所以這一教學手段主要用于一些在字形或發音上較難掌握的拼音上。如單韻母o、u;聲母b、d;f、t;p、q;課前做“b”的圖形卡片,教學時先讓學生讀準“b”的音,再將“b”中的半圓改變方向,認出“d、p、q”的讀音,熟練區別,加深記憶。

  (二)活動激趣法

  這種教法主要用于較難的拼讀過程。把音節拼讀過程以活動教具的形式展示出來。讓死的書“動”起來,寓教于樂以達到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

  1.在教學b-ɑ→bɑ時,由于這是第一次接觸聲韻相拼,是個重難點。于是我準備了兩個大小適當的紙盒。在每個紙盒上的兩個面上分別寫上b和p,另一個紙盒的四面分別寫上ɑ的四聲。教學時,先出示b,再出示ɑ,兩個紙盒相碰撞,表示聲母b和韻母相拼,得出bɑ。這樣的展示方法簡明、有趣,學生也感興趣,而且制作十分簡便。

  2.在教學j、q、x與ü相拼時,去掉兩點的規則是一個學生最難牢固掌握的內容之一。這個規則的講解可以用故事的形式來敘述。小ü是學生,j、q、x是老師,學生見老師要脫帽行禮。可使用教具進行表演。把小ü畫成一個小學生的樣子,戴一頂有兩個小絨球的帽子,j、q、x畫成老師的模樣。教師可以一邊講故事,一邊手拿教具來表演。這樣,學生即有得聽,又有得看,很容易就把小ü去點的規則記住了。

  3.為了訓練學生直呼兩拼音節的速度,我還制作了一個“快樂大轉盤”。先剪一張長方形的紙板,在上面并列挖出兩個窗口。在紙板的反面釘一兩個圓形的紙板,分別寫出下23個聲母和24個韻母。

  二. 大力開展趣味教學,營造愉快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處于幼童期的孩子,是十分貪玩好動的。單靠圖片和活動教具是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不僅好看、好聽、還好玩。所以上課時讓他們動動手,做做知識性游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極為有效的。

  (一)多開展動手練習

  動手練習的形式很多,有動筆的,有模仿老師動作的,有擺放學具的等。在這兒我想重點談談動手擺學具的練習。擺學具這一教學手段教學中運用得很多,在語文教學中就很少了,不過它十分適合拼音教學。前面我介紹的“快樂大轉盤”是教師擺出拼音,讓學生讀,而擺學具則是與之相反,是教師發音,學生用拼音片擺出相對應的拼音。練習之前,只需要讓學生準備好23個聲母和6個單韻母,再讓學生自制四個聲調。外加一個小圓點(擺整體認讀音節和輕聲時用)。復韻母卡片不用。擺學具練習要由易至難,循序漸進,先練習找拼音,即:老師讀出一個聲母或韻母,讓學生觀察老師的口形,而后快速地找出對應的聲韻母。然后再練習拼復韻母,方法同上,用單韻母來組合。再練習擺兩拼音節,最后練習較難的三拼音節和帶調音節。在進行擺放練習時,可以同地開展各種各樣的比賽,也可以指名到磁性黑板上進行擺放表演或比賽。擺放練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拼音知識,更可以訓練學生的反應速度和動手能力,是一項十分實用的綜合性教學手段。

  (二)結合游戲、娛樂來進行拼音教學

  低年級最常見的游戲就是“找朋友”。不過這個“找朋友”找不少名堂。可以復韻母找朋友(如:ɑn,一個學生拿ɑ,另一個學生拿n);可以整體認讀音節找朋友,也可以兩拼、三拼音節找朋友,還可以圖文找朋友(如“轉筆刀”,一人拿圖片,另一人拿相對的拼音詞語名稱)。形式多樣,靈活實用。除了“找朋友”,還有“摘蘋果”比賽。在“蘋果”后面寫上音節,進行拼讀比賽。還可以利用拼音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來編成“漢語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課時進行放松休息,同時又可以鞏固拼音知識。 如:(1)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拼音休息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聲母表b、p……;(2)扭扭脖子,扭扭腰,我們來背韻母表ɑ、o……;站要直,坐要正,我們來背整體認讀音節表zhi、chi、shi、ri……;(3)專心聽,勤動腦,學好拼音基礎牢。每次不必一次做完,只要做一段即可。

  (三)提前讀寫,鞏固拼音,初試寫話

  在拼音全部教授完之后,可以試著用拼音來練習組詞、造句的練習。一開始可先用拼音來試著寫詞語,待熟練之后,讓學生用口頭說一句完整的'話,再用拼音寫下來。這樣的練習可以布置在周未做,用對老師說的語氣來寫。題為“每周一句話”。這一練習不必過于嚴格要求,帶有一定的隨意性。可以鞏固、運用拼音,也可以訓練學生說一句完整的話。如果開展得好,今后還可以成為老師與學生互相勾通的重要渠道。

  三. 課外提供學拼音的機會

  小朋友喜歡新奇有趣的東西,例如玩游戲、打電腦、聽錄音等。課外可引導小朋友聽錄音讀課文中的漢語拼音,也可以讓他們聽聽故事類的錄音帶,并讓他們想想聽到了什么,這樣可以培養他們聽的能力。玩電腦也是小朋友十分感興趣的,有條件的可讓他們通過鍵盤的字母,教他們用拼音輸入法,讓他們親自操作,感受電腦的樂趣性,從電腦中學習拼音,熟悉拼音.使小朋友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拼音是一個基礎內容,拼音學習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雖然其內容乏味,但書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能積極合理地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彌補內容的缺陷,同樣能讓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成為歡樂的海洋。

淺談教學體會9

  一、實驗內容要有趣味性

  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動機大都取決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因為他們的好奇心強,求知欲旺,遇到感興趣的問題總要弄個究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這一特點,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驗,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調動了學習的主動性的同時,進而使學生明確實驗的目的,自覺地投入本節課的學習中去。如在三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科學》時,為了激發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就安排了一個“吹泡泡”的游戲實驗,讓學生利用提供的多種材料吹出一個又大又不容易破的泡泡。學生對吹泡泡這項活動非常熟悉,但要吹出一個又大又不容易破的泡泡對他們又非常具有挑戰性,所以他們的興致極高,認認真真投入實驗探究了。

  二、實驗方式要有探究性

  科學教材中實驗部分大多為探究性實驗,以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探究性實驗相對于驗證性實驗,兩者原理不同,前者是指人們在結果、現象未知的情況下通過實驗設計去探索,進而獲得結論,而在探究中往往有新發現,因而指向性不強。在實驗中應鼓勵學生大膽探究,堅持事實求是的科學態度,例如在“螞蟻對不同氣味的反應”實驗中有同學就得到不同的實驗現象與結果,我們就幫助學生,深入探討螞蟻對不同氣味的反應的其它影響因素,以培養學生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同時又培養他們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三、實驗材料要具多樣化

  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究科學規律,光靠一張嘴巴、兩根粉筆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是讓孩子們自己去觀察、實驗、研究。學生提出的假設是多樣的,教師就要為驗證這些假設提供多樣的材料,而不能把學生框死在幾種固定的材料上。那如何準備多種多樣而且有結構的材料呢?我的做法是:

  1、合理利用小學科學工具箱器材,因為它是與教材配套,而且適合分組實驗(每種材料分十組)。

  2、充分利用學生的資源和力量。在每上一個單元前,我就開出一張材料清單,讓學生提前去收集實驗材料。

  3、在前兩種方法無法準備的材料則由教師收集。

  通過這三種途徑準備的材料全部匯集起來,設立一個“材料超市”,隨著學習的深入,“超市”內的材料越來越豐富,對學生的探究學習也有更大的幫助。

  四、實驗形式應具開放性

  科學教材中實驗教學的開放性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體現在實驗內容、方法、設計等方面的開放性,如在學習“擺”一課時,教材中原來安排要先了解伽利略發現擺的秘密,然后再來認識什么是擺及擺擺動快慢與什么有關?而擺、擺動的現象學生在生活已有一定的認識,因此我提供了支架、細線、鉤碼、秒表等材料,讓學生做一個擺,并達到每10秒擺動20下的要求,學生在活動中不僅完成了擺的制作,而且在制作過程中擺線長短、擺錘輕重的調節與擺擺動快慢的關系也一清二楚。學生做擺的過程、途徑、方法不同,這些獨具個性的經歷、體驗,說明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本課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學生成功的解決問題,這使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愿望獲得滿足,而對于每個學生來說,這種滿足感、興奮感的體驗又是各不相同的。這些孩子在課堂上研究的經歷遠比原教材中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的結論更重要。

  另一方面許多探究性活動,由課堂內向課堂外開放活動空間,學生探索活動的空間除了教室外,更多的應是大自然。因為學生要認識探索的就是大自然中的秘密,因此,要大力提倡科學課回歸大自然,做到室內外結合、校內外結合,如認識螞蟻、蟋蟀,認識葉、花、果實,認識石頭、到校園里去觀察土壤、到學校旁的鰣漁港研究水污染情況等,都要讓學生到大自然中自己去“摘”科學。實驗中許多具體內容(材料、步驟、方法等)都不應作硬性規定,具有靈活性,這有助于進行開放性實驗。

  五、實驗實施要小組合作化

  科學實驗教學倡導合作性學習方式,由于學生之間存在知識、習慣、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因此應合理搭配,使實驗能力強的學生得到更大進步,同時也使實驗能力相對弱的同學,得到及時的輔導和幫助,獲得鍛煉與提高。促進實驗小組合作性的形成,合理組合實驗小組并定期交流,充分發揮實驗小組對實驗教學的作用。這有助于集體主義、科學精神和情感等的培養,增強了學生之間的溝通交往和信息交流。例如在研究“物體都能導電嗎”實驗中,各小組到“材料超市”選擇感興趣的材料,到組裝好的電路中檢測哪些物體能導電,哪些不能導電,每個小組內材料員、操作員、記錄員、監督員、匯報員等都分工合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學生開展小組比賽,激發了學生協調完成任務的積極性。

  六、實驗操作要體現主體性

  科學教學強調學生收集處理、分析總結、觀察和創新等能力的培養,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討論、自主思考來達到自我不斷完善的過程,使學生始終處于實驗全過程的`積極狀態,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中,教師必須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自己提出探究實驗的方法,自己動手實驗,通過觀察實驗活動,鍛煉學生,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如在學習《彈性》一課時,學生對于彈性已有一定的生活體驗,于是我讓他們在課前就收集自己認為有彈性的物體帶到課堂上來,并且自己設計實驗來證明它有彈性。由于各個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在實際研究過程中,研究小組成員間的見解會有所不同,而這些矛盾會在他們進一步的研究中解決。這就是讓學生“真刀實槍”地做科學。

  七、實驗信息實現共享化

  觀察實驗的目的是為了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思考和分析發現和認識規律。當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獲取到足夠的感性認識后,教師要啟發學生讓他們自己進行討論,通過分析、綜合的思維加工,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觀察到現象及通過實驗產生的想法。教師要多給學生發言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提供信息資源共享的平臺。當學生對科學問題進行探討時,不論他們的發言是否正確,教師都不要急于表態,而是要認真傾聽。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辨別是非,形成共識,得出正確的結論。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初步形成科學概念。實驗信息交流是科學研究重要環節之一。而探究性的實驗豐富多彩的信息,為學生進行交流創造了廣闊的交流機會和內容空間。通過交流培養學生的綜合、總結、表達等能力,體驗不同觀點的碰撞,經歷人際的交往。

  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啟發引導他們動口、動手、動腦、親身經歷科學發現的全過程,自行獲取科學知識,并且不斷地提高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以適應終身學習和探索的需要。

淺談教學體會10

  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生在教育教學中必須處于主體地位。這才符合教育的本義和宗旨,才符合現代社會對學校教育的最根本的要求。素質教育提出這許多年來,在語文、數學、英語等“主科”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上改進不少,有些已基本扭轉了“應試教育”的局面。但在一些“副科”中,尤其是體育教學中,卻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如教學方法不夠現代化、對體育課的重視不足。這主要是因為部分教育工作者對素質教育還未真正理解深,理解透。素質教育的本質是要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所謂“全面發展”包括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體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次全教會通過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如何實現這一決定,我們認為,關鍵一點就是要在體育教育中貫徹素質教育的思想,保證以學生為主體。

  在體育教學中體現學生主體性,是我們接受《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模式》課題主要研究的問題。《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模式》課題的實驗目的是:在現行的學校教學作息制度下,保證全體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使學生的體質得以增強。在實驗過程中既能提高學生能水平,又能有助于掌握《大綱》規定的技術內容,從而確保《兩類體育課程整體改革方案》貫徹實施。要實現這一目的,勢必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學生養成主動地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為此,我們作了以下實驗研究工作:

  一、提高認識,加深理解

  教學是師生雙邊的共同活動,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通過自己的教指導學生學,使學生不但學會,還要會學。它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自學性、主動性。要教給學生學習的具體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鍛煉習慣,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教育家陶行之說過:“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授之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對于居住在深圳特區城市的學生,生活條件相對比較優越,但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卻反而較差,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尚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還不會玩。現代都市里的孩子課余娛樂主要是玩電腦、看電視、聽音樂、逛街等,能在玩中使體魄同時得到鍛煉的游戲幾乎是零,這就造成身體素質下降的趨勢。另一方面,現代都市里的孩子娛樂項目,有很多是趨向現代化、高科技的東西,基本上可以獨立進行,或者由家長指導,群體性的娛樂很少,這就造成孩子之間溝通、合作較少,有部分學生較內向、甚至有少部分學生的性格較為孤僻、憂郁。而家長們的過分保護、順從、溺愛,也使現在的學生變得敏感、脆弱。為使學生健康、活潑地成長,我們有必要通過系列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增強體魄、發展身心。

  我們以《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模式》課題為契機,使科研促教,貫徹學生主體性原則,滲透到課題研究的每一個環節,讓研究成果推動、促進學校素質教育的發展。

  二、121健力操實驗

  121健力操是《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模式》一項重要實驗內容。接到任務以后,我校馬上成立了專門課題小組,集中力量,多方科研、實驗,制定課題實施方案,各課題組成員分工合作。先選取幾個班為試點,經過一學期實驗,測試數據表明,121健力操對于增強學生體質有明顯效果。目前已在全校推廣普及。1999年8月,我校8人組健力操隊赴京參加第一屆全國部分地區121健力操“永林杯”比賽,獲得小學組一等獎。1999年11月我校由600人組成的121健力操隊參加運會開幕式表演,贏得同行學校及上級領導的好評。

  1.實驗時間、對象與方法

  1.1時間: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

  1.2對象:三(1)、(4)班、五(1)、(4)、(3)班。其中男150人,女150人。

  1.3方法:

  1.3.1 文獻資料法:《小學體育教學大綱》、教材和《學校體育》有關資料。

  1.3.2問卷調查法:采用課題組的統一問卷,根據學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調整,由體育教師向學生發放問卷共計300份,回收率100%。

  1.3.3 數據測驗法:數據測驗由體育教師、校醫等教師對學生進行體質測試得出結果。

  1.3.4 數據統計法:通過電腦對測試結果進行統計處理,體育教師根據統計數據作出實驗評價。

  2.實驗討論與分析

  2.1前、中、后期三次數據相比較,身體各項指標明顯升高。(圖示1)

  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不單表現在各項數據指標的升高上,而且還表現在:以前每次早上集會時,總會有四、五個學生會頭暈不適的現象,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很少出現了。在今年的校運會開幕式上,歷時一個多小時,頂著烈日,卻沒有一個學生暈倒。由此可見學生在121健力操的作用下,體質得到明顯提高。

  2.2前、中、后期三次數據與同期一個非試驗班相比較,試驗班的各項指標明顯比沒有試驗的班高得多。兩班測試數據相比較,得出結果是:

  2.2.1在肺活量方面,試驗班的增長率(以三年級男女生平均率為例,下同)為6.73%,非試驗班(以三(3)班學生為例,下同)的增長率為2.34%。由于在做121健力操的過程中運動量增加消耗養料(能量)和氧氣,排出大量的廢氣(主要是co2),使心肺(呼吸系統)機能得到增強,心肺功能的增強,使呼吸肌增強。因而使胸圍增大。同時,呼吸肌增強也自然使肺活量增大。所以試驗班肺活量6.73%的增長率和非試驗班肺活量2.34%的增長率,是實驗的必然結果。(圖示2)

  2.2.2在做121健力操過程中,上身活動較多,四肢、腰部、腹部平衡用力,健力器的伸縮、擴長力量由小到大,上肢力量的增加比徒手操鍛煉效果更明顯。在斜向引體測試中,試驗班一年中增長率為14.46%,非試驗班的增長率為7.83%。(圖示3)

  2.2.3在立定跳遠項目上,試驗班的增長率為7.06%,非試驗班的增長率為6.82%。(圖示4)

  說明121健力操下肢克服各種力量彎曲較容易,消耗較少的能量,對下肢力量增長不太

  明顯。希望能針對此問題加強研究,克服這一矛盾,使學生身體各機能平衡發展。

  2.3三年級試驗班后期數據與五年級試驗班前期數據相比較:(圖示5)

  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到,三年級后期數據除肺活量與五年級前期數據非常接近外,其余均超過五年級前期數據。這有力說明了121健力操是學生身體素質全面提高的關鍵所在:參加了121健力操訓練的三年級學生身體素質明顯要好于未經訓練的五年級學生。

  淺談素質教育中的體育教學

  2.4存在問題:121健力操對柔韌素質提高不太明顯。柔韌素質主要決定于運動幅度的大小,而從測試情況來看,不管是三年級還是五年級,在經過121健力操的訓練后,柔韌度的變化不大。說明121健力操的運動幅度不大,有待進一步研究改進。

  3.實驗結論:

  實驗證明:學校實行121健力操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較大提高,精神面貌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對121健力操鍛煉身體的方法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推廣。但現行這套操仍存在不足,如對下肢及柔韌度的鍛煉不足,應進一步研究加以改進,以期使學生身體各部分機能均能得到均衡發展。

  三、“421”學校體育模式

  學校體育模式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學生“體”、“心”全面發展,而不是單純追求某一方面。“421學校體育模式“就是根據深圳特區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設計出來的學校體育模式。具體來說是保證每周三節體育課、一節形體課,廣播操和健力操,以及一節以年級為單位的活動課。

  1.體育教學課與特色教學在體育教學課上,對于傳統教學中好的東西既要繼承下來,又要努力濃度創新;既要注重上好每周三節最基本的教學課,又要以《教學大綱》為指導,改革教法。我們根據《大綱》和實驗規定的內容,結合此次模式的實驗方案,對課堂教學作了新的調整嘗試。改變以往較陳舊的教學方式,實行技能訓練和體能訓練相結合的原則,課堂教學以技能教學為主,體能訓練和快樂體育為輔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和方法豐富起來,在課堂教學中穿插快樂體育(如呼拉圈、踢毽球、顛羽毛球等一些簡單的`游戲)和一些衛生與健康基本常識。我們盡可能地創造條件,完善各項設備、設施建設,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如音像教育、利用幻燈分解動作進行技術指導等)進行教學。以些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并可借助多媒體教學適當地給予品德教育,讓學生們感受到體育精神、崇高的道德風尚和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這樣體育課越來越受學生歡迎,學生越來越愿意上體育課。問卷調查顯示:喜歡上體育課的人數由原來的83%,上升到現在的92%;每周喜歡上三節體育課的人數由原來的77%,上升到現在的88%。學生的課外活動主要內容也由原來的看電視、打游戲機、聽音樂為主,增加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繩、游泳等。

  我們還留意到小學生中普遍存在寫姿、坐姿、站姿 、走姿不正確的問題,雖經校醫、班主任教師一再糾正、強調,或是穿戴糾正體形的“背背佳”,效果仍不明顯。為此,我們在一至三年級中每周開設了一節形體課,由學校體育老師自編一套形體教材。在40分鐘的體育課時間里,設置一個體育舞臺,配上柔婉的音樂,編排一些以柔韌度訓練為主、力度訓練為輔的動作,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既糾正了學生的不良習慣,使學生儀態翩翩,又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教育,同時也達到了強身健體、增強體質的效果,成為我校體育教學的一大特色。

  2.廣播操和健力操兩操指早晨的廣播操和121健力操。課題組為了抓好早操,用了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參觀了兄弟學校的早操情況,根據本校實際制定了嚴格的廣播操管理細則。以“快靜齊準”四字為要領,從出隊的時間、路線到準備動作、早操、歸隊時間、線路都有詳盡、嚴格的規定。這一工作得到校領導和各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常抓不懈,真正實現了課題組“使廣播操成為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的承諾。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在全校推廣普及了121健力操,并在做完廣播操后加做一套121健力操。這樣加大了早上的體育鍛煉量,學生的身體素質明顯得到提高,學生在一天的學習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從任課老師、家長、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說明,兩操的實行是個非常好的發展方向。

  3.自由活動課針對我校實際情況,我們設計別開生面的,以年級為單位的每周一節自由活動課,以保證學生平均每天有一小時的活動時間。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是體現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雙主體性”為主,但在自由活動課中,我們更多的是體現學生的學、玩“單主體性”。在活動中,我們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以讓學生學會玩為主,學生在課堂上所學會的游戲都可以分組或獨立玩個痛快,秩序由班干部維持,教師只作安全指導和看護。這樣學生放得開,玩得歡,結果在活動中不僅鍛煉了身體,放松了精神,還在活動中逐漸學生了“五自能力”,即自我鍛煉、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評價的能力,從而與終身體育接軌。學生在自由活動中嘗到了甜頭,大大提高了積極性,還經常啟動腦筋,開發思維,為教師出謀劃策,想出許多有趣的游戲。目前,我校活動課的游戲主要有:一、二年級的乒乓球、顛球、投準、頭頂物跑、雙人跑;三、四年級的呼拉圈、乒乓球、投準;五、六年級的呼拉圈、投籃、踢毽球、顛羽毛球等。有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我們的體育活動課已經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我們決定在現有的秋季田徑運動會上增設春季快樂體育運動會,并在學生中征集比賽項目,學生反應非常踴躍,已設計了諸多項目。

  我校試驗統計數據表明,學生今年的發病率比去年降低了2.1%,學生體育合格標準考核合格率也增長了2%,優秀率增長 0。9%。這些都證明了只有在體育教學上大大改善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使體育教學朝著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讓學生不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心理素質都得到全面發展。

淺談教學體會11

  什么是音樂欣賞呢?有人認為,一個人帶上耳機,聆聽錄音機里的音樂或者是放著音樂,手里拿著小說,嘴里嚼著口香糖,躺在沙發上,似聽非聽地讓音樂流過就是音樂欣賞。其實,所謂的“音樂欣賞”應該是學習理解的音樂享受。

  有的學生告訴我:“我很喜歡音樂,但是我分不出好壞來。”有的學生會說:“我沒有音樂細胞,所以不會欣賞音樂。”有的干脆說:“我是音盲音癡,所以不懂音樂。”學生的這些話,讓我陷入了深深地思索,究竟我們音樂教師應該怎樣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欣賞呢?

  拿破侖說過:“一曲音樂勝過百回說教”,我們偉大的詩人白居易,聽了琵琶女的演奏后,竟然感動得青衫盡濕,那么音樂到底說了些什么?我們怎樣才能讓學生聽懂這一切 !

  下面我結合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談一談音樂欣賞教學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音樂欣賞教學首先應注意訓練學生有良好的音樂教養。

  從開學初,就應該注意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這是一種文化教養的重要表現。要教育和引導學生以安定、專注的心情去聆聽、欣賞音樂。要告訴他們,煩躁不安或注意力分散,都是不可能從音樂中得到美感的,也不能真正感受與理解音樂的內涵。要讓學生明白,無論在哪里,無論以什么方式聆聽音樂,都要全神貫注,養成肅靜地聽賞音樂的好習慣。

  二、音樂欣賞教學的實施:

  1 、唱片、錄影帶的欣賞:我們可以通過錄音、錄像資料將國內或國際著名的演奏家、歌唱家、演奏團體介紹給學生,開闊學生的見聞,擴大學生欣賞的領域。這樣的欣賞能獲得時間與空間上的便利。

  2 、示范欣賞:通常由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范唱或范奏表演。因為教師的藝術修養與人格,將直接影響學生,所以教師如果要進行范唱或范奏,最好在課前稍加練習,才能在課堂上達到較好的效果。如果能邀請到著名的歌唱家、演奏家或演奏團體到學校來做演唱演奏,作為欣賞課的輔助,也能獲得很好的示范效果。例如 20xx 年 4 月,同安一中在校園藝術節期間邀請了廈門大學的教授、著名古塤演奏家趙良山老師來校進行“中國民族管樂”的講座,講座進行得非常成功,趙教授精湛的演奏和曲折的藝術人生經歷,震撼了學生們,學生的反響熱烈。

  3 、學生間彼此的欣賞: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唱奏表演,然后彼此欣賞,這不僅是音樂欣賞,也是一種人際關系的教育,對學生自我完成表現的.教育,使他們有勇氣表現自己,也能有認真欣賞別人表演的好習慣。

  三、有效的音樂欣賞指導法:

  1 、注重欣賞氣氛:音樂欣賞的氣氛非常重要。音樂欣賞最好要在隔音設備極佳的視聽教室內實施,教師在課堂上的態度對學生的影響也極大,所以在欣賞音樂時,教師應保持認真聆聽的態度,可以站在講臺上或干脆與學生坐在一起欣賞音樂,這樣學生會覺得十分親切,教師也能詳細觀察學生在欣賞過程中的種種反應。

  2 、欣賞前的講解:我們再欣賞作品前總要進行樂曲的說明,但這些說明不宜過長,否則可能降低欣賞的情緒,因為即使最優秀的音樂教師,無論如何巧妙地說明,也無法充分表現音樂的本身,所以最佳的欣賞途徑是音樂直接讓欣賞者聆聽。

  3 、設置欣賞焦點:在課堂欣賞中,不能讓學生茫然地聽,教學過程中應提示欣賞的焦點,教師研究教材,確定適合學生程度的欣賞焦點,同一首作品,針對不同的學生我們可以設置不同的欣賞焦點,如:

  ( 1 )這段音樂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

  ( 2 )這段音樂的主題是什么?你能哼出主題嗎 ?

  ( 3 )這段音樂的曲式結構如何?

  4 、身體反應:音樂的要素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是節奏,身體的反應是把握節奏最確實的方法。我們可以在課堂上采用以下方法來把握節奏:

  ( 1 )以手拍節奏或用筆指揮節拍的基本動作;

  ( 2 )演奏打擊樂器配合樂曲的節奏等。

  5 、描繪樂曲的感受:可以讓學生在欣賞之后,以說、寫、畫、演等形式,描繪出樂曲的感受,如欣賞完藝術歌曲《春曉》后,可以讓學生用簡筆畫、寫短文、配樂詩朗誦的形式來抒發對春天的熱愛。

  6 、欣賞樂曲的時間:有的樂曲完整欣賞很長,這時我們就應當考慮學生的注意力能維持多久,也許高中生注意力能集中久一點,但初中生可能會短一些,所以,不一定所有的樂曲都要完整欣賞,才認為是完成了教學任務。

  7 、欣賞音樂的良好態度:教師在課堂上應隨機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良好態度以及聆聽音樂會的禮貌和習慣。有的學生因為條件的限制,從未現場欣賞過音樂會,但我們可以告訴他們,怎樣做一個文明的觀眾。如在欣賞音樂會時,應注意樂曲進行中不走動,還應關閉一切通訊設備,遲到時要等到樂曲告一段落才能進場,樂章停頓時不能鼓掌,演員謝幕后觀眾要注意有禮貌退場等細節。

  8 、音樂欣賞生活化:除了課堂上的音樂欣賞外,教師應促使課堂上的音樂欣賞得到延伸,得以生活化。因為現在的中學生,每天接觸更多的還是

  港臺的通俗歌曲,所以我們音樂教師可以適當的將廣播電視方面的有教育價值的音樂欣賞節目,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增加一些欣賞的機會,這也能彌補音樂欣賞課上音像資料的不足。如每年的五一、國慶長假期間,中央電視臺都會舉行全國的歌手大獎賽或舞蹈大獎賽,春節期間的一系列歌舞晚會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拓展欣賞的好節目。

  以上我把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大家做了一些交流。每個音樂教師對音樂欣賞的教學,都有自己的經驗和體會,但不管怎樣教學,都必須以學生為本。我們的欣賞教學應在“普及”上做文章,我們應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我們現在從事的是普通教育,在我們教育的學生中,將來去從事音樂的人畢竟是少數,而絕大多數的孩子長大后只能成為喜歡音樂、熱愛音樂的人,所以音樂教育應該為眾多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們著想。讓他們在愉快的音樂教學中,自覺主動地感受音樂,自己動手去創造音樂,從而獲得音樂素質的提高、智能的開發和個性的發展。

淺談教學體會12

  歷史學科不僅擔負著德育和智育的雙重任務,而且也肩負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任。能否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是否能自愿去學習和探究歷史知識,關系著中學歷史教學的成敗。那么,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怎樣才能培養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呢?

  一、正確引導,明確學習歷史的重要性

  我們經常聽到人們抱怨歷史課枯燥無味,且無“實用”,在考試中特別是中考中所占份量不重。因此,有的學校領導很不重視,歷史課或有或無,歷史課由其他學科老師代上的現象比比皆是。甚至有的領導認為歷史課應盡可能地少開,讓學生把時間和精力集中于“主課”的學習上。我們中學教學的功利性由此可見一斑。在這樣的“功利”的目標驅動下,一切為了分數,一切為了升學,對歷史的學習自然就變成了一種無所事事的“累贅”,從而也就不斷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直至學生完全失去興趣。其實中學歷史不只表現為中考、高考的需要,其終極目標應是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培養“具有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意識和人文素質”,是一種人格教育。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應是“以分促學”,片面追求分數的高低,而要“以德育人”、“以史育人”,從而將學生引入知識的殿堂,汲取歷史的精華,在“歷史”寬闊海洋里徜徉,不斷開闊視野、磨礪意志、培養情操,從而健全人格。

  二、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營造融洽學習氛圍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教,樂其道。”法國思想家盧梭曾說:“教育的藝術,就是要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的師生關系,制約著學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影響著教育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育的質量和效果。試想:一個成天板著臉,面對學生學習中的一點“小錯誤”便采用非打即罵方式的教師肯定不會得到學生的喜歡,學生對于其所教的學科也會敬而遠之,如此則會大大壓抑學生學習興趣的開發。因此,在平時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積極創建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的教學氣氛。教者應放下尊嚴和架子,走進學生心靈,與學生做朋友,關愛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當學生在回答問題思維受阻時,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予學生尊重理解,而不是“漠不關心”,甚至諷刺挖苦。尤其是對于少數學習上的后進生,教師應切忌正言厲色,更應關心其微小的進步,幫助其重樹學習的信心。還應利用課余時間,適時地與學生交流、溝通,進行學科輔導,從而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期望,在興趣的激發中促其上課認真聽講、努力學習。

  三、要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學生

  一個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學識,還要有令人敬重的品格。正直、真誠、親切、寬容、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等內在的人格魅力是得到學生喜歡和尊重、保持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努力成為一個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喜歡自己這一學科。在學校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兩位資質和教學水平相當的老師,一位教學成績不錯,而另一位卻教學成績平平。通過調查了解,原因就在于一位是學生喜愛的.老師,而另一位是學生不喜愛的老師。學生們說,他們喜愛的這位老師“處事公正、親切、隨和、責任心強,懂得如何和我們交流溝通,了解我們的興趣愛好和心理需求,像父母一樣關心體貼我們,我們喜歡聽他說話、聽他講課”。正是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在喜歡這位老師的同時當然喜歡這位老師所講授的這門課,教學效果自然就很好了。如魏書生、李鎮西等,就是由于他們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學生,從而建立起了和諧的的師生關系,保證了他們教學改革的成功,也成就了一代名師。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歷史教師要從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入手,建設和諧的、積極向上的歷史課堂,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四、利用知識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需要從教學實際出發,引入、制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情境中動情、在情境中共鳴,潛意識地進入學習狀態,從而迅速而準確地理解教學內容。

  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興趣因素。首先,應運用歷史學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上歷史課時,我主要用情感教育和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這兩種方法貫穿教學。比如為了讓學生說出《竇娥冤》的作者,我讓他們猜一個謎語——張學良坐牢(打一歷史人物),因為張學良的字是“漢卿”,所以同學們很快就回答出來是“關漢卿”;又比如1234年元滅金,1234是自然數的順序,根據順序很快就記住了;講到人物記憶時,我又把辛棄疾和霍去病變成趣味性知識——“去掉(棄)疾病,強健身體”,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這兩位人物。所以,將枯燥的知識變成有趣的知識,要結合教學內容,拓展教學思路,善于創設各種情境,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進行的快樂的事情,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歷史課堂教學是一個有血有肉、有生命、有智慧的結合體。當真實生活的內容進入課堂,才有可能喚起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興趣、信心,提升他們主動探求的欲望及能力,從而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總之,只要歷史教師不斷地去探索和實踐,一定能讓歷史課充滿魅力,讓歷史課堂成為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搖籃。

淺談教學體會13

  隨著獨生子女的慢慢長大以及二胎政策的放開,家庭缺少了對子女的教育,以及教育上的失誤,從周邊的許多孩子中能看出現今的許多兒童都有自我中心的心理傾向,自私、唯我獨尊、從來不會為別人考慮。從這些現象更能體現出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非常重要。在新課改的倡導下的,人們重視對學生進行全面素質教育,讓我們的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勞動技能素質和身體素質都得到發展。但由于各種社會環境的影響許多孩子在很多情況下心理都比較脆弱,因此,對小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猶其重要,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成功、形成良好的品德、保證學生正常健康地生活與發展成人。同時對小學數學教學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

  在愉快輕松、平等民主的氣氛中,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發現問題、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激活。因此數學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做學生學習的助產士,催化劑。同時我們要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更多的鼓勵留給孩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用辯證的思想去發現學生的優點與不足,在數學課堂學中善于利用學生的閃光點去促進學生學習,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提問質疑。

  二、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

  在數學教學中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數學教學可以利用故事、典型趣聞等導入新課,使“導入”真正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

  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寬松的心理情況下發表不同的見解。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創設民主教學氛圍的核心。在課堂上教師要以平等、寬容的態度,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和創新,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學習上的促進者,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去發現。如在“三角形分類”的教學中,利用小游戲形式讓學生去動手操作、觀察分類,從而找出分類標準。確定分類標準后再進行具體分類。

  總之,數學教學中貫穿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正確運用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幫助教師管理數學教學,促進學生數學學習。因此數學教育必須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淺談教學體會14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數學教學來說,興趣同樣也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創造力,行動力,甚至能產生強而持久的意志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用富有激情的授課,親切的笑容,風趣睿智的談吐,提高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是發自內心的動機。學習過程中能激發出自己潛能。讓學生戀上課堂,才能學的更出色。

  二、贊美學生,提高學生學習信心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見一些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老師應該秉以平等尊重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對老師來說,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閃光點,都是獨立不可或缺的'存在,老師應該點燃學生獨特的天賦,塑造好學生的自尊心。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懂的贊美。要因勢利導,以點帶面,培養好學生與老師間的情感,發動感情攻勢促使學生全面進步的同時,更好的學習好數學。

  三、引導學生自學,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著名的數學家波利亞曾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能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和聯系。”自學能力,是老師能教給學生攜帶終身的重要財富。不僅能轉學生被動受學為主動學習。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多注重與學生互動性的探究性的學習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長期以往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提高學習成績。

  四、傳授學生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個好的學習方法習慣,能在任何學科學習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數學教學中,會碰上多種多樣的公式,公理。如何在教會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靈活運用解答。這是很多數學教學老師苦苦探索問題。這便要求老師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在類型題中總結解題規律,整理學習心得筆記。靈活運用類比題型總結。平時學習過程中也要注重培養好的學習習慣,階段性總結學習,時常溫故知新,查漏補缺。通過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五、總結

  當然,我個人認為,數學教學過程同樣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其中需要學習總結的還有很多。

  如何提高學生素質,提高學生的競爭力,需要每個老師認真思考和行動。希望在這提出的一些拙見能得到廣大師生的交流與學習。

淺談教學體會15

  論文關鍵詞:鉗工教學學習興趣實訓目標鉗工技能

  論文摘要:鉗工是中等職校機電類專業學生所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畢業生從事機械裝配或維修行業所必須具備的能力。本文從所在學校學生的實際學情和鉗工課程的教學現狀出發,指出了所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明確了鉗工教學的內容,不斷改進鉗工教學模式與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基本技能等描施,從根本上達到提高鉗工實習教學質量的目標。

  《鉗工工藝》是中職學校機械類專業鉗工工種的一門重要專業課。同時,鉗工又是機械行業中不可缺少的工種,許多崗位都是其他工種所無法替代的,因此凸顯了其實踐性和實用性強的特點,另外還兼有抽象概念多、定義術語多、敘述內容多、研究對象種類多、需記憶的概念多、涉及的問題多等特點。因此,在鉗工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做到充分了解學情、找出問題、明確目標、改進方法、激發興趣、強化技能等方面工作,讓學生在教師的多方指導下,主動去尋找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作者就自身任教鉗工課程的整個過程,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充分了解專業與學情,找出問題,做到因“生”施教

  作者所任教的安徽省汽車工業學校是一所以中專為主,兼有高職專業班級的綜合性中職學校,所涉及到的汽車和機械等專業基本上都要開設《鉗工工藝》課程,并開設有與課程對應的鉗工實訓,根據專業和年級的不同一般為一周到兩周時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要完成規定的圖紙作品。對于動手操作的鉗工實訓,學生們都能有很高的興致,然而針對傳統式的課堂理論課教學,卻對許多的專業理論課教師提出了很大的難題和挑戰,那就是:這些學生很難平靜認真地坐下來聽教師講解那些原本就很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對照教材上的那些工具和圖形也是瞧瞧而已,更不會對那些步驟和方法產生很濃厚的興趣。大多表現為浮躁、不安分、睡覺、玩手機等問題上,是教師們頭疼的問題。

  因此,針對這些特“長”生和特“困”生們,教師們就很難再繼續以傳統的教法來對付,而是要設想到更適合這些學生興趣的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使這些原材料能充分適應教師的教法和模式,從而產生興趣。

  二、及時改進方法和手段,明確目標,做到因“材”施教

  在對該校學生的所屬專業和基本學情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作者針對這些學生所出現的學習問題,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進一步明確教學的目標,認真做到因“材”施教。具體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1.改變教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

  當發現傳統的教學難以適應現在的中專生之后,作者想到:不在“填鴨式”地去灌輸理論內容,而是從教具室借來相應的工具,如鋼鋸、銼刀、榔頭、鏨子等,并要求學生搬實際的臺虎鉗到教室。在每次課的開端,都不去說明本次課的具體教學內容,而是開篇在黑板上畫出草圖,然后利用10到15分鐘的時間,要求學生去思考和討論該零件的加工方法和步驟,而后對照幾種不同的加工步驟和方法,教師再給出不同的結論,評價出最優的加工方案。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興趣,對照該工件就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念頭。此時,教師順勢而發,在教室內演示操作剛才的步驟,雖然兩節課的時間不一定能加工完這個工件,但這種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已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明確目標和內容,提高教材的適用性

  根據教材,在編制教學計劃時,根據該班級的學情適時調整教材的內容,或增加相應的技能訓練項目;或減少理論的贅述等。作者在編制該課程的教學計劃時,還緊扣對應本課程的實訓項目,重視學生的基礎技能訓練。每一次課的講解和演示都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特殊的目的和要求。即:首先要讓學生知道所要學習的訓練內容,再熟悉掌握所要訓練的目的和要求等。如在講到鋸削工件的邊緣時,其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鋼鋸的使用方法,以達到快速高效的鋸削效果。因此,在此過程中,就要求學生站立姿勢要正確、位置適中、手腰同時用力,在鋸削的初始、中間和結尾階段分別該如何用力等,在講到這些內容和要點之后,學生就會聯想到鋸削的姿勢,并且會自覺地去對照教材中的相應內容,模仿鋸削的姿勢來演練,從而達到了預期的講解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材的實用性和適用性。

  三、不斷強化技能訓練,提高興趣,做到因勢利導

  鉗工是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工種之一,因此技能訓練應作為《鉗工工藝》課程的教學重點之一,讓學生從提高興趣入手,因勢利導,不斷強化自己的技能訓練,以讓理論課教學和課堂上的演示達到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最大化。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實踐:

  1.由易到難,從思維意識上讓學生感覺到鉗工好像是“運動鍛煉身體”

  鉗工課程的教學和訓練都是牽涉到實踐操作環節的,而且每項操作都不是很輕松的事情。在對學生的教學要求上,要首先從思想意識上去理解和接受鉗工的勞動強度,由易到難逐步地學會每個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并且要覺得鉗工好像是在鍛煉身體。比如:之前舉例說過的鋸削訓練,就可以看成是腰部和臂力的運動和鍛煉,要求學生在觀看教師演練的時候可以站立模仿。

  在鋸削時正確的握鋸與站姿為:右手握緊銀柄,左手輕扶鋸弓前端、鋸割時右手主要起控制鋸弓運動的作用,左手配合右手扶穩鋸弓,輕施壓力,起輔助作用,推鋸是工作行程.雙手應對鋸弓施以壓力,回鋸是非工作行程,不施壓力。而站姿是錯別站立的姿勢。據鋸時,操作者站在臺虎鉗縱向中心線左側,身體偏轉約45,左腳向前跨小半步,重心偏于右腳,兩腳自然站穩,視線落在工件的鋸割線上,使鋸削能按照正確的`路線進行。如此反復強調這些基本的要領和動作之后,學生就會感覺到身體上各方面如同得到鍛煉一樣,進一步增強運動意識。

  2.自由設計,從學習興趣上讓學生感覺到是在“設計自己的工藝品”

  在鉗工的教學和實訓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對學生既注意學習內容的安排,也要注意放開強制性的單一要求,而是要多方提高學生的設計興趣,讓他們自由參與設計,當教師審核過這些自行設計的圖紙之后,再按照尺寸配以相應的原料,讓學生自身去安排時間進行鉗工練習,當他們通過一段時間,完成自己設計的作品之后,會有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獲,就好像是自己的一件“工藝品”,提升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果。

  3.因勢利導,從循序漸進中讓學生感受到是在“快樂中學習”

  在剛才所述的學生創作過程中,教師則可以利用這個絕佳的機會,因勢利導,不斷要求學生進行改進和完善圖紙,循序漸進,反復練習,從而也逐步提高工件的加工難度,并從中獲得一定的樂趣和興趣。而教師在講演和指導學生練習時,要時刻糾正學生的站姿、鋸銼等工具的握法,協調好身體正確的配合,調整好用力速度和大小,使學生能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能快樂地去完成訓練和學習過程。

  綜上所述,作者意識到鉗工課程教學一定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專業特點,多方尋找適合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求最佳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但要想全面多方位的去提高學生的理論學習和技能訓練效果,靠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作者還將不斷的學習和汲取其他有經驗的同行進行學習研究,使自身的教學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明全.從鉗工實踐談技能訓練課的教學[J].貴州農機化,20xx(04).

  [2]黃智華.鉗工實習課教學心得[J].職業,20xx(03).

  [3]陳麗霞.激發興趣,學好鉗工工藝[J].海南礦冶,1999,12,30.

  [4]洪偉龍.技校《鉗工工藝學》課程特點談[J].現代技能開發,20xx,10.

【淺談教學體會】相關文章:

淺談情感投入在體育教學中體會03-13

蘭 淺談初中作文教學12-18

淺談體育游戲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05-03

淺談穿越作文03-18

淺談飲酒禮儀03-12

淺談共享作文07-18

淺談戰略成本04-28

淺談閱與讀作文09-24

畫面感淺談作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