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狂夫原文賞析
狂夫原文賞析1
狂夫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篠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篠 通:筱)
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凄涼。
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賞析:
這首詩與上一首同作于上元元年(760)夏天。詩的前四句細膩地描寫了幽美宜人的草堂環境,顯示出人在自然中心靈的清靜和愉悅。五六句調轉筆鋒,用凄涼的情調寫出生活的'艱難清苦和世態炎涼,七八句表明自己疏遠仕途,狂放自適的心境。
《瀛奎律髓》云:"老杜七言律詩一百五十余首,求其郊野閑適如此者僅三篇(按:指《江村》、《南鄰》、《狂夫》)。而此之第三篇后四句,亦未免嘆貴交之絕,憐貧稚之饑。"杜詩常自道貧寒,略乏超然之致。然此詩五六句雖略嫌過實,卻與七八句之狂放形成對比,突現老杜之傲骨嶙峋,此正杜詩"沉郁頓挫"之處。
狂夫原文賞析2
狂夫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篠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
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凄涼。
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翻譯
萬里橋西邊就是我居住的草堂,沒幾個人來訪,百花潭與我相伴,隨遇而安,這就是滄浪。
和風輕輕擁著秀美光潔的翠竹,細雨滋潤著荷花,微風吹來陣陣清香。
做了大官的朋友早與我斷了書信來往,長久饑餓的小兒子,小臉凄涼,讓我愧疚而感傷。
我這老骨頭快要扔進溝里了,無官無錢只剩個狂放,自己大笑啊,當年的狂夫老了卻更加狂放!
注釋
萬里橋:在成都南門外,是當年諸葛亮送費祎出使東吳的地方。杜甫的草堂就在萬里橋的西面。
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滄浪:指漢水支流滄浪江,古代以水清澈聞名。
篠:細小的竹子。
娟娟凈:秀美光潔之態。
裛:滋潤。
紅蕖:粉紅色的荷花。
冉冉香:陣陣清香。
厚祿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書斷絕:斷了書信來往。
恒饑:長時間挨餓。
填溝壑:把尸體扔到山溝里去。這里指窮困潦倒而死。
疏放:疏遠仕途,狂放不羈。
創作背景
公元760年(唐肅宗上元元年)夏天,詩人杜甫在朋友的資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蓋了一間草堂,在飽經戰亂之苦后,生活暫時得到了安寧。這首詩就是作于這期間。
賞析
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時。詩題為“狂夫”,當以寫人為主,詩卻先從居住環境寫來。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中“萬里橋”在成都南門外,是當年諸葛亮送費祎出使東吳的地方。杜甫的草堂就在萬里橋的西面。“百花潭”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上句的“滄浪”指漢水支流滄浪江,古代以水清澈聞名。傳說孔子到楚國,聽到一個小孩在唱:“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這里就是暗含“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河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頭發。河水渾濁啊,可以洗我的腳)之意。“水清”意指太平盛世,“水濁”意指世道渾濁。根據世道決定進退,表明一種超脫世俗名利的瀟灑的`人生態度。“即”傳達出知足的意味。也就是有此清潭,又何必“滄浪”呢。上句的“萬里橋”與下句的“百花潭”,上句的“草堂”與下句的“滄浪”相對應,在似對非對中,描寫了一路風光,為下文寫“狂”作鋪墊。
“風含翠篠娟娟凈,雨筿紅蕖冉冉香。”中“翠筱”即綠色細竹。南朝梁簡文帝《喜疾瘳》中有“隔簾陰翠篠,映水含珠榴”詩句。“娟娟”就是美好的樣子。“娟娟凈”秀美光潔之態。“浥”即滋潤。“紅蕖”即粉紅色的荷花。“冉冉”本意為漸進地、慢慢地、緩慢地,也可以形容毛、枝條等柔軟下垂的樣子。這一聯的意思是說,翠竹輕搖,帶著水光的枝枝葉葉,明凈悅目;細雨使荷花格外嬌艷,微風吹送,清香可聞。其中,“含”和“裛”兩個動詞運用很妙。“含”有小心呵護之意,暗示了風的柔和。而“裛”通“浥”,有“潤物細無聲”的意味,足見雨之細。這里,詩人以精心之筆,描寫了微風細雨,營造了一個美好的審美境界。
前四句寫草堂及浣花溪的美麗景色,令人陶然。然而與此并不那么和諧的是詩人現實的生活處境。初到成都時,他曾靠故人嚴武接濟,分贈祿米,而一旦這故人音書斷絕,他一家子免不了挨餓。“厚祿故人書斷絕”即寫此事,這就導致“恒饑稚子色凄涼”。“饑而日恒,虧及幼子,至形于顏色,則全家可知”(蕭滌非《杜甫詩選》),這是舉一反三、舉重該輕的手法。
“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凄涼。”中“厚祿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書斷絕”就是斷了書信來往。“恒饑”就是長時間挨餓。這里寫了詩人的現實生活處境。初到成都時,他曾靠故人嚴武接濟,分贈祿米,而一旦這故人音書絕,他一家子就得重陷長久的饑荒之中,上句“厚祿故人書斷絕”即寫此事。接著下句 “恒饑稚子色凄涼”是因上句而來,說明了“厚祿故人書斷絕”的結果。這里,還要注意詩歌的形式,詩人打破格律來寫,在句法上形成了“上二下五”式,把“厚祿”、“恒饑”前置句首顯著地位,突出“恒饑”的貧困處境。在藝術上與“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有異曲同工之妙。
“填溝壑”,即倒斃路旁無人收葬,意猶餓死。這是何等嚴酷的生活現實呢。要在凡夫俗子,早從精神上被摧垮了。然而杜甫卻不如此,他是“欲填溝壑唯疏放”,飽經患難,從沒有被生活的磨難壓倒,始終用一種倔強的態度來對待生活打擊,這就是所謂“疏放”。詩人的這種人生態度,不但沒有隨同歲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來越增強了。你看,在幾乎快餓死的境況下,他還興致勃勃地在那里贊美“翠筿”、“紅蕖”,美麗的自然風光哩!聯系眼前的迷醉與現實的處境,詩人都不禁啞然“自笑”了:你是怎樣一個越來越狂放的老頭兒啊!(“自笑狂夫老更狂”)
在杜詩中,原不乏歌詠優美自然風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寫潦倒窮愁中開愁遣悶的名篇。而《狂夫》值得玩味之處,在于它將兩種看似無法調合的情景成功地調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意境。一面是“風含翠筿”、“雨裛紅蕖”的賞心悅目之景,一面是“凄涼”“恒饑”、“欲填溝壑”的可悲可嘆之事,全都由“狂夫”這一形象而統一起來。沒有前半部分優美景致的描寫,不足以表現“狂夫”的貧困不能移的精神;沒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計的描述,“狂夫”就會失其所以為“狂夫”。兩種成分,真是缺一不可。因而,這種處理在藝術上是服從內容需要的,是十分成功的。
【狂夫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狂夫原文翻譯09-27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艷歌原文賞析12-17
佳人原文及賞析12-17
牡丹原文及賞析12-18
西施的原文及賞析11-14
劍客原文賞析12-19
遠游原文及賞析12-18
落葉原文及賞析12-19